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的教学设计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辨析并修改病句(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在语句的辨析和修改中注重规范表达。
本文重点基于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探讨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侧重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
在语言知识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例,并通过篇章分析和文本背景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课本中也会出现一些病句,例如:1)“出版者家乡难忘。
”(语病:修饰词应该放在正确的位置,应为“出版者难忘的家乡。
”)2)“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与结局最近的一次大撤退。
”(语病:应为“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一次大撤退,而且是最近发生的一次。
)3)“肖像留给我们的不是一眼看到了这个人,而是我们透过肖像看到了这个人的一种状态。
”(语病:应为“肖像能够使我们看到该人物某一时期的一个状态,而不是他的真实面孔。
”)2. 教学评价对于教材中的这些病句,教师应牢记实践出真知。
语言技能的学习,并非只有死记硬背和机械的语言运用,更重要的是语境理解及表达。
因此,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教学过程,应更多地注重学生语言实践的能力培养。
同时,要注意到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与文化背景的关系,授之以渔、注重理解即可。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对病句辨析和修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
2.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对病句辨析和修改的重要性进行说明,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到正确的语言表达对于良好语言实践能力的建立至关重要。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病句,并逐一分析不正确的地方。
要求学生能够听懂讲解内容,掌握基本的修辞技巧和命题技巧,做到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步骤三:分组练习(20分钟)即兴组成小组,分小组进行病句辨析和修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4篇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一)教案:高三语文复习——病句修改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语法错误和病句表达方式;2. 能够分析病句所存在的问题;3. 学会通过修改病句来改正语法错误。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说明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步:讲解病句的常见问题1. 逻辑关系混乱:如两个句子缺乏连接词、关键词等。
2. 主谓不一致:如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单复数、人称不一致。
3. 语序不当:如句子中词序颠倒、短语或分句位置不当等。
4. 语义不清:如词语搭配不合理、一词多义、歧义等。
第三步:举例分析病句1. 给学生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并请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尝试修改。
2. 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答案予以点评,并解释其中的语法问题和语义不清的原因。
第四步:学生自主修改1. 提供一些病句给学生进行修改。
2. 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修改,并互相交流讨论。
3.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讲解修改原则和策略1. 分析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关的解决方案。
2. 强调修改的原则是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准确清晰。
第六步:课堂练习1. 提供一些句子给学生修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2. 随堂检查学生的修改情况,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七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申修改病句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参考:1. 《中学语文教学辅导与案例分析》2.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笔记3. 网上相关资料和练习题库。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语句复位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语句复位的常见方式和技巧;3. 进行实际应用,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出示几个语句,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语句复位现象,并给予解释。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需要进行语句复位?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二、讲解 (10分钟)1. 介绍语句复位的定义和作用:语句复位是指把语句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分从原来的位置移到其他位置,以改变语句的结构或表达方式,使其更加准确、流畅。
修改病句教案(精选五篇)

修改病句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修改病句教案修改病句专项训练学生:时间:2012.10.14一、教学衔接1、了解学生学科特点;2、与学生沟通教学内容安排。
二、教学内容常见的病句类型: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重复啰嗦⑤前后矛盾⑥指代不明⑦结构混乱修改病句的方法:“补”、“调”、“换”、“删”学生病句难点:(1)成分残缺,学生对句子成分掌握不牢固。
(2)搭配不当,对词语正确搭配掌握不熟练。
(3)否定失当题型,学生此题平常练习较少。
讲解助词“的”、“地”、“得”区别定语状语补语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3、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4、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负的国家了。
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6、主客颠倒: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7、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2、动宾搭配不当:例: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3)缺宾语: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4)关联词语残缺: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2、赘余(1)堆砌例: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病句修改五种方法和三大步骤 教学设计

