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ASCO肺癌研究热点

合集下载

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虽然治疗手段与技术不断进步,但肺癌仍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癌症。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肺癌治疗领域发生了诸多新的进展。

1. 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已逐渐成为精准医学的主要手段,尤其在个体化化肺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个体肺癌患者的遗传变异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关键基因,如EGFR、ALK、ROS-1等,这些基因的变异是导致一部分肺腺癌患者发病的原因。

此外,在肺癌治疗中,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也可以帮助医生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

各制药公司已经推出了一些具有特异性的靶向药物,这些药物能够直接靶向肺癌的特定基因变异,提高治疗效果。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激活T细胞等免疫细胞抗击癌细胞。

相比传统治疗手段,免疫治疗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提高治疗成功率。

在肺癌治疗中,免疫治疗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1/PD-L1抑制剂是免疫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够阻止肿瘤细胞释放PD-L1,增加肿瘤细胞被T细胞攻击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3. 微创手术微创手术是一种使用镜子和显微镜的技术,能够在不侵入人体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肺癌手术治疗中。

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微创手术不但能够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而且创口更小,更容易恢复。

同时,微创手术也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切除患者的恶性肿瘤预防肺癌复发。

4. 合理用药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药物被用于治疗肺癌。

然而,药物的治疗效果与药物的合理使用直接相关。

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在肺癌治疗中,合理用药也包括药物的剂量、时长等。

这些医学指导方案有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治疗领域已经发生了诸多新的进展。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检CT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检CT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检CT*导读:癌症是个可怕的名词,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预防癌症的发生呢,有关专家建议大家,高危的人群,最好是每年做一次的CT检查。

肺癌是……癌症是个可怕的名词,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预防癌症的发生呢,有关专家建议大家,高危的人群,最好是每年做一次的CT 检查。

肺癌是目前全球的头号癌症杀手,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多于乳腺癌、肠癌和前列腺癌死亡人数的总和。

因此,全球的医学家在肺癌的研究和投入力度都非常大。

在6月3日-7日召开的第47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以下简称ASCO)上,有关肺癌专题的大会发言共选出八个本年度最重要的临床研究。

医院教授在大会上作了INFORM的研究报告,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又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得以展示。

*治疗趋势:*个体化治疗已成为主导方向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教授介绍:今年ASCO年会的主题为患者、路径、进展,其中路径是最重要的。

这里指的路径有两重意义:了解更多导致肿瘤侵犯、生长和转移的分子学路径,从而阻断癌症这条通路;采用更多新的路径来治疗病人,让更多病人获益。

以往,肺癌被看作是单种疾病,如今,肺癌治疗已迈向分子分型的新时代,在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将成为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

吴一龙说:通过本届ASCO,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即尝试采用毒性更小的方案来取代毒性更大的方案,譬如靶向治疗取代化疗。

这也正契合了今年的大会主题之一路径(Pathways)的含义。

以往,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放疗和传统化疗。

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给失去手术机会以及化疗失败的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

相对于传统化疗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治疗方式,靶向治疗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前,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专家开展的一项临床治疗研究证实:使用一线靶向药物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活性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起常规化疗可提高患者将近3倍的无疾病进展的生存时间。

ASCO 2010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ASCO 2010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期患者仍有待 商榷 。这也是我们在 临床 中应该警惕之处 ,必须根 据循证 医学证据来 指导临床 实践 。
期 患 者 1年 生 存 率 :手 术 组 2 . % 新 O 3 1, 辅 助 化 疗 组 3 . % ( = . 4 ,两 组 7 6 尸 O0 ) 问 I A 患 者 的 生存 期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I期 I 义 。化 疗 显 著 增 加 接 受 肺 叶 切 除 术 患 了8 , 这 在 N C C 域 非 常 少 见 , 也 年 SL 领 是 非 常 值 得 我 们 学 习 之 处 。肺 癌 患 者 的 长 期 生 存 问题 也 是 我 们 未 来 应 该 关 注和研究的重点。 年 ,安慰 剂 组 尚未 达 到 ( R1 2 , H . 4 9 % I . 4 1 6 ;P- . 4 。 多 5 C :0 9 ~ . 4 0 1) 因 素 分 析 显 示 , 肿 瘤 > 4 m 应 用 吉 者 c
肿 瘤 性 死 亡 率 相 同 , 第 二 原 发 癌 死 亡 率 无 差 异 ( 纯 手 术 者 : 6 9 ,新 辅 单 .% 助 化 疗 组 :5 ) 。亚 组 分 析 显 示 I I % /I
4 中国处方药 2 1. o11 2 0 0 8N , 0 0
‘ 于 靶 疗 晚者 到 论 能 用 ‘ 对子治从患得结否接早 分 向 ,期 中 的 是 直 于
生 率 、 复 发 率 及 毒 性 。 中 期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全 组 共 发 生 2 6 第 二 原 发 1例
年无 复发 生 存 率 分 别 为3 .%V. 4 6 8 2 S 5 .%
( = . 01 。 多 因 素 分 析 显 示 , P 00 )
新 辅助 化 疗 (R0 7 H . 8, 9 % 5 c I: 0 6 ~ 0 9 ;P = . 3 ) .1 .9 O 0 8 、年 龄 、T 分

