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的内业工作
地籍控制测量内业实习报告

地籍控制测量内业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地籍测量提供高精度的控制基准。
通过本次实习,要求我们了解和掌握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相关仪器和软件,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在我国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2. 熟练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掌握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习地籍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掌握平差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4. 绘制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图,包括控制点网图、平差计算成果表等。
5. 了解地籍控制测量成果的应用,为地籍测量和土地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三、实习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习前期,我们学习了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野外实习: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实习地点,进行了地籍控制测量的实地操作。
我们学会了设置测站、观测数据、记录数据等操作,并掌握了数据传输和存储的方法。
3. 数据处理:回到实验室后,我们利用平差计算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
我们学会了输入数据、设置参数、进行平差计算等操作,并掌握了控制点网图和平差计算成果表的绘制方法。
4. 成果绘制:根据平差计算成果,我们绘制了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图,包括控制点网图、平差计算成果表等。
5. 成果分析与应用:我们分析了地籍控制测量成果的精度,了解了其在地籍测量和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了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学会了地籍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绘制了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图。
同时,我们培养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实习体会本次实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地籍控制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实地操作使我们了解了地籍控制测量的艰辛,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职业素养。
地籍调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文件

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地籍调查的工作容和工作程序XXX指导教师及职称许辉熙(副教授)敬小东(讲师)论文提交日期20XX年X月论文答辩日期20XX年X月20XX年X月地籍调查的工作容和工作程序摘要[摘要]本文主要对地籍调查的工作容和工作程序做具体阐述。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全站仪、GPS)等查清农村宅基地和其他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得到权属界线等资料成果,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档案或地籍信息系统,供实施土地管理工作和合理使用土地时参考。
关键词:地籍调查容程序成果Cadastral survey of the work content and working procedur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adastral survey of the work contents and working procedures in detail.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of work, the use of modern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total station, GPS) and ownership boundaries, ascertain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nd other land area, use, get theproperty boundary data results, record its value and ownership, the land recordsor cadastral informationsystem is established, a reference for implementing land management and rational use of land.Keywords:Cadastral survey program content Achievements引言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因居住生活而建造房屋等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包括住房、辅助用房与房前屋后庭院用地等。
不动产地籍测绘内业整理

不动产地籍测绘内业整理不动产地籍测绘是指对不动产的地籍信息进行测量、整理和记录的工作。
地籍测绘主要包括内业和外业两个环节,其中内业是指在办公室进行的地籍测绘工作。
本文将重点介绍不动产地籍测绘内业整理的相关内容。
不动产地籍测绘内业整理是指在测绘过程中,对采集到的地籍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其目的是提取有用的地籍信息,生成地籍图件和地籍档案,为土地管理和不动产交易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不动产地籍测绘内业整理过程中,需要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这包括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检查,确保测绘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排除干扰因素,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不动产地籍测绘内业整理涉及到数据的分类和编码工作。
