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竞赛题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小学数学苏教版试题

六年级数学小学数学苏教版试题

六年级数学小学数学苏教版试题1.(2013•邹平县)一列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50千米,4.8小时可以到达,如果速度提高,那么可以提前几小时到达?【答案】可提前0.8小时到达【解析】每小时行50千米,4.8小时可以到达,则全程为50×4.8千米,如果速度提高,则每小时行驶50×(1+)千米,则行完全程需要50×4.8÷[50×(1+)]小时,则可提前4.8﹣50×4.8÷[50×(1+)]到达.解答:解:4.8﹣50×4.8÷[50×(1+)]=4.8﹣240÷[50×],=4.8﹣240÷60,=4.8﹣4,=0.8(小时).答:可提前0.8小时到达.点评:本题也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反比关系求解,求出后来的时间.列式为:4.8﹣4.8÷(1+).2.(2009•临沂)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6页,这时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比是5:6,小明再读多少页就能读完这本书?【答案】小明再读60页就能读完这本书【解析】根据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比是5:6,求出总份数为:(5+6)份,又知前两天读了这本书的多6页,占这本书总页数的,这样就可以求出6页占这本书总页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已知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求出总页数,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式用解答.解答:解:总份数:5+6=11(份),两天读的占总页数的;6÷(2)×=6÷()×=6÷×=6××=60(页);答:小明再读60页就能读完这本书.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把比转化为分数,求出6页所对应的分率,根据已知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和一个乘分数的意义解答.3.(2009•菏泽)列式计算.(1)2个除8所得的商,乘4的倒数,结果是多少?(2)一个数的比18.5与的积少2,这个数是多少?【答案】(1)结果是;(2)这个数是14.4【解析】(1)先求出2个,即×2;然后用8除以(×2)的积,再用求出的商乘4的倒数即可;(2)把这个数看成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量应是(18.5×﹣2),由此用除法求出这个数.解答:解:(1)4的倒数是;8÷(×2)×,=8÷×,=5×,=;答:结果是;(2)(18.5×﹣2),=(14.8﹣2),=12.8,=14.4;答:这个数是14.4.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单位“1”,以及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或方程计算.4.(2013•泗水县)爸爸买一套西服用去68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每件上衣多少元?【答案】每件上衣是510元【解析】爸爸买一套西服用去68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则总价是上衣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每件上衣是680÷(1+)元.解答:解:680÷(1+)=680=510(元)答:每件上衣是510元.点评:首先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求出总价占上衣价格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5.(2010•武昌区)我校阳光体育兴趣活动中,参加篮球队的有148人,乒乓球队的人数比篮球队的少3人.乒乓球队的有多少人?【答案】乒乓球队有34人【解析】乓球队的人数比篮球队的少3人,参加乒乓球队的人数就是比148的少3的数.据此解答.解答:解:148×﹣3,=37﹣3,=34(人).答:乒乓球队有34人.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先求出篮球队人数的是多少,再根据减法的意义列式求出乒乓球队的人数.6.(云阳县)在如图中画一条从张家村到公路最近的路线.【答案】【解析】分析:根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所以过张家村画一条与公路垂直的线段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从张家村到公路最近的路线为过文家村做公路的一条垂线段,如图:.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綦江县)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天完成,乙队独做15天完成.甲队先做4天后,余下的工程由两队合做,还需要几天完成?【答案】还需要天完成.【解析】分析:要求还需要几天完成,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需要求出工作量,因甲队先做4天后,余下的工程由两队合做,工作量就是1﹣,又因是两队合做,工作效率应是两队工作效率之和,即是,据此可列式解答.解答:解:(1﹣)÷(),=,=(天).答:还需要天完成.点评:本题考查了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8.(云阳县)估算.①研究表明,为了维持人体的需要,除了正常的饮食外,一个人每天应饮水约1400毫升.平时用的杯子能装198毫升水,那么每天需喝杯水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②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花钱.如果一位吸烟者每天吸一包18元的香烟,那么他今年花在吸烟上的钱大约要元.【答案】①7;②7300【解析】分析:①求那么每天需喝多少杯水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即求1400毫升里面有多少个198毫升,用除法解答;②今年是2014年是平年,平年全年365天,要求他今年花在吸烟上的钱大约要多少元,用18×365即可.解答:解:1400÷198≈1400÷200=7(杯)答:每天需喝7杯水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18×365≈20×365=7300(元)答:他今年花在吸烟上的钱大约要7300元;故答案为:7,7300.