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20车床数控化改造毕业设计说明书
C620一1卧式车床的数控化改造

C620一1卧式车床的数控化改造1.前期准备(1)由于数控机床的精度比较高,而我们对选定的车床检查后发现,机床导轨精度不符合要求,车床主轴加工出的零件有微小的波纹。
于是按照GB/T 4020---1983(臣1'式车床精度检验》标准进行修复。
(2)更换了主轴前后轴承。
(3)用步进电机作拖动元件。
因为数控系统发出的指令仅使床鞍运动而没有位置检测和信号反馈,故实际移动值和系统指令如果有差别就会造成加工误差。
因此,除了床鞍及其配件精度要求较高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满足传动精度和灵敏度要求。
第一,在传动装置的布局上采用减速齿轮箱来提高传动扭矩和传动精度(分辨率为O.0I mm)。
传动比计算公式为:i=a·P/360。
艿,式中,Ot为步进电机步矩角,(o);P为丝杠螺距,ram;6为脉冲当量(即分辨率),mill。
第二,在齿轮传动中,为提高正、反传动精度必须尽可能地消除配对齿轮之间的传动问隙,其方法有两种,柔性调整法和刚性调整法。
柔性调整法是指调整之后的齿轮侧隙可以自动补偿的方法,在齿轮的齿厚和齿距有差异的情况下,仍可以始终保持无侧隙啮合,但将影响其传动平稳性,而且这种调整法的结构比较复杂,传动刚度低。
刚性调整法是指调整之后齿轮的侧隙不能自动补偿的调整方法。
它要求严格控制齿轮的齿厚及齿矩误差,否则传动的灵活性将受到影响。
但用这种方法调整的齿轮传动有较好的传动刚度,而且结构比较简单。
在设备改造中应用的配对齿轮侧隙方法是刚性调整法。
第三,采用滚珠丝杠代替原滑动丝杠,提高传动灵敏性和降低功率、步进电机力矩损失。
(4)经过综合分析,决定使用南京江南机床数控工程公司的JN--15T型数控系统。
该系统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的优点。
2 改造阶段2.1 纵向进给系统的改造(1)拆除原有三杠、溜板箱,保留迸给箱作为滚珠丝杠左支承点,将步进电机装在三杠支架右侧,把滚珠丝杠的右侧通过连接套与步进电机输出轴连接。
C620车床的数控化改造

唐山学院毕业设计设计题目:C620车床的数控化改造系别:机电系班级:10级机电一体化专科班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11月3日唐山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唐山学院毕业设计评语及成绩唐山学院毕业设计摘要利用现代数控技术,对C620车床进行了数控化改造,解决企业设备老化与设备更新资金不足的矛盾,提高了企业装备水平。
设计中对C620进给系统进行了数控改造,拆除原机床的进给箱、溜板箱、滑动丝杠和光杠等,将原机床的纵、横进给系统改造成由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的半闭环伺服进给系统,电机通过齿轮减速后带动滚珠丝杠转动从而实现纵、横进给运动,由光电编码器实现半闭环控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相关计算。
主轴脉冲编码器与主轴异轴相连,同步转动以检测主轴转速,通过数控系统的控制,保证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的匹配,实现对螺纹的切削。
数控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精确度高,容易操作,使用范围广,依据车床改造的功能要求,选择了FANUC 0-TD数控系统,控制精确度达到了纵向脉冲当量0.001mm,横向脉冲当量0.0005mm的要求。
为保证数控加工工艺的集中性。
针对数控加工工艺特点,将原手动刀架拆除,选用LD4数控电动回转刀架,实现了四工位自动换刀,缩短换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数控;车床;改造;滚珠丝杠;伺服系统- 1 -唐山学院毕业设计目录摘要 11 绪论 31.1 课题背景 3 1.2 国内外数控技术简况与发展趋势 31.2.1 国内外数控技术简况 31.2.2 数控机床的特点 31.2.3 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4 1.3课题的意义与目的 51.4本课题的工作任务 52 C620数控改造的总体方案设计6 2.1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6 2.2本次数控车床改造的目的和要求7 2.3 C620数控改造的总体方案设计72.3.1 伺服进给系统方案设计82.3.2 数控系统的选取162.3.3 主轴转速检测装置182.3.4 导轨的改装202.3.5 刀架的改造方案203 进给传动机构设计21 3.1 典型加工条件的确定21 3.2 切削力计算213.2.1 滚珠丝杠的选择计算213.2.2 轴承的选择计算22 3.3 纵向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233.3.1 滚珠丝杠的选择计算233.3.2 轴承的选择计算273.3.3 电机的参数验算283.3.4 纵向进给丝杠性能参数计算313.3.5 误差分析及固有频率的计算33 3.4 横向进给机构设计36- 2 -3.4.1 丝杠的选择计算363.4.2 轴承的选择计算393.4.3 电机的参数计算393.4.4 横向进给丝杠性能参数验算413.4.5 误差分析及固有频率的计算424 结束语45参考文献46欲得到本设计全部说明书联系QQ229780692。
C620型普通车床的经济型数控化改造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普通车床C620的数控改造设计学 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撰写日期: 20** 年 6 月 10 日任务书论文(设计)选题的来源、目的与意义:数控机床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在机械制造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很好地解决了现代机械 制造中复杂、精密、批量小、多变零件的加工问题,且能稳定产品的加工质量,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 率。
