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加工工艺(机制专业)_图文.ppt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ppt 42new工艺路线的制定

机械制造工艺ppt 42new工艺路线的制定
14
例,表4-5
15
3)互为基准原则—— 两个被加工表面之间位置精度较高, 多以两表面互为基准进行加工。
16
例,表4-6
17
4)自为基准原则——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 量小而均匀,这时应尽可能用加工表面自身为精基准。
18
被加工床身1通过楔铁2支承在工作台上,纵向移动工作台
时,轻压在被加工导轨面上的百分表指针便给出了被加工
机械制造工艺学
4.2 工艺路线的制定
主讲:胡大超
1
4.2 工艺路线的制定
➢ 怎样选择基准 ➢ 怎样确定加工方法 ➢ 怎样安排加工顺序以及热处理、检验等其它工序
2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在加工时用于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分为: 粗基准 使用未经机械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精基准
使用经过机械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 粗刨-半精刨-精刨-宽刀精刨、刮研或研磨
(刨削应用较多)
▪ 粗铣(刨)-半精铣(刨)-粗磨-精磨-研磨、精
密磨、砂带磨或抛光 (用于淬硬零件)
▪ 粗拉-精拉 (大批大量)
▪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有色金属)
➢一般要求采用铣、刨
➢磨削: IT6 Ra0.32um 中小件、淬火
➢刮研: 精密、单件小批
半精镗
IT10~11 Ra 2.5~10 μm
精镗 IT7~9 Ra 0.63~5 μm
粗磨 IT9~11 Ra1.25~10 μm
精拉
IT7~9
粗拉
Ra0.16~0.63 μm
IT9~10
Ra 1.25~5 μm

IT6~8
Ra0.08~1.25 μm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全套ppt课件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全套ppt课件
14
2.定位基准的分类
粗基准——在最初的切削工序中,只能使用毛 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来定位,也称作毛基准 。
精基准——在后序的各工序中,采用已加工表 面作为定位基准表面。
15
3.粗基准的选择
(1)对于不需加工全部表面的零件,应采用始终不 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选择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16
用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25
2.划分加工阶段的作用
有利于消除或减小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可尽早发现毛坯的缺陷。 有利于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设备。 有种于合理组织生产和工艺布置。
26
三、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工序集中——在一道工序中尽可能多地包含加工内 容,而使工艺过程中总的工序数目减少。集中到极限时, 工艺过程只有一道工序,这道工序就能把工件加工到图 样规定的要求。
第一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和特征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1.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2.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 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变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
(1)工序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 或一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粗加工阶段:切除工件各加工表面的大部分余量。在 粗加工阶段,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率。
半精加工阶段:达到一定的准确度要求,完成次要表 面的最终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好准备。
精加工阶段:完成各主要表面的最终加工,使工件的 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达到图样规定的要求。
4.精基准的选择
基准重合原则 基准统一原则 互为基准原则 自为基准原则 基准不重合误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PowerPoint演示文稿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PowerPoint演示文稿
机 械 制 造 工 艺 与 装 备
第 三 章













研 1室

械 上堂课内容回顾 第七节 常用的定位元件


工 艺
一、对定位元件的基本要求
与 装
1.足够的精度
2.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备 3.有较高的耐磨性
4.良好的工艺性
二、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定位元件
第 三 1.主要支承
2.辅助支承
章 三、工件以圆孔定位时的定位元件
制 造 工
艺 (一)基准不重合误差及计算
与 装 备
第 三 章













研 5室

械 第八节 定位误差分析


工 艺
显然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应等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
与 准不重合而造成的加工尺寸的变动范围,由图可知:

备 ΔB=Amax-Amin =Smax-Smin=δS
S是定位基准 E与设计基准 F间的距离尺寸。当设计基准
第 三
寸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为:

? Y ? 0.707? d
机 械
如在加工尺寸方向上与 Z有一夹角β,则在加工尺寸
加 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为

