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纵向进给系统设计另外有完整图纸

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纵向进给系统设计另外有完整图纸⽬录1 绪论 (1)1.1 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1)1.2 数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2)1.3 普通机床数控改造的意义 (3)1.4 本⽂的设计任务 (3)2 C6140普通车床数控改造的总体⽅案设计 (5)2.1 C6140普通车床介绍 (5)2.2 总体⽅案的确定 (6)2.3 机械系统的改造设计⽅案 (8)3 纵向进给系统的详细设计与计算 (13)3.1 脉冲当量的确定 (13)3.2 切削⼒的计算 (13)3.3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设计及计算 (14)3.4 齿轮传动的计算 (18)3.5 步进电动机的选择 (19)4 传动间隙的调整与预紧及导轨的设计 (22)4.1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与预紧 (22)4.2 进给系统传动齿轮间隙的消除 (23)4.3 数控改造C6140车床导轨设计 (24)5 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 (28)5.1 数控系统基本硬件组成 (28)5.2 单板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28)5.3 软件设计 (31)结束语 (33)致谢 (34)参考⽂献 (35)1 绪论1.1 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1.1.1 国内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数控机床占有率逐年上升,在⼤中企业已有较多的使⽤,在中⼩企业甚⾄个体企业中也普遍开始使⽤。
在这些数控机床中,除少量机床以FMS模式集成使⽤外,⼤都处于单机运⾏状态,并且相当部分处于使⽤效率不⾼,管理⽅式落后的状态。
2001年,我国机床⼯业产值已进⼊世界第5名,机床消费额在世界排名上升到第3位,达47.3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53.67亿美元,消费额⽐上⼀年增长25%。
但由于国产数控机床不能满⾜市场的需求,使我国机床的进⼝额呈逐年上升态势,2001年进⼝机床跃升⾄世界第2位,达24.06亿美元,⽐上年增长27.3%。
近年来我国出⼝额增幅较⼤的数控机床有数控车床、数控磨床、数控特种加⼯机床、数控剪板机、数控成形折弯机、数控压铸机等,普通机床有钻床、锯床、插床、拉床、组合机床、液压压⼒机、⽊⼯机床等。
C616卧式车床的数控化改造

C616卧式车床的数控化改造北满基地对C616卧式车床进行了数控化改造。
改造后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可以实现生产柔性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车床改造必须有针对性。
考虑加工工件的批量数,中小批量产品是否经常改型,工件加工表面精度的要求,复杂程度,有哪些主要特点。
结合经济性分析,再制订出改造方案。
在对卧式车床进行数控改造时应考虑下面一些问题。
1 数控伺服系统的选择伺服系统是指以机床移动部件的位置和速度为控制量的自动控制系统。
在数控机床中,伺服系统是数控装置和机床的联系环节,是数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的作用是把来自数控装置中插补器的指令脉冲或计算机插补软件生成的指令脉冲,经变换和放大后,转换为机床移动部件的精度和速度等指标,往往主要取决于伺服系统。
我国当前经济型数控系统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步进电机拖动的开环系统;二是闭环伺服系统;三是直流伺服电机拖动,编码器反馈的半闭环数控系统。
三种类型中,第一种控制方式易改装成功,在没有改装经验的情况下,最好以开环系统为首选。
2 主机改造中主要机件改装探讨一台新的数控机床,在设计上要达到:有高的静、动态刚度;运动副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传动无间隙、功率大、便于操作和维护。
机床数控改造时应尽量达到上述要求。
不能认为将数控装置与普通机床连接在一起就达到了数控机床的要求,还应对主要部件进行相应的改造,使其达到一定的设计要求才能获得预期的改造目的。
2.1 滑动导轨副对数控车床来说,导轨除应具有卧式车床导向精度和工艺性外,还要有良好的耐摩擦、磨损特性,并减少因摩擦阻力而致死区。
同时要有足够的刚度,以减少导轨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要有合理的导轨防护和润滑。
一般机床导轨材料多为瑚200灰口铸铁,机床改造时可在原床鞍下滑面经机械加工后贴一层聚四氟乙烯软带,聚四氟乙烯软带与铸铁配合时,有良好的减磨性能,可有效地防止机床爬行。
此外,床鞍与床身、中滑板与小滑板应接触均匀,接触面不应少于70%,接触点数不应少于10点/cm2,应严格按标准检查。
CW6163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及横向进给设计

第一章绪论1.1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数控机床正在向精密、高速、复合、智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精密和高速加工对传动及其控制提出了更高的动态特性和控制精度,更高的进给速度和加速度,更低的振动噪声和更小的磨损。
问题的症结在传统的传动链从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机到工作部件要通过齿轮、蜗轮副,皮带、丝杠副、联轴器、离合器等中间传动环节,在这些环节中产生了较大的转动惯量、弹性变形、反向间隙、运动滞后、摩擦、振动、噪声及磨损。
