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的组合表达式及制作方法(基础教学)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教案设计

《立体构成》教案设计

《立体构成》教案1、课程名称:立体构成2、学时学分:72学时3、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4、指定教材胡介明主编《立体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1月版。

5.教学参考书《立体构成》金剑平湖北美术出版社新编《立体构成》邱松辽宁美术出版社6.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提问式教学。

7.教学手段教师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传统讲授。

8.考核方式课堂发言,平时作业,课堂参与,课堂表现,考勤要求。

9.学习方法课堂理论教学中注重重点与难点的透彻讲解结合欣赏国内外构成作品,来体现构成思想和造型语言在现实设计中的运用,加强课题训练,培养学生造型的构思能力,立体感觉提高表现技巧。

10.辅导答疑:随堂答疑11.本课程的其它要求上课时应关掉所有通讯工具;上课时不得讲话,不得低声耳语,不得迟到早退;上课时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发言、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重视当堂测试、课下作业、调研报告、市场调查、课程评论等方面的比率作用。

一、学习立体构成的意义1、本章教学时间:4学时2、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立体造型元素,按照构成的规律和法则去组合出不同的立体造型,探讨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材料和空间的运用上展开广泛的探讨和研究。

3.本章教学重点:从侧重技法训练转为培养立体感觉和表现技能并重,以提高视觉的感知能力。

从美学角度出发,将立体构成的知识融入设计案例。

4.本章教学难点:培养实际设计中运用立体构成的能力。

5.本章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参与,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提问式教学,课程论文,师生互动。

6.本章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培养实际设计中运用立体构成的能力。

7.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其它教学道具与教学条件。

8.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9.本章课程引入方法:向学生提问,案例引入,举例引入,其它开始新课的方法。

10.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1)《立体构成》金剑平湖北美术出版社2)新编《立体构成》邱松辽宁美术出版社概述除开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

多面体立体构成步骤

多面体立体构成步骤

多面体立体构成步骤多面体立体构成超有趣的呢!咱先来说说材料准备。

你得找些合适的材料呀,像硬卡纸就很不错,容易裁剪还比较好塑形。

或者是轻木片,有那种自然的木质纹理,做出来的多面体很有质感。

再准备一把好用的剪刀或者美工刀,还有胶水或者胶棒。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构思多面体的形状啦。

最简单的就是正四面体啦,想象一下,它就像一个超级稳定的小金字塔。

你可以先在纸上画个草图,把各个面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好。

如果想要更复杂一点的,像正八面体或者正十二面体,那可就要多花点心思在草图上喽。

每个面的角度和边长都得考虑好,不然做出来的多面体就会歪歪扭扭的,那可就不好看啦。

画好草图后就开始裁剪材料啦。

按照你画好的面的形状,小心翼翼地用剪刀或者美工刀把材料裁剪出来。

这时候可得注意安全哦,要是不小心伤到小手就不好啦。

裁剪的时候尽量让边缘整齐一些,这样拼接的时候才会严丝合缝。

然后就是拼接的环节啦。

把裁剪好的面用胶水或者胶棒粘在一起。

从一个角开始粘起,慢慢地把各个面组合起来。

这就像是在搭建一个小城堡一样,一块一块地把城墙垒起来。

在粘的时候要稍微用点力按压一下,确保每个面都粘得牢牢的。

要是有哪个面没粘好,多面体可能就会散架,那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费啦。

要是觉得做出来的多面体有点单调,还可以给它装饰一下呢。

可以用彩色的笔在面上画一些小图案,或者贴上一些小贴纸。

比如在正四面体上画上小星星,或者在正八面体上贴上小花花,瞬间就变得超级可爱啦。

多面体立体构成就是这么个过程,虽然可能会有点小挑战,但是当你看到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漂亮多面体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哦。

