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生活处处有科学班队课2019四年级

合集下载

班会:生活中的科学

班会:生活中的科学

20.暖水瓶为什么能保温?
暖水瓶的瓶胆,是由两层玻璃制 成的,中间加层里的空气被抽掉后, 里面就形成了真空。由于真空不容 易传热,里面盛的水就不容易变凉。 当我们把冰块放到暖瓶里时,暖瓶 外边的热也同样不容易进到暖瓶内, 冰块也就不容易溶化了
生活中处处可见科学, 细致观察,你定能发 现更多!
15.防止洗澡水变凉的方法
冬天泡澡时,水很容易变凉,可 以再浴缸中加上一点盐。盐有暂时 堵塞汗腺的作用,体热就不会散发 出去了。源自16.为什么筷子放水里像被
折断一样?
因为光的折射原理。
17.为什么煮熟后滚烫的鸡
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 易剥壳?
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 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 从而使两者脱离。
11.为什么蛇没有脚都能走
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 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鳞片不但 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 「脚」。 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而每 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 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 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 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 也可以走动呀!
3.为什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 ?
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 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 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 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 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 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 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4.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
9.为什么自己搔自己时不感
到痒?
当别人搔自己时,我们会倍感痒, 而且不断大笑;可是,当自己搔自 己的时候,我们不单不会大笑,而 且更不感觉到痒。基于我们的思想 上已有了准备,大脑会发出一种 「不会有危险」的讯息,神经亦随 之放松,所以便不会大笑起来和感 到很痒了!

《身边处处是科学》 教案

《身边处处是科学》 教案

《身边处处是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无处不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身边的食物中的科学2.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3. 身边的化学现象4. 生活中的生物奥秘5. 科技产品与科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的魅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科学的乐趣。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教学内容讲解:分别讲解身边的食物中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身边的化学现象、生活中的生物奥秘和科技产品与科学。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食物的腐败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更多的科学现象,并进行记录。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对生活科学现象的认知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他们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记录情况。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科学知识网站,方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2. 图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与生活科学相关的书籍,拓宽知识面。

3. 实验器材: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章节一:身边的食物中的科学(2课时)2. 章节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课时)3. 章节三:身边的化学现象(2课时)4. 章节四:生活中的生物奥秘(2课时)5. 章节五:科技产品与科学(2课时)6. 章节六:教学评估(1课时)7. 章节七:教学资源介绍(1课时)8. 章节八:教学进度总结(1课时)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2019)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19)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第一单元电一、单元教学意义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身边处处是科学》 教案

《身边处处是科学》 教案

《身边处处是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无处不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身边的科学现象: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现象。

2. 科学探究方法: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

3. 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科技产品、健康生活等。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现象。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 实验演示法: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1. 案例资料:收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案例。

2. 实验器材:进行科学实验所需的器材。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教学内容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兴趣,如“为什么鸡蛋不容易摔碎?”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讲解身边的科学现象。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浮力等。

4. 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科学现象。

5.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酸碱中和、水的沸腾等。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并进行记录。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科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了解科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如水资源保护、空气质量改善等。

2. 科学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认识科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贡献,如疫苗研发、手术技术进步等。

3. 科学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探讨科学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杂交水稻、病虫害防治等。

七、教学方法1. 资料分析法:通过分析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科学在环境保护、医疗健康、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应用。

2. 视频演示法:播放相关领域的科学应用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科学应用的认识和看法。

生活处处都有科学作文500字_四年级作文

生活处处都有科学作文500字_四年级作文

生活处处都有科学作文5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古镇玩。

在游览的时候,我看见有人在用磨刀石磨刀。

我好奇地看着,只见那人将一把钝刀放在磨刀石上,来回磨擦,不一会这把刀就变得锋利无比,我惊讶极了。

我问妈妈:“妈妈,磨刀石为什么可以把刀磨锋利啊?”妈妈含
糊的回答了我:“额,可能因为磨刀石比较结实吧。

”我听了这话,不死心,又去问爸爸:“爸爸,你知不知道磨刀石为什么可以把刀磨锋利?”爸爸的回答和妈妈一样,也是说因为磨刀石比较结实。

我对于这回答很是失望。

决定自己去解开这个谜题。

回到家,我一头扎进书房,翻开我那一本本百科全书,快速的搜索着。

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却还没找到。

无奈之下我只好去请教“度娘”上的各位学霸。

我打开电脑,经过一番“激烈的奋战”,我终于
在茫茫词条、答案、问题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磨刀石之所以能磨刀,是因为磨刀石看似光滑,实际上是由很多粗糙的颗粒组成的。

当我们把一把钝刀在磨刀石上来回摩擦时,磨刀石表面那些粗糙的颗粒就会把刀上的铁“吃掉”,如此刀就被磨
利了。

生活中真是处处都有科学呀!
1 / 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四年级叙事作文 :身边处处有科学_900字

