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设计的关键技术
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关键技术及国内发展现状_王鹰

官地矿
煤
9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1 200
5 600
3.5
3 ×630
CST
2003
上榆泉矿 煤 2 000 1 400 2 800
4
2 ×560
CST
平塑煤矿 煤 2 500 1 400 2 200
4
2 ×450
CST
上海青浦
表 2 所列的圆管带式输送机中 , 上海梅山钢铁 厂使用的圆管带式输送机 的输送距离最长 , L =2 230 m ;秦皇岛港矿石码头使用的圆管带式输送机 的输送量最大 , Q =4 500 t/ h ;而贵州瓮福肥厂使 用的圆管带式输送机是目前国内线路布置最复杂的 输送机 , 沿线共跨过 4 个山头和 1 条河 , 绕过 2 座 山 , 穿过 2 个建筑群 , 水平面转弯 3 个 , 垂直面转 弯 6 个 , 空间转弯 3 个 。
由于带式输 送机使用的特殊 性 , 大多 采用高 压 、 大容量鼠笼电机 , 同时要解决电气的一系列相 关问题 , 从而使其线路复杂 , 在这种情况下 , 采用 高压变频器投资大 , 价格高 , 可靠性差 , 而且需要 采用特殊电机 ;同时变频调速会产生强大的信号干 扰 , 影响其他电气控制设备的正常工作 。 这些都限 制了变频调速在某些场合中的应用 。
管径 :400 mm 额定输送量 :Q=3 500 t/ h 带速 :v =4.7 m/ s 角度 :0 ~ 11° 输送物料 :铁矿石 水平机长 :2117 m
管径 :300 mm 额定输送量 :Q=1 000 t/ h 带速 :v =3.15 m/ s 角度 :0 ~ 6° 输送物料 :铁矿石 水平机长 :2 230 m
专题综述 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 关键技术及国内发展现状
传输带如何设计才更合理

设计原则在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设计过程中,本着提高设备可靠性和降低工程造价的原则,同时考虑地形条件、安装难易度、检修维护的可操作性、供电供水布置、土建工程等因素,长距离带式输送机主要沿地形平缓的河谷地带布置,沿途尽可能避开村镇、现有建筑物、陡山、水域、地质条件恶劣地段,同时尽可能减少占用耕地,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输送机系统大部分采用钢结构架空栈桥形式,沿途跨越山谷、公路、河流和其他设施,其架空高度满足国家规定的限界要求,不影响原有设施的建设和道路通行。
带式输送机全程设彩钢板密封,全程物料无裸露输送,不受雨水、风、雪等气候条件影响,避免了粉尘和噪声污染。
输送系统中设有转运站、驱动站房和变电站,位置尽量靠近公路且在与现有公路的交汇点附近,方便安装运输和日常维护。
设计要点1.1选用合理的缓冲受料装置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胶带的使用寿命需要采取措施给予保证,减小对胶带的冲击和磨损就是很主要的措施。
带式输送机在受料点承受较大的冲击,在设计中要采用合理的技术和方法减少对胶带的冲击,除了降低落料高差,还要选用合理的缓冲设施。
目前最为先进和适用的是带托板的整体式缓冲受料装置,集合了缓冲托辑和缓冲床的优点。
图片一般缓冲托辑的间距布置在40Omm左右,胶带在两个缓冲托辑之间悬空运行,此时物料的冲击会对胶带产生很大的损伤,特别是块度较大并有尖锐棱角的物料或是尖形的异物(铁钎、衬板等),一旦落在两个托辑之间的胶带上,就会将胶带穿透、割伤,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将整条胶带豁为两条,这对大型钢绳芯胶带的破坏是致命的。
为此,在各个缓冲托辑之间,设计了一种刚性的托板,正常运行时胶带与托板不接触,一旦有大块物料和异物冲击胶带,胶带就会因为受力变形后与刚性的托板接触,托板对物料和铁器产生反弹,避免物料及异物划伤胶带。
1.2管状皮带的成管与展开必须满足渐进原则输送带由平形变成圆管的过渡段设置要满足渐进原则。
过渡段的长度主要决定于输送带允许的伸长率和物料被逐渐卷到圆管范围内的要求。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传统的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固定的控制策略,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实时调整。
这导致了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难以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容易出现故障,影响了生产效率。
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自适应调整的智能控制系统,以提高带式输送机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结合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带式输送机的智能化控制。
这样可以实现对带式输送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整,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传感器技术和PLC控制系统在其中的应用,为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技术和方法,提高带式输送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深入研究传统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传感器技术在带式输送机控制中的应用、PLC控制系统设计以及通信技术在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探讨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带式输送机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通过对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带式输送机行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在输送机设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带式输送机的智能化改造和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传统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传统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在硬件设计方面,传统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通常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主要控制设备。
PLC具有稳定性高、可靠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用于大型带式输送机的控制。
在软件设计方面,传统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一般采用传统的控制算法,例如PID控制算法。
这种算法简单易实现,能够满足基本的控制要求。
传统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稳定性。
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道客