虽然在这些方面通过不断的改进使传动性能有所提高,但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于是出现了“直接传动”的概念,即取消从电动机到工作部件之间的各种中间环节。
随着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电主轴、直线电机、力矩电机的出现和技术的日益成熟,使主轴、直线和旋转坐标运动的“直接传动”概念变为现实,并日益显示其巨大的优越性。
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在机床进给驱动上的应用,使机床的传动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并使机床性能有了新的飞跃。
目前,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兴起,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应用,柔性制造系统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集成系统的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这种情况,数控机床正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高速度、高精度化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数控系统采用位数、频率更高的处理器,以提高系统的基本运算速度。
同时,采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多微处理器结构,以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即提高插补运算的速度和精度。
并采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机床工作台的直线伺服进给方式,其高速度和动态响应特性相当优越。
在直线电机刚开始开发时,因其能实现高速加工而备受瞩目。
但近年来,使用直线电机的目的已逐渐转向高精度化。
也就是说,在直线电机的诸多优良特性中,很高的定位精度和圆弧插补精度尤其令人刮目相看。
其原因是非接触式的驱动系统没有传统伺服电机旋转减速用的齿轮副、滚珠丝杠、耦合件等各种机械因素引起的误差,以及直线电机必然采用闭路控制。
沈阳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题目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一、机械加工设备改造类对现有机械加工设备进行数控化改造设计,可针对不同型号规格进行设计。
1.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如C6140、C6132等型号的纵向、横向改造)2.铣床数控化改造设计3.钻床数控化改装设计二、机械加工设备设计类针对不同规格的加工机床进行设计,主要设计主机和一个主要部件或控制系统。
4.数控车床设计5.数控钻床设计6.数控铣床设计7.数控钻铣床设计8.数控镗铣床设计三、机械加工设备附件9.数控滑台(或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设计10.转位刀架及其控制系统设计11.数控回转台及其控制系统设计12、数控动力头及其控制系统设计13.数控工件输送车设计四、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类14.箱体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可针对不同类型的箱体)15.其它典型零件(主轴、曲轴、转子等)机械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16.箱体类零件三维造型及数控加工程序设计17.其它典型零件三维造型及数控加工程序设计18.组合机床设计19.组合夹具设计五、其他机器及其控制系统设计能够完成某功能的各种机器,主要设计主机和一个主要部件或控制系统,如:20.抛光机设计21.轧机设计22.液压机设计23.造纸机设计24.提升机设计25.塔机设计26.输送机设计27.切割机设计28.飞锯设计29.包装机设计30.雕刻机设计31.收割机设计32.转载机设计33.挖掘机设计34.罐装机设计35.封口机设计36.播种机设计37.运输车类设计38.破碎机及其控制系统设计39.研磨机设计40.开卷机设计41.切片机设计42.卷扬机设计43.天车设计44.压路机设计45.石材切割机床设计46.石材抛光机床设计47.旋切机(圆木切片)48.各类机器手或机器人设计49.秸杆粉碎机设计50.秸杆压块机设计注:考生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自行命题。
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总体方案设计

改造后的普通车床可以加工更复杂的 零件和更广泛的材料,拓展了其应用
领域和市场。
提升产品质量
改造后的普通车床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提高,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 意度。
促进产业升级
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是机械制造行业 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有助于推 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伺服系统性能
根据车床的加工需求和改造重点, 选择所需的伺服系统性能,如扭矩 、转速等。
传动系统设计
主传动设计
根据车床的加工需求和改造重点 ,设计主传动系统的结构和性能
参数。
进给传动设计
