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合集下载

最新1立体构成--概述

最新1立体构成--概述
1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设计是立体构成要素点、线、面、体的移动、 旋转、摆动、扩大及扭曲、弯曲、切割、展开、折叠、 穿透、膨胀、混合等运动形式之空间构成。
课程内容:
立体构成的发展沿革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及设计法则 立体构成的材料构造 立体构成的形式创造 立体构成的设计应用
知识点二:荷兰风格派 蒙德里安《红黄蓝》 杜斯伯格《风格》
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三:
构成主义—— 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塔》
知识点四:解构主义 弗兰克·盖里《古根海姆博物馆》
Bauhaus
知识点五:包豪斯 纳吉、伊顿、康定斯基
包豪斯构成理论 : 一、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三、设计要遵循自然和客观规律进行;
第一章 立体构成的发展沿革
立体主义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风格派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构成主义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解构主义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包豪斯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起源:
“立体构成”这门课程起源于1919年,是德国包豪斯 学院(Bauhaus)在创办后确立的艺术流派 ;
知识点一:立体主义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

立体构成概述课件完整版

立体构成概述课件完整版

6、解构主义
现实形态----能够被触觉、视觉、知觉感受到的,实际存在现实空间的形态。 立体形态的基本要素:点材、线材、面材、块材,即构成立体形态的材料和空间的特性。 结构与材料的合理,形态与材料的吻合,材料与加工方法的合理。
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 第四节 立体构成的特征
连接加工又分为:搭架、插接、铆接、粘合、焊接、铰接等工艺。 形态则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概念性整体。
分割:利用线、面、块、色彩和材质的分割,可使原来较笨重的形体整体显得轻巧
活动的手段,解构主义实质是对 二、调和(统一)与对比
(1)竹、木材料,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竹、木材料。
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色彩构成 即色彩的相互作用,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
构成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成为我国所有艺 术院校共用的基础课程,积极推动了我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日 本的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变成为一门专业, 在构成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包豪斯
Bauhaus
包豪斯(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豪斯学校”
(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 (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在两 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 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 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一词是瓦尔特·格罗皮乌 斯(格罗佩斯)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 (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雅各布森设计“蛋”椅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d.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
视觉传达设计与立体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型录 设计等等,尤其是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从包装的造型设计到包装的容器设 计,都与立体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b.立体构成与环境 艺术设计的关系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
立体构成与设计的关系
c.与展示设计的关系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 和视觉为基础,以结构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 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具有美感的形 体。
它主要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造法则,其任 务是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论
与平面构成相比,立体构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不 同的形态。它比二维造型多了一个维度,就要求不仅 具有前面,而且具有侧面,上面、下面、后面等多视 点、多角度的造型意识。

立体构成01

立体构成01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 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 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 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 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 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
立体构成从设计到形成,是一门科学。让形态在大小、比
例、方向和面积上起变化,并按形式美的法则去创造,其目的 是培养我们创造和发掘形态的思维方法。因此立体构成是一门 具有创造价值和实用意义的学科,同时提出学习的基本要求和 要达到的目的:
(1)扎实学好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课过渡;
(2)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站在全新的 自由的角度去探讨,培养对事物的感受、直观能力; (3)掌握立体构成思维方法,提供构思思路和方案。在对材 料、结构、制作的认知上接受严格的训练,遵循基本法则,完 成每项设计作品。
服装服饰设计等等立体形态
的设计,这些都是我们所说 的空间和立体设计领域,也 是立体构成为其基础的设计 范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
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
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研究
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
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训练的是立体空间里各种形式的基本元
素、组合方法、变化手段,为空间和立体里的设计打 基础。
立体构成用模型化的形式,模拟了建筑设计、
环境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设计、产品设计、包装 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领域里的立体形式,以及和空 间有关的形式。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教案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1.1 立体构成的定义1.2 立体构成的分类1.3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1.4 立体构成的原则与方法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技能2.1 观察与感知2.2 手工制作技巧2.3 模型制作与展示2.4 空间想象与创新第三章:几何立体构成3.1 立方体及其变形3.2 圆柱体及其变形3.3 球体及其变形3.4 几何立体的组合与分解第四章:有机立体构成4.1 生物形态的观察与分析4.2 有机形态的提炼与创意4.3 有机立体模型的制作与展示4.4 有机立体构成的应用实例第五章:抽象立体构成5.1 抽象立体构成的概念与特点5.2 抽象立体构成的创作方法5.3 抽象立体模型的制作与展示5.4 抽象立体构成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第六章: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工艺6.1 立体构成常用材料的特点与运用6.2 立体构成基本工艺介绍6.3 材料的创新应用与环保意识6.4 工艺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模型第七章:立体构成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7.1 立体构成与雕塑艺术7.2 立体构成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7.3 立体构成与空间设计的关系7.4 案例分析:著名艺术家与立体构成的关联第八章:立体构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8.1 立体构成与产品设计的关系8.2 立体构成在产品形态设计中的应用8.3 立体构成在产品结构设计中的应用8.4 实践项目:设计一个innovative 的立体产品第九章: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9.1 立体构成与建筑设计的关系9.2 立体构成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9.3 立体构成在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9.4 案例分析:著名建筑与立体构成的关联第十章:立体构成的创意与实践10.1 立体构成的创新思维训练10.2 立体构成实践项目:策划与实施10.3 立体构成作品的评价与反思10.4 立体构成在跨学科领域的应用探索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立体构成,掌握基本元素的应用以及运用原则与方法进行创作。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

