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巧婴幼儿儿免疫力提高及常见病防治笔记
婴幼儿的儿童保健和常见疾病

婴幼儿的儿童保健和常见疾病婴幼儿是一个家庭的中心,每个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然而,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疾病。
因此,了解儿童保健和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的儿童保健和常见疾病,并提供一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和技巧。
一、婴幼儿的儿童保健1. 母乳喂养:母乳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能够有效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因此,母亲应该尽可能地选择母乳喂养,同时注意自身的营养补充,保证母乳的质量和数量。
2.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保护婴幼儿免受多种传染性疾病侵害的重要方式。
根据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婴幼儿需要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如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炎等。
家长应该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剂量带孩子去接种疫苗,以确保其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
3. 安全防护:婴幼儿的保健也包括对安全的重视。
家长应当为婴幼儿创造一个安全、清洁的环境。
购买符合标准的婴幼儿用品,避免使用过期和有毒的产品。
此外,家长应当保持婴幼儿的居住和用餐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以预防细菌和病毒的侵害。
4. 营养均衡:婴幼儿的营养需要十分丰富多样,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家长应该给予婴幼儿合适的食物,如母乳、奶粉、米粉、果蔬泥等,并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
此外,家长应当避免给幼儿食用过咸、过油或过甜的食物,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健康。
二、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1. 婴幼儿腹泻: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消化系统的不稳定引起。
家长可以通过合理饮食、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等方式预防腹泻。
一旦出现腹泻,应及时给予适量的补水,避免脱水,同时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
2. 婴幼儿感冒:感冒是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
家长可以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大型人群接触等方式预防感冒。
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婴幼儿适量的休息和温水擦浴,同时注意保暖和补水。
0-3岁婴幼儿疾病和意外事故的

三、呼吸道疾病 1、打喷嚏 婴儿好打喷嚏,但是打喷嚏不能说明 孩子感冒了,除非他同时还流鼻涕。打喷 嚏常常是由于灰尘或者鼻孔里面的黏液干 燥以后对鼻子产生刺激而引起。
2、呼吸问题 节律忽浅忽深 打呼噜----软腭控制不良 喘鸣----喉软骨发育不良,吸气时产生 颤抖的呼噜声,感冒时加重, 趴着的时候会好些。随年龄增 加好转。
0-3岁婴幼儿疾病和意外 事故的防治
南京市儿童保健所胡汝基
