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基本知识
平面构成的定义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在平面上通过各种元素组合形成的图形或形态。
这些元素可以是点、线、面等,通过它们的相互组合、重复与变换,形成了各种丰富的图案和造型。
平面构成是构图学中重要的概念,它对于设计、绘画、摄影等艺术领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在平面构成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元素:1.1 点点是平面上最基本的图形元素,它无大小、无形状,只有位置坐标。
点可以作为构图的基准,标记出平面上的一些重要位置或关键点。
1.2 线线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点组成的,具有长度和方向。
线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等形状,它们在平面构成中起着连接、分割、界定等作用。
1.3 面面指平面上的一个二维空间区域,它由一组连续且相邻的线段组成。
面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也可以是复杂的非凸多边形。
2. 平面构成的原则和技巧平面构成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基本元素排列在平面上,它还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技巧,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2.1 对称性对称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沿某条轴线或中心点进行镜像重复排列所形成的平衡效果。
对称性可以将平面构图分为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中心对称等多种形式,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
2.2 平衡性平衡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达到均衡的状态。
平衡性可以是对称平衡,也可以是不对称平衡,它可以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来实现。
2.3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以一定的规律进行重复排列,形成一种连续、有序的效果。
重复可以是线性重复、放射性重复、斜交重复等多种形式,它可以增强平面构图的统一感和连贯感。
2.4 对比性对比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通过大小、形状、颜色、明暗等方面的对比来产生鲜明的差异。
对比性可以强化图形的层次感和重要性。
2.5 留白留白是指平面上的空白区域,它可以是未被填充或装饰的部分。
合理的留白可以帮助平面构图更加简洁、清晰,使观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 平面构成的应用平面构成广泛应用于设计、艺术等领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平面构成基础是指在平面设计中,构建出各种视觉元素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平面构成基础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有吸引力,同时也能够传递出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平面构成基础原则和技巧。
1. 对称和不对称对称是指平面设计中元素对称排列的一种布局方式,可以使作品显得稳定、平衡;不对称则是指元素的排列方式没有对称性,可以使作品显得动感、有趣。
在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来选择对称或不对称的布局方式。
2. 重复和变化重复是指在设计中重复使用同一种或相似的视觉元素,可以产生统一感和连贯感;变化则是指在设计中变化使用视觉元素的属性,可以产生变化感和吸引力。
重复和变化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趣和有层次感。
3. 接近和对比接近是指将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可以产生统一感;对比则是指将不同的元素放在一起,可以产生对比感。
接近和对比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张力和吸引力。
4. 平衡平衡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元素的布局、大小、颜色等方面的调整,使整个作品达到平衡感。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平衡方式。
5. 色彩和色调色彩是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色彩和色调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色彩和色调,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表达力。
6. 字体和排版字体和排版是平面设计中文字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字体和排版方式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字体和排版方式,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7. 空间和层次空间和层次是平面设计中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深度感。
通过调整元素之间的空间和层次关系,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8. 图形和线条图形和线条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视觉元素,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图形和线条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图形和线条,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2017年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一、基本概念(一)、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