《立体构成教案》课件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1.1 立体构成的定义1.2 立体构成的分类1.3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1.4 立体构成的原则与方法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技巧2.1 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2.2 立体构成中的空间与体积2.3 立体构成的组合与分解2.4 立体构成的表现手法第三章:立体构成的设计与创作3.1 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步骤3.2 立体构成创作的方法与技巧3.3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3.4 立体构成创作的评价与反思第四章:立体构成的材料与工具4.1 立体构成的常用材料4.2 立体构成的工具与设备4.3 材料的选用与搭配4.4 材料与工具的安全使用与维护第五章:立体构成的欣赏与评价5.1 立体构成的审美标准5.2 立体构成的欣赏方法5.3 立体构成作品的评价与分析5.4 立体构成作品的展示与交流第六章:立体构成的应用领域6.1 工业设计中的应用6.2 建筑设计中的应用6.3 艺术创作中的应用6.4 日常生活用品设计中的应用第七章:立体构成的案例分析7.1 工业设计案例分析7.2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7.3 艺术创作案例分析7.4 日常生活用品设计案例分析第八章:立体构成的创新与实践8.1 立体构成创新的途径与方法8.2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实践探索8.3 立体构成创新实践的评价与反思8.4 立体构成创新实践的成果与应用第九章:立体构成的教学与评估9.1 立体构成教学的目标与内容9.2 立体构成教学的方法与策略9.3 立体构成教学的评估与反馈9.4 立体构成教学的改进与优化第十章:立体构成的未来发展10.1 立体构成在设计领域的趋势与发展10.2 立体构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0.3 立体构成教育的改革与挑战10.4 立体构成对设计思维的影响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立体构成教案》课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一、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理解立体构成的定义、分类、基本元素和原则与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立体构成第一讲

