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工程-连退、热镀锌报告(正式)
热镀锌项目报告表

污染物 总铬 六价铬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5 0.5
12
表 9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摘录) mg/ℓ
项目
二级标准值(mg/ℓ,pH 除外)
pH CODCr
SS 动植物油
6~9 ≤150 ≤150 ≤15
石油类
≤10
总 Zn
≤5.0
4、东、北和南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II 类标准,即昼间 60dB(A),夜间 50dB(A);西厂界执行Ⅳ类标
环
表 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mg/m3
境
污染物
PM10
TSP
SO2
NO2
1 小时平均
-
-
0.50
0.12
质
日平均
0.15
0.30
0.15
0.08
年平均
0.10
0.20
0.06
0.04
量
2、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标 V 类标准,见表 5。
准
表 5 地表水环境质量 V 类标准部分项目目标值 单位:mg/ ℓ (pH 除外)
环保投资占
300
6
2.0%
资(万元)
总投资比例
预期投产日期
2007 年 3 月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概况 1、项目由来
在县政府的支持下,。。。。。。自治县。。。任公司通过市场和技术考查, 决定采用先进工艺建设。。。。。。自治县热镀锌厂,以满足县内及周边地区镀 件的需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 法》,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本项目需编制环 境影响报告表。2006 年 12 月,。。。。。。自治县。。。责任公司委托。。。(北京)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项目地理位置
热镀锌检测报告

热镀锌检测报告1. 引言热镀锌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防腐方法,通过在钢铁表面涂覆厚度不小于65μm的锌层,可以有效防止钢材在潮湿环境中发生腐蚀。
然而,为了保证热镀锌的质量和效果,对热镀锌层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本报告将对热镀锌层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其质量和合格性。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对热镀锌层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和合格性。
具体目标包括:•测量热镀锌层的厚度;•检测热镀锌层的附着力;•分析热镀锌层的表面质量。
3. 实验步骤3.1 热镀锌层厚度测量热镀锌层的厚度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量热镀锌层厚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金相显微镜测量方法;2.电子显微镜测量方法;3.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厚度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3.2 热镀锌层附着力检测热镀锌层的附着力是评估其合格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热镀锌层附着力检测方法包括:1.剥离试验法;2.划格试验法;3.撞击试验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附着力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3.3 热镀锌层表面质量分析热镀锌层的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常见的表面质量分析方法包括:1.视觉检查法;2.放大镜检查法;3.表面粗糙度测量法。
根据需要进行表面质量分析,并记录分析结果。
4. 数据分析与结果4.1 热镀锌层厚度测量结果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测量,得到热镀锌层的厚度为73μm。
4.2 热镀锌层附着力检测结果采用剥离试验法对样品进行测试,热镀锌层与基材之间无明显剥离。
附着力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4.3 热镀锌层表面质量分析结果通过视觉检查和放大镜检查,未观察到明显的气泡、缺陷或涂层脱落。
表面质量良好。
5. 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分析,热镀锌层的厚度、附着力和表面质量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因此,可以认定该热镀锌层的质量和合格性良好。
6. 总结本次热镀锌检测报告对热镀锌层的厚度、附着力和表面质量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分析。
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测量,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果和结论。
冷轧连退情况介绍+新

天津鞍钢天铁公司连退生产线建设情况汇报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议程,我把二期工程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经过广大工程建设者24个月的建设,投资12亿元的连退生产线即将进行热负荷试车。