点评:此题考查了数的估算以及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9.列式计算.(1)一个比的1倍少,求这个数.(2)1.5除307.5的商加上 0.5乘12的积,和是多少?【答案】(1)这个数是;(2)和是211【解析】(1)先求出乘1的积,再把求得的积看作单位“1”,少就是积的1﹣=,依据分数乘法意义即可解答,(2)先同时求出307.5除以1.5,以及0.5乘12 的积,再用求得的商加求得的积即可解答.解答:解:(1)(×)×(1﹣)=×=答:这个数是;(2)307.5÷1.5+0.5×12=205+6=211答:和是211.点评:明确各数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代入数据解答是本题考查知识点.10.(2013•浙江)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0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12.5分钟后两人相距150米.A、B两地相距多少米?(分析各种情况解答)【答案】A、B两地相距2900米或2600米【解析】根据题干分析,此题可分为两种情况讨论①12.5分钟后两人还有150米距离就能相遇,②两人相遇后有相距150米.解答:解:①两人还有150米距离就能相遇(100+120)×12.5+150=220×12.5+150=2750+150=2900(米);②两人相遇后有相距150米,(100+120)×12.5﹣150=220×12.5﹣150=2750﹣150=2600(米)答:A、B两地相距2900米或2600米.点评:此题考查了相遇问题中“相距”的问题.11.填空并加以证明.已知x>0,y>0,若将3xy:(x﹣y)中的x、y扩大2倍,则3xy:(x﹣y)的值就.【答案】扩大2倍【解析】把分式中的分子,分母中的x,y都同时变成原来的2倍,就是用2x,2y分别代替式子中的x,y,看得到的式子与原式子的关系.解答:解:3×2x×2y:(2x﹣2y)=12xy:2(x﹣y)=6xy:(x﹣y)=2×,则3xy:(x﹣y)的值扩大2倍;故答案为:扩大2倍.点评:解决这类题关键是正确的代入,并根据比的性质进行比的化简.12.(大姚县)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任何数乘0仍得0,所以0没有倒数,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倒数的意义,注意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13.(诸暨市)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①(0.7×﹣0.11×)÷0.125②15.17﹣(+4.97)﹣0.4③÷+÷④999×1999+999⑤(﹣)÷(×)【答案】①3;②6.2;③3;④1998000;⑤【解析】①把0.7×看做×,0.11×看做×,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0.125看做除以;②把原算式变成15.17﹣3.6﹣4.97﹣0.4,然后变成(15.17﹣4.97)﹣(3.6+0.4);③按运算顺序计算;④利用乘法分配律变成999×(1999+1);⑤两个括号同时计算,最后算减.解答:解:①(0.7×﹣0.11×)÷0.125,=(×﹣×)÷,=(﹣)×8,=×8,=3;②15.17﹣(3+4.97)﹣0.4,=15.17﹣3.6﹣4.97﹣0.4,=(15.17﹣4.97)﹣(3.6+0.4),=10.2﹣4,=6.2;③÷+÷,=×+×5,=+,=3;④999×1999+999=999×(1999+1),=999×2000,=1998000;⑤(﹣)÷(×),=÷,=×,=.点评:此题考查分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注意使用简便方法计算.14.(遂昌县)解方程.①﹣2x=②x+1.5x=30③2x÷5=15.【答案】①x=;②x=12;③x=37.5【解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加2X,再减去,最后除以2求解,(2)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5求解,(3)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乘5,再除以2求解.解答:解:(1)﹣2x=,﹣2x+2x=+2x,﹣=+2x﹣,÷2=2x÷2,x=;(2)x+1.5x=30,2.5x=30,2.5x÷2.5=30÷2.5,x=12;(3)2x÷5=15,2x÷5×5=15×5,2x÷2=75÷2,x=37.5.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对齐.15.(清原县)在图书室借阅图书的期限为10天,10天后超过的天数要按每册0.5元收取延时服务费.小明借了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5页,16天才能全部看完.请你帮他算一算,他至少每天多看几页才能准时归还而不交延时服务费?【答案】他至少每天多看3页才能准时归还而不交延时服务费【解析】要想能准时归还而不交延时服务费,就必须10天看完这本书,所以要先求出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就是求16个5页是多少,用乘法,即16×5;然后用总页数除以10天,就是他每天要看的页数,即16×5÷10;用这个页数减去5,就是每天要多看的页数,即16×5÷10﹣5.解答:解:16×5÷10﹣5=80÷10﹣5=8﹣5=3(页)答:他至少每天多看3页才能准时归还而不交延时服务费.点评:本题还可以用逆推法,要求他至少每天多看几页才能准时归还而不交延时服务费,就要先求出他应看的页数,他应看的页数就要用总页数÷10天,总页数又是原来每天看的页数×16天.16.(射洪县)解方程.2.8x﹣4.6=17.8.【答案】x=8;x=【解析】(1)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4.6,再同时除以2.8求解,(2)先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解答:解:(1)2.8x﹣4.6=17.8,2.8x﹣4.6+4.6=17.8+4.6,2.8x÷2.8=22.4÷2.8,x=8;(2)2x+x=,x=,x=,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17.(海门市)先找出规律,再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计算下面三组算式,在横线里填上“>”、“<’’或“=”.(1)(2)(3)﹣×根据找到的规律,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3)﹣=×(4)﹣=×.【答案】(1)=;(2)=;(3)=;(4);(5)【解析】(1)通过计算发现规律是如果被减数的分子分母的和等于减数的分母,并且两个数的分子相同,那么这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2)=;(3)﹣=×;通过计算发现规律是如果被减数的分子分母的和等于减数的分母,并且两个数的分子相同,那么这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所以:(4)=;(5).