根据车床的加工需求和改造重点 ,设计进给传动系统的结构和性
能参数。
其他传动设计
根据车床的加工需求和改造重点 ,设计其他必要的传动系统结构
包括机械结构改造、控制系统升级、设备调试等,预计需 要2个月时间。
改造后测试与验收阶段
对改造后的车床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和安全评估,确保达到 预期效果,预计需要1个月时间。
改造实施费用预算
设备采购费用
根据所选设备的型号和配置,预计设备采购费用为XX万元。
改造施工费用
包括施工所需的人工费、工具费、材料费等,预计改造施工费用为 XX万元。
数控系统功能
根据车床的加工需求和改 造重点,选择所需的数控 系统功能,如车削、铣削 、钻孔等。
数控系统品牌
对比不同品牌数控系统的 性能、价格、可靠性等因 素,选择合适的品牌。
伺服系统设计
伺服系统类型
选择适合普通车床的伺服系统 类型,如步进电机、直流电机
、交流伺服电机等。
伺服系统精度
根据车床的加工精度要求,选择适 度的伺服系统精度。
卧式车床的数控化改造

卧式车床的数控化改造【摘要】数控机床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高效自动化的技术群体,它是把多工序加工、切削处理、刀具磨损和测量等各种功能集为一体的自动化机床。
我国是世界上机床产量最多的国家,但数控机床的产品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中仍处于较低水平,在目前形式下将一大批闲置的普通机床或是旧数控系统的机床进行改造、升级,以较小的投入尽快使这批设备在生产中发挥效能、创造效益,是许多制造业企业正在做的一项工作。
【关键词】数控机床;数控系统;改造1.引言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数控机床占有率逐年上升,在大中企业己有较多的使用,在中小企业甚至个体企业中也普遍开始使用。
国内市场对数控机床有大量的需求,目前的现状是国外机床产品大量充斥着市场,通过生产和进口数控机床并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制造业需求,而淘汰大型企业原有的大量普通金属切削机床不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会因为缺乏资金购买大量的数控机床来填补淘汰普通金属切削机床后的机床空缺,造成停产。
所以,目前数控化改造是适应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资金短缺,旧有机床所占比例大的国情所需。
进行机床改造可以节省资金、提高生产效率,使机床性能稳定可靠,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提高企业效益。
机床的数控化改造,主要是对原有机床的结构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最终使机床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普通卧式车床进行的数控化改造。
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对机床存在的故障部分进行诊断并恢复原功能。
第二,加数控系统,改造成数控机床。
第三,为提高精度、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对机械部分重新装配加工,恢复原精度;对电气控制部分进行重新设计和接线。
2.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或者说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
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是集机床、计算机、电动机及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PLC、检测等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设备。
车床数控改造课程设计

车床数控改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步骤,包括编写、调试和优化程序。
3.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车床数控改造中所涉及的机械结构和电子控制元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设计简单的零件,并生成相应的数控程序。
2. 学生能够操作数控车床,进行基本的装夹、对刀和加工过程。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个车床数控改造项目,提高实际动手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对精确度和细节的关注,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与尊重,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分析: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学生,课程性质为实践应用型。
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和电子技术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工程思维。
课程目标依据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设定,旨在通过车床数控改造的实践,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素养,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成果的分解和评估将围绕以上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