工 艺 基
? ? ?Y
?
O1O2
?cos?
?
?d 2sin?
2
?cos?
?
0.707?d
?cos?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PowerPointPresenta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PowerPointPresenta
正常磨损阶段: 此阶段磨损速度减慢,磨损量随时间的增加均 匀增加,切削稳定,是刀具的有效工作阶段。
急剧磨损阶段:
刀具经过正常磨损阶段后已经变钝,如继续切削, 温度将剧增,切削力增大,刀具磨损急剧增加。在 此阶段,既不能保证加工质量,刀具材料消耗也多, 甚至崩刃而完全丧失切削能力。
一般应在此阶段之前及时换刀。
可能分多道工序加工。 ? 工位:一工序内,一次安装后,工件与夹具及设备可动部
分一起相对刀具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
? 工步:同一刀具连续加工同一性质加工要素的工序内容。 ? 走刀:或称进给。余量大需分次切削时,每次为一次走刀。
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 生产纲领:即年产量。企业计划一年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屑。
Ⅰ、滑移变形区 Ⅱ、前刀面摩擦变形区
Ⅲ 、后刀面摩擦变形区
金属的切削过程 —切屑的种类
? 一般加工塑性金属材料(如软钢、铜、铝等),在切削厚度较 小、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时,容易得到 带状切屑。切削过 程较平稳,切削力波动较小,加工表面质量高,但连续切屑会 缠绕工件。
? 加工塑性较低的金属材料(如黄铜),切削速度较低、厚度较 大、刀具前角较小时产生;特别是当工艺系统刚性不足、加工 碳素钢材料时,容易得到节状切屑。切削过程不太稳定,切削 力波动也较大,已加工表面质量较低。
60~90 min
80~120 min
60
min
15~30 min
120~180 min
200~300 min
120~150 min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
金属材料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称为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 ? 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是指:刀具耐用度较高或在一定耐用度下的切削速

机械制造工艺学完整ppt课件

机械制造工艺学完整ppt课件
2.工艺装备的选择原则:工艺装备主要指夹具、刀 具、量具和辅具等 .
35
10.05.2020
.
二、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加工余量的基本概念
加工余量是指加工时从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 层总厚度。加工余量可分为工序余量和总余量。 在由毛坯加工成成品的过程中,毛坯尺寸与成 品零件图的设计尺寸之差,称为加工总余量(毛 坯余量),即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总厚度。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1)确保加工质量,可靠地达到产品图样所提出的 全部技术条件;
2)提高生产率,保证按期完成并力争超额完成生 产任务;
3)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4)尽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操作工人有安全 良好的工作条件。
3
10.05.2020
.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步骤和内容
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详见附录A1~A10。
2.被加工材料的性能
3.生产类型
4.本厂(或本车间)的现有设备情况及技术条件
27
10.05.2020
.
四、加工顺序的安排
机械加工工序,热处理工序,辅助工序等 。
1.机械加工工序 :(1)先基面后其他,(2)先粗后精 ,(3)先 主后次(主要表面是指装配基面、工作表面等;次要表 面是指非工作表面 ),(4)先面后孔。
14
10.05.2020
.
序举例2
一个阶梯轴的生产工艺过程:
工序1:铣端面、打顶尖孔
工序2:车外圆 工序3:粗磨外圆 工序4:热处理 工序5:精磨外圆
粗磨和精磨使用同一台 磨床能不能看成是一个 工序呢?
工序6:钳工修理
15
10.05.2020

机加工工艺过程图解.ppt

机加工工艺过程图解.ppt
有工艺过程卡,关键工 序要工序卡 较高
需一定技术水平的 工人
有工艺过程卡,关 键零件要工序卡
中等
对调整工的技术水平要 求高,对操作工的技术 水平要求低
有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 关键工序要调整卡和检 验卡
较低
阶梯小轴的工艺过程(大批大量)
工序 工序内容 1 铣端面,打中心孔 2 车大外圆及倒角 3 车小端外圆及倒角 4 铣键槽 5 去毛刺
分析原始资料
有关图纸:装配图、零件图、毛坯图 生产纲领 现场条件:设备规格、负荷、精度、工
夹量具 国内外先进经验及有关技术手册
确定原始毛坯
型材:棒料、方料、管料、 铸坯:复杂的箱体类、曲轴(球墨铸铁) 锻坯:综合性能好 焊坯:奇异件、尺寸变化较大件
拟定工艺方案(核心内容)
选择定位基准 确定定位夹紧方法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确定工序的集中和分散 安排加工顺序 一般需要提出几个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
设备 铣端面打中心孔机床 车床 车床 键槽铣床 钳工台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组织车间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生产准备和计划调度的主要依据 新建或扩建工厂、车间的基本技术文件
工艺规程的格式(JB/Z187.3-88)
工艺过程卡片:以工序为单位简要说明产品或零件的加工(或
装配)过程的一种工艺文件。(工艺路线)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工序:一个工作地、连续完成的那一部 分工艺过程
工步:加工表面、加工工具不变,完成 的那一部分工序
工作行程:走刀 安装
阶梯小轴的工艺过程(单件小批)
工序 1
2
工序内容
车一端面,打中心孔; 调头,车另一端面,打中心孔
车大外圆及倒角; 调头,车小外圆及倒角