故答案为:(1)=;(2)=;(3)=;(4);(5).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计算得出规律,再利用规律写算式.18.(海门市)“六.一”期间,小丽陪妈妈去逛街,在一家服装城看中了一件衣服,售货员对妈妈说:“我们这儿所有的衣服都是在进价基础上加50%的利润再标价的,这件衣服我按标价的八折卖给你,你只需要付180元,我只赚你l0.”聪明的小丽思考后,发现售货员说的话并不可信.请你通过计算来说明.【答案】售货员说的话并不可信【解析】设进价为x元,得150%x×80%﹣x=10,解得x=50.那么卖价为50×(1+50%)×80%=60(元)≠180(元),因此,只需付60元,而不是180元,故售货员说的话并不可信.解答:解:设进价为x元,得:(1+50%)x×80%﹣x=10,1.2x﹣x=10,0.2x=10,x=50.卖价:50×(1+50%)×80%,=50×1.5×0.8,=60(元)≠180(元);因此售货员说的话并不可信.点评:此题根据售货员的说法先求出进价,再求出卖价,与180元进行比较,解决问题.19.(锡山区)用36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地,要求长与宽的比是5:4.①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②如果按1:200的比例画出这个长方形菜地的平面图,那么这个平面图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①这块菜地的面积是80平方米;②这个平面图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解析】这个篱笆的长就是长方形菜地的周长,又知道长与宽的比是5:4,据此能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S=ab”算出这块菜地的面积;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算出这块菜地的长和宽的图上距离,最后应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第二问.解答:解:①36×=20(米),36×=16(米),20÷2=10(米),16÷2=8(米),S=ab=10×8=80(平方米);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80平方米.②10米=1000厘米,8米=800(厘米),设这块菜地长的图上距离是x厘米,宽的图上距离是y厘米,根据题意得:1:200=x:1000,200x=1000,x=5(厘米);1:200=y:800,200y=800,y=4(厘米);S=ab=5×4=20(平方厘米);答:这个平面图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点评: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者实际距离时,单位都是厘米,因此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的改写.20.(溧阳市)芳芳在方格纸上画了一个火柴盒内盒的展开图(每格代表1平方厘米),但是她却不会画火柴盒的外盒展开图,你来帮帮她:在方格纸上画出外盒的展开图.(硬纸板的厚度忽略不计)请你算一算:(1)火柴盒内盒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制作这样一个火柴盒外盒,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答案】(1)火柴盒内盒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2)至少要用32平方厘米的硬纸皮.【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火柴盒的内盒是由5个面组成的,1个底面和4个侧面;火柴盒的内盒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1厘米;(2)外盒是由4个面组成,求得上下面和前后面的面积即可.由此解答.解答:解:火柴盒的外盒展开图如图所示:(1)4×3×1,=12×1,=12(立方厘米).答:火柴盒内盒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2)(4×3+4×1)×2,=(12+4)×2,=16×2,=32(平方厘米).答:至少要用32平方厘米的硬纸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的计算解答关键是搞清火柴盒的外盒是由4个面组成,内盒是由5个面组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解答即可.21.(常熟市)某种子培育基地用A、B、C、D四种型号的小麦种子共2000粒进行发芽试验,从中选出发芽率高的种子进行推广,通过实验得知,C型种子的发芽率为9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甲和图乙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1)D型种子的粒数是粒.(2)C型种子发芽了粒.(3)应选哪一种型号的种子进行推广,请通过计算说明.【答案】(1)500;(2)380;(3)应选C型号的种子进行推广【解析】我们通过计算的方式结合数据进行计算,要先求出D型种子的粒数占的百分比及种子的总粒数,然后分别求出ABCD四种种子的发芽率选出优先推广的种子.解答:解:D型种子的粒数与占的百分比各是:1﹣20%﹣20%﹣35%=25%;(1)2000×(1﹣35%﹣20%﹣20%),=2000×,=500(粒);C型种子发芽数:(2)2000×20%×95%,=400×0.95,=380(粒);(3)A种种子的发芽率;630÷(2000×35%),=630÷700,=90%;B种种子的发芽率;370÷(2000×20%),=370÷400,=92.5%;C种种子的发芽率是:95%.D种种子的发芽率;470÷500=94%;由此可知C种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应选C型号的种子进行推广.点评:本题是一道复杂的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22.(2012•金沙县)平移、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答案】√【解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改变位置;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旋转时图形位置发生变化,大小不变,形状不变.解答:解:一个图形平移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因此,答案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平移的特点、旋转的特点.旋转与平移的相同点:位置发生变化,大小不变,形状不变,都在一个平面内.