掌握病句修改五种方法和三大步骤教学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病句修改的方法和步骤,下面我将结合具体例子,设计一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这一技巧。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病句修改的五种方法,包括删除/增加字词、改变词序、改变句式、增加连接词和分句、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迅速发现并修改病句。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法规则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对语言表达准确性的重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哪些?2. 病句修改的五种方法及具体操作步骤。
3. 实例演练:分组练习,学生进行病句修改练习。
1. 开场引入(10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病句修改的重要性。
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猜测句子中的错误,唤起学生对语法错误的警觉性。
2. 知识讲解(20分钟):介绍什么是病句,展示常见的病句类型。
然后,详细讲解病句修改的五种方法,逐一举例说明每种方法的操作步骤。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理解每个方法的应用范围和技巧。
3. 实例演练(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若干个带有病句的句子,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五种方法进行修改。
设置时间限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修改。
教师巡视各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每组展示他们修改后的句子,进行讲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学生修改的句子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加深印象。
四、教学手段:1. PPT讲解:用图文并茂的PPT辅助讲解,简洁明了。
2. 实例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3. 记分评分:通过实例演练并评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本节课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病句修改的乐趣,通过比赛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让学生参与亲自动手,从而更好地掌握病句修改的技巧。
修改病句教案(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共3篇

修改病句教案(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共3篇修改病句教案(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1修改病句教案(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引言:语言是人们交流、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但有时候由于语言本身或者表达方式等原因,可能出现病句现象。
这时候我们需要进行舒适和修改。
本篇文章将从语法、逻辑、语言组织等方面介绍如何进行病句的修改。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1.了解病句的概念,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理解修辞语在语法和修辞上的作用,掌握修辞语的运用方法。
3. 增强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规范性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病句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语言规范的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通过修辞语的运用理解修辞在语言中的作用。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病句的基本概念:介绍病句及其影响,并以真实例子为基础进行讨论。
2.基本修改方法:介绍修改病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明白需要检查的对象和修改的方式。
3.语法错误修改:讲授学生语法错误的分类以及具体修改方法。
通过篇章的分析来让学生掌握语法错误的排除模式。
4. 逻辑错误修改:讲授学生逻辑错误的分类以及具体修改方法。
通过篇章的分析来让学生掌握逻辑错误的排除模式。
5. 修辞语的运用:介绍修辞语在语法和修辞上的作用,并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修辞语的分类及常用修辞。
6. 病句修改演练: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病句修改。
7. 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前需要向学生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要求学生自主检查自己文本中的病句。
五、教学方法和技巧1.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练等。
2. 教学技巧:(1)通过丰富的实例来让学生加深理解。
(2)通过学生参与,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
(3)通过课堂演练,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评估1. 期中考核:针对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设计期中考核,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2. 练习评估:在课堂讲解后适当安排病句修改的练习,及时发现错误并让学生修改。
五年级下册修改病句教案

五年级下册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原因,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致修改的良好习惯。
3. 通过修改病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修改病句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
2. 学生准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病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引导学生发现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病句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示范修改病句的过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修改。
4. 练习: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病句,教师进行指导。
5. 总结:教师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找出家里人或朋友写的句子中的病句,进行修改。
2. 学生写一篇短文,注意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但也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修改病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修改病句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修改病句过程中的思维过程,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病句,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
2. 组织学生参加修改病句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推荐学生阅读优秀的文章,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

