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的探讨

合集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

2012年12月第31卷第12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Dec.2012Vol.31No.12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2.028收稿日期:2012-08-3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6714)作者简介:杨泽运(1966-),男,黑龙江黑河人,科研处处长,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探讨杨泽运,路晓鸽,王大力,邢韬,张凤梅(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50)摘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命线。

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保障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基于此,从分析当前各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了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并针对问题,依据原则构建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机制,以期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人才培养;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2)12-0068-02一、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具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的特点[1]。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突出“应用”二字。

“应用”不仅应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上,而且应将“应用”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

实践教学质量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

绝大多数高校的质量监控工作已经覆盖了课堂教学,而实践教学环节因为其教学模式和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对实践教学的监控存在着许多问题甚至是盲区。

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1.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现理论教学体系的倾向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应该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学质量评价应该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评价。

这些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学生科研成果、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等。

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针对性是指评价指标要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评价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可操作性是指评价指标要能够被具体度量,评价过程要简单、清晰。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定量化指标和定性化指标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实践考核和学生评价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在实施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采取定期的内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内部评估可以通过学院教学督导、教学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外部评估可以由教育部门或相关专业权威机构组织进行。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学校教学和质量提升的重要依据,可以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和发展计划。

此外,教学质量评价还应该充分尊重专业特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因此评价指标应该因专业而异,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同时,评估指标还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和特色优势,兼顾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通过定期的内外部评估来实施。

评价指标应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来选择,并兼顾学校的资源条件和特色优势。

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教学管理质量保障思考

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教学管理质量保障思考

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的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的思考摘要: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领导应当根据社会的需要以及市场的变化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确定发展的方向以及目标,采取适当的方式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否则会处于被动甚至不能生存的地步。

本文在探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进而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提高与保障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university leaders should find a suitable road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road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society and the change of the market,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he goal, take appropriate way to win in the competition, otherwise they will be in a passive and even can’t survive.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quality guarantee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eaching quality of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are summarized,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newly-established colleges and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security and countermeasures.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质量保障;质量评估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teaching management;quality assurance;quality evaluation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8-0255-020 引言1998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随着机构的调整,已经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学 质量 的重 要手段 。 构建 符合本 校实 际 的教 学质量 监控体 系 , 证教 学质量 的不 断提 保 高 , 当前 应用型本 科 院校需要 研究 和解决 的课题 之一 。 是


构 建 教 学 质 量 监控 体 系 的依 据
高等教 育质 量 的核心是 人 才培 养质 量 , 提高 人才 培养 质 量必 须建 立起 行之 有效
关键 词 : 用型 本 科 ; 学质 量 ; 应 教 监控 体 系 中 图分 类 号 ; 2 G4 0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28 4 (O 8 O—0 50 1 7 .7 22 O )20 7—5
提高教 学质量 是 高校永恒 的主题 。建立 一套完 整 的教学 质量监 控体 系是提 高教
维普资讯
20 0 8年 3月
高 教 发 展 与 评 估
Hi h r Ed c t n De eo me ta d E a u to g e u ai v lp n n v lain o
M ac r h,2 0 08
No .2, Vo1 4 .2
图 1所 示 。
教育决策 系统 人才培 养 目标 定位 指挥 与调控 系统 人才培 养方案 教学环节质 量标准
作 者 简介 : 大 力 ( 9 3)男 , 龙 江 哈尔 滨 人 , 教 授 , 究 方 向为 教 学 质 量评 价 。 王 1 6一 , 黑 副 研 张 风 梅 ( 95 )女 , 龙 江 哈尔 滨 人 , 师 , 士 , 究 方 向 为 马 克思 主义 哲 学 。 1 7一 , 黑 讲 硕 研
二 、 建 教 学质 量监 控 体 系 的 思路 构
应 用型 本科 院校教 学质量 监 控体 系 的构建 既要 体 现现 代教 育思 想 , 又要 符合 自

