循环、呼吸、泌尿综合实验

循环、呼吸、泌尿综合实验
循环、呼吸、泌尿综合实验

循环、呼吸、泌尿综合实验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动物在整体情况下,各种理化刺激引起循环、呼吸、泌尿等功能的适应性改变,加深对机体在整体状态下的整合机制的认识。方法使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封闭的液导系统传递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变化。改变神经和体液因素,记录数据的变化,通过记录的曲线分析不同的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结果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不断改变和协调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新陈代谢正常运行。循环、呼吸和泌尿系统密切联系,活动相互影响。结论机体在自身机制的调节下,对各种理化刺激产生各种反应与调节,包括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改变。

【关键词】动脉血压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Abstract】Objective:By observing animals in all the circumstances, due to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imulation adaptability of circulatory, respiratory, urinary and other functions chang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ody's awareness of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in the State as a whole. Methods:Using biological signal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 passing records closed hydraulic system pressure sensors and pressure changes. Changes in neural and humoral factors, records data changes by recording the curve analysis of neurohormonal factors impact on cardiovascular activities. Results: Through neuro-humoral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body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coordinate the activities of an organ system, to adapt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nges, dimensional metabolism functioning properly. Circulatory, respiratory and urinary tract in close contact,interaction between activities. Concluded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body in its own mechanisms, and reactions to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imulation and regulation, including circulatory, respiratory, urinary and other system changes.

【Key words】Arterial blood pressure Humoral regulation Neural regulation

【引言】动物机体总是以整体的形式存在,不仅以整体的形式与外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而且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不断改变和协调各器官系统(如循环、呼吸和泌尿等系统)的活动,以适应内环境的变化,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实验材料和方法】:

1.材料:家兔;氨基甲酸乙酯,肝素,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呋塞米,垂体

后叶素,葡萄糖,乳酸,NaHco

3 ,CO

2

气体,N

2

气体;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压力换能器,呼

吸换能器,流量头。

2.方法:

2.1系统连接与参数设置分别将压力换能器、呼吸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2、3通道相连。系统参数:

RM6240系统:打开“实验”菜单,选择“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 2通道为血压,时间常数伟直线,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12kPa;3通道模式为流量,时间常数为直线,滤波

频率30Hz,灵敏度50ml/s(10cmH

O),采样频率800Hz,扫描速度500ms/dis。连续单刺激

2

方式。

2.2手术准备

2.2.1麻醉固定按5ml/k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溶液,麻醉后仰卧固定手术台。

2.2.2手术颈部切开,分离右侧迷走神经,分离气管行气管插管术;分离左侧颈总动脉行动脉插管术。腹部手术,行膀胱插管术。

2.3实验观察

2.3.1记录正常的动脉血压、呼吸曲线和尿量。

2.3.2在流量头的通气口上接一根长50cm胶管(压力法:接气管插管一个侧管),记录血压,呼吸及尿量的变化。

2.3.3增加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分压待呼吸曲线恢复正常,将装有CO2的气囊的管口对准气管插管,使家兔吸入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的空气,待家兔呼吸运动增强后,立即移去气囊,待呼吸正常后再进行下一步实验。

2.3.4改变血液的酸碱度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g/L乳酸溶液2ml。带呼吸恢复稳定

6ml,观察血压、呼吸及尿量的变化。

后。有耳缘静脉较快的注入50g/LNaHco

3

2.3.5夹闭颈总动脉待血压稳定后,用动脉夹夹住右侧颈总动脉,观察血压、呼吸及尿量的变化。出现明显变化后去除

2.3.6电刺激迷走神经和减压神经用强度5V,频率30~40Hz,波宽2ms的电脉冲分别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减压神经15s。观察血压、呼吸及尿量的变化。

2.3.7静脉注射葡萄糖待尿量回复后,由耳缘静脉注射200g/L葡萄糖5ml,观察血压、呼吸及尿量的变化。

2.3.8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待尿量正常后,由耳缘静脉注射0.1g/L去甲肾上腺素0.3ml,观察血压、呼吸及尿量的变化。

2.3.9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待尿量正常后,由耳缘静脉注射0.01g/L乙酰胆碱0.3ml,观察血压、呼吸及尿量的变化。

2.3.10静脉注射呋塞米待尿量恢复后,按5mg/kg体重剂量由耳缘静脉注射呋塞米(速尿), 观察血压、呼吸及尿量的变化。

2.3.11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待尿量稳定后,由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U,观察血压、呼吸及尿量的变化。

2.3.12动脉失血待血压恢复后,调节三通道使动脉插管与50ml注射器(内有肝素)想通,放血50ml(放血后立即用肝素生理盐水将插管内血液冲回兔体内,以防凝血),观察血压、呼吸及尿量的变化。

2.3.13回输血液:于放血后5min,经动脉插管将放出的血液全部回输入兔体内,观察血压、呼吸及尿量的变化。

【实验结果】:

表1-2 神经体液因素对家兔动脉血压、呼吸、尿量的影响

组别动物

平均动脉血压

/mmHg

呼吸流量/(ml/s) 尿量/(ml/min)

