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级职称考试-电气基础与实务问答题讲课讲稿
北京中级职称电气专业基础与实务题库简答题资料

电气专业根底及实务〔简答题〕1.如何判断一只双极性晶体管()的好坏?试加以解释说明。
(1)区别基极〔B〕、发射极〔E〕、集电极〔C〕并区别是型管还是型管。
根据结正反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特点,将万用表选择在R×100电阻档〔小功率管用R×1000档〕,将万用表的一个表笔接在第一个管脚上,分别测量及另外两个管脚之间的电阻。
如果测得两个阻值都很小或都很大,那么第一个管脚为基极。
如果测得两个阻值一大一小,那么第一个管脚不是基极,需改变管脚测试,直到找到基极为止。
万用表黑色试笔接基极时,如果基极及另外两个管脚之间的电阻只有数十欧至数百欧,那么为型管;如果基极及另外两个管脚之间的电阻在200k以上,那么为型管。
根据正向电阻<的特点确定集电极、发射极。
(2)质量判断①各结的正向电阻越小越好〔正向电阻小表示功率消耗小〕、反向电阻越大越好〔反向电阻大说明穿透电流小〕、正向电阻及反向电阻相差越大越好。
②将基极和集电极用手指捏住〔两极不得接触〕,将万用表选择在电阻档,将两支表笔正向接集电极和发射极进展测试。
指针偏转越大那么电流放大倍数越大。
③选择带有晶体管测试插孔的万用表,将三极管对应的管脚插入孔内,转换开关拨至欧姆档,指针偏转越大那么电流放大倍数越大。
④用晶体管图示仪观察晶体管的特性。
注意:对于指针式万用表,“+〞插孔接内部电池的负极;对于数字式万用表,“V、Ω〞插孔接内部电池的正极。
2.什么叫阻抗匹配?在放大电路的设计过程中为什么要阻抗匹配?阻抗匹配:选择适当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以获取最大的增益。
阻抗匹配的好处:①对于电压放大级,提高输入阻抗可获取较高的信号电压,可降低对前级输出功率的要求,可减小前级放大倍数的损失;②对于电压放大级,降低输出阻抗可获取较大的带负载能力,可输出较高的信号电压;③对于功率放大,可获取最大的输出功率。
3.什么叫阻抗匹配?阻抗匹配能解决什么问题?〔同上〕4.在电子测量电路的输入级采用高阻抗输入要解决什么问题?电子测量电路的输入级采用高阻抗输入常用的实现方法有哪些?提高输入阻抗的理由:减小信号源或前级内阻上的电压损失,以获得较高的输入电压;减小输入电流,降低对减小信号源或前级的要求;作为前级的负载电阻,不太多降低前级的电压放大倍数。
北京市中级职称考试-电气基础与实务问答题

1.PLC逻辑控制和继电器逻辑控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适用场合是什么?PLC优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通用性强,控制程序可变,使用方便;3).功能强,适应面广;4).编程简单,容易掌握;5).减少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施工的工作量,易于维护;6).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维护方便。
缺点:不能用于主电路的断路器,只能进行逻辑控制。
PLC的应用领域: 开关量逻辑控制、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通信及联网;o注意事项:PLC要求环境温度在0~55C;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小于85%;避免振动频率为10~55Hz的频繁或连续振动,当使用环境不可避免震动时,必须采取减震措施;避免有腐蚀和易燃的气体;避免纹波对PLC接受信息的影响。
1)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震动、空气、电源要满足PLC要求;(2)严格控制系统中干扰及其来源;(3)采取合理的抗干扰措施:A.电源合理处理,抑制电网引入的干扰;B.动力线、控制线、I/O线尽量分开布置;C.远离强干扰源;D. 输入接线不要太长;E. 正确选择接地,完善接地系统。
继电器逻辑控制优点:利用继电器实现电动机和其它生产设备的控制和保护;特点: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省力、安全,避免电弧对人的伤害;开断迅速可靠;易于实现继电保护;加装各种检测控制开关或信号开关,实现自动化控制。
缺点:机械触电多,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
PLC的主要功能:①逻辑控制;②定时控制;③计数控制;④步进顺序控制;⑤对控制系统的监控;⑥数据处理;⑦通信和联网;⑧输入输出接口的调理功能;⑨人机界面功能。
PLC的主要特点:①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②通用性强,易于扩容;③指令系统简单、编程简单易学、且容易掌握;④维护工作量少,现场接线方便;⑤模块化结构,结构紧密,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2.什么是EMI 和EMC,怎样才能分别做好EMI和EMC?EMC: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中级职称电气工程师电路部分课件

ES IS RS
ES IS RS
电源内部不可等效!