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探讨与实践

( ) 色是 一种重 要的质 量 二 特
有效的机制 , 对高等学校亦是如此 , 主要表现在寻 教育思想的体现 ,也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 求教 育资源 的供给和提 高学生就业 的优势等方 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面。目 前我国高等院校之间发展定位、 人才培养 目
标 规格 、 科专 业设 置 趋 同现象 较 为严 重 , 学 造成 办
育与社会之间的这种关系,才决定了教育必须也 刻 ;学生能够根据 自身 的体验和教师的经 常性表 只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能获得生存空间 , 现来评价教师 ,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评判较为直接 、 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的教育迟早会被社会淘 准确 ,' 的 目的也最单纯。每个学生不仅是教学 i- , ̄ T -# -
学缺乏特色、 活力和竞争力。
特 色 不 同 于 差异 、 同 于 优势 、 同 于 特征 , 不 不
二、 组织 体 系
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个全方位 、 全 过程、 全员参与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过程。高校在构建和实施教 学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 领导的重视是关键 , 健全
收稿 日期 : 0 1 1 — 7 2 1 - 0 1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应用 型本科院校专业调整研究 ”0 J D 1 ) (9Y 0 4
作者 简介: 陈明学(92 )男 , 17一 , 四川南充人 , 助理研究员 , 博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 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
汰。
活动的主体 , 也都是教学质量的直接评价者 , 发挥
学 生在 教学 质 量监 控 中 的主体作 用 ,把学 生 对 教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特色同样也是学校的生 学是否满意放在衡量教学质量的首位,把学生评 命 。竞争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的一个 十分 价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础数据,既是现代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摘要】针对新升本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借鉴过程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学校实际,构建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了每个新升本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

同时,社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知识智能结构、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将新升本的地方高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在这样的形势下,结合学校实际,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至关重要。

一、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一)实验教学中对教学必需文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学科不断涌现,现实需求对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要求也不断更新。

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尤其是新升本的地方院校,一些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对实验教学中必需文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制订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修订不及时的现象;甚至有些课程快要结束了还无实验大纲;随意修改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而不申报不备案;实验教材陈旧或无实验教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实验教学日常管理科学性和规范性较差对实验教学日常管理认识不足,管理缺乏科学性,管理者思维方式陈旧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制订文件无科学性,导致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管理缺乏规范性,管理制度匮乏,有章不依,管理漏洞较多,令不行,禁不止,工作效率低下。

(三)对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不重视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是进行实验教学的中坚力量,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主导作用。

而实际上较多学校领导管理层对实验教学队伍的地位不重视,实验教学队伍成了“收容队”,干部子女、教职工家属等特殊人群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院校学生的重要学术成果,涉及到学生阶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

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就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首先,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设计(论文)质量的目标和标准。

目标和标准是评价设计(论文)质量的依据,对于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来说至关重要。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出一套科学、细致的目标和标准,从设计(论文)的选题、内容、方法、数据、结论等方面进行具体细化,以确保设计(论文)质量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

其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管理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责任分工机制,明确教师和学生在设计(论文)过程中的责任和任务,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得到有效的监控和控制。

教师需要担负起指导、监督和评价的责任,提供专业知识和方法的指导,确保学生的设计(论文)质量。

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到设计(论文)过程中,承担起对设计(论文)内容的研究和实践,确保设计(论文)质量的优化和提高。

再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准确评价设计(论文)的质量。

可以通过组织第三方的专家评审、同行评议、学生答辩等方式评价设计(论文)的质量。

同时,评价结果需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对设计(论文)的不足之处提供指导和建议,以促进设计(论文)质量的改善。

最后,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流程。

规范的管理流程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标准进行设计(论文),防止出现过程管理混乱和质量问题。

可以通过明确设计(论文)各阶段的重点和关键工作,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指南,确保每个环节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有序、高效地完成设计(论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1 6
俞浩 , 姚文均 :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 学质 量监控体 系的构建 与实践—— 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包 括 各 类 人 员 随 堂 听 课 、 风 学 风 督 察 、 中教 学 检 教 期 查 、 师 评 学 、 生评 教 、 学 督 导 员 信 息 反 馈 、 生 教 学 教 学 教 学 信 息 员 信 息 反馈 、 践 教 学 环 节 过 程 管 理 、 业 实 毕 论 文 ( 计 ) 程 管 理等 ; 学 后监控 主要 以考试 环 设 过 教 节管理 、 末教学检 查 、 卷及 毕业论文 ( 计 ) 项 期 试 设 专 检查 、 师教学工作评 价为重点。 教 2 学 评 估机 制 。 学 评 估 机 制是 学 校 衡 量 教 学 . 教 教 工 作 水 平 , 断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重 要 措 施 , 教 学 质 不 是 量 监 控 体 系 的一 个 重 要 环 节 。 教 学 评 估 机 制 主 要 由 专业建 设 评估 、 程建 设评 估 、 研 室工 作评 估 、 课 教 实 验 室 工 作 评 估 和 二 级 学 院 教 学 工 作 评 估构 成 。 3 学激励机 制。 学激励机制包括教 学优秀奖 . 教 教 评 选 、 育 教 学 研 究 与 教 材 建 设 立项 、 学 成 果 奖 评 教 教 选 、 学单项 奖评选 、 学名师 评选及教 学工作 奖惩 教 教 等。 4教 学 效 果 分 析 。 学 效 果 分 析 主 要 由毕 业 生 课 . 教 程 质 量 满 意 率 调 查 、教 学 质 量 指 标 分 析 、毕 业 论 文 ( 计 ) 量分析 、 业 生就业状 况调查 、 业生跟 踪 设 质 毕 毕 调查等组成 。