但因数控机床价格较贵,一次性投资较大使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国作为机床大国,对普通机 床数控化改造不但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扩大了机床的使用范围,提高了生产率,而且降低了工人 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新产品的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减少对工夹具的投资和数量,而且适合我国的国 情。
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本设计是利用数控装置对C620型普通机床进行经济型数控改造设计。
纵向脉冲当量为0.01mm/脉 冲,横向脉冲当量为0.005mm/脉冲,驱动元件采用步进电机,传动系统采用滚珠丝杠副,刀架采用自 动转位刀架,导轨用贴塑导轨,主轴与脉冲发生器连接等,将纵向和横向进给系统改装为用单片机控 制的能独立运动的开环进给伺服系统。
进度计划(进度时间、主要工作内容):4月2 日——4月9日:查阅、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内容,初步确定改造方案。
4月10日——4月15 日:针对改造方案,分析计算,确定所需部件,并不断完善。
4月16日——5月10日:机械部分绘图。
5月11日——5月15日: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绘图。
5月16日——5月20日:整理相关数据、资料,书写设计说明书。
5月21日——6月20日:翻译相关的英文资料,检验各项工作,打印说明书,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1]周开勤.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文怀兴,夏田.数控机床系统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3]卜文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4]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5]郝忠军,雷晓铃.综合作业指导书[M].机械部工程师进修大学电气学院,1995.4[6]明兴祖.数控机床与系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0[7]王永章.机床的数控技术[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8]杨文龙主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4论文(设计)工作起讫日期:20** 年 4 月 2 日 至 20** 年 6月 18 日指导教师(签名) 院长/主任(签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论文题目:普通车床C620 的数控改造指导教师 职 称 学 位题目来源 □ 指导教师科研项目 □Ö 指导教师推荐选题 □ 学生自选 □ 其它题目类别 □Ö 工程设计 □ 工程技术研究 □ 软件开发 □ 理论研究 □综合【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意义: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的更新换代也不断 加快,因此,对机床的要求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生产率,而且还要能适应产品零件的变换。
机械c620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设计【全套图纸】学士学位论文

绪论内容摘要(CAM中的数控技术)尽管数控机床是开发实用CAM系统的关键所在,但本文描述的数控机床不能应用基于制造系统的计算机中。
必须改进传统的数控机床及自动化机床,以使信息能在监控装置及以计算机就为主的控制系统中传输。
这种改进导致了源于数控概念的三个主要发展、计算机管理数控、群集概念、新形式的适用控制。
计算机管理数控是一个包括DNC(直接数控)和CNC(计算机数控)的一般性概念DNC和CNC是用来在控制性计算机和数控机床间分配编程和计算机职责的方式,两个系统都不改进数控机床控制之外的工艺数据和命令的通讯方法。
群集概念基本上是对多种机床的计算机管理的延伸。
一系列机床(如铣床钻床磨床等),通过送料系统连接起来。
需要时,输料系统能自动向各个机床送料。
这样两级监控就成为必要。
单独的机床用计算机管理数控来控制,群集本身由协调许多群集的生产产量的中央计算机进行管理,其中的分级安排也是显而易见的。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适应性数控系统是CAM环境中的一部分。
中央计算机获得工艺过程信息以便检测出异常情况(如刀具破损),并加以纠正保护。
另外,也可以把适应性反馈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以便实现某一操作的高效生产。
可以从自动化和集成的角度看待在以计算机为机场的制造系统中数控机床的使用。
四级制造自动化可被定义。
独立的NC机床本身实现一个自动化操作循环。
数控加工中心则使整个制造加工过程过程自动化。
外控机床的群集则实现一个完全自动化的制造任务。
最后,CAM系统本身把所有的自动化制造工艺中的低层方法集成起来。
CAM系统的组成计算机付账制造系统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在所有信息流动中起作用的硬件与软件的集成。
CAM硬件包括数控机床、检测设备,数字计算机和相关设备。
CAM软件是用来监测、处理、以及最终监控制造信息流和CAM硬件的计算机编程系统的相互联系的网络,在这里,软件部分在信息流方面受到检验。
CAM数据库基于制造系统的计算机不仅依靠实时信息,而且还要依靠存储信息,实时数据比如自动控制反馈的信息通常被立即处理,除非要求被储存,一般可以认为是瞬变的信息。
CA620车床实验指导书

CA620车床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了解CA620车床的传动系统、传动结构、机床的操纵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CA620型普通车床。
三、实验内容了解主轴箱的结构、主轴变速操作机构的工作原理.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操纵,学习CA620普通车床操纵方法。