2024版立体构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024版立体构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果。
节奏与韵律
旋转韵律
元素围绕某点或轴线旋转变化,形成 螺旋状或圆形的视觉效果。
波动韵律
元素呈现波动状的变化,如正弦波、方 波等形态的变化。
04 立体构成的创意思维方 法
头脑风暴法
• 定义: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通过集体讨论、互相启发,产生大量新的想法和方 案。
头脑风暴法
实施步骤 明确主题和目标
景观小品设计
通过立体构成的手法,设计出具有艺术感和实用性的景观小品,如 花坛、雕塑、喷泉等。
空间布局
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立体构成的空间布局原则,合理规划景观元素 的位置和比例,营造出和谐统一的空间环境。
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工业产品设计
在产品造型设计中,运 用立体构成原理,设计 出符合人体工学且具有 美感的工业产品,如家 具、家电等。
组建多元化团队
头脑风暴法
创造轻松氛围,鼓励自由发言 记录并整理所有想法
注意事项
头脑风暴法
避免批评和否定他人 的想法
重视数量,以量变促 进质变
鼓励提出大胆、新颖 的想法
形态分析法
• 定义:形态分析法是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通过对事物 形态的分解、组合和变化,产生新的设计方案。
形态分析法
实施步骤 确定基本形态
包装设计
通过立体构成的手法, 设计出独特且富有吸引 力的包装造型,提升产 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 力。
玩具设计
运用立体构成原理,设 计出有趣且富有创意的 玩具造型,增加玩具的 趣味性和互动性。
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展台设计 通过立体构成的手法,设计出独特且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展 台造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陈列设计 在展示空间中,运用立体构成的原理,合理规划展品的陈 列方式和空间布局,营造出舒适且具有艺术感的展示环境。

立体构成-E第5章立体形态构成的组合方法

立体构成-E第5章立体形态构成的组合方法

单体组合: 在进行立体构成训练时,多种线框重复叠合可以组合成多种单一造型元素 的重构,这种造型可以有位置或方向上的唯一变化。 转体组合: 线材组合为长方形、三角形等造型,以尺寸作为排列顺序进行渐变,可以 改变方向的变化或尺寸的变化,从来展现造型的韵律美、秩序性,如图所示。
线构成的转体设计
三、 线元 素立 体之 间的 组合 构成 方法
台南裕文图书馆
经典案例
“台南市裕文图书馆”案例赏析
分析: 图书馆在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
用牙签、冬枣做的立体构成
二、 线 立 体 的 构 成 方 法
桁架的方法。桁架又称网,是将线材采用铰节、构造的方法构造成三角体 或三角形,并以这些三角体或三角形为单位组成的构成,如图5-6所示。有些框 架可以用木板作依托,也可以用木板做框架。
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在荷载作用下, 桁架君正钢结构工程中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 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故适用 于较大跨度的承重结构和高耸结构,如屋架、桥梁、输电线路塔、卫星发射塔、 水工闸门、起重机架等。
线的立体构成基础方法
二、 线 立 体 的 构 成 方 法
框架构造的方法:用硬质的线材制作成基本框架,可以根据造型的变化而 变化。
编结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在基础框架上,用软质材料进行编结,形 成手工感较强的造型,如常见的有壁挂、风铃、中国结等。
具有民族风情的编织风铃
二、 线 立 体 的 构 成 方 法
线的立体构成
案例导入
• 分析: 在三维立体空间构成中,线是最主要的材料,它主
要是以长度单位为特征的型材,具有方向感和运动感 ,如上图所示。因此,在造型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线 的特点,塑造出成功的立体空间造型。

立体构成课件完整版

立体构成课件完整版
雕塑与装置艺术
雕塑与装置艺术是立体构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艺术家 们通过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手法,创作出具有独特美感和 深刻内涵的立体艺术作品。
2023
PART 02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REPORTING
点、线、面、体
• 点: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具有聚集视线和标明位置的作用。点在空间中 可以起到标明、强调和突出的作用,通过点的疏密、大小、明暗和层次等变化, 可以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学生作品解析
作品二:《海洋之心》
该作品以废弃塑料瓶为材料,通过切割、打 磨和组合等手法,创作出一件具有环保主题 的立体构成作品。作品呈现出一颗晶莹剔透 的“海洋之心”,呼吁人们关注海洋生态问 题。该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创意和环保意 识,也体现了立体构成的实用性和社会性。
学生作品解析
作品三:《星空遐想》
作品一:《空间之塔》
该作品以钢材和玻璃为主要材料,通过巧妙的构造和光影效果,展现了立体构成的 独特魅力。作品高耸入云,仿佛连接天地,引导观者思考空间与人的关系。
经典作品欣赏
作品二:《流动的水滴》
这是一件以金属丝为主要材料创作的立体构成作品。作者通过精细的编织和弯曲处理,将金属丝塑造成水 滴的形态,呈现出一种流动、轻盈的美感。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材料的精湛掌控力,也体现了立体构成 的无限可能性。
韵律
韵律是指图形或物体在视觉上的起伏变化。 与节奏不同,韵律更加关注于元素之间的起 伏和变化。在立体构成中,韵律可以使作品 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景观设计 中,通过地形的高低起伏和植物的疏密变化 可以创造出韵律感。
2023
PART 06
立体构成作品欣赏与解析
REPORTING
经典作品欣赏