又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生产线矗立在滨海新区。
冷轧薄板公司双方股东高档板材系列又添加一条新的生产线。
值此之际,我向所有为工程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代表公司对连退生产线建设情况做一下简要回顾:一、二期工程的立项08年6月10日,市委市政府在钢板公司召开一期冷轧薄板工程投产及二期冷轧薄板深加工项目启动仪式。
在这之前,07年集团和钢板公司已着手二期工程建设内容的讨论、研究,考察,并请有关专家论证。
2007年11月28日市经委批文,2008年2月26日,市政府下文,将我们的二期工程列为天津市新二十项重大工程之一。
集团和我们钢板公司把二期工程作为在津建设冷板基地一期的配套及深加工项目,作为调整产品结构,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占领产品高端市场的重要举措。
二、二期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当时确定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建设一条连退生产线,一条彩涂生产线,一条电镀锌生产线,计划投资22个亿。
08年12月成立合资公司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根据当时国内外市场的情况,双方股东决定,二期工程调整为先建一条连退生产线,实际施工的项目为:1、建设一条连退生产线,包括配套建设一条重卷机组,相应的车间厂房配套设施等。
2、新增10台罩式退火炉。
3、新增废酸清洗系统。
4、建设一个材料备件库及酸轧办公楼。
5、公辅V型滤池密封。
6、新增公辅配套设施,包括新增2台2000m3制氮机、新增2台400m3球罐,新增2台空压机,脱盐水系统改造,新增循环水泵、事故水泵等。
7、新建150t汽车衡。
8、配套外部管网及动力设施。
9、相应道路设施。
10、后又增加了一个临时钢卷库,等等。
三、二期工程建设的主要体会连退线即将进行热负荷试车了,这标志着二期工程的基本结束,标志着连退作业线生产的开始。
热镀锌质量检验报告

锌层附着量
锌层厚度
钢厚度≥10
610
85
合格
3≤钢厚度<10
505
70
合格
1.5≤钢厚度<6
3952
55
合格
钢厚度<1.5
325
45
合格
锌层均匀性
四次不漏铁
合格
附着力
锌层不脱皮
合格
外观
漏镀<0.5%
合格
表面光洁
合格
经检验GB/T13912-2002质量标准规定,为合格产品,准予出厂
检验员:何国庆质检部门:
热镀锌质量检验报告:委托单位:编号:
镀件名称
镀件规格
数量或重量
镀锌钢板
300*60*4
2335块
热镀角码
170+80*100*8
个
热镀角码
150+80*100*8
2300个
热镀垫片
30*30*4
20000片
检测标准
检测项目
标准规格定
检测结果
镀件厚度/mm
锌层平均值
镀覆量/(g/m)
厚度(mm)
热镀锌质量检验报告

热镀锌质量检验报告热镀锌质量检验报告本报告旨在对热镀锌产品的质量进行详细的检验和评估。
以下是对热镀锌质量检验的详细内容:一、产品基本信息1. 产品名称:热镀锌产品2. 产品规格:根据客户要求提供3. 产品批次: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供4. 生产单位:(填写生产单位名称)二、检测项目及标准一次检验项目:1. 外观质量1.1 表面光滑度:使用触觉和目视检查是否存在明显划痕、凹槽数目和深浅程度等问题。
1.2 涂层附着力:按照像关标准使用拉剪或者冲击试验检测涂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1.3 锌层均匀性:测量锌层在不同位置的厚度,确保锌层均匀性符合相关标准。
1.4 涂层外观:检查涂层表面是否均匀、无气泡、裂纹、锈蚀等问题。
二次检验项目:1. 锌层厚度:使用摄像测厚仪对锌层厚度进行测量,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2. 锌层结构:使用显微镜对锌层的结构进行观察,确保锌层结构均匀、致密。
3. 锌层成份:采用能谱仪或者化学分析方法对锌层的成份进行分析。
三、检测结果及评定1. 检测结果说明:根据以上检测项目的检验结果,列出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并进行说明。
2. 评定结果:根据相关标准和合同要求,对产品的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四、检验结论根据检测结果和评定,给出产品的最终检验结论。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列出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建议。
六、附件1. 相关图表、照片:包括热镀锌产品的外观、涂层附着力检测、锌层厚度测量等照片。
2. 检测报告表:包括各项具体检测指标的数值和评定结果。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1:注释12. 法律名词2:注释2。
冷轧连续热镀锌线退火炉气密性检查和处理

1 炉内气氛的影响机理
退火炉 内的保护气体为氮气和氢气按照一定 比例混合后的混合气体 , 起着还原带钢表面和防 止氧化的作用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氢气 、水蒸气
和氧 气 。 1 . 1 氢气 和 露点 对 带钢 的影 响
露点通常是指空气湿度达到饱 和时的温度 , 当空气 中水蒸 气 已达到饱 和时 ,气 温与露 点相 同。对退火炉来说 ,露点是指炉内气体 中水蒸气 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因此 ,露点实际上代表 的是 炉内水蒸气 的含量 ,露点越低 ,说明炉内水蒸气 含量越少 ,如果炉内露点在 一 4 0℃ 左右 ,那么 水蒸气含量约在 0 . 1 9 m g / L 。带钢在炉 内被氢气 还原生成水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
