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题而练古文

合集下载

初一古文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古文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古文翻译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论语·学而篇》中的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句子中的“学而”一词如何翻译,并解释其含义。

答案:翻译:“学而”可翻译为“学习而”,其中“而”是一个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含义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如果能够不断地学习并加以实践,难道不会产生愉悦的心情吗?”。

其中“学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而“时习之”则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这句话表达了儒家重视学习实践的态度和价值观。

题目二:请翻译以下句子,并分析其中主谓宾结构和修饰成分。

原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答案:翻译:太阳升起而开始工作,太阳落下而休息。

主谓宾结构:日出(主)而(连词)作(谓),日入(主)而(连词)息(谓)。

修饰成分:而作、而息都是由连词“而”引起的动作补语,修饰谓语动词。

题目三:请翻译《道德经·第一章》的第一句,并解释其中蕴含的思想。

原句:道可道,非常道。

答案:翻译:道可道,非常道,可识别的道,不是永恒之道。

思想解释:这句话中,第一个“道”表示“道”,第二个“道”表示“识别的对象”。

整句话传达了一种哲学思想,即道是超越了一切识别和言语的存在,无法通过词语来准确描述和肯定。

题目四:请翻译《红楼梦·第一回》中的开篇四句,并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

原句:贾雨村因念及旧时的交情,却把他来时的经过又想了一遍。

答案:翻译:贾雨村出于思念旧时的友情,将他来时的经过再次回想了一遍。

《红楼梦》背景介绍:《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一批人物的爱情、悲喜人生,同时也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沉沦和大观园的荣华。

题目五:请翻译《论语·为政篇》中的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并解释其中的含义。

答案:翻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以理解为“了解某一事物的人不如真正喜欢该事物的人,真心喜欢该事物的人不如从中获得快乐的人。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考点练习+真题练习+过关检测)(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考点练习+真题练习+过关检测)(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考点练习考点一:课文默写1.古诗文默写。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请根据提示,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填写:(1)表达了与“举一反三”意思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

(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一句来劝解自己。

(3)孔子提倡“见贤思齐”,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

(4)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样,________,_______。

两句也表达了要惜时的意思。

考点二:解释词语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温故而知新.( ) (5)思而不学则殆.( )(6)逝者如斯.夫( )(7)曲肱.而枕之( )(8)博学而笃.志( )考点三:句子翻译3.翻译下面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考点四:理解文章内容4. 阅读《论语》中的章节,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你从选文获得了哪些关于修身方面的启示?二、真题练习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shuō)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B.传.不习乎(chuán)逾矩.(jù)学而不思则罔.(máng)C.好.之者(hào)论.语(lún)思而不学则殆.(dài)D.为.人谋(wéi)曾.子(zēng)乐.之者(lè)2.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博学而笃志。

[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古诗文阅读]《论语》十二章·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5-8题。

(14分)《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吾日三省吾身(4)不逾矩6.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4分)8.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2分)答案:5.(1)通“悦”愉快(2)生气,发怒;(3)自我检查,反省(4)越过,超过6.(1)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2)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7.忠信习品德8.略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中考语文古诗文精讲巧练:《〈论语〉十二章》(含解析)

中考语文古诗文精讲巧练:《〈论语〉十二章》(含解析)

中考语文古诗文精讲巧练:《〈论语〉十二章》(含解析)2023年中考古诗文默写精讲巧练《〈论语〉十二章》【要点存盘】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向一切人学习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新旧知识相结合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宜说悦乎“9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与朋友交往应该做到诚信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1.珍惜时间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志向,并矢志不渝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文化常识】关于“八”的文学常识1.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2.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3.文起八代中的八代:东汉、魏、宋、晋、齐、梁、陈、隋;4.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5.八卦: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离lí、艮gèn、兑duì;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6.八端:礼、义、忠、孝、悌、廉、知、耻;8.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小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山城记》。

2022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强化训练:古诗文阅读一、《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2022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强化训练:古诗文阅读一、《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一、《论语》十二章一、(2020・内蒙古包头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答复以下问题。

(16分)【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③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乙】①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卫灵公》)②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张》)③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④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⑤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卫灵公》)1.请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⑵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3)博学而笃志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是很快乐吗?(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要谨慎寡言,但是做事要敏捷。

