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期末检测题及答案汇总

自动检测技术期末检测题及答案汇总
自动检测技术期末检测题及答案汇总

1-3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 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 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 ,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解:绝对误差 2140142=-=?kPa

实际相对误差 %43.1%100140140142=?-=δ

标称相对误差 %41.1%100142140142=?-=

δ 引用误差

%1%10050150140142=?---=)(γ 1-4欲测240V 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 电压表,其精度应选哪一级。若选用量程为500V 的电压表,其精度应选哪一级?

解:相对误差 δ=△x

×100% ∴0.6%=△240

×100%,解得△=1.44V 当量程为250V 时,γ1 =△x 1 ×100%=1.44250

×100%=0.576%,∴精度应该选0.5级。 当量程为500V 时,γ2 =△x 2 ×100%=1.44500

×100%=0.288%,∴精度应该选0.2级。 1-6 什么是随机误差?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答: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着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很多不便掌握或暂时未能掌握的微小因素(测量装置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人员方面的因素),如电磁场的微变,零件的摩擦、间隙,热起伏,空气扰动,气压及湿度的变化,测量人员感觉器官的生理变化等,对测量值的综合影响所造成的。

对于测量列中的某一个测得值来说,随机误差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即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是不能预知的,但当测量次数增大,随机误差又具有统计的规律性,测量次数越多,这种规律性表现得越明显。所以一般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估计随机误差可能出现的大小,从而减少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6 什么是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可分哪几类?系统误差有哪些检验方法?如何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

答:(1)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系统误差可分为恒值(定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已确定的系统误差称为恒值(定值)系统误差;绝对值和符号变化的系统误差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3)实验对比法、残余误差观察法、准则检查法由于(4)减少和消除的方法①. 从产生误差根源上消除系统误差;②.用修正方法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③. 在测量系统中采用补偿措施;④.可用实时反馈修正的办法来消除。

1-8 什么是粗大误差?如何判断测量数据中存在粗大误差?

答:(1)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粗大误差又称疏忽误差。

(2)在判别某个测得值是否含有粗大误差时,要特别慎重,应作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判别准则予以确定。通常用来判断粗大误差的准则有:3σ准则,肖维勒准则,格拉布斯准则。

1-16 用x 光机检查镁合金铸件内部缺陷时,为了获得最佳的灵敏度,透视电压y 应随透视件的厚度x 而改变,经实验获得下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求透视电压y 随着厚度x 变化的经验公式。

用平均值法求取经验公式的b 0和b 时,将n 对测量数据(x i ,y i )分别代入bx b y

+=0式,并将此测量方程分成两组,即

?????????+=+=+=+=+=)16(0.65)15(0.61)14(0.58)13(0.55)12(0.5200000b b b b b b b b b b ????????

?+=+=+=+=+=)26(0.91)24(0.85)22(0.80)20(0.75)18(0.7000000b b b b b b b b b b

b b 7050.2910+= b b 11050.401+= 将两组方程各自相加,得两个方程式后,即可解出b 0和b 。

???+=+=b b b b 11050.4017050.29100 ???==75.27.190b b 故所求的经验公式为

x y

75.27.19?+=

2-6 已知某传感器属于一阶环节,现用于测量100Hz 的正弦信号。如幅值误差限制在5%以内,则时间常数τ应取多少?若用该传感器测量50Hz 的正弦信号,问此时的幅值误差和相位差为多少?

答:①一阶传感器的幅频特性:

∵幅值误差控制在±5%以内,∴此时A (ω)>0.95

②当f=100Hz ,ω=2πf=628,

解得

③ 当f=50Hz 时,ω=2πf=314,

幅频误差:1-0.987=1.3%

相位差为:

2-7 有一个二阶系统的力传感器。已知传感器的固有频率为800Hz ,阻尼比ξ=0.14,问使用该传感器测试400Hz 的正弦力时,其幅值比)(ωA 和相位角φ(ω)各为多少?若该传感器的阻尼比改为ξ=0.7,问)(ωA 和φ(ω)又将如何变化?

答:讨论传感器动态特性时,常用无量纲幅值比A(ω)。当用f 0=800Hz 、ξ=0.14的传感器来测量f=400Hz 的信号时,A(ω)为

2

1200157.10)

800400(1)

800400

(14.02)(1)(2)(-=-??-=-?-=--tg tg ωωωω

ξω?

同理,若该传感器的阻尼比改为ξ=0.7,为

97.0)(=ωA

043)(-=ω?

) τ 628 ( 1 1

) ( 1 1 ) ( 2 2 ? + = + = ωτ ω A =0.95

) ( 1 1

) ( 2 + = ωτ ω A 1+(314×0.00052) 1 ) ( 1 1 2 2 ≈

0.987

= + = ωτ A (ω) 00052 s . 0 = τ ) ( - = Φ ω arctan (ωτ)=-9.27° 31

. 1 ) 800 400

( 14 . 0 4 ] ) 800 400

( 1 [ 1 ) ( 2 ] ) ( 1 [ 1

) ( 2

2 2 2 2

2 2 0 = ? ? + - = + - = ω ω ξ ω ω

ω A

3-4.拟在等截面的悬臂梁上粘贴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组成差动全桥电路,试问:

(1) 四个应变片应怎样粘贴在悬臂梁上?

