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3.2熔化和凝固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案:3.2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案:3.2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图像在物理规律中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图像去分析问题学习重点: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学习难点: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展示汇报:8min创设情境:2min水结成冰,冰山熔化等等美丽的自然现象里蕴含了哪些物理规律呢?让我们来一起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

自主探究、展示汇报:25min一、物态变化:活动一、学一学1.物质有三态: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_______。

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活动二、看一看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

2、实验器材从下往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探一探实验探究七个环节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海波的温度石蜡的温度67892、猜想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4、进行试验与收集数据将温度计插入装有蜡的试管后待温度升到40℃左右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将温度计插入装有海波的试管后待示数稳定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

在冰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表格如下:5、分析与论证海波石蜡1)、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_____ 温度怎样变化?________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___________3)、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________温度是否变化?______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________4)、CD 段对应的时间段内海波是什么状态?_______温度如何变化?________5)、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6)、海波____(有或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改变或不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熔化和凝固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熔化和凝固学案人教版

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熔化和凝固的定义是什么?2.晶体和非晶体有什么区别?3.熔化和凝固曲线有什么物理意义?(本节的重点和难点)4.晶体熔化和凝固成晶体有什么条件?【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课本第53页《熔化和凝固》,完成下列问题: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熔化,从变成的过程叫凝固。

2.列举出你所知道的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3.什么是熔点?熔点:。

冰的熔点是℃,海波的熔点是℃;4.什么是凝固点?凝固点:。

冰的凝固点是℃,海波的凝固点是℃。

5.晶体(“有”或“没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有”或“没有”)一定的熔点。

【课内活动学案】情景创设(教师完成):任务一:什么叫做物态变化?发现:知识准备:任务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

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说出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装置图(见课本3.2—1)【进行实验】实验1给海波加热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分析和论证】1.根据表中数据,在课本图3.2-2绘出图线。

2.根据你对实验数据对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评估交流】你的结论与别人的相同吗?谁的更合理?练习:如下图所示,为某晶体的______图象,从A到D整个过程是_______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段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BC段是________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CD段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48℃表示该晶体的______。

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用了min的时间。

实验对比——给松香加热发现:练习:1.由图象可知,在海波和松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它的熔点约是_____℃2.在第6分钟时海波处于(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3.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任务三:探究固体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发现:本节内容小结与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 3.2 熔化和凝固学案设计(含解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 3.2 熔化和凝固学案设计(含解析)

第2节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能说出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2.记住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3.掌握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知道它们发生的条件和过程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利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自主探究一、物态变化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相互转化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2.我们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态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熔化和凝固.它们的定义分别是二、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三、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熔点,非晶体熔点.(选填“有”或“没有”)2.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点,非晶体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鉴定物质.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熔化需要,凝固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课堂检测1.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2.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但温度,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3.已知固体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 ℃、-30 ℃、-39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 ℃,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4.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完全熔化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5.如图是某一物质加热变成液体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将结果填在横线上.(1)当时的室温是 .(2)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状态,图中CD段表示物质处于液体状态.(3)物质的熔点是,熔化用了min,在这段过程中物质要(填“吸”或“放”)热.(4)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参考答案自主探究一、物态变化1.固态液态气态可以物态变化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二、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海波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石蜡熔化过程吸热温度升高.2.海波: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石蜡: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过程温度升高,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三、熔点和凝固点1.熔化熔点有没有2.凝固凝固点有没有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吸热放热课堂检测1.凝固熔化2.吸热不变3.A 解析:判断用哪种温度计,关键是了解温度计中的液体在最低温度-89 ℃时是否会凝固,这里只有酒精温度计可用,选项A正确.4.B 解析:在盆里的冰还未完全熔化时,都是冰水混合物,在相同的气压下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选项B正确.5.(1)20 ℃(2)固液共存(3)80 ℃ 3 吸(4)晶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3.2熔化和凝固 (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3.2熔化和凝固 (无答案))

第2节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下;了解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学习重点:海波的熔化实验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学习难点:海波的熔化实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物态变化的概念及熔化、凝固的概念,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完成时间15分钟。