二、教学内容1. 数控车床原理及其结构:介绍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其功能,关联教材第1章内容。
- 数控系统组成与工作流程- 车床机械结构特点2. 数控编程基础: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编程语言和编程步骤,关联教材第2章内容。
- 编程指令与代码- 编程格式与规范3. CAD/CAM软件应用:学习使用CAD/CAM软件进行零件设计与数控编程,关联教材第3章内容。
- 零件设计与建模- 数控程序生成与仿真4. 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实操数控车床,学习装夹、对刀、加工等操作,关联教材第4章内容。
- 装夹方式与对刀方法- 加工参数设置与加工过程控制5. 车床数控改造项目实践:分组进行车床数控改造项目,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联教材第5章内容。
CW6163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及横向进给设计

第一章绪论1.1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数控机床正在向精密、高速、复合、智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精密和高速加工对传动及其控制提出了更高的动态特性和控制精度,更高的进给速度和加速度,更低的振动噪声和更小的磨损。
问题的症结在传统的传动链从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机到工作部件要通过齿轮、蜗轮副,皮带、丝杠副、联轴器、离合器等中间传动环节,在这些环节中产生了较大的转动惯量、弹性变形、反向间隙、运动滞后、摩擦、振动、噪声及磨损。
虽然在这些方面通过不断的改进使传动性能有所提高,但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于是出现了“直接传动”的概念,即取消从电动机到工作部件之间的各种中间环节。
随着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电主轴、直线电机、力矩电机的出现和技术的日益成熟,使主轴、直线和旋转坐标运动的“直接传动”概念变为现实,并日益显示其巨大的优越性。
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在机床进给驱动上的应用,使机床的传动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并使机床性能有了新的飞跃。
目前,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兴起,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应用,柔性制造系统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集成系统的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这种情况,数控机床正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高速度、高精度化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数控系统采用位数、频率更高的处理器,以提高系统的基本运算速度。
同时,采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多微处理器结构,以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即提高插补运算的速度和精度。
并采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机床工作台的直线伺服进给方式,其高速度和动态响应特性相当优越。
在直线电机刚开始开发时,因其能实现高速加工而备受瞩目。
但近年来,使用直线电机的目的已逐渐转向高精度化。
也就是说,在直线电机的诸多优良特性中,很高的定位精度和圆弧插补精度尤其令人刮目相看。
其原因是非接触式的驱动系统没有传统伺服电机旋转减速用的齿轮副、滚珠丝杠、耦合件等各种机械因素引起的误差,以及直线电机必然采用闭路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四、进给传动部件的计算和选型
纵、横向进给传动部件的计算和选型主 要包括:确定脉冲当量、计算切削力、选 择滚珠丝杠螺母副、设计减速箱、选择步 进电动机等。以下详细介绍纵向进给机构, 横向进给机构与纵向类似,在此从略。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四、进给传动部件的计算和选型 1.脉冲当量的确定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二、总体方案的确定 总体方案应考虑车床数控系统的运动方式、进给 伺服系统的类型、数控系统CPU的选择,以及进给 传动方式和执行机构的选择等。 (1)普通车床数 控化改造后应具有 单坐标定位,两坐 标直线插补、圆弧 插补以及螺纹插补 的功能。 因此,数控系统 应设计成连续控制 型。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三、机械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5)拆除横溜板下的滑动丝杆螺母副, 将滑动丝杆靠刻度盘一段(长216 mm) 锯断保留,拆掉刻度盘上的手柄,保留刻 度盘附近的两个推力轴承,换上滚珠丝杠 副。 (6)将横向进给步进电动机通过法兰座 安装到横溜板后部的纵溜板上,并与滚珠 丝杠的轴头相联。 (7)拆去三杆(丝杆、光杆与操纵杆), 更换丝杆的右支承。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三、机械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编码器的轴头与安装轴之间必须 采用无间隙柔性联接,且车床主轴的最高转速不允许 超过编码器的最高许用转速。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三、机械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5.进给系统的改造与设计方案 (1)拆除挂轮架所有齿轮,在此寻找主轴 的同步轴,安装螺纹编码器。 (2)拆除进给箱总成,在此位置安装纵向 进给步进电动机与同步带减速箱总成。 (3)拆除溜板箱总成与快走刀的齿轮齿条 ,在纵溜板的下面安装纵向滚珠丝杠的螺 母座与螺母座托架。 (4)拆除四方刀架与上溜板总成,在横溜 板上方安装四工位立式电动刀架。