(2) 画出相应的电桥电路图。

题图3-4(a )等截面悬臂梁 (b )应变片粘贴方式 (c )测量电路

答:①如题图3-4﹙a﹚所示等截面悬梁臂,在外力 作用下,悬梁臂产生变形,梁的上表面受到拉应变,而梁的下表面受压应变。当选用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组成差动全桥电路,则应变片如题图3-4﹙b﹚所示粘贴。

②电阻应变片所构成的差动全桥电路接线如图3-4﹙c﹚所示, 、 所受应变方向相同, 、 、所受应变方向相同,但与 、 所受应变方向相反。

3-5 图示为一直流应变电桥。图中E=4V ,1R =2R =3R =4R =Ω120,试求:

(1) 1R 为金属应变片,其余为外接电阻。当1R 的增量为Ω=?2.11R 时,电桥输出电压 ?0=U

(2) 1R ,2R 都是应变片,且批号相同,感应应变的极性和大小都相同,其余为外接电阻,电桥输出电压?0=U

(3) 题(2)中,如果2R 与1R 感受应变的极性相反,且Ω=?=?2.121R R ,电桥输出电压?0=U

答:①如题3-5图所示

01.01202.1444110=ΩΩ?=??=R R E U

②由于R 1,R 2均为应变片,且批号相同,所受应变大小和方向均相同,则R R R ==21R R R ?=?=?21

()()()02401202124344342211

220=??? ??-=???? ??+-?+?+=???? ??+-?++?+?+=E E R R R R R R R E

R R R R R R R R R U

③根据题意,设

11R R R ?+= 22R R R ?-=

则 ()()02.01202.124224

3421224342211

220=?-=??-

=+--?-=???? ??+-?-+?+?-=R R E R R R R R R R E R R R R R R R R R U

3-9.将一个阻值为120 ?的康铜丝应变片粘贴在10#优质碳素钢杆表面,轴向受力,该试件的直径为10 m m ,碳素钢的弹性模量E=200×109Pa,由应变片组成一个单臂应变电桥,设应变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0mA ,求当碳素钢杆受到100N 的力时电桥最大可能的输出开路电压。

截面积A=πr 2=3.14×0.0052=7.85×10-5m 2

轴向应变ε=F AE =1007.85×10-5×200×109 =6.4×10-6 电桥电源电压E 0=2RI max =7.2V

据铜丝性质,可知K,K 取2.1,则U 0=E 04

K ε=2.4×10-5 V 4-2 变隙试电感传感器的输入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善其非线性?怎样提高其灵敏度? 答:变隙试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为:????????+???? ???-???? ???+?-?=? 30200001δδδδδδδδL L

其输出特性与初始电压量 ,气隙厚度 ,气隙变化量 有关。当选定铁芯,衔铁材料及尺寸,确定线圈的匝数及电气特性,则 ()δ?=?f L

从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可以看出, 与 成非线性关系,为改善其非线性,通常采用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如题图4—1所示,输出特性表达式为????????+???? ???+???? ???+?=? 40200012δδδδδδL L

将上式与单线圈变隙式传感器相比,若忽略非线性项,其灵敏度提高一倍,若保留一项非线性项,则单线圈式 200???? ???=?δδL L 而差动式3002???? ???=?δδL L 由于0δδ? <<1,因此,差动式的线性度得

到明显改善。

4-5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零点残余电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减小和消除它的影响? 答:差动电压器在零位移时的输出电压称为零点残余电压。对零点残余电压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其频谱主要由基波和高次谐波组成,基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传感器两个次级绕组的电气

参数与几何尺寸不对称,高次谐波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磁性材料磁化曲线的非线性(磁饱和,磁滞)所造成的。消除或减小零点残余电压的主要方法有:①在设计和工艺上,力求做到磁路对称,铁芯材料均匀,要经过热处理以除去机械应力和改善磁性;两线围绕制要均匀,力求几何尺寸与电气特性保持一致。②在电路上进行补偿,这是一种既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5-3 下图为电容式液位计测量原理图。请为该测量装置设计匹配的测量电路,要求输出电压

0U 与液位h 之间呈线性关系。

解:电容式液位计的电容值为:d D n h C C 1

(210επ+=,其中d

D n C 10=。 可见C 与液面高度h 呈线性关系。

可以看出,该结构不宜做成差动形式,所以不宜采用二极管双T 形交流电桥,也不宜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另外要求输出电压0U 与液位h 之间呈线性关系,所以不宜采用调频电路和运算放大器式电路。

可以采用环形二极管充放电法,具体电路如图所示。可将直流电流表改为直流电压表与负载电阻R 的并联,R 上的电压为0U ,则有:)(0d x C C E Rf RI U -?==

其中,C x 为电容式液位计的电容

值,f 为方波的频率,ΔE =E 2-E 1为方

波的幅值,C d 为平衡电容传感器初始

电容的调零电容。当h=0时调节d D n H C C d 120πε==,则输出电压

0U 与液位h 之间呈线性关系。

5-7

6-5 电荷放大器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试推导其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1)核心问题:传感器的灵敏度与电缆电容无关,电缆连接时对电荷放大器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2)电荷放大器作为压电传感器的输入电路,由反馈电容和高增益运算放大器构成,由运算放大器基本特性可以求出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u 0=-

Aq C a +Cc+C i +(1+A)C f , 当(1+A )C f >>C a +Cc+C i 时,u 0=-q C f

。 7-4.什么是霍尔效应?霍尔电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环形二极管电容测量电路原理图 E

答: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通过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霍尔电动势的大小正比于激励电流I 与磁感应强度B ,且当I 或B 的方向改变时,霍尔电动势的方向也随着改变,但当I 和B 的方向同时改变时霍尔电动势极性不变。其灵敏度K H 与霍尔系数R H 成正比,而与霍尔片厚度d 成反比。

7-6 温度变化对霍尔元件输出电势有什么影响?如何补偿?

答:(1)霍尔元件的灵敏系数H K 是温度的函数,关系式为:()T K K H H ?+=α10,大多数霍尔元件的温度系数α是正值,因此,它们的霍尔电势也将随温度升高而增加αΔT 倍。

(2)补偿温度变化对霍尔电势的影响,通常采用一种恒流源补偿电路。基本思想是:在温度增加的同时,让激励电流 I 相应地减小,并能保持 I K H ?乘积不变,也就可以相对抵消温度对灵敏系数H K 增加的影响,从而抵消对霍尔电势的影响。

7-9

13-2光栅传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1)组成:光源、透镜、标尺光栅、指示光栅、光电接收元件

(2)工作原理:根据光栅的莫尔条纹原理进行工作。

13-3什么是光栅的莫尔条纹?莫尔条纹是怎样产生的?它具有什么特点?

