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卷-1

合集下载

2019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一模试卷(含答案)(1)

2019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一模试卷(含答案)(1)

2019年八年级数学上期中一模试卷(含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在Rt △ABC 中,∠ACB=90º,∠A=60º,CD 是斜边AB 上的高,若AD=3cm ,则斜边AB 的长为( )A .3cmB .6cmC .9cmD .12cm2.下列各式中,分式的个数是( ) 2x ,22a b +,a b π+,1a a +,(1)(2)2x x x -++,b a +. A .2 B .3 C .4 D .53.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DEF 的是 ( ) A .AB =DE ,BC =EF ,∠A =∠DB .∠A =∠D ,∠B =∠E ,∠C =∠F C .AC =DF ,∠B =∠F ,AB =DED .∠B =∠E ,∠C =∠F ,AC =DF 4.将多项式241x +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另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下列添加单项式错误的是( )A .4xB .4x -4C .4x 4D .4x -5.如图,ABC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是斜边,将ABP V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CP 'V 重合,如果3AP =,那么PP '的长等于( )A .32B .3C .42D .336.具备下列条件的△ABC 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B=∠CB .∠A=12∠B=13∠C C .∠A :∠B :∠C=1:2:3D .∠A=2∠B=3∠C7.如图,把三角形纸片ABC 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外部时,则∠A 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 .212A ∠=∠-∠B .32(12)A ∠=∠-∠C .3212A ∠=∠-∠D .12A ∠=∠-∠8.已知2410x x --=,则代数式22(3)(1)3x x x ---+的值为( )A .3B .2C .1D .1-9.如图,在ABC ∆中,4AB =,3AC =,30BAC ∠=︒,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旋转60︒得到11AB C ∆,连接1BC ,则1BC 的长为( )A .3B .4C .5D .610.已知x+y=5,xy=6,则x 2+y 2的值是( )A .1B .13C .17D .2511.某农场开挖一条480米的渠道,开工后,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挖20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若设原计划每天挖x 米,那么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480x +480+20x =4B .480x -480+4x =20C .480x -480+20x =4D .4804x --480x=20 12.已知x m =6,x n =3,则x 2m ―n 的值为( )A .9B .34C .12D .43二、填空题13.如图,点D 为等边△ABC 内部一点,且∠ABD=∠BCD ,则∠BDC 的度数为_______.14.已知射线OM.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OM 交于点A ,再以点A 为圆心,AO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B ,画射线OB ,如图所示,则∠AOB=________(度)15.七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_度,外角和为_____度.16.多项式241a +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那么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________.(填上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17.清明节期间,初二某班同学租一辆面包车前去故宫游览,面包车的租金为60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5名同学,且租金不变,这样每个同学比原来少分摊了10元车费,若设实际参加游览的同学,一共有x 人则可列分式方程________.18.如图,在正方形方格中,阴影部分是涂黑7个小正方形所形成的图案,再将方格内空白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使得到的新图案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涂法有______种.19.若实数,满足,则______.20.若2x+5y ﹣3=0,则4x •32y 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先化简,再求值:222284()24a a a a a a+-+÷--,其中a 满足方程2410a a ++=. 22.如图,已知AB ∥CD,分别探讨下面的四个图形中∠APC 与∠PAB,∠PCD 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关系中任意选取一个加以说明.23.先化简,再求值:4(x ﹣1)2﹣(2x +3)(2x ﹣3),其中x =﹣1.24.先化简,再求值:222444211x x x x x x x ⎛⎫-++++-÷ ⎪--⎝⎭,其中x 满足2430x x -+=. 25.已知a =23b =23求下列各式的值:(1)a 2+2ab +b 2 (2)a 2-b 2【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先求出∠ACD=∠B=30°,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C ,再求出AB 即可.【详解】解:∵在Rt △ABC 中,∠ACB=90º,∠A=60º,∴∠B=180°-60°-90°=3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C=12AB (直角三角形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又∵CD 是斜边AB 上的高,∴∠ADC=90º,∴∠ACD=180°-60°-90°=3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D=12AC (直角三角形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C=6,又∴AC=12AB , ∴12AB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解析】【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代数式的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详解】22a b +, a b π+的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因此它们是整式,而不是分式;a 的分子不是整式,因此不是分式.2x ,1 a a +,()()12 2x x x -++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定义: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 B 叫做分式,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a b π+不是分式,是整式. 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 ,可知应选D.详解:解:如图:A 选项中根据AB =DE ,BC =EF ,∠A =∠D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A 错; B 选项三个角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B 错;C 选项看似可用“边角边”定理判定两三角形全等,而对照图形可发现它们并不符合此判定条件,故C 错;D 选项中根据“AAS ”可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条件,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增加此题的难度.若能顺利画出图形,对照图形和选项即可得到正确选项.4.B解析:B【解析】【分析】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详解】设这个单项式为Q ,如果这里首末两项是2x 和1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2x 和1积的2倍,故Q=±4x ; 如果这里首末两项是Q 和1,则乘积项是22422x x =⋅,所以Q=44x ;如果该式只有24x 项,它也是完全平方式,所以Q=−1;如果加上单项式44x -,它不是完全平方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完全平方式的基本形式.5.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解:如图:根据旋转的旋转可知:∠PAP′=∠BAC=90°,AP=AP′=3, 根据勾股定理得:223332'=+=PP ,故选A .6.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直接进行解答.【详解】解:A 中∠A+∠B=∠C ,即2∠C=180°,∠C=90°,为直角三角形,同理,B ,C 均为直角三角形, D 选项中∠A=2∠B=3∠C ,即3∠C +32∠C +∠C =180°,∠C =036011,三个角没有90°角,故不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直角的判定条件,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A ,根据平角等于180°用∠1表示出∠ADA′,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2与∠A′表示出∠3,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整理即可得解.【详解】如图所示:∵△A′DE 是△ADE 沿DE 折叠得到,∴∠A′=∠A ,又∵∠ADA′=180°-∠1,∠3=∠A′+∠2,∵∠A+∠ADA′+∠3=180°,即∠A+180°-∠1+∠A′+∠2=180°,整理得,2∠A=∠1-∠2.故选A.【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折叠的性质,根据折叠的性质,平角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把∠1、∠2、∠A 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解析】【分析】先将原代数式进行去括号化简得出242x x -+,然后根据2410x x --=得出241x x -=,最后代入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得:22(3)(1)3x x x ---+=242x x -+,∵2410x x --=,∴241x x -=,∴原式=242x x -+=1+2=3.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整体代入是解题关键. 9.C解析:C【解析】【分析】由旋转性质得∠CAC 1=600,AC=AC 1=3,在Rt ⊿ABC 1中,BC 15==.【详解】因为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旋转60︒得到11AB C ∆,所以∠CAC 1=600,AC=AC 1=3所以∠BAC 1=∠BAC+∠CAC 1=300+600=900,所以,在Rt ⊿ABC 1中,BC 15==故选:C【点睛】考核知识点:旋转性质,勾股定理.运用旋转性质是关键.10.B解析:B【解析】【分析】将x+y=5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把xy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所求式子的值.【详解】解:将x+y=5两边平方得:(x+y )2=x 2+2xy+y 2=25,将xy=6代入得:x 2+12+y 2=25,则x 2+y 2=13.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详解】由题意得480x -480+20x =4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解析】试题解析:试题解析:∵x m =6,x n =3,∴x 2m -n =2()m n x x =36÷3=12. 故选C.二、填空题13.120°【解析】【分析】先根据△ABC 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BC=∠ABD+∠CBD =60°再根据∠ABD=∠BCD 得到∠BCD+∠CBD=6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解析:120°【解析】【分析】先根据△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BC=∠ABD+∠CBD=60°,再根据∠ABD=∠BCD得到∠BCD+∠CBD=6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BD+∠CBD=60°(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是60°),又∵∠ABD=∠BCD,∴∠ABD+∠CBD =∠BCD+∠CBD=60°(等量替换),∴∠BDC=180°-∠BCD-∠CBD=180°-60°=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量替换原则,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4.60【解析】【分析】首先连接AB由题意易证得△AOB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OB的度数【详解】连接AB根据题意得:OB=OA=AB∴△AOB是等边三角形∴∠AOB=60°故答案为:解析:60【解析】【分析】首先连接AB,由题意易证得△AOB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OB的度数.【详解】连接AB,根据题意得:OB=OA=AB,∴△AOB是等边三角形,∴∠AOB=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题意得到OB=OA=AB.15.360【解析】【分析】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把多边形的边数代入公式就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详解】(7﹣2)•180=900度外角和为360度【点睛】已知多边形解析:360【解析】【分析】n 边形的内角和是(n ﹣2)•180°,把多边形的边数代入公式,就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详解】(7﹣2)•180=900度,外角和为360度.【点睛】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求边数,可以转化为方程的问题来解决.外角和是一个定植,不随着边数的变化而变化.16.或或【解析】分①4a2是平方项②4a2是乘积二倍项然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解答解:①4a2是平方项时4a2±4a+1=(2a±1)2可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4a 或-4a②当4a2是乘积二倍项时4a4+解析:4a 或4a -或44a【解析】分①4a 2是平方项,②4a 2是乘积二倍项,然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解答. 解:①4a 2是平方项时,4a 2±4a+1=(2a±1)2,可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4a 或-4a ,②当4a 2是乘积二倍项时,4a 4+4a 2+1=(2a 2+1)2,可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4a 4,综上所述,可以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4a 或-4a 或4a 4.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注意分4a 2,是平方项与乘积二倍项两种情况讨论求解,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17.【解析】【分析】关键描述语是:每个同学比原来少分摊了10元车费;等量关系为:原有的同学每人分担的车费-实际每人分担的车费=20;据此列出分式方程即可【详解】解:设实际参加游览的同学一共有人由题意得: 解析:600600105x x-=- 【解析】【分析】关键描述语是:“每个同学比原来少分摊了10元车费”;等量关系为:原有的同学每人分担的车费-实际每人分担的车费=20;据此列出分式方程即可.【详解】解:设实际参加游览的同学一共有x 人, 由题意得:600600105x x -=-, 故答案为:600600105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相应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3【解析】在123处分别涂黑都可得一个轴对称图形故涂法有3种故答案为3解析:3【解析】在1,2,3处分别涂黑都可得一个轴对称图形,故涂法有3种,故答案为3.19.5【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m-2=0n-2018=0∴m=2n=2018∴m-1+n0=12+1=32;故答案为:32【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非负性正确求值.20.8【解析】∵2x+5y﹣3=0∴2x+5y=3∴4x•32y=(22)x·(25)y=22x·25y=22x+5y=23=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的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转化为以2为解析:8【解析】∵2x+5y﹣3=0,∴2x+5y=3,∴4x•32y=(22)x·(25)y=22x·25y=22x+5y=23=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的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转化为以2为底数的幂是解题的关键,整体思想的运用使求解更加简便.三、解答题21.211443a a =++. 【解析】 试题分析:把原式括号里的第二项提取﹣1,然后把原式的各项分子分母都分解因式,找出括号里两项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括号里两项进行通分,然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运算法则: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计算出结果,然后利用分式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变形为乘法运算,约分后即可把原式化为最简分式,把a 满足的方程变形后,代入原式化简后的式子中即可求出值.试题解析:原式=28[](2)(2)(2)(2)(2)a a a a a a a a +-⨯--++- =2(2)8(2)(2)(2)(2)a a a a a a a a +-⨯-++- =2(2)(2)(2)(2)(2)a a a a a a a -⨯-++- =2211(2)44a a a =+++ ∵2410a a ++=,∴241a a +=-, ∴原式=11143=-+.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22.图()1结论360APC PAB PCD ∠+∠+∠=o ;图()2结论APC PAB PCD ∠=∠+∠;图()3结论PAB APC PCD ∠=∠+∠;图()4结论PCD PAB APC ∠=∠+∠.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关键是过转折点作平行线,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或结合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证即可.【详解】解:图()1结论360.APC PAB PCD ∠+∠+∠=o图()2结论.APC PAB PCD ∠=∠+∠图()3结论.PAB APC PCD ∠=∠+∠图()4结论.PCD PAB APC ∠=∠+∠如图1:过点P 做.PF AB P,AB CD Q ∥.PF CD ∴P180.APF A ∴∠+∠=o 180.CPM C ∠+∠=o 两式相加得360.A C APM CPM ∠+∠+∠+∠=o即360.APC PAB PCD ∠+∠+∠=o 如图2:过点P 做.PE AB P因为,PE AB CD P P所以,.BAP APE EPC PCD ∠=∠∠=∠,APE EPC BAP PCD ∠+∠=∠+∠即.APC PAB PCD ∠=∠+∠如图3: PAB APC PCD ∠=∠+∠.延长BA 与PC 交于点F .AB CD Q P ,.PFA PC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PAB APC PFA ∠=∠+∠Q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PAB APC PCD ∴∠=∠+∠.如图4:,AB CD Q ∥.PFB PC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PFB APC PAB ∠=∠+∠Q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PCD APC PA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3.化简结果:-8x+13,值为21.【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将所给的整式化简后,再代入求值即可.详解:原式=4(x 2-2 x +1)-(4x 2-9) =4x 2-8 x +4-4x 2+9=-8 x +13当x =-1时,原式=21点睛:本题是整式的化简求值,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解题时注意运算顺序以及符号的处理.24.12x +;15【解析】【分析】 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除法,最后求出a 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详解】 原式()22224321112x x x x x x x x ⎛⎫-+-+--=+⋅ ⎪--+⎝⎭ ()2211122x x x x x +-=⋅=-++.解方程2430x x -+=得3x =或1x =(舍去).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得原式1125x ==+. 【点睛】 此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5.(1)16;(2)【解析】【分析】(1)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为2()a b +,然后代入求值;(2)用平方差公式将原式变形为()()a b a b +-,然后代入求值.【详解】解:(1)a 2+2ab +b 22()a b =+2(22=++-16=(2)a 2-b 2()()a b a b =+-(222=++-+-+4=⨯=【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及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将原式正确变形,然后代入计算是解题关键.。

