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慢性咳嗽概况

合集下载

张念志教授运用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张念志教授运用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张念志教授运用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的咳嗽症状,这种咳嗽不像急性咳嗽一样是一种防御性反射,而是一种病理性反应。

对于慢性咳嗽的治疗,张念志教授独辟蹊径,运用慢咳方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慢咳方是张念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通过调整体内平衡来治疗慢性咳嗽的方剂。

慢咳方主要包括苍耳子、蛇床子、五味子、生麦芽、生地黄、西洋参等中药材,通过中药的配伍作用,达到清热化痰、益气养阴、滋养肺胃之功效。

慢咳方的运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疗:
慢咳方主要通过清热化痰来治疗慢性咳嗽。

慢咳方中的苍耳子和蛇床子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能够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减少痰液的产生。

苍耳子具有润肺降气、清肺泄痰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咳嗽症状;蛇床子具有祛风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能够减轻咳嗽的频率和程度。

慢咳方通过益气养阴来治疗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多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不足有关,所以慢咳方中的五味子、生地黄等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能够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增强肺脾胃的功能,从而改善咳嗽症状。

张念志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丰富,他运用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他的治疗下,患者的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同时患者的体质也得到了改善,减少了反复发作的可能性。

慢咳方是张念志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治疗慢性咳嗽的方剂。

通过调整体内平衡,清热化痰、益气养阴、滋养肺胃,能够有效治疗慢性咳嗽,缓解咳嗽症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慢咳方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受到患者的广泛赞誉。

泽漆汤治疗慢性咳嗽案–经方派

泽漆汤治疗慢性咳嗽案–经方派

泽漆汤治疗慢性咳嗽案–经方派M女士,33岁,已婚。

2019年5月24号初诊。

体貌:体型中等偏胖,皮肤细白,发黄细软,神疲,语声低缓。

眼结膜充血,面颊绯红,唇色淡红,下颌部皮肤发红粗糙有痤疮。

主诉:反复发作性咳嗽3年,复发3个多月。

现病史:患者诉自2015年的冬天因肺炎严重住院15天输液治愈后,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劳,容易感冒咳嗽,逢冬加重。

每到冬天遇冷即开始感冒咳嗽,反复输液治疗或口服西药或中药治疗,用药不详,时好时坏,至春节后天气转暖即好。

体重逐年增加。

2018年的冬天很意外没感冒咳嗽,但2019年春节后却因感冒后诱发咳嗽多家诊所中药西药治疗3个月乏效,遂放弃诊治。

后其母亲因慢性荨麻疹在我处服中药明显好转后苦劝其前来求治。

患者诉感冒已好,不流鼻涕不鼻塞,就是咽痒咳嗽,晨起和晚上刚躺下时或洗澡刚出来时咳嗽加重,为阵发性剧烈咳嗽,多为干咳,有时有痰,黄白相间,粘如果冻,伴随咳嗽涕泪而出。

其它时间咳嗽偶发。

晨起手胀,活动后消失。

怕热,易汗出,时有胸闷乏力,易感劳累。

平时工作忙很少锻炼,偶和母亲散步稍远点就气喘。

休息后消失。

下肢无浮肿。

食欲不振,口不苦,睡眠不佳,余无不适。

心肺部听诊无异常。

剑突下及右肋下按之拘紧,腹软,大小便正常。

舌质淡润,边有齿痕,苔净,舌下少有瘀点。

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

右脉稍大于左脉,双寸关稍弦滑,双尺脉沉弱。

脉缓。

血压100/60mmHg。

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史,母亲有慢性荨麻疹史,父亲因肺癌已病故5年。

月经及生育史:月经延期,40至50天一行,量少,质稠色暗,每次3到5天,无痛经,末次月经时间为2019年5月15.孕1产1,剖宫产史,育一5岁男孩。

给予荆防柴朴汤合小陷胸汤加味。

处方:柴胡20克黄芩15克姜半夏15克党参15克生甘草10克厚朴15克苏梗1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防风15克瓜蒌30克黄连5克杏仁15克生姜3片红枣6个 7副,1天1剂。