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应用举例
(6)戴维南定理
对某一支路等效求解
将网络等效为电压源
ED——该支路开路电压 RD——网络去源等效电阻
E1 E2 ED U ab0 E1 R1 R1 R2 R1 R2 RD R1 R2
阻抗
d uC iC dt
u u R u L uC
U L IX L
2 U UR U L U C jI X jI X U U L L C C
2 2 2
2
U IZ
U U U U R L C
2
I Z U
X R
Z R X L X C R X U 复阻抗 Z R j X L X C R jX Z I
容抗是电容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其上电压有效值(或最大值) 与电流有效值(或最大值)的比值。如u=Umsint,则
du CU m sin t I m sin t dt 2 2 Um 1 定义容抗 X C I m C iC
容抗串、并联计算与电阻串、并联计算相同。容抗与频率 成反比。电容可用于滤波、隔直等。
图中,
U ab I3 R3
E1 U a b I1 R1
E 2 U ab I2 R2
(4)叠加原理
每个电源单独计算后叠加。只能用于线性电路,不可用于功 率计算。
I1 I1 I1 I2 I2 I2 I3 I3 I3
(5)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
③ P=Pmax时, R=6、Pmax=6W (说明:按内阻等于外阻时负载功 dP 0 的方法计算) 率最大的原则或取 dR
北京市中级职称考试《电气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题(整理版)

四、简答题1.什么叫阻抗匹配?阻抗匹配的意义是什么?阻抗匹配是选择适当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以获取最大的增益. 对于电压放大的输入级和中间放大级,为获取最大的信号电压,输入阻抗应尽量高. 为获取最大带负载能力,输出阻抗应尽量低. 对于功率放大,为获取最大的输入功率,输入阻抗应尽量与前级输出阻抗接近,输出阻抗应尽量与负载阻抗接近.2.什么叫负反馈?负反馈的作用是什么?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是反馈的一种。
是指系统的输出会影响系统的输入,在输出变动时,所造成的影响恰和原来变动的趋势相反。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 直流:稳定静态工作点交流:稳定输出,减小非线性失真,扩宽通频带3.正反馈的作用是什么?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是反馈的一种。
是指一系统的输出影响到输入,造成输出变动持续加大的情形,在机械、电机、电子、化学、经济或是其他系统都会有类似的情形。
正反馈会造成系统振荡,因此大多数的系统会加入阻尼或是负反馈,避免系统因振荡造成不稳定甚至损坏。
化学或核反应的正反馈会导致爆炸放大电路中正反馈的作用: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自举电路在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常在引入负反馈的同时,引入适当的正反馈,以提高输入电阻.3.为什么输入级的输入阻抗要高?提高输入阻抗有哪些办法?提高输入阻抗的理由: 减小信号源或前级内阻上的电压损失,以获得较高的输入电压.减小输入电流,降低对信号源或前级的要求. 作为前级的负载电阻,不太多降低前级的放大倍数提高输入阻抗的办法:1)采用高输入阻抗的场效应管作为输入级2)采用深度串联负反馈3)采用差动放大电路作为输入级4)采用射极输出器作为输入级其它: 放大电路与信号源相连就成为信号源的负载, 输入阻抗越大,表明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越小.放大电路所得到的输入电压Ui越接近信号源电压Us4.稳定放大电路的工作有哪些措施?原理是什么?1)采用交流负反馈电路一是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二是通过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叠加,减小非线性失真三是延缓在低频区和高频区放大倍数下降的速度,扩展通频带.2)合理静态工作点,并采用直流负反馈,如采用共基极分压偏置放大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3)采用差动电路作为输入级,克服零点漂移.4)减小晶体管极间分布电容,扩展通频带,以减小频率失真5)提高输入阻抗和减小输出阻抗,以减小信号源波动和负载波动的影响.6)采用高质量稳压电源,以减小电源波动的影响.10.同轴电缆的阻抗主要和哪些因素有关?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dw——编织(缠绕)导体直径;K1——导体有效直径系数11.接地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1)接地使整个电路系统中的所有单元电路都有一个公共的参考零电位,保证电路系统能稳定地工作。
北京中级职称考试《电气专业基础与实务》练习题