立体构成第一讲
• 1. 建筑 • 2.雕塑 • 3.工业产品设计 • 4.包装设计 • 5.服装设计 • 6.展示设计、舞台设计等等。 • 7.装置艺术
蒙德里安绘画对建筑旳影响
贝聿铭建筑与吴冠中旳绘画
雕塑
工业产品设计
包装设计
服装设计
展示设计、舞台设计
简论
1、立体构成是当代设计领域中一门基础造型课,也是一门艺术创作设计课。
• 1) 首先,它是以抽象旳形式语言去体现社会现象和自然形态。 • 2) 培养三维立体感觉,把握物体旳体积量感。 • 3) 掌握立体形态中最基本旳元素 • 4) 利用综合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把握形态传递方式。
立Hale Waihona Puke 构成旳起源• “立体构成”这门课程起源于1923年,是德国包浩斯学院在开办后确 立旳。其教学关键旨在把学生从老式旳美学意识中解放出 来,代之用 非具象形态和抽象性旳思维,形成了一批卓越旳艺术教师队伍。其中 有康定斯基、克利·费宁格、蒙克、莫霍利等艺术家。包浩斯就是 经 过他旳同仁抽象派先驱们所刊登旳卓越文件和达达主义思想来进行教 学传播旳,而且成为国际性旳学术探讨发展中心.
• 追求直、曲、斜、1弧线条旳变化和四面、两边均 衡旳折屈处理。措施是先用美工刀刀背在所折之 处划一下,然后 折压成多种凹凸造型即可
• 半立体旳构成措施:擦压、折捻、粘贴、摺折、集锦、挖空等。 纸是最以便、最基本旳材料,它具有优异旳定形性和可塑性,价格便 宜,工艺简朴,是学习立体构成旳理想材料。纸旳工艺有折纸、纸雕
和纸塑三种。
• 详细加工形式如下它由平面旳纸经过折屈、压屈、 弯曲、切割等不同方式,加工处理转化为半立体浮 雕感,而且能够体现出丰富旳造型。取用边长 10cm正方形卡纸,在中间切割一 条直线口,方 向自定。然后在上用圆规、直尺画线,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量感达到平衡的条件下其形象的处理,可有所变化,这种造型会使人感到活泼,变化丰富。
4.5 形象的特异 特异,就是处在秩序很强的设计形象群体中,有个别异质性的形象,就会突出的显
示出来。他的表现形式,就是在局部范围破坏这种规律,使这个局部显得很特殊,而引 起观者的注意。
这种构成形式,在设计整体中,使人感到富有变化,而且容易突出重点,表现的活 泼跳跃,视觉冲击力强。
2.4肌理 肌理是指物质材料表面的质感,是材料表面的纹理、构造组织给人们的心理感知反映。
这种感知一般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知。人们通常通过物质材料的表面肌理判断物质的物理 特性,比如光滑与粗糙、软与硬、轻与重、干与湿等等。
在立体构成中,不同材料的选用,不仅仅是因为材料的性能和加工程序,更大程度考 虑肌理给人的心理感受。
《椅子》/马克·纽森/线材的运用
体块的基本形态及其感情特征
2.2.1 平面几何体 四个以上的平面,以其边界直线互相衔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封闭空间。 形体的表面为平面,其棱线为直线。简练、大方、庄重、沉稳;象征稳重、严肃。
2.2.2 几何曲面立体 由几何曲面所构成的方体块或回转体。 几何曲面的立体造型,其秩序性强。既严肃端庄,又有曲线变化,不失变化、活泼。
调 和: 在对比中,找出统一的因素。使作品 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一定得联系,相互起到配 合的作用,使作品的整体协调。
4.4 构图的平衡 平衡,是指一件作品的整体布局,能够安定、平稳。在人们的视觉经验里,不平衡的状
态是不稳定的。给人的感觉是不舒服的。所以要求我们设计的作品,必须达到平衡的形式。 最完美的平衡形式,就是对称。它表现稳重、大方,形象庄重和谐。 对称形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过于完善,欠缺活泼,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平衡形式,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豪斯学院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第二节 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密斯.凡.德罗 《巴塞罗那椅 》
《包豪斯校舍》格罗皮乌斯
包豪斯学院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第二节 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包豪斯首创的理性艺术设计的先河,把不可靠的感觉 变成了科学的、理性的视觉法则;引领人们进人一条理性化思维的设计思路, 走过了现代设计由传统向现代转折的重要过渡时期。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 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 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 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 对于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 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 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布劳耶《钢管椅》
包豪斯的设计风格提倡简洁,设计 作品尽量简化为最简单的几何形, 如正方形、三角形、正方体、圆锥 体、《球包体豪等斯等校。舍》格罗皮乌斯
《红黄蓝三色座椅》里特维德
《乌德勒支住宅》里特维德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第二节 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包豪斯学院
1919年,包豪斯学院在德国创建, 建筑设计加格罗皮乌斯任院长,他提 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教育口号 并在包豪斯学院最早设计了以”构成 “为基础的课程。(强调装饰、结构、 功能之间的统一)
3、形态:形式事物外在形态的表象,态是物体内在的本质状态,形态 也可以理解为是形状和形态的结合。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五节 立体构成的视觉形态
视觉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直存在 着由生理到心理的互动转化因此, 设计师创造一个新的视觉形态重 点不仅是关注涉及形式外观,更 重要的是解决好形式背后所传达 的内涵与寓意。
使用的材料一般有:纸、布、竹、木、泥、石、玻璃、塑料、金属等等。它们的强度、 柔软度、韧性、张力、压缩力、可塑性、色彩都在考虑之中。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各种 现成品和废品去创造表现各种形态造型。对于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也有不同的操作技 能,如:折叠、刨削、锯锉、凿钻、切割、烧烫、拼贴、焊接、镶嵌、勾挂、拧绞等工 艺,都需要去反复实践,从而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
人工形态:人工形态又分为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具象形态指立体造型 保留了与自然形态较多的一致,具有较大的识别性,而抽象形态则指变 化和提炼后的立体造型摆脱了对自然形态的模仿,专注于纯粹美的塑造。
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给人类的形态创造 以极大启示,不仅作为人工 形态的模仿对象,而且还被 作为功能、构造和美好形式 的范例。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概念
构成与立体构成
构成具有组构与合成之意,就是将造型的基本要素按照形式法则重新组 合成新的视觉形象,从而创造出新形态的过程。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的 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学科。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 的创作规律。立体构成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知觉形态的 心理规律,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把造型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块 体进行组合,构成新的立体形态。
体积的量感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特征
物质的本性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特征
立体构成的制作材料丰富,在设计作品是要充分尊重材料的本性和特征, 发挥材料的质的美感。并且制作的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牢度,满足物理重心 规律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追求造型美。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的基础在于抽象