通过对地籍数据进行分类,可以将其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整理和管理,方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为地籍数据进行编码,以便于在系统中进行唯一标识和索引,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
然后,在不动产地籍测绘内业整理中,需要进行地籍数据的拓扑处理和空间分析。
拓扑处理是指对地籍数据进行拓扑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包括线状要素的节点和弧段的拓扑关系等。
通过拓扑处理,可以确保地籍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连续性,提高地籍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空间分析是指对地籍数据进行空间关系的分析和计算,包括距离、面积、方位角等。
通过空间分析,可以获取地籍数据的几何特征和空间关系,为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不动产地籍测绘内业整理中,需要生成地籍图件和地籍档案。
地籍图件是地籍测绘的成果之一,包括地籍图、地籍分层图和地籍平面图等。
地籍图件是不动产登记和交易的基础,具有法律效力。
地籍档案是对地籍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包括地籍册、调查记录和测量报告等。
地籍档案是地籍数据的重要载体,为土地管理和不动产交易提供重要依据。
不动产地籍测绘内业整理是不动产地籍测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采集到的地籍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地籍信息,生成地籍图件和地籍档案,为土地管理和不动产交易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地籍测量内业实习报告

地籍测量内业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地籍测量内业实习,使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地籍测量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同时,熟练掌握地籍测量的流程及相关软件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此外,进一步熟悉地籍测量的全过程,提高自己进行测量的组织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严格按测量规范进行测量作业的职业道德。
二、实习时间、地点实习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实习地点:XX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实验室三、实习内容1. 地籍权属调查地籍权属调查是地籍测量的重要环节,主要任务是确定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土地的权属关系。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土地权属情况,并整理调查数据。
2. 地籍控制测量和界址点的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使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并掌握了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处理测量数据,求解控制点和界址点的坐标。
3. 地籍图的测绘地籍图是地籍测量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反映了土地的权属、位置、形状和大小等信息。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AutoCAD、ArcGIS等软件进行地籍图的绘制,掌握了地籍图的符号体系和绘制方法。
4. 宗地图的编制宗地图是地籍测量成果的核心,它详细反映了宗地的权属、位置、形状和大小等信息。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地籍图编制宗地图,掌握了宗地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通过这次地籍测量内业实习,我对地籍测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掌握了地籍测量的基本流程和技能。
同时,我也认识到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谨性,明白了作为一名地籍测量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地籍测量 地籍调查的工作内容

地籍测量地籍调查的工作内容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是地学信息技术的重要部分,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实现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
本文介绍了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的工作内容。
首先,地籍调查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对地籍项目的综合管理,以实现土地统一管理的目的。
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成地籍调查工作;(2)根据地籍调查的要求,收集、整理、编辑地区调查报告、表册等相关资料;(3)负责地籍调查工作的规范性,对调查管理和地籍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办;(4)制定地籍登记办法,并与其他地区部门统一实施,以确保地籍登记工作的规范性;(5)完成地籍变更登记等相关事项的调查、记录和登记。
其次,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地籍工程的测量和计算。
地籍测量涉及地籍定界、地籍测绘和地籍计算等内容,要求测量准确、计算确定,保证地籍调查工作的质量。
地籍测量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根据调查报告和表册,采集地籍数据;(2)完成地籍图,绘制已知地籍信息;(3)完成定界点的测量,以确定地籍区域的边界;(4)完成地籍点的测量,以确定地籍坐标、面积和宽度;(5)完成地籍空间量的计算,以确定地籍定界的最终结果。
此外,地籍测量也是地籍调查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它要求地籍工程师能在测量中正确使用设备,并且能够准确判断地形、地貌、地物等因素,以确保地籍调查工作的精准性和效率。