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精品教育.doc

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精品教育.doc

2019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2019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019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__.2. =________.3.点(4,-2)关于轴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4.写出四个轴对称图形的大写英文字母__________.5.比较大小 (用或填空).6.若与成正比例,当 =3时, =12,则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7.若,则,则 =________.8.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等于这边的一半,则它的顶角度数是________.9.如图,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D是垂足,DE交BC于E,若BC=32cm,AC=18cm,则△AEC的周长为 ________cm. 10.(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条件)如图,已知CAB=DBA,要使△AB C≌△BAD,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18分)11.如图,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A. B. C. D.12.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13.如图,已知C、D分别在OA、OB上,并且OA=OB,OC=OD,AD和BC相交于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2B.3C.4D.514.如图,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是A.1条B.2条C.3条D.无数条15.下列各组图形中,是全等形的是A.两个含60角的直角三角形B.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C.边长为3和4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一个钝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16. 如图所示的尺规作图是作A.线段的垂直平分线B.一个半径为定值的圆C.一条直线的平行线D.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三、(每小题5分,共20分)17.18.19.20.四、(每小题6分。

八年级上册银川数学期中精选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银川数学期中精选试卷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银川数学期中精选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1.(1)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其底边是BC,点D在线段AB上,E是直线BC上一点,且∠DEC=∠DCE,若∠A等于60°(如图①).求证:EB=AD;(2)若将(1)中的“点D在线段AB上”改为“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1)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作DF∥BC交AC于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DF=∠ABC,∠AFD=∠ACB,∠FDC=∠DCE,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BC=∠ACB=60°,证出△ADF是等边三角形,∠DFC=120°,得出AD=DF,由已知条件得出∠FDC=∠DEC,ED=CD,由AAS证明△DBE≌△CFD,得出EB=DF,即可得出结论;(2)作DF∥BC交AC的延长线于F,同(1)证出△DBE≌△CFD,得出EB=DF,即可得出结论.试题解析:(1)证明:如图,作DF∥BC交AC于F,则△ADF为等边三角形∴AD=DF,又∵∠DEC=∠DCB,∠DEC+∠EDB=60°,∠DCB+∠DCF=60°,∴∠EDB=∠DCA ,DE=CD,在△DEB和△CDF中,120EBD DFCEDB DCFDE CD,,∠=∠=︒⎧⎪∠=∠⎨⎪=⎩∴△DEB≌△CDF,∴BD=DF,∴BE=AD .(2).EB=AD成立;理由如下:作DF ∥BC 交AC 的延长线于F ,如图所示:同(1)得:AD=DF ,∠FDC=∠ECD ,∠FDC=∠DEC ,ED=CD ,又∵∠DBE=∠DFC=60°,∴△DBE ≌△CFD (AAS ),∴EB=DF ,∴EB=A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综合,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如图,在ABC ∆中,90C ∠=︒,4cm AC BC ==,点D 是斜边AB 的中点.点E 从点B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点C 运动,点F 同时从点C 出发以一定的速度沿射线CA 方向运动,规定当点E 到终点C 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秒,连接DE 、DF .(1)填空:ABC S ∆=______2cm ;(2)当1x =且点F 运动的速度也是1cm/s 时,求证:DE DF =;(3)若动点F 以3cm /s 的速度沿射线CA 方向运动,在点E 、点F 运动过程中,如果存在某个时间x ,使得ADF ∆的面积是BDE ∆面积的两倍,请你求出时间x 的值.【答案】(1)8;(2)见解析;(3)45或4. 【解析】【分析】(1)直接可求△ABC 的面积;(2)连接CD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B=∠ACD=∠DCB=45°,即BD=CD,且BE=CF ,即可证△CDF ≌△BDE ,可得DE=DF ;(3)分△ADF 的面积是△BDE 的面积的两倍和△BDE 与△ADF 的面积的2倍两种情况讨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可求x 的值.【详解】解:(1)∵S △ABC =12⨯AC×BC ∴S △ABC =12×4×4=8(cm 2) 故答案为:8(2)如图:连接CD∵AC=BC ,D 是AB 中点∴CD 平分∠ACB又∵∠ACB=90°∴∠A=∠B=∠ACD=∠DCB=45°∴CD=BD依题意得:BE=CF∴在△CDF 与△BDE 中BE CF B DCA BD CD =⎧⎪∠=∠⎨⎪=⎩∴△CDF ≌△BDE (SAS )∴DE=DF(3)如图:过点D 作DM ⊥BC 于点M ,DN ⊥AC 于点N ,∵AD=BD ,∠A=∠B=45°,∠AND=∠DMB=90°∴△ADN ≌△BDM (AAS )∴DN=DM当S △ADF =2S △BDE .∴12×AF×DN=2×12×BE×DM ∴|4-3x|=2x ∴x 1=4,x 2=45综上所述:x=45或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利用分类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3.如图,在ABC ∆中,5BC = ,高AD 、BE 相交于点O , 23BD CD =,且AE BE = . (1)求线段 AO 的长;(2)动点 P 从点 O 出发,沿线段 OA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 A 运动,动点 Q 从 点 B 出发沿射线BC 以每秒 4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P Q 两点同时出发,当点 P 到达 A 点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POQ ∆的面积为 S ,请用含t 的式子表示 S ,并直接写出相应的 t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点 F 是直线AC 上的一点且 CF BO =.是否存在t 值,使以点 ,,B O P 为顶 点的三角形与以点 ,,F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 t 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5;(2)①当点Q 在线段BD 上时,24QD t =-,t 的取值范围是102t <<;②当点Q 在射线DC 上时,42QD t =-,,t 的取值范围是152t <≤;(3)存在,1t =或53. 【解析】【分析】(1)只要证明△AOE ≌△BCE 即可解决问题;(2)分两种情形讨论求解即可①当点Q 在线段BD 上时,QD=2-4t ,②当点Q 在射线DC 上时,DQ=4t-2时;(3)分两种情形求解即可①如图2中,当OP=CQ 时,BOP ≌△FCQ .②如图3中,当OP=CQ 时,△BOP ≌△FCQ ;【详解】解:(1)∵AD 是高,∴90ADC ∠=∵BE 是高,∴90AEB BEC ∠=∠=∴90EAO ACD ∠+∠=,90EBC ECB ∠+∠=,∴EAO EBC ∠=∠在AOE ∆和BCE ∆中,EAO EBC AE BEAEO BEC ∠=∠⎧⎪=⎨⎪∠=∠⎩∴AOE ∆≌BCE ∆∴5AO BC ==;(2)∵23BD CD =,=5BC ∴=2BD ,=3CD ,根据题意,OP t =,4BQ t =,①当点Q 在线段BD 上时,24QD t =-,∴21(24)22S t t t t =-=-+,t 的取值范围是102t <<. ②当点Q 在射线DC 上时,42QD t =-, ∴21(42)22S t t t t =-=-,t 的取值范围是152t <≤ (3)存在.①如图2中,当OP=CQ 时,∵OB=CF ,∠POB=∠FCQ ,∴△BOP ≌△FCQ .∴CQ=OP ,∴5-4t ═t ,解得t=1,②如图3中,当OP=CQ 时,∵OB=CF ,∠POB=∠FCQ ,∴△BOP ≌△FCQ .∴CQ=OP,∴4t-5=t,解得t=53.综上所述,t=1或53s时,△BOP与△FCQ全等.【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答案】(1)见解析;(2)成立,理由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因为DE=DA+AE ,故通过证BDA AEC ≅△△,得出DA=EC ,AE=BD ,从而证得DE=BD+CE.(2)成立,仍然通过证明BDA AEC ≅△△,得出BD=AE ,AD=CE ,所以DE=DA+AE=EC+BD.(3)由BDA AEC ≅△△得BD=AE ,=BDA AEC ∠∠,ABF 与ACF 均等边三角形,得==60BA AC ︒∠F ∠F ,FB=FA ,所以=BA BA AC AC ∠F +∠D ∠F +∠E ,即FBD FAB ≅∠∠,所以BDF AEF ≅△△,所以FD=FE ,BFD AFE ≅∠∠,再根据=60BFD FA BFA =︒∠+∠D ∠,得=60AF FA =︒∠E +∠D ,即=60FE =︒∠D ,故DFE △是等边三角形.【详解】证明:(1)∵BD ⊥直线m ,CE ⊥直线m∴∠BDA =∠CEA=90°,∵∠BAC =90°∴∠BAD+∠CAE=90°,∵∠BAD+∠ABD=90°∴∠CAE=∠ABD ,又AB=AC ,∴△ADB ≌△CEA∴AE=BD ,AD=CE ,∴DE=AE+AD= BD+CE(2)∵∠BDA =∠BAC=α,∴∠DBA+∠BAD=∠BAD +∠CAE=180°—α∴∠DBA=∠CAE ,∵∠BDA=∠AE C=α,AB=AC∴△ADB≌△CEA,∴AE=BD,AD=CE∴DE=AE+AD=BD+CE(3)由(2)知,△ADB≌△CEA, BD=AE,∠DBA =∠CAE∵△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ABF=∠CAF=60°∴∠DBA+∠ABF=∠CAE+∠CAF,∴∠DBF=∠FAE∵BF=AF,∴△DBF≌△EAF∴DF=EF,∠BFD=∠AFE∴∠DFE=∠DFA+∠AFE=∠DFA+∠BFD=60°∴△DEF为等边三角形.【点睛】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线段相等是证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方法.5.已知点P是线段MN上一动点,分别以PM,PN为一边,在MN的同侧作△APM,△BPN,并连接BM,AN.(Ⅰ)如图1,当PM=AP,PN=BP且∠APM=∠BPN=90°时,试猜想BM,AN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Ⅱ)如图2,当△APM,△BPN都是等边三角形时,(Ⅰ)中BM,A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试说明理由.(Ⅲ)在(Ⅱ)的条件下,连接AB得到图3,当PN=2PM时,求∠PAB度数.【答案】(1)BM=AN,BM⊥AN.(2)结论成立.(3)90°.【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可证△MBP≌△ANP,得出MB=AN,∠PAN=∠PMB,再延长MB交∠=︒,因此有BM⊥AN;AN于点C,得出MCN90(2)根据所给条件可证△MPB≌△APN,得出结论BM=AN;(3)取PB的中点C,连接AC,AB,通过已知条件推出△APC为等边三角形,∠PAC=∠PCA=60°,再由CA=CB,进一步得出∠PAB的度数.【详解】解:(Ⅰ)结论:BM=AN,BM⊥AN.理由:如图1中,∵MP=AP,∠APM=∠BPN=90°,PB=PN,∴△MBP≌△ANP(SAS),∴MB=AN.延长MB交AN于点C.∵△MBP≌△ANP,∴∠PAN=∠PMB,∵∠PAN+∠PNA=90°,∴∠PMB+∠PNA=90°,∴∠MCN=180°﹣∠PMB﹣∠PNA=90°,∴BM⊥AN.(Ⅱ)结论成立理由:如图2中,∵△APM,△BPN,都是等边三角形∴∠APM=∠BPN=60°∴∠MPB=∠APN=120°,又∵PM =PA ,PB =PN ,∴△MPB ≌△APN (SAS )∴MB =AN .(Ⅲ)如图3中,取PB 的中点C ,连接AC ,AB .∵△APM ,△P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PM =∠BPN =60°,PB =PN∵点C 是PB 的中点,且PN =2PM ,∴2PC =2PA =2PM =PB =PN ,∵∠APC =60°,∴△APC 为等边三角形,∴∠PAC =∠PCA =60°,又∵CA =CB ,∴∠CAB =∠ABC =30°,∴∠PAB =∠PAC +∠CAB =90°.【点睛】本题是一道关于全等三角形的综合性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性质的应用的能力,此类题目常常需要数形结合,借助辅助线才得以解决,因此,作出合理正确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二、八年级数学 轴对称解答题压轴题(难)6.在梯形ABCD 中,//AD BC ,90B ∠=︒,45C ∠=︒,8AB =,14BC =,点E 、F 分别在边AB 、CD 上,//EF AD ,点P 与AD 在直线EF 的两侧,90EPF ∠=︒,PE PF =,射线EP 、FP 与边BC 分别相交于点M 、N ,设AE x =,MN y =.(1)求边AD 的长;(2)如图,当点P 在梯形ABCD 内部时,求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MN 的长为2,求梯形AEFD 的面积.【答案】(1)6;(2)y=-3x+10(1≤x<103);(2)1769或32【解析】【分析】(1)如下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DHC可得到HC的长度,从而得出HB的长,进而得出AD的长;(2)如下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Q、PR的长,然后利用EB=PQ+PR得去x、y的函数关系,最后根据图形特点得出取值范围;(3)存在2种情况,一种是点P在梯形内,一种是在梯形外,分别根y的值求出x的值,然后根据梯形面积求解即可.