四、实验步骤(标紫色内容写到实验报告的实验步骤部分)1. 介绍CA620普通车床外观结构。
2. 断开电源,打开主轴箱,了解主轴的内的结构及变速原理,掌握主轴的变速方法。
3. 盖好主轴箱,闭合电源开关,闭合机床总开关,启动电动机,操纵离合器,使主轴启动,停止、反向熟悉离合器操纵手柄的使用。
4. 手摇溜板箱、纵溜板和横溜板,介绍其功能。
5. 接通丝杠,介绍螺纹的加工。
6. 接通光杠,熟悉机动进给手柄的操作方法。
观察搬动手柄时的操作方法,观察搬动手柄时刀架部件的运动状态。
操纵快速电机,使刀架快速移动.7. 观察离合器、制动器及其操纵.离合器与制动器怎样实现互锁.五、注意事项1.机床开动时要远离机床运动部件,以免发生危险。
机床主轴箱打开后,不要用手去摸齿轮离合器等,不要将杂物掉进主轴箱里,以免损坏设备.2.机床开动前要对机床按要求进行润滑,实验完毕后将机床各部件及操纵机构复原并对机床导轨部分加油,打扫场地.附1 普通车床简介附2 机床结构分析附1:普通车床简介1、普通车床简介:普通车床是能对轴、盘、环等多种类型旋转类工件进行多种工序加工的卧式车床,常用于加工工件的内外回转表面、端面和各种内外螺纹,采用相应的刀具和附件,还可进行钻孔、扩孔、攻丝和滚花等。
普通车床是车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因其主轴以水平方式放置故称为卧式车床。
2、普通车床的构造及功能:(标蓝色内容写到实验报告的数据记录部分)(1)主轴箱:又称床头箱,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主电机传来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变速机构使主轴得到所需的正反两种转向的不同转速,同时主轴箱分出部分动力将运动传给进给箱。
主轴为空心结构,便于穿过长棒料。
C620型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目录引言 (5)1 概述 (6)1.1 毕业设计的目的 (6)1.2 设计任务 (7)1.3 设计的必要性 (7)1.3.1 数控改造目的 (7)1.3.2 数控改造的优点 (7)2总体方案设计 (7)2.1 系统的运动方式与伺服系统的选择 (7)2.2 计算机系统 (8)2.3 机械传动方式 (8)2.3.1纵向滚珠丝杠 (8)2.3.2横向滚珠丝杠 (8)2.3.3总体方案 (9)3进给伺服系统设计 (9)3.1纵向进给伺服系统 (10)3.1.1 计算进给牵引力F(N) (10)m3.1.2 计算最大动载荷C (11)3.1.3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传动效率计算 (11)3.1.4 刚度验算 (12)3.1.5 稳定性校核 (13)3.2横向进给伺服系统 (13)F (13)3.2.1 计算进给牵引力m3.2.2 计算最大动负载C (13)3.2.3选择滚动丝杠螺母副 (14)3.2.4传动效率计算 (14)3.2.5 刚度验算 (14)3.2.6稳定性校核 (16)3.3齿轮传动比计算 (18)3.3.1 纵向进给齿轮箱传动比计算 (18)3.3.2横向进给齿轮箱传动比计算 (19)3.4步进电机的选型 (19)3.4.1纵向进给步进电机 (19)3.4.2横向步进电机 (23)3.4.3 计算步进电机空载启动频率和工作时的频率 (25)4 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置 (26)4.1 数控系统基本硬件组成 (26)4.2 选择 CPU 的类型 (27)4.3 74LS138 CPU 和存储器 (27)4.4 I/O接口电路 (28)4.5 软件环行分配器 (28)4.6 控制系统 (28)4.7 其它辅助电路 (29)参考书目 (30)致谢 (31)图纸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这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将一台C620型普通车床进行经济型数控改造设计,由于定位精度高,所以纵、横向导轨均采用贴塑导轨,传动系统采用滚珠丝杠,同时,为提高传动刚度和消除间隙,对丝杠进行预拉伸,传动齿轮采用双片错齿消隙齿轮,驱动元件采用步进电机。
C620型普通车床进行经济型数控改造设计毕业设计(1)

摘要本次毕业论文主要是将一台C620型普通车床进行经济型数控改造设计,针对现有的普遍车床的缺点提出数控改装方案和单片机系统设计,提高加工精度和扩大机床使用范围,并提高生产率。
论文说明了普通车床的数控化改造的设计过程,比较详细的介绍了C620机械改造部分的设计及数控系统部分的设计。
采用以8031为CPU的控制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由I/O接口输出步进脉冲,经一级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滚动丝杠转动,从而实现纵向、横向的进给运动。
论文中车床改装设计如下:(1)机械部分的改装,包括纵向进给方向的改装和横向进给方向的改装。
主要包括对滚珠丝杠螺母副及反应式步进电机的计算选择及纵向、横向机构装配图方案的制定。
(2)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主要包括MCS-51系列单片机及8031单片机扩展芯片的选用和电气控制图的设计,数控系统采用MCS—51系列的8031单片机扩展系统。
因为MCS—51系列的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高、功能强、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设计改造后的经济型数控机床具有定位、直线插补、顺逆圆弧插补、暂停、循环加工、公英制螺纹加工等功能,且加工质量稳定可靠。
零件加工的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
