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2.纪念白求恩】随堂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12《纪念白求恩》随堂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12《纪念白求恩》随堂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12《纪念白求恩》随堂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1.写作背景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国际主义战士。

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接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支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

1938年3月到延安,不久转到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病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2.阅读考点链接对比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技法点睛】对比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答题格式】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将……和……对比,强调/突出(表达/表现、赞扬/讽刺等)了……。

【习题链接】见“课内精读”T8,“拓展阅读”T13。

3.基础考点链接成语的感情色彩根据爱憎、美丑、肯否等,明确词语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起到讽刺、幽默的效果,可以采用“说反话”的方法。

【褒贬误用】根据语境(爱憎、美丑、肯否等),明确词语(含成语、熟语)的感情色彩。

如“锐不可当”形容来势汹汹,不可阻挡,多用来形容英勇的、正义的行为,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敌军。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5。

01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派遣.(qiǎn)xùn(殉)职狭隘.(ài)拈.轻怕重(niān)热chén(忱) 纯cuì(粹) 鄙.薄(bǐ) mò(漠)不关心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作业(含解析)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作业(含解析)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12《纪念白求恩》作业(含解析)纪念白求恩一、基础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派qiǎn()xùn()职纯cuì()niān()轻怕重狭ài()tuí()唐和mù()yǎn()旗息鼓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A.萧索潜滋暗长不屑置辨B.溃退惟妙惟肖举一反三C.潮讯莫名其妙德高望重D.谦逊为富不人重峦叠嶂3.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B.热忱:热情。

忱:情意的意思。

C.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要求更好。

D.见异思迁:看见好的就想要。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明学习不好,总是要求精益求精。

B.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C.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优越的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面对几年的同窗好友,你怎么能那样麻木不仁呢?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6.下面句子的表达方式不正确的一项时()A.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 议论)B.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 议论)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 议论)D.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

(记叙)7.下面对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运用反问句强调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运用双重否定句是为了从正面强调白求恩精神的感人至深。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派遣(qiǎn) 拈轻怕重(niān) 佩服家谕户晓B.鄙薄(bó) 以身殉职(xùn) 教训见异思迁C.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g) 极端漠不关心D.纯粹(cuì) 麻木不仁(rén) 殖民精亦求精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B.我们经常嘱咐他要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老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C.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极大。

D.机构改革是提高政府效能的必然要求,拍脑门子一哄而上不行,拈轻怕重....止步不前也不行。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B.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我拾起几片红叶一一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展示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⑥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

A.④②①③⑤⑥B.④②①⑤③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④①③②⑤⑥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设问)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共7题;共23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派遣(qiǎn)热忱(chén)纯粹(cuì)B. 担子(dàn)狭隘(yì)拈轻怕重(niān)C. 殉职(xùn)教训(xùn)延安(yán)D. 殖民(zhí)鄙薄(bǐ)见异思迁(qiān)【答案】B【考点】常用字字音,纪念白求恩【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B项应为狭隘(ài)。

故答案为:B【点评】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

2.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枕。

B.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萃的共产党员。

C. 晋察翼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D.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答案】D【考点】形近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纪念白求恩【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项“热枕”应改为“热忱”;B项“纯萃”应改为“纯粹”;C项“晋察翼”应改为“晋察冀”。

故答案为:D【点评】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3.依据课文《纪念白求恩》,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________(佩服钦佩信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部编语文七(上)第12课《纪念白求恩》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语文七(上)第12课《纪念白求恩》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语文七(上)第12课《纪念白求恩》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yì) 解.放(jiě) 微.不足道(wēi)B.殉.职(xùn) 极端.(duān) 拈.轻怕重(zhān)C.鄙薄.(báo) 纯粹.(cuì) 漠.不关心(mò)D.热忱.(chén) 派遣.(qiǎn) 冷冷清清..(qīnɡ)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起案件,无一起错案。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3.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称呼。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A.白求恩同志B.白求恩C.白求恩医生4.下列有关各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分析: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分析:运用对比手法,严厉批评了“不少的人”,指出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D.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分析: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表明“我们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2 纪念白求恩一、积累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派遣.(qiǎn)热忱.(chén)佩服掂轻怕重B.殉.职(xún)狭隘.(ài)极端漠不关心C.纯粹.(cuì)拥.护(yōng)冷清麻木不仁D.鄙.薄(bǐ)晋察.冀(chá)高明精亦求精2.下列语句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B.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C.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2020·广西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待人有礼,见到每个人都要鞠躬尽瘁....。

B.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C.我们约定八点在公园见面,她不期而至....。

D.他在工作中积极进取,见异思迁....,得到同事的好评。

4.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

,。

它本身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①“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②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③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⑤“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A.④②③⑤①B.④③⑤②①C.⑤①④③②D.⑤②①④③5.(2019·黑龙江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习有三忌:一忌上课不可分心,二忌课后不能巩固,三忌不能学以致用。

2018年暑期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自学案(含答案)

2018年暑期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自学案(含答案)

第12课纪念白求恩【学习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文体常识。

2.学会归纳各段内容的要点;明确中心论点积分论点。

3.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学习重难点】重点、难点:明确中心论点及分论点【课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派遣.狭隘.满腔热忱.拈.轻怕重晋察冀.纯粹.2.按拼音写汉字bǐ()薄以身()职麻木不()3.解词(1)以身殉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拍轻怕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益求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见异思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冷冷清清:4.本文体裁:【课上突破】(1)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

