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12:5.1 意识的本质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5.1意识的本质测试(必修4)

高中政治5.1意识的本质测试(必修4)

意识的实质一、判断题1、从发源看 , 意识是自然界长久发展的产物。

()2、除人脑外,其余动物都不可以产买卖识,由于只有人脑才是意识的本源。

()3、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就好像照相机、镜子对事物的反应同样。

()4、详细感觉是客观存在的反应,抽象理论是人脑思想的产物。

()5、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错误的意识是主观臆造的。

()6、现实生活中没有“鬼神”,因此“鬼神”等宗教迷信观点是人们主观想象。

()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论梦幻多么离奇,它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

()二、选择题1.以下各项中属于意识的是:()①思想②脑筋③唯物主义④精神文明建设⑤虚数⑥生产关系⑦鬼神⑧梦中的黄山A. ①③⑤⑦⑧B.①②④⑤⑥⑧C. ①②④⑥⑧D.①③④⑤⑥⑦2.有了人脑不必定存心识。

是由于()A.人脑不过意识的“加工厂”B.意识只有部分内容来自人脑C.意识不必定是人脑的产物D.人脑不必定是健全的人脑3.有名的科学家巴甫洛夫说:“不论鸟翼是多么完满,但假如不凭籍空气,它永久不会翱翔高空。

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你们假如不凭籍事实,就永久不会飞起来。

”这段话主要说了然()A.科学家需要空气才能工作B.没有空气鸟儿不可以翱翔C.意识依靠于物质D.物质和意知趣互依靠4.不论人的感觉或人的思想,不论正确的认识或错误的认识,不论人们对现实的感觉或对过去的思虑、对将来的展望,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角度观察,其共同点是:()1A.都是人的意识B.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应C.都是本源于物质的D.都是意识的表现形式5.健康的人脑能够正常思想,严重损害的人脑则不可以,这说明()A.意识依靠于人脑B.意识不依靠于人脑C.意识只好本源于健康的人脑D.意识不必定老是离不开它反应的对象,但必定离不开人脑6.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质,本能够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

但是他们写出来地倒是三只眼,长脖子,也就是正常的人体身上增添了眼睛一只,拉长了脖子两三尺而已”。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习题:5.1意识的本质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习题:5.1意识的本质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意识的本质1.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

近年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

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

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证明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科学实验发现植物对光有“记忆力”,也就是说植物作为物质对,因此证明了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①正确;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是通过“电化学信号”来完成的,证明了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观点明显错误。

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植物的反应方式与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相似,“相似”体现的是共性,不体现意识反应的特殊性。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下列观点对忧患意识理解正确的是( )①忧患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有了忧患意识③忧患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④忧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非有了人脑,就有了忧,故①观点正确,②观点错误。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④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

3.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三十多个婴儿是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其中狼孩最多,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

这表明( )A.人脑并不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B.意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说明意识是D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5.1意识的本质 练习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5.1意识的本质 练习教师版

5. 1意识的本质基础小测一、选择题1.左右脑迥异的八大特征左脑显意识语言时间分析理智做事求实现代认识右脑潜意识表象空间联想情感做梦创造原始认识读表格回答,人脑是A.意识的来源B.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C.健全的大脑D.人所特有的【答案】B【解析】通过表格中左右脑所起的作用来看,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B符合题意;人脑是意识的“加工厂”,并不是意识的来源,A说法错误;人脑包括大脑,C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排除。

2.图中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答案】C【解析】题干中说“既可以看成……也可以看成……”,说明选项应该是意识活动,排除A;B、D说法错误。

2.法国纪录片《动物之爱》,展示了动物是如何相爱的。

不可思议的是:和人类一样,它们会接吻、拥抱和爱抚,它们的爱既有温柔、细腻也有狂野、激情。

为此,有人认为动物也有意识,此观点A.否定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肯定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C.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肯定了物质世界先于意识而存在【答案】C【解析】题中观点认为动物也有意识,实际是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符合题意;题中观点看不出否认意识的目的性、肯定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肯定物质世界先于意识而存在,A、B、D不符合题意。

3.在近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作为保留节目,魔术一直是所有节目中最为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也是最为神秘的,观众总是为其神奇的表演所震撼。

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魔术表演实质上是虚幻和不存在的假象B.魔术表演制造的假象是主观意识创造的C.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条件的创造利用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答案】C【解析】魔术表演实际上是创造条件、通过制造假象来迷惑观众的,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C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9:5.1 意识的本质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9:5.1 意识的本质练习题

