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空间规律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 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
大家好
14
立体构成的心理效能和物理效能探求
三大构成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立体构成是平构、色构的延伸,平构中的重复、渐变与色构中的色彩关系都将 运用与立体构成中。 区别: 平构、色构是在平面的基础上进行的构成艺术,立体构成是立体三维构成方式, 所处空间与位置不同。
大家好
15
立体构成的形成与起源
1、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
用几何形体(圆柱体、锥体、 立方体、球体等)来表达客观 对象,即是把外部世界以一系 列不同平面,在不同时空中的 构成方式,进行不同视觉解析 和表现。
大家好
毕加索作品《亚维农的少女》
16
2、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描绘运动着的人
物形态,并将其进行解析、映 叠重构,通过色线、色点、色 束表现光的闪耀与动感。
大家好
17
波丘尼《空间连续的独特》
《下楼梯的裸女》
杜来尚主大的义家这的好幅先作驱品之被作认为是未
18
3、荷兰风格派运动 (20世纪初)
荷兰风格派运动主 张纯抽象和纯朴,外形 上缩减到几何形状,而 且颜色只使用黑与白的 原色。
大家好
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方内馆动力球
60
展示设计的本质是人为环境创造、空 间运用和场地规划的艺术。因此,展示设 计所面对的是展示道具的形态塑造和布置 ,色彩的运用及灯光照明布置,以及营造出 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气氛及环境;通过 空间的划分、联系,从而对人为活动进行 引导,创造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舒适、轻松 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 。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雅各布森设计“蛋”椅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d.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
视觉传达设计与立体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型录 设计等等,尤其是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从包装的造型设计到包装的容器设 计,都与立体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b.立体构成与环境 艺术设计的关系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
立体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c.与展示设计的关系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 和视觉为基础,以结构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 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具有美感的形 体。
它主要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造法则,其任 务是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与平面构成相比,立体构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不 同的形态。它比二维造型多了一个维度,就要求不仅 具有前面,而且具有侧面,上面、下面、后面等多视 点、多角度的造型意识。
立体构成概述

施罗德住宅 建筑师: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2德
.
0
20世纪初荷兰美术界出现“风格 派”的艺术流派,倡导几何形体与纯 粹色块的组合与构图。风格派对现代 建筑艺术有重要影响。这座由家具设 计师兼建筑师里特维尔德设计的位于 荷兰乌德勒支市的施罗德住宅是风格 派在建筑领域最典型的代表。简洁的 体块,大片的玻璃,明快的颜色,错 落的线条,与荷兰风格派画家蒙特里 安的绘画有极为相似的意趣。这座住 宅1924年建成。
构成主义代表
2
.
5
5、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 (起源)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 办人兼校长瓦尔特·格罗皮 乌斯的教学,为国立建筑 工艺学校带来了以几何线 条为基本造型的全新设计 风格。这种理性的科学设 计法则奠定了立体构成教 学的基础。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2
.
6
包豪斯(1919/4/1—1933/7),
1
.
立体构成概念图例3
立体构成的研究对象
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立体构成以产品设 计、建筑设计、舞台设计等所有立体设计所共同存在的基础性、共通性问题作为研 究对象。
学习立体构成,首先是理解并学会运用形式美的基本原理;研究、探索立体造 型的基本规律,掌握一定的造型方法;了解材料对设计形态的影响,掌握一定的材 料工艺技巧。
1
.
5
立体构成的形成与起源
1、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
用几何形体(圆柱体、锥体、 立方体、球体等)来表达客观 对象,即是把外部世界以一系 列不同平面,在不同时空中的 构成方式,进行不同视觉解析 和表现。
毕加索作品《亚维农的少女》
1
.
6
2、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描绘运动着的人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包括感性的直觉创造和理性的逻辑创造。在立体 的空间中,将点、线、面、块等基本形态元素进行组构,并 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元素按照美学原则组成新的形态。它 不仅是材料的运用、个人情感意志的表达,也是形态的逻辑 创造,是科学的造型方法。因此,立体构成的训练是综合性的、 是把视觉、技术、材料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俄国革命后,国内的构成主义运动逐渐衰退。侨居国外的造型派构成 主义者对在西欧各地盛行的前卫艺术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构成主义者 高举着反艺术的立场,避开传统艺术材料,例如油画颜料、画布,和革命 前的图像。因此,艺术品可能来自于现成物,例如:木材,金属,照片, 或者纸。艺术家的作品经常被视为系统的简化或者抽象化,在所有领域的 文化活动,从平面设计到电影和剧场,他们的目标是要透过结合不同的元
立体构成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瓦楞纸设计的服装
立体构成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二、立体构成中形的语意 形的体量比例关系在视觉上能够 产生意象和情绪的体验,每个形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都具有特定 含义。 三、立体构成中形与形的关系 立体构成中形与形的对比、组合、 分离、接触、叠加、透显、覆盖、 倍增、减缺、聚集、发散、渐变、 突变、转换等构成了变化多样的 关系组合。(图1-8)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回顾现代设计的百年变迁,我们发现,现代设计的发展 浓缩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变迁,展现了自然科学 领域的突出成就。伟大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体现了技 术的力量,满足了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所带来 的劳动分工精细化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孵化出现代设计这 一行业,于是 “ 现代主义 ” 、 “ 后现代主义 ” 、“ 自然主义 ” 、 “
立体构成的知识点总结