应 用 型 本 科 院 校 是 以 培 养 具 备 一定 知 识 、 能 力 和 综 合 素 质 , 应 生 产 、 设 、 理 、 务 等 一 线 需 适 建 管 服 要 。具 有 可 持续 发 展 潜 力 的高 级 应 用 型 专 门 人 才 的 高等学校 ,为满足经 济社会发展对 高层次应 用型人 才 的需 求 和 推 进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的 大 众 化 进 程 起 到 了 积 极 的 推 动 作 用 。当前 , 用 型 本 科 院 校 已成 为 我 国 应 高等教 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 ,约 占全 国本科高校 总数 的 3%。 0 9 , 徽 科 技 学 院 以 优 异 的 成 绩 获 批 为 0 20 年 安 省 级 示 范 应 用 型 本 科 院 校 立 项 建 设 单 位 ,学 校 的 建 设 目标 是 通 过 五 年 的建 设 、 育 和 凝 练 , 现 在 同 类 培 实 高校 中起 到示范和 引领 作用 。学校要 想顺利实现 这 目标 , 须 坚 持 教 学 工 作 的 中 心 地 位 , 断 提 高 教 必 不 学 质 量 ,而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关 键 之 一就 是 强 化 以 教 学 质 量 监 控 体 系 为 核 心 的 教 学 质 量 管 理 。因 此 , 善 完 的 教 学 质 量 监控 体 系 是 安 徽 科 技 学 院 示 范 应 用 型 本 科院校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SS N 100928976CN 2221322/C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卷第1期J .Changchun I nst .Tech .(Soc.Sc i .Edi .),2008,Vol .9,No .124/2777279关于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的探讨收稿日期:2007-11-16基金项目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项目编号G 6)作者简介杨悦新(—),男(汉),吉林九台,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高校教学管理。

杨悦新1,于大伟2,赵景峰3(1,31长春工程学院教务处,长春130012;21长春工程学院计算中心,长春130012)摘 要:讨论了把I S O9000管理思想应用于教学管理过程的意义和途径;论述了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是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阐述了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I S O9000;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管理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984(2008)0120077203教学质量是普通高校的生命线,本科院校如何加强宏观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有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具有监督、调控、引导等功能,尤其是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建立起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才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一、把IS O9000标准思想应用于教学管理过程I S O9000族标准要求组织进行质量管理时要遵循“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八项原则,这八项原则概括了I S09000族标准所主张的思想方法。

把I S O9000标准引入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实际是引进了现代教学质量管理的新理念,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管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充分利用和配置资源,可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和管理者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质量意识。

I S O9000标准的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预防不合格和持续改进特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和配置资源,能够培养教学管理者科学化管理的素质,强化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

要以I S O9000族标准要求来确定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以及制定全面的质量标准,完善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文件。

二、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的基本原则(一)全员参与原则即I S O9000标准的全员性。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其中领导是关键,职能部门是核心,系部、教研室和教师是基础和保证,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

因此,每个人都是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被监控的对象,只是在质量监控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不同。

(二)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原则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和设备、教材,还有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等,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学校、院系、职能部门、教研室和班级等所构成的多层次、纵横交错的网络是一个完整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

从学生角度讲,从其入学到培养再到就业也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过程。

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管理中不科学、不系统、不规范的做法。

优化的过程就是改进、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

(三)教学活动全过程性原则即I S O 标准的全面性和全程性。

教学质 ::H 044:19719000量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不是靠最后的评价检查出来的,质量评价体系应能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包括教学计划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教学评价阶段、教学整改阶段,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