机煎, 1天2次早晚温服。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摘要】慢性咳嗽中医称之为内伤咳嗽,是呼吸内科最为常见、发病率高的一种良性疾病。

西医已将慢性咳嗽纳入中国2009年《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目前西医《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尚无标准化的慢性咳嗽(内伤咳嗽)中医辩证和治疗规范。

本文按照中国2009年《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模式阐述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内伤咳嗽的分型辩证、病因病机以及经验治疗,用中国古代的经典方剂作为分型治疗标准,弥补西医2009年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没有标准化的中医辩证施治的不足。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咳嗽辩证施治西医又称现代医学,以“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为主体,通过病史和辅助检查来诊断疾病,再对疾病针对性的用药。

中医和西医具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有较大的区别。

中医学是以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脏象学说为理论体系核心,以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临床上治疗咳嗽有许多经典的方剂。

1 咳嗽的定义慢性咳嗽是以咳嗽时间大于8周、胸部X线无明显异常为定义。

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胃食道反流综合症(GERC)、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等。

由于大量慢性咳嗽患者伴随症状少、诊断线索少,患者医疗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较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医疗保障问题。

中医的内伤咳嗽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咳嗽,通常无外感症状,起病较慢,病程较长,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肃降,气逆于上所致。

临床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痰湿蕴肺型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白质稠,常伴脘闷腹胀,舌质红苔白腻,脉濡滑;痰热壅肺型表现为咳嗽气粗,痰黄质稠,或伴面赤身热,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肝火犯肺型表现为咳嗽阵作,痰少质粘,胁胀口苦,小便不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肺阴亏耗型表现为干咳无痰,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经方止嗽散加味治疗慢性咳嗽200例观察

经方止嗽散加味治疗慢性咳嗽200例观察

1资料 与 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 2 0 1 1 年 1 1 月~ 2 0 1 2年 1 1 月期间 ,接诊 的慢性 咳嗽患 者 2 0 0例 , 这2 0 0例患者 中有 1 2 0例是 男性 , 有8 O例 是 女性 , 男女 比例是 3 : 2 ; 年龄集 中于 5 ~ 6 8 岁, 平均年龄 为 4 4 . 6岁。 这些患者 主要 有细菌 、 病毒引起的 , 的临床症状 : 风寒性 的咳嗽症状 是 咳嗽 的痰比较稀薄 , 白颜色 , 比较容易咳 出, 流清鼻涕 , 头疼 发热 , 不i _ f { 汗, 舌 苔为白色 , 脉搏漂浮 ; 风热性 的咳嗽症状是 咳嗽呈现连续 性, 咽痒而咳 , 痰 比较少 , 不容 易咳 , 或者痰 比较 多 、 白颜色 , 并伴 有 严重的 口干 , 咽咽喉疼痛难 痒 , 舌质 是正常 , 或 者舌尖是红 色的 , 脉 搏漂浮。进行 听诊两肺 时 , 呼吸音 比较正常 , 或者呼吸音 逐渐增 粗, 实施胸透及血常规检测 , 没有} } { 现明显 的异常现象。这些病例都 是 依据《 中药新 药临床研 究指导原 则》 中慢性 的单纯型支气 管炎发 作期 的诊 断标准 。并且排除了其它疾病所 引起 的咳嗽。 1 . 2方法 所有患者都应用 止嗽散加 味治疗 。处方 : 白前 8 g 、 橘红 8 g 、 甘草 1 2 g 、 蝉蜕 1 5 g 、 风寒咳嗽加苏叶 1 2 g 、 白茅根 1 5 g 、 紫菀 1 2 g 、 桔梗 1 5 g 、 前胡 1 2 g 、 生姜 5片 、 风热咳嗽加浙贝母 1 2 g 、 杏仁 8 g 、 荆芥 1 2 g 、 细辛 5 g 、 百部 1 5 g 、 连翘 1 5 g 。用 热水煎 1 h , 取清 液 5 0 0 m l 制备 , 服用 l剂, d , 早 晚各 1 次服用 , 1 5 d一个疗程[ 2 1 。 1 I 3 疗效标准 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 , 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 况。 痊 愈: 患者的 咳嗽 咳痰以及其它 的症状都 消失 , 在 听诊及胸 片 、 血常规检 查中表现正常 。有效 : 咳嗽咳痰的症状得 到显著 的减轻 , 痰 比较容 易 咳出 , 在 听诊及 胸片 、 血常规检查 中基本上 正常或者 明显 改善 。无 效: 咳嗽 咳痰 的症状没有 减轻 , 并有 加重 的趋 势 , 在听诊 及胸片 、 血 常规检查 中也都 没有好转 I 。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经验叶天士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叶天士是清代名医,先后师从王子接、徐时进、马元仪、周扬俊、祁正明、张路玉、柯韵伯、魏荔彤等17位医家,学识广博,治病多奇中,对中医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清末袁焯评价“天士享盛名于雍乾间,学问渊博,心思灵敏,有汉唐宋元诸大家之长而无其短,实汉唐宋元后一人也”。

