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共5页word资料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材料-英语口语交际与运用

校本课程材料-英语口语交际与运用

《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获得学习的利益为终极目的的。

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本身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的。

我们开设《英语口语交际》校本课程,主要是想在英语口语的内容结构、活动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编排,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符合我校实际的英语口语校本课程体系。

充分体现学科优势和特点,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加强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以致用,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程名称《初中英语口语交际》三、具体实施方法(一)课程目标《英语口语交际》校本课程的实施要为我校英语教学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要推动学生英语读,写,译等其他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培养。

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基础比较薄弱的,正在形成学习英语兴趣的学生,要让他们逐渐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英语活动,初步掌握“听说”学习策略,要求能基本听懂各模块要求学习的情境对话,老师提示4-5次后能和同学进行对话表演;对于那些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基本形成英语学习兴趣的学生,要求比较积极主动的参加各项英语活动,初步掌握“听说读”的学习策略,老师提示2-3次后,能就各学期要求掌握的情境对话进行表演,发音较清楚,语音语调较正确;对于基础扎实,已经形成学习英语兴趣的学生,要求能积极主动的参加各项英语活动,初步掌握“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学习策略。

老师提示1次后,能就各学期要求掌握的情境对话进行表演,发音清楚,重音正确,语调自然。

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位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不断增加知识的积累,系统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与交际能力,同时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与老师和同学间的合作能力,提高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二)、课程特征1、主体性。

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发展课程;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开发和实施课程;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体,开发和利用课程。

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口语交际教学5页word文档

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口语交际教学5页word文档

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一、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性质1. 交际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存在于交际中。

自从Sohper把语言和言语做了区分后,人们对语言的交际功能认识得更为深刻。

人类是通过语言这种符号来进行人际交往。

换言之,语言的目的功能、价值都是为了完成实现交际。

因此,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交际目的、场合和对象来进行有效的交际,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标。

2. 口语性口语交际的另一性质是口语性。

顾名思义,口语交际主要以口语为凭借。

口语能力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能力,它具有无准备性、交际的直觉性、对可视情景的依赖性、面部表情和手势的使用性等,它和书面语虽可转移,担忧着迥然不同的交际特征,即口语交际追求交际过程互动性。

“口语是口说耳听的语言,靠声音传递。

由于口语是现场即兴的发挥,因而口语是现想现说,语言上比较明快、生动活泼、感情自然,表述上较不流畅。

概括地说,口语交际中所运用的语气更具有口语性,更加口语化。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书本的话”转化成“生活的话”“学生自己的话”。

总之,“口语交际”既强调“口语”性,又重视“交际”性。

二、英语口语教学目标《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这一能力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基础上的。

那么,在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中,如何才能把握好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目标呢?我们可以将目标按“知识和能力”(Knowledge and skills)“过程和方法”(Processes and methods)“情感、态度和价值观”(Emotion、attitudes and value)三个维度进行整体设计,从而有效地把握和实现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

1.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既然是交际活动,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就十分重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素养,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浅谈如何有效实施英语“任务型”教学

浅谈如何有效实施英语“任务型”教学
活动之 中, 当学生 的协作伙伴 。 充 ( ) 师要让 学生 明 白任务 的性 质和 目的 , 2 教 交
任务要富有挑战性 , 要能激发好奇 心 , 要具有一
种 内在 的激励因素 , 能推动学生主动学 习。
代任务要 清楚 , 铺垫要 到位 。由于任务 的焦 点是 解 决某个实 际问题 , 教师要 检查学生 是否理解 了问题 的内容和解 决问题的方法 。
主平等 的师生关系 。小 组讨论前 不要过 多讲 解 , 以 免学生依赖 教师的思路 , 不积极思考 ; 学生发言时 让 不 要有任何偏 向 , 如果教师经 常叫那些 能说会道 的 学 生发言 , 其他 内向的学生就 会降低参 加讨论 的热
情。 三、 任务的结构组成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
能 , 以基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技 能为主 , 应 使其具有迁 移效应 , 引 能 起学生一 系列 的联想 和类 比 , 便于举一反三 , 触类旁
通。
完成任务时 , 学生可充分利用 已有的课程资源 , 容易操作 。 学 习者 可以选择 完成任务 的方式与顺 序 , 并可 在 实践 中对任 务的设 计提 出 “ 能动 性 ” 的意见 或建
议, 使其进一步完善 。
N nn 为 , ua认 任务一般 由五部分组成 :
() 1 教学 目标 : 学生 完成某 一项任 务 而预期 让 达到的 目标 。
() 2 信息输入 : 输入材料可 以是文字材料 , 如课 文或对话 , 可以是非文字 材料 , 也 如图 画 , 或与任 务 输 入相关 的一个 活动等。 ( )活动方 式 : 与者所进 行 的一系列 相关行 3 参
推进 , 形成由初 级任 务到高级 任务 , 由数个微 型任 并