93.直流电动机不可以调速运行。() 94.交流电桥既可以测直流电阻,也可以侧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参数,故称为万用电桥,而直 流电桥只能测电阻。() 95.压敏电阻在电路中可以用作过电压保护器件。() 96.霍尔传感器可以把电信号变成磁信号输出。()(题目不好。原理可以,但没有这样用 的) 97.霍尔传感器是一种将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其物理基础是磁电效应。() 98.A/D 变换的精度和 A/D 变换的位数有关。() 99.继电器控制逻辑电路的控制功能有限,而 PLC 控制逻辑电路的控制功能比继电器控制 逻辑电路的控制功能要更强和使用更方便。() 10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01.PLC 在自动控制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02.PLC 控制器的控制功能比继电器控制逻辑的控制功能强,实现也更为简便。() 103.目前单片机、PLC 和嵌入式技术在自动控制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104.电路的合理接地对提高电路的工作性能,降低干扰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05.电路的接地可有可无。() 106.取样信号频率的高低和取样生成的数据量太小有关,取样信号频率越高则取样生成的 数据量越小。在有噪声的环境下,取样信号的频率还应更低。() 107.数字取样信号频率的高低和取样生成的数据量大小有关。() 108.MP3 是一种常用的数字音频信号压缩算法。() 109.采用双绞线或者屏蔽线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扰进入传输线。() 110.我国专利法中规定专利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 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建筑电气中级工程师的答辩实务题目与解答

建筑电气中级工程师的答辩实务题目与解答1. 请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
答:我拥有五年的建筑电气工程师经验。
我曾就职于一家知名建筑工程公司,在那里负责设计和管理多个建筑电气项目。
我持有建筑电气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证书,并且在大学里研究了相关的专业课程,掌握了建筑电气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 请列举一些您曾参与的建筑电气项目,并简要介绍您在这些项目中的角色和贡献。
答:以下是我曾参与的两个建筑电气项目:项目1:XX大厦电气系统设计与施工管理我在该项目中担任电气系统工程师的角色。
我负责设计整个大厦的电气系统,并与建筑师和施工队密切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
我还负责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电气问题,并协调供应商和承包商之间的合作。
最终,该项目顺利完成,并且电气系统的性能符合了预期的要求。
项目2:XX商场照明升级工程我在该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的角色。
我负责制定项目计划、安排资源和监督项目进展。
我还与供应商合作,选择了合适的照明设备,并进行了照明系统的设计。
通过我的努力,商场的照明系统得到了升级,并且节能效果显著,客户对项目的效果非常满意。
3. 请谈谈您在建筑电气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答:我在建筑电气领域具备以下专业技能和知识:- 熟悉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规范要求;- 掌握电气工程软件的使用,能够进行电气系统的模拟和计算;- 熟悉不同类型建筑物的电气系统特点和需求;- 具备电气故障排除和维修的能力;- 熟悉电气设备的选型和采购流程;- 具备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4. 请描述一下您在处理电气系统故障时的经验和方法。
答:在处理电气系统故障时,我通常采取以下步骤:1. 充分了解故障现象:我会首先与用户或维修人员沟通,详细了解故障现象和出现的时间点,以便进行初步的判断。
2. 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我会对相关的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明显的故障现象,如损坏的元件、松动的连接等。
3. 使用测试工具进行测量:我会使用合适的测试工具,如电压表、电流表等,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测试,以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电气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复习提纲

《电气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电气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电气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电气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一四年一月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电工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一)电阻的串、并联1、掌握电阻串、并联电阻阻值的计算2、掌握电阻串、并联电阻每只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二)电阻的混联1、掌握电阻混联总电阻阻值的计算2、熟悉电阻混联每只