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冲程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是一种内燃机,它采用柴油作为燃料,通过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循环。

以下是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 进气冲程:活塞从上死点下移,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进气门使新鲜空气进入气缸,同时活塞下移,气缸内形成一个负压区域。

这个时候,柴油燃油喷射器会向气缸内喷射一定量的燃油。

2. 压缩冲程:活塞从下方的死点向上移动,同时进气门与排气门全部关闭。

动力柴油在进气冲程中充满气缸后,被活塞压缩,使气缸内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

在气缸内,燃油精细雾化与空气充分混合,有效提高压缩比。

3. 工作冲程:当活塞接近上方的死点时,柴油喷射器会向气缸内喷射一个火花,这导致燃料着火并迅速燃烧。

由于高温高压下燃料瞬间着火,燃料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内燃机压力产生并将活塞推向下方的死点,这是柴油机内燃机的工作冲程。

4. 排气冲程:在工作冲程结束后,活塞开始向上移动。

在活塞被排气门顶住的同时,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

同时,活塞上升,准备进行下一个循环。

通过以上四个冲程的周期重复,柴油机不断地进行燃油喷射、压缩、燃烧和排放,实现了循环运转。

柴油机通过连续的能量转换产生动力,驱动机械设备进行工作。

汽车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四冲程发动机是目前行驶在道路上的汽车所广泛采用的一
种发动机。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四个重要的冲程,包括进气、压缩、点火和排气。

以下是详细介绍:
1. 进气冲程:这个步骤是发动机吸入空气和燃料的过程。

汽车四冲程发动机中的进气门打开,活塞朝下移动,吸入混合气到气缸中。

混合气是由空气和燃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2. 压缩冲程: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移动,将混合气压缩。

这个步骤使气体变得更加紧凑,提高了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

3. 点火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点火塞发生火花,使混合气燃烧。

燃烧过程释放热量,将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向下移动。

这个步骤也称为燃烧冲程。

4. 排气冲程:在点火冲程结束时,活塞朝上移动,将废气推出气缸,排放到排气管中。

这个步骤称为排气冲程。

这些冲程的循环重复,使发动机持续工作。

汽车四冲程发动机比较高效,因为它们能够将每个步骤最大程度地优化,以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排放和噪音。

此外,它们也相对可靠,需要较少的维护。

- 1 -。

简述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简述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简述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汽油机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它能使用汽油作为燃料来产生动力,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和机械设备中。

下面将对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1】吸气冲程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第一个冲程称为吸气冲程。

在这个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扫过进气门,将外界空气和混合汽油吸入气缸内部。

此时,曲轴连杆机构中的曲轴也开始转动,带动摇臂系统和气门开闭机构。

【2】压缩冲程吸气冲程结束后,活塞开始向上运动,将已经进入气缸的混合气体压缩。

这个过程需要耗费能量,并产生热量,使得混合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均显著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气门全部关闭,以避免混合气体的泄漏。

【3】点火冲程当混合气体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点火系统会向火花塞输送电流,从而在火花塞的电极间产生火花。

这个火花能够点燃混合气体,使其快速燃烧,产生高温和高压的气体。

这个过程被称为点火冲程或燃烧冲程,是四冲程汽油机中最重要的一步。

【4】排气冲程燃烧过后,气缸内的气体开始逐渐冷却和松弛,从而产生一定的压强和动能。

在这个时候,排气门被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气缸,并送往排气管中。

此时,气门开闭机构和摇臂系统再次发挥作用,帮助排气门顺利开启和关闭。

这个过程被称为排气冲程。

以上四个冲程按照顺序交替进行,形成了完整的循环。

除了以上的基本原理外,四冲程汽油机还涉及许多复杂的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如燃油喷射系统、气门正时机构、曲轴平衡机构等等。

这些系统的作用是使发动机能够运行得更加平稳、高效、可靠。

【1】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是现代汽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将汽油转化为可燃气体,并将其喷射进入气缸中。

不同的燃油喷射系统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但它们的共同点是能够控制燃油喷射的时机、量和方向。

这样可以更精准地调节汽油和空气的比例,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经济性。

【2】气门正时机构气门正时机构是指控制气门开闭时序的组成部分,包括凸轮轴、摇臂、气门和弹簧等。

简述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简述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简述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是现代汽车的主流动力装置之一,它采用多个机件和系统协同工作,达到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车辆运动能量的目的。

本文将描述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车辆动力系统。

一、进气冲程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第一个冲程是进气冲程。

在进气冲程中,活塞向下移动,汽缸顶部的活塞下方形成了负压。

进气阀门在此时打开,汽油和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汽缸。

当活塞到达底部位置时,进气阀门关闭,活塞向上移动。

二、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期间,活塞向上移动,将进入汽缸的气体压缩。

这个过程使混合气体更加致密,因此汽车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能量。

在顶部死点位置时,点火系统会将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这个过程释放出能量并推动活塞向下移动。