总之,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是地学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实现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
地籍调查的工作内容包括地籍项目的综合管理,对于地籍测量,主要包括地籍定界、地籍测绘和地籍计算等工作,要求测量准确、计算确定,以确保地籍调查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需要地籍工程师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还需要掌握相关的设备、软件、技术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准确、有效的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从而实现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
地籍调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地籍调查作为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维护土地权益、优化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深入了解地籍调查的实际操作流程,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地籍调查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地籍调查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掌握地籍调查仪器的使用技巧。
3. 熟悉地籍调查的外业实施和内业整理流程。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地籍调查概述实习伊始,我们学习了地籍调查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地籍调查是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用途等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调查和监测。
地籍调查遵循以下原则:(1)真实性原则:调查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可靠。
(2)完整性原则:调查范围应全面覆盖调查区域。
(3)连续性原则:地籍调查应定期进行,保持数据的连续性。
2. 地籍调查仪器使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地籍调查仪器的使用技巧。
主要包括全站仪、水准仪、GPS定位仪等。
全站仪用于测量界址点坐标、面积等;水准仪用于测量高程;GPS定位仪用于定位和采集数据。
3. 地籍调查外业实施地籍调查外业实施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踏勘:对调查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土地利用现状、权属关系等。
(2)界址点测量: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测量界址点坐标和高程。
(3)地物调查:对土地及其附着物进行调查,包括权属、用途、等级等。
(4)草图绘制:根据实地调查情况,绘制地籍草图。
4. 地籍调查内业整理地籍调查内业整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采集:将外业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整理和校验。
(2)成果编制:根据整理后的数据,编制地籍图、地籍册、地籍簿等成果。
(3)成果审查:对成果进行审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实习心得1. 地籍调查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专业技能。
2. 地籍调查过程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只有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调查任务。
地籍科工作内容和职责

地籍科工作内容和职责稿子一: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来和你们唠唠地籍科的那些事儿。
你知道吗,地籍科的工作那可真是千头万绪。
就说土地调查这一块吧,他们得像侦探一样,把每一块土地的情况都摸得清清楚楚。
不管是土地的位置、面积,还是权属,都得弄得明明白白。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得在田间地头跑,在各种资料里钻。
还有土地登记,这就像是给土地上户口。
每一块地都要有个合法的身份,地籍科的小伙伴们就得认真审核各种材料,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要是出了差错,那可不得了!再说土地统计,这就像是给土地做账本。
要把各种数据整理好,分析土地的利用情况,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
这可需要细心和耐心,一个数字都不能错。
另外,地籍档案管理也很重要。
那些档案就像是土地的成长记录,得好好保存,方便随时查阅。
地籍科的工作虽然繁琐,但却非常重要。
他们就像是土地的守护者,为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默默付出着。
稿子二:嗨呀,亲爱的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地籍科到底都在干啥。
你想啊,咱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得有清楚的记录,这就是地籍科的工作之一啦。
他们要去测量土地的大小,看看这块地到底有多大面积,可不能有一点偏差,不然就乱套啦。
还有哦,土地的归属问题也归他们管。
谁拥有这块地,权利有哪些,都得搞清楚,不能让人因为土地的事儿闹矛盾。
地籍科还得盯着土地的变化。
比如说,这块地原来是农田,现在是不是变成了工厂?他们得及时更新这些信息,可不能滞后。
而且呀,他们还要和各种文件、表格打交道。
一堆堆的资料,看着都头疼,可他们得认真整理,不能有丝毫马虎。
有时候,为了搞清楚一块地的情况,他们还得去和老百姓沟通,了解实际情况。
这可需要好脾气和耐心呢。
总的来说,地籍科的工作虽然复杂又辛苦,但是他们的努力让咱们的土地管理更规范,更有序。
他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为土地的事儿忙前忙后,是不是很了不起呀?。
面向内业的地籍测量流程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以便后 续使用。
确定测量范围
根据项目需求,确定地籍测量的具体范围和精度 要求。
测量计划制定
01
02
03
制定测量方案
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
安排测量进度
根据测量方案,合理安排 测量进度,确保按时完成 测量任务。
确定坐标系统
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确 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一 致性。
