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 鹰 之 死》 教 学 设 计
《秃鹰之死》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秃鹰之死》教案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秃鹰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提高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2. 通过分析《秃鹰之死》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秃鹰之死》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秃鹰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讨论秃鹰之死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4. 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保护自然的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秃鹰之死》的故事情节,分析秃鹰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提出保护自然的措施。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秃鹰之死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3. 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保护自然的措施。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秃鹰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阅读课文《秃鹰之死》,理解故事情节,分析秃鹰之死的原因。
3. 分组讨论:秃鹰之死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5.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保护自然的措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2. 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秃鹰之死》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3. 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秃鹰之死原因和解决方案时的分析能力。
4. 思考深度:评估学生在思考人类与自然关系时的深度和广度。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他们对秃鹰之死的看法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
2. 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表达他们的理解。
八、课程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自然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邀请环保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专业认识。
3. 观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纪录片,启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深入思考。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情况,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秃鹰之死》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秃鹰之死》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秃鹰之死》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分析课文,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外资料了解课文背景,拓宽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懂得关爱动物。
(2)增强环保意识,自觉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秃鹰之死》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 学会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关爱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2. 如何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秃鹰之死》文本及相关的教学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课件展示秃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动物。
(2)简要介绍课文《秃鹰之死》的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自主查阅字典学习。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秃鹰之死》的主要内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深入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人物形象,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2)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环保的看法。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环保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秃鹰的图片和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秃鹰之死》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秃鹰之死》教案初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秃鹰之死》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
培养对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秃鹰之死》的作者和背景。
概述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2 课文解读: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关系。
解读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掌握。
3.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难理解句子。
对课文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4.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3 分析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4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
学生完成写作练习,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学生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的阅读理解测试成绩。
写作能力:学生的写作练习成绩。
5.2 评价标准: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和参与讨论。
阅读理解能力:正确回答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写作能力:内容完整,语言表达清晰,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秃鹰之死》课文文本。
相关的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和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资料。
6.2 辅助材料: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其他多媒体资源。
写作练习的范文和评价标准。
6.3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多媒体资源和板书重点信息。