【详解】(1)如下图,过点D作BC的垂线,交BC于点H∵∠C=45°,DH⊥BC∴△DH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梯形,∠B=90°∴四边形ABHD是矩形,∴DH=AB=8∴HC=8∴BH=BC-HC=6∴AD=6(2)如下图,过点P作EF的垂线,交EF于点Q,反向延长交BC于点R,DH与EF交于点G∵EF∥AD,∴EF∥BC∴∠EFP=∠C=45°∵EP ⊥PF∴△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还可得△NPM 和△DGF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x∴DG=x=GF,∴EF=AD+GF=6+x∵PQ ⊥EF,∴PQ=QE=QF∴PQ=()162x + 同理,PR=12y ∵AB=8,∴EB=8-x∵EB=QR∴8-x=()11622x y ++ 化简得:y=-3x+10 ∵y >0,∴x <103当点N 与点B 重合时,x 可取得最小值则BC=NM+MC=NM+EF=-3x+10+614x +=,解得x=1∴1≤x <103(3)情况一:点P 在梯形ABCD 内,即(2)中的图形 ∵MN=2,即y=2,代入(2)中的关系式可得:x=83=AE ∴188176662339ABCD S ⎛⎫=⨯++⨯= ⎪⎝⎭梯形 情况二:点P 在梯形ABCD 外,图形如下:与(2)相同,可得y=3x -10则当y=2时,x=4,即AE=4∴()16644322ABCD S =⨯++⨯=梯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矩形的性质,难点在于第(2)问中确定x 的取值范围,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7.如图,在△ABC 中,AB=BC=AC=20 cm .动点P ,Q 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匀速运动.已知点P ,点Q 的速度都是2 cm/s ,当点P 第一次到达B 点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1)∠A=______度;(2)当0<t <10,且△APQ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3)当△APQ 为等边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 的值.【答案】(1)60;(2)103或203;(3)5或20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2)需分∠APQ=90°和∠AQP=90°两种情况进行解答;(3)需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解答:①由∠A=60°,则当AQ=AP 时,△APQ 为等边三角形;②当P 于B 重合,Q 与C 重合时,△APQ 为等边三角形.【详解】解:(1)60°.(2)∵∠A=60°,当∠APQ=90°时,∠AQP=90°-60°=30°.∴QA=2PA .即2022 2.t t -=⨯解得 10.3t = 当∠AQP=90°时,∠APQ=90°-60°=30°.∴PA=2QA .即2(202)2.t t -=解得 20.3t = ∴当0<t <10,且△APQ 为直角三角形时,t 的值为102033或. (3)①由题意得:AP=2t ,AQ=20-2t∵∠A=60°∴当AQ=AP 时,△APQ 为等边三角形∴2t=20-2t ,解得t=5②当P 于B 重合,Q 与C 重合,则所用时间为:4÷2=20综上,当△APQ 为等边三角形时,t=5或20.【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动点问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分类讨论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8.如图,ABC 中,A ABC CB =∠∠,点D 在BC 所在的直线上,点E 在射线AC 上,且AD AE =,连接DE .(1)如图①,若35B C ∠=∠=︒,80BAD ∠=︒,求CDE ∠的度数;(2)如图②,若75ABC ACB ∠=∠=︒,18CDE ∠=︒,求BAD ∠的度数;(3)当点D 在直线BC 上(不与点B 、C 重合)运动时,试探究BAD ∠与C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40°;(2)36°;(3)∠BAD与∠CDE的数量关系是2∠CDE=∠BAD.【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C=11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E=75°-18°=57°,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设∠ABC=∠ACB=y°,∠ADE=∠AED=x°,∠CDE=α,∠BAD=β,分3种情况:①如图1,当点D在点B的左侧时,∠ADC=x°-α,②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时,∠ADC=y°+α,③如图3,当点D在点C右侧时,∠ADC=y°-α,根据这3种情况分别列方程组即,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B=∠C=35°,∴∠BAC=110°,∵∠BAD=80°,∴∠DAE=30°,∵AD=AE,∴∠ADE=∠AED=75°,∴∠CDE=∠AED-∠C=75°−35°=40°;(2)∵∠ACB=75°,∠CDE=18°,∴∠E=75°−18°=57°,∴∠ADE=∠AED=57°,∴∠ADC=39°,∵∠ABC=∠ADB+∠DAB=75°,∴∠BAD=36°.(3)设∠ABC=∠ACB=y°,∠ADE=∠AED=x°,∠CDE=α,∠BAD=β①如图1,当点D在点B的左侧时,∠ADC=x°﹣α∴y x ay x aβ⎧=+⎨=-+⎩①②,①-②得,2α﹣β=0,∴2α=β;②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上时,∠ADC=y°+α∴y x ay a xβ⎧=+⎨+=+⎩①②,②-①得,α=β﹣α,∴2α=β;③如图3,当点D在点C右侧时,∠ADC=y°﹣α∴180180y a xx y aβ︒︒⎧-++=⎨++=⎩①②,②-①得,2α﹣β=0,∴2α=β.综上所述,∠BAD 与∠CDE 的数量关系是2∠CDE=∠BAD .【点睛】考核知识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综合运用.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分类讨论分析问题是关键.9.如图,已知DCE ∠与AOB ∠,OC 平分AOB ∠.(1)如图1,DCE ∠与AOB ∠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 D 、E ,90AOB DCE ∠=∠=︒,试判断线段CD 与C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以下是小宇同学给出如下正确的解法:解:CD CE =.理由如下:如图1,过点 C 作 C F OC ⊥,交 O B 于点 F ,则90OCF ∠=︒,…请根据小宇同学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的剩余部分.(2)你有与小宇不同的思考方法吗?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3)若120AOB ∠=︒,60DCE ∠=︒.①如图3,DCE ∠与AOB ∠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 D 、E 时,(1)中的结论成立吗?为什么?线段 O D 、OE 、OC 有什么数量关系?说明理由.②如图4,DCE ∠的一边与 AO 的延长线相交时,请回答(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请直接写出线段 O D 、OE 、OC 有什么数量关系;如图5,DCE ∠的一边与 BO 的延长线相交时,请回答(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请直接写出线段 O D 、OE 、OC 有什么数量关系.【答案】(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①成立,理由见解析;②在图4中,(1)中的结论成立,OE OD OC-=.在图5中,(1)中的结论成立,OD OE OC-=【解析】【分析】(1)通过ASA证明CDO CEF∆∆≌即可得到CD=CE;(2)过点C作CM OA⊥,CN OB⊥,垂足分别为M,N,通过AAS证明CMD CNE∆∆≌同样可得到CD=CE;(3)①方法一:过点C作C M OA⊥,CN OB⊥垂足分别为M,N,通过AAS得到CMD CNE∆∆≌,进而得到,CD CE DM EN==,利用等量代换得到=OE OD ON OM++,在Rt CMO∆中,利用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得12OM OC=,同理得到12ON OC=,所以OE OD OC+=;方法二:以CO为一边作60FCO∠=︒,交O B于点F,通过ASA证明CDO CEF∆∆≌,得到,CD CE OD EF==,所以OE OD OE EF OF OC+=+==;②图4:以OC为一边,作∠OCF=60°与OB交于F点,利用ASA证得△COD≌△CFE,即有CD=CE,OD=EF得到OE=OF+EF=OC+OD;图5:以OC为一边,作∠OCG=60°与OA交于G点,利用ASA证得△CGD≌△COE,即有CD=CE,OD=EF,得到OE=OF+EF=OC+OD.【详解】解:(1)OC平分AOB∠,145∠=∠2=︒∴,390245,123︒︒∴∠=-∠=∴∠=∠=∠OC FC∴=又456590︒∠+∠=∠+∠=在CDO∆与CEF∆中,1346OC FC∠=∠⎧⎪=⎨⎪∠=∠⎩()CDO CEF ASA∴∆∆≌CD CE∴=(2)如图2,过点 C 作CM OA ⊥,CN OB ⊥,垂足分别为 M ,N , ∴90CMD CNE ∠=∠=︒,又∵OC 平分AOB ∠,∴CM CN =,在四边形 O DCE 中,12360AOB DCE ∠+∠+∠+∠=︒,又∵90AOB DCE ∠=∠=︒,∴12180∠+∠=︒,又∵13180∠+∠=︒,∴32∠=∠,在CMD ∆与CNE ∆中,32CMD CNE CM CN ∠=∠⎧⎪∠=∠⎨⎪=⎩∴()CMD CNE AAS ∆∆≌,∴CD CE=.(3)①(1)中的结论仍成立.OE OD OC +=.理由如下:方法一:如图3(1),过点 C 作 C M OA ⊥,CN OB ⊥,垂足分别为 M ,N ,∴90CMD CNE ∠=∠=︒,又∵OC 平分AOB ∠,∴CM CN =,在四边形ODCE 中,12360AOB DCE ∠+∠+∠+∠=︒,又∵60120180AOB DCE ∠+∠=︒+︒=︒,∴12180∠+∠=︒,又∵23180∠+∠=︒,∴13∠=∠,在CMD ∆与CNE ∆中,13CMD CNE CM CN ∠=∠⎧⎪∠=∠⎨⎪=⎩,∴()CMD CNE AAS ∆∆≌,∴,CD CE DM EN ==.∴OE OD OE OM DM OE OM EN ON OM +=++=++=+. 在 Rt CMO ∆中,1490590302AOB ∠=︒-∠=︒-∠=︒, ∴12OM OC =,同理1 2ON OC =, ∴1122OE OD OC OC OC +=+=. 方法二:如图3(2),以CO 为一边作60FCO ∠=︒,交 O B 于点 F , ∵OC 平分AOB ∠,∴1260∠=∠=︒,∴3180260FCO ∠=︒-∠-∠=︒,∴13∠=∠,32FCO ∠=∠=∠,∴COF ∆是等边三角形,∴CO CF =,∵4560DCE ∠=∠+∠=︒,6560FCO∠=∠+∠=︒,∴46∠=∠,在CDO∆与CEF∆中,1346CO CF∠=∠⎧⎪=⎨⎪∠=∠⎩∴()CDO CEF ASA∆∆≌,∴,CD CE OD EF==.∴OE OD OE EF OF OC+=+==.②在图4中,(1)中的结论成立,OE OD OC-=.如图,以OC为一边,作∠OCF=60°与OB交于F点∵∠AOB=120°,OC为∠AOB的角平分线∴∠COB=∠COA=60°又∵∠OCF=60°∴△COF为等边三角形∴OC=OF∵∠COF=∠OCD+∠DCF=60°,∠DCE=∠DCF+∠FCB=60°∴∠OCD=∠FCB又∵∠COD=180°-∠COA=180°-60°=120°∠CFE=180°-∠CFO=180°-60°=120°∴∠COD=∠CFE∴△COD≌△CFE(ASA)∴CD=CE,OD=EF∴OE=OF+EF=OC+OD即OE-OD=OC-=.在图5中,(1)中的结论成立,OD OE OC如图,以OC为一边,作∠OCG=60°与OA交于G点∵∠AOB=120°,OC为∠AOB的角平分线∴∠COB=∠COA=60°又∵∠OCG=60°∴△COG为等边三角形∴OC=OG∵∠COG=∠OCE+∠ECG=60°,∠DCE=∠DCG+∠GCE=60°∴∠DCG=∠OCE又∵∠COE=180°-∠COB=180°-60°=120°∠CGD=180°-∠CGO=180°-60°=120°∴∠CGD=∠COE∴△CGD≌△COE(ASA)∴CD=CE,OE=DG∴OD=OG+DG=OC+OE即OD-OE=O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有一定难度,解题关键在于能够做出辅助线证全等.1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右侧作射线CP,∠ACP=α(0°<α<60°),点A关于射线CP 的对称点为点D,BD交CP于点E,连接AD,AE.(1)求∠DBC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在α(0°<α<60°)的变化过程中,∠AEB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请直接写出变化的范围;如果不发生变化,请直接写出∠AEB的大小;(3)用等式表示线段AE,BD,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答案】(1)∠DBC60α=︒-;(2)∠AEB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且∠AEB=60°;(3)BD=2AE+CE,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如图1,连接CD,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C=DC,∠DCP=∠ACP=α,由△ABC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C=BC,∠ACB=60°,进一步即得∠BCD=602α︒+,BC=DC,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结果;(2)设AC、BD相交于点H,如图2,由轴对称的性质可证明△ACE≌△DCE,可得∠CAE=∠CDE,进而得∠DBC=∠CAE,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AEB=∠BCA,即可作出判断;(3)如图3,在BD上取一点M,使得CM=CE,先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BEC60=︒,进而得△CME是等边三角形,可得∠MCE=60°,ME=CE,然后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可得∠BCM=∠DCE,再根据SAS证明△BCM≌△DCE,于是BM=DE,进一步即可得出线段AE,BD,CE之间的数量关系.【详解】解:(1)如图1,连接CD,∵点A关于射线CP的对称点为点D,∴AC=DC,∠DCP=∠ACP=α,∵△ABC是等边三角形,∴AC=BC,∠ACB=60°,∴∠BCD=602α︒+,BC=DC,∴∠DBC=∠BDC()1806021806022BCDαα︒-︒+︒-∠===︒-;(2)∠AEB 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且∠AEB =60°.理由:设AC 、BD 相交于点H ,如图2,∵点A 关于射线CP 的对称点为点D ,∴AC=DC ,AE=DE ,又∵CE=CE ,∴△ACE ≌△DCE (SSS ),∴∠CAE =∠CDE ,∵∠DBC =∠BDC ,∴∠DBC =∠CAE ,又∵∠BHC =∠AHE ,∴∠AEB =∠BCA =60°,即∠AEB 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且∠AEB =60°;(3)AE ,BD ,C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BD =2AE +CE .