不同点:平移,运动方向不变.旋转,围绕一个点或轴,做圆周运动.23.(2012•渠县)有一棱长为5cm的正方体机器零件,现在它的上下面挖去了一个直径为2cm的圆孔,求剩下机器零件的表面积和体积?【答案】剩下机器零件的体积是109.3立方厘米,表面积175.12平方厘米.【解析】试题分许:(1)运用正方体体积减去圆柱体的体积,就是剩下机器零件的体积.(2)运用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去两个圆的面积在加上圆柱的侧面积,就是剩下机器零件的表面积.解答:解:(1)剩下机器零件的体积:5×5×5﹣3.14×(2÷2)2×5,=125﹣15.7,=109.3(立方厘米);答:剩下机器零件的体积是109.3立方厘米.(2)剩下机器零件的表面积:5×5×6﹣3.14×(2÷2)2×2+3.14×2×5,=150﹣6.28+31.4,=175.12(平方厘米);答:剩下机器零件的表面积175.12平方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及它们的表面积及侧面积公式.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24.(济南)瓶内装满一瓶水,倒出全部水的,然后再灌入同样多的酒精,又倒出全部溶液的,又用酒精灌满,然后再倒出全部溶液的,再用酒精灌满,那么这时的酒精占全部溶液的 %.【答案】75%【解析】由题意知:把一瓶溶液看作单位“1”,倒出全部水的,然后再灌入同样多的酒精,此时瓶内水占溶液的;又倒出全部溶液的,又用酒精灌满,此时瓶内水占溶液的×(1﹣)=;然后再倒出全部溶液的,再用酒精灌满,此时瓶内水占溶液的×(1﹣)=;这时的酒精占全部溶液的1﹣=.解答:解:1﹣=;×(1﹣)=;×(1﹣)=;1﹣=.×100%=75%.答:这时的酒精占全部溶液的 75%.点评:解答此题主要是先找水占溶液的几分这几,因为水的变化规律好找,再求解酒精占溶液的几分之几.25.(长沙)在括号里填入两个不同的自然数,使等式成立:=+.【答案】56,8【解析】此题实际上是把一个较大的分数单位拆成一个较小的分数单位的和.因此,可以先把分母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给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这两个因数的和,再把它拆成两个分数相加的和,并将每个加数进行约分.解答:解:因为7的约数只有和7,所以==+=+故答案为:56,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后,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一定思维难度的数学问题的能力.26.零下2摄氏度与零上5摄氏度相差3摄氏..(判断对错).【答案】错【解析】零下2摄氏度可以用﹣2表示,零上5摄氏度可以用+5表示,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两个数,看一下中间差了几.解答:解:﹣2到+5相差了7个数,即零下2摄氏度与零上5摄氏度相差7摄氏度.故答案为:错.点评:此题首先要知道以谁为标准,规定高于0度的为正,低于0度的为负,由此用正负数解答问题.27.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那么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也就是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是女生,那么男生就占其中的2份,所以男生就占女生的2÷3=.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份,男生就占其中的2份,男生就占女生的2÷3=;所以,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要认真审题,不要因思维定势去求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多少.28.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红花比黄花多()A.B.C.D.【答案】B【解析】根据条件确定把红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黄花的朵数是;求红花比黄花多几分之几就是求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占黄花的几分之几.解答:解:把红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1﹣)÷=×=故选B点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首先求出多的部分,然后再用除法计算.29.A、B两地相距800千米,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已行了,再行多少千米正好到达B地?(先画线段图,再列式解答)【答案】再行300千米正好到达B地【解析】A、B两地相距800千米,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已行了,则还剩下全部路程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再行800×(1﹣)千米正好到达乙地.据题意可得线段图:解答:解:由题意可得:800×(1﹣)=800×,=300(千米);答:再行300千米正好到达B地.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并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30.计算题1.2×5﹣2x="0" 6:x=3:4 ×2﹣2÷4×(2÷﹣)+2 4×1﹣(1.2+3÷1)[2+(5.4﹣2)×1]÷2【答案】x=3 x=8 2.05 2【解析】(1)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2x,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2即可;(2)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3)首先计算乘法和除法,然后计算减法,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4)(5)首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6)首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然后计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计算中括号外面的,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1.2×5﹣2x=06﹣2x+2x=0+2x2x=62x÷2=6÷2x=3(2)6:x=3:43x=6×43x=263x÷3=26x=8(3)×2﹣2÷4==(4)×(2÷﹣)+2=×+2==(5)4×1﹣(1.2+3÷1)=﹣(1.2+2)=5.25﹣3.2=2.05(6)[2+(5.4﹣2)×1]÷2=[2+2×1]÷2=[2+4]÷2=6÷2=2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2)此题还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致,先算括号内的数(按照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同一括号内或括号外的数,要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是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31.