我们对《临证指南医案》有关慢性咳嗽(久咳、久嗽)的医案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以期对现代慢性咳嗽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提供参考。

1.从上焦肺脏论治慢性咳嗽清化湿热法—千金苇茎汤湿热闭肺引起的久咳,在我国南方地区较常见,但自古以来湿热所致慢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和治法一直未引起重视,《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湿热久咳案1例,治以千金苇茎汤加减。

湿热久咳表现为“久嗽”、“声嘶而浊”,“脉右弦大而缓”,“形瘦目黄”,叶氏予千金苇茎汤去冬瓜仁、桃仁,加马勃、浙茯苓、川斛、通草治疗。

对于湿热久咳,叶氏云:“此乃水谷气蕴之湿,再加时序之湿热,壅阻气分,咳不能已,久成老年痰火之咳嗽也。

”其治疗首当祛其湿,叶氏说“热自湿中而出,当以湿为本治”,“徒清热不应”,“湿不去则热不除也”,叶氏强调给邪以出路,使湿热之邪由里外达或由二便而出。

正如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湿》后所评论的“今观先生治法,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作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热下行之理也”。

案中薏苡仁、通草、茯苓、芦根等通利小便而“渗湿于热下”,专为祛除湿邪而设;马勃清热利咽,开上焦之湿热闭塞;诸药相合,水湿既化,“湿去则热孤”,咳嗽自平。

清肺透邪法——麻杏石甘汤常有外感时邪,伏于体内,令咳嗽久久不愈者,属伏邪致病。

叶氏在论伏气时说:“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

对于“外蕴为寒,内伏为热,肺卫同病”之伏邪久咳,叶氏以麻杏石甘汤加减解表邪而清里热。

《临证指南医案》中有2案:一为“伏邪久咳,胃虚呕食,即《内经》所谓胃咳之状者”,予麻杏石甘汤加半夏、薏苡仁治疗。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慢性咳嗽是一种主要表现为长期或反复出现咳嗽症状,持续时间超过八周的一种疾病。

其病因复杂,不同的病因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传统中药具有疏散风寒、活血化痰、润肺止咳等功效,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咳嗽症状。

本文选用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并进行临床观察,以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

一、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入院的8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治疗组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对照组患者年龄和治疗组相近,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病因等情况均无明显差异。

治疗组给予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珍珠明目丸治疗。

两组都进行4周治疗。

1.2 方法治疗组给予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其组成为:杏仁10g,苏子10g,桔梗12g,枇杷叶10g,半夏10g,桑白皮15g,川贝母8g,黄芩10g,小柴胡15g,生姜6g,甘草6g。

将上述中药材煎成药汁,每日分三次服用,每次150ml。

对照组给予珍珠明目丸治疗,每次2粒,每日三次,餐后服用。

1.3 治疗效果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症状、体征、肺功能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中医疗效标准评定疗效,即治愈:症状消失,患者体征、肺功能均恢复正常;好转:体征、症状减轻,肺功能得到改善;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二、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5%,好转率为50%,无效率为5%;对照组治愈率为25%,好转率为65%,无效率为10%。