(一)预习指导1.物态变化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和。

物质处于哪种状态跟有关。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叫做物态变化。

如冰变成水就是物质从态变成态。

2.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熔化,如冰化成水等。

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凝固,如水结成冰等。

(二)预习检测1.冰变成水就是物质从态变成态。

这个过程属于现象。

2.水结成冰就是物质从态变成态,这个过程属于现象。

3.下列关于熔化和凝固判断正确的是()(多选题)A.铁水铸锅属于熔化现象B.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C.池水干涸属于凝固现象D.湖水结冰属于凝固现象二、合作探究(一)学始于疑:1.晶体熔化有什么规律?2.非晶体的熔化有什么规律?(二)质疑探究:探究点1: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重点、难点)提出问题:不同的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和假设:不同的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

设计实验: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参照图3.2-1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实验探究小组,由小组长进行人员分工(报时一人,报温度值一人,报物质状态一人,实验记录一人,照顾仪器搅拌物质一人)。

将实验数据填在书中表格中。

实验注意事项:(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 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 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三章物态变化 3.2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了解物态变化是物质在固、液、气3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2.掌握熔化和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4.掌握熔点、凝固点,水的凝固点、冰的熔点为0摄氏度。

【课前预习】1.把一盆0℃的水放到-5℃的房间里,在水完全结成冰之前,这盆冰水的温度()A.等于-5℃B.等于0℃C.介于0~-5℃之间D.无法确定2.海波的熔点为48℃,如果海波的温度正好是48℃,则海波处于()A.固态B.液态C.固液混合态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3.关于物质熔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熔化需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也不断升高B.物质熔化需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再升高C.晶体熔化需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升高D.晶体熔化不需要再吸收热量,温度不再升高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一会儿化成水B.把铁水倒进模具铸成零件C.烈日下,沥青路面变软D.冰糖放进水里,不久就不见了℃,当水银温度计的示数由10℃降低到0℃时,下列关于温度计内水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5.已知水银的熔点为39A.质量不变B.体积变小C.内能变为0 D.仍然处于液态【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物质分为态态态三种状态。

物质的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

2、物质从叫熔化。

从叫凝固。

3、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的,温度就不断地。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

叫熔点。

没有确定的熔点。

4、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

同一物种的凝固点和它的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5、分别列举出晶体和非晶体的例子:。

6、看课本熔点表,找出下列几种晶体的熔点:冰、酒精、铁、钨、金、水银、锡。

7、晶体在熔化过程,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

反过来,液体在凝固过程放热,但是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也要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3、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3、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3、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合作探究: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问题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当温度上升到℃时,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熔化过程中热量,温度保持)。

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换句话说:石蜡没有一定的,在熔化过程中热量)。

问题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海波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继续石蜡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根据以上实验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我们可以把固体分为_______和_______像海波这样的固体叫做晶体晶体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石蜡这样的固体叫做非晶体非晶体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 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 学案

课题3.2 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认识熔化和凝固。

2.通过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学习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训练动手能力。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理解熔点和晶体、非晶体。

4.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1.通过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学习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训练动手能力。

2.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通过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知道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瓶子、吸管、纸杯、开水、温水、冷水、温度计。

【学法指导】观察实验,自学讨论,探究学习。

预习案【知识链接】探究案一、物态变化思考1:冰熔化成水时要吸热还是放热?熔化是一种热现象,热现象是跟温度有关的现象,故研究固体熔化规律主要是研究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吸热数量的变化规律。

思考2:为使物质吸热,我们可采用什么方法?需什么仪器?思考3:为表示吸热的多少,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计量?需什么仪器?思考4:为研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还需测什么量?它的测量工具是什么?二、熔化实验步骤:①组装实验装置。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海波的变化情况,并仔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③每隔0.5min记录待测物体的温度于表格中。

④根据海波的熔化实验数据,绘出它熔化的图像。

⑤分析作出的图象,得出结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等2.凝固: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易错警示:熔化不同于“溶化”,熔化是一种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而溶化是物质溶于另一种物质。

三、凝固比较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重点,难点)相同点不同点熔化条件熔化过程都是由固态变为液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和凝固过程吸吸热,达到熔点【错题更正】(更正错题时标清题号)固体的分类:1.晶体有固定熔点的固体熔化条件:吸热,达到熔点常见晶体:海波,冰,食盐,奈,石英,各种金属等2.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的固体非晶体熔化的条件:吸热常见的非晶体: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3.2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3.2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3.2熔化和凝固一、知识点概述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熔化和凝固这两个物质变化的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1.熔化:物质在加热的过程中由固体态变为液体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在冷却的过程中由液体态变为固体态的过程。