三、构建与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的具体措施(一)实施全员的质量管理,优化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全员质量管理要求把教学管理工作由传统的教学管理人员的职责下移到每一个教师,使教师从被管理者上升到管理者。

全员的质量管理还要制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密切配合,以形成一个高效、严密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学校内部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履行以保证教学质量的职责。

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应由教学决策系统、教学指挥系统、教学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教学条件保障系统、教学评价与诊断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等组成。

图1 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二)制定全面的质量标准,完善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文件质量标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据。

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规格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具体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理论教学方面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培养目标标准,课程建设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教材建设及选用标准等。

实践教学方面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实验质量标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标准,实习实训标准以及毕业设计标准等。

这些应符合I S O9000族标准要求,组织进行质量管理时要遵循“管理的系统方法”以及“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

优化保证教学质量的管理方法,例如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员机制;学生评教机制;督导机制;教学管理事故的认定和处理机制。

还包括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机制;毕业生质量评价机制;优秀课、精品课评估机制;课堂教学比赛等。

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根据IS O9000族标准思想,完善一系列管理体系文件来保证体系的运作,具体需要确定管理体系要素,编制教学管理程序、操作性文件以及记录性文件(见表1)等并坚持实施,同时做好归档管理。

(三)强化教学质量过程控制、建立过程监控机制学校教学质量是通过教学工作各环节、教学全过程的质量来实现的。

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坚持质量管理的全程性,包括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过程、表1 教学质量管理有关文件要素管理体系要素教学管理程序文件操作性文件记录性文件管理职责教学计划编制程序课程建设管理规定学生考试成绩记录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控制程序学生考场规则教学任务书学籍管理教学设备控制程序实习实验管理规则考试试卷分析考试考核管理管理评审工作程序教师工作规范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学及实验管理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听课管理制度毕业设计任务书教学事故处理教职工培训管理程序科研成果管理规定教学检查总结........................教学条件、教学实施过程和就业指导过程的质量管理等。

教学过程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因此,在课程体系的确定、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检验、师德建设等各个环节设立质量监控点,以实现教学过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可以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网络系统、教学信息网络反馈系统和教师教学质量网络档案,以此收集教学信息。

监控是监控主体对受控客体的一种能动的作用,教学过程监控包括以下主要环节教学87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检查、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毕业设计质量检查、教师评管理、教学督导、院系教学工作评估等。

(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信息反馈体系管理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相互关系而设立的一些制约,它是组织运行的规则或准则。

教学管理包括对师生、管理队伍和教学环节的管理。

为此,应该建立教师工作条例、学生管理条例、师德规范、学生守则、管理干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还必须制定实施每个教学环节的规章制度。

在专业设置与调整、课堂教学、调(停)课、教学文档、双语教学、实验室和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考核、评卷和试卷复查等方面建立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教学信息是进行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必需,是决策机构实施调控的重要依据。

定期收集有关教学过程和效果方面的信息,根据提供的信息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进行调节,促使教学沿着计划的方向进行,以达到管理和控制的目的。

因此高校应建立较为全面的信息反馈系统。

四、结束语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分工协作,不断实践,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各环节控制措施,不断创新,保障监控体系有序运行,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建立“以教学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制度完善、标准规范、全员参与、全程实施”的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1] 张恩忠.对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3):83-84.[2] 张秀琴.构建标准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J].中国市场,2006,(6):20-21.[3] 戚业国.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想与方法[J].教师教育研究,2007,(3):9-10.[4] 杨德森.引入I SO9000质量理念建立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5):38.[5] 高俊芳.建立高等院校IS 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6,(3):88-89.O n con str uct i n g the tea ch i n g qua lityma na gem en t and m on itor i n g syste mi n appl i c a tion-or ien ted collegesY A N G Yue-xin,et a l.(D ept.of Ed uca tion Adm in istra tion,Cha ngchu n Institu te of Techno logy,Cha ngchu n130012,Ch ina) A bstra 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m ethods about app lying m anage m ent idea s of I S O 9000t o teaching m anage m ent p r ocess.It is an i m por2 tant m ethod t o construct comp lete teaching qua lity m anage m ent and monitoring syste m in undergradua te universities.The pape r puts for ward the gene r a l p rin2 ciples and m ea sures about setting up teaching qua lity m anage m ent and monitoring syste m.Key wor ds:I S O9000;teaching qua lity;monitoringsyste m;quality m anage m ent97 杨悦新,等:关于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体系的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