面向内业的地籍测量流程
汇报人: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准备工作 • 外业测量 • 内业处理 • 成果提交与验收 • 质量控制与保障
01
引言
日益凸显。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为 土地规划、利用、保护和权属管
理提供数据支持。
传统地籍测量流程存在效率低下 、精度不足等问题,需要改进。
测量流程概述
01
地籍测量流程包括外业测量和内业处理两个阶段。
02
外业测量阶段主要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包括 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
03
内业处理阶段主要进行数据处理、图形绘制和成果 输出,为后续的土地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02
准备工作
资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相关地图资料
收集地籍测量区域内的地形图、行政区域图、建 筑物分布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地籍调查的内业工作系别:建筑工程系专业: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班级:地测目录1 引言 (3)2.地籍调查的目的 (3)3.地籍调查的内业实际工作流程 (3)4.1地籍档案扫描、分类、入库 (4)4.2数据属性的录入与编写 (5)4.2.1四至 (8)4.2.2权属性质、使用权类型、土地用途 (9)4.2.3权属证明、身份证明 (9)4.2.4宗地问题说明的填写 (10)4.3宗地核实表的制作 (13)4.4地籍图与宗地图的制作 (14)4.4.1地籍图上图 (14)4.4.2新编地籍号与宗地编码 (15)4.4.3宗地图的生成 (15)4.5外业权属调查 (16)5.应用实例 (16)5.1地籍图成果与土地利用现状饼图 (18)5.2宗地图成果 (19)6.论文总结 (19)地籍调查的内业工作摘要:地籍调查顾名思义就是对宗地籍贯的调查。
本文根据地籍调查的内业工作实际作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情况,结合宗地的现状,整理归纳工作的流程、分析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处理方法,分享工作实践的经验。
关键词:地籍调查内业工作实际作业1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数字化、信息化的趋势已悄然的改变了这一行业。
同时更高的技术要求,日益提高的管理需求,无时无刻促使着地籍调查技术更新紧锣密鼓的开展。
地籍调查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解决生产作业中的种种问题,攻克难关,全面总结归纳,引经据典,推陈出新,为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寻求更完善的工作模式,更便捷更精细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为广大的人民、为伟大的国家更好的服务。
2.地籍调查的目的1)满足地籍工作的日常需求2)维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3)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督管理,对违法利用土地的整改处理4)建立健全的地籍管理制度,完善地籍管理的体系5)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与实效3.地籍调查的内业实际工作流程4.地籍调查中内业的实际工作内容地籍调查是指依照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也是一项服务性工作。
需要满足广大人民和国家的需求与要求,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工作体系流程、技术方法、更好的去服务。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法定程序,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其资料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
4.1 地籍档案扫描、分类、入库档案室中绝大部分都是纸质的档案,在做扫描档案的时候发现许多时间较长的档案已经出现了破损,霉丑等情况,由此可见纸质档案有着不利于长时间保存的缺点。
纸质档案查询起来非常不便,一个档案室中的档案不计其数,即使档案室中的地籍档案有着统一的档案号还有着专人管理,但是也极容易造成混淆,必然造成管理更新上的不便。
所以建立健全的地籍档案管理的体系制度就凸显的尤为重要。
通过对档案进行扫描分类建立数据库,就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
扫描档案是通过扫描仪把地籍档案以照片的形式保存下来。
应注意档案扫描的完整性。
档案的命名:以一宗档案为例,建立文件夹,并以“地籍号+权利人姓名”为文件夹名,如遇上注销,变更等况需及时注明。
档案分类是对档案中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的分类,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整理,方便查询使用。
将档案中的材料分为10类:数据库是根据扫描的档案信息形成的表格基础上建立的。
要确保信息录入的正确。
否则在今后的整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很难得到纠正,修改造成不便。
牵一发则动全身的。
不管是在数据库中还是在表格、地籍图、宗地图中都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这会形成庞大的工作量,修改也极为的不便。
4.2 数据属性的录入与编写数据录入的基本内容包括:宗地号(原发证)、土地座落、图幅号、四至、权属性质、使用权类型、土地用途、发证面积、土地证号、发证日期、权属证明、发证机关、审批日期、主管部门、初审人、初审日期、初审意见、审核人、审核日期、审核意见、审批人、审批意见、调查员、调查日期、权属调查记事、堪丈员、堪丈日期、地籍堪丈记事、调查审核人、调查审核日期,调查审核意见。
上图的同时需根据宗地实地情况填写描述宗地情况的问题说明与处理意见等。
填写说明(部分):4.2.1四至指宗地相邻的四邻,一般填写四邻的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单位和个人名称。
若毗邻的土地为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或湖泊山峰等,其四至填写为相关地物的名称。
四至可以在地籍调查表和宗地图中看到,一般情况是以地籍调查表上的信息为准。
四至的录入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在四至中出现的一些问题:1、因为需要依据四至的参照,来确定宗地的位置,但是在时间较老的档案中四至描述中经常出现“以墙外皮为界”这类的四至描述,起不到参照的作用。
解决途径:可以根据宗地图或宗地草图、土地证书中关于四至的描述来填写。