ASCO肺癌研究汇总教学课件ppt

ASCO肺癌研究汇总教学课件ppt

VS
ASCO发布的肺癌临床实践指南对全 球肺癌治疗产生重要影响,不断推 动着肺癌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02
asco肺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种类
观察性研究
通过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 、习惯、暴露情况等,推断出它 们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实验性研究
通过实验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 行干预或操作,以验证假设或探 讨因果关系。
asco肺癌研究的科研意义
肿瘤生物学特性研究
通过大样本的肺癌患者组织样本,深入研究肺癌的生物 学特性,包括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 推动肺癌基础研究的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临床试验验证
以asco肺癌研究为平台,开展多种类型临床试验,对新 的治疗方法进行验证和筛选,为临床实践提供高级别证 据。
asco肺癌研究的实际应用
描述性研究
通过描述某一人群中某种疾病的 情况,探讨疾病分布状态和影响 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以病例和对照为基础,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情况,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队列研究
以一个暴露因素和一个结局为研究对象,根据暴露状态将人群分组,观察各组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 与疾病的关系。
靶向和免疫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方法,使 肺癌治疗更加精准和个体化。
提高肺癌生存率
要点一
早期发现和治疗
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加强公众 对肺癌早期筛查的认知和意识。
要点二
综合治疗
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肺癌,采用手术、放疗、化 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提高治疗 效果和生存率。
asco肺癌研究汇总教学课 件ppt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NSCLC一线化疗+靶向:ECOG 4599研究
进展后无交叉 使用贝伐单抗 Chemothrapy-naive stage IIIB/IV non-squamous NSCLC (n=878) PC 6 (n=444) Avastin (15mg/kg) every 3 weeks + PC 6 (n=434) PD*
0
Sandler A,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2542-2550. Sandler A, et al. ASCO 2005. Abstract 4.
不良反应
ECOG 4599研究显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组的整体耐受性良好。但与化疗组相 比,>3级的肺、胃肠道、中枢、鼻出血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组发生率较高(4.4%对 0.7%,P<0.001);治疗前肺内病灶空洞形成和近期咯血是贝伐单抗治疗后潜在出血 的危险因素。
Cisplatin/Gemcitabine + Bevacizumab 15 mg/kg 0.85 (0.73-1.00); P = .0456 6.6 30 (P < .0017) 13.4
Manegold. C, et al. ASCO 2007. Abstract LBA7514.
AVAiL研究:OS
AVAIL研究
AVAIL研究为ECOG4599 的补充性研究,入组标准与ECOG 4599研究类似。 AVAIL研究评价了不同剂量贝伐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ⅢB/Ⅳ期初 治或复发的非鳞状上皮细胞NSCLC患者的效果。
晚期NSCLC一线化疗+贝伐单抗:AVAiL研究
入组患者:
既往未治IIIB/IV期 或复发非鳞型 NSCLC 非鳞癌 ≥18岁 PS 0-1 足够内脏功能

ASCO药物治疗IV期NSCLC临床实践指南更新2009版

ASCO药物治疗IV期NSCLC临床实践指南更新2009版

北京肿瘤医院方健一、研究方法的更新情况ASCO的药物指南的更新是比较缓慢的,而NCCN和ASCO指南关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的差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者:NCCN组织的是21个肿瘤中心,ASCO则是抗癌协会的肺癌相关的专家做组织者。

指南内容:NCCN是一到IV期的指南,ASCO是只对IV期病人、晚期病人做的指南。

参加人员:NCCN是内外放疗科医生均参与,而ASCO因为只是针对IV期病人,所以只有肿瘤内科的医生参与。

更新时间:NCCN相对较短,基本上半年或一年就有更新,但其文章可能相对显得不够成熟;ASCO的指南更新时间比较长,基本上五、六年以后才更新一次,其特点就是可靠性比较强。

