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补偿计算公式及系数表
动态无功补偿常用计算公式

动态无功补偿常用计算公式1 功率因数PF1=P/S1j×S1j/S1P有功功率S1j基波视在功率S1视在功率2相位功率因数cosφ1=P/ S1j3畸变率THD1= S1j/ S10.955-0.93(根据谐波大小而定)4视在功率S1=3U1I1KV A5视在基波功率S1j = S1×THD1KV A6基波无功功率Q1= S1j×sinφ17补偿后功率因数PF2= P/S2J×S2J/S28畸变率THD2= S2J/ S29视在功率S2=3U2I2KV A10视在基波功率S2J = S2×THD2KV A11基波无功功率Q2= S2J×sinφ212基波补偿容量Qc =P×(tgφ1—tgφ2)13基波补偿电容值C=(Qc /3U2abω)×1-δμF ω电源角频率δ感性与容性比14变压器谐波阻抗(角内)Xbn =3n U2abUK/100SeΩ n谐波次数Se变压器额定容量15电容器基波电流IC =UabωC/1-δ A16电容器基波电压UC = Uab/1-δV17滤波器感性容性比δ=LCω218补偿线电流IL =3IC=3UabωC/1-δ A19滤波电感电压Ul = UC- Uab= Uabδ/1—δV20 n次滤波器滤除率γn = Xbn/(Xbn+Xfn)%比21 n 次滤波器滤阻抗X fn =n 2δ—1/nω0C Ω22 n 次滤波器滤电阻R n =nω0L n /q Ω q 值滤波电感有功与无功比 23谐振频率f=1/2π×LC/1 HZ24电源容性升压ΔU=U 0s ×(Q c /S ) V 25电容器基波容量Q ce =ω0CU 2 KV AR26电抗器基波容量Q le =ω0LI 2le KV AR27容抗X c =1/nω0C Ω 28感抗X l =nω0L Ω 29视在功率S=22Q P +30功率因数COS φ=P/S31n 次滤波器效果γ=1/(1+100S(n 2δ-1)/ n 2Q (1—δ)u k ) 32 基谐比ξ=3I h γU 2/Q 33电容器谐波升压ΔU CN =I N /3ω0NC 34三相电容器谐波容量 Q N =I 2N3/ω0NC整流装置的控制角α,换相重叠角γ及负载电流Ιd 与谐波电流的关系由于整流变压器漏抗的存在,可控硅整流装置的换相不是瞬间完成的。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对无功功率进行调整的过程,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素,降低无功功率的损失。
无功补偿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到,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一、基础公式1.功率因数公式功率因数(PF)定义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即:PF=P/S其中,P表示有功功率,单位为瓦特(W);S表示视在功率,单位为伏安(VA)。
2.无功功率公式无功功率(Q)可以由功率因数和视在功率计算得到:Q=√(S²-P²)二、无功补偿公式1.容性补偿容性补偿是通过增加并行连接的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
假设原始功率因数为PF1,需要提高到目标功率因数PF2,容性补偿公式为:C = ((P * tan(acos(PF2)))) / (ω * (tan(acos(PF1)) -tan(acos(PF2)))))其中,C表示所需电容器的容量,单位为法拉(F);P表示有功功率,单位为瓦特(W);PF1和PF2分别表示原始功率因数和目标功率因数;ω表示电网的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
2.感性补偿感性补偿是通过增加串联连接的电感来消除过多的无功功率。