四年级叙事作文 :身边处处有科学_900字

四年级叙事作文:身边处处有科学_900字晚上,我嚷着妈妈教我做“醋溜土豆丝”。

为了表示诚意,我主动要求为妈妈打下手。

来到厨房,我迅速将两个土豆洗净,递给妈妈。

只见妈妈麻利地将土豆削好皮,均匀地切成丝,她并没有急着将土豆丝下锅,而是把土豆丝放入醋水中浸泡,并反复冲洗。

我正纳闷,这是为何呢?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告诉我,用醋水浸泡既能够避免土豆丝在空气中氧化变黑,还能够去除淀粉,保证口感清脆。

开始炒菜了,锅里的土豆丝在妈妈有节奏的翻炒下散发出了浓浓的香味儿,我看得直咽口水。

快出锅时,我发现妈妈在土豆丝中再次放入几滴醋。

“放醋不但能够防止土豆丝粘锅,还能让我们吃着脆爽。

”妈妈在一旁解释道。

“难怪叫“醋溜土豆丝”,看来,醋是这道菜必不可少的角色呀!”我紧接着说。

终于,热气腾腾的土豆丝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哇!脆脆的、爽爽的,真是美味!为什么醋的用处这么奇妙呢?我赶紧查阅资料,发现醋除了调味的作用之外,还有解毒的作用。

因为土豆中含有一种弱碱性的生物学碱——龙葵素,它有麻醉中枢神经和溶解红细胞的作用。

极少量龙葵素对人体没有明显害处,但是如果一次吃进过多土豆,经过15分钟至3小时就可发病。

而米醋的酸性则能够协助分解龙葵素。

谜底终于解开了,我长吐了一口气。

吃完晚饭,按规矩,我来洗碗。

走进厨房,我正准备把妈妈削的那些土豆皮倒掉,“孜,这土豆皮不能扔,还有用呢!”妈妈立即阻止道。

“土豆皮也有用处?”我疑惑不解。

妈妈并没有急着向我解释,而是笑着走近洗碗池,她把土豆皮放在沾满油渍的水龙头上,便开始反复擦拭着水龙头,逐步地,我发现,水龙头上的污垢被擦掉了,用清水一洗,水龙头光光的、亮亮的,像新的一样。

真是太神奇啦!顾不上洗碗,我连忙上网搜查。

有答案了,原来水龙头不亮,大多是因为金属氧化,而土豆皮含有酚类物质,具有还原性,可清除氧化物。

同时,土豆皮中的大量淀粉还具有很好的吸附和去污水平。

虽然是一顿饭的功夫,但是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原来身边处处有科学呀!四年级:李孜。

2019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19年春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钟山镇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总第课时)。

【四年级作文】生活处处是科学

【四年级作文】生活处处是科学

【四年级作文】生活处处是科学
科学,这是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词语,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是科学。

星期天早上,我到卫生间去洗漱,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门打不开了,爸爸这
时也看见了,便来帮我。

我和爸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打开。

吃早餐时,我想:为
什么好好的门会拉不开呢?会不会是什么粘住了?能不能修好?……我一直在想这个“拉
不开的门”,我有了一个想法:自己做实验。

我设想需要的物品:水,一小块做木门的木头,可以把木头装进去的器皿,装水的器皿,支架,蜡烛,一块木板。

材料准备好了,我们可以做实验了。

我先将水倒入装水的器皿里,接着将装着水的器皿放在支架上,在木板上放一根蜡烛,将支架放在蜡烛上,然后把木头放在器皿上,点燃蜡烛,不时向木头上洒热水,将器皿里
的水烧开,有水蒸气向上飘,这时,木头上便有一层水珠,过了一会,木头变得很膨胀。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太好了,我成功了!”“可为什么木头和水在一起后,木头会膨胀呢?”我百思不
得其解,于是开始查《十万个为什么》。

书上说,水蒸汽里既有水,又有汽,水蒸汽进入木头后,木头就会吸收水蒸汽的水分,所以会膨胀。

我拿来手机百度一下,手机上写的也是一样的。

这次实验,我学习到了一个新知识。

生活处处是科学啊!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处处有科学》主题队会——四(1)中队
一、活动目标: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科学就在身边。

班级学生能更好地学科学、用科学,主动参与科技节活动。

二、活动过程:
1.引入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

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第一篇章像科学家那样
迎着灿烂的朝阳,
迈开轻快的步伐,
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将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翔。

科学为人类撒下了充满希望的种子,
科学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在这些辉煌的背后有一批伟大的科学家,
他们身上都有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

下面我为大家讲述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问问题的孩子——爱迪生》《地心引力——牛顿》
是呀,无数个“为什么”,无数个小问号,正是科学萌生的幼苗。

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开始研究大自然和生活中许多现象,积累了许多知识。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的努力,把这些知识整理提炼得更深刻,更准确,这就成为科学知识了。

只要善于发现,就能更好地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篇章科技在腾飞
科学技术是神奇的,科学技术是有趣的,科学技术是威力无比的!欣赏我国四大发明。

人们想要千里眼,科学家发明了——望远镜
人们想要顺风耳,科学家就发明了——电话机
人们想要上天,科学家就发明了——飞机、火箭。

人们想要入海,科学家就发明了——轮船、潜水艇。

科学真是太神奇了!欣赏现代科技发展。

第三篇章科学就在身边
1.雷电怎么产生的?
2.磁铁产生电吗?
3.任务布置: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科学幻想画:要求8开。

科学小制作:要求运用科学小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