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优质课教学设计(新版)
《望庐山瀑布》优质课教案设计

《望庐山瀑布》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歌的意境,领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庐山瀑布的景色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诗歌体会作者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法。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的把握。
(2)运用诗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歌内容。
(2)收集与庐山瀑布相关的图片、资料。
(3)准备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望庐山瀑布》,了解诗歌大意。
(2)查阅生字词,掌握字词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
(2)引导学生交流对庐山瀑布的印象。
(3)简介诗人李白及本诗的背景。
2. 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注意语音语调。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分组朗读,比赛谁读得有感情。
3. 解析诗歌:(1)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手法。
(3)讨论生字词在诗歌中的含义和作用。
4. 品味语言:(1)学生体会诗歌中的优美语句。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诗歌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 想象与创造:(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2)教师指导学生创作以庐山瀑布为题材的小诗。
6.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推荐类似的诗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作业布置:1. 正确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 书写生字词。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优秀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优秀《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
(学生纷纷自由背诵)[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谁愿意先背一首生:“泉眼无声惜细流……”师:你能告诉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吗生:《小池》。
师:背得不错。
谁能比他的声音更宏亮生:“春种一粒粟……”师:你背的是哪一首(生深思)师:谁来提示他生:他背的是《古风》。
师:对,背诗还要记住诗名。
还有谁想背生:我背《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师: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背诵,她的声音是最洪亮的。
(学生举手踊跃,又一位同学背诵。
)师:不错。
今天我们还能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
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这两位诗人有了哪些了解[注意了课内外结合,教师的着眼点不只仅是学会这两首古诗。
]生: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
师:李白呢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们的诗篇喜爱之极,所以给他们这样的称号。
还知道别的吗生:我知道李白多少岁死的……(众人笑)师:应该说病逝。
生:李白是61岁病逝的。
师: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还了解些什么生:我知道李白写了九百多首诗。
师: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
知道杜甫吗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师:他一生是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这在他一生中也是很少见的。
这一次,李白畅游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
(同时板书)师:我们已经学过《瀑布》一课,在叶圣陶先生的笔下,瀑布好像是一座珍珠的屏。
李白是怎么描写庐山瀑布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学提纲。
(打出投影片)谁来读一读(生读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1.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生”“遥”“川”“疑”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师:打开书,翻到51页。
依照自学提纲一步一步地学,学完一道题再学一道题。
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设计:
a.导入:以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庐山瀑布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b.新课内容:讲解诗句,分析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境。
c.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创作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庐山吗?它是中国非常有名的风景胜地,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绘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由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所作。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美丽的诗歌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讨论主题: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诗句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是什么?
b.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是如何感受到这种景象的?
3.讨论过程: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心得,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
(四)课堂练习
3.家长协助孩子通过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李白的其他诗作,了解诗人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4.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字词、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5.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次课堂展示,主题为“我心中的庐山瀑布”。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各自对庐山瀑布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绘画、朗诵、表演等形式呈现出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二年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沟通与协作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3.能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小组比赛,背诵《登鹳雀楼》。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和诗人王之涣一起登上鹳雀楼,饱览了黄河入海的壮美之景,这节课我们就随“诗仙”李白一起去游览雄伟壮观的庐山瀑布,去感受古诗中的美景吧。
二、出示图片,理解诗题1.(出示课文插图)师:图上画的是什么?2.师:你们知道什么是瀑布吗?(出示图片,水流从高高的山上垂直流下来,多像一匹布啊。
)3.图中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写景诗《望庐山瀑布》,在诗中找一找答案吧!(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听教师范读,初步感知诗的节奏和韵味。
2.自由朗读本课的古诗。
要求:把字音读准。
3.让学生自由举手分行读诗句,注意字音。
4.学习生字“瀑、布、炉、烟、遥、川”,重点正音“瀑”。
(说说在读这6个字时,你发现了什么。
如:“布、瀑、炉”的韵母相同。
)5.齐读古诗。
四、朗读感悟,交流理解1.学生自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什么地方有疑问。
小组内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和引导)(1)出示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理解“香炉”。
可以让学生说说见过香炉没有,在这里指什么?“紫烟”在这里实际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是紫色的?抓住“生”字,进行朗读指导。
(2)出示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理解“遥”“挂”,为什么瀑布会挂在山川的前面?抓住“遥”字,让学生明白这句话写的是远景,抓住“挂”字,进行朗读指导。
(3)出示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理解“飞”,“飞流”说明什么?“三千尺”又说明什么?(课件演示:瀑布的壮观)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说什么?(学生想象自由作答)指导朗读。
(4)出示诗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理解“疑”,“落九天”说明什么?(银河:晴天的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望庐山瀑布》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庐、瀑、炉、疑”四个生字,有韵律地、有感情的吟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体会诗句含义。
在反复诵读中,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在个体探究后,小组合作交流中,质疑解难加深体会。
3.情感与价值在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感受诗人李白奇丽、大胆的想像,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美好,体会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读——想——讨论——表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幅自制的庐山瀑布图、有文字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揭题:理解诗题,知晓诗人谈话激趣:师: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吧,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2.揭题: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3.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初读:疏通句读,初知诗意。