婴幼儿期宝宝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成熟, 身体的抵抗力较差,因而易受到外界环境 的影响,而发生疾病,育婴师应该掌握一 些婴幼儿常见病的防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婴幼儿过敏 婴幼儿过敏的防治 近几十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己被称为21世纪的流行病。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列 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与30年前相比,罹患哮 喘、食物过敏、皮肤过敏的儿童增加了2倍。发达 国家2岁以下儿童过敏性皮疹的发生率己达20%以 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饮食习惯、生活环境 的改善,过敏性疾病也呈现上升趋势。过敏已经 成为困扰婴幼儿的常见问题。
一 、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脂溢性皮疹)中医称奶癣。多 见于肥胖婴儿,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 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 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 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 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一)病因和发病 婴儿湿疹的病因尚未明了,一般认为 过敏体质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外界各种激 发因素(如奶、鸡蛋、花生、海鲜食品、某 些药物、花粉等)是发病或加剧的诱因。 患者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约有3/4的 患者父母双方或单方有过敏性疾病病史。
为什么过敏现象越来越常见 1、生活环境的改变 2、大气污染引起呼吸道的过敏 3、饮食的改变 4、精神压力 5、剖宫产率的提高
郑玉巧讲座之二“预防宝宝冬季高发病”

郑玉巧讲座之二“预防宝宝冬季高发病”预防宝宝冬季高发病冬季宝宝易患哪些疾病呢?1、呼吸道疾病:主要是感冒、流感。
更严重的比较少的还有气管炎、支气管炎、急性咽炎、哮喘、肺炎等2、皮肤病:湿疹。
3、肠胃:腹泻病(多发生在秋入冬初),还有一些腹泻是呼吸道感染合并症。
护理误区:1、感冒后不能再冻着——结果:越捂宝宝体质越差,越来越容易生病。
首先要了解感冒的诱因是什么:热在先,冷在后预防的方法:冬季不要让孩子总汗淋淋的,睡眠、运动、喝奶时,穿的和室内环境是否般配。
误区2、感冒多给宝宝加营养感冒时宝宝消化能力下降,若还在大量吃肉类食物,宝宝感冒更难好所以,要吃清淡,加强营养应在平时,不该在生病时误区3、也是最主要的问题,早吃药,感冒不会加重实际上是更加加重病情。
原因:病毒侵入呼吸道,由上呼吸道--咽炎--气管炎---肺炎的发展过程。
一般感冒药物具有使粘膜减少分泌的作用,孩子流鼻涕是很好的事情,是让病毒排出,病毒是寄生体,在组织细胞中,必须在适宜的环境也就是人体37度的环境生存,宝宝发烧是在与病毒做斗争,是自我保护,不给病毒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如果马上把体温降下来,病毒会再复制,再次侵袭宝宝。
结果:宝宝抵抗疾病的能力越来越低。
对于宝宝发烧的治疗建议:39度以下都是安全的。
第一,物理降温。
1、酒精擦拭。
这个方法不适用小婴儿,婴儿容易过敏,有时会使孩子发生惊厥。
2、温水。
比体温略高1度左右的温水擦拭全身或者直接温水浴。
来不及量体温,其实40度温水就可以了。
3、多饮温开水。
对于不爱喝水的宝宝,宝宝入睡后用滴管慢慢滴也可以。
只要父母用心,比在医院输液强,输液损伤孩子的脏器,不如用心想办法让孩子多喝水呢。
第二,物理降温不行的话,吃退烧药,但不要一下降到37度,还是要有个体温。
对妈妈的几点建议:习惯的事情并不意味正确不要让宝宝成为抗菌素儿抗菌素不能随意用但是该治疗的时候,一定要用抗菌素,比如扁桃体化脓,郑大夫一次给孩子开了10天的抗菌素,这个并需要彻底治疗,否则影响孩子的健康。
儿科护理学(第四章)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重点
三、婴儿期保健
4个月以内, 鼓励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婴儿应选配方奶粉。4个月后开始给婴儿添加辅助食品, 由一种到多种, 由少量开始逐渐增加。添加辅助食品时应注意观察婴儿的食欲及消化功能, 防止发生消化不良和腹泻。
(一)合理喂养
(1)卫生: 每日早晚应给婴儿部分擦洗。(2)衣着: 婴儿衣服应简单、宽松,以便于穿脱和四肢活动,且应少接缝,以避免摩擦皮肤。衣服不宜用纽扣,宜用带子代替,以免婴儿误食或误吸。(3)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婴儿健康的先决条件之一。婴儿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6个月前每天睡15~20小时,1岁时每天睡15~16小时。睡觉时,通常侧卧是最安全和舒适的。侧卧时要注意两侧经常更换,以免面部或头部变形。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重点