食品店运来500千克桔子,运来的桔子比香蕉多3箱.已知每箱桔子重20千克,每箱香蕉重21.5千克,运来香蕉共多少千克?【解析】运来500千克桔子,每箱桔子重20千克,则桔子共有的箱数为500÷20=25(箱),那么香蕉有25﹣3=22(箱);然后根据“每箱香蕉重21.5千克”,用乘法求出运来香蕉共多少千克.解答:解:(500÷20﹣3)×21.5,=22×21.5,=473(千克);答:运来香蕉共473千克.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桔子的箱数,再求出香蕉的箱数,最后根据每箱香蕉的重量,求出问题的答案.32.简算(1)12.96﹣7.31﹣2.69(2)59.6×3+6.625×59(3)12.5×2.5×4×0.8(4)(++)×24.【答案】2.96 596 100 43【解析】(1)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3)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4)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解答:解:(1)12.96﹣7.31﹣2.69=12.96﹣(7.31+2.69)=12.96﹣10=2.96;(2)59.6×3+6.625×59=59.6×3.375+6.625×59.6=59.6×(3.375+6.625)=59.6×10=596;(3)12.5×2.5×4×0.8=(12.5×0.8)×(2.5×4)=10×10=100;(4)(++)×24=×24+×24+×24=9+20+14=4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33.如果海平面以上300米,记作+300米,那么海平面以下500米,记作米.比3℃高4℃是℃,低4℃是℃.【答案】﹣500、7、﹣1.【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负数的意义,可得海平面以上记作“+”,则海平面以下记作“﹣”,所以海平面以下500米,记作﹣500米;然后用3℃加上4℃,求出比3℃高4℃是多少℃,再用3℃减去4℃,求出比3℃低4℃是多少即可.解答:解:因为海平面以上300米,记作+300米,所以海平面以下500米,记作:﹣500米;比3℃高4℃是:3+4=7(℃),比3℃低4℃是:3﹣4=﹣1(℃).答:海平面以下500米,记作﹣500米.比3℃高4℃是7℃,低4℃是﹣1℃.故答案为:﹣500、7、﹣1.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负数的意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海平面以上记作“+”,则海平面以下记作“﹣”.(2)此题还考查了正、负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运算方法.34.下面的游戏()是不公平的.A. B. C.【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A.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可能性各占25%,所以公平;B.分成的3部分不一样大,所以不公平;C.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可能性各占12.5%,所以公平,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关键是看可能性的大小.35. 4千克增加25%后,再减少25%,现在是千克.【答案】3.75【解析】分析:4千克增加25%后则是原来的1+25%,即是4×(1+25%),再减少25%,则减少后的数占减少前的1﹣25%,即是原来的(1+25%)×(1﹣25%);据此解答.解答:解:4×(1+25%)×(1﹣25%)=4×1.25×0.75=5×0.75=3.75(千克)答:现在是 3.75千克.故答案为:3.75.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前后两个分率的单位“1”是不同的.36.能简算的要简算6﹣0.65+5×99;356×84﹣4×356﹣80÷.【答案】535 0【解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和减法性质进行计算;(2)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进行计算.解答:解:(1)6﹣0.65+5×99=6﹣0.65+5.35×(100﹣1)=6﹣0.65+5.35×100﹣5.35×1=6+535﹣(0.65+5.35)=6+535﹣6=6﹣6+535=535(2)356×84﹣4×356﹣80÷=356×(84﹣4)﹣80×356=356×80﹣80×356=0点评:考查学生对于四则运算法则以及运算定律的掌握情况.37.某地区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下降0.6℃,小明和小红分别在山脚和山顶同时测得气温分别是6℃和﹣1.2℃,山高m.【答案】1200【解析】首先求出山脚和山顶的温差是多少,再用它除以0.6,求出某地区高度是100m的多少倍;然后用它乘以100,求出山高是多少即可.解答:解:[6﹣(﹣1.2)]÷0.6×100=7.2÷0.6×100=12×100=1200(m)答:山高1200m.故答案为:12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运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山脚和山顶的温差是多少.38.直接写出得数:(﹣13)+(﹣8)= 19.3﹣2.7= ×(﹣)=225+475= 15+(﹣22)= (﹣14)÷2=【答案】﹣21 16.6 ﹣ 700 ﹣7 ﹣7【解析】根据整数、小数和负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3)+(﹣8)=﹣21 19.3﹣2.7="16.6" ×(﹣)=﹣225+475="700" 15+(﹣22)=﹣7 (﹣14)÷2=﹣7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小数和负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的运用.39.骰子是一个正方体,6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这6个数字。