读准字音,认识生字1.导语: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指导停顿。
2.以多种形式读这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请学生读诗(可以自由读、同桌一起读、互换读、对读)。
教师巡视点拨。
3.反馈:(1)个读诗歌,要求读好节奏(2)请学生说诗的大意,疏通全文。
【设计意图】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2.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几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机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读了这首诗,你读仿佛看到了什么?(二)图文结合,画中会意1.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想去游览一番吗?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4篇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作。
作者以及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段生动地勾画出香炉峰瀑布在阳光照耀下飞奔直下的动人情景,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他对祖国河山的深切热爱。
诗的开头写香炉峰的壮丽奇观,为瀑布先渲染出一幅色彩绚丽的背景。
在阳光照射下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云烟。
接着笔锋一转进入主题,“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作者远望瀑布的情景:白色的瀑布从峰顶上的紫烟中喷涌而出,直挂在苍翠的香炉峰前面,在阳光、紫烟、绿茵的掩映下,瀑布既显得雪白如练,又是银光闪烁。
整个景色非常丰富多彩,清丽奇巧。
紧接着诗人以夸张比喻的手法极写了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把瀑布的流势之速、声响之洪、气势之磅礴、色泽之鲜明完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雄伟壮阔,构思奇特,可谓古今之绝唱。
教材选编这首唐诗的主要意图,一是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从唐诗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二是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感受大自然之奇美,是围绕单元主题所选的精心之作。
学情简析:随着“书香校园、诵读经典”系列活动的开展,二年级小学生均可以背诵二十首左右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背诵,但由于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学生对于对诗意不能完整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更是知之甚少,或停留在表面。
学生很少接触过瀑布面对与瀑布的壮美不容易体会。
设计理念中国古典诗词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贯穿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课标准》对1—2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有一条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第1篇】《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正确读“瀑、布、炉、烟、遥、川”6个生字。
会写“照、炉、烟、挂、川”5个生字2、理解古诗内容,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3、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古诗描绘的景色。
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理解诗题,知晓诗人1、同学们,喜欢读诗吗?你愿意把你自己最喜欢的诗背给大家听听吗?2、师:我们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领略江西庐山的美丽风景。
学生观看庐山风景,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导入新课:这样的美景不但吸引你们,也吸引了许多的文人墨客,留下无数优美的诗篇。
其中就有大诗人李白,李白看到庐山瀑布这么壮观,诗兴大发,挥笔写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请举起小手一起随老师写写课题。
望是什么意思?同学们肯定知道大诗人李白,关于他,你们知道多少?(设计意图:展示背诵,既创设展示舞台,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欣赏庐山风景图片,创设情境,解释题目意思,带学生走进诗篇,建立第一印象。
)二、读准字音,认识生字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瀑、布、炉、烟、遥、川。
2、“走迷宫”小游戏巩固所学的字词。
3、我会写:照、炉、烟、挂、川,提醒学生容易出错的生字,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书写生字,游戏巩固所学的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读古诗,熟悉内容1、自由读诗,争取把诗读正确,读流利。
指名读,让学生纠正读音。
2、出示读出节奏,指名读、3、古人读诗,是吟诵出来了,这次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味道,师生合作读诗。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了解古诗内容,为更好地开展下面的教学作铺垫。
)四、细品诗文,感知诗意1、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让你看到了什么景色?(自由汇报)李白远远地望着瀑布,觉得瀑布像什么?(自由说)2、红日、青山、紫烟、白色的瀑布,这样的美景,激发了诗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是,他写出了千古名诗。
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字词、诗句、诗意,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从而提高他们对文学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
五、案例亮点
1.创设生动情境,增强学生体验
本教学案例运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地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沉浸式的体验。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记忆。
2.问题导向教学,激发学生思考
案例中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我会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视觉和听觉描绘,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场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句所蕴含的意境。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掌握了诗句的基本意义后,我会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选择一首诗中的某一句或某一联,讨论诗人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4.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他们在直观体验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庐山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庐山瀑布的壮美。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授和学习体会庐山瀑布的壮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时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
教授法、自主学习法。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风光秀丽的庐山看看,(出示挂图)庐山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文人来观赏,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篇。
今天我们来学习赞美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新课学习
1.感知古诗,理解诗句:
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首诗呢?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读懂意思;读出感情。
)
小组学习:先读准字音,理解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汇报:
能读好生字吗?你们怎么记住生字?
齐读全诗,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小组内探讨:怎样理解诗句的意思?
汇报:
哪一小组来说,你们是怎样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的?
全班交流:你理解了哪一句诗歌的意思?
2.感悟意境,反复诵读。
谈话:我们也能读出“热爱祖国山河”这种感情吗?
(出示诗句)想像: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
这景色美吗?
谁能把这一句读得很美呢?
(评价后集体读)
(出示诗句二)远远望去,瀑布像什么?
多令人惊奇呀!谁能摸仿好这一句?
(出示诗句三)瀑布的水流怎么样?
谁来读这句诗,把瀑布的气势读出来,大家一起读更有气势。
瀑布从这么高的悬崖上直泻而下,李白又想到些什么?
(出示诗句四)
想像多么丰富呀!大家读的时候也要轻一点慢一些,留给人们想像的余地。
(齐读)
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分组背诵全诗。
3.想象图画,融情于景。
启发谈话:李白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如果能用简笔画记录下来,那该多好呀!你们能行吗?
小组合作画画,画出李白看到的景色。
汇报:
小组代表上台介绍他们的画。
比较两幅画的异同,进一步理解诗意。
谈话:诗中用词用句非常巧妙,你觉得第几句哪个诗用得好?
(注意理解:“生、挂、遥、飞、疑”的意思。
)
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
板书:热爱祖国山河
三、结论总结
这节课,我们和诗人一起领略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
四、课堂练习
1.李白一生浏览过许多名山大川,庐山瀑布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许多书法家喜欢书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你们也能写吗?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书写《望庐山瀑布》。
3.认识李白,学生演一演李白,带上动作吟诵全诗。
五、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你喜欢的古诗,在古诗朗诵会上读给大家听。
3.生字各写一行。
六、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飞三千尺
壮观夸张
疑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