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修改病句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4篇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一)教案:高三语文复习——病句修改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语法错误和病句表达方式;2. 能够分析病句所存在的问题;3. 学会通过修改病句来改正语法错误。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说明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步:讲解病句的常见问题1. 逻辑关系混乱:如两个句子缺乏连接词、关键词等。
2. 主谓不一致:如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单复数、人称不一致。
3. 语序不当:如句子中词序颠倒、短语或分句位置不当等。
4. 语义不清:如词语搭配不合理、一词多义、歧义等。
第三步:举例分析病句1. 给学生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并请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尝试修改。
2. 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答案予以点评,并解释其中的语法问题和语义不清的原因。
第四步:学生自主修改1. 提供一些病句给学生进行修改。
2. 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修改,并互相交流讨论。
3.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讲解修改原则和策略1. 分析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关的解决方案。
2. 强调修改的原则是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准确清晰。
第六步:课堂练习1. 提供一些句子给学生修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2. 随堂检查学生的修改情况,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七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申修改病句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参考:1. 《中学语文教学辅导与案例分析》2.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笔记3. 网上相关资料和练习题库。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语句复位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语句复位的常见方式和技巧;3. 进行实际应用,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出示几个语句,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语句复位现象,并给予解释。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需要进行语句复位?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二、讲解 (10分钟)1. 介绍语句复位的定义和作用:语句复位是指把语句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分从原来的位置移到其他位置,以改变语句的结构或表达方式,使其更加准确、流畅。
修改病句教案(精选五篇)

修改病句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修改病句教案修改病句专项训练学生:时间:2012.10.14一、教学衔接1、了解学生学科特点;2、与学生沟通教学内容安排。
二、教学内容常见的病句类型: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重复啰嗦⑤前后矛盾⑥指代不明⑦结构混乱修改病句的方法:“补”、“调”、“换”、“删”学生病句难点:(1)成分残缺,学生对句子成分掌握不牢固。
(2)搭配不当,对词语正确搭配掌握不熟练。
(3)否定失当题型,学生此题平常练习较少。
讲解助词“的”、“地”、“得”区别定语状语补语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3、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4、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负的国家了。
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6、主客颠倒: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7、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2、动宾搭配不当:例: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3)缺宾语: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4)关联词语残缺: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2、赘余(1)堆砌例: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修改病句课堂教案

修改病句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认真审读、修改作文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常见的病句错误及修改技巧。
3. 修改病句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识别病句类型,掌握修改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修改隐藏的病句错误。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病句错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修改病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病句的定义及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2. 主体部分:a. 分析典型病句案例,引导学生掌握修改方法。
b. 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发现病句错误,并进行修改。
c. 教师点评,总结修改病句的技巧。
3. 实践操作:a. 学生动手修改病句,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与反馈:a. 学生分享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
b. 教师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c.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病句,进行分析并修改。
2. 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修改病句的方法,对自己过去的作文进行修改。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看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 考虑如何将修改病句的教学融入到日常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班级病句大赛,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修改病句的能力。
2. 邀请语文老师或写作爱好者来课堂分享他们的修改病句经验和心得。
修改病句复习课教案专题教案

修改病句复习课教案-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发现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难点:运用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若干个病句实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修改病句的方法和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病句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1)语序不当教师举例说明语序不当的病句,如“他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劳动也很积极。
”修改为“他的劳动很积极,学习成绩也很优秀。
”(2)搭配不当教师举例说明搭配不当的病句,如“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
”修改为“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
”(3)成分残缺教师举例说明成分残缺的病句,如“他喜欢听音乐。
”修改为“他喜欢听流行音乐。
”(4)重复啰嗦教师举例说明重复啰嗦的病句,如“他非常非常喜欢这道菜。
”修改为“他非常喜欢这道菜。
”3. 学生练习修改病句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交流、讨论,教师进行点评。
4. 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刚才学到的修改病句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一道修改病句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加强巩固。
六、教学拓展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病句,了解病句在实际写作中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篇课文,找出其中的病句,并进行修改,全班交流分享。
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病句问题?”学生积极回答,共同探讨。
《病句修改》教案

