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决定于下式

合集下载

低压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低压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低压无功补偿计算公式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是指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导致电能来回转换而没有实际的功率输出。

而无功功率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功率因数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决电网中无功功率的问题,可以采用无功补偿装置来调节电路中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减少能源损耗。

低压无功补偿是指在低压电网中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来改善电网的无功功率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电路参数和运行情况来计算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进而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和工作模式。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低压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在低压电网中,无功功率的补偿可以采用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比如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

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容量大小需要根据电网的无功功率需求来确定,而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推导。

一般来说,低压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无功功率=电压×电流×sin(相位角),其中电压和电流是指电路中的有效值,相位角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实际无功功率值。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我们需要补偿一定量的无功功率,使得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

因此,根据实际的无功功率值,我们可以计算出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量,进而确定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容量大小。

总的来说,低压无功补偿计算公式是根据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推导的。

通过计算出电路中的实际无功功率值,我们可以确定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量,进而确定静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容量。

通过合理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可以有效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供电工程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贵州理工学院

供电工程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贵州理工学院

第一章测试1.水力发电优点主要有()。

A:工程建成后同时兼有防洪、灌溉和港运的综合效益B:建设时一次性投资大C:发电过程不产生污染D:发电成本低E:是可再生能源答案:ACDE2.核能发电的生产过程与火力发电基本相同。

()A:对B:错答案:A3.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A:能源结构的多样性和互补性B:输电方式的新颖性C:控制和调度手段的先进性D:供电技术的优质性答案:ABC4.系统最高电压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在系统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上出现的电压的最大峰值。

()A:错B:对答案:A5.系统标称电压、设备最高电压的数值通常是指相电压。

()A:对B:错答案:B6.线路传输功率越大,传输距离越远,则所选择的电压等级也应越高。

()A:对B:错答案:A7.电力系统中各种标称电压的适用()。

A:220/380V为低压配电电压(工矿企业亦可采用380/660V)B:110~220kV电压等级主要用于区域配电网C:10~110kV为一般电力用户的高压供电电压D:330~1000kV电压等级主要用于长距离输电网答案:ABCD8.10kV中性点电阻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要求()。

A:带故障运行2小时B:迅速切断故障线路C:长时间带故障运行D:迅速切断全部线路答案:B9.采用TN-C-S系统时,当PE导体与N导体从某点分开后可以多次合并。

()A:错B:对答案:A10.二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A: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用两回路独立电源供电B: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用两回路电源供电C: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必须用两回路电源供电D: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必须用两回路独立电源供电答案:A第二章测试1.年最大负荷Pm是全年中有代表性的最大负荷班的一小时最大负荷。

()A:错B:对答案:A2.需要系数Kd值的相关因素()。

A:用电设备组中设备的负荷率B:设备的同时利用系数C:电源线路的效率D:设备的平均效率答案:ABCD3.在确定低压干线上或母线上的计算负荷时,计入同时系数K∑,有功功率同时系数K∑P=0.85,无功功率同时系数K∑Q=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使供配电系统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用户端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1.0.3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统筹兼顾,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1.0.4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

1.0.5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高效节能、环保、安全、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1.0.6 本规范规定了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

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7 供配电系统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 vital load in first grade load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

2.0.2 双重电源 duplicate supply一个负荷的电源是由两个电路提供的,这两个电路就安全供电而言被认为是互相独立的。

2.0.3 应急供电系统(安全设施供电系统) electric supply systems for safety services用来维持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运行的供电系统,主要是:为了人体和家畜的健康和安全,和/或为避免对环境或其他设备造成损失以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注:供电系统包括电源和连接到电气设备端子的电气回路。

在某些场合,它也可以包括设备。

2.0.4 应急电源(安全设施电源) electric source for safety services用作应急供电系统组成部分的电源。

2.0.5 备用电源 stand-by electric source当正常电源断电时,由于非安全原因用来维持电气装置或其某些部分所需的电源。

成套电气考试试题

成套电气考试试题

、判断题1、当把成套设备的一个部件从外壳中取出时,成套设备其余部分的保护电路不应当被切断。

()2、额定电压为380V的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其外壳要接地。

()3、电器设备的爬电距离与污染等级、绝缘电压和材料组别无关。

()4、工频耐压测试设备的电源应有足够的容量,漏电流不大于100mA。

5、作为保护导体的绝缘电缆,其外表颜色必须采用绿、黄双色鉴别标志。

()6、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或额定限制短路电流不超过10kA的成套设备可免除短时耐受强度验证。

()7、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的抽出功能单元必须具备连接位置、试验位置、分离位置并在这些位置上定位及识别。