《环保》主题班会优秀教案.doc

《环保》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环保》主题班会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懂得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提高环保意识,激发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之中去。
活动重点:充分认识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其迫切性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系。
活动关键:寓思想性于整个活动过程之中。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出场。
(背景音乐《我们的祖国像花园》)主持人:轻快的音乐,唤起我们对美的向往;甜美的歌声,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同学们,假日里,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家乡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下面,请听诗朗诵《走进绿色的田野》(由六名队员表演,内容略)主持人:双休日,我们舒畅、愉快。
有青山绿水相伴,有鸟语花香相随。
在社会实践中,美丽的自然风光,令我们振奋;在考察过程中,人为的污染,让我们常常地担扰……请看小品《小动物王国的集会》(由戴着不同头饰的小动物表演。
通过对话来反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二、活动深入:看完小品后,几名同学代表大家发言。
学生甲:今年春节,我随父母去了黄山旅游,带着喜悦的心情去,带着沉重的思索归。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请看看我带回的照片。
(投影照片,展示风景地严重污染的镜头)学生乙:每年地球有16000万公顷的森林要消失,同时将约有600万公顷沙漠急剧扩展。
如此发展下去,现在的.良田再过500年将流失得干干净净。
学生丙:听爸爸说,据科学家统计,全球每年有50亿吨的二氧化碳污染着我们,甲烷、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也在剧增。
学生丁:由于人类常常往河里倒垃圾、排废水,使河道阻塞、水质变臭,鱼类也在迅速减少。
主持人:由于环境被污染,我们的生存正受到严重的威胁。
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齐答:面对环境污染,我们——未来的主人决不能袖手旁观,决不能任其发展。
主持人:对,让我们做主人——环境的主人。
看,“绿色小卫士”行动起来了!(几支小分队分别举着“宣传、植树、护绿、校园守护神”等队旗上场作表演。
《秃鹰之死》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秃鹰之死》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秃鹰之死》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秃鹰之死》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思想。
(2)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
(2)如何运用象征手法分析文学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秃鹰会死亡?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要求学生标注出生词、难句,并尝试解释。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秃鹰的象征意义等。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内容,如社会现象的揭示。
(2)引导学生运用象征手法分析文学作品。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举例说明象征手法的运用。
(2)谈谈自己对课文中所揭示社会现象的看法。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笔记。
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3. 选择一部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象征手法,并向同学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观点。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3. 课堂练习: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学作品,对课文主题有深入理解。
4. 情感态度:学生是否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关爱。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环境教育班会教案(5篇)

环境教育班会教案(5篇):主题班会校园活动地球环境保护环境环保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保护环境的标语环境教育班会教案第一篇:一、活动目的:结合环保主题我们召开了”环保从我做起”主题班会,通过赞环境、忧环境、护环境等形式,使同学们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并激发他们以实际行动参与绿化,宣传环保活动,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二、活动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讲授、活动与表演相结合,在自由、轻松地氛围中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发出倡议,保护环境。
三、活动过程:(一)主持人讲话: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活的美丽家园,创建一个文明、洁净的环境,保护地球,爱护地球是我们的责任。
今天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环保从我做起”。
同学们,地球上的资源为了生存很着急,那么我们人类更应该关注环保问题。
(二)情景表演《地球妈妈笑了》,从中感受一些比较突出严重的环境污染。
主持人: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我班环保小卫士所了解的情况吧。
学生1:一些工厂的烟囱向天空喷吐着浓烟。
学生2:焚烧垃圾产生的废气、汽车废气不断排放,黑烟弥漫。
主持人:所幸的是”爱护人类的家园”已成为全球人民的共同呼声,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哪一天?为了保护环境许多同学纷纷投入到了抢救地球的活动。
(三)请同学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说说保护环境的事例吧。
1、广州保护白云山,整治珠江水,波光映晴的美是成为每一个广州人的骄傲。
2、甘肃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入手,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天天环保”行动”生态家园”、”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公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主持人小结:正因为人们能自觉投身于保护环境的伟大事业中去,所以我们才能生活在天长蓝,水长碧,山长青的优美环境中。
劳动最光荣,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美化我们的环境。
(四)、实践活动为了让天空明净,让地球妈妈青春常在,请同学们为环境保护献一计。
讨论:学生1:小学应增设环保教育课。
小学生环保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环保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爱护环境要从小做起,只有这样才是对地球妈妈负责。
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小学生环保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环保教育主题班会1一、活动目的:通过表演、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意识到我们周围的环境正在逐渐被人为地破坏,在故事中清楚环境的危机带给人类,动物植物的危害,在表演中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发出倡议,保护环境。
二、活动过程:(一)学生室内表演儿童剧内容简介:生活在大城市的一对姐弟俩在周日出去玩,途中经过马路闻到汽车的尾气味儿感到恶心,由此引倒正题。
一天中他们发现以前清澈的小河已成污水,街上烤羊肉串的不停地扇着火烧碳冒出的黑烟…看到这种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姐弟俩与班里同学商量组建雏鹰环保小队,制止了两起破坏环境的行为。