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
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二)、平面设计的术语:1.和谐:从狭义上理解,和谐的平面设计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的。
广义上理解,是在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2.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3.对称:假定在一个图形的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其左右两个部分的图形完全相等,这就是对称图。
4.平衡:从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关系,在平面设计中指的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和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上的平衡。
5.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6.重心:画面的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点,画面图像的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对视觉中心产生影响。
7.节奏: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于在构成设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8.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平平面设计的元素1.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的东西。
例如我们看到尖角的图形,感到上面有点,物体的轮廓上有边缘线。
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
2.视觉元素:概念元素不在实际的设计中加以体现,它将是没有意义的。
概念元素通常是通过视觉元素体现的,视觉元素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
三大构成之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概念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
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
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概念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
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
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
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
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
平面构成的要素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点的构成形式(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1.对称性和平衡性:对称性是指图形或元素在平面上呈现出左右对称或轴对称的形式。
平衡性是指平面上各元素在视觉上的重量分布均衡。
对称和平衡可以使设计看起来稳定、和谐和统一2.稳定性和动态性:稳定性使设计显得稳固和平静,而动态性则可以赋予设计以活力和活泼感。
通过控制图形、线条、色彩等元素的形式和布局,可以实现设计的稳定和动感之间的平衡。
3.重复和统一性:重复是指在设计中对一些元素或一组元素进行重复使用,以增强整体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统一性是指设计中各个元素的形式、颜色、纹理等方面的一致性。
通过重复和统一,设计可以呈现出整体感和一致性。
4.对比和差异性:对比是指通过将不同元素或特征放在一起,以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
差异性是指设计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通过对比和差异,设计可以突出一些元素或创造出丰富的变化和层次感。
5.层次和深度:层次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元素的大小、形状、颜色和位置等方面的变化来创造出前后关系和深度感。
深度是指设计中通过透视和阴影等手法来表现三维空间感。
通过层次和深度的表现,设计可以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
6.节奏和重点:节奏是指通过元素的有序布局和变化来产生规律性和动态感。
重点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其中一种手法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加强相应元素的表现力。
通过节奏和重点的掌控,设计可以产生一定的韵律感和引导观众的目光。
7.简约和整齐:简约是指在设计中尽量排除冗余和杂乱的元素,以达到简洁明了的效果。
整齐是指设计中元素的排列和布局要具有有序性和规律性。
通过简约和整齐的处理,设计可以更清晰和易于理解。
8.比例和格式:比例是指设计中各个元素和整体的大小和比例关系。
格式是指设计中构成的布局形式和排列方式。
通过合理的比例和格式,设计可以达到协调和平衡的效果。
以上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的一些概述,通过应用这些原理,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具有吸引力、视觉冲击力和表现个性的平面设计作品。
平面构成点线面

翔
春
家园
翔
春
家园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及其基本要素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的构成 线的构成 面的构成 点线面综合构成