立体构成的构成方法

立体构成的构成方法

立体构成的构成方法一半立体构成半立体(relief)又称之为二点五维构成(tow and half dimensional design).是在平面材料上进行立体化加工,使平面材料在视觉和触觉上有立体感,但没有创作物理空间的构成方法,故称为半立体构成.半立体构成是平面材料转化为立体的最基本的构成训练.半立体构成的材料多为纸张、塑料板、有机玻璃、木板、泡沫板、石膏等.具有平面感的面材(如纸张)转变为具有立体感,是源自深度空间的增加.而折叠、弯曲及切割拉引都可以使深度空间增加,所以,半立体的主要构成方法是折叠(直线折叠、曲线折叠)、弯曲(扭曲、卷曲、螺旋曲)、切割(挖切、直线切割、曲线切割).二板式构成板式构成是在平面材料上经过折叠切割等立体化加工后,形成具有一定深(厚)度的,具有浮雕特征的板状立体,这种构成形式称为板式构成(板式构成的实质是以半立体为基本形态的重复或渐变构成(板式构成可以分为有板基构成和无板基构成(所谓板基是指在平面材料上,通过反复折叠而得到的板式基础原形(? 瓦棱折板基瓦棱折板基是板式构成中最基本的板基 ,其制作也很简单,即把平面材料以折线形式进行反复折叠加工,得到的板状立体就是瓦棱折板基.瓦棱折板基变化:瓦棱折板基成型样式给人呆板、单调、平淡的感觉,所以要进行瓦棱折板基的变化设计.瓦棱折板基的特点是:反复的折叠在立面上呈均匀的折线样式(这个折线样式表达了板状立体中的折叠线关系(这也是进行瓦棱折板基变化设计的着眼点(只要改变立面呈现的折线样式,如渐变、跳跃、平台等等,就会使瓦棱折板基发生变化(瓦棱折板基切割:在瓦棱折板基或瓦棱折板基变化的折叠上,进行切割,然后利用切线对折叠线作拉引,产生高低点空间转换的构成方法(切割位置要有次序的分布(? 蛇腹折板基蛇腹折板基是横向反复折叠,只引起平面材料的横向收缩(蛇腹折板基是使平面材料在横向和纵向都会因折叠而收缩的板基形式,因为蛇腹折板基成型后,在视觉上像蛇腹部的结果而得名(蛇腹折板基变化:蛇腹折板基变化设计除了在板状立体的折叠关系上作变化外,还可以在纵向折叠方法上变直线折叠为曲线折叠(蛇腹折板基切割与瓦棱折板基切割大致相同(以上是板式构成中的有板基构成方法(? 无板基构成无板基构成也有两种构成方法(一种是先设计半立体为基本形态,然后通过基本形态的重复聚集排列形成板状,另一种,就像平面的重复构成一样,进行骨骼设计,然后在每个单元格进行同样的切割和折叠(三线立体构成立体构成中的线是有决定长度特征的材料实体,通常称这种材料为线材(用线型材料构成的立体形态成为线立体(线材因材料强度的不同可分为硬质线材和软质线材(在生活中,常见的硬质线材有:条状的木材、金属、塑料、玻璃等;软质线材有:毛、棉、丝、麻以及化纤等软线和较软的金属丝(? 硬线构成:即硬质线材的构成(硬质线材的强度较好,有比较好的自身支持力,但柔韧性和可塑性较差(因此,硬质线材的构成可以不依靠支架,多以线材排出、叠加、组合的形式构成,再用粘结材料进行固定(硬线构成具有强烈的空间感、节奏感和运动感(? 软线构成:又叫软质线材的构成(软质线材的材料强度较弱,没有自身支持力,柔韧性和可塑性好(所以,软质线材通常要框架来支持立体形态,对框架的依赖软线构成可分为有框架构成和无框架构成(有框架构成先用硬质线材制作框架,再在框架上定接线点,然后用软质线材按照接线点的位置连接(无框架构成是利用软质线材的编结、层排、堆积进行构成如软挂壁、织物等(四面立体构成? 面的层排面材本身对空间占有较少,体量感弱(然而,通过面材的堆积重叠,可以得到具有一定体量感的体块.利用面材重叠间距的可变性,按一定的比例有次序地排列面材,构成一个新的形态.这就是面的层排构成方法.在面的层排构成中,可以通过改变面材的基本形态,如直面曲面折面以及面的不同形状,使面的层排构成更加丰富.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渐变重复发射的形式排列面材,产生丰富的层排构成形式.? 柱式构成柱式构成是面立体构成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造型样式.柱式构成的基本制作方法是把平面的面材,围绕中心轴进行折叠或弯曲并把起始边沿粘接在一起,即构成了柱式的立体造型.通常,柱式的两端是不加封闭的,因此柱式也被称为透空柱体.因折叠和弯曲的加工方法不同,构成的柱式也不同,一般可分为棱柱和圆柱.五块立体构成? 单体自然界中各种形态都可以用几何单体来进行认识和研究.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就认为:“自然界的物象皆可还原为简化的球形、圆锥形、圆筒形的构成”所以,单体是立体构成最基本的块立体形式。