两组治愈率和好转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轻度胃肠不适。

三、讨论本研究选择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表明,治疗组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综合上述结果,可知杏苏散合小柴胡汤加减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咳嗽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医伤寒经方治疗咳嗽经验分享

中医伤寒经方治疗咳嗽经验分享

治疗咳嗽的经验咳嗽主因痰饮,治当温化降逆冶咳嗽的方药很多,可以说成千上万,但胡老最常用的方药是半夏厚朴汤,问其由,主要是:咳嗽在《金匮要略》中与痰饮列为一专篇论述,是说痰饮与咳嗽有密切关系,许多咳嗽是因痰饮上犯、气逆不降而致。

对痰饮的治疗,《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治疗痰饮的重要原则,也是治疗咳嗽的重要原则。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如再选择适当的方药,临证多有捷效。

如病例1。

例1:黄某,女,3日岁,病案号67951。

初诊日期1966年2月12日:一周来咳嗽,吐白痰,咽痒胸闷,口干不欲饮,两胁胀,已服汤药数剂而不效,苔白厚腻,脉滑细。

此证属痰饮上犯,肺失宣降,冶以温化降逆,与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四钱,厚朴三钱,茯苓四钱,苏子三钱,橘皮五钱,杏仁三钱,桔梗三钱,生姜三钱。

结果:上药服一剂,咳即止。

半夏厚朴汤原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治疗“妇人咽中如有炙腐”症,胡老认为,本方是小半夏加茯苓汤更加厚朴、苏叶而成。

用于痰饮气结所致的胸满、咽堵、咳逆,为温化痰饮、降逆理气之方。

此患者是痰饮引起的咳嗽,故服之方药对证,很快见效。

方中苏叶,胡老常用苏子。

如表证明显者,可同时加苏叶,或据证合用桂枝汤或麻黄汤;如热象明显者,可加生石膏;如久咳寒饮明显,而表证不明显者,可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痰饮郁久常化热,真寒假热要认清临床可看到不少咳嗽患者,吃了许多药而症状不好转,甚至越来越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未能辨清寒热。

从治验例2可看清这一问题。

例2:李某,男,63岁,病案号15679。

咳嗽,吐黄白痰已4个月,自去年10月患咳嗽、吐痰、咽痛,一直服汤药治疗,咳嗽不减反又加上喘。

患者很细心,把服过药的处方都带来了,其主要处方是桑杏汤加减,患者自己说他吃川贝母都有一斤多了。

刻下症状:咳嗽,吐黄白痰量多,心烦胸满,背恶寒,口干思饮,但饮水后胃脘不适,苔黄腻,舌尖红,脉弦滑细。

胡老与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三钱,桂枝三钱,细辛二钱,干姜二钱,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五味子三钱,半夏五钱,生石膏一两半。

三拗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

三拗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

三拗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发表时间:2010-11-03T09:07:41.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8期供稿作者:陈红兰[导读] 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诊断标准尚未完全明确陈红兰(江苏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 225411)【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354-01 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诊断标准尚未完全明确,大多数患者被误诊误治,不少患者病程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运用经方三拗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3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77例,女61例,年龄13-59岁。

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11月我国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即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咳嗽时间大于或等于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

2、治疗方法用三拗汤加减。

药用麻黄4克,杏仁10克,甘草5克,射干10克,桔梗10克,紫苑10克,蝉衣6克,蜈蚣3条。

伴怕冷者,加桂枝10克;发热,口干者,加牛蒡子10克,连翘15克;苔腻者加薏苡仁20克;鼻塞、流涕者加辛夷、苍耳草各10克。

每日一剂,每次加300毫升,煎取150毫升,早晚分服,2周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忌食辛辣、海鲜之品,适寒温。