2009年的ASCO的更新主要基于前瞻的随机对照研究。

另外,只有生存期延长的才能被推荐,尤其是化疗药物,亚组分析只做参考,仅有无进展生存期或只有PFS延长,还要根据药物的毒性、生活质量才参考是否被推荐。

新的药物来源要根据MEDLINE和EMBASE,还有Cochrane数据库来做。

入组条件:入组的都是IV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条件主要是药物时间的比较、药物与安慰剂的比较、药物与最佳支持治疗时间的比较等;报告了OS、PFS以及毒性生活质量症状缓解;化疗药物仅限于III期的RCT的试验;而分子靶向药物包括II、III期的临床试验、队列研究以及临床试验中的回顾的亚组分析。

图解:2002年到2009年一共入组190篇文献,其中RCT有52篇,荟萃分析的有29篇,其他的回顾性组织学分析一共有109篇。

入组文献的局限性:入组的体力状况评分较差的患者入组数目有限;老年患者入组数目有限;三线以上的治疗缺乏III期的临床试验的研究数据。

图解:原版的关于更新的这些指南。

二、指南推荐更新--一线治疗2003年指南推荐:IV期患者非小细胞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可延长生存期,药物治疗适用于PS评分0到1的患者,以及选择性的一些PS评分2的患者,应在PS评分较好的时期开始治疗,2009年的指南推荐跟2003年的指南推荐基本相同,即PS评分0到1和选择性的PS评分是2的患者作为对比推荐一致。

肺癌病因学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肺癌病因学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肺癌病因学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肺癌病因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推动着肺癌的治疗与预防。

本文将探讨肺癌病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展望。

一、病因学研究的进展1.个体化治疗在肺癌病因学研究中,实现个体化治疗是重要的方向之一。

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能够接受到更有效的治疗。

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例,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表明,EGFR突变对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与耐药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个体化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分子标志物,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2.免疫治疗另一方面,肺癌病因学的研究还涉及到免疫治疗的发展。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的研制和应用大大拓展了肺癌的治疗范围。

这些药物通过增强免疫细胞的抗肿瘤能力,使得许多肺癌患者的疗效明显提升。

目前,肺癌的免疫治疗正在逐步走向更为精细化和个体化。

3.生物标志物的发掘在肺癌病因学研究领域,生物标志物的发掘也是引人关注的方向。

目前已有许多生物标志物与肺癌的发生和进展相关,例如DNA甲基化水平、miRNA表达水平、血清标志物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作为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监测等方面的辅助手段。

4.环境因素的研究此外,肺癌病因学研究还包括环境因素的研究。

研究表明,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肺癌的发生。

因此,加强环境监测、政策改善和公众健康教育等措施对于肺癌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二、未来展望在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肺癌病因学研究将会取得更多的进展。

以下是本文对未来几年肺癌病因学领域可能出现的一些趋势的预测:1.个体化治疗将成为趋势随着分子医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分子标志物被用于肺癌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将会逐渐成为肺癌病因学领域的主流之一。

2.肺癌早期筛查将越来越受重视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版ASCO一文掌握乳腺癌重磅研究进展

2024版ASCO一文掌握乳腺癌重磅研究进展
20
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试验中应用前景
患者筛选
在临床试验中,利用生物标志物可以对患者进行更精确的筛选,从而提高试验的效率和
成功率。
疗效评估
生物标志物可以作为临床试验中的替代终点或中间终点,用于评估治疗效果。这有助于 缩短临床试验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2024/1/30
新药研发
通过研究生物标志物与药物作用机制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持。例如, 针对特定生物标志物的靶向药物研发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2024/1/30
15
放射治疗技术创新及前景展望
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
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准度和疗效,减少副作用。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现高精度、高剂量的放射治疗。
放射免疫治疗
结合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 存率。
2024/1/30
16
内分泌治疗新药物及方案探讨
CDK4/6抑制剂的应用
12
基因测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价值
2024/1/30
基因突变筛查
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查乳腺癌相关基因的突变,为个性化治疗和 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肿瘤基因组学分析
对乳腺癌组织进行基因组学分析,揭示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 为精准治疗提供指导。
液体活检基因测序
结合液体活检技术,对血液中的ctDNA进行基因测序,实现乳 腺癌的无创诊断和实时监测。
2024/1/30
9
03
乳腺癌诊断技术进展
Chapter
2024/1/30
10
影像学诊断技术优化与创新
乳腺X线摄影技术改进
通过提高图像分辨率、降低辐射剂量等方法,提高乳腺癌检测的 准确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