立体构成的知识点总结一、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1. 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构成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通过对空间的运用和对物体之间关系的处理来营造出一种具有立体感的效果。
立体构成的关键在于对三维空间的处理,通过对物体的透视、大小、位置和比例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作品能够呈现出真实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立体构成既可以体现在平面作品中,也能够在立体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是艺术表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
2. 立体构成的要素立体构成的要素包括透视、大小、位置和比例等方面的处理。
在透视方面,通过合理的透视规律来表现远近的空间关系,使得作品呈现出立体感。
在大小方面,对物体的大小和比例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作品更加真实和有立体感。
在位置方面,通过对物体的位置和布局进行处理,使得作品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关系。
在比例方面,通过对物体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处理,使得作品能够有适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立体构成的基础,是艺术家在立体构成中所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3. 立体构成的作用立体构成在艺术表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立体构成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其次,立体构成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
另外,通过立体构成可以使得作品更加真实和有说服力,使得观者更容易被作品所吸引和感染。
总之,立体构成在艺术表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
二、立体构成的艺术形式1. 立体绘画立体绘画是指在平面作品中通过对空间的处理和对物体之间关系的安排来营造出一种具有立体感的效果。
在立体绘画中,艺术家通过运用透视、大小、位置和比例等方面的手法来营造出立体感和空间感,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
立体绘画在艺术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手法。
2. 立体雕塑立体雕塑是指以立体空间为载体,通过对物体的雕刻和塑造来表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艺术形式。
第一章立体构成基本概念

块、 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 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movement),而 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构成 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 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 合;
俄国构成主义者高举着反艺术的立场,避 开传统艺术材料,例如油画\颜料、画 布,和革命前的图像。
2、培养立体感觉:(即直观判断力)
A 从事艺术创作,常注重感觉,感觉的好坏直接影响 到作品的优劣
B 进一步说立体感觉也就是对形的体量把握,这与平 面感觉不同。
平面 立体形态的思维,是人类认识观念的一种变化,不 仅是从二维到三维的变化,也是人类由静止观向运动观念的 变化过程。
3、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立体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影 响。
67 ‘住宅(safdie):以方块做为单元,通过叠加 组合手法组织形体(右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节 立 体 构 成 观
平面上看到的有进深感的形象——是画面透视所带来的视觉 效果,是二维空间范畴的表现。 立 体 构 成————————是三度空间的一种体验。
1.任何一个立体物,都具有高度、宽度和厚度,是三维的, 并与空间发生关系。
2、立体构成中要注意实体与虚体的关系,实体产生体积感 (如石块、木材等),虚体产生空间感(如建筑内部、容 器内部等)。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衬托。
波丘尼《空间连续的独特》
三、荷兰风格派运动
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 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 元素。因而,平面、直线、 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 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 及黑白灰三非色。
施罗德住宅
四、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
构成主义从形态关系
出发,更多探索纯粹几何
形态的构成性,以感觉性、
立体构成概念

立体构成概念立体构成概念立体构成是指将平面图形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使其呈现出三维的效果。
在建筑、工程、美术等领域中,立体构成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立体构成概念。
一、基本概念1. 立体构成的定义:立体构成是将平面图形转化为三维效果的过程,是通过线条、阴影等手段来表现物体的深度和空间感。
2.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线条、色彩、明暗和空间关系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
3. 立体构成的分类:按照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将立体构成分为透视法、投影法和拼贴法等。
二、透视法1. 透视法的定义:透视法是指利用人眼对物象产生错觉的原理,在画面中使用不同长度和角度的线条来表现物体深度和空间感。
2. 透视法的种类:透视法按照不同情况可以分为单点透视法、双点透视法和多点透视法等。
3. 透视图制作步骤:确定视点和视线、绘制主体轮廓、确定主体的位置和大小、绘制辅助线条、绘制阴影。
三、投影法1. 投影法的定义:投影法是指将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通过不同角度和距离的变化,来表现物体深度和空间感。
2. 投影法的种类:常见的投影法有正射投影和斜投影两种。
3. 投影图制作步骤:确定视点和视线、确定主视图方向、绘制主体轮廓、确定主体位置大小,绘制辅助线条,绘制阴影。
四、拼贴法1. 拼贴法的定义:拼贴法是指将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进行组合拼接,来表现物体深度和空间感。
2. 拼贴法的种类:常见的拼贴法有层叠式拼贴和立体式拼贴两种。
3. 拼贴图制作步骤:确定主题和构图方式、选择素材并进行处理,利用剪刀或电脑软件进行组合拼接,调整色彩明暗等效果。
五、实例分析通过对建筑设计中使用立体构成技巧进行实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和应用。
1. 梵高博物馆:该建筑采用了透视法和拼贴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不同角度和距离的变化,使建筑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2. 上海中心大厦:该建筑采用了投影法来表现其高度和立体感,通过斜投影的方式使其更加立体化。
立体构成 第1章