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道客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电力、化工等行业的物料输送设备,其工程技术标准对于保证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有关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的简要介绍。
1.设计标准: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如《输送机安全规范》、《输送机设计规范》等。
设计时需考虑输送物料的性质、输送能力、输送距离和环境要求等因素,确保输送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结构标准: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预期的负载和冲击。
常见的结构标准包括输送机的框架结构、支撑结构、托辊结构、传动结构等。
此外,还应对输送带和滚筒等关键部件的选型和连接进行规定。
3.制造标准:带式输送机的制造应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如ISO 1537、DIN 22101等。
制造时应保证各组件的精度和质量,并对焊接、涂装等工艺进行规范。
另外,还应对检验、试运行和出厂试验等进行明确要求,确保设备的质量。
4.安装与调试标准:带式输送机的安装与调试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安全可靠。
对于输送机的基础、支撑、悬挂、对齐和传动等关键环节,都应有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此外,还应对设备验收和试运行等进行规定,确保设备在安装后能够正常运行。
5.维护与保养标准:带式输送机的维护与保养标准旨在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标准应包括对设备的定期检查、润滑、紧固、更换磨损件等内容。
另外,还应规定安全保护装置的维护和检修要求,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6.安全标准:带式输送机的安全标准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依据。
标准应规定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紧急停机系统、防止物料堆积的措施等内容,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此外,还应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培训等进行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综上所述,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对于保证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才能确保带式输送机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1、项目名称:复杂地形下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关键技术

1、项目名称:复杂地形下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关键技术2、提名者与提名意见:提名单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名意见:该项目攻克了复杂地形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永磁电机直驱、沿线张力控制、空间转弯和安全保障等共性关键技术难题。
研制的带式输送系统满足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规划》要重点研制矿山长距离及大运力带式输送机的战略需求,实现了我国大型带式输送系统的跨越式发展。
相关成果授权国外发明专利4件(美国1件、澳大利亚2件、南非1件),中国发明专利32件,软件著作权9件;发表SCI/EI论文17篇;获国家重点新产品2个;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研制的复杂地形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支撑了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千万吨矿井斜沟煤矿、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黄登水电站的建设,在山西焦煤集团、新汶矿业集团、华能集团、中建材集团等企业推广应用。
产品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项目简介:带式输送是煤炭、金属与非金属等矿山物料运输的主要方式。
传统带式输送系统难以适应复杂地形下的长距离大运力物料输送的要求,多采用接力运输方式,转载次数多、故障点多,污染大;在大坡度大转弯地形条件下甚至采用车辆运输方式,增加了运输距离和道路建设投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安全问题频出,不能满足国家发展大型现代化矿山的战略需求。
《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规划》(2005)明确提出:重点研制矿山长距离及大运力带式输送机。
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自主创新,突破了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永磁电机直驱、沿线张力控制、空间转弯和安全保障等共性关键技术难题。
主要技术创新如下:1. 发明了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永磁电机直驱、分布式张力调节、空间转弯等本体关键技术,解决了传统大型带式输送系统起动力矩小、冲击大、张力波动大等问题,增强了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
带式输送机头部漏斗、溜槽的设计