三、爆发冲程在爆发冲程中,进入汽缸的混合气体被点燃,由此产生了爆发。

爆发的能量通过连杆传递到曲轴,将汽车的某些部分推动向前移动。

在爆发期间,活塞向下移动。

四、排气冲程最后一个冲程是排气冲程。

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移动,移出废气。

排气阀门打开,压缩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汽车。

排气阀门随后关闭,准备开始下一个周期的进气过程。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利用这四个冲程中的每个冲程的不同功能,完成了将汽油能量转化为汽车机械动力的过程。

因此,它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汽车发动机之一,几乎被所有的现代汽车采用。

事实上,这样的发动机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开发人员也不断地在其基础上做出改进,希望能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4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4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4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4冲程发动机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进气冲程:活塞在气缸内向下运动,气缸内的进气门打开,空气燃料混合物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2. 压缩冲程:活塞在气缸内向上运动,同时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将进气混合物压缩,使其达到较高的压力和温度。

3. 爆发冲程:当活塞运动到最高点时,火花塞发出火花,点燃压缩的燃料混合物。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冲程:活塞在气缸内再次向上运动,此时排气门打开,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气缸,并开始新一轮的工作循环。

这四个冲程循环不断重复,驱动曲轴旋转,通过连杆和活塞运动将线性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车辆或者机械设备的动力需求。

通过不断重复这个循环,发动机可以持续地工作并产生持续的动力输出。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内燃机是一种热力学循环方式,使用燃油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来产生能量,从而推动活塞做功。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描述为以下四个冲程:
第一冲程:进气冲程
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汽缸内形成低压区域,使混合气(燃油和空气混合物)被吸入汽缸内。

第二冲程:压缩冲程
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压缩至高压区域。

在此过程中,点火系统会点燃混合气,使其产生爆炸并释放能量。

第三冲程:爆发冲程
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在此冲程中,排气门关闭,缸盖阀关闭。

第四冲程:排气冲程
活塞向上运动,排气门打开,将排出的废气排出汽缸外。

在此过程中,汽缸内的气体压力降低,准备进行下一个进气冲程。

这样,四个冲程既可持续不断地执行,就可以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汽车发动机四冲程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四冲程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四冲程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是驱动汽车运行的核心组件,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汽车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汽车发动机采用四冲程循环工作方式,即吸气、压缩、爆发和排气四个过程。

在吸气过程中,汽车发动机通过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混合物被吸入气缸内;在压缩过程中,汽车发动机通过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物压缩成高压状态,以便在点火后产生更强的爆发力;在爆发过程中,汽车发动机通过点火器点火,混合物被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从而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驱动车轮运动;在排气过程中,汽车发动机通过活塞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气缸,为下一个循环做好准备。

四冲程工作原理使得汽车发动机更加高效、环保、稳定,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

- 1 -。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四冲程汽油机是一种内燃机,由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液化气发动机等组成。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汽油混合空气燃烧后,通过活塞推动连杆,从而驱动发动机的运转。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主要阶段,它们是:吸氧阶段、压缩阶段、爆发阶段和排气阶段。

具体来说,下面将对这些阶段进行详细解释。

1.吸氧阶段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中,汽油燃烧的前提是需要空气。

因此,首先需要在气缸上形成一个负压,以吸入空气。

这个功能是通过活塞从某些部位升高来实现的。

活塞从接近上止点的位置开始,往下移动时,由于活塞下面的空闲区域被拉伸,因此在气缸里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域。

同时,发动机的进气阀门也会被打开。

进气阀门的打开是由凸轮和摇臂来控制的。

当凸轮旋转时,它会抬高摇臂,摇臂再次推动进气阀门打开。

当气缸内形成了一定的负压后,外部的空气就会透过进气阀门进入气缸内。

2.压缩阶段在进气阀门关闭后,凸轮便会转动,摇臂也会降低。

由于气缸内减压了,被吸入的空气加速移动,直到遇到往上运动的活塞。

活塞被迫上升,导致气缸内的压力进一步上升。

同样,活塞升高时,两个阀门都会关闭。

这减少了气缸内的空间,使空气的压力变得非常高。

通过这样的压缩机制,汽油混合物开始爆发燃烧,将能量转化为气体的运动能量,从而产生动力。

3.爆发阶段当气缸内的物料(即混合气)被压缩到最大压力时(一般在12至14个工作气压),高压火花塞就会发出电火花,在混合气中产生一个可燃的火焰。

这就是爆炸。

被点燃的混合气会迅速燃烧,放出非常强的热量和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这种运动直接转化为发动机的动力。

4.排气阶段压缩阶段的爆发消耗了燃料混合物,同时也消耗了活塞上方的压力。

因此,一旦运动过程结束,气缸内的负压使气缸内压力下降,而打开排气气门的凸轮随后旋转,摇臂再次被抬高,使排气阀门打开。

与此同时,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残渣和废气推出气缸。

在排气门打开后不久,进气门就会再次打开,开始一个新的吸气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柴油机的工作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这四个过程来完成的,这四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活塞走四个过程才能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为四冲程柴油机。