(1)两块栅距相等的光栅叠放在一起,中间留有很小的间隙,并使两者的珊线之间形成一个很小的夹角,两块光栅的刻线相交,这样就可以看到在近于垂直珊线方向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这就是莫尔条纹。

(2)莫尔条纹是由两块和光栅的遮光和透光效应形成产生的。(注意,如果题目没有问题(1),则应该回答问题(1),比较详细)

(3)特点:①运动对应关系:莫尔条纹的移动量和移动方向与两块光栅相对的位移量和位移方向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

②位移的放大作用:根据关系式B H =W sin θ2

≈W θ ,当光栅移动一个光栅栅距W 时,莫尔条纹也移动一个条纹宽度B H ,从式中可知,当W 一定时,两光栅夹角θ越小,B H 越大,这相当把栅距W 放大了1/θ倍。

③误差的平均效应:莫尔条纹由光栅的大量刻线形成,对条纹的刻线误差有平均抵消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栅距的局部误差和短周期误差的影响。

13-4 试述光栅传感器中莫尔条纹的辨向和细分的原理。 (1)辨向原理:光栅传感器测位移时,需要辨别方向。为辨别主光栅移动方向,需要两个相差的莫尔条纹信号同时输入来辨别方向,且两莫尔条纹信号相差90度相位。实现方法是在相隔B/4条纹间距的位置上安装两个光电元件,当莫尔条纹条纹移动时两个缝隙的亮度变化规律完全一样,相位相差π/2,滞后还是超前完全取决于光栅的移动方向。

(2) 细分原理:就是在莫尔条纹信号变化一个周期内,发出若干个脉冲,以减小脉冲当量,如一个周期内发出n 个脉冲,即可使测量精度提高到n 倍,而每个脉冲相当于原来栅距的1/n 。由于细分后计数脉冲频率提高到了n 倍,因此也称之为n 倍频。细分方法有机械细分和电子细分两类。

13-5 码盘式转角-数字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其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

(1)、接触式编码器由码盘和电刷组成。

工作原理:以一个四位8421码制的编码器的码盘为例。用四个同心圆码道和四个电刷构成;每个码道分成若干个导电和不导电的区域,将所有导电区连接到高电位(“1”);绝缘区连到低电平(“0”)。四个电刷沿某一径向安装,四位二进制码盘上有四圈码道,每个码道有一个电刷,电刷经电阻接地。当码盘转动到某一角度后,电刷就输出一个数码;码盘转动一周,电刷就输出16种不同的四位二进制数码。后续电路通过判别输出数据就可以知道转到什么角度了。

(2)、光电式码盘主要由安装在旋转轴上的编码圆盘(码盘)、窄缝以及安装在圆盘两边的光源和光敏元件等组成。码盘由光学玻璃制成,其上刻有许多同心码道,每位码道上都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透光和不透光部分,即亮区和暗区。

工作原理:当光源将光投射在码盘上时,转动码盘,通过亮区的光线经窄缝后,由光敏元件接收。光敏元件的排列与码道一一对应,对应于亮区和暗区的光敏元件输出的信号,前者为“1”,后者为“0”。当码盘旋至不同位臵时,光敏元件输出信号的组合,反映出按一定规律编码的数字量,代表了码盘轴的角位移大小。

(3)、电磁式编码器主要由磁鼓与磁阻探头组成。

工作原理:电磁式编码器的码盘上按照一定的编码图形,做成磁化区(导磁率高)和非磁化区(导磁率低),采用小型磁环或微型马蹄形磁芯作磁头,磁环或磁头紧靠码盘,但又不与码盘表面接触。每个磁头上绕两组绕组,原边绕组用恒幅恒频的正弦信号激励,副边绕组用作输出信号,副边绕组感应码盘上的磁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其感应电势与两绕组匝数比和整个磁路的磁导率有关。当磁头对准磁化区时,磁路饱和,输出电压很低,如磁头对准非磁化区,它就类似于变压器,输出电压会很高,因此可以区分状态“1”和“0”。几个磁头同时输出,就形成了数码。

作业题

1.课本72面图a

2.与3-9类似

3.检测的热电势为6.157mV,室温30℃,S型热电偶,求高温实际温度T

4.补偿电桥设计(s型),电源1V,0℃时,各电阻为1Ω,求限该电阻。(在25℃完全补偿)(只写如何设计)

课本228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传感器基础 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 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 主称——传感器,代号C; 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2; 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3; 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 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图中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R r和E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凡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E1、R1和R w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差计工作电流I1为标准值。然后,使稳压电源负载电阻R1为额定值。调整RP的活动触点,使毫伏表指示为零,这相当于事先用零位式测量出额定输出电压U。正式测量开始后,只需增加或减小负载电阻R L的值,负载变动所引起的稳压电源输出电压U0的微小波动值ΔU,即可由毫伏表指示出来。根据U0=U+ΔU,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在各种负载下的值都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来。微差式测量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特别适合于在线控制参数的测量。