对照组7 97.69±8.15 0.36±0.13 0.29±0.05 增大无效腔7 96.99±9.81 1.07±0.63* 0.29±0.09 吸入CO2 7 99.22±9.80 1.01±0.70 0.29±0.11 乳酸7 98.03±6.02 0.54±0.22 0.38±0.26 夹闭右颈总动

7 112.28±8.73 0.42±0.18 0.22±0.04

葡萄糖7 94.65±7.44 0.36±0.12 0.35±0.15 刺激减压神经7 85.48±17.50 0.44±0.23 0.23±0.10 刺激迷走神经7 83.87±10.61 0.39±0.27 0.17±0.13 注射NE溶液7 107.99±14.33 0.47±0.27 0.23±0.17 注射ACH溶液7 82.29±10.88 0.48±0.20 0.18±0.07* 注射呋塞米7 89.12±12.96 0.43±0.20 0.78±0.61 注射垂体后叶

7 91.67±9.79 0.42±0.12 0.14±0.06**

放血50ml 7 41.39±16.38** 0.25±0.27 0.08±0.08** 输血7 77.27±12.14* 0.38±0.13 0.24±0.17 * p<0.05,* * p<0.01,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讨论】:

1.当增大无效腔时,CO2浓度升高,刺激了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信号沿颈动脉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至延髓孤束核,使延髓内的呼吸神经元和心血管活动神经元活动发生变化。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这个增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由于细胞外液H+浓度增高,使肾小管的排酸保碱功能加强,代谢加快了,所以尿量增多。

2.增加吸入气中CO2,呼吸运动加强后立即移除,则变化同上。

3.沿耳缘静脉注射乳酸,则动脉血液中的H+浓度升高,刺激化学感受器,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由于体内有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马上恢复正常。

4.夹闭颈总动脉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神经紧张降低,交感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

5.刺激迷走神经,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末捎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的M受体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肾小球毛细血压下降,有效滤过压下降,滤过减少,致原尿减少,最终引起尿液减少。

6.刺激减压神经,减压神经兴奋,引起反射性血管扩张,从而导致血压下降。代偿调节使呼吸加深加快,尿量减少。

7. 静脉注射200g/L葡萄糖5ml对尿量和血压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静脉注射200g/L葡萄糖5ml 可使家兔血压上升,尿量增加。其机制为:静脉注射200g/L葡萄糖5ml 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组织也流入毛细血管,循环血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3kg 的家兔,血容量约为180ml,血糖浓度为100mg/dL,而一次性注射200g/L葡萄糖5ml,使家兔的血糖浓度明显超过肾糖阈,

导致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小管液渗透压增高,妨碍了水和NaCl 的重吸收,造成尿量增多并出现糖尿,称渗透性利尿。另外血压升高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且反射性抑制ADH 的合成和分泌,也可使尿量增多。

8.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对尿量和血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血压升高,尿量减少。其机制为:去甲肾上腺素可兴奋血管平滑肌上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同时对心脏起到正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但前者收缩比后者更明显,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下降,尿生成减少。

9.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全身血管扩张而造成血压短暂下降,并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加快。乙酰胆碱可使泌尿道平滑肌蠕动增加,膀胱逼尿肌收缩,使膀胱最大自主排空压力增加,降低膀胱容积,同时膀胱三角区和外括约肌舒张,导致膀胱排空,既尿量增加。10. 静脉注射速尿,可使家兔尿量大幅增加,血压变化不明显。其机制为:速尿可与髓袢升支粗段的Na+—K+—2Cl—共同转运系统可逆性结合,抑制其转运能力,使NaCl 重吸收减少,降低了肾脏的稀释功能,同时使髓质间隙渗透压降低,也降低了肾脏的浓缩功能,从而产生迅速而强大的利尿作用,排出大量等渗尿。

11.静脉快速注射垂体后叶素,可使家兔尿量减少,血压降低。其机制为:垂体后叶素包括催产素和ADH,ADH 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相应受体,使血管收缩,但由于降压反射的作用,血压最终仍表现为下降。ADH 可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V2 受体结合,通过兴奋性G 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AMP 生成增多,最终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从而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减少。

12.动脉失血,血管系统容量没有改变,循环血量减少,则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必将降低而使动脉血压降低。循环血量减少,刺激容量感受器,反射传导至下丘脑神经垂体,垂体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加强,尿量减少。

13.会输血液,循环血量增加,血压上升。呼吸正常,尿量恢复正常。

【实验结论】:

1.增大无效腔和吸入二氧化碳可使血压升高,呼吸运动加强。

2.静脉注射乳酸可使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

3.关闭颈总动脉可使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

4.间断电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尿量减少,血压降低。

5.电刺激减压神经可使血压急剧下降。

6.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可使尿量增多,血压升高。

7.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尿量减少,血压升高。

8.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可使血压短暂下降,呼吸加深,尿量增加。

9.静脉注射速尿可使尿量大量增多。

10.动脉失血时血压降低,会输血液是血压上升。

11.尿的生成由神内因素和神经、体液因素共同调节。尿的生成包括三个基本步骤:肾小球

毛细血管的滤过形成超滤液,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终尿量=原尿量-(重吸收量+分泌量)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因素都可影响尿的生成,从而影响尿量变化。

12.血管平滑肌主要受体:α、β2肾上腺素能受体;M胆碱能受体。当细胞外液中加入相应

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时,将明显影响血管平滑肌的活动,表现出平滑肌收缩或舒张。

13.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循环体系内的血液充盈,其重要因素是心脏射血,必要条件

是外周阻力和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因素,都能影响动

脉血压。

参考文献

朱大年主编,生理学,第七版,P105,P113~122,P155~163,P21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杨宝峰主编,药理学, PP58,P88,P231~233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

2.