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三)电容的串、并联1、掌握电容的串、并联总电容量的计算2、熟悉电容的串、并联每只电容上的电压、电量计算(四)电容的容抗掌握电容的容抗计算(五)电感的感抗掌握电感的感抗计算(六)阻抗的概念1、掌握阻抗的计算2、掌握阻抗的幅值与相位角的计算(七)交流电1、了解交流电的定义与交流送、配电的意义2、了解交流送、配电的实现与需注意的问题(八)变压器的工作原理1、掌握变压器的变压比、变流比和阻抗变换原理2、熟悉变压器的磁路与磁路间隙3、熟悉磁路与磁阻的概念(九)电桥的工作原理1、掌握直流电桥的工作原理2、熟悉交流电桥的工作原理、常用交流电桥的种类(十)磁性材料与磁性元件1、掌握磁性材料的主要种类与有关技术指标2、熟悉常用磁性元件的种类与特点二、常用半导体器件与工作原理(一)掌握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的主要技术参数(二)熟悉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的典型应用电路与特点三、常用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一)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主要技术参数(二)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典型应用电路1、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输出阻抗的计算2、开环、闭环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的计算3、运算放大器的单位增益带宽4、振荡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5、整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四、常用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一)掌握各种触发器电路的工作原理(二)掌握各种数字编码的工作原理与特点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一、各种常用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一)掌握常用二极管整流、滤波电路的特点(二)掌握常用由半导体分立元件组成的放大电路的特点(三)掌握常用振荡电路的特点(四)掌握放大器与比较器的各自特点(五)熟悉PLC的特点二、常用数字编码与数据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一)掌握BCD码、余3码、格雷码等数字码的特点(二)掌握奈奎斯特取样定理与在有噪声环境下的数字取样的工作原理(三)掌握奇、偶较验、行列式奇、偶较验的工作原理三、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一)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二)掌握电动机的结构与分类(三)掌握电动机的常用调速方法、特点与应用(四)掌握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特点(五)熟悉常用电动机的重要技术参数与含义四、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一)熟悉常用传感器主要的种类与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二)熟悉常用传感器主要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那些(三)熟悉在使用传感器时应注意那些问题五、建筑电气相关特点与要求(一)掌握常用照明电气的主要技术特点与技术指标(二)掌握建筑配电的主要要求(三)掌握建筑接地第三部分新理论知识一、了解本专业常用的一些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二、了解交、直流电机的常用调速方法与特点,以及变频调速技术的工作原理、常用变频调速电路与控制方法三、了解有关电源管理新技术四、了解对一些嵌入式操作系统、单板机、单片机、PLC技术、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DSP技术等第四部分行业法规一、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和法规,电子电路设计的有关安全要求,电气设备设计、生产过程中的有关安全要求二、熟悉在电子电路、电子控制电路、通信电路和有关电气设备的设计、生产和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标准化要求第五部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一、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二、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三、了解知识产权法四、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五、了解商标的定义六、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七、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八、了解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二、电阻计算1、基尔霍夫定律(1)基尔霍夫电流丁璐(KCL):任一瞬间,通过电路中任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2022年北京中级职称考试电气专业基础与实务分析题练习含知识产权基础知识题库剖析