(二)学生讲环保小故事,介绍环保知识1.《小雪豹的故事》小雪豹和他的妈妈幸福地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深山里。
一天,偷猎者杀了他的妈妈,又将小雪豹拿到市场上卖。
一位叫斯蒂文的外国游客买下了他,将他送到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
为了记住救他的恩人,人们为它取名叫斯蒂文。
在养殖中心,小斯蒂文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可他没有伙伴,他整天孤独地望着远方,夜里发出绝望的哀号。
有一天,人们发现小雪豹双目失明了,后来耳朵也聋了。
养殖中心再好也不是小雪豹的家呀!小雪豹真正的家是那美丽的青藏高原的深山里。
2.小实验生物学家做了一个试验,把小白鼠放在一个隔音实验箱中,释放噪音,逐渐加大到165分贝,开始小白鼠烦躁不安,惊恐万状,进而疯狂跳窜,互相撕咬,最后死去,小白鼠被强噪声杀死了。
60年代,美国空军的f104喷气机在某城市上空试飞,每日八次,共飞了6个月,在强烈的轰鸣声中,地面上一个农场的1万只鸡死了6000只。
3.《明天怎样植树》21世纪,我国造林将以机械为主,挖土,植苗,培土,浇水都由植树机进行,速度又快,质量又好。
大约到__年,露天育苗要被大型自动化温室取代,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二氧化碳量都由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就是工厂化育苗,能育出优质苗木,使造林率有保证。
文明健康绿色环保主题班会教案5篇

【导语】⼈类⽣存的⾃然环境⽇益恶劣,保护⾃然环境,维持⽣态平衡,已是摆在全⼈类⾯前的⼀个重⼤课题。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明健康绿⾊环保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标: 通过班会使学⽣认识到⼈类只有⼀个地球,保护地球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类⾃⾝。
教育学⽣要积极投⾝环保活动,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同时作为⼀⼩的⼀份⼦,也要教育学⽣从⾝边做起,⾃觉主动地去保护校园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做⽂明⼀⼩⼈。
活动准备: 1、发动学⽣收集有关环保的图⽚,特别是破坏环境之类的,给他们以视觉上的真实感受。
2、寻找有关环保的知识问答题⽬,让学⽣在竞赛的形式下获得环保的知识。
3、准备《如此学⽣》的⼩品。
活动过程: ⼀、开场⽩ 1、由主持⼈致开场⽩,接着以⼀曲《梯⽥》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保护环境” 2、利⽤幻灯⽚向同学介绍⼀些⽐较突出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污染,⼤⽓污染,⼟地污染等),让同学们深切地意识到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
⼆、环保知识问答 1、介绍竞赛规则: (1)全体学⽣总共分为四组。
以⼩组⽐赛的形式进⾏。
(2)整个⽐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每题分值均为⼗分,答对加⼗分,答错倒扣⼗分。
2、⽐赛开始:(知识问答的题⽬见附录) 3、由主持⼈宣布⽐赛结果,并对这次⽐赛进⾏总结。
三、保护校园绿化 1、借助图⽚向学⽣展⽰我们美丽的校园,让学⽣体会到⽣活在如此美好的校园⾥是多么的幸福。
2、演出⼩品《如此学⽣》,说明在美丽的校园⾥也会出现⼀些与之不协调的⾏为。
要求学⽣在观看过程中,记下⼩品中出现的破坏环保绿化的⼀些不良⾏为。
3、⼩品结束后,由每组派代表指出其中的不良⾏为,(如随地吐痰,随⼿扔垃圾,乱踩草坪,乱折树枝,使⽤⼀次性筷⼦等),答出⼀种加⼗分。
4、由主持⼈宣布⽐赛结果,并对这个环节进⾏总结,让学⽣增强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树⽴保护校园绿化的使命感。
四、⾃由发⾔ 1、经过以上⼏个活动环节的进⾏,学⽣已对美化环境,保护绿化有了较深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秃鹰之死》教学设计
卅铺初中李振彦
[思路综述]
本设计意在唤醒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
教学过程从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环境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环境问题”的情景;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说明方法,梳理条理,揣摩说明顺序、语言等;再从本文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说明顺序、方法等方面小结全文;最后演示课件,引发学生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教学中,通过自读和比较阅读来拓展运用,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简说]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蔚蓝的天空被扬沙侵袭吗?你喜欢清澈的河流漂满油污吗?你喜欢青山绿水、草木繁茂,还是光山秃岭、岩石裸露呢?先请同学们观看几组图片(演示课件图1浓烟滚滚的工厂图2某生活区堆积如山的垃圾图3某造纸厂向附
近河流排放污水)
看了以上图片,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谁能给大家谈谈?(指几名学生回答)这三位同学回答的很好,都谈到了它们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今天,我指导大家学习一篇关于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关系的说明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结合注解和工具书。
掌握生字新词。
[投影出示]
黏.膜()衰竭.()痉挛.()麻痹.()中枢.()水俣.湾()臭名昭著等闲视之
2、订正字音、释词[投影出示]
3、杀害洛杉矶秃鹰的直接凶手是谁?间接凶手是谁?
4、找出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梳理条理。
[投影出示]
1、熟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的说明方法内容及说明方法,做好旁注。
2、找出本文的过渡句,并说明其作用。
3、本文谈环境污染,确以“秃鹰之死”为标题并以此收尾,有何好处?
4、本文的说明顺序、语言特点怎样?
四、小结全文学习运用
1、秃鹰之死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2、浏览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3、联系现实生活,谈谈本文的现实意义。
4、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二。
五、拓展运用主动探究[投影出示]
1、比较阅读下面的短文,概括其主要内容;梳理条理,分析其说明方法
[投影显示文案]
尚未引起重视的两类污染
说到环境污染,人们想的更多的是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
但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在公众生产、生活环境中还普遍存在着另外两种污染——光污染(或称视觉环境污染)、热污染、人们却几乎熟视无睹。
医学研究发现,人们长期生活或工作在逾量或不协调的光辐射下,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心悸和情绪低落等神经衰弱症状。
城市中由灯光构成的夜景亮如白昼,这些人工光源是非全光谱的照射,会扰乱人们正常的生物钟规律,使人倦乏无力。
长期在歌舞厅
活动和工作的人正常细胞会加速衰亡,出现血压升高、体温起伏、心急燥热等各种不良症状。
尤其是眼睛,首当其冲受光污染的危害。
光污染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影响到我们的环境,过度的城市夜景照明将危害到正常的天文观测。
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
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除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
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
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物的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的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
境和生态平衡。
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
2、你家乡有哪些环境污染现象,认为该如何治理?课后围绕它写一篇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