3、疗效标准显效:咳嗽及伴随症状消失,一年内无复发;有效:咳嗽及伴随症状消失,半年内复发;无效:咳嗽未减,伴随症状减轻或未减。

4、治疗结果显效68例,有效57例,无效13例。

总有效率90.5%5、病案举例陆某,男,36岁,2004年8月27日初诊,咳嗽一月。

患者因贪凉,久居空调房间,初期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发热,经西药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等治疗,热退,咽痛轻,仍咳嗽、痰少色白,咽痒作咳,频频而作,口不干,大便正常,舌苔薄白中微黄腻,脉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t
88thlna and its relationship
classic
asthma[J】.Ann
Allergy
Asthma
lmmunol。2003。90(6):652. (收稿日期:2013-07-28编辑:任婕)
万方数据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概况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王秋林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003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14,16(2)
浊内生,痰湿上壅于肺,导致肺的主气功能失常,肃降无权,而气 机上逆致咳,指出伤寒论中半夏泄心汤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 之功。采用半夏泻心汤配合拔罐治疗GERC患者,总有效率为
90%。
春季节,邪从El鼻而入,或皮毛而受,肺当其冲,肺失宣降,肺气
上逆则发为咳嗽。叶祖名等口1认为CVA的发病为外感风邪,外 感解后余邪未清、侵入肺系,郁久则外邪化热、化燥伤阴,炼液为 痰,痰阻气道,肺气壅塞,肺失宣肃,久咳不愈。朱洁等H1认为 UACS患儿久咳不愈,以干咳为主,无痰或少痰,咳嗽呈阵咳,晨 起咳嗽明显,鼻塞浓涕,鼻痒喷嚏,咽痒咽干,或有异物感,或伴 清咽等临床特征,综合其表现均符合风痰燥致病的临床特点。 李光等"1认为EB的病位在肺,病机为风邪犯肺,肺气失宣。何 志良【61认为GERC的发病乃是以肝胃失和,升降失常为本,肺 气上逆为标。 2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慢性咳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UACS采用抗组 胺或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CVA治疗原则与支气管哮喘 治疗相同,大多数患者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 剂(B一受体激动剂或氨茶碱等)即可;EB病人糖皮质激素治疗 效果良好;GEEC患者则可试验性予以制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 及胃动力药治疗…。 中医对于慢性咳嗽的治疗,则采用辨证论治或在辨因论治 的基础上再辨证论治,通过化裁经方治疗慢性咳嗽。谢木军 等o¨认为喘咳无论新久都因外感风寒诱发,故治疗以解表为 主,微汗为度,采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慢性咳嗽278例,总 有效率达94.2%。张俊红¨o认为慢性咳嗽迁延不愈,反复发 作,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正虚多以肺脾气虚、肺肾阴虚为主;邪 实则以风、痰、燥、火偏多,取麻杏薏甘汤合止嗽散之化痰理气、 清热疏风、宣肺止咳的作用,治疗慢性咳嗽54例,疗效满意。陈 冬梅博3认为(伤寒论)第67条文中“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 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 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的气上冲胸与慢性咳嗽患者反复发作 胸中不适,咽喉不利,自觉有气上冲即见咳嗽颇为相似,遵“脾 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观点,采用健脾祛湿,温肺止咳 的方法运用苓桂术甘加味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满意。黄戍成 等¨训认为肺癌根治术后,正气亏虚,肺的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升 降失司,肺气上逆则咳,肺气不降,则通调水道功能受到影响,水 湿不降,潴留成痰,痰气互阻,肺失肃降亦为咳。在西医常规治 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治疗肺癌根治术后慢性咳嗽,其总 有效率为90.63%。周文瑾等【I¨认为UACS多发病时间久,为 虚实夹杂,内有痰饮,外受风寒为主要病机,认为小青龙汤可收 宣肺降逆止咳之功,在临床上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UKCS患 者,结果提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王兵【121运用射干麻黄 汤治疗CVA患儿,并检测其相关指标,得出射干麻黄汤在减轻 CVA患儿气道阻塞,缓解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改善肺功能方面具 有显著的疗效,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疗效相当。黄少君等【131认 为GERC的主要病因病机是饮食不当,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痰
量。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值得进 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3. 【2】孙国明,王艳云,李晓春.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验案3则【J]. 河北中医,2012,34(8):1165—1166. (3】 叶祖明.麻杏石甘汤合桑杏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 [J].四川中医,2009,27(7):67-68.
AH,Fontana
agement
GA。跏ijarvi AR,et a1.The diagnosis and msn- ofchronicⅧ曲[J].Eu哪mn Regpiratory Journal,2004,24
H,Tokuyama K,etal.Childhood cough vari.
to
(3):481—492. [15]Todokoro M.Mochi口ki
different觚gl髑described
Chronic