电气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题五、案例分析题1.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 1=2k、R 2=2k 、I =4mA 、E 1=24V 、E 2=12V ,求电阻R 1上旳电压降U R1为多少?法一:应用戴维南定理将R 1作为待求支路,等效电路为V 20241224S =⨯+-=E Ωk 2S =R V 10222201R =⨯+=U 法二:应用等效电源变换V 1022212321R =⨯+-=U2.在下图所示旳电路中,E 1=130V 、E 2=117V 、R 1=1、R 2=0.6、R 3=24,试计算I 1=?、I 2=?、I 3=?法一:支路电流法321I I I =+221121R I R I E E -=-216.0117130I I -=-216.013I I +=33222R I R I E += 32246.0117I I += 246.011723I I -=246.01176.013222I I I -=++ ()226.0117246.012413I I -=⨯++⨯()24131176.0246.0122⨯-=-⨯+I I195236.02422-=⨯+I IA 16.58.371958.1324195236.0241952-=-=+-=⨯+-=IA 90.916.56.0131=⨯-=IA 74.416.590.93=-=I法二:叠加原理A 02.82585.01130246.0246.011301=+=+⨯+='IA 02.8002.82246.0242=⨯+='I A 00.202.8002.823=-='IA 00.7596.06.01172412416.01172=+=+⨯+=''IA 00.7200.75241241=⨯+=''I A 00.300.7200.753=-=''IA 02.1000.7202.821=-=I A 02.502.8000.752-=-=I A 00.500..300.23=+=I法三:等效电源变换A 532524375.0375.03=⨯+=I V 120245ab =⨯=UA 1011201301=-=I A 56.01201172-=-=I 法四:戴维南定理Ω375.06.016.01=+⨯=S R V 125.1226.06.01117130117=⨯+--=S EA 01.524375.0125.1223=+=I V 24.1202401.5ab =⨯=U (如下略)3.在下图所示电路中,试计算输出电流I 0为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PLC逻辑控制和继电器逻辑控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适用场合是什么?PLC优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通用性强,控制程序可变,使用方便;3).功能强,适应面广;4).编程简单,容易掌握;5).减少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施工的工作量,易于维护;6).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维护方便。
缺点:不能用于主电路的断路器,只能进行逻辑控制。
PLC的应用领域: 开关量逻辑控制、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通信及联网;o注意事项:PLC要求环境温度在0~55C;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小于85%;避免振动频率为10~55Hz的频繁或连续振动,当使用环境不可避免震动时,必须采取减震措施;避免有腐蚀和易燃的气体;避免纹波对PLC接受信息的影响。
1)工作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震动、空气、电源要满足PLC要求;(2)严格控制系统中干扰及其来源;(3)采取合理的抗干扰措施:A.电源合理处理,抑制电网引入的干扰;B.动力线、控制线、I/O线尽量分开布置;C.远离强干扰源;D. 输入接线不要太长;E. 正确选择接地,完善接地系统。
继电器逻辑控制优点:利用继电器实现电动机和其它生产设备的控制和保护;特点: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省力、安全,避免电弧对人的伤害;开断迅速可靠;易于实现继电保护;加装各种检测控制开关或信号开关,实现自动化控制。
缺点:机械触电多,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
PLC的主要功能:①逻辑控制;②定时控制;③计数控制;④步进顺序控制;⑤对控制系统的监控;⑥数据处理;⑦通信和联网;⑧输入输出接口的调理功能;⑨人机界面功能。
PLC的主要特点:①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②通用性强,易于扩容;③指令系统简单、编程简单易学、且容易掌握;④维护工作量少,现场接线方便;⑤模块化结构,结构紧密,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2.什么是EMI 和EMC,怎样才能分别做好EMI和EMC?EMC: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提高电磁兼容性的措施:①使用完善的屏蔽体防止外部辐射进入本系统,也可防止本系统的干扰能量向外辐射。
②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小信号、大信号和产生干扰的电路尽量分开接地,接地电阻尽可能小。
③使用合适的滤波技术,尽量减小漏电损耗。