4.

5.

6.

7.

8.

9.

10

呼吸和血液循环

《呼吸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学校:李家堡小学 授课人:余军学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中的第三课。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心脏的位置、大小、构成、运动方式与作用。 2、了解血液循环的路线,了解血管的分类。 3、了解呼吸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4、意识到健康生活习惯对于心脏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认识心脏的作用以及血液循环的路线。 四、教学难点: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及其作用。 五、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相关文字资料、图片和视频 学生:1、知道心脏的大致位置,会测量心跳。 2、能在自身找到脉搏,会测量脉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活动:请学生先找出身上的一处血管,紧接着找两处、三处、更多处。 2、提问:血管里有什么? 3、提问:血液在血管是流动的还是静止的? 4、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又提出了几个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人体的奥妙。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心脏 (1)感受心脏的跳动。 (2)利用图片认识心脏。 猜想:心脏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多大?(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各抒己见) (3)心脏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跳动,你知道什么是心跳吗? A、实验:反复的把拳头握紧与松开,连续做20次,来模拟心脏的跳动。请仔细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学生分组实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B、看看心脏是怎样跳动的。 C、脱离鲢鱼身体的心脏还在跳动。 2、认识心脏不停跳动的原因 (1)模拟心脏跳动的实验。 (2)测一分钟脉搏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1)推测出心脏不停地跳动是在干什么吗?(同桌讨论、汇报) (2)学生阅读教材54页内容。 (3),想一想:为什么人在运动时呼吸和心跳会同时加快?(学生思考后积极回答) (4)教师讲解。 4、讨论:心脏对人体这样重要,我们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心脏呢? (1)学生交流。 (2)出示保护心脏的方法。

《组织胚胎学》实验7循环系统

实验7循环系统 1 实验目的 1.1 掌握中等动脉、中等静脉的组织结构; 1.2 掌握心壁的组织结构。 2 实验内容 2.1 中等动脉、静脉 切片:中等动脉、静脉横切片,HE染色。 中等动脉:低倍镜下观察,中等动脉管壁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高倍镜下观察,内膜很薄,由于内弹性膜的收缩,故切面上呈波纹状。内膜从内向外可分为3层,即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呈红色波纹状,是内膜和中膜的分界线。中膜很厚,由环行排列的平滑肌细胞构成,故又将中等动脉称为肌性动脉,平滑肌细胞之间有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厚度约与中膜相等,可见纵行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还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在近中膜处有由粗大的弹性纤维形成的外弹性膜,染成淡粉红色,通常以此作为中膜与外膜的分界。 中等静脉:低倍镜下观察,中等静脉的管壁也可分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但与相应动脉比较,静脉壁有如下共同特点:管腔大、管壁薄,由于平滑肌和弹性组织成分少,结缔组织成分较多,故切片标本中的静脉管壁常呈塌陷状,管腔呈不规则形,而且管壁三层膜的界限不明显,内、外弹性膜不发达,外膜厚。 2.2 大动脉 切片:小猪胸主动脉横切片,弹性纤维染色。 大动脉的管壁也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构成,内弹性膜与中膜相连,故内膜与中膜的界限不明显;中膜较厚,有数十层呈波纹状排列的弹性纤维,弹性纤维之间夹有少量平滑肌和胶原纤维,故又将大动脉称为弹性动脉;外膜较中膜薄,无明显外弹性膜。 2.3 心壁 切片:猪心脏切片,HE染色。

低倍镜下观察,可看到心内膜及心肌层。高倍镜下观察,心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心内膜下层组成。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心内膜下层靠近心肌膜,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小血管、神经和浦肯野氏纤维。浦肯野氏纤维是心脏传导系统的分支。心肌膜主要由心肌构成,大致可分为内纵行、中环行和外斜行三层。心肌纤维之间有数量不等的结缔组织和极为丰富的毛细血管。心外膜及心包的脏层,为浆膜,其表面被覆一层间皮,深面为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组织等。 3 作业 绘中等动脉、中等静脉或心壁局部图。

血液循环试题

七年级生物循环系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8分) 1长期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出到高原的头几天,血液中的血细胞数目会明显增加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三种血细胞 2、在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静置止后血液分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层为血清 B、上层为血浆 C、下层为红细胞D中层为血小板和白细胞 3、当人体某处受伤后,病菌浸入时,下列那种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A红细胞B、白细胞C、血细胞D、肌细胞 4、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5、有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烧伤面有大量体液渗出,需要输血,在输血时最好输()A血浆B、全血C、浓缩的血小板悬液D、浓缩红细胞 6、小刚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个试管内,在A、D两试管内加入了抗凝剂,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在小鱼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属于()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细胞内的液体 8、能够说明人体血液具有防御功能的是() ①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毒②调节体温 ③血液将药物送到全身达到治疗的目的 ④伤口处凝血反应防止出血和病菌侵入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9、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