《病句修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 培养学生发现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病句的修改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意,尽量少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现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发现和修改病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病句的修改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病句,引发学生对病句修改的兴趣。
2. 讲解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等,并讲解相应的修改方法。
3. 实例分析:给出具体例子,让学生观察、分析并修改病句。
4. 练习:布置一些病句修改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互相检查。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修改病句的心得和方法。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病句修改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找一些病句进行修改,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病句类型的理解和修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对病句修改的效果进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语文老师或写作教练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病句修改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加病句修改的比赛或活动,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修改能力。
3. 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的文章,注意其中的语言表达和病句修改技巧。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病句类型或修改方法,进行重复讲解和练习。
《修改病句》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修改病句》教学设计(精选14篇)篇1:《修改病句》教学设计课题《修改病句》课型复习课时1-1时间1、了解病句的类型,找出语病并改正。
2、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中能准确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中能准确应用教学难点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两种病句的修改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通报前置性诊断情况,导入新课同学们,为了使我们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能准确的表情达意,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二、前置性学习情况检查(一)、小组展示梳理的知识点1、考试题型2、病句的主要类型3、修改病句的常见方法4、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二)、交流预习作业订正情况1、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
(缺少宾语)2、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成分赘余)3、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搭配不当)4、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关联词搭配不当)小组展示并形成板书其他小组提问,质疑、释疑。
小组汇报预习作业订正情况,提出问题,交流讨论。
下舍初级中学课时设计活页纸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5、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序不当)6、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两面对一面不当)7、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滥用否定词“不”)8、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不合逻辑)9、国家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句式杂糅)10、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歧义)三、课堂展示(一)、运用语感觉察法诊断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的语病,并在原句上修改。
一天,有位父亲特意带小儿子去乡下旅行,⑴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
《修改病句》教案完美版

《修改病句》教案完美版第一章:病句的定义与分类1.1 病句的定义:病句是指在语言表达中,由于用词不当、词序混乱、成分残缺或多余等原因,造成句子意思不明确或不符合语言规范的现象。
1.2 病句的分类:1.2.1 词语搭配不当1.2.2 词序混乱1.2.3 成分残缺1.2.4 成分多余1.2.5 语义重复1.2.6 语义矛盾1.2.7 逻辑错误第二章: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2.1 词语搭配不当2.1.1 错误示例:他穿着一件蓝色的休闲衬衫,看起来很英俊。
2.1.2 修改方法:将“衬衫”改为“衬衣”。
2.2 词序混乱2.2.1 错误示例:她正在教室里书桌上认真地写作业。
2.2.2 修改方法:将“书桌上”调至“在”之后。
2.3 成分残缺2.3.1 错误示例: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有趣的书。
2.3.2 修改方法:在句末添加“来看”。
2.4 成分多余2.4.1 错误示例:她非常喜欢听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
2.4.2 修改方法:删去“尤其是”。
2.5 语义重复2.5.1 错误示例:他跑得非常快,速度非常快。
2.5.2 修改方法:删去“速度”。
第三章:修改病句的技巧与策略3.1 阅读理解:在修改病句之前,要理解句子的原意,确保修改后的句子不改变原意。
3.2 分析病因:找出句子中的错误,确定病因。
3.3 对症下药: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修改。
3.4 保持简洁:修改后的句子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
第四章:练习与巩固4.1 修改下列病句,并解释修改原因:1) 他穿着一件蓝色的休闲衬衫,看起来很英俊。
2) 她正在教室里书桌上认真地写作业。
3)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有趣的书。
4) 她非常喜欢听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
5) 他跑得非常快,速度非常快。
5.2 拓展:鼓励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病句,并进行修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六章:特殊病句的修改6.1 否定句的病句修改:6.1.1 错误示例:他不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6.1.2 修改方法:删除一个“不”。
《修改病句》教案完美版