3 )对退火炉 炉 内耐火材料 产生氧化 损害 , 缩短耐材的使用寿命 。
2 退火炉炉内气氛变差的原因分析
2 . 1 正 炉压 下氧 气及 水蒸 气渗 透入 炉机 理
镀锌退火炉属于正压操 作 ,根据炉型不 同, 正压值不 同,对 于立式退火 炉炉压通 常控制在
1 5 0— 3 0 0 P a 。在 一 般 认 知 里 ,认 为 在 这 种 正 压
退 火炉 是 冷轧 连续 热 镀锌 生产 线 中非 常 重要
的设备 ,退火炉炉 内气氛是 由氮气和氢气组成 的 还原性保护气体 ,在镀锌线生产 中起着还原带钢 表面和增加镀锌浸润性的作用 ,炉 内气氛的优劣 是 决定锌层 粘 附性 的重要 因素——炉 内气 氛不 好 ,则锌层粘 附性差 ,易产生漏镀和黑点等表面 缺陷 ,而这些缺陷是客户所不能容忍 的。现在高 端汽车板生产对退火炉炉 内气氛的要求很高 ,一 般 要求 残 氧量 在 1 0×1 0 以下 、露点 在 一 4 0 c I = 以下。炉内气氛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退火炉 的气密性。通常在退火炉安装结束后 ,都会对炉 壳气密性做打压试验 ,以确保退火炉的气密性。 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 、炉体钢结构振 动、检修拆装设备、密封件损坏 、设备损坏和撤 带穿带等 因素都会导致炉壳局部 出现泄漏。如果 这些漏点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有效封堵 ,就会
正大热镀锌管检测报告范本

正大热镀锌管检测报告范本正大热镀锌管检测报告范本【中盛国际检测】为您提供:镀锌管检测报告范本钢管的规格,是指钢管的长度和壁厚。
常用的钢管规格有单根钢管的长度和壁厚。
常用的钢管壁厚是指钢管的壁厚,一般情况下钢管的壁厚为:6-12 mm。
如为无缝钢管或螺旋钢管的壁厚则为:6-10 mm。
如为镀锌管,则是在相同壁厚的情况下,钢管壁厚越厚其壁厚越大但壁厚也越大。
一般来说镀锌管壁厚应大于或等于16 mm。
钢管的镀锌厚度主要取决于钢管的材料特性和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一般情况下钢管的镀锌层厚度在1-3 mm之间。
1.热镀锌钢管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其耐腐蚀性可以与任何类型的镀锌材料相媲美。
热镀锌钢管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它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良好的焊接性能,这使得它比传统的镀锌管具有更好的性能,尤其是在机械强度方面,由于热镀锌管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此外,热镀锌钢管表面还具有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热穿线钢管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中起固定和保护作用的地方,如汽车油箱,摩托车和汽车车身,机架和机器部件等。
这种穿线钢管的优点与普通钢管相比也非常明显。
由于普通钢筋采用热轧工艺生产,因此这种材料比普通钢管具有更好的性能,特别是其耐腐蚀性明显优于普通钢筋,它比普通钢筋具有更好的防腐蚀性能而不会影响结构设计和使用寿命.而且这种钢筋耐磨性好也可以有效防止机械磨损.而且其耐磨性也高于普通钢筋因此在使用中它们具有更好并能有效提高钢管的使用寿命和增加结构抗力的作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它们不会因为热轧而降低钢管整体耐磨性和降低结构抗力[1].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采用热镀锌管材作为输送管线材料了.目前世界上最大长度为3米9的热镀锌钢管是用热轧钢管制作和加工而成的.该钢管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热、耐腐蚀[2].如用于输送天然气等石油化工生产工艺过程时.还可用于制造钢结构和码头.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钢管.同时该钢管还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如强度高、重量轻等.而且这一钢管还具有耐腐蚀和抗疲劳.寿命长等特点.它不仅是一种理想产品而不失为一种优良的管材.同时也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也是国际上应用***广泛和广用的管材.其可应用于各种环境并具有很强的使用性能,因此世界上已广泛应用该管材.如汽车零件、轴承衬垫、压力容器及其连接管道等。
钢材热镀锌检测报告

热镀锌检测报告
委托单位:上海宝钢钢材贸易有限公司 产品名称;钢板 产品规格;1500*6000 本批次数 T
镀层均 4 匀性试
验
硫酸铜 浸溃法
五次
试样切割端向下,在硫酸铜溶液中连续浸渍5次,试样长度 不应 小于100mm,试样及溶液湿度应保持15-21℃不得搅动, 每次时间 持续1分钟。
备注 检验
由于基本表面质量太差,如夹层、焊渣、气孔等造成镀层质量达不到要求时,不能认为热镀锌生产质量不合格。
审核:吴 永东
100点
1.5-3 <1.5
45 35
55 45
>6
70
80
铸
件
≤6
60
70
2
附着 强度
装置式 锤击
五次
在无外应力作用使镀件弯曲或变形时,镀层不应出现剥离现 象。 离开端部10mm以外打击,同处不得同时打击两次,以 4mm间隔, 平行打击5次,不脱离。
3
外观 检测
目测 触摸
全部
①表面应是光洁银白色或银灰色,其主要表面应是平滑的, 无锌 灰和露铁现象。不许有1mm以上明镏,非主要表面不准 有3mm以上 明镏。②允许有挂具造成的粗糙和色泽不均。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2015年10月1日
序
检测
号
项目
检测 方法
检测 数量