意识的本质1.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观世界的桥梁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2.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红灯停车时去吃。

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

这一观点( )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很聪明,也有意识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过,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

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规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研究发现,“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

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

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③意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④人脑和意识不可分割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下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D.意识的产生离不开生活与实践1.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

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得到时间观念。

高中政治必修4练习:5-1意识的本质b

高中政治必修4练习:5-1意识的本质b

一、选择题1.人的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①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②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③劳动和社会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④动物的心理自发演变为人的意识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人的意识是从物质的反应特性和生物的反应形式发展而来的,劳动和社会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动物的心理不会自发演变为人的意识。

2.洞穴鱼类中有些鱼一生都不离开黑暗无光的溶洞,因为对洞穴生活的高度适应,作为摆设的眼睛逐渐退化直至消失,它们也被称作“盲鱼”。

洞穴鱼的这一现象表明()A.自然规律是可以改变的B.鱼类具有和人相同的意识功能C.生命物质具有反应特性D.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答案 C解析洞穴鱼的这一现象体现了一切生物都具有反应特性,C入选;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变规律,排除A;只有人类才有意识,排除B;D在材料中未体现,不选。

3.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

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答案 D解析A项观点错误,意识不是人脑的分泌物;B项观点也错误,物质世界才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项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故选D项。

4.[2016·河北保定摸底]《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A.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A、B本身错误,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5.1意识的本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5.1意识的本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5.1意识的本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一、选择题1.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在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由此可见(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解析]选C。

意识是客观存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 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的反映,C说法正确;AB与题意不符,D项说法错误。

2.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

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

这表明(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②意识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选D。

①说法错误,因为错觉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不具有物质性;②说法错误,因为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所有错觉也是物质的反映;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3.xx年获得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的获奖理由是: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的发现。

他们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和哲学家几个世纪的问题——大脑如何对我们生活的环境产生一个地图并为我们导航,也就是控制方向感的细胞群。

这一研究成果证明( )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③大脑细胞决定人生的发展方向④人脑细胞具有制约意识活动的功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D。

材料表明了人脑对于人的意识的重要性。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细胞具有制约意识活动的功能,①④符合题意。

②与题意无关;③夸大了大脑的作用,错误。

高中政治必修四 5-1意识的本质 练习学生版 精品

高中政治必修四 5-1意识的本质 练习学生版 精品

5. 1意识的本质基础小测一、选择题1.左右脑迥异的八大特征读表格回答,人脑是A.意识的来源B.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C.健全的大脑D.人所特有的2.图中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2.法国纪录片《动物之爱》,展示了动物是如何相爱的。

不可思议的是:和人类一样,它们会接吻、拥抱和爱抚,它们的爱既有温柔、细腻也有狂野、激情。

为此,有人认为动物也有意识,此观点A.否定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肯定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C.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肯定了物质世界先于意识而存在3.在近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作为保留节目,魔术一直是所有节目中最为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也是最为神秘的,观众总是为其神奇的表演所震撼。

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魔术表演实质上是虚幻和不存在的假象B.魔术表演制造的假象是主观意识创造的C.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条件的创造利用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4.人类的文明意识就是人类用语言交往打破了动物封闭心理的产物。

“人类社会”就是这个产物的象征。

若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突破动物心理的封闭向人类进化。

因此,原始的人类心理和动物心理是完全相通的。

只是到了后来,人类借语言文字创造了历史,这才进入了文明社会。

由此可见①人类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②纯粹动物的心理活动能够自发形成意识③意识不仅是自然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④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是高等动物的心理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5.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脑中的“海马区”在存储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切除掉海马区,那么以前的记忆就会一同消失。

这一发现佐证了①意识是人脑中“海马区”的生理机能②人类的意识来源于人脑中的“海马区”③人脑中的“海马区”是意识的生理基础④“海马区”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

高中政治 5.1 意识的本质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5.1 意识的本质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意识的本质》1、(2011高考上海政治单科卷17)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2、(2010高考•北京卷26)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

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3、“中国梦”、“互联网+”、“新常态”等成为网络流行语。

每个网络流行语背后无一不是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理性思考。

这说明( )A.物质是客观的 B.物质决定意识C.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D.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曹操大军在行军途中,士兵口渴,曹操用鞭指着前面说有梅林,士兵于是不渴。

这就是所谓的“望梅止渴”。

回答4—5题。

4.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望梅”对于人来说毫无意义B.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C.“望梅”确实能“止渴”D.意识不能代替物质,“望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口渴问题5.对于人来说,“望梅”可能“止渴”,“谈虎”可能“色变”。

