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 创办大生纱厂等产业 2 把赚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图书 馆、博物院、气象台、医院、公 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构,造 福于人民和社会。 南通博物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 物馆
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
1905年创办的中国最早的博物馆

你是如何看待张謇这些举动 的?
张謇抛弃世俗偏见,身体力行,实业救国, 敢为人先,具有开创精神; 忧国忧民,把赚来的钱创办各种文化教育机 构,造福于社会和人民。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 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 的筋 骨。 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根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 科技的根本在人才。
1 右图反映了何时民 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 况?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 战 进入短暂的黄金时代 期 2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间 中 国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 面 粉 制度,民族资产阶级 出 深受鼓舞 口 增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 长 忙于战争,暂时放松 表
从洋火、洋钉、洋灰的使用到中国工业品牌 畅销海外,今昔对比,你有何感想? 1 旧中国民族工业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只有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民族工业才会 获得全面持续发展。 3 学习张謇开拓创新,忧国忧民、造福人民 的精神 4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科技振兴中国 工业
用科技振兴中国工业
大生纱厂
——旧中国民族工业
发展的一个缩影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概况: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可分为那三 个阶段?各阶段的发展态势(特征)如何?
主要 发展阶段 洋务运动到 清朝末年 “一战” 期间 阶段特征
民族工业萌芽 并缓慢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 个人利益,主动放弃高官 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结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 列强的“倾销”挤垮 破产。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原因: 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 内有封建势力的阻挠。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发展阶段 洋务运动 到清末 阶段特征
萌 芽
主要原因 洋务运动的促进
外因:帝国主义放松了侵略; 外因:帝国主义放松了侵略; 内因:辛亥革命扫除了障碍; 内因:辛亥革命扫除了障碍; 使用国货, 使用国货,抵制洋货运动
一战期间 “Biblioteka 金 时 代”一战后到 解放前夕
凋谢萎缩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民族工业的特征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 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特征。 A.发展短暂而且艰难曲折; B.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C.受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思 考 讨 论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是中国社会的一件新生事物,它 的出现,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什么 样的巨大影响?(提示:从政治、 经济、社会生活三个方面思考)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思考
张謇创办实业的背 景、目的、情怀,结局 怎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 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厂、 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 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 国人民。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目的: 抵制列强对中国人 民的剥削,发展本国工商 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引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到开展独立自主的产业化探索,再到现代化工业体系逐步建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介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1. 1840年至1911年:经历西方列强的侵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摧残。

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几乎被摧毁,大量的产业被外国资本控制。

中国成为了一个被西方列强掠夺资源的半殖民地国家。

然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抵制和反抗的措施。

例如,洋务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

清朝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工业发展,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工业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2. 1911年至1949年:探索独立自主的产业化道路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的中国开始探索独立自主的产业化道路。

虽然经济发展仍然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中国民族工业逐渐崭露头角。

在这一时期,中国成立了许多国营工业企业,推动了一些重要的工业项目。

例如,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建立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基地,如大庆油田和武汉钢铁厂。

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然而,由于国内各种因素的干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步伐仍然相对缓慢。

尽管有一定的起步和进展,但整体上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3. 1949年至1978年: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工业化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计划和政策。

在这一时期,中国着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工和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的工业化计划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例如“第三个五年计划”和“大跃进”运动。

中国成立了许多重要的国营工业企业,如中国一汽和中国第五机械工业公司等。

尽管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中国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实现了飞速发展。

中国逐渐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如军工、航天和核能等。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
一、前言
近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

从早期民族工业开始萌芽,到逐步发展壮大,再到如今的繁荣兴盛,每一个阶段都是民族工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页。

二、民族工业萌芽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的民族工业处于萌芽阶段。

那时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手工业和小作坊生产,产品大多为农具、日用品等。

工艺简单,产量有限,市场主要局限在本地。

三、民族工业初级发展期
进入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渗透和殖民地的侵略,我国的民族工业开始逐渐发展壮大。

一些私人企业开始崭露头角,涌现出一批新型工业企业。

这一阶段的民族工业主要以纺织、轻工等为主,生产技术和规模相对提升。

四、民族工业繁荣期
20世纪中叶至末期,我国的民族工业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崭露头角,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这一阶段的民族工业以电子、机械制造等为主,不断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五、民族工业现代化阶段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民族工业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阶段。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民族工业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

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推动了民族工业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六、结语
近代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繁荣再到现代化的历程,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

未来,我们有信心继续推动民族工业蓬勃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家繁荣富强的目标。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阅读《民国初年
民族工业分布图》,
谈谈当时民族工业发
展的特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
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短暂且曲折。 ⑵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 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 是比较落后的。 ⑶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⑷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像上海、武汉 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 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给
中国历史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政治 变化,也在很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 的社会生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给 我们的启示
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 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 民族独立,才能实现近代化。 ⑵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的不竭动力。 ⑶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 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无产 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到来和中共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张謇
创办企业的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 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中国廉价的原料和 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口号: 实业救国。
大生纱厂、博物苑 创办的事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进一步发 结局: 展,大战后收不抵支,负载累累, 最后被吞并。
对张謇的评价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

(短暂的春天)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 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 济的侵略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一战后到解放前 1918-1949
民族工业凋 谢、萎缩

课时10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影响

课时10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影响

沂源县2009年高考二轮复习学案编制人:沂源一中冯峰课时1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与影响【考点分析】掌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原因,对中国思想解放和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涉及内容:政治史四、五单元,经济史第二单元。

【知识整合】一、民族工业的兴起与曲折发展(一)民族工业的兴起:1、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其兴起提供了和,②外资企业的刺激,③的诱导。