察到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A.a、b、c B.a、c、b C.c、b、a D.c、a、b 10、输血时如果血型不符,可能会造成受血者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引起中毒死亡B.红细胞凝集成团,妨碍血液循环 C.血小板破裂,使血液凝固D.使血浆发生沉淀,血液无法循环 11、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 A.收缩一次B.收缩和舒张一次C.舒张一次D.收缩两次 12、现有一只新鲜的猪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A.将心脏切开B.手捏心室壁C.手捏心房壁D.向心脏内灌水13、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A.心室和心房间B.心室和动脉间C.动脉内D.静脉内 14、甲血管与心室相连,流动着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连接,流的是动脉血.则甲乙血管的名称分别是() A.主动脉、肺静脉B.肺动脉、上腔静脉 C.肺动脉、肺静脉D.主动脉、下腔静脉 15、在抢救时,医护人员发现伤员腿部外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他会做出怎样判断,又会在伤口的什么部位出血?() A.动脉出血、远心端B.静脉出血、近心端 C.静脉出血、远心端D.动脉出血、近心端 16、人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这一结构特点与心室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是()A.接受全身的血液B.接受肺部的血液 C.把血液压到心房D.把血液压到全身各处 17、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Microsoft Word 文档

《消化和呼吸系统》专题复习 44.右图是人体内的组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作答: (1)图中“一”表示的通气过程。 (2)图中“二”表示的气体交换过程。 (3)图中“四”表示的气体交换过程。 (4)图中“一”过程是依靠实现的,图中 “二”和“四”过程都要通过作用才能完成。 46.右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标号①内流 血。 (2)肺泡与外界进行气 体交换的过程叫 做。 (3)由M处到N处,血液的成分发生了变化,由 血变成了血。 (4)标号②与心脏的相连通。 6、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 隔半小时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将测量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的曲线(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分析曲线图,判断甲、 乙两人中糖代谢不正常的 是,患有 病。 (2)曲线BC的下降与 分泌有关。 (3)患者可通过什么方法进 行治 疗? 。 (4)体验检血时要求空腹,否则血糖会升高,这是因为的生理过程。 18.(5分)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气体在人体内的两个交换过程,P0。和PC0:分别代表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压力(压力越大,浓度越高),括号内的数字单位是千帕(kPa)。请回答:

(1)通过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压力(浓度)变化,可以判断图甲中血液的流动方向。 (2)气体在人体内的交换,是以形式实现的。 (3)图乙中,血管D与血管C相比,血管D的结构特点是。 (4)血管A与血管C相比较,其内流动的血液的主要差别是血管A内的血液 。 (5)气体进出肺泡的过程叫做。31.(7分)右图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其中a~f表示人体内的物质,请据图 答题: (1)消化道中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 有。a由消化道 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 叫。 (2)某些药物常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可以避免 对胃产生刺激,请解释其中的原 因: 。 (3)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 换通过的结构是。煤气中毒时,大量 的CO取代O2与血液中的结合,造成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4)医生在检验某人的f时,若发现有较多的蛋白质,发病的原因可能 是;若发现有较多的a,且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则患病的主要原因是。17.下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5分) (1)外界空气到达图中3后,气体交换 在[ ]([ ]内填图中标码,其后填 相应的结构名称)内进行,此处适于气 体交换的特点是。 (2)“非典”是由一种病毒感染肺而引 起的疾病,患上这种病会使肺全部或局 部纤维化,肺也就全部或局部不能扩张和回缩。从这一点来看,这会影响人体呼吸全过程中的这个环节。从而使图中的过程不能完成。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3)根据“非典”所属的传染病类型和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为预防“非典”我们应该做到。 32.分析下面所示实验和左表中的数据(7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呼吸一次是指(人呼出气体,吸入空气一次)。 2、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大约(16-20),心跳每分钟大约(60-80)次。 3、用澄清的石灰水监测我们呼出的气体,结果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4、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5、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6、健康人的肺是(红)色的,吸烟人的肺是(黑)色的。 7、吸烟会严重危害人的(脑)、(心脏)、(胃)、(肝脏)等器官,尤其是肺。 8、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病菌,鼻腔还能温暖和(湿润空气)。 9、肺里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 10、填写出下图中各呼吸器官的名称。 A:(鼻) B:(咽喉) C:(气管) D:(支气管) E:(肺)11、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2、心脏位于(左胸部),在胸骨的(后面),肋骨的(内侧)。 13、心脏的大小和(紧握的拳头)差不多。 14、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运动。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

