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国家战略助皖江港口新飞跃

合集下载

创新企业文化战略推进港口跨越发展

创新企业文化战略推进港口跨越发展

创新企业文化战略推进港口跨越发展
陶训兵;阳咏光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上半月)》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 当前,企业市场博奕,浅层次的是产品的比拼,而深层次的是文化的交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不争之实.1996年以来.芜湖港在总裁、董事长孙新华的战略性管理、科学性决策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企业文化为灵魂,前瞻性思变,超常规发展,港口生产经营、基本建设、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等均取得显著业绩和不凡成就,向社会各界展示了跨越式发展中的安徽省外贸、集装箱主枢纽港,和长江煤炭能源中转大港的独特魅力.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陶训兵;阳咏光
【作者单位】芜湖港;芜湖港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实施企业文化创新推动港口跨越发展
2.迭山白水尽开颜——“六大”战略推进迭部县经济建设跨越发展
3.实施工业强场战略推进农场跨越发展
4.凌云幕墙品牌战略推进公司跨越发展
5.凌云幕墙品牌战略推进公司跨越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芜湖港发展思考

芜湖港发展思考

海事局、 长江航道局 , 中国船级社 , 安徽省船检局等
在 芜湖市设 有分 支机 构 ,管理 安徽 省境 内长 江段 的 水运 业务 。中远 、 中海、 长航 和 中外运等 大型 水运 企 业也在 芜 湖 市设 有 分 支机 构 。这 些机 构的设 立 , 提
3 港 口发 展 定 位
芜湖 港要 紧紧 围绕 “ 港 口” 新 主题 , 照 “ 按 立足 芜 湖, 辐射 全省 , 依托 长江 , 向世 界” 走 的总体 目标 , 以
港航 管理局 ( 地方海事局 ) 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 导致 宝贵 的 岸线 资 源十分 紧缺 。
是 法律 、 法规授 权 的具有 公共 事务 管理 职能 的部 门, 业 务上 受安徽 省 港航 管理局 、地 方 海事局 和船 舶检
验局 领 导 , 履行 港 口行 政 管理 、 道行 政 管理 、 航 水路
力 的 7 . % 14

输 出大港 和有 影响 的集装 箱 、 泥 、 车滚装 等水 水 汽
路 运输 主通 道 ,皖 江最 重要 的港 口枢 纽和 现代 物流
2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21 码头 泊位 结构 不 合理 . 全 市 生产性 码 头泊位 18个 , 中 50 0t 以 2 其 0 级
9个 , 中万吨 级 泊位 3个 、 0 级 泊位 2 其 50 0 t 3个 、 港, 可常年 靠 泊 5 0 t 海船 , 00级 中水期 可 靠 泊万吨 级 2
0 级 新 7 - 0 , 海船 ; 合裕 航道 、 申运 河与 长 江在 芜湖 市交 汇 , 芜 形 30 0t 泊 位 3个 , 增 港 1吞 吐 能 力 35 0万 t港
I 已初 步 形成 布局 合理 、 力适度 、 7 - 能 门类 齐全 、 能 功

安徽首个国家战略层面规划

安徽首个国家战略层面规划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地区,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着力推进皖江开发开放,承接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为设立示范区奠定了良好基础。2008年,这个区域以全省45%的人口,创造了66%的经济总量。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全国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第一个规划区域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
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将为我省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实现安徽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国务院要求,安徽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密切与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和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产业承接发展重点,抓紧推进相关工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要继续加强与安徽省的合作,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泛长三角发展分工,引导和支持本地产业向示范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要根据《规划》的要求,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

安徽省江海河联运港口发展方案设计

安徽省江海河联运港口发展方案设计

工作规范明确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场所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明确的工作规范和标准是确保工作高效进行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明确工作规范,并通过实施明确的工作标准来提高工作效率。

一、明确工作规范的重要性明确的工作规范可以指导员工在工作中遵循一定的准则和规定,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它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1. 提供明确的指导:工作规范定义了每个员工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规定。

员工可以根据这些规范来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统一行动标准:工作规范可以使所有员工都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工作,避免由于个人差异带来的混乱和不一致性。

这有助于保持工作的连贯性和方向性。

3. 促进团队协作:明确的工作规范可以为团队成员提供共同的目标和期望,促进团队协作。

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协同工作,提高团队效率。

二、如何明确工作规范明确的工作规范应当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来制定。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1. 定义工作职责和角色:确保每个员工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工作职责和角色。

可以通过工作描述、职责清单等方式来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

2. 建立工作流程:确定工作流程和工作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清晰的执行步骤和标准。