(一).点的构成
1.点的概念 在几何学上点是没有大小,没有方向,仅有位置的(图1)。 在造型设计上点却是有形状、大小和位置之分。 就大小而言,越小的点作为点的感觉越强烈(图2)。 在平面构成中形态构成要素之一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
面的构成 非透明性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及其基本要素
01
平面构成的含义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 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02
对于上面三幅图画 你有怎样不同的视觉感受。
三.面的构成
三.面的构成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及其基本要素 面的错视: 同样大小的圆感觉上面大下面小,亮的大些,黑的小些,像我们写美术字时应注意到上紧下松的原则。还有像数字“8”、“3”及字母“B”“S”,理论上来讲上下应该是一样比例的,但为了使其看起来美观、均衡一些,在书时要把上面写得稍小一点,这样才能达到一种结构合理的效果。
一.点的构成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及其基本要素
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产生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居中会有平静、集中感;偏上时会有不稳定感,形成自上而下的视觉流程;位置偏下时,画面会产生安定的感觉,但容易被人们忽略。位于画面三分之二偏上的位置时,最易吸引人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一.点的构成
当画面中有两个大小不同时的点,大的点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视线会逐渐地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点大到一定程度具有面的性质,越大越空乏,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
中专学业水平考试美术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知识点

中专学业水平考试美术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知识点平面构成知识点平面构成的基础概念★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
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平面构成的定义: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形态要素(形态、色彩、肌理)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排列、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平面构成的目的:其目的是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供技法支持,使我们在从事设计之前学会运用视觉语言。
平面构成的艺术特点:具有基础性、趋理性、设计性和实践性等四方面的特点。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线、面★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视觉形象的造型元素):点、线、面点的概念:点表示位置,它既无长度也无宽度,是最小的单位。
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只是相对的,它在对比中存在。
点的形态、性格及心理特征:通常我们普遍认为点是圆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点作为形象是多种多样的,但仍可分成规则和不规则两类。
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只要缩小到一定的程度,都能产生不同形态的点。
线的概念: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在几何中,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备宽度和厚度.但在平面构成中,线既有长度,也具有宽度和厚度。
线的形态性格及心理特征:(1)直线——直线的心理效果是坚硬、顽强、明确、单纯、简仆,具有男性的象征。
主要有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
(2)曲线——有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之分几何曲线典型的有椭圆曲线、抛物线、旋涡等它的心理效果是规律性强,富有弹性,给人以理智的快感;自由曲线通常为徒手绘制,显得自由奔放,极富个性。
曲线具有女性的象征。
面的概念:面有两种解释:一是线移动的轨迹,二是浓密有致的点,都可以形成面。
面有长度、阔度但无厚度,有位置及方向性。
平面构成、图案基础、色彩构成要点

平面构成1.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线面2.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体现了一种秩序美感);均衡(不对称的构成形式一定要达到视觉上力的均衡,才能产生美感);变化(形态变化方法:加法、减法、分割法、重叠法、差叠法、透叠法);统一(持久的美感);点、线、面综合构成3.包豪斯--“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定了标准;它是现代建筑的助产士;它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模样,从你现在正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到你正在读的书”4.构成是现代艺术,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诞生而生,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与工业产品息息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构成形象奉行的是理性的、简约的、符合工业化批量生产需求的原则。