(血液循环器官)。 15、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氧气)、(养料)带给身体个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6、(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是保护心脏最重要的方法,在饮食的搭配上要荤素结合,每天还要喝(6-8)杯水。 17、动脉血含氧量(高),静脉血含氧量(低)。 18、我们呼吸时,需要的是空气里的(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等废气。 19、(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被称为“气体交换站”。 20、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心脏健康。 21、(心脏)和(血管)是人体血液循环器官。 22、吸烟(有害健康),对(肺)的损伤最大。 二、选择题 23、在做剧烈运动后,呼吸和心跳情况是(C) A、呼吸加快心跳不变 B、呼吸不变心跳加快 C、呼吸加快心跳加快 D、呼吸不变心跳不变 24、下列器官中都属于呼吸器官的一组是(D) A、食管肺 B、血管气管 C、鼻腔心脏 D、咽喉肺 25、下列器官中都属于血液循环器官的一组是(B) A、心脏肺 B、静脉心脏 C、动脉咽喉 D、动脉气管 26、以下行为不属于保护呼吸器官的是(C) A、扫地前先洒水 B、到公园散步 C、在有人吸烟的环境中活动 D、空气污染严重时戴口罩出门 三、判断题 27、一个人的心跳和呼吸的频率保持一直不变。(×)

怎么改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怎么改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导语:对于大多数的上班族来说,锻炼是极有的事情了,人体的很多器官会因为平时缺乏锻炼而引起各种各样的毛病,比如说口臭,多半是由于呼吸系统疾 对于大多数的上班族来说,锻炼是极有的事情了,人体的很多器官会因为平时缺乏锻炼而引起各种各样的毛病,比如说口臭,多半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是由消化系统引起的,平时大家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一下这个方面的问题。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体育锻炼能改善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功能和消化系统功能。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减弱。体育运动可使血管的舒缩功能加强,氧气供应充足,因此能保持血管有较好的弹性。锻炼可使贮备毛细血管开放增多,改善末稍循环。运动还可降低血脂,提高血液抗凝功能,因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病。 (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年纪大的人常因肺硬化而减弱呼吸功能,表现为肺内结缔组织增生,肺泡弹性减弱并发生萎缩,而致肺活量减少。同时由于肺抵抗力降低,易患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气肿。然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保持肺组织的弹性,防止组织纤维化,提高肺功能,增强肺的抵抗力。久经锻炼后,膈肌、肋间肌等活动增强,呼吸肌纤维变得粗壮有力,呼吸次数减少,呼吸变得深慢、均匀,每次呼吸后有充分止息,减少了呼吸肌疲劳,形成一种最有力而且收效最大的呼吸方式。由于呼吸深匀,能量贮备和氧的利用率高,增加了呼吸器的潜能,使老年人不致因活动而感气促难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老年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肋软骨钙化等发病率都较低。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老人腹壁肌肉常松弛无力,胃肠蠕动和吸收生活常识分享

精选2019-2020年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1.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七篇

精选2019-2020年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1.测量呼吸和心跳 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七篇 第1题【单选题】 平时,一般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比运动员( )。 A、一样多 B、多 C、少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同一个人,在( )时的心率最快。 A、平静时 B、慢走一分钟后 C、跳绳一分钟后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心跳( )次左右。

A、80 B、100 C、120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跑或者跳时,人的呼吸次数比休息时( )。 A、减少 B、增多 C、一样多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为了身体健康,人要经常锻炼身体。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比心跳的次数多。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一般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一定比运动休息几分钟后的呼吸次数少。(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每个人的呼吸和心跳次数都不相同,是略有差异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心跳越快身体越健康。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每个人的心跳和呼吸次数都不相同,是略有差异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人体依靠______维持生命。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我们在运动时,身体上的变化会有______和______加快,还会出汗。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人的正常呼吸次数是每分钟(______),人的正常脉搏跳动的次数是每分钟(______)。 A、20次左右 B、80次左右 C、140次左右 【答案】: 【解析】:

怎么改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怎么改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对于大多数的上班族来说,锻炼是极有的事情了,人体的很多器官会因为平时缺乏锻炼而引起各种各样的毛病,比如说口臭,多半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是由消化系统引起的,平时大家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一下这个方面的问题。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体育锻炼能改善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功能和消化系统功能。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减弱。体育运动可使血管的舒缩功能加强,氧气供应充足,因此能保持血管有较好的弹性。锻炼可使贮备毛细血管开放增多,改善末稍循环。运动还可降低血脂,提高血液抗凝功能,因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病。 (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年纪大的人常因肺硬化而减弱呼吸功能,表现为肺内结缔组织增生,肺泡弹性减弱并发生萎缩,而致肺活量减少。同时由于肺抵抗力降低,易患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气肿。然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保持肺组织的弹性,

防止组织纤维化,提高肺功能,增强肺的抵抗力。久经锻炼后,膈肌、肋间肌等活动增强,呼吸肌纤维变得粗壮有力,呼吸次数减少,呼吸变得深慢、均匀,每次呼吸后有充分止息,减少了呼吸肌疲劳,形成一种最有力而且收效最大的呼吸方式。由于呼吸深匀,能量贮备和氧的利用率高,增加了呼吸器的潜能,使老年人不致因活动而感气促难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老年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肋软骨钙化等发病率都较低。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老人腹壁肌肉常松弛无力,胃肠蠕动和吸收功能低下,腹腔静脉癞血,容易发生内脏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痔疮等症。经常锻炼可改善支配胃肠道的神经功能,与呼吸有关的腹肌和膈肌的活动加强,对胃肠肝脾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胃肠蠕动增强,消化道血液循环改善,消化腺分泌活跃,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由于胃肠道的弹性增加,血供改善,肝,胆、胰等脏器功能加强,延缓了消化道的老化。长期练太极拳的老人胃口好、消化力强,测定他们的唾液淀粉酶含量及活性,结果比不锻炼的人高许多。 除了体育锻炼之外,在呼吸系统方面,建议要勤洗手,特别是指甲的卫生,尽量避免吃街边的小吃,也要杜绝吃那些零