3.熔点:物质从固体态转变为液体态的温度。

4.凝固点:物质从液体态转变为固体态的温度。

5.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

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演示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质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实验材料•烧杯•具有较高熔点的固体物质(例如:蜡烛)实验步骤1.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

2.待固体物质完全熔化后,停止加热,观察物质的变化。

3.再次加热,待物质完全熔化后,停止加热,观察物质的变化。

4.将加热后的烧杯放到冷却器中,观察物质的变化。

实验现象解析1.在加热初期,固体物质逐渐变软,然后开始熔化,变成液体。

这是因为加热使固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能量增加,分子间的吸引力减小,导致固体结构松散,从而熔化成液体。

2.在停止加热后,液体逐渐冷却。

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液体开始凝固,从液体变为固体。

这是因为冷却使液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能量减小,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强,导致液体结构重新排列成固体。

3.在继续冷却的过程中,固体物质逐渐变硬。

三、熔点和凝固点的实际应用熔点和凝固点是物质的重要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1.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热力学熔化和凝固是热力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可以了解物质的热力学性质,例如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晶体结构等。

2.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冶金学在冶金学中,熔化和凝固是金属矿石加工和造型的关键过程。

通过控制金属矿石的熔点和凝固点,可以实现矿石的提炼和形成所需的各种形状。

3.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熔化和凝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巧克力的制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加热使巧克力融化,然后通过冷却使其凝固成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液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学习重点】:
熔点和凝固点及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学习难点】:
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特点和区别,对曲线图的理解。

【学习方式】: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导与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冬天下雪了,小红和小明在雪地里堆雪人。

一会儿的功夫,雪人堆好了。

雪也停了。

终于停雪了,可以暖和一些了。

小明想。

可是和小明想的却不一样,虽然雪停了,天却更加冷了。

亲爱的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自然界中的物质存在几种状态?
2、什么是熔化和凝固?
3、熔化试验中用到哪些仪器?要注意什么问题?
4、什么是晶体和非晶体?它们分别包括哪些物质?
5、熔化和凝固吸放热情况是怎样的?
三、展示点拨,质疑问难
1、物态变化
①自然界中的物质存在三种状态。

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②特殊状态:固液共存态。

例如:冰水混合物。

③熔化和凝固
熔化定义:物质由态到态的过程。

例如:铁矿石加热后变成炙热的铁水。

凝固定义:物质由态到态的过程。

例如:炙热的铁水遇冷后变成固体的钢铁。

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①仪器:铁架台、试管、石棉网(作用:)、酒精灯、、。

酒精灯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②方法:。

此方法生活中的应用:糖厂熬糖浆、木工熬胶水。

③开始试验,完成表格:(海波的熔化数据)
分析:1)AB段。

物质在这一阶段处于什么状态?。

开始熔化了吗?。

所以这一个过程为物质的加热过程。

此过程持续了分钟。

2)BC段。

物质在这一阶段处于什么状态?。

C点和B点附近物质的状态有何不同?C点附近多少;B点附近多少(固态或液态)。

BC段虽然继续吸热但是不变。

吸收的热量都用来支持剩
余的固态海波变成液态完成熔化过程。

即: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试验二:石蜡的熔化
②分析数据,完成图像
与海波的图像进行对比。

两个固体熔化图像哪一处明显不同?。

3、晶体与非晶体
①根据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②晶体有物质。

非晶体有物质。

4、凝固
①与熔化是相反的过程。

②分析图像。

5、吸热、放热情况
①熔化吸热。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②凝固放热。

只有放热才能完成这一过程。

四、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
1、什么是熔化和凝固。

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3、晶体熔化的条件是:和。

4、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五、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1、物质从变成________叫熔化_变成________叫熔化;从_______变成_______叫凝固。

2、固体分_______和_______两种,其中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_______。

3、液体在冷却中凝固成固体,有一定的_______,叫做_______,而且同一种晶体的_______跟它的_______ 相同。

4、把-5 ℃的一小块冰投入装有大量0℃水的容器中,若冰与水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最后水中有冰块,则冰和水的温度是()
A、水和冰的温度都是0℃
B、水的温度是0℃,冰的温度是-5℃
C、水的温度是0℃,冰的温度低于0℃
D、由于不知道冰和水原来的质量,无法确定
5、海波在凝固过程中()
A、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B、温度升高,同时放热
C、温度不变,同时放热
D、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六、作业布置
阅读下节教材,提出你发现的有价值或困惑的问题,填写在下节“师生随笔”中;
七、自我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