202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题苏教版

202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题苏教版

202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题苏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②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加点的字:(1)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2)尝射于家圃(______)(______)(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4)睨之,久而不去(______)(5)无他,但手熟尔(_______)(6)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______(成语)的道理。

[4]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狐假虎威《战国策》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③乎?”虎以为然④,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⑤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长:做……的首领。

②信:诚实。

③走:逃跑。

④然:正确。

苏教版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

苏教版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

苏教版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cāng tái(____)lián xī(____) chái fēi(____)[3]解释词语。

(1)应怜:____________________(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4]古诗赏析(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 (朝代)诗人_____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___(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 。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泊船瓜洲》②《滁州西涧》③《游园不值》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叶绍翁(_______)(2)王勃(___________)(3)韦应物(_______)(4)王安石(_________)[6]在下列古诗句中填上合适的花名,你一定行!人闲(_______)落,夜静春山空。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_______)蘸水开。

苏教版六年级小学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小学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小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A. 选项一B. 选项二C. 选项三D. 选项四2.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选择最佳答案。

短文:(此处省略具体短文内容)A. 短文描述了...B. 短文的主旨是...C. 短文中提到...D. 根据短文,我们可以推断...3. 根据题目所给的数学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A. 数学问题的答案一B. 数学问题的答案二C. 数学问题的答案三D. 数学问题的答案四4. 下列哪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非常聪明?A. 笨鸟先飞B. 一箭双雕C. 聪明绝顶D. 画龙点睛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英文表达?A. I am very happy to meet you.B. Me is very happy to meet you.C. I are very happy to meet you.D. I was very happy to meet you.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语。

- 他_______地完成了任务。

7. 根据题目所给的数学公式,填入正确的数值。

- 如果 a + b = 10,a - b = 2,那么 a = _______。

8.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填入正确的诗句。

- 床前明月光,_______。

9. 根据题目所给的物理现象,填入正确的解释。

-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状态。

10.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元素,填入正确的化学式。

-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和结果。

12. 请解释什么是“光合作用”,并简述其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3. 请描述牛顿第三定律,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四、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10分)14.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此处省略具体短文内容)问题:短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15. 阅读下面的英文短文,回答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三国演义阅读题(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三国演义阅读题(含答案)

蓓蕾读书工程《三国演义》阅读竞赛(含答案)一、填空。

1、《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代作者罗贯中。

这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

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另外三部名著分别是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三国演义》又叫《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

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蜀_、_X_,各自的首领是曹操、X备、孙权。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锏的 X备,使丈八蛇矛枪的 X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4、《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5、《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三顾茅庐、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舌战群儒等。