自动检测复习题

一、填空题: 01、一般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信号调理转换电路等部分组成,其作用 是信息的收集、信息数据的转换和控制信息的采集。 02、常用的标准节流装置有标准文丘里管、标准孔板、标准喷嘴。 03、测量中按误差的性质和产生原因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04、在压电式加速度测量电路中,设计前置放大器一般有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 器,两种形式,其作用一是把传感器的高输出阻抗变换为低输出阻抗、二是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 05、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应变片电阻的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精度。为了消除这种误 差,可利用温度自补偿法、桥路补偿法等方法进行补偿。 06、差动变压器的输出交流信号,为了达到消除零点残余电压及辯别方向的目的, 差动变压器经常采用差动整流电路和相敏检波电路两种测量电路。 07、红外传感器是根据(红外辐射热效应)和(光电效应)制成的,一般由光 学系统和检测元件、转换电路等组成的。 08、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即超声波,它具有聚束、能量大、透射、反射、折射 等特性,按振动辐射大小不同可分功率超声和电动超声,其探伤主要是利用穿透法和反射法来实现的。 09、热电偶的热电势由接触电势和温度电势两部分组成。 10、流量的测量原理可分为两大类,即压差式和(电磁式)方式。压差流量计就 是利用流体(压力)和(节流)装置,使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局部的静压差,然后利用(压差大小)和(流体流速大小)的关系,通过压差传感器间接地测量出流体的流量。 11、传感器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度性。分辨力和 磁滞 12、热敏电阻按其性能可分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临界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三类。 13、直流电桥平衡的条件是R1R2=R3R4,增大电桥灵敏度其桥臂极性布置应满足 按相邻电阻的比值相等或相对两壁电阻乘积相等的要求。 14、常用的电容式传感器类型可分为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变介质型。 15、现有一个四位二进制码0111,将其转换为对应的循环码是:(0100)。{二进 制算法0111+0011=0100------原码+右移码=无进位的循环码} 二、解答题: 1、简述压阻效应? 答:指当半导体受到应力作用时,由于载流子迁移率的变化,使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为压阻效应。 2、选用热电偶配套使用的补偿导线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1.各种补偿导线只能与相应型号的热电偶配用,即是说各种热电偶和所配套使用的补偿导线在规定温度(如0~100℃)范围内必须一致。 2.补偿导线在与热电偶仪表连接时,正负极不能接错,且两对连接点要 分别处于相同的温度。 3.补偿导线和热电偶连接点温度不得超过规定使用的温度范围。 4.要根据所配仪表的不同要求来选用补偿导线的经径,例如与动圈式仪 表连接的补偿导线可选用线径较粗的,使其阻值小些这样才不会影响 仪表的外接电阻值。

自动检测技术题库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检测技术是一门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技术学科。 2.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输出单元及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3.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必不可少的。 4.在选用仪表时,最好能使其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2/3 的区域。 5.准确度表征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而精确度则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结果。6.仪表准确度等级是由系统误差中的基本误差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中的附加误差决定的。 7、若已知某直流电压的大致范围,选择测量仪表时,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其量程大于被测电压而又小于被测电压1.5倍的电压表。(因为U≥2/3Umax) 二、选择题 1.在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中,完成信息采集和信息转换主要依靠 A 。 A.传感器 B. 测量电路 C. 输出单元 2.构成一个传感受器必不可少的部分是 B 。 A.转换元件B.敏感元件C.转换电路D.嵌入式微处理器 3.有四台量程均为0-600℃的测量仪表。今要测一约为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2.5%,选用精度为 D 的最为合理。 A.5.0级B.2.5级C.2.0级D.1.5级 4.有四台量程不同,但精度等级均为1.0级的测温仪表。今欲测250℃的温度,选用量程为 C 的最为合理。A.0~1000℃B.300~500℃C.0~300℃D.0~500℃ 5.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 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B。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满度相对误差D.精度等级 6.在选购线性仪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 欲测量的C左右为宜。 A.3倍B.10倍C.1.5倍D.0.75倍 7.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为5kHz)测量1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不到2V,该误差属 于 B 。用该表主流电压档测量5号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 8.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D。 A.提高精度B.加速其衰老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高可靠性能 9.电工实验中,采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 B 测量,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微小变化,是属于C 测量。 A.偏位式B.零位式C.微差式 三、计算题 1.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求: 1)该仪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 2)当示值分别为20℃、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 2.已知待测拉力约为70N左右。现有两只仪表,一只为0.5级,测量范围为0~500N;另一只为1.0级,测量范围 为0~100N。问选用哪一只测力仪表较好?为什么? 3.有一台测量压力的仪表,测量范围为(0~10)Mpa,压力与仪表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为U0=a0+a1p+a2p2,式中a0=1V, a1=0.6V/ Mpa,a2=-0.02V/Mpa2 求: 1)该仪表的输出特性方程; 2)该仪表的灵敏度表达式;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试题库

《公路工程现场测试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按、、 和逐级进行。 2.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和 等四个部分。 3.常见的平整度测试方法有、和三种, 相应的技术指标分别为、和。 4.分项工程实测项目评分值之和为100 分,对于和 须予扣分。 5.路面工程实测项目的质量标准按和 两档设定。 6.弯沉仪(贝克曼梁)有和两种规格,杠杆比为。 7、在室内加州承载比试验中,当采用贯入量为时的压力与标准压力之比作为材料的承载比,计算公式为: CBR= ;当采用贯入量为5mm时的承载比,计算公式为:CBR= 。 8、为使抽取的样本能成为批的可靠代表,常采用的抽样方法:、、 、。 9、砼测定强度的技术按其对砼结构的影响程度分为和,主要方法有、 和等。 10、采用钻芯法测定砼强度时,在一般情况下,芯样直径为粗集料的倍,在钢筋密集或因钻芯位置不 允许钻取较大芯样的特殊情况下,芯样直径可为粗集料的倍。 11、评定沥青路面水稳性通常采用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测定方法 有、;第二类是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试验,测定方法有、以及。 12、路面各结构层厚度的检测方法与和有关,基层和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 测定,沥青面层及水泥砼面板的厚度应用测定。 13、通常路面的抗滑性被看作路面的表面特性,表面特性包括路表面和 ,影响抗滑性能的因素有、和。 14、钻孔灌注桩的检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和。 15.路基的压实度评定时,用反映总体压实水平,用 来限制局部隐患,并应按计算扣分值。 16.公路几何线形检验包括、和。 17.分项工程质量评分时,应考虑、、 和等四个方面。 18.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包括、、 、和厚度、中线平面偏位、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九个项目。 19.常用平整度测试方法的技术指标分别是:3m 直尺法、连续式平整度仪法 、颠簸累积仪法。路面的横向平整度用表示。 20.沥青混凝土面层抗滑指标为或。 二、选择题

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 一、快乐填空.(20分) 1、1千米的101是( )米;5分米的8倍是( )厘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读一首古诗《山行》的时间约为15( ). 10枚一元硬币大约厚20( ). 一部手机的宽度大约是75( ),也就是7( )5( ). 3、 这些图形都有( )个角,它们都是( )边形. 4、看图写分数,比大小. 5、□04×6的积是三千多,□里最小应填( ),最大填( ). 6、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1厘米,这个长方形可以分成( )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是原来长方形的) ()( . 7、在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里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二、用心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 )1、量一个人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 )2、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1019,乘积是9990. ( )3、因数中有0,积不一定有0. ( )4、97表示9个7 1.