人体循环与呼吸试题汇编(有答案)

人体循环与呼吸试题汇编(有答案)1.(2018?大庆)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输血后,受血者的某种血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后果严重。这种血细胞是()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2.(2018?大庆)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D.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3.(2018?芜湖)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结构,“瓣膜”的作用是() A.加快血液流动B.减缓血液流动 C.防止血液倒流D.没有太大的作用 4.(2018?雅安)张华同学在家发生意外,失血过多,急需大量输血。他的血型是AB型,给他输血的血型只能是() A.A型B.B型C.AB型D.O型 5.(2018?铁岭)不要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 A.痰内含有大量病菌B.气管内分泌的黏液太脏 C.吐痰行为不礼貌D.以免污染地面 6.(2018?邵阳)某人因车祸导致小腿受伤,大量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若需要你在车祸现场施以急救,请判断受伤的血管和急救时加压止血的位置分别是() A.静脉伤口近心端B.静脉伤口远心端 C.动脉伤口近心端D.动脉伤口远心端 7.(2018?绥化)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A.肺泡壁薄 B.肺泡数量多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对 8.(2018?淮安)如图表示人的血液中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者之间的关系,甲、乙、丙依次是() A.血小板、血细胞、血浆B.血细胞、血浆、血小板 C.血浆、血小板、血细胞 9.(2018?南通)呼吸系统中实现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A.鼻B.咽C.气管D.肺 10.(2018?广安)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心脏,如图是哺乳动物心脏内部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③是右心室B.④中的血液流向⑤ 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D.②中流的是动脉血 11.(2018?湘西州)正常情况下,人体呼气时,气体不会经过的结构是()A.鼻腔B.气管C.咽D.食道 12.(2018?湘潭)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 A.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13.(2018?深圳)B型血的人出现大出血,优先输入什么型血() A.A 型B.B 型C.AB 型D.O 型 14.(2018?自贡)人体血液在身体头部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可能出现的是() A.血红蛋白与氧分离B.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 C.氧的含量增加D.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5.(2018?滁州)如图中所示的器官属于呼吸系统的是() A. B. C.D. 16.(2018?亳州)当人们去体检或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规的检查,护士抽血时选择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都可以 17.(2018?绵阳)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其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组织的形成需经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才能完成 C.通过肺的气体交换排出机体产生的全部废物 D.各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该系统的生理功能 18.(2018?衡阳)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A.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19.(2018?南充)关于“人体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五年级科学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作业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 填空题 1.体育锻炼时,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呼吸急促、气喘、心跳加快、出汗)。 2.跑步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 心跳的次数(增加)了,休息一会儿,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减少)了。 3.在医院诊室里,医生用手轻轻地 按在病人的手腕上,那是在(测脉搏);还会用听诊器放在左胸部,那是在(测心跳)

2.肺和呼吸 填空 人体在呼吸时,气体要经过(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 1.呼吸时,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2.(鼻腔)里有鼻毛和黏膜,能捕获灰尘和疾病,温暖和湿润空气。 3.(喉咙)让气体进入气管。气体下端分为左右支气管,再在肺里分解成许多(更细小的支气管). 4.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它里面遍布(毛细)血管。

5.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肺活量)。 3.心脏和血液循环 填空题 1.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 感觉到(一次)心跳。 2.人的心脏大小与(紧握的拳头)差 不多。用测(脉搏)的办法可以测 量出人1分钟心跳的次数。 3.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 血管里不停的循环)流动。心脏和 (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4.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 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

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的各部分,同时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判断题 1.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也可算作心跳两次。(错) 2.一分钟的心跳和脉搏的次数不同。(错)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呼吸和血液循环

……………………………………………………………最新资料推荐…………………………………………………(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2.呼吸和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做用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呼吸时肺有什么现象发生; 3.通过各种方法,听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4.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5.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3.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4.知道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肺和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石灰水(提前制取)、塑料袋、吸管、烧杯、听诊器、人体器官挂图.相关电化教育资料、人体呼吸器官模型、动物的心脏等。 学生准备:学具袋、塑料瓶、粗塑料管、纸杯、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关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板书课题,读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 1 ……………………………………………………………最新资料推荐…………………………………………………(2)学生交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 (4)汇报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3.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胸部呼吸系统体格检查