6、《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曹操_,“智绝”是_诸葛亮___,“义绝”是_关羽___。

7、X备身边的五虎上将都是关于、X飞、赵云、马超、黄盖。

8、书中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

9、《三国演义》采用话本章回叙事的叙述手法,《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0、诸葛亮在“三气周瑜,夺取荆州”过程中,逼得周瑜咬牙切齿地说既生瑜何生亮。

11、写出五个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探囊取物、三顾茅庐、不知所云。

1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X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关公)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13、巧授连环计”涉及庞统、曹操这两个人物,使用连环计是因为连环计是一计连环累敌,一计以火攻敌,两计扣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太和镇某小学植树小分队10人参加植树活动。

男生每人栽了5棵树,女生每人栽了3棵树,一共栽了42棵树。

男生有()人。

A.8B.6C.42.数学竞赛中,答对一题加5分,答错一题扣3分。

妍妍抢答了12题,得了20分。

她答错了()题。

A.5B.6C.73.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笼子里有()只兔。

A.2B.3C.4D.54.张师傅和2个徒弟一共加工了100个零件,2个徒弟加工的零件一样多,张师傅加工的零件数比两个徒弟加工的总和还多4个,那么1个徒弟加工了()个零件。

A.24B.36C.12D.525.商店有4袋乒乓球,每个乒乓球5角,一共可以卖多少钱?应补充的条件是()。

A.又调进3袋乒乓球B.每袋乒乓球6个C.每个乒乓球3角6.星期日,林林一家5人去动物园,买门票用了64元,儿童有()人。

A.1B.2C.3D.47.某大学今年参加“青年志愿者”的人数比去年多68人,今年的人数比去年的3倍少4人,今年有()人参加。

A.36B.104C.108二、填空题8.妈妈买来5盆含羞草和2盆玫瑰花,一共用去60元。

一盆含羞草比一盆玫瑰花便宜9元,每盆含羞草________元,每盆玫瑰花________元。

9.假设杨树、柳树的棵数都和松树一样多,三种树的总数会增加________棵,原来柳树有________棵。

10.商店里一种文具组合包括二副尺子和一把圆规,售价5.3元。

其中圆规的价格比尺子贵1.1元,圆规售价()元,尺子售价()元。

11.李老师计划买9只钢笔和3个文具盒作为期末考试的奖品,已知每个文具盒比每支钢笔便宜10元。

若12件奖品全买钢笔,则所花的钱比原计划多()元;若12件奖品全买文具盒,则所花的钱比原计划少()元。

12.排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如果排球有30个,那么篮球有_____个;如果篮球有30个,那么排球有_____个.三、判断题13.1头猪可换3只羊,1只羊可换8只兔子,1头猪可换12只兔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解决问题的策略 【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解决问题的策略 【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选题1.大船限乘6人,小船限乘4人,38人共租了8条船,都坐满了.租的小船()艘.A. 4B. 5C. 6D. 72.在学校一次环境保护知识抢答比赛中,共有20道题,每答对一道题得10分,答错一道倒扣5分,蓝天队最后得分是155分,那么该队共答对()题.A. 10B. 12C. 15D. 173.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那么有()A. 鸡13只,兔7只B. 鸡7只,兔13只C. 鸡10只,兔10只4.数学竞赛共10题,做对一题得8分,做错一题(或不做),倒扣5分,小军得41分,他做错了()。

A. 3题B. 4题C. 5题D. 2题5.妈妈买黄瓜和西红柿共6千克,花了8元。

已知黄瓜每千克1元,西红柿每千克2元,妈妈买了( )千克黄瓜。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6.有鸡和兔共10只,鸡和免共有34只脚。

鸡有________只,兔有________只。

7.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7枚,价值5.1元,这个储蓄罐中1角的硬币有________枚,5角的硬币有________枚。

8.租了大船________条,小船________条9.如果笼子里面的鸡和兔一共有10只,腿一共有32条。

那么笼子里的鸡有________只,兔有________只。

10.2、2元和5元的人民币共9张,合计33元。

2元的有________张,5元的有________张。

三、解答题11.学校举行一次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规定每做对1道得5分,做错1道倒扣2分,不做不扣分,小明做错和不做的题一样多,最后得76分,小明做错了几道题?12.实验中学的学生进行野外军训。