作品往往是机械的、冷漠的,追求的是“少就是多”,适合产品的批量复制。
5.图案是装饰艺术,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生活、劳动和手工艺密切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图案形象往往是有机的、富于情感的,是人类真情的自然流露。
图案创造注重的是师法自然和传统,认为自然是源,传统是流,源与流缺一不可.因此,表现的内容常常是自然的美、生命的美,需要对自然进行提炼、归纳,对传统进行研究、学习。
常常经过具象——变形-—意象——抽象的过程,使图形或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图案只限于染织、服装、广告、建筑及器皿等方面的装饰.6.设计师试图在提供给市场和消费者一件有用的产品的时候,也希望能够在其中表达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
他们还希望能够把传统、文化、情感、环保等观念一起融入一个小小的物品里,使之成为人们美好生活及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7.大小点的更替会产生节奏感;由大到小旋转的点会产生深入感。
在同样大小的点中,明亮的、暖色的点感觉大,有扩张感;深色的、冷色的点感觉小,有收缩感。
8.两条平行的直线,在发射线的作用下,会出现弯曲的错视效果。
9.面的性质:任何图形,都是由图与底两部分组成的。
在画面中,成为视觉对象的部分叫图,其周围的空间叫底。
图,也称“正形”,具有清晰、前进的感觉,并具有使形突出的性质;底,也称“负形”,起到衬托、显现图的作用.这个理论是1920年由一个叫鲁宾的人发现并研究出来的,他利用一张画有一个壶和两个人脸的画面说明其理论,这幅画面被称为《鲁宾之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特征
▪ 不以表现具体物象为目的,而以反映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性为目
标,具有以下6个特征:
(1)平面构成以直觉为基础 (2)平面构成是一种高度自觉的、理性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3)平面构成具有规律性 (4)平面构成以抽象形态训练为特征 (5)平面构成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的表现性 (6)平面构成具有明显的数学美和秩序美
抽象形态构成图片
▪ 构成艺术所变化的图形在现代
设计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 要是因其能适应不断发展的设 计需求,符合人们的心理感受 和审美情趣。
▪ 简介抽象的天安设计符合现代
大工业生产的需求。
▪ 现代设计单靠具象的再现远远
不够。构成艺术几复合了现代 科技发展对于材质本身形式美 的追求,由能够创造出高科技 环境下的各种可能性。
精品课件
▪ 平面构成首先要对构成的基本要素加
以理性分析,然后以一定的数学、逻 辑原则进行排列,组合创造新的构成 形式,这是一种以有限的要素创造无 限的变化的方法(左图)。
▪ 平面构成运用构成原理进行分解、组
合,通过视觉语言对人的心理状态和 生理状态产生影响,使人产生紧张、 平静、松弛、刺激、喜悦、痛苦、茫 然等不同的视觉和心理反应。(下图)
(6)平面构成具有明显的数学美和秩序美
▪ 平面构成的训练过程是
一种偏向于理性的、逻 辑的活动,利用的是抽 象的造型形态,因此它 所创造出来的画面形式 具有数学的和秩序的美。
精品课件
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分类
一.自然形态构成 二.抽象形态构成
精品课件
一、自然形态构成
▪ 自然形态够诚实以自然物
象本身为基础的构成形式, 通过对形象整体或局部分 割、组合、排列重新构成 一个新的图案的图形。自 然形和人为形成为现实形 态,是具象的。
是以平面因素做主导的广告设计、标志设 计、装祯设计,还是以立体因素做主导的 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我们都能 看到平面构成的内在作用。
精品课件
▪ 学习平面构成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
创作能力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从俄国构成主义到包豪斯的设计理念
▪18C末到19C初 西方完成工业革命,揭开了几
代文明史的序幕,工艺美术与纯绘画去分开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的俄国构成主
义(李西斯)
▪1920年亨里克·伯利维(波兰设计师)开啊床
了“麦查诺——法克图拉理论
▪19世纪末,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
▪1907德意志工业联盟(穆特休斯、格罗皮乌斯)
▪1919年,格罗皮乌斯-包豪斯成立(萨克逊大
公工艺美术学校),世界上第一所培养现代设 计人才的学校,揭开构成教育的篇章。
精品课件
(5)平面构成具有三围立体 空间的表现性
精品课件
三维立体的视觉空间效果
▪ 平面构成突破传统几何图案中
的二维视觉空间,增强画面的 起伏错觉效果,在构成中利用 数量等级增长,位置的远近聚 散、方向的正反转折、图片的 正负变化等手段,表现具有超 越时间和空间的图像,就是平 面构成所追求的空间效果。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
精品课件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念
精品课件
▪ 构成 ▪ 平面构成
精品课件
《分解与重构》
何为“构成”:
是一种造型 概念,其含义是将 不同形态的两种以 上的单元重新组合 构成一个新的单元。 (利用一定的秩序和 法则创造各种可能 性形,态产)构生成新三平的面大视构类觉成:、
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红色楔子攻打白军 李西斯基 1920》
1.构成和造型教育的由来
公元1919年4月1日现代设计教 育先驱华尔塔·格罗毕乌斯在德国 魏玛创立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 —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从 此,开创了人类历史工业化时代设 计教育的新纪元。包豪斯是使人类 迈进了20世纪工业文明的鲜明标志, 也是现代造型和设计教育理念的发 祥地和摇篮。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构成第七号》
精品课件
《Untitled》
精品课件
《Untitled》
精品课件
《White Sound》, 1908
保罗·克利( Paul Klee 1879-1940 ), ——瑞士籍,是使包豪斯从表现主义走进