六、学龄期保健
做好智力开发与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展心理、生理卫生教育, 避免青春期生理、心理问题的发生。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重点
六、学龄期保健
学龄儿童不适应上学是此期的常见问题, 表现为焦虑、恐惧或拒绝上学。家长一定要查明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同时, 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相互配合, 帮助儿童适应学校生活。
(二)日常护理
第一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重点
三、婴儿期保健
婴儿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 为保证婴儿健康成长, 必须切实按照计划免疫程序, 为婴儿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 预防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同时, 要对婴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 及时纠正, 以预防佝偻病、营养不良、肥胖症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发生。意外事故是婴儿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包括异物吸入、窒息、中毒、烧伤和烫伤、溺水、跌伤等, 应注意防护。
小儿抵抗力差怎么办 提高宝宝抵抗力的方法

小儿抵抗力差怎么办提高宝宝抵抗力的方法小儿抵抗力差怎么办提高宝宝抵抗力的方法导语:宝宝抵抗力,所谓“抵抗力”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其中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各种疾病。
实际上,人体的这种防御能力就是抵抗力。
免疫不全期宝宝如何提高抵抗力医学上称,0~6岁宝宝,自身免疫力发育尚未完全,而从母体带来的抗体又消耗殆尽的时候,为免疫力功能不全期。
这个时期由于缺乏抵抗力,宝宝极易受到外界病毒和细菌的侵害,引发感冒腹泻发烧等症状,导致体质虚弱。
给宝宝滥用抗生素,又容易引起宝宝的肠道功能紊乱,给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作为妈妈,应该如何应对呢?业内人士建议,选择一款能够增进宝宝免疫力提升的婴儿配方奶粉,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基础上增加免疫因子、生长因子和其他多种微量元素的摄入,才能给宝宝全面的健康呵护,使其健健康康、快乐成长。
澳大利亚原装爱怡乐奶粉为帮助更多宝宝安全度过免疫功能不全期,特针对性的研发了添加乳铁蛋白的“怡系列”产品,受到众多妈妈青睐。
据业内知名保健院儿保科医师徐素珍女士讲解,乳铁蛋白(lactoferrin)是母乳的核心免疫蛋白,占母乳总蛋白的20%,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广谱抗菌作用、消炎、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等作用,婴幼儿服用乳铁蛋白不但能帮助其抵抗细菌等有害微生物侵袭,预防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等婴幼儿常见疾病,更能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增强造血功能。
所以,食用含有乳铁蛋白的爱怡乐奶粉,是给宝宝撑起健康保护伞的有效办法。
以上是专家看法,而作为消费者,对于爱怡乐奶粉呵护宝宝健康也有自己的观点。
一位正在购买爱怡乐奶粉的妈妈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爱怡乐金装婴幼儿配方奶粉,不仅仅因为乳铁蛋白成分,更在于其先进的数字化牧场以及严苛的6项质检和6项管理体系,这些不仅体现了爱怡乐对自身品质的重视,更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中医儿科调理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独特之处