构成,即是“分解与组合”,源于对具象的分解、抽象与重新组合,其 特点就是如何造型要素和自然要素中抽出那些纯粹的形态要素来进行研究。 抽象的本质在于提取,即让学生在学习之中不被外在的表象和细节所迷惑, 用纯粹的造型元素,专注于要素与材质的构成关系,把关注的目光集中于造 型元素是如何揭示物体内在的形式结构和如何有效地表现生命张力和情绪特 征。
立体构成一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所有立体设计 所共同存在的基础性、共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和教育重点,其对立体与 空间形态的研究,为现代设计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态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都是对形态构成语言、表现规律等方面的 探索;区别在于平面构成在二维空间研究造型形态,立体构成是三维 度的实体形态与空虚形态的构成,在结构上要符合力学要求,材料也 影响和丰富形式着语言的表述。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五节 立体构成的视觉形态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六节 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
建筑与现代雕塑构筑了丰富的空间造型
空间形态是实体形态周围的 虚空部分,空间形态必须借 助实体来完成造型。实体需 要通过具体的大小、轮廓来 限定空间,实体是有限的、 实际存在的,而空间是虚无 的,但又是能感知的,因此, 实体形态的创造也是空间形 态的创造。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二节 立体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新篇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技术取代手工业, 欧洲工业革命机械化技术影响改变各种 新产品的立体形态与外观。同时资本主 义蓬勃发展,启蒙思想与革命思潮颠覆 了封建贵族特权等级思想。原来做工精 细、富有装饰性的奢华生活用品被新技 术与新材料取代,批量化生存取代手工 作坊,为大众而非少数人的设计理念导 致了各类产品的立体形态发生了革命性 的变化。
洛可可檀木家俱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二节 立体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巴洛克建筑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二节 立体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设计中洛可可风格家俱
蓬巴杜夫人
立体主义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第二节 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立体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由毕加 索和布拉克建立。立体主义的艺术家 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 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 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 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 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
《火烈鸟》考尔德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第二节 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荷兰风格派
荷兰“风格派”是荷兰一些画家、 设计师、建筑师在1918—1928年之间 组织起来的松散集体。发起人和组织 者是<风格>杂志编辑杜斯伯格,“风 格派”的设计特点是高度理性,它的 思想和形式都源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 索。
形象、形状、形态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五节 立体构成的视觉形态
1、形状:指物体或图形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出的外貌状态,主 要反映物体客观物质属性,强调物体可识别度,侧重物体本身。
2、形象:指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形状或姿态,强调的是人队物体 视觉过程后的心理反映和主观感受,重点关注人的体验,比如影视剧中 的“英雄形象”
《亚维农少女》毕加索
《埃斯塔克的房子》布拉克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第二节 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亚维农少女》毕加索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第二节 立体构成教学的产生小批 先进知识分子中产生的前卫艺术与设 计运动。他们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 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 个立场称为世界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他们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来探讨”理性 主义“,研究建筑空间,采用理性的 结构表达方式。最早的代表作品是塔 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方案,完 全体现了构成主义的设计概念
立体构成创造的是三维空间,是以量块和空间为表现形式,他与平面构成得 不同在于不仅要研究外形还要有深度,要占领空间。
空间的流动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特征
立体构成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廓线。而有无数个视点就有无数个轮廓线, 轮廓根据观察者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因此设计立体构成,要强调空间的流动 性,做到各个视角造型的优美,作品要给人以视觉引导。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四节 立体构成的学习方法
学习立体构成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的形态.提高造型能力,同时掌握形态的分 解、对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 ● ——我们要用立体的意识思维,掌握立体构成思维方法,遵循基本法则, 完成每项设计作品。 ● ——立体构成是造型艺术设计和形态设计的重要基础课程,作为基本素质 和技能训练,在艺术实践训练过程中,讲究眼睛、头脑和手谐调并用,根据 不同的视觉形态元素、材料、构造方式和造型法则,展开对立体构成的学习 与探讨。 ● ——摆脱习惯性的各种造型(具象干扰)的影响,站在全新的自由的角度去 探讨,培养潜在的造型感受力、直观判断力、多向思维能力,立体构成不仅 是对立体空间形态的研究上,更在综合性开发、工业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 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众多设计领域之中。所以要从实践中或者从生活 中多学习。
建筑的面体和造型的线体间形成了多形态的空间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六节 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美术
1 第六节 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
真正认识空间在设计中格外重要,在 城市中,整体环境以各种实体建筑、广 道路、树木等构成,这些实体形成的外 部空间即成为城市空间。
包豪斯学院
立体构成 |第一章 立体构成概述
1 第二节 构成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当今,设计作品也有很多以简练的几何形态为 特征,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广告、工业设 计等设计当中。涌现出大量由新工艺、新材料、 新技术制造的具有新功能,极具现代感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