这可以避免工作上的混乱和不必要的重复。

3. 制定操作指南:为常见的工作任务和程序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等。

这可以提高员工在具体操作上的准确性和效率。

4. 建立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渠道,确保员工及时了解工作上的变化和新要求。

这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工作规范的更新和调整。

三、工作规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明确的工作规范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以下是一些具体做法:1. 提供培训和培训资源: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培训资源,使他们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这有助于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准确性和熟练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加快发展长江航运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建设

加快发展长江航运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建设

加快发展长江航运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建设
唐冠军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上半月)》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等内河航运发展这两大背景下,加快长江航运发展,大力支持皖江城市带建设.实现皖江城市带和长江航运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3页(P7-9)
【作者】唐冠军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
【相关文献】
1.打好皖江牌,舞好长江龙——关于如何做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消防工作的思考
2.皖江航运与皖江城市带雏形的构建(1877—1937)
3.论长江航运与皖江城市带的协同发展
4.论长江航运与皖江城市带的协同发展
5.皖江“红门”,一道航运消防安全通道保护门——记长江航运公安局芜湖分局水上消防支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展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 提升皖江港口物流服务能级

发展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 提升皖江港口物流服务能级
-os 物t Li g 流 i s c
栏 辑红 目: 编叶 玲
探讨 如何提 升皖江 港 1的物 流能级 , 3 降低产业转移过 程中的物 流成本 , 借势 引导皖江港 1 3跨人 第三代港 E时代 , l 并进而探索以跨地 区整合为特征 , 以满足供应链管理为要求的第四代港 E 。 l
发展 基于供应 链 的港 口物流 提 升皖江港 口物流 服务 能级
中 心 时 就 根 据 其 枢 纽 港 的地 位 和 自身
特点 , 点 吸 引那 些 实 力强 、 模 大 、 重 规 服 务 范 围广 的大 型跨 国公 司 或 物 流企 业 , 从 而 通 过 发 展 港 口物 流 进 一 步 强 化 其
国 际性 大 型 枢 纽港 的地 位 ; 而一 些 中小
目的 。
3、 规 划 入 手 , 港 口 物 流 发 展 创 从 为
型港 口, 如不 来 梅 港 、 特 港 等 , 根 据 根 就
自身 的实 际 情 况 , 出 了 “ 无 我有 ” 提 人 的
发展 战略 ,重 点开 展 一 些 专 项 物 流 , 如
煤炭 、 石 、 车等 , 方 面充 分 发 挥 了 矿 汽 一 港 口 的 自身 优 势 , 同时 也避 免 了与 大 型 港 口之 间 的 激 烈竞 争 。
港 口的 重要 作 用 , 洲 的 港 口当局 在 进 欧
欧 洲 是 世 界 市 场 经 济 最 发 达 的地
区 之 一 , 场 在 资源 配 置 中的 主 导作 用 市 已经 融 入 到 其 生 产 、 易 、 输 的 各 个 贸 运
务 局 建设 物 流 园 区 。 种 以市 场需 求 为 这
要 内 容 ,在 土 地 使用 、集 疏 运 设 施 、 供

安徽省江海河联运港口发展方案设计

安徽省江海河联运港口发展方案设计

安徽省江海河联运港口发展方案设计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港口作为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和枢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内陆省份,安徽省地理位置独特,既有长江,又有淮河,北部还有淳河、散漫河等支流。

这些江河渗透着着丰富的资源和商贸活动,为安徽省打开了连接内陆和沿海的通道以及对外贸易的窗口,同时也为安徽省的港口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安徽省建设江海河联运港口,必将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江海河联运港口发展现状分析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内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优势明显,是中国的交通大省。

随着长江经济带、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安徽省正处于融入全球化的快车道上。

与此安徽省的港口发展相对滞后,港口资源利用不足,港口运输能力不强,对外贸易和物流等方面影响安徽省的经济发展。

据统计,目前安徽省的主要港口有巢湖港、芜湖港、安庆港、马鞍山港等。

但这些港口发展水平整体较低,港口设施和运输能力明显滞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尤其是在物流效率、服务水平以及设施设备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影响了安徽省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

安徽省交通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也存在瓶颈,需要加强港口配套设施建设和物流体系的完善。

发展港口联运,实现江海河联运港口的发展,是摆在安徽省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就安徽省江海河联运港口发展提出以下方案设计。