证明:如图3,在BD 上取一点M ,使得CM=CE ,∵∠BEC =∠BDC +∠DCE =6060αα︒-+=︒,∴△CME 是等边三角形,∴∠MCE =60°,ME=CE ,∴60260BCM BCD MCE DCE ααα∠=∠-∠-∠=︒+-︒-=,∴∠BCM =∠DCE ,又∵BC=DC ,CM=CE ,∴△BCM ≌△DCE (SAS ),∴BM=DE ,∵AE=DE ,∴BD=BM+ME+DE =2DE+ME =2AE+CE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轴对称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并运用上述知识解题的关键.三、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答题压轴题(难)11.先阅读下列材料:我们已经学过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其实分解因式的方法还有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等,其中十字相乘法在高中应用较多.十字相乘法:先分解二次项系数,分别写在十字交叉线的左上角和左下角;再分解常数项,分别写在十字交叉线的右上角和右下角;然后交叉相乘,求代数和,使其等于一次项系数(如图),如:将式子232x x ++和223x x +-分解因式,如图:()()23212x x x x ++=++;()()223123x x x x +-=-+.请你仿照以上方法,探索解决下列问题:(1)分解因式:2712y y ;(2)分解因式:2321x x --.【答案】(1)(x ﹣3)(x ﹣4);(2)(x ﹣1)(3x+1).【解析】【分析】(1)将1分成1乘以1,12分成-3乘以-4,交叉相乘的结果为-7,即可得到答案;(2)将3分成1乘以3,-1分成-1乘以1,由此得到分解因式的结果.【详解】(1)y 2﹣7y+12=(x ﹣3)(x ﹣4);(2)3x 2﹣2x ﹣1=(x ﹣1)(3x+1).【点睛】此题考查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将二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相乘,交叉相乘的结果相加得到一次项的系数,能准确分解因数是解题的关键.12.(1)阅读下列文字与例题:将一个多项式分组后,可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继续分解的方法是分组分解法例如:()()()()()()am an bm bn am bm an bn m a b n a b a b m n +++=+++=+++=++.22222221(21)(1)(1)(1)x y y x y y x y x y x y ---=-++=-+=++--.试用上述方法分解因式222a ab ac bc b ++++=(2)利用分解因式说明:22(5)(1)n n +--能被12整除.【答案】(1)()()a b a b c +++;(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a 2+2ab+ac+bc+b 2可以进行分组变成(a 2+2ab+b 2)+(ac+bc ),则前边括号内的三项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后边的三项可以提公因式,然后再利用提公因式法即可分解.(2)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将22(5)(1)n n +--进行因式分解,之后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原式=()()222a ab bac bc ++++=()()2a b c a b +++=()()a b a b c +++(2)22(5)(1)n n +--=[][](5)+(1)(5)(1)n n n n +-+--=()624n +=()122n +∴ 22(5)(1)n n +--能被12整除.【点睛】本题考查分组分解的因式分解方法,做题时先分析题中给的例子是解题关键.13.观察以下等式:(x+1)(x 2-x+1)=x 3+1(x+3)(x 2-3x+9)=x 3+27(x+6)(x 2-6x+36)=x 3+216...... ......(1)按以上等式的规律,填空:(a+b )(___________________)=a 3+b 3(2)利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证明(1)中的等式成立.(3)利用(1)中的公式化简:(x+y )(x 2-xy+y 2)-(x-y )(x 2+xy+y 2)【答案】(1)a 2-ab+b 2;(2)详见解析;(3)2y 3.【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等式可直接得到答案(a+b )(a 2-ab+b 2)=a 3+b 3;(2)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3)结合题目本身的特征,利用(1)中的公式直接运用即可.【详解】(1)(a+b )(a 2-ab+b 2)=a 3+b 3;(2)(a+b )(a 2-ab+b 2)=a 3-a 2b+ab 2+a 2b-ab 2+b 3=a 3+b 3;(3)(x+y )(x 2-xy+y 2)-(x-y )(x 2+xy+y 2)=x 3+y 3-(x 3-y 3)=2y 3.【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关键是掌握多项式乘法法则,注意观察所给例题,找出其中的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基本思路.14.观察:22213-=;2222432110-+-=;22222265432121-+-+-=.探究:(1)2222222287654321-+-+-+-= .(直接写出答案)(2)222222(2)(21)(22)(23)21n n n n --+---+-= .(直接写出答案)应用:(3)如图,20个圆由小到大套在一起,从外向里相间画阴影,最外面一层画阴影,最外面的圆的半径为20cm ,向里依次为19cm 、18cm 、……1cm ,那么在这个图形中,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多少?(结果保留π)【答案】(1)36;(2)83n -;(3)210π【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直接结算可得;(2)根据观察可得规律:结果就是底数和;其实是运用平方差公式得到;(3)根据题意列出式子,()()()()()22222222222019181716154321ππππππππππ-+-+-++-+-,再根据上面规律简便运算.【详解】(1)2222222287654321-+-+-+-=15+21=36;(2)222222(2)(21)(22)(23)21n n n n --+---+-=[][][][]()()2(21)2(21)(22)(23)(22)(23)2121n n n n n n n n +-•--+-+-•---++•-2(21)(22)(23)21n n n n =+-+-+-++=83n -;(3)由题意可得阴影面积是:()()()()()22222222222019181716154321ππππππππππ-+-+-++-+- =2019181716154321ππππππππππ++++++++++ =()1202012π⨯⨯+ =210π【点睛】 考核知识点:因式分解在运算中的应用.观察并找出规律,利用平方差公式分析问题是关键.15.在现今“互联网+”的时代,密码与我们的生活已经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而诸如“123456”、生日等简单密码又容易被破解,因此利用简单方法产生一组容易记忆的6位数密码就很有必要了.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其原理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如多项式:x 3+2x 2﹣x ﹣2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 ﹣1)(x +1)(x +2),当x =18时,x ﹣1=17,x +1=19,x +2=20,此时可以得到数字密码171920.(1)根据上述方法,当x =21,y =7时,对于多项式x 3﹣xy 2分解因式后可以形成哪些数字密码?(写出两个)(2)若多项式x 3+(m ﹣3n )x 2﹣nx ﹣21因式分解后,利用本题的方法,当x =27时可以得到其中一个密码为242834,求m 、n 的值.【答案】(1)可以形成的数字密码是:212814、211428;(2)m 的值是56,n 的值是17.【解析】【分析】(1)先将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根据数字密码方法形成数字密码即可;(2)设x 3+(m ﹣3n )x 2﹣nx ﹣21=(x +p )(x +q )(x +r ),当x =27时可以得到其中一个密码为242834,得到方程解出p 、q 、r ,然后回代入原多项式即可求得m 、n【详解】(1)x 3﹣xy 2=x (x 2﹣y 2)=x (x +y )(x ﹣y ),当x =21,y =7时,x +y =28,x ﹣y =14,∴可以形成的数字密码是:212814、211428;(2)设x 3+(m ﹣3n )x 2﹣nx ﹣21=(x +p )(x +q )(x +r ),∵当x =27时可以得到其中一个密码为242834,∴27+p =24,27+q =28,27+r =34,解得,p =﹣3,q =1,r =7,∴x 3+(m ﹣3n )x 2﹣nx ﹣21=(x ﹣3)(x +1)(x +7),∴x 3+(m ﹣3n )x 2﹣nx ﹣21=x 3+5x 2﹣17x ﹣21,∴ 3517m n n -=⎧⎨-=-⎩得,5617m n =⎧⎨=⎩即m 的值是56,n 的值是17.【点睛】本题属于阅读理解题型,考查知识点以因式分解为主,本题第一问关键在于理解题目中给到的数字密码的运算规则,第二问的关键在于能够将原多项式设成(x +p )(x +q )(x +r ),解出p 、q 、r四、八年级数学分式解答题压轴题(难)16.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解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将分式23411x x x +-+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差)的形式. 解:由分母为1x +,可设2341(1)(3)x x x x a b +-=+++.因为223(1)(3)333(3)x x a b x ax x a b x a x a b +++=++++=++++,所以223413(3)x x x a x a b +-=++++. 所以341a a b +=⎧⎨+=-⎩,解之,得12a b =⎧⎨=-⎩. 所以2341(1)(31)211x x x x x x +-++-=++ (1)(31)2231111x x x x x x ++=-=+-+++ 这样,分式23411x x x +-+就被拆分成了一个整式31x +与一个分式21x +的差的形式. 问题:(1)请将分式22361x x x ++-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差)的形式;(2)请将分式4225932x x x +-+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差)的形式.【答案】(1)2236112511x x x x x ++=++--;(2)4222259315122x x x x x +-=--++. 【解析】【分析】(1)仿照例题将2236x x ++分解为(1)(2)x x a b -++,求出a 、b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2)将42593x x +-分解为22(2)(5)x x m n +++,得到10923m m n +=⎧⎨+=-⎩,求出m 、n ,整理后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由分母为x-1,可设2236x x ++=(1)(2)x x a b -++,∵(1)(2)x x a b -++=22222(2)()x ax x a b x a x b a +--+=+-+-,∴2236x x ++22(2)()x a x b a =+-+-∴236a b a -=⎧⎨-=⎩,得511a b =⎧⎨=⎩, ∴22361x x x ++-=(1)(25)111x x x -++-=(1)(25)1111x x x x -++--=11251x x ++-; (2)由分母为22x +,可设42593x x +-=22(2)(5)x x m n +++,∵22(2)(5)x x m n +++=4224251025(10)(2)m x mx x m x m n n x +++++=+++ ∴42593x x +-=42(10)(2)5x m n x m ++++,∴10923m m n +=⎧⎨+=-⎩,得11m n =-⎧⎨=-⎩, ∴4225932x x x +-+=222(2)(51)12x x x +--+=221512x x --+. 【点睛】此题是仿照例题解题的形式解题,正确理解题意,明确例题中的计算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7.我们知道,假分数可以化为整数与真分数的和的形式,例如:76112333+==+. 在分式中,对于只含有一个字母的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假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小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真分式”. 例如:像33x x -+,23x x -,…这样的分式是假分式;像23x -,23x x-,…这样的分式是真分式. 类似的,假分式也可以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 例如:将分式2253x x x +-+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 方法一:解:由分母为3x +,可设225(3)()x x x x a b +-=+++则由22225(3)()33(3)(3)x x x x a b x ax x a b x a x a b +-=+++=++++=++++ 对于任意x ,上述等式均成立,∴3235a a b +=⎧⎨+=-⎩,解得12a b =-⎧⎨=-⎩∴225(3)(1)2(3)(1)2213333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这样,分式2253x x x +-+就被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 方法二:解:2225332(3)(3)2(3)32213333333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这样,分式2253x x x +-+就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 (1)请仿照上面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将分式2731x x x ---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真分式的和(差)的形式;(2)已知整数x 使分式225112x x x +-+的值为整数,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x 的值. 【答案】(1)961x x ---;(2)x=-1或-3或11或-15. 【解析】【分析】 (1)先变形2731x x x ---=26691x x x x --+--,由“真分式”的定义,仿照例题即可得出结论;(2)先把分式化为真分式,再根据分式的值为整数确定整数x 的值.【详解】解:(1)2731x x x ---=26691x x x x --+-- =(1)6(1)91x x x x ----- =961x x ---; (2)225112x x x +-+= 2242132x x x x +++-+ =2(2)(2)132x x x x +++-+ =13212x x +-+, ∵x 是整数,225112x x x +-+也是整数, ∴x+2=1或x+2=-1或x+2=13或x+2=-13,∴x=-1或-3或11或-15.【点睛】本题考查了逆用整式和分式的加减法对分式进行变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真分式的定义对分子进行拆分.18.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已知2112x x =+,求241x x +的值。