TPR教学法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5页word

TPR教学法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5页word

TPR教学法与高职大学英语教学【Abstract】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the teach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us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im is to make a research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is teaching method and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s well as on the improvement.2007年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要特别培养学生有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

相较于本科类大学生,高职高专的大学英语课程更加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对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对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这三方面同时提出了要求,毫无疑问,TPR教学法是可以同时满足这三方面要求的教学方法。

1 理论基础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称全身反应法)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James Asher于1964年提出的,是建立在言语和行为协调基础上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试图经过一些肢体语言和活动教授语言(Richards and Rogers, 2008)。

全身反应法与心理学中的“记忆痕迹”理论有关联,该理论认为,记忆练习越是频繁和强烈,该记忆的联想和回忆越是容易。

书面练习和身体活动的结合的追溯活动就有助于提高记忆唤起的可能性。

感官参与得多,效率就高,感官参与得少,效率就低,多种感官的参与,一方面使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使大脑接受的刺激多元化。

这样,在外语学习中大脑总处于兴奋状态,避免了单一感官或少量感官长时间活动导致大脑接受单调刺激而产生抑制,降低效率。

任务铺垫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以英语电影片段教学为例

任务铺垫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以英语电影片段教学为例

任务铺垫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以英语电影片段教学为例谢瑾【摘要】高中英语听说课是非常重要且需要被充分重视的一种课型.在模因论原则、元认知策略、学伴用随原则等的指导下,以英语电影片段教学为例,通过准确定位目标,铺垫任务和有意识地渗透听力策略等着力培养学生的视听能力,同时突出语调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掌握英语语调的重要性,以便能够在交际过程中正确地使用英语语调,促进更优质的语言输出.【期刊名称】《英语教师》【年(卷),期】2019(019)004【总页数】5页(P118-122)【关键词】视听说;任务铺垫;听力策略;语调教学;高中英语【作者】谢瑾【作者单位】315200,浙江宁波,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正文语种】中文引言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传授给他们正确的英语听说技巧,使之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是英语听说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英语听说能力是整体能力的核心部分,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是拓宽视野,对世界正确认知的最佳渠道之一。

众所周知,在语言学习中,听和读是基础也是关键;没有足够的听和读的输入,写和说难以跟上,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中,听力既是最难学习和掌握的一种语言技能,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最“无助”的一个方面。

在读写过程中,遇到不会读或不会写的词或句子,学生可以查字典、寻求外力帮助或回避这些内容,用其他词或句子代替,而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在理解上遇到困难,就不能“绝处逢生”(程晓堂、郑敏 2005)。

由此看来,帮助学生了解和培养听的策略很重要。

本文以英语电影片段教学为例,以任务活动为媒介,通过层层铺设任务,锁定听说课的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建立听力策略,从而很好地帮助学生达到用不同语调表达不同情感的目标。

一、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任务铺垫的理论基础(一)模因论原则模因论(memetics)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不断复制和传播模因的过程。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共5页word资料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共5页word资料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有准确表达自我的能力,并且可以成功顺利地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如果对于一种语言,学生不能够说,或者不能够流利准确地说出来我们就不能说学生已经掌握了这门语言。

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张开嘴去说去交流变得势在必行。

1口语课的重要性外语是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是现阶段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培养跨世纪人才重要的一门学科,英语课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

口语是表达传递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已经加入W TO,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特别是随着 2008 年奥运会的临近,提高全民英语口语更为紧迫,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更有责任,更有义务在平日的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强化英语会话水平。