r c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四、进给传动部件的计算和选型 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纵向) (1)工作载荷Fm的计算 已知移动部件总重量G=1300 N; 车削力 Fc =2673.4 N, Fp =1069.36 N, F f =935.69 N。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四、进给传动部件的计算和选型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图 C6140普通车床的结构布局 1-床脚 2-挂轮 3-进给箱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轴箱 5-纵溜板 6-溜板箱 7-横溜板 8-刀架 9-上溜板 10-尾座 11-丝杠 12-光杠 13-床身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普通车床刀架的纵向和横向进给运动,是由主 轴回转运动经挂轮传递而来,通过进给箱变速后,由 光杆或丝杆带动溜板箱、纵溜板以及横溜板产生移动。 进给参数依靠手工调整,改变参数时需要停车。刀架 的纵向进给和横向进给不能联动,切削次序需要人工 控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二、总体方案的确定
(4)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需要扩展程序存储器、 数据存储器、键盘与显示电路、I/O接口电路、D/A 转 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等;还要选择步进电动机的驱 动电源以及主轴电动机的交流变频器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二、总体方案的确定 (5)为了达到技术指标中的速度和精度要求,纵、 横向的进给传动应选用摩擦力小、传动效率高的滚珠 丝杠螺母副;为了消除传动间隙提高传动刚度,滚珠 丝杠的螺母应有预紧机构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三、机械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采用有级变速时,可选用浙江超力电机有限公 司生产的YD系列7.5kW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实 现2~4档变速; 采用无级变速时,应 加装交流变频器,推荐型 号为:F1000-G0075T3B, 适配7.5kW电动机,生产厂 家为烟台惠丰电子有限公 司。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二、总体方案的确定
(2)普通车床经数控化 改造后属于经济型数控 机床,在保证一定加工 精度的前提下,应简化 结构,降低成本。 因此,进给伺服系统 常采用步进电动机的开 环控制系统。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二、总体方案的确定 (3)根据技术指标中的最大加工尺寸、最高控 制速度,以及数控系统的经济性要求,决定选用 MCS-51系列的8位单片机作为数控系统的CPU。 MCS-51系列 8位机具有功能多、速度快、抗 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等优点。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对普通车床 进行数控化改造, 主要是将纵向和 横向进给系统改 成用微机控制的、 能独立运动的进 给伺服系统;将 手动刀架换成能 自动换刀的电动 刀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一、设计任务
题目:C6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任务:将一台C6140普通车床改造成经济型数控车床。
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X方向(横向) 的脉冲当量为δx = 0.005 mm/脉冲,Z方 向(纵向)为δz = 0.01 mm/脉冲。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四、进给传动部件的计算和选型 2.切削力的计算 ——纵向车削力的计算 设工件材料为碳素结构钢,σb=650 Mpa; 选用刀具材料为硬质合金YT15; 刀具几何参数为:主偏角kr=60°,前角γ0= 10°,刃倾角λs=-5°; 切削用量为:背吃刀量ap=3 mm,进给量f =0.6 mm/r,切削速度vc=105 m/min。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一、设计任务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床身上最大加工直径400 mm; (2)最大加工长度1000 mm; (3)X方向(横向)的脉冲当量δx = 0.005 mm/脉冲, Z方向(纵向)δz = 0.01 mm/脉冲; (4)X方向最快移动速度vxmax = 3000 mm/min,Z方向 为vzmax = 6000 mm/min; (5)X方向最快工进速度vxmaxf = 400 mm/min,Z方向 为vzmaxf = 800 mm/min; (6)X方向定位精度± 0.01 mm,Z方向± 0.02 mm