( )5、一个长方形的长不变,宽增加4厘米,周长增加8厘米. 三、精心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内.(10分) 1、秒针走两圈经过的时间是( ). A 、2小时 B 、2分 C 、2秒 2、估算369+279的结果肯定( ). A 、不到700 B 、小于600 C 、大于800 3、要使1□8×7的积最接近1400,□里应填( ). A 、0 B 、5 C 、9 4、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分米. A 、8 B 、12 C 、5 5、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3 1的是( ). 四、细心计算.(20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627+86= 5×120= 204×7= 51+5 4= 310-207= 190×5= 303×6≈ 99-91= 2、列竖式计算.(注意1、2小题验算,每小题3分,共12分) (1)589+379= (2) 303-245= (3)165×8= (4) 510×6= 五、动手操作.(10分) 1、(4分) 验算 验算 A 、 B 、 C 、

自动检测技术期末检测题及答案汇总

1-3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 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 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 ,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解:绝对误差 2140142=-=?kPa 实际相对误差 %43.1%100140140142=?-=δ 标称相对误差 %41.1%100142140142=?-= δ 引用误差 %1%10050150140142=?---=)(γ 1-4欲测240V 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 电压表,其精度应选哪一级。若选用量程为500V 的电压表,其精度应选哪一级? 解:相对误差 δ=△x ×100% ∴0.6%=△240 ×100%,解得△=1.44V 当量程为250V 时,γ1 =△x 1 ×100%=1.44250 ×100%=0.576%,∴精度应该选0.5级。 当量程为500V 时,γ2 =△x 2 ×100%=1.44500 ×100%=0.288%,∴精度应该选0.2级。 1-6 什么是随机误差?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答: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着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很多不便掌握或暂时未能掌握的微小因素(测量装置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人员方面的因素),如电磁场的微变,零件的摩擦、间隙,热起伏,空气扰动,气压及湿度的变化,测量人员感觉器官的生理变化等,对测量值的综合影响所造成的。 对于测量列中的某一个测得值来说,随机误差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即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是不能预知的,但当测量次数增大,随机误差又具有统计的规律性,测量次数越多,这种规律性表现得越明显。所以一般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估计随机误差可能出现的大小,从而减少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6 什么是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可分哪几类?系统误差有哪些检验方法?如何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 答:(1)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自动检测技术》试题

《自动检测技术》试题1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是能把外界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和装置。 2、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它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应变效应;固体受到作用力后电阻率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压阻效应。直线的电阻丝绕成敏感栅后长度相同但应变不同,圆弧部分使灵敏度K下降了,这种现象称为横向效应。 3、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理论上讲,衔铁位于中心位置时输出电压为零,而实际上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不为零,我们把这个不为零的电压称为零点残余电压;利用差动变压器测量位移时如果要求区别位移方向(或正负)可采用相敏检波电路。 4、把一导体(或半导体)两端通以控制电流I,在垂直方向施加磁场B,在另外两侧会产生一个与控制电流和磁场成比例的电动势,这种现象称霍尔效应,这个电动势称为霍尔电势。外加磁场使半导体(导体)的电阻值随磁场变化的现象称磁阻效应。5、某些电介质当沿一定方向对其施力而变形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表面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恢复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在介质极化方向施加电场时电介质会产生形变,这种效应又称逆压电效应。 6、在光线作用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称外光电效应;入射光强改变物质导电率的现象称光电导效应;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能后在PN结上产生电动式的效应称光生伏特效应。 7、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部会产生一圈圈闭合的电流,利用该原理制作的传感器称电涡流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只能测量金属物体。 8、不同的金属两端分别连在一起构成闭合回路,如果两端温度不同,电路中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热电效应;若两金属类型相同两端温度不同,加热一端时电路中电动势E =0。 二、选择(每空1分,共20分) 电阻应变片磁敏电阻霍尔元件气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光电耦合器 压电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热敏电阻CCD电荷耦合器压阻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 磁电传感器光电二极管差动变压器热释电器件磁敏晶体管电涡流传感器 光电池超声波传感器热电偶红外传感器色敏传感器 正确选择以上传感器填入以下空内: 1、可以进行位移测量的传感器有:光纤传感器、差动变压器、电阻传感器。 2、可以完成温度测量的有:热电偶、热敏电阻、热释电 3、半导体式传感器是:磁敏、霍尔元件、气敏传感器、压阻传感器 4、光电传感器有:光电耦合器、色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光电二极管 5、用于磁场测量的传感器: 霍尔器件、磁敏晶体管 6、进行振动(或加速度)测量的传感器:磁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 7、利用物体反射进行非电量检测的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压力传感器测量砝码数据如下,试解释这是一种什么误差,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N(g) 0 1.0 2 34 5 正行程(mv)0 1.5 2 2.5 3 3.5 反行程(mv)0 0.5 1 2 2.5 3.5 正确答案迟滞误差;静态误差;传感器本身材料的缺陷造成。 2、解释下列磁敏传感器: ①、磁敏电阻与磁敏晶体管有哪些不同? 磁敏晶体管有放大作用; ②、磁敏晶体管与普通晶体管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普通晶体管无磁灵敏度; ③、磁敏电阻与霍尔元件属同一类磁电转换元件,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磁敏电阻不能区别磁极性。 四、电路分析(每题5分,共20分) 1、下图左是电容式差压传感器,金属膜片与两盘构成差动电容C1、C2 ,两边压力分别为P1、P2。下图右为二极管双T 型电路,电路中电容是左图中差动电容,UE电源是占空比为50%的方波。试分析:

期末检测模拟试题2

初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检测题(二) 一、选择题 1、青蛙和鸭子都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它们生殖发育的共同之处是() A无性生殖 B有性生殖 C水中发育 D变态发育 2、如图为植物繁殖的几 种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①是组织培养,可以培 育植物新品种 B.②是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 C.③是压条,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 D.①②③都是无性生殖 3、要想培育无病毒侵染的康乃馨,最理想的方法是() A.种子繁殖 B.压条 C.扦插 D.植物组织培养 4、科学考察发现,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慢。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A.海洋环境相对稳定 B.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 C.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 D.海洋环境中生存斗争相对激烈 5、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有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细胞是()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卵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6、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 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依据如 图所示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水蒸气凝结降雨过程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7、如图某生物体细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从 图中读取的正确信息是() A.如果A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B.该个体既可表现A的性状,也可表现a的性状 C.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8、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A.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B.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C.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9、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 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A.原始海洋和原始陆地 B.原始大气和原始陆地 C.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D.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 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生物的变异对于个体来说,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 C.“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D.地质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进化理论提供了证据 11、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的一组是() ①草履虫——表膜②蚯蚓——体壁③缢蛏——鳃④鯽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⑥蝗虫——肺⑦家鸽——肺和气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⑦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⑥⑦ 12、有关如图所示几种动物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山雀体温恒定,飞行时利 用气囊辅助呼吸 B.水螅的身体具有三个胚层,运动能力弱 C.蝗虫体表有外套膜,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D.海龟能在水中和陆地活动,属两栖动物 13、如图环状DNA(质粒A)上含抗氨苄青霉 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现将人的生长激素 基因由a点切开嫁接到质粒A上形成重组 质粒,将重组质粒倒入细菌B并获取“工程 菌”进行培养。结果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及抗氨苄青霉素基因都能成功表达,而四环素抗性基因不能表达。这事实说明:() A.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 一、填空(本题共39分,每空1.5分) 1、传感器由、、三部分组成。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倍左右为宜。 3、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4、利用热敏电阻对电动机实施过热保护,应选择型热敏电阻。 5、在压电晶片的机械轴上施加力,其电荷产生在。 6、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 7、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如从测量的具体手段来看它属于测量。 8、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则其分度号是,对于镍铬-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 9、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起来。 10、热电阻主要是利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11、自动检测系统中常用的抗电磁干扰技术有、、、、等。 12、金属电阻的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工作的物理基础。 13、电磁干扰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的三项因素是、、。 14、在动圈式表头中的动圈回路中串入由NTC组成的电阻补偿网络,其目的是为 了。 二、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题2分) 1、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热电偶 D、电感式 2、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 B、热电极的电导率 C、热端和冷端的温度 D、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3、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 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4、在仿型机床当中利用电感式传感器来检测工件尺寸,该加工检测装置是采用了测 量方法。 A、微差式 B、零位式 C、偏差式 5、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A、提高测量灵敏度 B、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C、减小非线性误差 D、提高电磁兼容性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选择题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梁森 选择题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__C__级,另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__B__级的压力表。A. 0 .2 B. 0 .5 C. 1 .0 D. 1.5 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B__。 A.绝对误差 B.示值相对误差 C.满度相对误差 D.精度等级 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__C__左右为宜。A.3倍 B.10倍 C.1.5倍 D.0.75倍 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__D__。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 B.粗大误差 C.随机误差 D.动态误差 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__D__。 A.提高精度 B.加速其衰老 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 D.提高可靠性

2.各举出两个非电量电测的例子来说明 1)静态测量; 2)动态测量; 3)直接测量; 4)间接测量; 5)接触式测量; 6)非接触式测量; 7)在线测量; 8)离线测量。 3.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__A__。 A. 1℃ B. 0.5℃ C. 10℃ D. 200℃ 2)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_B__,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_C__。 A. 1℃ B. 5% C. 1% D. 10% 4.欲测240V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精度应选__B__级。若选用量程为300V,其精度应选__C__级,若选用量程为500V的电压表,其精度应选__C__级。 A. 0.25 B. 0.5 C. 0.2 D.1.0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1. 单项选择题 1)电子秤中所使用的应变片应选择__B__应变片;为提高集成度,测量气体压力应选择___D___;一次性、几百个应力试验测点应选择___A___应变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题库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题库 1. 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应变效应有什么不同 答:金属电阻的应变效应主要是由于其几何形状的变化而产生的,半导体材料的应变效应则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电阻率随应变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 2. 为什么说压电式传感器只适用于动态测量而不能用于静态测量 答:因为压电式传感器是将被子测量转换成压电晶体的电荷量,可等效成一定的电容,如被测量为静态时,很难将电荷转换成一定的电压信号输出,故只能用于动态测量。 3. 试分析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和变间隙式电容的灵敏度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可 采取什么措施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如图所示是一直线位移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 当动极板移动△x 后,覆盖面积就发生变化,电容量也随之改变,其值为 C =εb (a -△x )/d =C 0-εb ·△x /d (1) 电容因位移而产生的变化量为 a x C x d b C C C ?-=?-=-=?00ε 其灵敏度为 d b x C K ε-=??= 可见增加b 或减小d 均可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直线位移型电容式传感器 4. 变间隙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为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4所示。C 0=200pF ,传感器 的起始电容量C x0=20pF,定动极板距离d 0=1.5mm,运算放大器为理想放大器(即K → ∞,Z i →∞),R f 极大,输入电压u 1=5sinωt V 。求当电容传感动极板上输入一位移量 △x =0.15mm 使d 0减小时,电路输出电压u 0为多少