2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初阶段,更是学生英语基础学习的培养阶段。

学生在这一期间练好口语,对其以后的英语学习将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

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初中的英语教学却始终处于传统教学的模式当中,即过于注重语法,而忽视了语言的实用性。

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师生间缺乏真正的交流。

由于学生的口语能力差,不但影响了以后的英语学习,更是导致学生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出现交流障碍而不知所措之情况。

3存在的问题3.1 忽略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现在很多大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甚至通过了国家的各级英语考试,却在求职面试英语时无法用英语与外国人顺利地交流,所学英语成了“哑巴英语”。

英语教学为了应付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和排名考试,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导致了在学校里英语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几名的学生,也无法与外籍老师进行简单的日常用语交流,而绝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3.2 轻视口语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作业、考试成绩都挺不错,但是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有些学生心里想得很多,想法也不错,可轮到他来做口语练习时就抓耳挠腮,不是表达不完整就是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几乎不具备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Spoken Word Poetry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精品文档5页

Spoken Word Poetry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精品文档5页

Spoken Word Poetry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一、什么是Spoken Word PoetrySpoken Word Poetry,即“口语诗”。

口语诗已存在多个世纪,古希腊人的奥运会就包括口语诗这个项目。

现代口语诗源于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和蓝调音乐及20世纪60年代的BEATNIKS(垮掉的一代)。

口语诗是先创作出诗歌,记忆后加入表演的元素在观众面前演出。

它的特点是有节奏,有时候加入即兴的部分,成文自由押韵,有时诗歌中含有文字游戏和俚语,表演起来比传统形式的诗更具气势和冲击感。

总的来说口语诗是戏剧与文学的结合体,半即兴诗歌表演。

二、Spoken Word Poetry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1.学生情况分析Spoken Word Poetry的训练,是英语写作和英语朗读训练的结合。

笔者以初一3班和4班两个班级,3班33人,4班36人为研究对象,以他们每次的考试作文了解到学生写作的水平。

为了了解学生的朗读与背诵情况,笔者对全部学生的英语课文的朗读和背诵进行每人5分钟面对面的测试。

测试结果如下:3班英语课文朗读流利人数14,不流利人数8,不能朗读人数11;英语课文背诵正确流利人数10,错误但相对完整人数5,不能背诵人数18。

4班英语课文朗读流利人数16,不流利人数13,不能朗读人数7;英语课文背诵正确流利人数11,错误但相对完整人数7,不能背诵人数18。

这两个班级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但在英语朗读和背诵方面2/3的学生都能完成,95%的学生表现出学习英语的强烈的热情。

2.课堂实践写作是评价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

通常初一学生因为掌握的词汇量小,很容易对写作失去兴趣,产生抵触情绪。

但是诗歌是心灵的映射,口语诗歌不强调句子的押韵,结构可以简单,以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写口语诗歌前,笔者用下面几个问题引导学生:(1)Who will you write your poem to?(2)What adjectives will you use to describe him\her\it?(3)What activities will you do with him\her\it?(4)How do you feel about him\her\it?笔者用一课时的时间指导学生写作。

英语教学法教程Unit__2_Communicative_Principles__TBLT学习教案

英语教学法教程Unit__2_Communicative_Principles__TBLT学习教案

The traditional FLT:
tends to isolate language from its context. e.g. the passive voice
The consequence:The students are puzzled about how to use the language in a p第a6页r/共t4i8页cular context.
2任务链任务链tasktaskcyclecycle由做任务学生分步骤执行任务由做任务学生分步骤执行任务计划就如何报告任务的结果做准备工作计划就如何报告任务的结果做准备工作以及以及yj报报告学生代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告学生代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三个环节组成三个环节组成3语言焦点语言焦点languagefocuslanguagefocus也叫语言分析在教师的引也叫语言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做以语言为焦点的活动如找与话题相关的单词导下做以语言为焦点的活动如找与话题相关的单词短语句型等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cludes knowledge of what to say, when , how, where and to say
第9页/共48页
第十页,共48页。
Five main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第七页,共48页。
Conclusions
The language we teach in traditional FLT is not what we use in real-life communication.
The final goal of FLT : to enable the learners to use the foreign language in work or life. we should teach: that part of the language that will be used; in the way that 第7页/共48页 is used in the real worl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Krashen的“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