宁夏银川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宁夏银川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宁夏银川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5八上·黄冈期末) 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 . x≠1B . x>1C . x<1D . x≠﹣12. (2分)下列关于全等三角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全等三角形的大小相等B . 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C . 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D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3. (2分) (2019八上·仁寿期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9的算术平方根是3B . 的平方根是±2C . 27的平方根是±3D . 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4. (2分) (2017八下·农安期末) 化简的结果是()A .B .C .D .5. (2分) (2018八上·邢台期末) 已知两个分式:,,其中x≠±2,则A与B 的关系是()A . 相等B . 互为倒数C . 互为相反数D . A大于B6. (2分)如图,用直尺和圆规画∠AOB的平分线OE,其理论依据是()A . SASB . ASAC . AASD . SSS7. (2分) (2020八上·镇海期中) 如图,等腰Rt△ABC中,∠BAC=90°,A D⊥BC于D,∠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C、AD于E、F两点,M为EF的中点,延长AM交BC于点N,连结DM 、 MC下列结论:①DF=DN;②△ABM≌△BNM;③△CMN是等腰三角形;④AE=CN;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8. (2分) (2020七下·甘南期中) 如果,,那么约等于()A . 28.72B . 0.2872C . 13.33D . 0.13339. (2分)(2020·上城模拟) “杭州城市大脑”用大数据改善城市交通,实现了从治堵到治城的转变.数据表明,杭州上塘高架路上共22km的路程,利用城市大脑后,车辆通过速度平均提升了15%,节省时间5分钟。