(三) 面的特征
面材构成,也就是板材的组合构成。它是以长、宽 两度空间的素材所构成的立体造型。面材所表现的 形态特征具有平薄和扩延感。
案例分析:
如图1-22~图1-25所示,面作为构成空间的基础之 一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其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千 变万化的空间形态。
18
二、立体构成的空间意识
(四) 体的特征
体的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体可以由面围合而成, 也可以由面运动而成。
案例分析:
如图1-26~图1-29所示,几何平面体包括正三角锥 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他的几何平面所构成的 多面立体,具有简练大方、庄重稳定的特点。
19
第三节 材料的分类特性
案例分析:
如图1-30~图1-33所示,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材料 本身是具有表情的,但这种表情不是固有的,而是 因为有了人的参与,才使材料有了令人感动的能力。
案例分析:
如图1-44~图1-47所示,构思及创作时,所选材料 要用得尽量完善到位。
2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立体构成的概念、形态元素、 材料的分类特性,应整体了解和把握形态构成 学中立体三维造型的基本教学内容、相关知识 架构及其学术位置,明确三维造型能力的训练 与提高的重要性,从而为日后教学的有序开展 和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
本章导读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应该掌握观察立体、创造立体、 把握立体的方法,培养立体创造的创新意识,熟练运用各 种材质创造出富有美感和实用价值的立体造型。
3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技能要求
初步掌握立体构成的表现方法与技能。
掌握材料特点及立体构成语言的运用。
背景资料
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的一门基础造型课,也是一门艺 术创作设计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德国包豪斯艺术学院 包豪斯艺术学院的创办人兼校长华尔
塔·格罗毕乌斯的教学,为国立建筑工艺学校 带来了以几何线条为基本造型的全新设计风 格。这种理性的科学设计法则奠定了立体构 成教学的基础。
六、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 出来的。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 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解 构主义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1.任何一个立体物,都具有高度、宽度和厚度,是三维的, 并与空间发生关系。
2、立体构成中要注意实体与虚体的关系,实体产生体积感 (如石块、木材等),虚体产生空间感(如建筑内部、容 器内部等)。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衬托。
.建筑造型中的点、线、面、体 (1)点 : 传统建筑屋檐的橼头、滴水等可视为点要素
立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
用几何形体(圆柱体、锥体、
立方体、球体等)来表达客观
对象,即是把外部世界以一系
列不同平面,在不同时空中的
构成方式,进行不同视觉解析
和表现。
毕加索作品《亚维农的少女》
二、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描绘运动
着的人物形态,并将其 进行解析、映叠重构, 通过色线、色点、色束 表现光的闪耀与动感。
到作品的优劣 B 进一步说立体感觉也就是对形的体量把握,这与平
面感觉不同。 平面 立体形态的思维,是人类认识观念的一种变化,不 仅是从二维到三维的变化,也是人类由静止观向运动观念的 变化过程。
3、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立体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影 响。
平面上看到的有进深感的形象——是画面透视所带来的视觉 效果,是二维空间范畴的表现。 立 体 构 成————————是三度空间的一种体验。
第二节 构 成 观 念
构成是研究物质世界形态要素以及组合归律的科学, 把客观物象分解为点、线、面、体,使用各种基本材料, 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新的形 态,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的构思方法,其过程是对空间 进行艺术性的创造。
第二节 构成教学的目的
2、培养立体感觉:(即直观判断力) A 从事艺术创作,常注重感觉,感觉的好坏直接影响
(4)体 :在建筑设计中,大量运用体的造型。
古根海姆博物馆(弗兰克盖里 ):简单基本几何形 体加以变形、组合(左图) 。
67 ‘住宅(safdie):以方块做为单元,通过叠加 组合手法组织形体(右图)。
。这些点要素连续排列形成连续的韵律。
(2)线 : 建筑中线要素最典型的是柱子。
帕特农神庙采用典型的长方形的列柱回廊式形制 。列柱采用多利克柱式,东西两面各为八根列柱,两 侧各为17根列柱,建筑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3)面 : 阳台板、屋檐板、墙板等可视为:运用面要素,通过对 阳台板、墙板等水平与垂直的安排,创造简洁而富于光 影变换的效果。
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
块、 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 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movement),而 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构成 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 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 合;
俄国构成主义者高举着反艺术的立场,避 开传统艺术材料,例如油画\颜料、画 布,和革命前的图像。
一、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 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富于个性的、美的立体 形态的学科。
途径:使用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 成能力。
目的: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 合,创造出新的形态。
立体构成的由来分成下面几个阶段:
一、立体主义
波丘尼《空间连续的独特》
三、荷兰风格派运动
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 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 元素。因而,平面、直线、 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 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 及黑白灰三非色。
施罗德住宅
四、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
构成主义从形态关系
出发,更多探索纯粹几何
形态的构成性,以感觉性、
自由性的方法创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