3.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和方法

3.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和方法

(图227)
UNIT 3
1
2
3
4
5
6
7
8
9
3.4.1.2 立方体构成
4)方体组合构成 多个相同的立方体进行某种秩序的排列堆砌或者是多角 度、多方位的复杂组合形成新的整体造型,还可以立方 体为主与其他造型综合构成(图228)。
(图228)
UNIT 3
1
2
3
4
5
6
7
8
9
3.4.1.2 立方体构成
5)长方体组合构成 长方体竖立可以成为方柱体构成,也可以横向延长、软 化、扭曲成波浪型,麻花型。可以不同方位、长短不一 组合构成,也可以斜切、斜接变换方向交叉组合构成。 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在雕塑与建筑上更能体现其价值 (图229)。
1.球体构成
1)多面球体构成; 2)球体弹性变化构成; 3)球体分割构成; 4)球体肌理与自裂构成 ; 5)相同球体多元构成; 6)球体空间层次构成; 7)不相同球体多元构成
2.立方体构成
1)单体变形构成 ; 2)单体分割构成 ; 3)单体增加构成 ; 4)方体组合构成 5)长方体组合构成
4.锥体构成
力学构成
(图241)
UNIT 3
1
2
3
4
5
6
7
8
9
2) 拉力破坏 表现在物体断 裂破坏时,而 其中还有一点 连接,让人感 到即将断裂分 离,有种“藕断 丝连”的视觉 冲击力(图 242)。
3.4.2.2 力学构成
(图242)
UNIT 3
1
2
3
4
5
6
7
8
9
3) 不稳定接点 这种表现方式是让物 体放置时接触地面的 基点小或是倾斜欲坠。 比如埃及金字塔,方 锥体造型可以牢固万 年,如果将造型翻转 倒置,尖点朝下,就 可想而知了。再如, 杂技演员不断叠加椅 子倒立,椅子的整体 斜度呈45°角,就像 比萨斜塔一样,视觉 上造成失去重心平衡, 让人有种心惊肉跳的 感觉(图243)。

立体构成制作方法

立体构成制作方法

立体构成制作方法立体构成是指在平面上通过透视、比例和重叠等手法,以达到展示三维感的一种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立体构成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绘画、平面设计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立体构成制作方法。

1. 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指在立体构成中,离观察者较近的物体看起来较大,而离观察者较远的物体看起来较小的现象。