关键词:数控;单片机;步进电机;滚珠丝杠;改造ABSTRACThe main thesis is a C620-type CNC la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sign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general made CNC lathe conversion program and microcomputer system design, higher precision and expand the use of machine tools, and increase productivity. Paper describ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NC Lathe design process,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mechanical transformation of C620 part of the design and numerical control parts of the system design. To adopt a 8031 control system for the CPU to process the signal from the I / O interface, the output pulse stepping through a gear reducer, the drive rolling screw rotation,In order to achiev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ovement of the feed.Paper lathe design modifications are as follows: (1) modification of the mechanical parts, includi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feed conversion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feed conversion. Include ball screw pair and reaction to the stepping motor selection and the calculation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body assembly drawing program development. (2) The electrical control part of the design include MCS-51 MCU 8031 Series MCU and expanding the selection of chips and electrical control chart design,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adopts MCS-51 series of 8031 micro-expansion system.Because the MCS-51 family of microcontrollers with a high integration, high reliability, strong function, high speed,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so on.After transformation, the economic design of CNC machine tools with a positioning, linear interpolation, circular interpolation good times or bad, pause, loop processing, processing and other functions of public Inch thread, and the processing quality stable and reliable. Parts processing adaptability,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key words: NC,;microcontroller; stepper motors,;ball screws; transform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前言 (1)第1章主要方案的设计 (4)1.1设计任务 (4)1.2总体方案的论证 (4)1.2.1机械部分的改造设计 (4)1.2.2伺服进给系统的改造设计 (5)1.2.3 数控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5)1.3 总体方案的确定 (6)第2章机械部分的改造设计 (5)2.1纵向进给系统的改造设计 (5)2.1.1纵向滚珠丝杠副的选用 (5)1 确定系统的脉冲当量 (6)2.1.2步进电机的选用 (11)2.2横向进给系统的改造设计 (14)2.2.1横向进给系统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选用 (14)2.2.2 横向步进电机的选用 (18)2.3齿轮传动间隙的调整 (20)第3章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 (20)3.1单片机的选择 (20)3.2步进电机的驱动 (21)3.2.1环形脉冲分配器的选择 (21)3.2.2功率放大器的选用 (22)3.3步进电机的微机控制 (25)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附件1外文资料 (31)附件2外文资料翻译 ................................................................... (41)前言1 今国内外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普通机械正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数控机械所代替。
CA车床数控控制系统改造设计方案

CA车床数控控制系统改造设计方案CA车床数控控制系统改造设计方案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在CNC机床领域,数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现有的CA车床虽然具备一定的数控功能,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以实现更高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一、改造目标针对现有CA车床的缺陷和用户需求,改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增加可编程和手动操作模式,降低人工干预程度。