胸部呼吸系统体格检查 1. 视诊: 暴露胸部,观察胸廓外形(桶状胸、佝偻病胸、胸廓畸形/变形)、对称性,胸壁皮肤、有无静脉曲张,呼吸运动(对称度、频率、节律) 胸骨角(Louis角):胸骨柄和胸骨体交接处向前突起而成。该角与第2肋软骨相连,相当于心房上缘、气管分叉、第4胸椎水平。 肩胛下角:第7或8肋骨水平标志。 前正中线:通过胸骨正中的垂直线。 锁骨中线:通过锁骨胸骨端与其肩峰端两点连线中点的垂直线。 Kussmaul呼吸:当中度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为排除过多的CO2以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出现深大呼吸。 Cheyne-stokes(潮式)呼吸: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而后又变浅慢,此期持续30秒至2分钟,随后经过5-30秒钟呼吸暂停,再重复上述过程的周期样呼吸。 Biot(间停)呼吸: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间隔几秒钟后又开始呼吸,周而复始,该呼吸的节律和深度大致相等。 以上两种呼吸均表示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当严重缺氧,CO2储留到一定浓度,才能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恢复和加强,但随潮式)呼吸着CO2的呼出,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刺激,呼吸再次减弱进而暂停。临床上以潮式呼吸多见,而间停呼吸更严重,常于呼吸停止前出现。两者见于NS疾病,如颅内压增高、脑炎、脑膜炎等。部分老年人熟睡时可出现潮式呼吸,为脑动脉硬化表现。 2. 触诊 气管位置,胸壁弹性、有无压痛、皮下气肿,检查双侧呼吸运动度(上中下,双侧对比),双侧语音震颤(上中下,双侧对比),胸膜摩擦感。 胸膜摩擦感:当胸腔发炎时,有纤维蛋白沉着使胸膜表面粗糙,呼吸时两层胸膜互相摩擦,触诊有似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见于纤维素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早期或胸水吸收尚未形成粘连时。

五年级科学上册 呼吸和血液循环 1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2.呼吸和血液循 环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做用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运用各种方法听一听呼吸时肺有什么现象发生; 3.通过各种方法,听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4.通过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到跳动的脉搏,感觉心脏的跳动; 5.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3.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4.知道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 5.了解呼吸和血液循环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肺和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石灰水(提前制取)、塑料袋、吸管、烧杯、听诊器、人体器官挂图.相关电化教育资料、人体呼吸器官模型、动物的心脏等。 学生准备:学具袋、塑料瓶、粗塑料管、纸杯、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关于呼吸和心跳,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板书课题,读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来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 (2)学生交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 (4)汇报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3.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1)分小组讨论,在纸上写下你们想研究的问题。 (2)交流,出示探究问题: ①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③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3)布置任务:我们分小组来对不同的问题展开研究。 介绍教室里准备的相关模型和实验用品,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器材和用品。 4.小组活动。各个小组根据各自不同的探究问题,选用不同的模型和实验用品,设计实验并搜集相关实验数据。保证每个问题都有两个小组在开展研究。 5.探究“我们呼出和吸进的空气有何不同”的小组活动。 (1)提问:我们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意见。 (2)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吸进的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学生在组内发表意见并把假设记录下来。 (3)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4)实验需要用哪些器材和用品?合理选用材料开展实验。 (5)实验活动: 选用一杯清石灰水,先用打气筒注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 再用塑料管用嘴向水内吹气,观察现象有什么变化。 (6)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并作好实验记录。 (7)大组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小结:实验现象告诉我们呼出和吸入的空气是不同的,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8)教师讲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就会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石灰水变浑浊了就是这个原因。 (9)阅读: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10)谈话:我们呼出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吗?

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认识

人体的构成水平: 一、原子水平:目前已知的元素有一百三十余种,其中人体内含有的元素 有六十多种,主要为氧、氢、碳、氮、钙及磷等,其中氧含量约为65%,碳约为18%,氢约为10%,氮约为3%,钙约为2%,磷约为1%。氧、氢、碳、氮就占人体总重量的96%。其它元素虽然在人体内所占的比例很小,并不代表着它们不重要,如血红蛋白是体内氧的携带者,而铁则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子水平:人体是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及矿物质的等组 成的。以一名体重为60kg男性为例,其体内的水量约为40kg,占体重的60%多;脂类约为9kg,占体重的14%,其中估计有1kg为生命活动所必需,其余为能量储备,可以根据人体的活动状况而改变;蛋白质约为11kg,占体重的17%,大部分蛋白质在身体内作为基本构成成分而存在,损失约超过2kg就会导致严重的生理功能失调。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主要是以糖原形式存在,可以用于用于消耗的储备不超过200g。 三、细胞水平:人体是由细胞、细胞外液及细胞外固体组成的。细胞是身 体行使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细胞存在的组织通常将其分为肌肉细胞、脂肪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类型。 四、组织水平:人体是由组织、器官及系统构成的,这样体重就等于脂肪 组织、骨骼肌、骨、血及其它的内脏器官等的总和。脂肪组织包括脂肪细胞、血管及支撑性结构成分,是储存脂肪的主要地方。骨骼肌有400多块,占体重比例因性别、年龄不同而有差异。成年男性约占40%,成年女性约占35%,四肢肌约占全身肌肉重量的80%,其中下肢约50%,上肢约30%。正常人的总血量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50kg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ml,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则储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储存在“人体血库”种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骨骼时人体的支架系统。有206块骨头,成年人骨骼的重量大约有 9kg。