银川八年级试卷2019【含答案】

银川八年级试卷2019【含答案】

银川八年级试卷2019【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植物是银川市的主要经济作物?A. 小麦B. 葡萄C. 棉花D. 水稻2. 银川市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A. 陕西省B. 宁夏回族自治区C. 甘肃省D. 内蒙古自治区3. 银川市的气候类型属于?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4. 下列哪个节日是银川市的传统节日?A. 端午节B. 中秋节C. 开斋节D. 圣诞节5. 银川市的主要民族是?A. 汉族B. 回族C. 藏族D. 维吾尔族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

()2. 银川市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3. 银川市的方言属于北方方言。

()4. 银川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5. 银川市的经济以旅游业为主。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银川市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 银川市的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3. 银川市的历史文化名人有______、______、______。

4. 银川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有______、______、______。

5. 银川市的城市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银川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简述银川市气候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3. 简述银川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4. 简述银川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简述银川市的城市精神内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银川市的一名导游,请为游客介绍银川市的旅游景点。

2. 请结合银川市气候特点,为当地农民提出合理的农业生产建议。

3. 请举例说明银川市的历史文化名人及其贡献。

4. 请分析银川市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5. 请谈谈你对银川市城市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银川市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宁夏银川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宁夏银川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宁夏银川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A . 1B . 1,0C . 0D . 0,±12.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2,两直角边的比为1:2,则斜边长为;②直角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最短边长为1,则另一边长为;③在△ABC中,若∠A:∠B:∠C=1:5:6,则△ABC为直角三角形;④等腰三角形面积为12,底边上的高为4,则腰长为5.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3. (2分) (2015八下·开平期中) △ABC中,a=5,b=12,c=13.则S△ABC=()A . 60B . 30C . 78D .4. (2分) (2019七下·芜湖期末) 与 +1最接近的正整数是()A . 4B . 5C . 6D . 75. (2分)(2018·北海模拟)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 =2B . 4 ﹣ =1C . =9D . =26. (2分)(2017·萍乡模拟) 已知点M(1﹣2m,m﹣1)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7. (2分) (2019八上·榆次期中)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y轴,AB=5,点A的坐标为(-5,3),则点B 的坐标为A . (-5,8)B . (-5,-2)C . (-5,8)或(-5,-2)D . (-10,3)或(0,3)8. (2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c和二次函数y=a(x+c)2的图象大致为()A .B .C .D .9. (2分) (2019八下·乐山期末) 一次函数y=kx+b(k<0,b>0)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10. (2分) (2016八上·高邮期末) 已知A(x1 , y1),B(x2 , y2)是一次函数y=2x﹣kx+1图象上的不同两个点,m=(x1﹣x2)(y1﹣y2),则当m<0时,k的取值范围是()A . k<0B . k>0C . k<2D . k>2二、填空题 (共8题;共8分)11. (1分) (2019七下·右玉期末) 如果点P(a,2)在第二象限,那么点Q(﹣3,a﹣1)在第________象限.12. (1分) (2017八下·海淀期中) 若将直线的图象向上,则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________.13. (1分) (2019八下·长春期中) 当满足________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负半轴.14. (1分) (2016七下·新余期中) 若无理数a满足:﹣4<a<﹣1,请写出两个你熟悉的无理数:________.15. (1分) (2019八上·姜堰期末) 已知点P(a,b)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则4a﹣2b﹣1=________.16. (1分) (2020八下·莒县期末)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函数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图象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则的面积为________.17. (1分) (2017七下·石城期末) 已知AB∥x轴,A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4,则B点的坐标为________.18. (1分) (2020七上·建湖月考) 下列说法:①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一定互为相反数;②0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③有绝对值最小的数,没有绝对值最大的数;④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正数;⑤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0,±1;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正确的序号)三、解答题 (共5题;共80分)19. (20分)计算:﹣.20. (10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等腰梯形,请直接在图中仅用直尺,准确画出它的对称轴.21. (10分) (2017八下·杭州开学考) 某校八年级举行“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小论文比赛活动,购买A、B 两种笔记本作为奖品,这两种笔记本的单价分别是12元和8元,根据比赛设奖情况,需要购买两种笔记本共30本,若学校决定购买本次笔记本所需资金不能超过280元,设买A种笔记本x本.(1)根据题意完成以下表格(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笔记本型号A B数量(本)x________价格(元/本)128售价(元)12x________(2)那么最多能购买A笔记本多少本?(3)若购买B笔记本的数量要小于A笔记本的数量的3倍,则购买这两种笔记本各多少本时,费用最少,最少的费用是多少元?22. (20分) (2020八下·偃师期末) 如图,一次函数y= x+b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0,2),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D.以BD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使顶点A、C落在x轴上(点A在点C的右边),BD与AC交于点E.(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D的坐标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求点A的坐标.23. (20分)(2018·淅川模拟) 由于数学课上需要用到科学计算器,班级决定集体购买,班长小明先去文具店购买了2个A型计算器和3个B型计算器,共花费90元;后又买了1个A型计算器和2个B型计算器,共花费55元(每次两种计算器的售价都不变)(1)求A型计算器和B型计算器的售价分别是每个多少元?(2)经统计,班内还需购买两种计算器共40个,设购买A型计算器t个,所需总费用w元,请求出w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3)要求:B型计算器的数量不少于A型计数器的2倍,请设计一种购买方案,使所需总费用最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二、填空题 (共8题;共8分)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答案:15-1、考点:解析:答案:16-1、考点:解析:答案:17-1、考点:解析:答案:18-1、考点:解析:三、解答题 (共5题;共80分)答案:19-1、考点:解析:答案:20-1、考点:解析:答案:21-1、答案:21-2、答案:21-3、考点:解析:答案:22-1、答案:22-2、答案:22-3、考点:解析:答案:23-1、答案:23-2、答案:23-3、考点:解析:。