中医儿科调理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独特之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健康始终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焦点。
然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却如同阴影一般,可能悄然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
这类疾病不仅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不适,也让家长们忧心忡忡。
幸运的是,中医儿科在调理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往往给孩子们带来了诸多痛苦。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在治疗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而中医儿科则凭借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患儿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医认为,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首先,儿童“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抵御外邪的能力相对较弱。
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邪侵袭,就容易导致体内阴阳失衡,气血失调,从而引发疾病。
其次,饮食不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今,孩子们的饮食丰富多样,但如果过度食用肥甘厚味、生冷食物,或者饮食不规律,都可能损伤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痰湿内生,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引发免疫功能紊乱。
此外,情志因素也不可忽视。
现代社会,孩子们面临着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长期的情志不舒,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的流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中医儿科在调理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时,注重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患儿的体质、病因、症状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患儿进行辨证论治。
例如,对于因外感风邪引起的过敏性紫癜,中医可能会采用疏风清热、凉血止血的治法;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会采用健脾益气、扶正固本的方法。
这种因人而异、因证而异的治疗方式,能够更精准地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中药调理是中医儿科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药种类繁多,功效各异。
育儿专家郑玉巧育儿经电子文档

郑玉巧育儿经郑玉巧育儿经 (1)需要补充DHA 的宝宝 (1)秋冬维生素AD 的补充 (2)谈宝宝便秘 (3)宝宝开胃 (5)关于宝宝缺锌问题 (7)再谈补钙 (8)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不容忽视 (12)孕产期营养素补充 (13)如何给宝宝食用益生菌 (15)纸尿裤与宝宝健康 (18)正确添加离乳食 (21)预防秋季腹泻 (26)《郑玉巧育儿经》是由我国著名育儿专家郑玉巧大夫历经3年完成的一部育儿力著。
共享需要补充DHA 的宝宝2006-11-22纯的DHA ,1 毫克价值400 元。
如果1 粒鱼油含1 毫克纯DHA ,一瓶20 粒的鱼油8,000元。
据悉目前世界上只有两家企业生产纯DHA 。
如此昂贵的DHA 有何奇功神效呢?科学研究证明,DHA 是胎儿和婴儿发育必不可少,且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的营养物质。