G吣gll§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and
use
with modification of classical pre-
aeriptiOIiS treatment of Chronic Coush,all have achieved
慢性咳嗽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有利于清除呼吸
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
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咳嗽通常按时间可分为3类:急 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8周。慢性咳 嗽的常见病因包括:CVA(咳嗽变异性哮喘)、UACS(鼻后滴流 综合征)、EB(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GERC(胃食管反流性
era
of medical advances.
Key words:TCM,classical
preecfiptiona,treatment,Chronic蝴,review
咳嗽),这些病因占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病因的70%一 95%【¨。临床上中医家在辨因的基础上结合辨证,通过化裁经 方等法治疗本病,其临床疗效确切持久,且简便廉价、花费少,故 较西医治疗具有较好的幄床优势。现将近几年来中医经方治疗
【18]
陈利明.尿al一徽球蛋白和B2一徽球蛋白检测在降低高血压肾
[12]
孟伟.滋阴降火通络汤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籁床研究 [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5):364-366.
损害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5):29—30.
郑青。粱宁.1'GF—Bl在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CJ].粱宁山东医药。2008,4s(17):90-91.
2012,27(175):1641—1642. [10] 黄戍成,童红卫,叶圣雅.射干麻黄汤治疗肺癌根治术后慢性咳 嗽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4):398。404. 【11]周文瑾,覃冠锻,彭清华,等.小青龙汤加减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 的疗效观察[J].2013,31(04):122—123. [12] 王兵.射干麻黄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免疫指标及炎性 因子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9):55—57。63. [13]黄少君,范良,王宝爱,等.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 反流性咳嗽[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305—307. [14]Motice
因病机,并通过化裁经方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较为肯定的疗效。认为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疗效确切,减少了患者的治
疗费用,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新时代医学发晨下经方仍值得进一步发掘。
关键词:慢性咳嗽;中医;经方;治疗 中围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识码:A dol:10.3969/j.issm
1008—987L 2014.02.45
[15】
Wu J1r,Advanced
gly酬∞end
producb

nw
di鲫嘴妇for
万方数据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1 14。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14年4月第16卷第2期
April 2014,VoL 16。No.2
l病因病机 孙国明等口1认为慢性咳嗽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且多发于冬
3结语 通过近几十年对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大多数的咳 嗽是可以治疗的¨4。,但仍需注意到频繁剧烈的咳嗽将严重的影 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显示,75%的慢性咳嗽患儿有 CVA。且54%的CVA患儿可发展成典型哮喘Ⅲ】。张仲景的<伤
寒杂病论)载经方二百余首,将其运用于临床,化裁其中部分方 剂治疗慢性咳嗽,减轻了患者咳嗽等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
2014年4月第16卷第2期
April 2014,VoL 16,Nn 2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113・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概况
王秋林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综述近几年来不同医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研究情况,指出不同中医家从不同角度阐述慢性咳嗽的病
more positive effect.That the dficacy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treatment of(】ll'on-
ic Comgh,reducing the costs d treating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life,classical prescrlption8 is still worth exploring fur- ther In the new
diabetes and
lgi鸭[J].Clin
Lab
Anal,1993,7(4):252-255.
md proem Cin
Gmbb
A.Viagn础c
Value 0f analysis 0f Cystafin C Nepl'ael,1992,38: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