检测标准GB/T13912-2002 检测要求(mm) 制作和厚度(mm) 局部厚度(mm) 平均厚度(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受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处委托,按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出的“新余钢厂三期技改冷轧工程连退、热镀锌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和“地质勘探位置图”的要求,我院于2008年8月至9月期间对冷轧工程连退、热镀锌车间拟建场地进行了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拟建的冷轧工程-连退、热镀锌场地位于新钢公司三期技改厂区三号地块内,天工大道东侧,三体技改主体区热轧生产线北侧。
本次勘察拟建建(构)筑物具体情况如下表1:表1本次勘察技术要求及要求提交勘察资料内容详见:“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及“地质勘探位置图”(附件1、2)。
根据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严格执行下列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水质分析规程》(YS5226-94);《标准贯入试验规程》(YS5213-2000);《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规程》(YS5219-2000)等相关规范规程。
本工程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本次勘察采用钻探并辅以适当的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勘察方法,第四系地层采用冲击钻进,岩层中采用回转钻进。
勘探点沿建(构)筑物外轮廓线建(构)筑物角点及主要设备基础位置按中等复杂地基布置,为满足勘察技术及有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如下表2:表 2尚需说明(1)本次勘察勘探点的数量及位置由委托单位确定,共布置勘探孔179个,编号为1~179号。
(2)本次勘察所采用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与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图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一致,既新钢独立坐标系统,黄海高程。
(3)本次勘察施工过程中,有部分钻孔因受场地条件限制(比如152、133、134号等钻孔附近场地有堆土,118~125号和163~170号等钻孔所在场地拆迁尚未完成),经与建设单位协商并征得其同意,作了适当的移位,移位后坐标为现场实测。
(4)本次勘察施工过程中在24号钻孔于深为20.00~28.00m段遗失有二根长约1.50mΦ42的钻杆及一根长约3.00mΦ110的钻具,施工过程中应予以注意。
2、拟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三期技改工程厂区三号地块内,天工大道东侧,场地南侧为三期技改主体区热轧生产线。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单元属剥蚀残丘与山间洼地,勘察时场地除说明部分第三条所述堆土与住房外已基本整平,地势较平坦。
勘察期间测得钻孔孔口标高介于64.10~67.20m。
2.2 地层岩性根据本次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的地层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泥质粉砂岩及砾岩。
场地内各地层野外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2.2.1人工填土(Q ml)① (①为地层编号,下同):属素填土,褐红、褐黄色,系新近平整场地时堆填而成,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20~30%的砂和砾石等硬杂质,呈稍湿状态,结构松散,密实度不均,未完成自重固结。
局部含切方整平开挖的中风化岩块,岩块大小混杂,最大直径大于1米,且分布无规律。
于钻孔9~14、18~28、39、40、42、56、58、61~72、84~99、107~126、133~144、150~179号遇见该层,层厚0.50~15.20m。
局部含灰黑色植物层,于钻孔10、18、19、16、61、66、92~96、168、173号遇见该层。
2.2.2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层:2.2.2.1 含有机质粉质粘土②:褐灰、灰黑色,含约15%粉细砂及少量有机质,略具臭味,呈软塑状态,局部可塑,切面稍光滑,摇震无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
于钻孔20、22、24、25、27、28、62、65、67~72、90、91、97、98、113、119~126、134~136、140、141、153~155、157、158、171、174、176~179号遇见该层,顶面埋深为0.00~15.20m,相当于标高49.30~64.20m,层厚0.50~2.10m。
2.2.2.2 粉质粘土④:褐黄、灰白色,局部含10%~20%砾石,呈可塑状态,切面稍光滑,摇震无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
于钻孔11、21、26~28、58、61、62、66、67、70~72、86、89、90、94、97~99、118、125、126、133、134~136、140、141、150~152、154、155、164、165、169~171、173~179号遇见该层,顶面埋深为0.00~15.50m,相当于标高48.80~65.02m,层厚0.70~6.70m。
2.2.2.3粉质粘土④-1:褐黄、浅灰色,含灰褐色铁锰质结核,局部含10%~20%砾石,呈可塑~硬塑状态,切面稍光滑,摇震无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