纯粹抽象造型教育的又一大师,1920年进入 包豪斯,克利和康丁斯基一起尝试用各种新 的造型教育法,从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方面 分析创造的基本要素,由他们首创的这种基 础造型教学方式,不仅为包豪斯开了先河, 也成为20世纪设计基础教育的最高典范。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彩石场》 墨水、木碳
精品课件
《道路》
பைடு நூலகம்品课件
《富港》纸板油画
《 争 论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拉兹罗·莫霍里·纳吉(Moholy
Nagy,1895—1946) ——匈牙利人,其对
机械时代特有的艺术理念和敏锐的洞察力, 将康定斯基和克利共同建立和发展起的基 础教育和设计的专业教育构想作了更进一 步、更切合实际的加强和发挥,为包豪斯 教育树起新的里程碑。1914年出版“新视 觉论”,格罗皮乌斯赞誉他为“我在建立 包浩斯设计教育阶段中最为活跃的同事之 一,包豪斯的许多建树都是他的功绩”。
精品课件
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
精品课件
▪ 主要通过对平面构成基本内容,如平面构成
的形态构成要素、平面构成的图形、平面构 成的空间、造型与构图、造型与幻象、基本 构成形式、平面构成的创作与应用等方面的 学习,将自己原有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论认识,理性的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律 能够指导并且应用于今后的图案创作,是自 己的图案设计在平面构成和时代审美的追求 成都能更有特点、更专业、更有针对性和创 意性。
平面构成
薛倩 第十讲
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精品课件
1. 了解平面构成在在设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初步明确平面构成的学习内容、目的和方法
重点难点
精品课件
1. 平面构成的学习内容和目的 2. 平面构成的学习方法
平面构成在设计课程中的地位 和作用
精品课件
▪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
▪ 平面设计中基本要素的构成、形成规律与应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构成大师与包豪斯基础造形教育
瓦 西 里 · 康 定 斯 基 (1866 ~ 1944)Kandinsky,Wassily ——
1912年其名著《艺术的精神性》被奉为抽 象艺术的“圣经”,1922年6月加入包豪 斯,任壁画装饰系的造型教师,以造型教 育和对色彩的分析研究,引导学生进入正 轨,在驱除旧教育思想影响过程中,作出 了卓有成效的建树。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四节 学习平面构成的工具和材料
▪1.常用工具及材料 ▪铅笔类(B H) ▪毛笔类(大中小号) ▪针管笔(主要用来描边、细线和小点) ▪颜料:广告颜料、水彩颜料、油画颜料、印
刷油墨、碳素墨水、彩色墨水、“中华”牌墨汁;
▪染料:奇异笔、马克笔; ▪涂料:透明漆、调和漆、 ▪剪贴材料:色纸、旧画报、图片等 ▪纸张:灰卡纸、素描纸、水彩纸、瓦楞纸、铜版纸、宣纸、描图纸 ▪辅助材料(橡皮、尺子、圆规、三角板、美工刀、见到、双面胶等等)
精品课件
(1)平面构成以直觉为基础
▪ 平面构成不是简单的模仿
具体的事物形象,而是以 直觉为基础,把自然界中 的事物,用简单的点、线、 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 反映出客观现实所具有的 运动规律,并运用到平面 设计中。(如图)
精品课件
(2)平面构成是一种高度自觉的、理性的、 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理性的有意识的创造图形
精品课件
二、抽象形态构成
▪ 抽象形态构成是以几何形态为基础的构成,即运用点线面
等构成元素进行几何形态的多种组合,并将他们进行有规 律性的和非规律性的组合。前者的结果具有节奏感、运动 感、近身感、整齐均一的视觉的效果。而后者成仙生动活 泼的变化、具有律动感。抽象形态包哈呢几何形和偶然形, 属于理念形态。
精品课件
《读书的男子》
《 斜 道 》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922-《旋转》
3、我国平面构成课的现状
▪ 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从纯粹视觉审美和
视觉心理角度研究寻求组织平面的各种可能性、研究关于二维空间的规 律和设计方法,是关于平面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目前我国各类 艺术设计专业如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展示艺 术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等都开设『平面构成』课程。
用
▪ 二维空间的构成
▪ 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
▪ 培养自身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
▪ 在各种艺术设计中广泛应用
▪ 扩大了传统团的表现手段和领域,极大的丰
富了现代图形艺术,对培养自身的艺术思维 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面构成的学习内容
I. 基本知识(概念、发展史、特征、分类、工
具和材料等)
II.形式美法则 III.基本元素 IV.基本型 V. 骨骼结构 VI.空间表现与肌理创意制作 VII.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 VIII.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精品课件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
《按照形式美法则分割、组合构成的新形态》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简介概括的表现生活中丰富多样的形象》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conclusion
▪ 平面构成是现代造型基础理论之一,是所
有参与设计行业的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门 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