2019年银川市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9年银川市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9年银川市八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五一”期间,某中学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租一辆小型巴士前去某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租车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位同学,结果每位同学比原来少分摊了3元车费.若小组原有x 人,则所列方程为( ) A .18018032x x -=- B .18018032x x -=+ C .18018032x x-=+ D .18018032x x-=-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6B .8C .10D .8或103.若关于x 的方程333x m mx x++--=3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92 B .m <92且m≠32C .m >﹣94D .m >﹣94且m≠﹣344.分式可变形为( )A .B .C .D .5.将多项式241x +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另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下列添加单项式错误的是( ) A .4xB .4x -4C .4x 4D .4x -6.如图,直线123l l l 、、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 .一处B .二处C .三处D .四处 7.已知x 2+mx+25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 )A .10B .±10 C .20D .±20 8.若x 、y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 )A .xx y -B .22x yC .2x yD .3232x y9.如图,把三角形纸片ABC 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外部时,则∠A 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 .212A ∠=∠-∠B .32(12)A ∠=∠-∠C .3212A ∠=∠-∠D .12A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 3)2=x 6B .a 2•a 3=a 6C .2a •3b =5abD .a 6÷a 2=a 3 11.如图,△ABC 中,∠BAC =60°,∠C =80°,∠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点E 是AC 上一点,且∠ADE =∠B ,则∠CDE 的度数是( )A .20°B .30°C .40°D .70° 1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 )A .80°B .80°或50°C .20°D .80°或20°二、填空题13.如图,点D 为等边△ABC 内部一点,且∠ABD=∠BCD ,则∠BDC 的度数为_______.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15.如图所示,过正五边形ABCDE 的顶点B 作一条射线与其内角EA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且60ABP ∠=︒,则APB ∠=_____度.16.若x 2+2mx +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_______17.当x =_____时,分式22x x -+的值为零. 18.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101ax x +-=-的解为正数,则a 的取值范围_______. 19.已知8a b +=,224a b =,则222a b ab +-=_____________.20.已知13a a +=,则221+=a a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仔细阅读下面例题,解答问题:例题:已知二次三项式2x 4x m -+有一个因式是()x 3+,求另一个因式以及m 的值. 解:设另一个因式为()x n +,得()()2x 4x m x 3x n -+=++则()22x 4x m x n 3x 3n -+=+++{n 34m 3n +=-∴=.解得:n 7=-,m 21=-∴另一个因式为()x 7-,m 的值为21-问题:仿照以上方法解答下面问题:已知二次三项式22x 3x k +-有一个因式是()2x 5-,求另一个因式以及k 的值. 22.某地有两所大学和两条相交叉的公路,如图所示(点M ,N 表示大学,AO ,BO 表示公路).现计划修建一座物资仓库,希望仓库到两所大学的距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相等.你能确定仓库应该建在什么位置吗?在所给的图形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23.已知a 、b 、c 是三角形三边长,试化简:|b +c ﹣a |+|b ﹣c ﹣a |+|c ﹣a ﹣b |﹣|a ﹣b +c |. 24.列方程解应用题某服装厂准备加工400套运动装,在加工完160套后,采用新技术,使得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共用了18天完成任务,那么原计划每天加工服装多少套? 25.如图,P 和Q 为△ABC 边AB 与AC 上两点,在BC 边上求作一点M ,使△PQM 的周长最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设小组原有x 人,根据题意可得,出发时又增加了两位同学,结果每位同学比原来少分摊了3元车费,列方程即可. 【详解】设小组原有x 人,可得:1801803.2x x -=+ 故选B. 【点睛】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读懂题目,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第三边的范围,再范围内取值使得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再计算周长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4, 假设第三边长为x , 则有:4242x -<<+, 即:26x <<,又∵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4, ∴4x =,∴三角形的周长为:44210++=,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解:去分母得:x+m ﹣3m=3x ﹣9, 整理得:2x=﹣2m+9,解得:x=292m -+, 已知关于x 的方程333x m mx x++--=3的解为正数, 所以﹣2m+9>0,解得m <92, 当x=3时,x=292m -+=3,解得:m=32, 所以m 的取值范围是:m <92且m≠32.故答案选B .4.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即可. 【详解】=.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正确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求出是解题关键.5.B解析:B 【解析】 【分析】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 【详解】设这个单项式为Q ,如果这里首末两项是2x 和1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2x 和1积的2倍,故Q=±4x ; 如果这里首末两项是Q 和1,则乘积项是22422x x =⋅,所以Q=44x ; 如果该式只有24x 项,它也是完全平方式,所以Q=−1; 如果加上单项式44x -,它不是完全平方式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完全平方式的基本形式.6.D解析:D 【解析】 【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可得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满足条件;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证得三角形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到其三边的距离也相等,这样的点有3个,可得可供选择的地址有4个. 【详解】解:∵△ABC 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ABC 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满足条件; 如图:点P 是△ABC 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 过点P 作PE ⊥AB ,PD ⊥BC ,PF ⊥AC , ∴PE=PF ,PF=PD , ∴PE=PF=PD ,∴点P 到△ABC 的三边的距离相等,∴△ABC 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到其三边的距离也相等,满足这条件的点有3个; 综上,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的点有4处, ∴可供选择的地址有4处. 故选:D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注意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小心别漏解.7.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点求解:a 2±2ab +b 2. 【详解】∵x 2+mx +25是完全平方式, ∴m =±10,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a 2±2ab +b 2,其特点是首平方,尾平方,首尾积的两倍在中央,这里首末两项是x 和1的平方,那么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x 和1的乘积的2倍.8.A解析:A 【解析】 【分析】据分式的基本性质,x ,y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求出每个式子的结果,看结果等于原式的即是. 【详解】解: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可知若x ,y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A 、()2x 2=222x xx y x y x y=---,B 、224x 4xy y =, C 、()2222x 4222x x y y y==, D 、()()33322232x 243822x x y yy ⨯==,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即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式的值不变.此题比较简单,但计算时一定要细心.9.A解析:A【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A,根据平角等于180°用∠1表示出∠ADA′,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2与∠A′表示出∠3,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式整理即可得解.【详解】如图所示:∵△A′DE是△ADE沿DE折叠得到,∴∠A′=∠A,又∵∠ADA′=180°-∠1,∠3=∠A′+∠2,∵∠A+∠ADA′+∠3=180°,即∠A+180°-∠1+∠A′+∠2=180°,整理得,2∠A=∠1-∠2.故选A.【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折叠的性质,根据折叠的性质,平角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把∠1、∠2、∠A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是解题的关键.10.A解析:A【解析】【分析】A.利用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B.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C.利用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D.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详解】A.(﹣x3)2=x6,本选项正确;B.a2•a3=a5,本选项错误;C.2a•3b=6ab,本选项错误;D.a6÷a2=a4,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单项式乘单项式以及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B解析:B【解析】【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ADE=∠B=40°,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DAE=30°,则∠ADC=70°,即可求出∠CDE的度数.【详解】解:∵△ABC中,∠BAC=60°,∠C=80°,∴∠ADE=∠B=40°,∵AD平分∠BAC,∴∠DAE=30°,∴∠ADC=70°,∴∠CDE=70°-40°=3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解题.1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与外角相邻的内角,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情况解答.【详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为180°−100°=80°,当80°为底角时,顶角为180°-160°=20°,∴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或20°.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二、填空题13.120°【解析】【分析】先根据△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BC=∠ABD+∠CBD =60°再根据∠ABD=∠BCD得到∠BCD+∠CBD=6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解析:120°【解析】【分析】先根据△ABC 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BC=∠ABD+∠CBD=60°,再根据∠ABD=∠BCD 得到∠BCD+∠CBD=6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ABD+∠CBD=60°(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是60°), 又∵∠ABD=∠BCD ,∴∠ABD+∠CBD =∠BCD+∠CBD=60°(等量替换), ∴∠BDC=180°-∠BCD-∠CBD=180°-60°=120°, 故答案为:12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量替换原则,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4.11或13【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和5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有两种情况:①腰长为3底边长为5三边为:33解析:11或13 【解析】 【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和5,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详解】解:有两种情况:①腰长为3,底边长为5,三边为:3,3,5可构成三角形,周长=3+3+5=11;②腰长为5,底边长为3,三边为:5,5,3可构成三角形,周长=5+5+3=13. 故答案为:11或13.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15.66【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得到度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度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的度数【详解】解:∵五边形为正五边形∴度∵是的角平分线∴度∵∴故答案为:66【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解析:66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得到108EAB ∠=度,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54PAB ∠=度,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APB ∠的度数. 【详解】解:∵五边形ABCDE 为正五边形,∴108EAB ∠=度,∵AP 是EAB ∠的角平分线,∴54PAB ∠=度,∵60ABP ∠=︒,∴180605466APB ∠=︒-︒-︒=︒.故答案为:66.【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题目中还用到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6.±3【解析】【分析】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应用这里首末两项是x 和3的平方那么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x 和3的乘积的2倍【详解】∵是完全平方式∴解得故答案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根据 解析:±3【解析】【分析】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应用,这里首末两项是x 和3的平方,那么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x 和3的乘积的2倍.【详解】∵229x mx ++是完全平方式,∴223?mx x =±⨯,解得3m =±.故答案是: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乘积二倍项求解.17.2【解析】由题意得:解得:x=2故答案为2解析:2【解析】由题意得:20{20x x -=+≠ ,解得:x=2. 故答案为218.a <1且a≠−1【解析】【分析】先解分式方程根据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求出a 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根据有增根的情况进一步求解即可【详解】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解得:∵关于x 的方程的解为正数∴解析:a <1且a ≠−1.【解析】【分析】先解分式方程,根据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求出a 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根据有增根的情况进一步求解即可.【详解】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110ax x +-+=, 解得:21x a=-, ∵关于x 的方程1101ax x +-=-的解为正数, ∴x >0,即201a>-, 解得:a <1,当x−1=0时,x =1是增根, ∴211a≠-,即a≠−1, ∴a <1且a≠−1,故答案为:a <1且a≠−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及解不等式,注意不要忘记有增根的情况.19.28或36【解析】【分析】【详解】解:∵∴ab=±2①当a+b=8ab=2时==﹣2×2=28;②当a+b=8ab=﹣2时==﹣2×(﹣2)=36;故答案为28或36【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分解析:28或36.【解析】【分析】【详解】解:∵224a b =,∴ab=±2. ①当a+b=8,ab=2时,222a b ab +-=2()22a b ab +-=642﹣2×2=28; ②当a+b=8,ab=﹣2时,222a b ab +-=2()22a b ab +-=642﹣2×(﹣2)=36; 故答案为28或36.【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分类讨论.20.7【解析】【分析】把已知条件平方然后求出所要求式子的值【详解】∵∴∴=9∴=7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关键在于先平方 解析:7【解析】【分析】把已知条件平方,然后求出所要求式子的值.【详解】∵13a a+=, ∴219a a ⎛⎫+= ⎪⎝⎭, ∴2212+a a + =9, ∴221+=a a=7. 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关键在于先平方.三、解答题21.()4,x +【解析】【分析】根据例题中的已知的两个式子的关系,二次三项式2x 4x m -+的二次项系数是1,因式是()x 3+的一次项系数也是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另一个因式.所求的式子22x 3x k +-的二次项系数是2,因式是()2x 5-的一次项系数是2,则另一个因式的一次项系数一定是1,利用待定系数法,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因式.【详解】解:设另一个因式为()x a +,得()()22x 3x k 2x 5x a +-=-+则()222x 3x k 2x 2a 5x 5a +-=+-- {2a 535a k -=∴-=-解得:a 4=,k 20=故另一个因式为()x 4+,k 的值为20【点睛】正确读懂例题,理解如何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是解本题的关键.22.见解析【解析】【分析】作∠AOB 的角平分线与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所求仓库的位置.【详解】如图所示:点P 即为所求,【点睛】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作图法则.23.2b【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得出绝对值里面的数的正负性,然后再进行去绝对值计算,得出答案.【详解】∵b+c-a>0, b-c-a<0. c-a-b<0, a-b+c>0,∴|b+c-a|+|b-c-a|+|c-a-b|-|a-b+c|=(b+c-a)-(b-c-a)-(c-a-b)-(a-b+c)=(b+c-a-b+c+a-c+a+b-a+b-c=2b24.原计划每天加工20套.【解析】【分析】设原计划每天加工x 套,根据准备订购400套运动装,某服装厂接到订单后,在加工160套后,采用了新技术,使得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共用18天完成任务,可列方程.【详解】解:设原计划每天加工x 套,由题意得:16040016018(120%)x x-+=+ 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解.答:原计划每天加工20套.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25.见解析【解析】【分析】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作点P 关于BC 的对称点P′,连接P′Q ,交BC 于点M ,则M 是所求的点.【详解】如图,作点P关于BC的对称点P′,连接P′Q,交BC于点M,点M是所求的点.【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宁夏银川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