④使用限幅技术,限幅电平应高于工作电平,并且应双向限幅。
⑤正确选用连接电缆和布线方式,必要时可用光缆代替长电缆。
⑥采用平衡差动电路、整形电路、积分电路和选通电路等技术,⑦系统频率分配要恰当。
当一个系统中有多个主频信号工作时,尽量使各信号频率避开,甚至避开对方的谐振频率。
⑧共用走廊的各种设备,在条件许可时,应保持较大的隔距,以减轻相互之间的影响。
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电磁波会与电子元件作用,产生干扰现象,称为EMI,EMI包括传导、辐射、谐波等等。
消除电磁干扰的措施:(1)利用屏蔽技术减少电磁干扰;(2)利用接地技术消除电磁干扰;(3)利用布线技术改善电磁干扰;(4)利用滤波技术降低电磁干扰;(5)使用磁环对干扰进行抑制照明线、电机反馈、系统电源线现场的干扰;(6) 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率特点选择:磁环材料。
1 / 83.接地方式有哪几种?接地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技术要求?接地的功能决定于接地的性质,原则上是将被接地部位与“地”等电位。
设计中的接地是将欲接地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极)与大地连接起来。
接地分为正常接地和故障接地。
正常接地又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
工作接地指正常情况下有电流流过,利用大地代替导线的接地,以及正常情况下没有或只有很小不平衡电流流过,用以维持系统安全运行的接地。
安全接地是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流过的用以防止发生事故的接地,如防止触电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防感应接地、等电位接地等。
故障接地是指带电体与大地之间的意外连接,如对地短路等。
接地的主要作用是:(1)防止电气设备异常带电(如漏电)时带上危险电压,以防止触电及防止由放电引起爆炸和火灾;(2)在系统发生PE线或PEN断线等故障时,减轻危险性,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3)等化系统内各点之间的电位,防止相互间发生火花放电,最大限度减轻各种雷击、有害静电及感应电的危险;(4)采用各种等化电位的措施,是电子设备得以在安全的环境中运行;(5)在利用大地作电气回路的场合,通过接地连成回路。
接地应注意的问题:(1)所用材料合格、标志合格、连接可靠(如地下部分必须用搭焊焊接等)、防护完善;(2)接地电阻合格(如独立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应≤10等);(3)间距合格,如接地体(极)上端离地面深度一半不应小于0.6m;(4)用于不同目的的接地线应分别接到接地体(极);(5)定期检查和测量接地电阻。
电子设备接地的作用及其种类:电子设备接地的作用:(1)保证信号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2)保证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3)防止产生静电,损坏设备,影响信号传输。
(4)其它交、直流接地,保证电路需求。
电子设备接地有如下四种:(1)信号接地;(2)功率接地;(3)保护接地;(4)防静电接地。
4. 接地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1)接地使整个电路系统中的所有单元电路都有一个公共的参考零电位,保证电路系统能稳定地工作。
(2)防止外界电磁场的干扰。
机壳接地可以使得由于静电感应而积累在机壳上的大量电荷通过大地泄放,否则这些电荷形成的高压可能引起设备内部的火花放电而造成干扰。
另外,对于电路的屏蔽体,若选择合适的接地,也可获得良好的屏蔽效果。
(3)保证安全工作。
当发生直接雷电的电磁感应时,可避免电子设备的毁坏;当工频交流电源的输入电压因绝缘不良或其它原因直接与机壳相通时,可避免操作人员的触电事故发生。
此外,很多医疗设备都与病人的人体直接相连,当机壳带有110V或220V电压时,将发生致命危险。
5.建筑配电有什么要求?建筑供配电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合理。
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应避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实现安全供电;可靠:在发电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应连续想客户供电,不得中断;优质:应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经济: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现有国家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设备;合理:既要股权局部和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按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择优供应的原则,做好配电工作。
2 / 86.在进行继电器控制设计时,通常都需要画那几种图并简要说明各幅图的作用。
答:继电器控制设计时,通常需要画下列图纸,:(1)电气原理图(主回路、辅助回路);作用:用来表明设备的电气工作原理、各电气元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电气图。
(2)电气系统组件划分图;作用:显示系统组件间的结构关系。
(3)元器件布置图;作用:反应元器件在柜(箱)的位置。