3. 找出【乙】文中与“人不知而不愠”意思相近的一章,说明此章中君子具有怎样的品德。

(3分)第①章(或: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分)君子 注重提高自身修养而不重名望。

(2分)4. 阅读【乙】文第④⑤章,概括“君子”与“小人”有哪些不同。

(4分)君子看重道义,坚守节操;小人看重利益,会因私利而胡作非为。

(每点2分,共4分)笃:坚决⑸即之也温即:接近,靠近【参考译文】【乙】孔子说:“君子担忧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

”(《卫灵公》)子夏说:“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重严肃;接近他时,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又很严肃。

”(《子张》)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寡言,但是做事要敏捷。

”(《里仁》)孔子说:“君子懂得道义,小人(只)懂得利益。

”(《里仁》)孔子说:“君子即使身处逆境,也会固守内心的操守,小人身处逆境就会胡作非为。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必考题:《论语》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必考题:《论语》

2018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必考题:《论语》
《论语》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三年级语文古文阅读练习题

三年级语文古文阅读练习题

三年级语文古文阅读练习题在三年级语文教育中,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古文阅读练习题,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化。

1. 以下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请写出正确的后半句。

孟子说:“不患莫己知,患人不知己。


2. 请根据下面的《诗经》的诗句,写一段小故事: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 请根据下面的《楚辞》的句子,回答问题:
“人生有命,我命如何,我命如何。


这句话中,作者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4. 请你仿照《左传》中的一句话,写一句自己的话,以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左传》中的句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 请你仿照《庄子》的一句话,写一句以“自然”为主题的名言。

《庄子》中的句子:“大庆河冰两冬至。


以上是五道古文阅读练习题,供三年级学生进行练习。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古文阅读是培养孩子们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理解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阅读古文,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回顾一下以上的练习题,大家可以对古代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如果你对古文阅读感兴趣,可以多读一些古代文献,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古文阅读能力。

希望以上的练习题对大家有所帮助,愿大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

完成这些练习题后,你将会发现古文阅读并不是那么困难,相信你的语文能力会有所提高。

加油!。

七上课内古诗文汇编+练习题答案《7.论语》十二章

七上课内古诗文汇编+练习题答案《7.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严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广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曾子说:“我每日屡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老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题而练古文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⑤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⑥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⑦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⑧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⑨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⑩(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一、通假字
莫春者(莫通“暮”)
二、古今异义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古:诚实;今:书信,相信,信任等)
2、吾日三省吾身(古:多次;今:数词)
三、词类活用
1、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名词用作状语)
2、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动词用作名词)
四、文言词语其他
1、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反省。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替;谋:谋划,商量办法;忠:诚心诚意。

3、传不习乎习:复习。

4、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行:遵守,奉行。

5、其恕乎其:也许,大约,表推断语气词。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6、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宽宏坚毅,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7、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道:办法;处:据有,取。

8、不去也去:背离,抛弃。

9、富而可求也而:如果,表假设。

10、虽执鞭之士执鞭之士:指低微的官职。

11、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料想;为:作,这里指欣赏。

12、吾与点也与:赞赏。

五、句子翻译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了吧!自己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说:“富裕和做官都是人所盼望的,不讲仁义之道得到它,就不应该占有。

贫穷和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讲仁义之到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应该摒弃仁道。

6、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请教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小人与此相反。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富贵如果能够通过修养仁德而获得,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

如果不能获得,我就从事爱好的事业。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没想到演奏音乐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河边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子叹了口气说:“我赞赏曾点说的啊!”
六、文章评价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1、2、3则,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

第二部分是4、5、6、7、8则,讲人要有抱负,对富贵取之有道,成人之美。

第三部分是9、10则,讲人要有艺术修养,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七、精要练习
1. 本文选自《论语》,该书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 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B )
A. ①学而时习之②传而不习乎
B.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诣太守,说如此
C. ①吾日三省吾身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 ①温故而知新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B. ①吾日三省吾身②日初出沧沧凉凉
C. ①任重而道远②天即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①传不习乎②空谷传响
4.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凋谢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实
5.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选文中的成语(要求三个以上)。

答: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人之美。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

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