(对)8、裸露导电部件是一种可触及的导电部件,它通常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它不属于保护导体。

(对)9、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低压的绝缘电阻应至少为1000Q/V。

(对)10、污染等级共分为4级,一般工业用途的成套设备只可以在污染等级2的环境中使用(。

错)11、成套设备的额定分散系数与主电路数有关,主电路数越多,额定分散系数越大。

()12、成套设备的额定分散系数其数值小于1,用于温升试验中修正发热电流的数值。

(对)13、户外电缆分线箱执行的标准是GB7251.4。

()14、低压电器的额定绝缘电压值可以小于或等于定工作电压。

()15、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称RCBO。

(对)16、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与定期确认检验必须由工厂自己进行检验。

()17、对关键元器件检测的设备除进行日常的操作检查外还应进行运行检查。

(对)18、TMY母排电阻率值应不大于0.01777Q・mm?/m。

(对)19、母线TMR中的R表示的状态为硬状态:TMY中的Y表示的状态为软状态。

()20、装置额定绝缘电压660V,材料类别为Illa,污染等级为3级,最小爬电距离应为12.5mm。

()21、建筑工地设备标识对防护等级要求为:操作面IP21,设备外壳IP40。

低压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的应用研究

低压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的应用研究

低压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负荷持续增长,大量感性负荷和新型非线性电力设备在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就要求电网必须提供足够的无功功率,否则,将会对电网的供电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尤其是低压电力,用户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所用负荷的功率因数又比较低,因此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无功补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的原理和原则1.1 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原理无功功率是指没有消耗,仅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这种能量是部分电气设备能够做功的必备条件,同时这种能量能够和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电能、电容器建立电场占用电能等。

在配电网中,若电流分别在电感元件、电容元件中做功,会使电流和电压出现不同相,前者使电流比电压超前90℃,后者使电流比电压滞后90℃。

在同一组成电路中,电感电流和电容电流具有完全相反的方向,在相位上相差180℃。

此时若在电磁元件电路中安装合适的电容元件,使电感电流和电容电流完全抵消,减少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矢量的夹角,提高整个配电网的做功性能,这就是无功补偿的原理。

1.2 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的基本原则在对低压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配置时必须遵循下述三个原则:第一,总体平衡和局部平衡相结合的原则;第二,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第三,降损和调压相结合的原则。

通常情况下,低压配电网络在进行无功补偿时,都以局部、分散补偿为主,兼顾整体平衡和集中补偿,还要结合电力部门和用户补偿进行整体设计,最大限度减少无功功率在低压配电网的输送,实现就地补偿和平衡。

2 无功补偿技术在低压配电系统的应用探究2.1 通过无功补偿能够有效减少低压配电系统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低压配电网在补偿前后,系统的有功功率为固定值,用公式表示为:,在对系统进行无功补偿后,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即补偿后略微大于,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可近似认为补偿前后的电压相等,此时可以得到:,据此能够求出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无功补偿后,线损减少的百分数可表示为:;若补偿前后系统的功率因数从0.70~0.85增加到0.95,根据线损减少的百分数公式可知低压配电系统的有功损耗将降低20%~45%。

浅谈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

浅谈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

浅谈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作者:田源来源:《企业文化》2013年第06期摘要:在配电网中,仅靠供电网注入的无功功率,远远不能满足负荷对无功的要求,所以在配电网中,需要消耗无功功率的地方产生无功功率,这就是无功功率的就地补偿。

并联电容器组是配电网中应用最广泛的无功补偿设备,通过投切电容器组可有效调整配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以满足在正常电压水平下系统对无功功率的需求。

关健词:无功补偿功率因数无功补偿的计算1.前言为减少用电网对供电网无功功率的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减小网络损耗和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变电所或直接在电能用户变电所装设无功功率电源,这种技术措施称为无功补偿。

2.功率因数与无功补偿2.1 自然功率因数功率因数为供电网输送的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osφ。

其计算方式为:视在功率 S2=P2+Q2功率因数cosφ=P/S式中S—视在功率 P—有功功率 Q—无功功率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

这样供电线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

在用电设备没有安装无功补偿设备时的功率因数,即用电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功率因数,称为自然功率因数。

2.2 无功补偿对功率因数的影响在油气田建设中,采用并联电容器集中补偿的方式进行无功补偿。

在用电系统中,根据无功负荷,就地投切所需电容器,为用电设备提供其所需无功功率,使所需的无功功率就地平衡,这样就使得供电网输送的无功功率减少,相应的视在功率也相应减少。

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不仅可以在输送有功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供电网输送的视在功率,提高功率因数及电网效率,还避免了无功功率长距离输送,使无功电流在线路上造成的线损大大减少。