感性补偿公式为:L = ((Q * tan(acos(PF2)))) / (ω * (tan(acos(PF1))) -tan(acos(PF2)))))其中,L表示所需电感的大小,单位为亨利(H);Q表示需要消除的无功功率,单位为伏安(VAR);PF1和PF2分别表示原始功率因数和目标功率因数;ω表示电网的角频率,单位为弧度/秒。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理想情况下的无功补偿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特性、负载变化等因素,以确保无功补偿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案例分析假设一个电力系统的视在功率为10kVA,有功功率为8kW,功率因数为0.8、现在需要将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根据以上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容性补偿和感性补偿的数值。
最新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1、无功补偿需求量计算公式:补偿前:有功功率:P1= S1*COS1ϕ有功功率:Q1= S1*SIN1ϕ补偿后:有功功率不变,功率因数提升至COS2ϕ,则补偿后视在功率为:S2= P1/COS2ϕ= S1*COS1ϕ/COS2ϕ补偿后的无功功率为:Q2= S2*SIN2ϕ= S1*COS1ϕ*SIN2ϕ/COS2ϕ补偿前后的无功差值即为补偿容量,则需求的补偿容量为:Q=Q1- Q2= S1*( SIN1ϕ-COS1ϕ*SIN2ϕ/COS2ϕ)= S1*COS1ϕ*(1112-ϕCOS—1122-ϕCOS)其中:S1-----补偿前视在功率;P1-----补偿前有功功率Q1-----补偿前无功功率;COS1ϕ-----补偿前功率因数S 2-----补偿后视在功率;P2-----补偿后有功功率Q2-----补偿后无功功率;COS2ϕ-----补偿后功率因数2、据此公式计算,如果需要将功率因数提升至0.9,在30%无功补偿情况下,起始功率因数为:Q=S*COS 1ϕ*(1112-ϕCOS —1122-ϕCOS ) 其中Q=S*30%,则:0.3= COS 1ϕ* (1112-ϕCOS —19.012-) COS 1ϕ=0.749即:当起始功率因数为0.749时,在补偿量为30%的情况下,可以将功率因数正好提升至0.9。
3、据此公式计算,如果需要将功率因数提升至0.9,在40%无功补偿情况下,起始功率因数为:Q=S*COS 1ϕ*(1112-ϕCOS —1122-ϕCOS ) 其中Q=S*40%,则:0.4= COS 1ϕ* (1112-ϕCOS —19.012-) COS 1ϕ=0.683即:当起始功率因数为0.683时,在补偿量为40%的情况下,可以将功率因数正好提升至0.9。
8.3摩擦力一、选择题1.(2013年丽水中考题)如图1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介绍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介绍假设总负荷为P(KW),补偿前的功率因数为COSΦl=al现要求将功率因数补偿到C0SΦ2=a2则补偿前的容量Sl=P∕al补偿前的无功功率QIJl/2补偿后的容量S2=P∕a2补偿后的无功功率Q2—1/2上式Q1-Q2即为需要补偿的无功容量,Q≡Q1-Q2以上的方法就是利用功率三角形来计算。
若以有功负载1KW,功率因数从0.7提高到0.95时,无功补偿电容量:功率因数从0∙7提高到0.95时:总功率为1KW,视在功率:S=P∕cosΦ=l∕0.7≈1.4(KVA)cosΦ1=0.7sin61=0.71(查函数表得)cosΦ2=0.95sinΦ2=0.32(查函数表得)tanΦ=0.35(查函数表得)Qc=S(sinΦl-cosΦ1×tanΦ)=1.4×(0.71—O.7×O.35)-O.65(千乏)补偿电容器容量计算提高功率因数所需补偿电容器的无功功率的容量QK,可根据负载有功功率的大小,负载原有的功率因数cosΦl及提高后的功率因数cosφ来决定,其计算方法如下:设有功功率为P,无电容器补偿时的功率因数cosΦl,则由功率三角形可知,无电容器补偿时的感性无功功率为:Ql=PtgΦ1并联电容器后,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cosΦ,并联电容器后的无功功率为:Q=PtgΦ由电容器补偿的无功功率QK显然应等于负载并联电容器前后的无功功率的改变,即:QK=Ql-Q=PtgΦ1—PtgΦ=P(tgΦ1—tgΦ)(式1)其中:tgΦl=sinΦ1/cosΦ1=√1—cos2Φ1/cosΦ1tgΦ=sinΦ/cosΦ=√l-cos2Φ/cosΦ根据(式1)就可以算出要补偿的电容器容量,将:QK=U2/XC=U2/1—ωc=U2ωc代入(式1),有U2ωc=P(tgΦ1—tgΦ)C=P/ωU2(tgφ1—tgΦ)(式2)。
无功补偿计算书