i C 图4 运算放大器电路 解:由测量电路可得 ? ?sin 45 sin 5 15 .0 5.1 5.1 20 200 = ? - ? = ? - - = - =t u x d d C C u C C u i x i x /V 5.如图5所示正方形平板电容器,极板长度a =4cm,极板间距离δ=0.2mm. 若用此变面积型传感器测量位移x,试计算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并画出传感器的特性曲线.极板间介质为空气,F/m 10 85 .812- ? = ε。 图5 所示正方形平板电容器 解:这是个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共有4个小电容并联组成。 32 . 28 10 2 10 85 .8 10 16 4 4 3 12 4 2 = ? ? ? ? ? = = - - - δ εa C /pF x kx C x a a C x 8. 70 32 . 28 ) ( 4 0- = + = - = δ ε (x的单位为米) δ ε) 4 ax C C C x - = - = ? 8. 70 10 2 10 4 10 85 .8 4 4 3 2 12 0- = ? ? ? ? ? - = - = - = - - - δ εa x C C K x /pF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题》附答案

部 编 版 语 文 三 年 级 上 学 期 期 末 测 试 卷 基础达标我会做(28分) 一、 我能准确拼读,还能正确、美观书写.(15分) shuānɡ bì huǒ yàn mǎn zài pínɡ zhǎn wéi qún hán lěnɡ chuānɡ qián fēi wǔ qīnɡ róu yǎn zòu shí kè jìn tóu mánɡ rán wán shuǎ zuò shēnɡ 二、 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5分) 答.应(dá dā )压.根(yā yà )稍 .息(shāo shào ) 栖.息(qī xī )喷.香(pēn pèn)宿舍. (shè shě ) 胸脯.(pú pǔ)掠.过(luè liè)明晃. 晃(huànɡ huǎnɡ) 捕.鱼(bǔ pǔ)处.罚(chùchǔ)中.弹(zhōnɡ zhònɡ) 讲述.(shù sù)呢.喃(ní ne)胳臂.(bo bei ) 三、 照样子写词语.(3分) 张.牙舞.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治百.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疾手.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选词填空.(5分) 奇异奇怪 1.它听见一种()的叫声:“汪汪、汪汪……”. 2.海底是一个()的世界. 陆续连续继续 3.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4.我军的伤员()从火线上抬下来. 5.他低下头,()帮我把扣子钉好. 背诵积累我能行(14分) 一、从《山行》和《望天门山》中选择喜欢的一首诗默写下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我能补充诗句、名言、成语等.(10分) 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关于这类的谚语我还能写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动检测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传感器中哪一个不是进行物理效应的传感器()? A .光敏传感器; B.声敏传感器; C.热敏传感器; D.味敏传感器。 2、下列属于动态测量的是( )? A. 压力; B. 加速度; C. 重量; D. 距离。 3、某量程为1000Kg的秤,相对误差是1%,则测量10Kg重物的绝对误差是() A 1Kg B 10% C 0.1Kg D 10Kg 4、下列传感器的应用中哪个适合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 A 金属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B金属工件表面光洁度的测定 C 金属材料厚度测量 D 金属材料内部杂质的检测 5、下列温度传感器中,测量温度范围较大的是() A 热电偶 B 铜热电阻 C 半导体热敏电阻 D 铂热电阻 6、下列哪一种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 A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B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 C 变介质式电容传感器D螺管式自感传感器 7、测量不能直接接触的高温物体温度,可采用( )温度传感器。 A. 热电偶; B. 亮度式; C. 半导体三极管; D. 半导体二极管。 8、下列哪种热敏电阻适合做温度升高电阻值降低的温度补偿元件()? A. NTC型热敏电阻; B.PTC 型热敏电阻; C. CTR 型热敏电阻。 9、电桥测量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器的参数变化转为( )的输出。 A. 电阻; B. 电容; C. 电压; D. 电荷。 10、雷电对测控系统造成的噪声干扰按其产生的原因来分属于?() A. 浪涌噪声; B. 高频振荡噪声; C. 放电噪声。 11、热电偶的热电效应主要是把温度变化转化为什么参数变化?() A. 电阻变化; B.电势变化; C. 电容变化; D. 电感变化。 12、在信号的变换中,我们有时为了处理信号的方便,常常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 微处理器进行处理,下面哪一个是采用这种技术?() A.A/D变换电路; B. F/V变换电路; C. D/A变换电路; D. V/I转换电路。 13、电磁炉主要是应用了下面哪种技术?( ) A. 微波; B. 电涡流; C. 热电式; D. 红外。 14、下面哪种电路主要是为了抑制干扰?( ) A. A/D转换器; B. D/A转换器; C. 变压器耦合; D. 调制电路。 19、以下不是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的是?() A.仪器不良; B.测量人员操作不当; C.测量原理方法不当; D.测试环境的变化。 15、某温度仪的相对误差是1%,测量800℃炉温时,绝对误差是() A. 0.08℃; B. 8%; C. 0.8℃; D. 8℃。 16、下列传感器的应用中哪个不适合低频透射式涡流传感器?() A. 金属工件表面光洁度的测定; B. 金属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 C. 金属材料厚度测量; D. 金属材料内部杂质的检测。