《修改病句》教案完美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病句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提高学生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1.2 教学内容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病句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实践法:让学生实际修改病句,提高修改能力。
第二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原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及其修改原则。
2.2 教学内容常见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重复多余等。
修改原则:保持原意、调整结构、简化语言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常见病句类型及其修改原则。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句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修改原则。
第三章:修改病句的方法与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修改病句。
3.2 教学内容方法与技巧:查找病因、调整词序、删除多余词语、补充缺失成分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与技巧。
练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修改病句,提高修改能力。
第四章:病例分析与修改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典型病句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修改原则和方法。
4.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句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修改原则和方法。
练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修改病句,提高修改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修改病句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5.2 教学内容总结修改病句的主要原则、方法与技巧。
拓展病句修改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修改病句的主要原则、方法与技巧。
实践法: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修改病句,提高写作质量。
第六章:练习与巩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设计多种类型的病句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修改。
6.3 教学方法练习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修改病句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修改病句》
复习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能独立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习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查找病句的病因。
教学时间:1课时
复习过程:
一、笑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听笑话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笑话。
请大家可别把肚子笑疼了:某大学生物系设有动物系、昆虫系、植物系三个专业,在全系学生大会上,主持人大声招呼:“动物坐左边,昆虫坐右边,植物坐中间。
”看大家笑得前俯后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有人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修改病句,规范语言。
(板书课题)
二、复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1、改病句的重点和难点是寻找病因,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病句常见的病因有哪些类型?
(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他受坏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犯罪。
(2)用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得不恰当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教室里人声混乱,老师讲的什么,谁也没有听清。
(3)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例: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4)重复啰嗦: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
例:我觉得这是想得不对的错误想法。
(5)不合事理:即句中的意思不符合事实,不合逻辑。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6)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例: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事物归为了一类。
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8)关联词错误:即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不当或使用错误。
例: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2、小结改病句的三个步骤: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因此,修改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找到病因后修改,修改后还要细致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即可。
板书:①读句子、理句意②查排审、找病因③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
三、改病句练习。
1、每个小组改5句,看谁改得又快又好,开展小组竞赛活动。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我的家乡是刘猴人。
(3)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
(4)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很多花。
(5)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6)既然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能骄傲。
7)《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8)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9)我们要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
(10)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11)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12)如果天气这么冷,他就坚持锻炼身体。
(13)春天的宜城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14)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15)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16)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7)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18)肖老师被光荣地评为“模范班主任”的光荣称号。
(19)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和方法。
(20)大扫除开始了,男女老少都参加,男的干重活,老的少的干轻活。
2、生独立完成后,宣布比赛规则。
小组同学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为竞赛做准备。
(规则:组长互点5名同学依次修改本组必改的5个病句,能改对、讲清分别加上5分,换队员得分减半)
3、开展第一轮比赛。
4、第二轮比赛。
随机抽出小组的一排,上台板演。
请求援助,得分减半。
(1)在文娱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2)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了主席台上。
3)我最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
4)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
5)肖晚秋努力学习,老师经常夸耀她。
6)妈妈因为关心我的学习,所以关心我的生活。
7)昨天,五个日本的小朋友来我校参观。
8)于文博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5、第三轮比赛。
听话听音,看谁听得清。
听老师读病句,口头修改。
(1)奶奶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2)经过努力,朱向伟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3)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优美。
(4)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了。
(5)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6)言行不一的人是极坏的作风。
7)读了《一夜的工作》,更加热爱伟大的周总理。
8)只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四、拓展
1、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小组同学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出现的病句拿出来,教他改一改,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谁能告诉大家:小组同学教你改正的病句。
3、最后,请大家帮课前老师讲的那个笑话中的主持人出出主意:怎样说才能不闹笑话?
4、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作文练习中告别病句,使用规范的语言。
为了净化语言环境,让我们郑重承诺:告别病句,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