DHA 是人类大脑和视觉组织发育所必须的脂肪酸,缺乏DHA 可使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视力降低。
在胎儿期的最后3 个月,脑组织中的DHA 积累最快,呈2 次方的速度增加。
婴儿在出生以后的头3 个月,仍以同样速度积累DHA ,其后至少在2 岁以内还在继续积累。
在胚胎发育期间,DHA 通过胎盘由母体转运给胎儿,供其生长发育。
胎儿出生后,分泌的母乳中含有DHA ,为婴儿的大脑,视网膜发育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
婴幼儿获得DHA 的主要来源是母乳,而母乳中DHA 的含量的多寡与母亲从食物中所能获得的数量差不多成正比。
日本产妇的母乳中DHA 含量最高,美国最低,澳大利亚居中。
(日本22毫克/100 毫升母乳,美国7毫克/100毫升母乳,澳大利亚10 毫克/100 毫升母乳)。
中国产妇母乳未做此项检测调查。
可见,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是否需要补充DHA ,也要视产妇母乳中DHA 含量多寡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英国营养化学家克罗夫特发现海洋鱼含较高的DHA 。
产妇多吃鱼可提高母乳中DHA 的含量,产妇也可喝含有DHA 的孕产妇配方奶,或直接补充DHA 或鱼油。
郑玉巧护儿讲座笔记.

营养素的添加1.维生素,分为两种:水性与油性水性维生素包括VB和VC,油性维生素包括VA和VD。
油性维生素极易氧化,所以储存时应放在避光处。
(维生素AD的瓶子一定要盖好,且放在不会被晒到的地方。
)目前在中国,医学上要求宝宝出生后两周开始添加VD 400U/日,国际标准是600U/日.通常,新生儿出生后2周后应补充400U/天,42天后300U/天,4个月后200U/天。
维生素A与D通常是结合起来补充的。
但是妈妈在选择AD 产品时,应该注意A与D的比例,适合宝宝的比例为A:D=3:1,所以如果妈妈们自行从国外购买维生素AD时,一定要注意。
其他配比的AD产品,并不能被宝宝很好地吸收。
比如市面上出售的深海鱼油,AD的比例是6:1,很容易造成VA中毒。
维生素AD至少要补充到宝宝1岁半。
之后据情况定,如果能保证每日外出2小时以上可以不用补。
很多家长在宝宝上学后就不再补充这些营养素了,其实,学龄童才最应补充VAD因为他们室外活动减少,没有充分享受太阳照射,很容易缺乏维生素。
在服用顺序上,VA+D最好上午吃,钙最好中午饭后吃,这样能起到较好的吸收效果。
至于其他维生素,VE适用于早产儿,即38周左右时出生的孩子,它帮助快速追长。
如果宝宝出汗非常多,可以补充VB,VB在夏天还可以起到防蚊的作用。
维生素AD是用来预防宝宝缺钙的,其重要性已被绝大多数妈妈所认识。
但是在添加时往往遇到很多问题。
AD的量一年四季是应该不同的。
通常情况下是:夏季可以不补,春秋补充维生素D:200U/天,冬季补充D:300U/天。
宝宝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三个途径:食物,日光照射、补维生素AD。
这三个途径应该是相互补充,如果日照不足,就多补AD。
食物是获取维生素AD的途径之一,但婴儿以乳类为主,不能从其他食物中获取维生素AD,所以AD剂的补充很有必要。
缺钙就要增加AD吗?宝宝缺钙有两个含义,绝对缺钙和相对缺钙,绝对缺钙是宝宝摄入的钙不足,相对缺乏是钙吸收利用障碍,AD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宝宝是绝对缺钙,靠增加维生素AD怎么能行呢?应具体分析宝宝情况,个性化预防是有效预防佝偻病的关键下面是关于钙的添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玉巧婴幼儿儿免疫力提高及常见病防治笔记1. 在平时就应该对宝宝的健康进行管理,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就等着生病了才着急。
2. 天气由热到冷,不要急于添加衣服,要让孩子有个适应过程;同理,天气由冷到热,不急于减衣服。
孩子穿衣服最多和妈妈差不多,如果又跑又跳,就要更少。
孩子身上没有那么多汗就不容易感冒。
3. 除非寒冬,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7度。
冬季室内适宜的温度是18-24度,夏季不宜过低,在26-28度比较好。
4. 家中要备有湿度表。
适宜的湿度是45%-55%。
流感病毒适宜在干燥的环境中生存,如果湿度达到50%-60%,其生存时间不超过2分钟。
而较低的湿度,其可存活时间将达到几个小时。
适宜的湿度就要求家里温度不能过高。
5. 要坚持户外活动,天冷也要尽量出去,哪怕时间短点。
但是室外污染指数较高的时候最好不要出去。
6. 要注意家里的三类污染物:烹调油烟,悬浮物(最好不要玩毛绒玩具,大量的小纤维妨碍孩子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加重呼吸道负担)和空调过滤网内的脏物(要注意清洗,另外,如果有一段时间不用空调,再次用的时候要打到最大档,开窗,多排排,同时孩子不要在现场)。