Krashen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假如输入适度超出学生个人现有水平,习得就自然产生。

Krashen还认为掌握语言是通过“习得”,而不是通过“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教学有意识地学得语言;而习得则是指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

实际上,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并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

习得语言必须通过“变化性的互动”,它可使输入成为可理解的输入。

二、任务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许多的英语口语课堂上,我们经常可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把一个橘子放在学生面前,然后问:“what is that?” 那么以英语为本土语的人则会认为这个问题非常奇怪。

因为这种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每个人都知道那是什么,根本没有回答的必要,也就是说这种交流没有任何的目标。

教师是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说英语的成效性是非常有限的。

但如果教师换一种问法:“can you please describe this object?” 把简单的问题转变成描述性的任务,效果将会有很大的改观。

任务教学法强调有意义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强化,最终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目标。

在口语课堂中,经常使用到的任务有如下:
1.解决问题式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 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
系列信息,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做决定式任务(Decision-making tasks): 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果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商或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达成一致。

3.交换意见式任务(Opinion-exchanging tasks): 学生参加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需达成一致。

在口语教学任务设计中也是基本采用了Willis的任务设计模式,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任务活动(Pre-task):教师先讨论新的话题,引入任务即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及
实施任务的步骤。

教师可以先介绍本课的背景知识,包括对文章语言点和词汇的了解,以及对本课主题的了解。

适当介绍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扫除使用语言的障碍,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了解,
激发其学习语言的欲望,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第二
阶段,任务链活动(Task-cycle):学生结对或分组执行任务以及报告任务
完成情况,教师在一旁协助。

教师可以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活动,构成活动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

任务链可以分为三个环节:1.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可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2.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向全班报告任务的完成情况;3.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第三阶段,后任务活动(Post-task):1.分析(Analysis)――学生通过报告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情况;2. 评价(Check)――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3.操练(Practice)――教师总结语言的特点和用法,学生在
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本文拟就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课堂组织形式“意见交换式任务”,“信息差任务”做探究。

三、意见交换式任务
任务:就“女性应该就业还是应该在家”进行辩论。

要求:至少提出两个论点,每个论点至少有两个论据。

正方观点:女性应该就业。

反方观点:女性应该回家。

这个活动属于交换观点型任务。

这类任务不必达成一致意见,学生主要是表达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观点。

教师将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发表不同的观点。

他们各抒己见,不必相互赞同对方的意见。

关于就业和回家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而且不同的学生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交谈双方存在着信息差: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力图说服对方,为了说服对方,学生必须发挥自主性或创造性。

操作过程:
1.全班学生( 40人)分成两组,每组20人,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个立场,各组先进行大讨论后推选好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大约15 分钟),把讨论得出的要点写在卡片上,以便辩论时起提示作用。

3.辩论正式开始。

首先正方和反方辩手陈述各自的观点,然后自由辩论,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协调发言时间,保证每位辩手都有发言的机会。

并且教师在适当时机可以叫其他非辩手学生发言补充。

自由辩论结束后由正反方四辩总结观点。

4.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选出最佳辩手。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所以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学生在展开辩论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法形式上,所以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形式、语言结构和知识点,而且还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由于任务结合了现实,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谈,从而使他们有欲望、有意识地去解决交际中的障碍,成功地传达交际信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并在轻松的气氛中自然地习得了语言,同时,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标准,并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可转化为后续学习的动力。

听和说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口头交际活动,且听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交际活动中作用最大。

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良好的口语水平能够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

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最佳办法就是听力和口语一起教,让学生从听中学说,从说中练听。

口语课的组织是对组织者选取素材的考验,即能否找准语言学习和学生兴趣的最佳结合点,并且以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

“任务型”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即是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营造真实的交际环境,通过极其个人化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这样的活动中,无论学生的英语基础原先如何,都能得到尊重和鼓励,英语学习动力也才能得到长期的保持。

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对于口语教学活动具有真实性、可操作性,并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