三年级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原因,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审读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修改病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重复啰嗦、前后矛盾等。
2. 修改病句的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修改后的句子要通顺、合理、简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修改简单的病句。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修改后的句子要符合语言表达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和修改病句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引导学生发现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病句的原因和修改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辨析和修改病句。
3. 实践:教师给出一些病句,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病因,并进行修改。
4. 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展示,大家共同评价。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修改病句的情况,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6. 作业:学生回家后,找一些自己的文章或作业中的病句,进行修改,并写在笔记本上。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笔记本的记录,评价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对自己的日常表达进行审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修改,培养合作精神。
七、教学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名人名言或名篇佳句,引导学生分析其语言魅力。
2. 学生尝试将自己的修改病句的过程,写成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自主评价,提高自我认识。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修改病句》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修改病句》教学设计(精选14篇)篇1:《修改病句》教学设计课题《修改病句》课型复习课时1-1时间1、了解病句的类型,找出语病并改正。
2、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中能准确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中能准确应用教学难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两种病句的修改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通报前置性诊断情况,导入新课同学们,为了使我们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能准确的表情达意,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二、前置性学习情况检查(一)、小组展示梳理的知识点1、考试题型2、病句的主要类型3、修改病句的常见方法4、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二)、交流预习作业订正情况1、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
(缺少宾语)2、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成分赘余)3、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搭配不当)4、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关联词搭配不当)小组展示并形成板书其他小组提问,质疑、释疑。
小组汇报预习作业订正情况,提出问题,交流讨论。
下舍初级中学课时设计活页纸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5、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序不当)6、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两面对一面不当)7、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滥用否定词“不”)8、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不合逻辑)9、国家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句式杂糅)10、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歧义)三、课堂展示(一)、运用语感觉察法诊断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的语病,并在原句上修改。
一天,有位父亲特意带小儿子去乡下旅行,⑴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病句”教学设计
授课课题:修改病句
授课时间:2016年6月16日
授课班级:中心五(75)班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语法与病句修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语法知识要点: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
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语法的考查一般为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常见的语病有:成分残缺、用词不当、词序颠倒、重复啰嗦、不合事理、前后矛盾、分类不当、关联词错误等。
学情分析:
学好修改病句,能使语言表达得更加流畅,同时能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小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但是,学生对这知识点很难掌握,最容易造成语文知识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失分较多。
不仅如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以至于影视作品中,稍有疏忽,就会有病句产生,所以学会修改病句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
2、能力目标:①会修改病句,掌握一些常见的病句的类型;②能
指出句子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③能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3、情感目标: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寻找病因,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要的方法修改。
教法、学法分析:
以讲授和合作探究相结合,方法与实例相结合。
教学设想:
首先由谈话引入本课,这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引出病句类型,掌握修改方法,明确修改原则,再实例分析讲解,探究做练习来巩固,最后进行总结。
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作业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平时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有毛病的句子,这些句子主要是在词语之间的联系上有毛病,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病句”。
为了把意思表达准确,清楚,我们必须学会修改病句。
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修改病句。
(板书课题:修改病句)。
二、教师出示“复习目标”,全班学生齐读一遍。
三、复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那么,修改病句的重点和难点是寻找病因,就像医生给病人看
病一样,首先要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常见的病因有哪些类型谁来说说下面是老师为你们归纳的有关病句类型的概念,
(一)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概念
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2、用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得不恰当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3、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4、重复啰嗦: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
5、不合事理:即句中的意思不符合事实,不合逻辑。
6、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事物归为了一类。
8、关联词错误:即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不当或使用错误。
◆你们读的真棒!接下来老师要考察你们对修改病句的掌握情况如何。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二)修改下面的病句,看谁修改的又对又快
1、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
2、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3、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4、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错误的想法。
5、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6、我敢肯定李琳大概生病了。
7、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8、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同学们,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
(三)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
◆通过刚才的练习,结合平时的训练,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修改病句一般分几步完成谁来说说(抽生回答,教师板书修改步骤)
1、修改步骤:
(1)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
(2)找:找出病因。
(3)改: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
(4)查:检查句子是否改通顺,看看还有没有其它语病,是否改变了句子原意。
◆我们知道了修改方法,同时还要牢记修改符号。
接下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常用的修改符号有哪些谁到黑板上来板演
2、复习修改符号
◆修改符号我们已经复习了,那么你们是否能正确的运用到实践练习中去呢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各讨论修改一题,并且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四、练习巩固
(一)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各讨论一题,并且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1、在文娱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2、这朵花十分非常漂亮,我喜欢它。
3、果园里,果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4、他在激烈的掌声中走上讲台。
◆接下来请做练习巩固第二大题,并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下面的这段话。
这题难度可大了,所以请同学们认真开动脑筋,巧用修改方法进行修改。
看谁修改的又对又快
(二)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敏穿着黄裙子和红帽子到学校参加连欢会。
会上,她首先第一个上台表演,收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随后,同学们表演了独唱、舞蹈、魔术等许多精彩的歌舞。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真棒!现在老师把修改病句的口诀作为奖励送给你们。
请同学们用你们最洪亮的声音读一遍。
(全班一起读修改病句的口诀)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修改病句的口诀背牢了。
板书设计:
修改病句
读
修改步骤找
改
查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