7. 鼻腔的耐寒能力高可以有效防止感冒,所以平时也要多锻炼。
8. 铁蛋白是人体内全能优质的天然抗菌素,所以非常重要。
奶是低铁且不易吸收,蛋黄里的铁吸收也不是非常好。
食物补充很重要:哺乳期母亲要保持高铁;添加辅食后,可以补充肝(或者肝粉),将芝麻碾碎了加入辅食中,吃枣(泥)并选择含铁米粉。
9. 锌可提高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免疫能力。
首选还是通过食物补充:坚果含量最高,同样可以将芝麻碾碎了加入辅食中。
海产品也含锌较高(比如牡蛎),且易于吸收。
如果真的缺,可以小剂量补充,即3-5毫克(不要超过8毫克),否则会影响铁的吸收。
10. 维生素AD和钙的缺乏会降低呼吸道纤毛运动,奶中的AD含量还是较低。
维生素C可有效提高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但只建议通过食物获取)。
11. 小婴儿别太瘦,胖乎乎的抵抗力更强。
12. 对孩子来说,晚22点到凌晨2点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最旺盛的时间,凌晨4点以后就基本不分泌了。
所以这段时间孩子一定要睡的好。
孩子最好不要晚于晚上21点睡觉,这样才能保证22点孩子熟睡。
13. 哄睡、抱睡、夜啼等都是睡眠习惯问题,是家长一开始没有做好。
一个习惯3天就可以养成,但是要纠正却需要成倍或更多的时间,突然改变又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所以一开始就要坚持正确的方式,孩子是可以自然入睡的。
14. 孩子的浅睡眠是非常重要的,是在长脑力(深睡眠长身体),所以浅睡眠时家长不要总是去抱去喂去哄,这样会影响孩子,不利于其自己从浅睡眠过渡到深睡眠。
一般来说一次深睡眠不会长过40分钟。
哺乳期间妈妈和宝宝不要靠得太近,否则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15. 现在孩子的肺活量普遍比以前低很多。
一个是户外活动时间较少,另一个是玩的太“文明”。
要让孩子多自由活动,别总是抱着,而且要多闹闹,多疯玩,要进行有氧运动。
16. 运动对钙质的吸收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不运动,骨头很难处于打开状态吸收钙进去。
因此运动(加速血液循环)和日光浴对于钙吸收很关键。
有些孩子一补钙就大便干燥,说明补充的钙都流失了。
因为血钙要保持一定的水平,多补后降钙素将产生,所以没有必要的多补钙反而会更缺钙。
17. 计划内的疫苗一定要打,不要因为一点点感冒湿疹就不打了。
计划外的疫苗建议打HIB,因为化脓性脑膜炎的后果比较严重。
身体素质不是很差的孩子可以不打肺炎球菌疫苗,因为肺炎球菌并不是很难治疗,而且肺炎球菌疫苗并不能阻挡其他很多类型的肺炎病毒。
如果一定要打,也最好是在一岁以后。
18. 一些家长给孩子选择IPV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在中国,这样做欠妥。
一些国家之所以用IPV的疫苗是因为小儿麻痹症在其国内已经灭绝。
但是中国目前还存在,所以最好还是选择OPV疫苗。
即便打了IPV,也最好再用一个疗程OPV。
19. 免疫力过强也不好。
比如类风湿和红斑狼疮就是免疫力过强出现的疾病。
所以不要随便给孩子吃免疫调节剂。
“转移因子”“匹多莫得”尚且算是比较安全的免疫调节剂,但也是孩子生病比较频繁的情况下才能吃。
“胸腺肽”“干扰素”“胎盘素”“卡介苗素”“左旋咪唑”的使用必须有明确的医疗指征。
20. 预防性用药:消化系统的保健可以用“保婴丹”;呼吸系统的保健可以用“猴枣散”;整体的保健可以用“至保定”。
21. 益生菌可以提高孩子免疫力。
益生菌包括乳酶生,合生元,金双歧,妈咪爱。
益生菌一般要吃三个月左右才能起到提高孩子免疫力的作用。
22. 孩子在腹泻时最好不用妈咪爱,因为妈咪爱中含有矿物质,治疗便秘用妈咪爱更好。
23. 在感冒流行期间,可以给孩子喝点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
如果孩子咳嗽了,加点川贝和罗汉果壳(不要核)。
注意,三岁以下小孩子不要吃甘草,会加重肾脏负担。
肺热用白梨。
24. 孩子大便干的话,可以放点南方的黄菊(像麦子皮一样的)。
25. 孩子能用的保健品:维生素AD鱼肝油可以吃,维E只有早产儿需要,维C只有预防或者感冒了才需要,维B族在谷物里大量存在,只有大量出汗和大量小便的健康孩子需要补充一些。
维C和B族都是不能在身体里蓄积的。
26. 孩子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最好是食物补充。
补钙多了就会缺铁缺锌,所以应该是真正缺乏了才补,而且也不能多补(补钙多的坏处前面提到)。