第一段重点句:要点:第二段重点句:要点:第三段中心句:要点:(2)白求恩有哪些精神?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赞扬白求恩的精神吗?(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课后提高】1.议论文知识回顾(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论据包括、。

(3)论证方法及作用请举例。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纯粹.(chuì) 鄙.薄(bǐ)B.漠.不关心(mò) 热忱.(chén)C.派遣.(xiǎn) 殉.职(xùn)D.拈.轻怕重(zhān) 狭隘.(ài)3.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

文章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本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课后反思】第9课纪念白求恩【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2.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和作用。

2018~2019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2纪念白求恩目标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2纪念白求恩目标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12《纪念白求恩》课时训练1.给画线字注音。

殉职()狭隘()晋察冀()鄙薄()2.解释下列词语。

满腔热忱:漠不关心:见异思迁:3.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段话中,“这点精神”指的是。

这五个“人”中,“高尚”“纯粹”“有道德”各是从方面议论的。

阅读理解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4.对这段文字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⑨/⑩C.①—⑦/⑧—⑩D.①②/③—⑩5.对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赞扬并号召学习白求恩不利已专利人的精神。

B.叙述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

C.叙述白求恩同志的必要性。

D.批评“不少的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错误态度恶劣。

6.对这段文字论述角度的判断,能力最准确的一项是()A.正面论述B.反面论述C.正反两方面论述7.第③句中“不少的人”所指的是()A.非共产党员B.共产党员C.革命队伍中的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D.一切自私自利的人课时训练答案1. xùn xiáài jì bǐ2.满腔热忱: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纪念白求恩随堂精练卷课堂导学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代表作有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诗词《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其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是议论文的中心;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是用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

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本文是白求恩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和对医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

阅读时,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联系;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并理解其作用;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作方法。

基础检测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派遣.(qiǎn)拈.轻怕重(niān)佩服家谕户晓B.鄙薄.(bó) 以身殉.职(xùn) 教训见异思迁C.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g) 极端漠不关心D.纯粹.(cuì) 麻木不仁.(rén) 殖民精亦求精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一味地拈轻怕重....,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毫无出头之日。

B.人们在事故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的态度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C.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上更上一层楼。

D.我们在为远大理想奋斗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见异思迁....,矢志不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当下文艺创作创造了榜样。

B.通过“七七事变”80周年参观活动,让我们回顾了历史,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C.面对紧急的汛情,长沙工商部门加强汛期市场监管,防止不出现利用洪灾哄抬菜价、掺杂掺假等违法经营行为。

D.“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跟我们息息相关的理念。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③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④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⑤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②①⑤④③B.②⑤④①③C.③①④②⑤D.③①⑤②④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

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__ __;__ _ _。

6.根据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方框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

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阅读理解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7.请简要概括选段文字的内容。

8.说说“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中的“只”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9.请根据选文第一、二段的内容完善下面的表格。

10.阅读材料,仿照示例,至少运用选文中的一个成语为白求恩同志写一段颁奖词。

【材料】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

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

有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到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病逝。

[示例]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火海救人英雄——王锋颁奖词: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

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课后练11.学习课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写一个描写人物的片段。

要求:中心明确;200字左右。

12.综合性学习。

白求恩同志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某班同学们准备出一期以“纪念白求恩”为主题的板报,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设置栏目】请你根据下面的示例另写一个栏目名称和栏目内容简介。

[示例]栏目名称:不朽的形象栏目内容简介:介绍白求恩大夫感人至深的故事。

栏目名称:__ _栏目内容简介:__ __(2)【安排内容】本期板报安排了以下有关白求恩同志的内容,你认为还可适当补充哪些内容请写下来。

①生平事迹简介②感人情景再现③__ __④__ __(3)【拟写对联】请你根据白求恩的事迹,为本期板报拟写一副对联。

【答案卷】12.纪念白求恩随堂精练卷课堂导学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代表作有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诗词《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其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是议论文的中心;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是用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

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被细菌感染,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本文是白求恩逝世一周年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一次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和对医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

阅读时,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联系;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并理解其作用;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作方法。

基础检测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派遣.(qiǎn)拈.轻怕重(niān)佩服家谕户晓B.鄙薄.(bó) 以身殉.职(xùn) 教训见异思迁C.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g) 极端漠不关心D.纯粹.(cuì) 麻木不仁.(rén) 殖民精亦求精【解析】A项,家喻户晓;C项,满腔热忱.(chén);D项,精益求精。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D)A.我们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一味地拈轻怕重....,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毫无出头之日。

B.人们在事故中表现出来的这种麻木不仁....、见死不救的态度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C.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在攀登知识的高峰上更上一层楼。

D.我们在为远大理想奋斗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见异思迁....,矢志不移。

【解析】D项,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日前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当下文艺创作创造了榜样。

B.通过“七七事变”80周年参观活动,让我们回顾了历史,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C.面对紧急的汛情,长沙工商部门加强汛期市场监管,防止不出现利用洪灾哄抬菜价、掺杂掺假等违法经营行为。

D.“光盘行动”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跟我们息息相关的理念。

【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将“创造”改为“树立”;B项,介词掩盖主语,可删除“让”;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