2、时间:3、代表:①上海发昌机器厂,②,③4、分布:沿海地区。

原因:①自然经济解体较早,②交通便利,③便于学习外国的技术5、影响:①中国产生了新的阶级——民族资产阶级②中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二)初步发展:1、时间:2、原因:①外国资本的进一步侵略,导致进一步解体,②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社会上兴起了一股的热潮,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群众性的收回利权的斗争。

3、表现:1904-1907年间,新设大型纱厂11家,资本663万余元。

4、影响: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三)黄金时期:1、时间:2、原因:①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本家的,激发了他们的热情;③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④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⑤群众性的3、表现:轻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四)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全国形式上实现统一,发起了改定新约运动,推行有利于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措施,民族工业有较快发展。

(五)萎缩1、时间:抗日战争时期2、原因:①日本侵略者的掠夺;②官僚资本的压榨(六)陷入绝境1、时间:抗战胜利后2、原因:①美国商品的排挤;②官僚资本的挤压;③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

(七)新生1、时间:新中国成立后2、表现:建国初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八)消亡: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成为了社会主义经济。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2、主要表现 ⑴厂矿数和资本额增多
时间
1912 -1919
新建厂房 六百多家

新增 资本
一亿三 千多万 元以上
展 最快
纺织业 面粉业
迅速
火柴、 榨油等
代表 人物
张謇 周学熙 荣宗敬 荣德生
⑵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年份 1911年
1919年
纺 织 业 (发展最快)
20家纱厂 50万枚 资本1700 纱锭 多万元
⑶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 限制。
2、主要概况 ⑴新建厂矿和投资迅速增加
新 时间 设
厂 矿 总
时间 数
投资总 额(万 元)
平均 每年
每年 新设
投资 额 (万
厂矿 元)

工矿企业总数 资本总额
发展速度
19世1纪8790 4年
年代-甲午 50
战争前
189158955—49 —1913年
10.8%
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
30.1% 60.9%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 “俱用 华人”,但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 “发动机系英国造”。到80年代,受 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 落。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 船厂吞并。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 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 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 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 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
发展困境的原因:
1、美国等过商品涌入造成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从 而使民族工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 2、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 3、官僚资本的压迫 4、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繁重的捐税负担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9_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19_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①清政府实行新政,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原因: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形成;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时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因: 辛亥革命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项目 棉纺厂数目 纱锭数目 缫丝厂数目
一战前 22个 70余万枚 170多家
一战后
64个 222余万枚 430多家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 业的最终归宿是注定悲惨的
展示成果
为了“实业救国”,张謇是怎样身体力行的? 你如何看待张骞这些举动? ① 创办大生纱厂等产业。 ② 把赚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图书馆、博物院、 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 构,造福于人民和社会。 张謇的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
• 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 ①纺织业 ②冶铁业 ③轮船制造业 ④面粉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 • A、故宫博物院 B、南京博物馆 • C、南通博物苑 D、西安博物馆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 B、甲午战争之后 •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实业救国”的思潮。
2、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 掠夺。官僚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资本主义。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
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往往兼有超 经济掠夺方式。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 动人民 。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是爱国的、进步的、启蒙的 辛亥革命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从地区分布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从部门结构看:以轻工业为主,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3.从自身力量来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4.从所处经济地位来看:不占主导地位 ①在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②在国民经济比重中,传统经济形式仍占主导地位。
可织。
思考:中国的传统棉纺织业出现什么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现象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时间: 鸦片战争后
标志: 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败 自然经济 开始解体 表现: 男耕和女织分离;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影响: 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劳 动力和市场
(四)国民党统治前期短暂发展
原因: 1.国民政府的政策和措施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 2.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五)国民党统治后期陷入困境
原因: 1.战争的破坏(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发动内战) 2.美国的经济侵略 3.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 4. 繁重的捐税负担 5.官僚资本的压迫
5.从所处社会环境来看 由于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三、近代民族工业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1.经济上:给中国经济带来一股新气息,出现新 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近代化 2.政治上: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3.思想上: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荣 宗 敬
荣家兄弟:是中国最大 的民族资本家。享有 “面 粉大王”及“纺织大王” 的美称。
荣 德 生
(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
1.初步发展的条件
①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破坏 ②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③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著名的企业及其创办者
3. 意义: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新信息 (指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因素)
(三)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1912——1919) 1.原因 ①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封建帝制的推翻;资产阶级地位提高;发展 实业的措施) 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③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外部条件) 2.主要表现 ①新建厂矿和新增资本规模和速度空前
②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厂家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年代
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一)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二)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 (三)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1912——1919) (四)国民党统治前期短暂发展 (五)国民党统治后期陷入困境
晚清时期
民国时期
a.经济基础好 b.交通便利 c.便于引进 机器 d.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近 代 民 族 工 业 区 域 分 布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从地区分布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从部门结构看:以轻工业为主,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3.从自身力量来看: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4.从所处经济地位来看: 不占主导地位 ①在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②在国民经济比重中,传统经济形式仍占主导地位。
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产生条件
①自然经济的开始瓦解,为民族工业产生提供商品市场和 自由劳动力) ②洋务运动的诱导 ③外商企业的刺激 ④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2.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3.产生途径: 4.早期著名企业及创办人:
(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
1.初步发展的条件
①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破坏(进一步提供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②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2.著名的企业及其创办者
毛泽东说过:“谈到中 国民族工业,我们不要 忘记四个人……,轻纺 工业不要忘记张謇。”
张謇(1853—1926)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机器 生产
外商企业 官办: 洋务企业
(甲午战争后消失)
近代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 私营:
一、பைடு நூலகம்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这组图片描绘了一种什 么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的基本特点 是什么?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中 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 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 海许多以纺织业为业的乡村,已无棉可纺,无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