机械加工工艺培训课件二(ppt)

机械加工工艺培训课件二(ppt)

4.1 工艺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
1、逻辑性强,善于分析图形和数据; 2、具备几何、代数、微积分、英语、等基础知识; 3、具备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材料力学、材料学、计 量学等专业知识; 4、实践和现场经验,以及不断累积的过程; 5、基本的电脑操作,会机械和工艺制图软件等……
4.2 工件工艺规程的制定
2. 工艺装备的选择
⑴ 夹具的选择; ⑵ 刀具的选择; ⑶ 量具的选择。
七)、工艺文件的编制
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
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
3. 机械加工工艺(综合)卡片
用于成批生产中。
4.3 工件的安装
定位 + 夹紧 = 安装
1)直接安装法 工件直接安装在机床工作台或通用夹具上。 找正比较费时,定位精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有工具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须根据具体生产条件 拟定合理的工艺过程,用图表(或 文字)的形式写成文件 — 工艺规程。
主要有以下步骤: 一) 对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二) 选择毛坯 三) 确定加工余量 四) 定位基准的选择 五) 工艺路线的拟定
六) 机床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七) 工艺文件的编制
51
打毛刺
6 2 பைடு நூலகம் ①磨外圆;②磨外圆;③调头磨外圆;
设备 铣床
车床 铣床 磨床
工序是否合理?
第五章 机械加工中的夹具、量具
• 5.1 夹具定义 • 5.2 夹具分类 • 5.3 夹具组成 • 5.4 选用夹具准则 • 5.5 量具定义 • 5.6 量具分类 • 5.7 选用量具准则 • 5.8 切削三要素 • 5.9 常用刀具材料
一)、对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机机械制造工艺ppt机械制造工艺ppt1new第一章绪论(2)

机机械制造工艺ppt机械制造工艺ppt1new第一章绪论(2)
7
三种装夹方式的比较
8
(二) 定位原理
工件的自由度 任何未定位的工件在空间 直角坐标系中都具有六 个自由度。可以沿X、Y、 Z轴移动,也可以绕X、 Y、Z轴转动。
工件定位的任务就是根据 加工要求限制工件的全 部或部分自由度。
9
1.六点定位原理 六点定位原理:采用6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可
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
度(不完全定位) 。槽在y方向需限制其自由度,因此为欠
定位。
总体分析法易于判别是否存在欠定位。
28
(2)分件分析法:分 别从各个定位面的 所受约束来分析所 限制的自由度。
各个定位面的所受约束来分析所限制的自由度。
矩形支承板1限制Z(平) 、 X(转)、Y(转)3个自由度;
左边的条形支承板2右侧面限制X(平)、 Z(转) 2个自由度
23
过定位实例分析
其中三个支承钉与工件定位面 接触时,定位不准、不稳。
强行4点接触时,工件或夹具 变形。
改为两条支承板
24
过定位实例分析
支承板限制Z(平) 、 X(转)、
Y(转),
短圆柱销1限制X(平) 、Y(平)
改为菱形销
短圆柱销2限制X(平) 、 Z(转)
25
过定位实例分析
长销限制Z(平) 、Y(平)、Z(转) 、Y(转)
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
基准
31
工艺 基准
工序 基准
定位 基准
测量 基准
装配 基准
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 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 尺寸、形状、位置
加工时使工件在机 床或夹具中占据正 确位置所用的基准
零件检验时,用以 测量已加工表面尺 寸及位置的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