简而言之,无功补偿可以减少供电网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网效率,减少供电损失。

国家电网电力系统无功配置技术原则

国家电网电力系统无功配置技术原则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电网公司无功补偿装置的技术管理工作,规范电网无功补偿的配置要求,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在广泛征求公司各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并于8月24日以国家电网生[2004]435号印发,其全文如下: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电压质量和电网稳定运行,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信息来源:《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等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特制定本技术原则。

第二条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网企业、并网运行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均应遵守本技术原则。

第二章无功补偿配置的基本原则第三条电力系统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应能保证在系统有功负荷高峰和负荷低谷运行方式下,分(电压)层和分(供电)区的无功平衡。

分(电压)层无功平衡的重点是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层面的无功平衡,分(供电)区就地平衡的重点是110kV及以下配电系统的无功平衡。

无功补偿配置应根据电网情况,实施分散就地补偿与变电站集中补偿相结合,电网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满足降损和调压的需要。

第四条各级电网应避免通过输电线路远距离输送无功电力。

500(330)kV电压等级系统与下一级系统之间不应有大量的无功电力交换。

500(330)kV电压等级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应按照就地补偿的原则采用高、低压并联电抗器基本予以补偿。

第五条受端系统应有足够的无功备用容量。

当受端系统存在电压稳定问题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考虑在受端系统的枢纽变电站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第六条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应结合电网规划和电源建设,合理配置适当规模、类型的无功补偿装置。

所装设的无功补偿装置应不引起系统谐波明显放大,并应避免大量的无功电力穿越变压器。

国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

国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电网公司无功补偿装置的技术管理工作,规范电网无功补偿的配置要求,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在广泛征求公司各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内容如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电压质量和电网稳定运行,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信息来源:《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等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特制定本技术原则。

第二条国家电网公司各级电网企业、并网运行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均应遵守本技术原则。

第二章无功补偿配置的基本原则第三条电力系统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应能保证在系统有功负荷高峰和负荷低谷运行方式下,分(电压)层和分(供电)区的无功平衡。

分(电压)层无功平衡的重点是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层面的无功平衡,分(供电)区就地平衡的重点是110kV及以下配电系统的无功平衡。

无功补偿配置应根据电网情况,实施分散就地补偿与变电站集中补偿相结合,电网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满足降损和调压的需要。

第四条各级电网应避免通过输电线路远距离输送无功电力。

500(330)kV电压等级系统与下一级系统之间不应有大量的无功电力交换。

500(330)kV电压等级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应按照就地补偿的原则采用高、低压并联电抗器基本予以补偿。

第五条受端系统应有足够的无功备用容量。

当受端系统存在电压稳定问题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考虑在受端系统的枢纽变电站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第六条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应结合电网规划和电源建设,合理配置适当规模、类型的无功补偿装置。

所装设的无功补偿装置应不引起系统谐波明显放大,并应避免大量的无功电力穿越变压器。

35kV~220kV变电站,在主变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5,在低谷负荷时功率因数应不高于0.9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功补偿装置选型和容量计算
一、 补偿容量计算
1. 技改项目,已知必要数据的情况
配电系统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决定于下式:
)tan (tan P Q 21c av ϕϕβ-=
其中, c P :供电的月最大有功功率负载,kW
av β:月平均负载率,一般取8.0~7.0
1ϕ:补偿前功率因数角,可取最大负载时的值 2ϕ:补偿后功率因数角,参照电力局/电力公司的要求确定,一般取95.0~90.0
例如:某变电所月最大有功负载为kW 2000,平均负载率为75.0,补偿前功率因数为6.0,补偿后要求目标功率因数为92.0
该变电所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为:
kVar 1361)arccos tan arccos (tan 200075.0)tan (tan P Q 2121c av =-⨯=-=ϕϕϕϕβ 考虑一定的裕量,可选择kVar 1500的无功补偿装置。

2. 新建项目
(1) 已有设计院图纸
具体配置和容量图纸上已经给出。

(2) 没有图纸,已知配电变压器容量
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的%40计算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

二、 无功补偿装置选型
1. TSC/MSC 传统无功补偿装置
(1)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或接触器投切电容器。

一般由等容多补偿支路构成,如果负载变动剧烈,则考虑更为精细、等
容加等比或等容加等差等多补偿支路构成。

(2) 负载谐波重,需要配置串联电抗器。

2. TSVG 混合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1) 对目标功率因数考核严格且高,追求补偿装置性价比。

(2) 负荷变动较为剧烈。

3. SVG 静止无功发生装置
(1)高端、重点项目。

(2)无功变动大且剧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