(4)安装接线图;作用:指导组装人员进项正确安装和接线。
(5)电气箱(柜)图;作用:反应箱(柜)体结构。
(6)控制面板和非标准件加工图等。
作用:反应控制面板外观及大致尺寸及其非标准件的加工技术数据及其技术要求等。
7.简要说明工作中常见的变送器特点及其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压力变送器:是指以输出为标准信号的压力传感器,是一种接受压力变量按比例转换为标准输出信号的仪表。
主要特点:注意事项:压力变送器的压力接口不能泄露,确保量程及接线正确,外壳接地,避免有强电磁干扰。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一般由测温探头(热电偶或热电阻传感器)和两线制固体电子单元组成。
采用固体模块形式将测温探头直接安装在接线盒内,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变送器。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一般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型两种类型。
结构简单、节省引线、输出信号大、抗干扰能力强、线性好、显示仪表简单、固体模块抗震防潮、有反接保护和限流保护、工作可靠等优点。
注意事项:尽可能采用热电极较细、保护管直径较小的热电偶,液位变送器:是对压力变送器技术的延伸和发展,根据不同比重的液体在不同高度所产生压力成线性关系的原理,实现对水、油及糊状物的体积、液高、重量的准确测量和传送。
安装简单、使用方便,互换能力强。
适合容器内液体介质的液位、界面的测量。
8.简述自己在能源管理中都采用哪些新技术,在工作中怎样实施有效能源管理?一、管理节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参照国家的能源管理体系对照实施,或者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做诊断咨询。
二、技术节能,参照同行业比较领先的企业对照学习,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浪费,达到节能目的。
三、结构调整,综合企业战略和市场分析,优先安排能源、成本投入小效益高的产品生产,减少消耗大、附加值小的产品生产,从结构上提高能源利用率。
9.电容型传感器和电感型的特点及应用?电容型传感器:把被测的机械量,如位移、压力等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
它的敏感部分就是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
特点:①高阻抗、小功率,输入力很小,输人能量低;②温度稳定性好;③结构简单,适应性强;④动态响应好;⑤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具有平均效应。
不足:①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②寄生电容影响大。
优点: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灵敏度高,零磁滞,真空兼容,过载能力强,动态响应特性好和对高温、辐射、强振等恶劣条件的适应性强等。
缺点:是输出有非线性,寄生电容和分布电容对灵敏度和测量精度的影响较大,以及联接电路较复杂等。
应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加速传感器、差动式电容测厚传感器、电容位移传感器、电容式水分检测传感器。
电感型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流量,振动等转换成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变化,再由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输出,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
特点:①结构简单,3 / 8传感器无活动电触点,因此工作可靠寿命长。
②灵敏度和分辨力高,能测出0.01微米的位移变化;③线性度和重复性都比较好;④动态响应快、易实现非接触测量。
应用:适合用于酸类,碱类,氯化物,有机溶剂,液态CO2,氨水,PVC粉料,灰料,油水界面等液位测量,目前在冶金、石油、化工、煤炭、水泥、粮食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10.什么是功率因数补偿,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电网中的电感性负荷需要向电力系统吸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设备,提供补偿感性负荷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侧向感性负荷提供及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
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可以降低输配电线路中变压器及母线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这种措施称作功率因数补偿。
无功补偿:提高电压质量;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建设投资;减少用户用电支出;提高电力网传输能力。
无功补偿方式: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就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