2、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减少废品率,增强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优化设备的结构设计,提高设备的耐用期和可维修性。
二、实现方案改造方案总体分为三个步骤:按现有系统功能检查,重新设计并安装新硬件,编写初始软件。
1、系统功能检查首先需要对CA车床进行全面的系统检查,了解其硬件设备和软件控制部分工作原理,确认不可替代的部分并确定现存的限制。
通过系统功能检查,可以清晰地了解CA车床的工作原理、电气系统和数控控制部分的功能、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等,从而为后续的改造提供明确的基础,并确保改造后的设备能够顺利使用。
这些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切削参数、床身和工作台的规格、冷却、刀具库、传感器、紧固和夹具系统、轴向精度等。
2、重新设计并安装新硬件在系统功能检查后,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设备的限制,重新设计并安装新的硬件。
首先,需要升级控制器、马达、传感器和机床导轨等核心硬件,以提高设备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然后,考虑安装智能化部件,例如:新型伺服马达、高精度液压系统、智能化的刀具库等等,以增加自动化和精度。
此外,应该考虑安装一些附加设备,例如传感器系统、自动泵浦、液压夹具、夹紧和工件快速更换系统等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工干预。
3、编写初始软件硬件设备升级是数控车床改造的重要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重新编写新的控制软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0摘要 (3)1引言 (6)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8 - 一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8 - 二机械部分的改造设计与计算.......................................................... - 8 - (一)纵向进给系统的设计选型...................................................... - 8 -(二) 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步进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步进电动机选用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步进电机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C620纵向进给系流步进电机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C620横向进给系流步进电机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110BF003型直流步进电机主要技术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110BF004型直流步进电机主要技术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经济型数控系统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电动刀架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编制零件工序及数控程序实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机床改造参数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车床纵向运动由Z向步进电动机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车床横向运动由X向步时电动机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数控机床参数及约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编程参数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1947年,Parsons公司的John Parsons着手进行一项实验,他想用空间数据控制机床加工飞机零件。
1949年,Parsons公司与美国空军签定了制造第一台数控机床的合同。
195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承担了这一项目。
1952年,麻省理工学院(MIT)使用实验室制造的控制器和辛辛那提立式主轴展示三轴联动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数控时代的到来。
到了1955年,几经改进之后,数空技术开始应用于生产。
早期的NC机床能运行穿孔卡和穿孔带,两者中以穿孔带更为通用。
但是,鉴于更换、编辑纸带费时费力,后来便采用计算机作为编程的辅助工具。
计算机在数控中的应用有两种形式:一是计算机辅助编程语言,二是实施直接数字控制(DNC),有了计算机辅助编程语言,程序员可用一套通用“混杂英语”命令编写NC程序,然后由计算机将其释译为机器码并制成穿孔带。
直接数字控制是指用一台计算机对一台或多台数控机床实施部分或整体控制。
虽然有些公司运用DNC已获得成功,但是,扩大计算机容量、购买软件、协调DNC系统等花费使这种系统并不适合所有公司,而只适用于一些大公司。
最近,一种叫做分布式数字控制的新型DNC系统已经开发出来,它用计算机网络来协调多台DNC机床的运行。
这种方式最终有可能用来协调整个工厂的运转。
这种分布式数字控制方法解决了协调直接数字控制系统时遇到的一些难题。
在此基础上,人们还开发出另一种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其整个NC程序可从主机直接传输到机床控制器。
另外,该系统也可在必要时将程序从主机传输到车间的个人电脑(PC),然后再传输到机床控制器工业机器人是在生产环境中用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它能做常规乏味的装配线工作,或能做那些对于工人来说是危险的工作,例如,第一代工业机器人是用来在核电站中更换核燃料棒,如果人去做这项工作,将会遭受有害放射线的辐射。