2、四至方向的错误,这是宗地图上指北针方向的错误所导致的。
造成了四至在地籍调查表中填写的错误,对宗地可能因此造成误判。
解决途径:在遇到四至出现上述的情况的时候请同时参照宗地图和地籍调查表中的信息,可以与相邻宗地的宗地图的四至进行参照和推敲比较。
4.2.2权属性质、使用权类型、土地用途权属性质、使用权类型、土地用途可以在档案中的地籍调查表与审批表、土地使用证书等中找到相应的信息。
1.一般情况:在有土地使用证的情况下要以土地使用证中的信息为准,如没有应以审批表中的信息为准。
2.在变更情况下:应以变更登记审批表中的信息为准,如有多次变更应以时间靠后的为准。
4.2.3权属证明、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即是证明宗地权属的材料。
这些材料主要有:具结书、建房用地批准书,建房用地通知书,各类合同等能够证明权属关系的材料。
身份证明材料有:身份证、结婚证、死亡证明等能够证明身份关系的材料权属证明材料为土地权属证明提供依据,对土地权属的追溯提供必备的材料。
在地籍调查中权属证明是确定宗地权利人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因为档案的现势性、实效性等多方面的原因,档案中存在着变更关系复杂的情况。
其中所存在着的共用宗、一宗地变更多宗地、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等情况,对宗地权利人的判断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根据权属证明材料配合身份证明材料与实地外业的权利人调查成果相结合,才能够理清宗地的权利人关系,准确的判断出宗地的权利人。
这为今后的变更登记、分割登记等提供重要的依据与参照。
4.2.4宗地问题说明的填写宗地问题说明是根据地籍图中宗地的现状与原档案中的宗地图、界址栏表中的情况对比描述宗地的实际情况(一般宗地问题说明的填写是与上图工作一起展开)。
各种宗地情况说明的填写(边长超过0.15米,面积超过5平方米界址都为有变化。
)1.界址无变化:本宗地界址没有变化;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2.边长有误:本宗地界址没有变化;经过核实,宗地J1J2边长比原量算边长长0.42米,J1J2边长比原量算边长长0.42米;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3.彻底翻建:本宗地已翻建,本次核实以现状为准;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4.部分翻建(未独栋分出):(1)本宗地界址有变化,经过核实,宗地北边围墙翻改建,导致原宗地J4灭失,新增JX1、JX2、JX3;本次上图以现状为准;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围墙局部翻建)(2)本宗地界址有变化,经过核实,宗地部分围墙翻改建,导致原宗地J4灭失,新增JX1、JX2、JX3;本次上图以现状为准;宗地J1J2边长比原量算边长长0.42米,J1J2边长比原量算边长长0.42米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围墙部分翻建)(3)本宗地界址有变化,经过核实,宗地北边翻改建,导致原宗地J4灭失,新增JX1、JX2、JX3;本次上图以现状为准;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部分翻建)5.部分翻建(独栋分出):(1)本宗地界址有变化,经过核实,宗地北边翻改建,本次上图以现状为准;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保留地块)(2)本宗地界址有变化,经过核实,宗地北边翻改建,本次上图以现状为准;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翻建地块)(3)本宗地界址有变化,经过核实,宗地部分翻改建,本次上图以现状为准;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部分翻建)(4)本宗地界址有变化,经过核实,宗地原为共用宗,为XXXX、XXXX两人合建,宗地东边翻改建,本次上图以现状为准;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共用宗,部分翻建)6.部分建筑拆除:本宗地界址有变化;经过核实,本宗地部分建筑已拆除;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本宗地界址有变化;经过核实,本宗地东边部分建筑已拆除,导致原宗地J4灭失,新增JX1、JX2、JX3;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7.共用、部分拆除:本宗地界址有变化;宗地原为共用宗,为XXXX等三户合建,经过核实,本宗地部分建筑已拆除;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8.超占:本宗地界址有变化;经过核实,由于宗地超占,导致原宗地J4灭失,新增JX1、JX2、JX3;本宗地面积12平方米,其中经批准面积8平方米,超占面积4平方米;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9.共用、超占:本宗地界址没有变化;宗地为共用宗,为XXXX、XXXX两人合建;经过核实,由于宗地超占,导致原宗地J8、J9灭失,新增JX1、JX2;本宗地面积XXX平方米,其中经批准面积252.2平方米,超占面积XXX平方米;宗地J1J2边长比原量算边长长0.42米;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10.共用宗(无翻建,界址无变化):本宗地界址没有变化;经过核实,宗地为共用宗,为XXXX、XXXX两人合建,宗地J1J2边长比原量算边长长0.42米;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11.共用宗(翻建,界址有变化):本宗地界址有变化,宗地原为共用宗,为XXXX、XXXX等五人合建,经过核实,宗地已翻建,本次核实以现状为准;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12.无宗地图、界址栏表等材料原宗地登记材料无界址描述,无法核实。
13.圆弧:本宗地界址没有变化;经过核实,原宗地图中J1J2、J9J10为圆弧;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14.面积计算错误:本宗地界址没有变化;经过核实,由于面积计算错误,宗地面积比原发证面积减少了6.17平方米;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15.分割翻建本宗地界址有变化,宗地原土地使用者XXXX,经过核实,宗地已翻建,分割给XXXX,未办理变更手续,本次核实以现状为准;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本宗地界址没有变化,宗地原土地使用者XXXX,经过核实,宗地现实际使用者XXXX,宗地J8J9边长比原量算边长短0.69米,J11J12边长比原量算边长短0.34米;宗地各边长详见宗地图。
以上是宗地实际问题中经常出现的情况,依据宗地核实的情况,将宗地的情况准确的参照上述的格式填写在宗地问题说明栏下。
其中出现的情况中以翻建的情况问题尤为突出。
在农村地区发展也十分的迅速,而百姓法律观念淡薄等原因,造成了翻建的情况在地籍调查中情况十分普遍,也最难以判断,常常因此出现许多不必要的土地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