要实现近大远小效果,可以通过设置透视点和透视线,从而使物体按照远近关系呈现出不同的大小。

在制作立体构成时,可以先确定透视点,然后根据透视点的位置,将物体绘制到不同的大小。

通常,离观察者越近的物体应该更大,离观察者越远的物体应该更小。

2. 重叠效果重叠效果是指在立体构成中,通过将物体部分或全部遮挡住,来表现出远近距离的一种手法。

在制作立体构成时,通过将物体之间交叉、重叠,可以使观察者产生一种远近的错觉。

为了实现重叠效果,可以先绘制最前面的物体,然后逐渐绘制后面的物体,将后面的物体部分或全部盖住最前面的物体。

3. 色彩与明暗在立体构成中,色彩与明暗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运用阴影和高光,可以使物体在立体构成中更加立体化。

要运用色彩和明暗,首先需要确定光源的位置和角度。

然后,根据光源的位置和角度,使用不同的明暗度和阴影效果来描绘物体的形状和立体感。

4. 透视效果透视效果是立体构成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通过利用透视原理,可以使物体呈现出远近的关系。

在制作立体构成时,可以通过绘制透视线和透视消失点,来表现出远离观察者的物体较小,靠近观察者的物体较大的效果。

5. 线条和斜切线条和斜切是立体构成中常用的两种制作方法。

通过使用斜切线条和斜切线条与平行线条的交叉,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倾斜和立体感。