改 变调 节 挡 板 的角 度 或 更 换 其 悬 挂 位 置 调 整落 料 中 心 ,调 节 挡 板 对 冲 击 还 可 以 起 到 一 定缓 冲作 用 ,进 而 延 长 头 部 漏 斗 的 使 用 寿命 。有 几 个 悬 挂 位 置 ,并 可 用 操 纵 杆 手 动 调 节 其 角 度 。带 料 试 车 时 , 根 据带 速 以及 料 流 是 否 对 中和 顺 畅 等 情 况 ,调 节 其 角 度 或 更 换 位 置 ,并 最 终 予 以 固定 。 基 于 以 上 特 点 ,我 们 设 计 人 员 设 计
摘 要 :本 文结 合 塞 内加 尔项 目, 阐述 了头部 漏斗 、溜 槽 的设 计计 算 过程 ,尤其 提 出了 带弧形 调 节挡 板 这一 新 型结 构 的
头部漏斗 ,对设计人员能起到 了一定的参考、启发作用。
关键 词 :头部 漏 斗 ;溜槽 ;调 节挡 板 ;弧形 ;抛 料轨 迹 方程 ;断 面尺 寸 ;倾 角 中 图分 类 号 :T 3 5 4
1概 述
文献标 识码 :A
带 式输 送 机 有 多 种卸 料方 式 ,采 用 头 部漏 斗 卸 料 是 最 常 有 的 卸料 方 式 。物
料 由 头 部 漏 斗并 经 过 溜槽 、导 料 靴 等 的 转 向 和 缓 冲 ,最 后 卸 到 后 续 设 备 或 输 送 机 上 。 溜槽 担 负 着 输 送 、密 封 、调 节 工 艺 流 程 以及 使输 送 物 料 在 输 送 机 上 合 理
档 车越 野 车 大部 分 采 用 稀 燃 技 术 ,该技 术 按规 定 比例 配 比 ,空 燃 比要 大 于 理论 空燃 比 1 4 . 7 : 1 ,通 常大 于 1 8 : 1 ,该情 况 下 过量空气系数值就要高于 1 . 0 3 。若 理 论 空燃 比为 1 4 . 7 : 1 时过量 空 气系 数为 1 ,当 采 用稀 燃 技 术 时 空燃 比为 1 8 : 1时 的过 量 空气系数值则为 1 . 2 2 5 , 值明显高出一 般 燃 料 ,此 时 再 采 用 值 在 1 . 0 0 ± 0 . 0 3 的 范围作 为检 测标 准也 就 明显 不合 理 。 5检 测 环境 参 数 对 检 测 结 果 的 影 响 方 面 作 为 客 观 外 在 因 素 ,环 境 也 对 检 测 结 果造 成 一定 影 响 。G B 1 8 2 8 5 — 2 0 0 5 / B . 2 . 6 有 明确 规定 , C O, H C , N O值 排放 量浓 度 , 要 乘 以稀释 修正 系数 ( D F) 加 以稀 释改 正 , 检测 的 N O浓 度 值 要 乘 以 湿 度 修 正 系数 ( K H) 加 以稀 释 改 正 。例 如 ,根 据 湿度 校 正 系 数 计 算 公 式 ,大气 压力 ( P B) 变 低 时 ,绝对 湿 度 ( H) 增 大 ,湿 度校 正 系 数 ( K H)也 相应 增 大 。此 类 情 况 多 发 生 在 夏 季 ,湿 度 变 化 较 大 ,当湿 度 校 正 系 数 达到 1 . 8左右 时 ,实 际测量 结 果也 要放 大到 1 . 8 倍 。 因此 ,检测 时要 注 意环 境质 量 ,尽 量使 环境 符合 相关 测 量 技 术 的要 求, 偏 离 检测 要求 则尽 量不 要进 行检 测 , 使 用 温 度 计 和 空 盒 气 压 表 有 利 于检 测 系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建材、化工等行业。
其传统的控制方式比较简单,通常采用PLC或者接触器控制系统。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将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的需求现代工业生产对于带式输送机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 自动化控制:带式输送机需要能够实现自动启停、转速控制、方向控制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干预。
2. 安全保护:在输送过程中,需要对带式输送机进行各种安全保护,如过载保护、断裂保护、防火防爆等,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 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和诊断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基础,可以用于监测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状态、物料流量、温度、湿度等参数信息,为控制系统提供实时数据。
2. PLC控制技术:PLC作为带式输送机控制的核心部件,可以实现多种控制功能,如逻辑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变频调速技术:利用变频器可以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转速精确控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可以减小对设备的损耗,延长设备寿命。
4. 无线通信技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对于大型生产线的带式输送机控制非常有用。
三、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步骤1. 确定控制策略:根据带式输送机的工作特点和生产需求,确定控制策略,包括启停控制、转速控制、方向控制等。
2.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根据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包括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机等。
3. 设计控制逻辑:利用PLC等控制器设计控制逻辑,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自动化控制和安全保护。
4. 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论文

摘要带式输送机在当今社会应用日益广泛,当然一个产品也需要不断的研发和更新,才能永保活力。
我所做的单托辊全封闭带式输送机就是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改良,首先用单托辊代替槽型托辊以防止跑偏,其次在输送机外加外罩来防止污染,美化环境,再次螺旋拉紧装置保证了运行的稳定和可靠性等。
这些结构和技术保证了带式输送机的整机性能优良,输送量大,带速快,高效节能。
通过对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现状的分析,得出了其在以后的发展趋势;在对带式输送机的各部件进行设计与选择,得出了对其整体的设计与选择;在其计算中验证了带式输送机的各部件满足了它的功能要求,另外输送机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了工作环境,运行过程中皮带易磨损等问题进行了加外罩和单托辊结构,是本输送机与其他机器的不同之处!可以使输送机在更广的范围,更可靠的运行。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单托辊、螺旋拉紧装置。
目录前言 (3)第一章带式输送机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4)第一节. 国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5)第二节. 国内带式输送机技术的现状 (6)第三节. 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差距 (6)第二章整体的设计与选择 (8)第一节电动机的选择 (9)第二节带速的选择 (9)第三节总体布置设计 (10)第四节控制系统的设计 (12)第三章输送机各部件选型计算过程. (14)第一节输送机布置简图 (15)第二节初定参数 (16)第三节张力计算 (17)第四节拉紧装置计算 (18)第五节输送带选择计算 (19)第六节输送带组合型号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前言运输机又称带式输送机,是一种连续运输机械,也是一种通用机械。
皮带运输机被广泛应用在港口、电厂、钢铁企业、水泥、粮食以及轻工业的生产线。
即可以运送散状物料,也可以运送成件物品,堆取料机,堆料机,取料机,皮带机,发电等。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带式输送机的作用至关重要,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煤矿行业的发展和效益,因此研究带式输送机对煤矿行业和其他一些输送类的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