27. 牛初乳和人类的初乳是不一样的。
妈妈的初乳以及百天内的乳汁中含有IGA,对呼吸道免疫力非常有用。
但是牛初乳中不含有IGA,只含有IGG,这是大分子免疫球蛋白,虽然营养价值比一般牛乳好,但是对呼吸道免疫力的提高是不明显的。
28. 其实大部分孩子的身体是寒凉性的,火大的孩子比例较少。
所以不要轻易去吃清火类的东西。
孩子寒凉的一个表现是大便前干后稀,且寒凉的孩子容易消瘦。
29. 北方的孩子还是要以北方水果为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火龙果和猕猴桃凉性都较大,不要吃得太多。
30. 不要害怕孩子生病,要通过生病逐步让孩子练就不怕病菌侵袭的身体。
不要白白得一场病,一定要从中有所收获。
31. 当宝宝生第一场病,父母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勇敢地给宝宝自我战胜疾病的机会。
第二次生病,父母要再次作出努力,坚信宝宝一定能战胜病毒,比第一次还棒。
第三次生病,父母要踏踏实实,继续信任宝宝。
三次生病过后,就争取和疾病与药物说拜拜。
32. 孩子生病时父母的选择非常重要,到底是急于给孩子吃药打针,暂时把症状消除还是为了孩子以后长久的身体健康而懂得等待,懂得承担?爱不是焦躁,而是要会担当,这才是真正的爱。
33. 生病中的宝宝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父母尽量要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因为孩子对焦躁的情绪特别敏感,要让生病的宝宝感到温暖。
34. 孩子不怕和父母受穷,最怕家里不和谐,那样孩子会焦虑,免疫力会下降。
孩子生病后,也切忌家长间互相指责。
35. 感冒的误区:1,不能再让孩子冻着2,早吃感冒药3吃抗生素36. 孩子感冒如果只有流鼻涕和打喷嚏这两种症状,可以不吃药。
要多喝水,多睡觉,少运动,清淡饮食。
37. 如果孩子因为出汗受凉(外感风寒)而发烧,24小时内用生姜、红糖和葱白熬水喝。
两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用可乐熬这些喝。
38. 孩子如果咳嗽了(咳嗽并不是病,而是症状,是要把残物咳出来),首先食疗:梨,萝卜,橘皮水,也可放些金银花,川贝,罗汉果壳等中药。
另外,可以采取拍背咳痰。
39. 如果宝宝经常患呼吸道疾病,也不要随便打针输液,可以购买一台雾化吸入器。
只有重症病人才静脉输液。
40. 对于支气管哮喘,抗生素无效。
41.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反应,当体温超过38度,侵入体内的病毒难以继续繁殖。
孩子发热,首先要物理降温(这样不会降得过快),脱去多余的衣服,洗澡、擦身(孩子这时已经是一块热白薯了,一般情况下根本不会再怕受凉,但要护好肚子和脚)。
千万不要捂着,这样体温会骤升,高温惊厥。
物理降温无效时,可以使用药物。
42. 发烧的药物可以选用中药,如:柴胡、清开灵等。
西药主要就是常用的小儿美林、泰诺林、百服宁等。
但要注意吃西药降温要一点点降,不要一下子把体温降低太多,这样后期反而不好,孩子容易咳嗽等。
药可以一次半量或四分之一量吃。
43. 抗生素并不是退烧药,吃抗生素一定要有细菌感染的证据才能吃。
较常见的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肺感染,细菌性痢疾,细菌性肠炎才能用抗生素。
嗓子红不代表一定有炎症,大部分感冒都会嗓子红肿。
44. 腹泻并不一定就是细菌性肠炎,有可能是非感染性腹泻,如乳糖不耐受、蛋白过敏、消化不良以及受凉了。
白细胞高也未必代表就一定是细菌性肠炎,白细胞大于20,且有血CRP增高,且中性粒某种改变才说明有可能是细菌性的。
45. 对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很重要(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否则肠道反而容易被破坏。
腹泻时,千万不要上来就用抗生素,这样会把肠道的益生菌都消灭了。
可以先大剂量使用益生菌,再不行可以使用吸附剂类药物,这类药物不进入血液。
快速止泻很重要,最好尽快一次性解决。
顿服大剂量,如一次吃一天的剂量。
46. 对腹泻的原因要做准确的判断。
受凉了可以给肚子加加温,爸妈搓搓手捂捂孩子肚子或用暖水袋。
这时补充丢失的水分极其重要。
食疗也很重要:可以将米炒成黄黄的甚至焦一点来吃,藕,煮苹果泥都有收敛的作用。
47. 腹泻时不要吃绿叶青菜,也不要吃牛羊猪等红肉。
48. 超过三天一次大便就是便秘了,可以服用益生菌,也可以服用乳果糖口服液,但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改善。
不要用开塞露。
49. 治疗鹅口疮,可以使用碳酸氢钠+龙胆紫。
但是最重要的是找到病源和养护方式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