于钻孔11、20、22~25、68、69、95、96、113、119~124、141~158、166~168号遇见该层,顶面埋深为0.00~16.00m,相当于标高49.86~58.80m,层厚0.60~4.20m。
2.2.2.4 粉细砂⑤:褐黄、浅灰色,石英质,含约20~35%的粘性土,呈湿~饱和,松散~稍密状态。
于钻孔24~27、69~72、97~99、124、125、153、168、169、170、171、179号遇见该层,顶面埋深为0.00~17.40m,相当于标高47.60~58.70m,层厚0.50~2.80m。
2.2.2.5中粗砂⑥:褐黄色,成分为石英质,不均匀含10~25%粘性土和砾石,呈饱和,稍密状态。
于钻孔25~28、69~72、96~99、123~126、167~171号遇见该层,顶面埋深为0.00~18.60m,相当于标高45.60~49.47m,层厚0.40~5.90m。
2.2.2.6粉质粘土⑥-1:褐黄、浅灰色,局部含10%~20%砾石,呈可塑状态,局部软塑状态,切面稍光滑,摇震无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
于钻孔24、70、98、124、125、126、169~171号遇见该层,顶面埋深为0.00~19.00m,相当于标高46.24~48.50m,层厚0.80~1.60m。
2.2.3第四系上更新统残积 (Q3el)粉质粘土⑩:褐红、紫红色,由泥质粉砂岩或砾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尚可辨,呈可塑~硬塑状态,残留20%~30%的砾石或砂,砾石粒径一般为0.5~2.0cm,局部中细砂富集,含量高达40%,摇震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于钻孔1~24、26~29、31、35、37~42、44、45、51、53~59、61~76、79、81~101、103~128、131~147、149~169、171~179号遇见该层,顶面埋深为0.00~22.90m,相当于标高42.50~66.89m,层厚0.30~11.00m。
2.2.4第三系(E)岩层:场地内下伏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和砾岩。
褐红、紫红、灰褐等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及粘土矿物等。
其中泥质粉砂岩为粉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为主,局部钙质胶结;砾岩为粗砾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为主,钙质胶结次之,砾石的成分主要为石英质、灰岩质等。
场地内泥质粉砂岩与砾岩多呈互层状产出。
该层具有失水易干裂、浸水易软化的特性。
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2.2.4.1强风化(r3)泥质粉砂岩○11-1:褐红、紫红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局部夹中风化岩块,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夹块状、饼状,岩块用手可折断,冲击钻进困难,属极软岩,岩石质量指标RQD为极差的(<25),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于钻孔1、4、10、12、16、19、21、23、38、44、53、55、56、58、59、62、63~67、86、89、90、94、98、109、110~112、116~121、128~130、133、135~140、144、152、153、157、158、160、163、164、169、170、172、174~176、178号遇见该层,顶面埋深为0.60~21.50m,相当于标高43.10~65.99m,层厚0.30~3.10m。
2.2.4.2强风化(r3)砾岩○11-2:褐红夹灰褐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块状、砾状、砂状,局部不均匀夹中风化岩块,岩块用手可折断,冲击钻进困难,合金较易钻进,钻进时回水正常。
属极软岩,岩石质量指标RQD为极差的(<25),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Ⅴ级。
于钻孔1~9、13、14、17~20、22、24~30、32、33、35~37、39~42、45~52、57、61~77、80、82、85、87、89、90~92、94~97、99~103、118、122~126、129~131、145、147~149、162、163、165~168、170号遇见该层,顶面埋深为0.00~23.60m,相当于标高42.00~66.73m,层厚0.40~7.40m。
2.2.4.3中风化(r2)泥质粉砂岩○12-1:褐红、紫红色,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岩体节理裂隙稍发育,多呈闭合状,节理裂隙面上可见黑色铁锰质浸染。
属软岩,岩石质量指标RQD为较好的(介于75~80),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Ⅳ级。
合金回转钻进速度一般,岩芯多呈长、短柱状。
岩石敲击声哑,岩块用手难~不能折断。
于钻孔1、2、4、6、7、10、14~25、27、28、36、40~43、47~49、54~62、67、73、75~80、83、84、86~89、93、101、103~112、114~118、128~130、132~140、142~144、146~148、150~153、158~161、164、170、172~177号遇见该层,顶面埋深为0.00~25.00m,相当于标高40.00~67.21m,揭露层厚0.50~10.00m。
2.2.4.4中风化(r2)砾岩○12-2:褐红夹灰褐色,部分矿物成分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或碎块状,岩块锤击声较脆,岩石质量指标RQD为较差的(介于50~70),合金回转难钻进,钻进时回水正常。
属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