宁夏银川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

宁夏银川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7·武汉模拟) 下列式子计算结果为x2﹣4的是()A . (x+1)(x﹣4)B . (x+2)(x﹣2)C . (x+2)(2﹣x)D . (x﹣2)22. (2分) (2018八上·林州期末)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3. (2分) (2016七下·宜昌期中)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4),则A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 . (﹣3,4)B . (3,﹣4)C . (﹣3,﹣4)D . (4,3)4. (2分)若分解因式x2+mx-15=(x+3)(x-5),则m的值为()A . -5B . 5C . -2D . 25. (2分)已知实数x,y满足|x-4|+ =0 ,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 . 20或16B . 20C . 16D . 以上答案均不对6. (2分) (2019八上·新蔡期中) 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 .B .C .D .7. (2分)如图所示,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垂直平分BC,若∠A=120°,则∠C的度数为()A . 15°B . 20°C . 25°D . 30°8. (2分)单项式﹣xy2的系数是()A . 1B . -1C . 2D . 39. (2分)如图,在Rt△ABC中,∠C=90°,∠CAB=60°,AD平分∠CAB,点D到AB的距离DE=3.8cm,则BC等于()A . 3.8cmB . 7.6cmC . 11.4cmD . 11.2cm10. (2分)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a-b)(a2+b2-c2)=0,则△ABC是()A . 等腰三角形B . 直角三角形C . 等腰直角三角形D .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 (共10题;共14分)11. (1分)计算(﹣3a2b)•(ab2)3=________12. (1分) (2017七下·单县期末) (2015﹣π)0+(﹣)﹣2=________.13. (1分)(2018·宁夏模拟) 因式分解:9x2-81=________14. (1分) (2016七下·东台期中) 计算:(﹣2)4×()5=________.15. (5分) (2019七下·合肥期中) 若a2+b2=2018,a﹣b=﹣1,则ab=__.16. (1分)若xy=, x﹣y=﹣3,则(x+1)(y﹣1)=________17. (1分)(2016·滨湖模拟) 已知△ABC中,AC=BC,∠A=80°,则∠B=________°.18. (1分) (2017七下·鄂州期末) 如图,小章利用一张左、右两边已经破损的长方形纸片ABCD做折纸游戏,他将纸片沿EF折叠后,D、C两点分别落在D′、C′的位置,并利用量角器量得∠EFB=66°,则∠AED′等于________度.19. (1分)如图,△ABC中,AB=AC,AD⊥BC于D,AE=EC,AD=18,BE=15,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_20. (1分)(2019·宜宾) 如图,和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A、C、E在同一直线上,与、分别交于点F、M ,与交于点N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 ;② ;③ ;④三、解答题 (共7题;共61分)21. (5分)化简:a2(a﹣1)﹣a3 .22. (10分) (2016八上·抚宁期中) 在如图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l,△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4)、B(﹣2,3)、C(﹣3,1).(1)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并直接写出△A1B1C1的三个顶点坐标;(2)画出将△A1B1C1向下平移4格得到的△A2B2C2,并直接写出△A2B2C2的三个顶点坐标.23. (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点B(1)求点B的坐标;(2)若以AB为一边作一个等边三角形ABC,求点C的坐标.24. (6分)(2017·安阳模拟) 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为⊙O上不同于A、B的两点,∠ABD=2∠BAC,过点C作CE⊥DB交DB的延长线于点E,直线AB与CE相交于点F.(1)求证:CF为⊙O的切线;(2)填空:当∠CAB的度数为________时,四边形ACFD是菱形.25. (10分)(2017·江汉模拟) 某小区为了绿化环境,计划分两次购进A,B两种花草,第一次分别购进A,B两种花草30棵和15棵,共花费675元;第二次分别购进A,B两种花草12棵和5棵,共花费265元(两次购进的A、B两种花草价格均分别相同).(1) A,B两种花草每棵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2)若购买A,B两种花草共31棵,且B种花草的数量少于A种花草的数量的2倍,请你设计一种费用最省的方案,并求出该方案所需费用.26. (10分) (2016八上·东营期中) 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AC=BD.求证:(1)BC=AD(2)△OAB是等腰三角形.27. (10分) (2018九上·宁城期末) 某新建小区要在一块等边三角形内修建一个圆形花坛.(1)要使花坛面积最大,请你用尺规画出圆形花坛示意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做法)(2)若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36米,请计算出花坛的面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填空题 (共10题;共14分)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三、解答题 (共7题;共61分)21-1、22-1、22-2、23-1、23-2、24-1、24-2、25-1、25-2、26-1、26-2、27-1、27-2、第11 页共1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北京有许多高校,下面四所高校校徽主体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A.1个B.2个C.3个D.4个
2 .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E为AB上一点,且ED平分∠ADC,EC平分∠BCD,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E=BE B.DE⊥CE C.CD=AD+BC D.CD=AD+CE
3 . 如图,△ABC中,AB=AC,D是BC边的中点,点E与点D关于AB对称,连接AE、BE,分别延长AE、CB 交于点F,若∠F=48°,则∠C的度数是()
A.21°B.52°C.69°D.74°
4 . 已知△ABC中,AC=BC,点D,E分别在边AB, BC 上,把△BDE沿直线DE翻折,使点B落在点B'处,DB',EB'分别交AC于点F,G,若∠ADF=80°,则∠EGC的大小为().
A.60°B.70°
C.80°D.90°
5 . 在和中,已知,,在下面判断中错误的是A.若添加条件,则≌
B.若添加条件,则≌
C.若添加条件,则≌
D.若添加条件,则≌
6 . 下列句子是命题的是()
A.画∠AOB=45ºB.小于直角的角是锐角
吗?
C.连结CD 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7 .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下列数据中能作为第三边长的是()
A.13B.6C.5D.4
8 . 如图,在数轴上表示﹣的点是()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9 . 如图,点D是△ABC的边BC上任意一点,点E、F分别是线段AD、CE的中点,则△ABC的面积等于△BEF 的面积的()
A.2倍B.3倍C.4倍D.5倍
10 . 如图,在中,,,,点在边上,,,垂足为,与交于点,则的长是()
A.1.5B.2.5
C.D.
二、填空题
11 . 把命题“对顶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得到的新命题是______________,它是一个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12 . 如图,把一块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分别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并测得∠2=35°,则∠1=
_____度.
13 . 东东想把一根70 cm长的木棒放到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0 cm,40 cm,50 cm的木箱中,他能放进去吗?答:______. (填“能”或“不能”)
14 . 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使等腰直角三角板DEF的锐角顶点D放在另一块直角三角板(∠B=60°)的斜
边AB上,两块三角板的直角边交于点M.如果∠BD E=70°,那么∠AMD的度数是▲.
15 . “x的2倍与3的差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
16 . 小华要从长度分别为 5cm,6cm,11cm,16cm 的四根小木棒中选出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形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cm.
17 . 在中,边上的高为4,,,则的周长等于______.
18 . 在中,,则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
三、解答题
19 . 如图,AE和BD相交于点C,∠A=∠E,AC=EC.求证:△ABC≌△EDC.
20 . (1)如图,已知AB、CD是大圆⊙O的弦,AB=CD,M是AB的中点.连接OM,以O为圆心,OM为半径作小圆⊙O.判断CD与小圆⊙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已知⊙O,线段MN,P是⊙O外一点.求作射线PQ,使PQ被⊙O截得的弦长等于MN.
(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
21 . 已知正方形ABCD,P为射线AB上的一点,以BP为边作正方形BPEF,使点F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连接EA、E
A.
(1)如图1,若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求证:EA=EC;
(2)若点P在线段AB上.如图2,连接AC,当P为AB的中点时,判断△A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2 . 如图,已知BE=CF,AB=CD,∠B=∠C,求证:AF=DE.
23 . 如图,AB=CD,DE⊥AC,BF⊥AC,E,F是垂足,DE=BF.求证:AB∥CD.
24 . 如图,在中,,点在边上,过点作交边于点,连结.
(1)求证:.
(2)若,求证:平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