第八章
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第八章 卧式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引言 1 设计任务 2 总体方案的确定 3 具体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一、引言 普通车床(如C616/C6132、C618/C6136、C620/C6140、 C630等)是金属切削加工最常用的一类机床。当工件 随主轴回转时,通过刀架的纵向和横向移动,能加工 出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端面、螺纹面等,借助成型 刀具,还能加工各种成形回转表面。
F 根据 Fz = Fc , Fy= Fp , x = F f 的对应关系,可得:
Fz =2673.4 N, y =1069.36 N, x=935.69 N。 F F 选用矩形-三角形组合滑动导轨,查表,取 K = 1.15, = 0.16, 代入Fm= K Fx ( Fz G) , 得工作载荷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三、机械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提高车床的自动化程度,需要在加工中自动 变换转速,用2~4速的多速电动机代替原有的单 速主电动机; 当多速电动机仍不能满足要求时,用交流变频 器来控制主轴电动机,以实现无级变速(工厂使 用情况表明,使用变频器时,若工作频率低于 70Hz,原来的电动机可以不更换,但所选变频器 的功率应比电动机大)。
Fm ≈ 1712 N。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四、进给传动部件的计算和选型 (2)最大动载荷FQ的计算 设车床Z向在承受最大切削力条件下最快的 进给速度V=0.8 m/min,初选丝杠基本导程 Ph = 6 mm,则此时丝杠转速 n = 1000V/Ph ≈ 133 ( r/min)。 取滚珠丝杠的使用寿命T=15000 h,代入L0 = 60 n T / 106,得丝杠寿命系数 L0 = 119.7(单位为: 106 r)。 查表3-30,取载荷系数fW = 1.15,硬度系数fH = 1 ,代入下式,得到最大动载荷:
螺纹编码器通常有两种安装形式:同轴安装和异 轴安装。 同轴安装是指将编码器直接安装在主轴后端,与 主轴同轴,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但它堵住了主轴的通 孔。 异轴安装是指将编码器安装在床头箱的后端,一 般尽量装在与主轴同步旋转的输出轴,如果找不到同 步轴,可将编码器通过一对传动比为1:1的同步齿形 带与主轴联接起来。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三、机械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2.安装电动卡盘 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工件的夹紧与松开采用电动 卡盘,选用呼和浩特机床附件总厂生产的KD11250型 电动三爪自定心卡盘。卡盘的夹紧与松开由数控系 统发信控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三、机械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3.换装自动回转刀架 为了提高加工精度, 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多 道工序,将车床原有 的手动刀架换成自动 回转刀架,选用常州 市宏达机床数控设备 有限公司生产的 LD4B-CK6140型四工 位立式电动刀架。实 现自动换刀需要配置 相应的电路,由数控 系统完成。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四、进给传动部件的计算和选型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四、进给传动部件的计算和选型
y C 查表3-1,得: Fc =2795,xFc =1.0,Fc =0.75,nFc = -0.15。 查表,得:主偏角Кr的修正系 kk F=0.94;刃倾角、 前角和刀尖圆弧半径的修正系数值均为1.0。 由经验公式,算得主切削力Fc =2673.4 N。由经验 公式 Fc:F f : Fp=1:0.35:0.4,算得纵向进给切削力 F f =935.69 N,背向力 Fp =1069.36 N。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三、机械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4.螺纹编码器的安装方案
螺纹编码器又称主 轴脉冲发生器或圆光 栅。数控车床加工螺 纹时,需要配置主轴 脉冲发生器,作为车 床主轴位置信号的反 馈元件,它与车床主 轴同步转动。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三、机械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改造后的车床能够加工的最大螺纹导程是24 mm, Z向的进给脉冲当量是0.01 mm/脉冲,所以螺纹编码 器每转一转输出的脉冲数应不少于24 mm /(0.01 mm/脉冲)=2400脉冲。 考虑到编码器的输出有相位差为90º 的A、B相信 号,可用A、B异或后获得2400个脉冲(一转内), 这样编码器的线数可降到1200线(A、B信号)。另 外,为了重复车削同一螺旋槽时不乱扣,编码器还 需要输出每转一个的零位脉冲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