无功补偿计算:
负荷:6kv电机12台800kw水泵
一般电动机额定负载时的功率因数约在0.75~0.90,根据设备手册,本工程取值
0.87。
1.集中补偿方式
当负荷负载率为额定总负荷的70%时,功率因数最高为0.87
公式:Q=Q1-Q2=P*(tgφ1-Ptgφ2)=(Pn/η)*(tgφ1-Ptgφ2)Pn-电动机额定功率KW
η-效率
cosφ1-电动机补偿前功率因数(水泵电机功率因数保证值)
cosφ2-电动机补偿后功率因数
本公式中,Pn=9600kW,η=95.32%,cosφ1=0.87,cosφ2=0.95,
由上计算可得Q=9600÷0.9532×(0.567-0.329)=2397Kvar
采用集中补偿,自动跟踪补偿,分组投切方式。
2 .单台电机就地补偿方式
单台电机就地补偿计算方式同上,单台就地补Q=200 Kvar
采用就地补偿时,根据规范要求,电动机补偿容量不能超过电机空载无功功率,即Q≤0.9*1.732*U*I0
由以上两个条件选择补偿容量。
无功补偿电容的计算方法公式

2016-08-16全球电气资源
一.感性负载的视在功率S×负载的功率因数COSφ=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Q:S×COSφ=Q
二.相无功率Q=补偿的三相无功功率Q/3
三.因为:Q =2πfCU^2 , O:
1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0.045Kvar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4.5Kvar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45Kvar
四.“多大负荷需要多大电容”
1)你可以先算出三相的无功功率Q
2)在算出1相的无功功率Q/3
3)在算出1相的电容C
4)然后三角形连接
五.因为:Q =2πfCU^2 , SO:
1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31.4Kvar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3140Kvar
六.因为:Q =2πfCU^2, SO:
1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0.015Kvar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1.520Kvar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15.198Kvar
无功补偿怎么计算

没目标数值怎么计算若以有功负载1KW,功率因数从提高到时,无功补偿电容量:功率因数从提高到时:总功率为1KW,视在功率:S=P/cosφ=1/≈(KVA)cosφ1=sinφ1=(查函数表得)cosφ2=sinφ2=(查函数表得)tanφ=(查函数表得)Qc=S(sinφ1-cosφ1×tanφ)=×-×≈(千乏)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无功功率.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利用这些能作功,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不消耗电能;只是把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这种能作为电气设备能够作功的必备条件,并且,这种能是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的电能,电容器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电流在电感元件中作功时,电流超前于电压90℃.而电流在电容元件中作功时,电流滞后电压90℃.在同一电路中,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方向相反,互差180℃.如果在电磁元件电路中有比例地安装电容元件,使两者的电流相互抵消,使电流的矢量与电压矢量之间的夹角缩小,从而提高电能作功的能力,这就是无功补偿的道理.计算示例例如:某配电的一台1000KVA/400V的变压器,当前变压器满负荷运行时的功率因数cosφ =,现在需要安装动补装置,要求将功率因数提高到,那么补偿装置的容量值多大在负荷不变的前提下安装动补装置后的增容量为多少若电网传输及负载压降按5%计算,其每小时的节电量为多少补偿前补偿装置容量= [sin〔1/〕-sin〔1/〕]×1000=350〔KVAR〕安装动补装置前的视在电流= 1000/〔×√3〕=1443〔A〕安装动补装置前的有功电流= 1443×=1082〔A〕安装动补装置后视在电流降低=1443-1082/=304 〔A〕安装动补装置后的增容量= 304×√3×=211〔KVA〕增容比= 211/1000×100%=21%每小时的节电量〔304 ×400 ×5% ×√3 ×1 〕 /1000=11 (度) 每小时的节电量(度)。
无功补偿计算公式

1、无功补偿需求量计算公式:补偿前:有功功率:P1= S1*COS1ϕ有功功率:Q1= S1*SIN1ϕ补偿后:有功功率不变,功率因数提升至COS2ϕ,则补偿后视在功率为:S2= P1/COS2ϕ= S1*COS1ϕ/COS2ϕ补偿后的无功功率为:Q2= S2*SIN2ϕ= S1*COS1ϕ*SIN2ϕ/COS2ϕ补偿前后的无功差值即为补偿容量,则需求的补偿容量为:Q=Q1- Q2= S1*( SIN1ϕ-COS1ϕ*SIN2ϕ/COS2ϕ)= S1*COS1ϕ*(1112-ϕCOS—1122-ϕCOS)其中:S1-----补偿前视在功率;P1-----补偿前有功功率Q1-----补偿前无功功率;COS1ϕ-----补偿前功率因数S 2-----补偿后视在功率;P2-----补偿后有功功率Q2-----补偿后无功功率;COS2ϕ-----补偿后功率因数2、据此公式计算,如果需要将功率因数提升至,在30%无功补偿情况下,起始功率因数为:Q=S*COS 1ϕ*(1112-ϕCOS —1122-ϕCOS ) 其中Q=S*30%,则:= COS 1ϕ* (1112-ϕCOS —19.012-) COS 1ϕ=即:当起始功率因数为时,在补偿量为30%的情况下,可以将功率因数正好提升至。
3、据此公式计算,如果需要将功率因数提升至,在40%无功补偿情况下,起始功率因数为:Q=S*COS 1ϕ*(1112-ϕCOS —1122-ϕCOS ) 其中Q=S*40%,则:= COS 1ϕ* (1112-ϕCOS —19.012-) COS 1ϕ=即:当起始功率因数为时,在补偿量为40%的情况下,可以将功率因数正好提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