工业机器人亦能工作在装配线上将小元件装配到一起,如将电子元件安放在电路印制板,这样,工人就能从这项乏味的常规工作中解放出来。
机器人也能按程序要求用来拆除炸弹,辅助残疾人,在社会的很多应用场合下履行职能。
机器人可以认为是将手臂末端的工具、传感器和(或)手爪移到程序指定位置的一种机器。
当机器人到达位置后,它将执行某种任务。
除了编程以及系统的开停之外,一般来说这些工作可以在无人干预下完成。
关键字:加工精度,设计方案,分配,参数0 引言回顾即将过去的20世纪,人类取得的每一项重大科技成果,无不与制造技术,尤其与超精密加工技术密切相关。
在某种意义上,超精密加工担负着支持最新科学发现和发明的重要使命。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航天运载工具、武器研制、卫星研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人对海湾战争中美国及盟国武器系统与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关系做了研究,发现其中在间谍卫星、超视距空对空攻击能力、精确制导的对地攻击能力、夜战能力和电子对抗技术方面,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有密切的关系。
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就不会有真正强大的国防。
超精密车床要求其数控系统具有高编程分辨率(1nm)和快速插补功能(插补周期0.1ms)。
基于PC机和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的主从式硬件结构是超精密数控的潮流,如美国的NAN OPATH和PRECITECH'S ULTRAPATH TM都采用了这一结构。
数控系统的硬件运动控制模块(PM AC)开发应用越来越广泛,使此类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可重构性得到提高。
我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开发的YH-1型数控系统采用ASW-824工业一体化PC工作站为主机,用ADSP2181信号处理器模块构成高速下位伺服控制器。
模块化、构件化是超精密车床进入市场的重要技术手段,如美国ANORAD 公司生产各种主轴、导轨和转台,用户可根据各自的需要组成一维、两维和多维超精密运动控制平台和车床。
研制超精密车床时,布局就显得非常关键。
超精密车床往往与传统车床在结构布局上有很大差别,流行的布局方式是“T”型布局,这种布局使车床整体刚度较高,控制也相对容易,如Pneumo公司生产的大部分超精密车床都采用这一布局。
模块化使车床布局更加灵活多变,如日本超硅晶体研究株式会社研制的超精密车床,用于车削超大硅晶片,采用三角菱形五面体结构,用于提高刚度;德国蔡司公司研制了4轴精密车床AS100,用于加工自由形式表面,该车床除了X、Z和C 轴外,附加了A轴,用于加工自由表面时控制砂轮的车削点。
此外,一些超精密加工车床是针对特殊零件而设计的,如大型高精度天文望远镜采用应力变形盘加工,一些非球面镜的研抛加工采用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CCOS)加工,这些车床都具有和通用车床完全不同的结构。
由此可见,超精密车床的结构有其鲜明的个性,需要特殊的设计考虑和设计手段。
为保证超精密车床有足够的定位精度和跟踪精度,数控系统必须采用全闭环结构,高精度运动检测是进行全闭环控制的必要条件。
双频激光干涉仪具有高分辨率(如ZYGO AX10M TM 2/20分辨率为1.25nm)与高稳定性,测量范围大,适合作车床运动线位移传感器使用。
但是双频激光干涉仪对环境要求过于苛刻,使用和调整非常困难,使用不当会大大降低精度。
根据我们的使用经验,德国Heidenhain公司生产的光栅尺更适合超精密车床运动检测,如该公司LI P401,材料长度220mm,分辨率为2nm,采用Zerodur 材料制成几乎达到零膨胀系数(0.1ppm/k),动静尺间隙为0.6±0.1mm,对环境要求低,安装和使用方便,如Nanoform2500和Opt imum2400超精密车床都使用了Heidenhain光栅尺。
在数控软件方面,开放性是一个发展方向。
国外有关开放性数控系统的研究有欧共体的OS ACA、美国的OMAC和日本的OSEC。
我国国防科技大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件化多自由度运动控制软件,可根据车床成形系统的布局任意组装软件,符合车床模块化发展的方向。
1.序言课题简介:本课题是围绕将普通机床改造成经济型数控机床展开设计的,经济型数控机床是指价格低廉、操作使用方便,适合我国国情的装有简易数控系统的高效自动化机床。
中小型企业为了发展生产,常希望对原有旧机床进行改造,实现数控化、自动化。
经济型数控机床系统就是结合现实的的生产实际,结合我国国情,在满足系统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价格。
价格便宜、性能价格比适中是其最主要的特点,特别适合在设备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普通车床改造,适合在生产第一线大面积推广。
企业应用经济型数控型系统对设备进行改造后,将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和批量生产的能力,同时又能保持“万能加工”和“专用高效”这两种属性,提高设备自身对产品更新换代的应变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利用微机改造现有的普遍车床,主要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机械传动的进给和手工控制的刀架转位,进给改造成由计算机控制的刀架自动转位以及自动进给加工车床,即经济型数控车床。
进行数控机床的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数控机床可以很好地解决形状复杂、精密、小批量及多变零件的加工问题。
能够稳定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数控机床的运用也受到其他条件的限制。
如:数控机床价格昂贵,一次性投资巨大等,因此,普通车床的数控改造,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