在制作立体构成时,可以使用斜切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倾斜和透视关系。

同时,通过线条的交叉和重叠,也可以增加物体的立体感。

结论立体构成是一种通过透视、比例和重叠等手法,以达到展示三维感的技术。

通过以上介绍的近大远小、重叠效果、色彩与明暗、透视效果和线条与斜切等制作方法,我们可以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教学资料
15
教学资料
16
综合运用上面的方法进行创意图案的半立体构成
教学资料
17
教学资料
18
第二节 柱式表达
在设计中,柱式的形态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造型样式。 柱体分为圆柱、方柱、三角柱、多角柱、多棱柱等多种 形态。柱式的基本手法是用平面的材料进行绕圆周的折 叠或弯曲构成并将边缘粘接,再将顶部和底部封闭,即 构成了柱式的立体造型。
教学资料
2
一、不切多折 在一张100x100mm的卡纸上,用铅笔将设计图画在上面, 再用美工刀划线(不划透纸背),再依线痕折纸,使之显 现半立体效果。
教学资料
3
教学资料
4
教学资料
5
教学资料
6
二、一切多折 在100x100mm的卡纸上,在中心部位平行的—边或对角 线上切线,依线痕折出凹凸变化,使之呈现成形效果。 制作中要考虑统一、对比、疏密变化等形式美的因素。
教学资料
19
教学资料
20
教学资料
21
教学资料
22
教学资料
23
教学资料
24
教学资料
25
教学资料
26
教学资料
27
第三节 多面体及球体表达
在抽象形态中,几何形体的造型是最基本的构成。 包括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 二十面体等。经过切割、粘贴等加工手段,可以组合出 各种块构的立体空间造型。
33
教学资料
34
教学资料
35
教学资料
36
第四节 线的构成
在立体构成表达中的“线” 是以长度为特征 的材料。线材是一种灵性十足的材料,具有鲜明的 方向感和流动感。线材本身不具有占据空间表现形 体的功能,但可以通过线群的密集表现出面的效果, 再利用面加以包围,形成立体形态(实体、虚体)。
教学资料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表达式及 制作方法
教学资料
1
第一节 板式(半立体构成)表达
板式(半立体构成)是从平面走向立体,即二维走 向三维的最基本练习。是在平面材料上通过折、曲、 切、粘合等方法进行立体构成造型的加工方法。
这是一种单一形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形象。单形半 立体的训练,可以使构思精密、明确整体与局部的关 系,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
球体构成表达 立体形态中的球体,是圆点的放大,它的美学价值 象征着美满、团圆和凝聚力。球体构成是自然形态向艺 术造型的飞跃。
教学资料
28
四面体的造型特征及展开图
正十二面体的造型特征及展开图
教学资料
29
正二十面体的造型特征及展开图
教学资料
30
其他面体的造型特征及展开图
教学资料
31
教学资料
32
教学资料
列,并进行变向转体等多种变化。
教学资料
41
半硬质线构成 半硬质线具有弯曲、扭动、扭曲、拉伸、转动等特点。 半硬质线常用材料:电线、塑料管、铁丝等.
螺旋转动——螺旋上升构成 扭动弯曲——扭转弯曲构成 自由弯曲——表现自由弯曲的抽象性 曲线弯曲——以不同的曲线来构成
教学资料
42
教学资料
43
缠绕式线构成
教学资料
49
粗的金属线材中,断面为实心的较少, 多数是中空的环状(管材)结构。
教学资料
50
2、线的形态 用直线制作的立体构成造型给人以坚硬、朴素的感觉;
而曲线形成的结构会令人产生舒适、优雅的感觉。
教学资料
51
如果创意缺乏美感,会使造型模糊,表达含混。在 这种情况下.若采用直线较容易制作出秩序井然、令人 心情舒畅的构成作品。立体构成必须比平面构成更注意 结构上的问题。
教学资料
44
教学资料
45
教学资料
46
三、线材的构成特点
1、线的断面形状除了圆形,还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不 同的断面形状会给造型带来很大的影响。
教学资料
47
断面较大的线材形成的立体构成会产生坚强有力的感觉;断面较小的线 材形成的立体构成则有纤细的感觉,或产生锐利的立体造型效果。
教学资料
48
采用压扁的线材制作的造型并 没有尖锐的感觉,相反会产生 优雅的感觉。
37
一、线材的分类
软性线材:利用棉、麻、丝、化纤等软线、软
线材
绳在构成中,按意图制作造型框架。 必须依赖框架的造型变化而变化。
硬性线材:利用木条、金属条、塑料管、玻璃 棒等线材,采用插、挂、粘等固定法, 先确定支撑框架,构成后撤掉临时支 撑架,保留硬质线构成的效果。
教学资料
38
教学资料
39
教学资料
作业要求: 绘制方案草图,构思完整、新颖; 制作整体,布局合理,做工精细;材质不限。
作品尺寸:不小于300x300x300mm; 底座尺寸400x400mm
姓名
作品名称
设计说明
指导老师
教学资料
61
第五节 面的构成
面的构成是指板材的组合,面是以长和宽为特 征。其材料的种类很多,如纸板、有机玻璃、金属 板、木板等。面材具有平整性和延伸性。与块材相 比具有轻薄感,构成设计的魅力之一是它丰富的造 型变化。
教学资料
56
教学资料
57
教学资料
58
4、抽象化 在平面构成中,轮廓线决定形;在立体造型中,线同样
具有显示形的外部的作用。可以借助于抽象和象征的手法, 使无量感的造型量感化。如利用轮廓线的功能,创造出铁 丝雕塑作品就是利用一维材料巧妙地表现出三维造型的好 例子。
教学资料
59
教学资料
60
作业内容: 利用线材制作一件线的立体构成作品。
教学资料
7
教学资料
8
教学资料
9
教学资料
10
三、多切多折 在100x100mm的卡纸上,根据构图作自由切割,再通过折 屈、压屈、弯屈等不同处理,构成半立体造型。此练习可 根据平构的渐变、发射、对比、特异等手法组织画面,同 时切折后应体现出进深感。
教学资料
11
教学资料
12
教学资料
13
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
52
教学资料
53
教学资料
54
线材无论是直的还是弯的, 总给我们一种轻的感觉, 他们总是具有块材没有的紧张感, 存在着较强的运动感。
教学资料
55
3、线的质感 同样是线材,既有表面光滑的,也有表面粗糙的。
线的表面质感对造型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同一材质的 线材通过造型处理方法的微妙变化,也可使作品产生 不同的特殊感情和视觉感受。

二、线材的构成形式
线织面构成 软性线材
平行连接 网格交叉 垂直连接 交叉连接 弯曲交叉 发射连接
线材
硬性线材
线索构成:采用套索、结扣等工艺手段构成。
连接构成:结构有不同变化。也可多项组合,
形成整体造型 。
垒积构成:将线材垒置、堆积而形成的立体构造。
框架结构:将硬条先制成框架,再组合排列。
线层结构:利用线的单体造型从小到大作渐变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