中考生物-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环课后练习1

1.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呼吸道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B.呼吸道有清洁、温暖、湿润空气的作用 C.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D.不要边进食边大声说笑是为了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 2.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肺泡数目极多 D.肺泡位于细支气管末端 3.下列关于人体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C.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 D.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 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的物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血液由图中的①②④组成 B.若此人有炎症,则图中②的数量应该比①多 C.①②④中数量最多的是①,过少会引起贫血 D.人体受伤流血时,③能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 5.下表是某病人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的几项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建议该病人要多吃含蛋白质和含铁丰富的食物B该病人皮肤受伤出血后,其伤口可能流血不止 C.该病人可能身体有炎症 D.如果给该病人输液,针应该刺入他的静脉血管 6.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与其所含的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的特点是 A.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B.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被破坏 D.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发生分离 7.下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右心房是________;主动脉是________。(填写图中的数字) (2)血液从④到⑧的循环是________循环,这个循环中血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些人的心脏,分隔开左心房和右心房的间隔有小孔,这会导致_______。 A.贫血 B.血压较低 C.血液不能正常地凝固 D.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 8.下列是人体部分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图示,请据图回答: (1)图甲血管①和②中血液成分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肺泡壁和小肠绒毛壁结构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脉注射治疗肾脏病变,药物到达病灶前经过心脏腔室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如果从③处向猪的心脏注水,水不能进入心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是人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BC段表示________过程。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word练习题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word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图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以下哪项解释合理 A.血管1的血流速度最快 B.血管3是动脉血管,流静脉血 C.湿棉絮包裹小鱼的身体以免其乱蹦 D.毛细血管极细,应用高倍显微镜寻找 答案: A 解析:解答:选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湿棉絮包裹小鱼主要是利于鱼的呼吸, 血管有三种,动脉是运血出心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静脉是运输血液回心脏的血管,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最小,数量最多,血流速度最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 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通过分析图一和图二,图中的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选项BCD解释不合理,选项A解释合理,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流的流动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2、我们去医院看病,中医切脉实际上是以下哪个部位()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神经 答案:A 解析:解答: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切脉是汉 族独创的诊法,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切脉”,“切”主要是在桡动脉. 分析:本题主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回答。 3、下列各项中,哪项与毛细血管特点不相符合? A、数量多,分布广 B、管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D、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答案:B 解析:解答: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毛细血管没瓣膜有,B错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管腔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毛细血管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4、下列对血管内血流速度表述正确的是 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解答:选 C.。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 度快.静脉:将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很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得血液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分析:本题考查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结合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5、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A 、心脏 B 、肺C、肝脏D、动脉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向 前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A正确; 分析:心脏由主要由心肌组成,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密闭的管道中往复流动,是血液循环动力器官。 6、关于心脏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心脏四个腔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B.心脏壁最厚的是右心房 C.心脏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心脏全部由肌肉组织构成 答案: C 解析:解答:选C。心脏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 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左心房、左心室内是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内是静脉血,心 房、心室间有房室瓣,可使得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会倒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合心脏的图解和模型解答即可。 7、人体心脏存在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是

精选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关系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关系 人之所以称为一个整体,是因为它的各个器官都是紧 密相连的,身体活动所需的能量物质主要来源于消化系统的摄入、消化和吸收,呼吸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吸入。只有通过了解了它们各自的功能后,才能够更好地区分这两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知识。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各自功能: 1、呼吸系统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的总称。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完成气体吐故纳新。 2、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赖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 3、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

的营养物质和由鳃或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 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它还输送热量到身体各部以保持体温,输送激素到靶器官以调节其功能。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相互关系: 1、呼吸系统支持循环系统工作,循环系统支持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也就是呼吸系统吸入氧气,使肺泡内气体保持新鲜,循环系统把静脉血运输到肺部,同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变成动脉血,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处(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进行气体交换,以保证它们的正常工作。 2、在泌尿系统中,血液循环系统在此将废料运入系统,进入肾小球部毛细血管网时发生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然后血液经过肾小管部毛细血管网时,发生重吸收作用。 不管是婴儿还是成年人,在呼吸和消化这个方面大家

要多多了解一下,特别是婴儿的喂养这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和消化系统的发育情况,合理地选择食物,有步骤地添加辅食,并采取正确的烹调、喂养方法。

第四单元 呼吸和血液循环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第一课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学目标: 1、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2、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提问: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脉搏。 二、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1.测量活动指导。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 (2)提问: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 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3)谈话: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4)讲解:在同一个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2.预测:你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3.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4.小组活动:分组测量。 5.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 6.提问:参加活动后我们的呼吸次数和脉搏跳动又会有什么变化呢?7.三分钟热身活动。 各组一位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做“坐下——起立——扬臂——坐 下”的循环动作。 活动一结束,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脉搏跳动次数,并作好记录。 8.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让学生休息三分钟以后,第三次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9.组内交换,另一位学生参加活动热身活动和休息,再分别测量呼吸和脉搏的跳动次数。 10.休息时间相机安排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