而对动物来说则不行。

这是因为()A.人脑有第一信号系统,而动物则没有B.人脑有第二信号系统,而动物则没有C.人脑具有条件反射活动,而动物则没有D.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6.“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

诗人感受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7.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训练1 意识的本质
一、选择题
题组一意识的起源
1.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

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

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一切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生物的特殊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有人说:“鸟有鸟言,兽有兽语。

”似乎动物也有语言,如鸟儿鸣叫,蜜蜂舞蹈,鹦鹉学舌,也能传达一定的信息。

对此,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A.动物的“语言”只是其本能反应,并不是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意识
B.动物的“语言”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现象的反映
C.动物有动物的意识,人类有人类的意识,互相不能理解而已
D.鸟言兽语同人的语言一样,也是意识的一种
3.“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C.有了人的存在就一定有意识
D.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题组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4.在蚂蚁界,一窝蚂蚁多达万只,但多而不乱,各司其职,分工明细:蚁后的任务是产卵、繁殖;工蚁负责建造、觅食、运粮、育幼等;雄蚁负责与蚁后繁殖后代;兵蚁则负责抵御外侵、保卫家园。

对于这种既没有谁挑肥拣瘦,也没有谁互相扯皮、内耗,大家配合默契的行为,有人认为某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

认为某些动物有意识的观点()
A.肯定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证明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了只有高等动物才有意识的观点
5.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

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沃森是IBM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作为电脑医生,沃森每秒可以处理500GB的数据、诊断准确率高且不用休息。

但行医远远不是处理数据这么简单,病人和家属的情绪抚慰、实践中细微差别的把握,无论哪一点都离不开人类的医生,这说明()
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某些功能上是可以替代人类的②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人工智能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③人工智能虽然也有意识,但却不如人类的情感丰富细腻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工智能始终不具有独立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春晚上机器人翩翩起舞,人机大战中AlphaGo4∶1大胜李世石。

人类一次次见证着科技的魅力,但同时又再次引发“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的讨论,人类的尊严是否难以捍卫。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将会被自己创造的“思维”控制②人工智能可能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③人脑是产生思维的生理基础和源泉④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组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8.《清明上河图》上几乎不见马和羊这两种常见动物。

究其原因,是马和羊牵扯到北宋的军事秘密。

为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宋朝加紧对马和羊等战略物资的控制。

这说明()
A.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9.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

这表明()
①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②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0.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会徽,由艺术化书法体汉字“冬”及英文“BEIJING 2022”“Candidate City”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图案组成。

从唯物论角度看,该会徽在创作上()
①根源于客观存在②融入了艺术加工③超越了客观现实④来自于艺术灵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中国早起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

这表明() 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里约奥运会的两个吉祥物(右图)分别代表了巴西的动物和植物。

代表巴西动物的吉祥物,其中有猫的灵性、猴子的敏捷以及鸟儿的优雅;植物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来自巴西热带雨林的植物,体现出桑巴国度的热情与奔放。

吉祥物的设计理念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反映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D.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差异性
二、非选择题
13.创意产业,是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创意产业推崇个人创造和精神创新,利用人的创造力,创造财富和就业
机会。

许多国家和城市把创意产业作为其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重要动力。

(注: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工艺品、时装设计、电影、出版、电视广播等行业)
有人说:创意来源于富有创造力的人脑。

请运用哲学道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4.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就全省教育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透露,本省高考改革方案已经经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目前已报教育部审批。

根据方案,山东省从2016年高中的秋季入学后实施新的高考方案。

新方案的核心就是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将夏季高考的统考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增加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性,同时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六门学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己选择三门纳入高考成绩。

运用意识本质的相关知识,说明山东省颁布高考改革方案的原因。

答案精析
1.B
2.A
3.D
4.B『某些动物的感觉、行为与人的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不同,形成的机制不同,它们的性质也就完全不同,它们属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而不是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不能将二者混淆,故选B项。


5.D
6.C
7.C
8.B
9.B『题意旨在强调任何意识都源于客观存在,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①④符合题意;观念都经过了人脑的加工改造,与现实不完全相同,②说法错误;③与题意无关;故选B项。

』10.A『会徽的创作根源于客观存在,又高于客观存在,是艺术化了的客观存在,①②的说法符合题意;③④的说法是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的否定,错误。

故本题应选A。


11.C12.A
1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创意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上述观点没有认识到客观存在是意识的源泉,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14.(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山东省高考改革方案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而作出的正确抉择。

这一决策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

(2)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决定了高考政策要与时俱进,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这说明了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