晴天每天行20千米,雨天每天行10千米,8天一共行了140千米,这8天中有几天是晴天?有几天是雨天?13.体育馆里的20张乒乓球台上共有54人在打球,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的乒乓球台各有几张?四、应用题14.自行车和三轮车一共20辆,总共有49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15.一个池塘里养着一些青蛙和大鹅,从上面数头共有70个,从下面数脚共有200只,池塘里有青蛙和大鹅各多少只?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解:假设全是大船,则小船有:(6×8﹣38)÷(6﹣4),=10÷2,=5(条),答:小船有5条.故选:B.【分析】假设8条全是大船,则有6×8=48人,这比已知的38人多了10人,因为大船比小船多坐6﹣4=2人,所以小船有:10÷2=5条,则由此即可选择.2.【答案】D【解析】【解答】解:20﹣÷(10+5)=20﹣45÷15=20﹣3=17(道)答:该队在这次比赛中共答对17道题.故答案为:D.【分析】共有20道题,每答对一道题得10分,则全部答对可得10×20=200分,答错一道倒扣5分,即实际答错一题少得5+10=15分,蓝队最后得分是155分,即少得200﹣155=45分,则答错45÷15=3道题,由此可知,该队在这次比赛中共答对20﹣3=17道题.3.【答案】A【解析】【解答】解:假设全是鸡,那么兔有:(54﹣20×2)÷(4﹣2),=14÷2,=7(只),则鸡有:20﹣7=13(只),故选:A.【分析】此类问题可以利用假设法,假设全是鸡,那么就有20×2=40条腿,这比已知54条腿少了54﹣40=14条腿,1只兔比1只鸡多4﹣2=2条腿,由此即可得出兔有:14÷2=7只,则鸡有:20﹣7=13只,由此即可进行选择.4.【答案】A【解析】【解答】解:(10×8-41)÷(8+5)=39÷13=3(题)故答案为:A【分析】假设都做对了,得分是10×8,用比41分多的分数除以(8+5)即可求出做错的题数.5.【答案】D【解析】【解答】解:(6×2-8)÷(2-1)=4÷1=4(千克)故答案为:D。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3.2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策略 同步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3.2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策略 同步练习(含答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策略班级:姓名:等级:一、选择题。

1.鸡兔同笼,共有23个头,56条腿,其中鸡有( )只。A.12 B.18 C.23 D.282.王叔叔的婚宴上有200位来宾,坐满22张桌子(圆桌和方桌),每张圆桌坐10人,每张方桌坐8人,圆桌有( )张。

A.10 B.8 C.12 D.143.数学竞赛共20道选择题,每题答对得8分,答错或不答扣4分,小王得了112分,他答对()题。

A.8 B.12 C.16 D.144.1元和2角的纸币共有20张,共15.2元,一元的纸币有()张。

A.14 B.6 C.85.乒乓球馆里一共有20张乒乓球桌,如果有56人正在打乒乓球,有单打也有双打。

那么在进行双打的有()张桌子。

A.6 B.8 C.10 D.12二、填空题。

6.六(1)班有46人去五岛公园划船,共乘12只船,其中大船每只坐5人,小船每只坐3人。

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想: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大船有_______,小船有_______只,一共乘坐了_______人,比实际46人_______(填“多”或“少”)2人。

需要调整为:大船______只,小船_______只,正好乘坐了46人。

7.海龟和仙鹤共有40个头,有96条腿,海龟有_______只,仙鹤有_______只。

8.王老师买了12支钢笔和18支圆珠笔,共付57.6元。

已知2支钢笔的价钱和3支圆珠笔的价钱一样多,每支钢笔____元。

9.池塘里有蟾蜍和青蛙共20只,每只青蛙平均每天吃害虫25条,每只蟾蜍平均每天吃害虫35条,如果平均每天共吃害虫620条,那么蟾蜍________只和青蛙________只。

10.用大小卡车运19吨蔬菜,大卡车每辆每次运5吨,小卡车每辆每次运3吨,如果要一次运完,且都是整车,需要______辆大卡车和______辆小卡车。

三、解答题。

11.一个饲养小组养了若干只鸡和兔,已知共有16个头和44只脚。

这个饲养小组养鸡和兔各几只?12.小亮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一题倒扣3分(不做按做错算),小亮最后得76分,他做对了几道题?13.实验中学的学生进行野外军训.晴天每天行20千米,雨天每天行10千米,8天一共行了140千米,这8天中有几天是晴天?有几天是雨天?14.营业员把一张5元、一张1元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9枚面值分别为1元和1角的硬币,求换成的这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