二、江海河联运港口发展方案设计1. 加强港口设施建设为了提高安徽省港口的运输和装卸能力,需要加强港口设施建设,改善港口的船舶进出港能力。

要加大投入,加快修建新的航道和码头,改善港口的装卸设备和施工条件。

要加强对港口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港口设施的安全和持续发展。

2. 完善港口物流配套设施在港口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需要完善港口物流配套设施,提高港口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包括建设货场、仓库、堆场等,提供货物装卸、储存和保管等服务。

加强港口与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的对接,提高港口的物流运输能力。

安徽省江海河联运港口发展方案设计

安徽省江海河联运港口发展方案设计

安徽省江海河联运港口发展方案设计一、概述随着中国内河航运的发展和新一轮开放政策的出台,安徽省江海河联运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从港口的选址、规划建设、设备配置和管理运营等方面进行设计,以推动安徽省江海河联运港口的全面发展。

二、港口选址考虑到安徽省区位的优势和内河航运的发展需求,港口的选址应紧密围绕安徽省主要河流和交通枢纽相关地区,比如长江岸线、淮河岸线和沱河岸线等。

还应考虑港口与周边城市和产业的联系,以便实现港口的多式联运功能。

三、规划建设1.港口规模根据预测的货物流量和船舶需求,港口的规模应符合未来10年内安徽省江海河联运的交通需求,同时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

建议初期建设一个集装箱泊位、多个散货泊位和一座综合服务区的综合性联运港口。

2.港口设施港口设施包括码头、仓库、物流配送中心和车辆停车场等。

码头宜设计为先进的多功能码头,能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装卸作业需求;仓库应兼顾储存和分拨功能,配备现代化的物流设备;物流配送中心应能满足货物集散和转运的需求;车辆停车场的规模应根据港口的交通流量进行设计。

3.交通互通港口的交通互通是确保港口运营高效顺畅的关键因素。

建议在港口周边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方便货物的迅速运输和联运。

四、设备配置1.装卸设备港口应配备先进的装卸设备,包括起重机、龙门吊、集装箱起重机等,以提高装卸效率和作业安全。

2.安全设施港口安全设施应包括视频监控系统、警报系统和消防设备等,以确保港口的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能力。

3.物流设备港口物流设备应包括物流车辆、叉车、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等,以提高货物的装卸作业效率和运输效能。

五、管理运营1.港口管理机构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港口管理机构,负责港口的运营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港口的船舶调度、货物配送和码头作业等。

2.信息化管理港口的管理应推行信息化管理,引入先进的港口管理系统,实现港口作业的数字化和自动化,以提高港口的管理效率和作业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战略助皖江港口新飞跃
ﻪ新年伊始,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简称《规划》),这是中国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它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

而沿皖江港口也将在国家战略中寻求新定位,取得新飞跃。

ﻪﻭ“无缝对接”长三角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打造以长江为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宣城和滁州为两翼的产业布局,范围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9个城市,与“长三角”率先实现“无缝对接”。

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东向发展”一直都是安徽省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的基本战略。

安徽省1990年7月拉开沿江开发开放的序幕,正是在同年4月浦东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成为当时安徽省的重大决策。

2006年8月,《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省对外开发的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发型经济区域。

”ﻪﻭ目前,皖江城市带已经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地。

奇瑞的蓬勃发展,在芜湖、马鞍山等地带动了500多家配套企业,其中50%以上是从长三角转移
而来;芜湖机械工业园内,来自浙江省玉环县的机械加工企业集群式转移过来。

总部设在上海的全球500强企业美国江森自控公司落户芜湖,与奇瑞共同组建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上海焦化年产200万吨焦炭生产项目落户巢湖市无为县。

通过长江黄金水道,皖江城市带历史上就与长三角有着紧密的联系。

目前,安徽省70%的招商引资来自长三角,安徽省的农民工75%在长三角打工。

今后,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仍需要更多依靠长三角的辐射带动。

专家表示,今后皖江城市带要进一步明确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一方面强化垂直的产业关联,努力成为长三角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发展水平层面上的产业关联,借助长三角的技术力量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品组装和深加工。


ﻪ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
ﻪ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冰表示,《规划》出台后,“交通运输部门从规划着手,加快东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皖江城市带目前的交通优势已十分明显,初步形成与长三角地区的立体交通网络。

“比如安徽通往长三角的高速公路就有9条,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快马鞍山到江苏、滁州到南京以及宿州泗县到江苏这些通道的建设,使得安徽与苏浙沪的对接形成比较好的公路通道回廊。

另外,我们还将加强北沿江高速、长江大桥和疏港道路的建设,加密、改造、升级干线公路等,完善示范区内部的路网沟通。

”ﻭ在机场方面,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在抓紧施工,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