检测技术精彩试题库及参考问题详解

检测技术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的器件或装置。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关系。 3、某一线性位移传感器,量程为0~100 cm,对应输出电压为0~300mV,最大输出偏差为3mV,则传感器的灵敏度为,非线性误差为 。 4、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金属的,将测量物体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通过测量电路(电桥)转换为输出电压的传感器。 5、电感式传感器按转换原理分为和自感两种。 6、电容式传感器分为变极距型、和三种。 7、霍尔传感器的零位误差主要由电动势和寄生直流电动势引起的。 8、热电偶的热电势由和组成。 9、激光器具有、和亮度高的优点。 10、CCD图像传感器的作用是将转换为。其中MOS 单元负责电荷的存储,MOS单元电荷在三相脉冲的作用下实现电荷的, 通过输出装置实现电荷的。 11、光在光纤中无损耗传输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原理实现的。 12、传感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3、可以把压电元件等效为一个和一个电容器 14、电感式传感器按结构分为、和螺管式。 15、感应同步传感器是利用两个平面形绕组的互感随不同而变化的原理组成的可用来测量直线和或的位移。 16、电容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变化的传感器。 17、对于负特性湿敏半导体瓷,它的电阻率随湿度的增加而。 18、横向效应使电阻丝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19、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效应,其热电势包括电势 和电势。 20、光在光纤中无损耗传输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原理实现的。光纤的数值孔径越大,表明光纤的集光本领越。 21、射线式传感器主要由和探测器组成,常用的探测器有、闪烁计数器和盖革计数管。 2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主要包括、、重复性、稳定性和静态误差。 23、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成有确定关系、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才测量装置。一般由、和转换电路组成。 24、半导体应变片工作原理是基于效应,它的灵敏系数比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______。 25、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主要类型有:变极距型、______、_____ __。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suàn yi suàn 一、算一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0-40= 40+23= 61-3= 86-5-9= 69+8= 50-5= 16-9= 54-5+10= 9+23= 94-60= 22+7= 37+50+2= 67-(54-4)= 30+(7+13)= 86-(12+8)= 2.在( )里填上“+”或“-”。 38( )4=34 40( )7=23( )10 9元( )1元=10元 54( )8=62 87( )30=65( )8 7元8角( )8角=70角 tián yi tián 二、填一填。 1.爷爷现在的岁数是由2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两位数,爷爷现在( )岁。 2.从最大的两位数中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差是( )。 3.看图写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 ) ○ ( ) ( ) ○ ( ) 4. 58角=( )元( )角 7.50元=( )元( )角 5.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21+6 43+20 8+26 32-4 98-50 30+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步行道有两排杨树,每排有6棵,一共有( )棵杨树。 7.我有12颗☆,先送出去3颗,再送出去5颗,还剩几颗☆? 我来画一画: 我可以这样算:( ),也可以这样算:( )。 8.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1,这个两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 9.找规律,画一画,写一写。 (1)接着画: (2)接着写:1,4,7,10,( ),( )。 10.

(1)( )是长方形中最大的数,( )是三角形中最小的数。 (2)在圆中,比30小一些的数是( )。 (3)同时位于三种图形中的数是( )。 xuan yi xuan tian xu hoo 三、选一选。(填序号) 1.在58中,“8"在( )。 A.个位上 B.十位上 C.百位上 2.下面的箱子中○有( )个。 A.1 B.2 C.3 3.在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 )元。 A.4 B.12 C.16 4.每间鸽舍住4只鸽子,26只鸽子需要( )间鸽舍。 A.6 B.7 C.8 5.贝贝有一些,正好可以拼成3个。如果用这些拼,能拼成( )个。A.2 B.3 C.4 bǎi huò diàn pù 四、百货店铺。

《检测技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检测技术—复习 1、石英晶体为例简述压电效应产生的原理 答:石英晶体在沿一定的方向受到外力的作用变形时,由于内部电极化现象同时在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而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随着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反之,如对石英晶体施加一定变电场,晶体本身将产生机械变形,外电场撤离,变形也随之消失,称为逆压电效应。 石英晶体整个晶体是中性的,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没有体积变形压电效应,但它具有良好的厚度变形和长度变形压电效应。 2、如图所示变压器式传感器差分整流电路全波电压输出原理图,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答:假设某瞬间载波为正半周,此时差动变压器两次级线圈的相位关系为a 正b 负、c 正d 负,则由上线圈供电的电流路径为a →1→2→9→11→4→3→b ,电容C 1两端的电压为U 24。同理,电容C 2两端的电压为U 68。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上述两电压的代数和。即 U 2= U 24-U 68 同理,当某瞬间为负半周时,即两次级线圈的相位关系为a 负b 正、c 负d 正,按上述类似的分析,可得差动变压器输出电压U 2的表达式仍为上式。 当衔铁在零位时,因为U 24=U 68,所以U 2=0;当衔铁在零位以上时,因为U 24> U 68,有U 2>0; 当衔铁在零位以下时,因为U 24< U 68,有U 2<0; 3、证明①(线性)电位器式传感器由于测量电路中负载电阻R L 带来的负载误差 %%=10011 1100U U U 0L 0L ??? ????+-?-= r)-mr(1δ,假设max x R R r =;L max R R m =。 4、试证明热电偶的中间导体定律 答:要证明本定律,只要证明E ABC (T,T 0)=E AB (T,T 0); 式一 所以有: 回路总电势为E ABC (T,T 0)=f AB (T)+f BC (T 0)+f CA (T 0) 式二 当T=T 0,总电势为零,故有E ABC (T,T 0)=f AB (T 0)+f AB (T 0)+f CA (T 0) 即f BC (T 0)+f CA (T 0)=- f AB (T ,T 0) 式三 式三代入式二得 E ABC (T,T 0)=f AB (T)- f AB (T 0)= E AB (T,T 0); 所以式一得证, 5、由热电偶工作原理可知,热电偶输出热电势和工作端与冷端的温差有关,在实际的测 量过程中,要对热电偶冷端温度进行处理,经常使用能自动补偿冷端温度波动的补偿电桥,如图所示,试分析此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补偿电桥法是一种利用电桥输出电压抵消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的温度补偿方法,图中补偿电桥与热电偶冷端处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下,其中1R 、2R 、3 R 用电阻温度系数极 小的锰铜丝绕制,且阻值相等,即 3 21R R R ==; t R 用铜导线绕制,作补偿电阻(2分)。 使用时,用延伸导线将热电偶冷端延伸至补偿电桥处,使补偿电桥与热电偶冷端感受同一温度 n T 。选择 3 210R R R R t ===,使电桥处于平衡状态,电桥输出ab U 为零(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