一. 进气冲程
第一冲程——进气,它的任务是使气缸内充满新鲜空气。

当进气冲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的燃烧室中还留有一些废气。

当曲轴旋转肘,连杆使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同时,利用与曲轴相联的传动机构使进气阀打开。

随着活塞的向下运动,气缸内活塞上面的容积逐渐增大:造成气缸内的空气压力低于进气管内的压力,因此外面空气就不断地充入气缸。

进气过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随着气缸的容积变化的情况。

压力曲线表示柴油机工作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

进气开始,由于存在残余废气,所以稍高于大气压力P0。

在进气过程中由于空气通过进气管和进气阀时产生流动阻力,所以进气冲程的气体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其值为0.085~0.095MPa,在整个进气过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大致保持不变。

当活塞向下运动接近下止点时,冲进气缸的气流仍具有很高的速度,惯性很大,为了利用气流的惯性来提高充气量,进气阀在活塞过了下止点以后才关闭。

虽然此时活塞上行,但由于气流的惯性,气体仍能充人气缸。

二. 压缩冲程
第二冲程——压缩。

压缩时活塞从下止点间上止点运动,这个冲程的功用有二,一是提高空气的温度,为燃料自行发火作准备:二是为气体膨胀作功创造条件。

当活塞上行,进气阀关闭以后,气缸内的空气受到压缩,随着容积的不断细小,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也就不断升高,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湿度与空气的压缩程度有关,即与压缩比有关,一般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为:Pc=4~8MPa,Tc=750~950K。

柴油的自燃温度约为543—563K,压缩终点的温度要比柴油自燃的温度高很多,足以保证喷入气缸的燃油自行发火燃烧。

喷入气缸的柴油,并不是立即发火的,而且经过物理化学变化之后才发火,这段时间大约有0.001~0.005秒,称为发火延迟期。

因此,要在曲柄转至上止点前10~35°曲柄转角时开始将雾化的燃料喷入气缸,并使曲柄在上止点后5~10°时,在燃烧室内达到最高燃烧压力,迫使活塞向下运动。

三. 燃烧膨胀冲程
第三冲程——燃烧膨胀。

在这个冲程开始时,大部分喷入燃烧室内的燃料都燃烧了。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此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便急剧升高,活塞在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向下运动,并通过连秆使曲轴转动,对外作功。

所以这一冲程又叫作功或工作冲程。

随着活塞的下行,气缸的容积增大,气体的压力下降,工作冲程在活塞行至下止点,排气阀打开时结束。

在动画中,工作冲程的压力变化这条线上升部分表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时压力的急剧升高,最高点表示最高燃烧压力Pz,此点的压力和温度为:
Pz=6~15MPa, Tz=1800~2200K
最高燃烧压力与压缩终点压力之比(Pz/Pc),称为燃烧时的压力升高比,用λ表示。

根据柴油机类型的不同,在最大功牢时λ值的范围如下:λ=Pz/Pc=1.2~2.5。

四. 排气冲程
第四冲程——排气。

排气冲程的功用是把膨胀后的废气排出去,以便充填新鲜空气,为下一个循环的进气作准备。

当工作冲程活塞运动到下止点附近时,排气阀开起,活塞在曲轴和连杆的带动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并把废气排出气缸外。

由于排气系统存在着阻力,所以在排气冲程开始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加比大气压力高0.025—0.035MPa,其温度Tb=1000~1200K。

为了减少排气时活塞运动的阻力,排气阀在下止点前就打开了。

排气阀一打开,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就立即冲出缸外,缸内压力迅速下降,这样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气缸内的废气依靠活塞上行排出去。

为了利用排气时的气流惯性使废气排出得干净,排气阀在上止点以后才关闭。

在动画中,排气冲程曲线表示在排气过程中,缸内的气体压力几乎是不变的,但比大气压力稍高一些。

排气冲程终点的压力Pr约为0.105~0.115MPa,残余废气的温度Pr约为850~960K。

由于进、排气阀都是早开晚关的;所以在排气冲程之末和进气冲程之初,活塞处于上止点附近时,有一段时间进、排气阀同时开起,这段时间用曲轴转角来表示,称为气阀重迭角。

排气冲程结束之后,又开始了进气冲程,于是整个工作循环就依照上述过程重复进行。

由于这种柴油机的工作循环由四个活塞冲程即曲轴旋转两转完成的,故称四冲程柴油机。

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第三冲程即工作冲强才产生动力对外作功,而其余三个冲程都是消耗功的准备过程。

为此在单缸柴油机上必须安装飞轮,利用飞轮的转动惯性,使曲轴在四个冲程中连续而均匀地运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