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兰州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成因及治理

兰州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成因及治理

多余 的空间增加交通供 给. , 区规模 的不 断扩大 , 另外 城 造成
了出行距离增加 , 出行对机动化的依赖程度加大. () 2 兰州市 城市功能分 布不合理 , 城关 中心 区是甘肃 和 兰州市 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 中心 , 中了行政 办公 、 集 金融商 贸 、 文化教育 、 科技信息 、 体育娱乐 、 生活居住 等功能. 东岗 、 雁滩 、 盐场三个组 团区域物 资周转 、 批发 、 储运 、 商业 贸易 、 居住 、 铁 路 场站 以及 工业用地相对 集 中, 就业 岗位 多 , 吸引 了大量 的
挤 , 北 不 畅. 市 区没 有 一 条 东 西 方 向 完 全 畅通 的 城 市 主 南 兰州
目前 , 城关 区常住人 口为 9 .7万人 , 口密度 4 7 9 0 人 1 5人/
平 方 公 里 , 超 出 承 载 能 力 . 量 务 工 人 员 涌 入 市 区 , 口聚 已 大 人
干道 , 东岗东路经庆 阳路到 中山路终止 , 向西形成断头路 ; 解 放 门立 交桥经 西津东路 、 固路 到西沙 桥终止 , 西 东西两 头都 是断头路 ; 定西路经民主西路 、 白银 路到解放 门终止 , 白银 路 西头 为断头路 ; 北滨 河路东 至徐家 山公 园 , 滨河路东 至莱 南 茵小镇 , 西至西 沙桥 , 东头为断头路. 南北方 向主干道 主要有 天水路 、 平凉路 、 昌路 、 金 静宁路 、 泉路 、 酒 中山路 、 敦煌路等 , 但受黄 河和铁路 等 因素 的影 响 , 断头路较 多 , 交通不 畅现象
3 52 9 6 5辆 ,0 间增 长 了 6 1年 . . 之外 来 车 辆 的增 多 , 一 4倍 加 进 步 加剧 了道 路 交 通 拥 挤 的 状 况 .

兰州市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

兰州市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

【】 9郭建锋,刘海英.论大学生 国家意识的培育思想教育研 究
【.20 , ( 2 『 09 】 1 ).
[ 】 学龙 . 国 家凝聚 力 的 内涵及 其构 成要 素 的探 讨 Ⅱ. 广 东 1曾 O 】 省社 会 主义 学院 学报 ,2 0 , ( ). 口 09 3
现代企业教 育
MOD R E T R R S E U A I E N N E P I E D C T ON
考虑到兰州市目前应该将载人能力放在首位以及轿车有限的载人能力应通过经济杠杆使道路交通设施停车位等有限的资料得到合理的配置和调节但是经济杠杆的作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用不是万能的必须依靠行政手段予以调控或禁限如根据通过前文分析知自行车不但载人能力是很强的而且绿色环保
21・月 下 0年 0 ・期 1 6
根本 途径 。 参 考文 献 :
【】 国主 义教 育 实施 纲要 [ .人 民出版社 ,19 1爱 M】 94
【 韩金 强.试 论 高 等 学校 中的 爱 国主 义教 育U. 西部 论坛 , 5 】 】
20 , ( ). 04 1
【 张莉 ,徐 国锋. 当前大学生爱Leabharlann 主义教育低效 的社会原 因 6 】
19 5
j 科 论 I 就 云
有 3 ,观 察两 周 。 天 ( )大概 计 算方 法 。为便 于 观察 ,可将 公 车按 照车 内乘 客人 4 数 的 多少 分 为 若 干类 ,对每 类公 车 人 数做 一 个大 概估 计 。在 将 每 类 公 车数 目乘 以这 类 公 车人 数 作 为公 车 人数 。对 于 自行 车 和轿 车 则直 接 记 录车辆 数 。 经 过 大概 估 计 ,将 公车 分 为五 类 。第一 类 :公 车非 常挤 5 人, 6 车 ;第 二 类 :公 车多 数 人站 ,有间 隙 ,4人 库 ;第 三 类 :公 车少 0 数 人 站 ,3 人, ;第 四类 :公车 刚 好坐 满 ,2人/ ;第五类 :公 5 车 8 车 车非 常 空 1人, 。 5 车

基于公共交通视角解决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

基于公共交通视角解决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

基于公共交通视角解决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摘要:兰州作为国内典型的带状河谷城市,城市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正常发展,给市民的出行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传统的不断修路建路只能导致恶性循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结合兰州市带状河谷地形提出解决公共交通问题是解决兰州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方法,进而对兰州市目前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公交车站点选择不合理、首末站点不均衡、线网差异过大等,最后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如:改善公交站点的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线网结构、合理规划公交站点等,真正解决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

关键词:兰州市交通拥堵公共交通Abstract:Lanzhou, as a typical ribbon Valley city in China, where urban traffic problem has been plaguing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problem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citizens’ travel and socio-economic. Traditional road’s unceasing construction and repairing only lead to a vicious cycle, which can’t solve the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 fundamentally. It is a fundamental method that combined with ribbon valley topography of Lanzhou and put forward solu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traffic congestion of Lanzhou. And then to analyze the current public traffic problems in Lanzhou, for example: The selection of bus site is unreasonable; First and last site is not balanced;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has a large difference, and so on. Finally I will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public traffic infrastructures, optimizing the network structure constantly, programming the bus stops rationally etc., so that we can solve the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 of Lanzhou really.Keywords: Lanzhou traffic congestion public transportation一、引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兰州市属于典型的河谷型城市,呈葫芦形的带状城市。

兰州交警调研报告

兰州交警调研报告

兰州交警调研报告兰州交警调研报告近期,兰州交警对该市交通状况进行了调研,以了解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以下是调研报告:一、道路交通状况:1. 道路拥堵现象明显:兰州市道路网络较为繁忙,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效率和工作生活质量。

2. 电动自行车乱象突出:兰州市电动自行车较多,但存在违规行驶、乱穿马路、违规停放等问题。

这些行为不仅威胁了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安全,也给城市交通秩序带来了困扰。

二、存在的问题:1. 缺乏专用交通道路:兰州市新建小区、商业区等地,往往缺乏专用交通道路,导致车辆、电动自行车与行人共用道路,交通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增加。

2. 道路设施不完善:部分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造成交通拥堵;部分路段交通标线不清晰,容易引发事故;交通指示牌缺失或损坏,给驾驶员带来困扰。

3. 电动自行车管理不规范:缺乏完善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导致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阻碍了交通流畅。

三、改进措施:1. 新建专用交通道路:在规划新区、商业区等地时,要充分考虑交通道路的设立,确保车辆、电动自行车和行人分离,以提高交通安全和流畅度。

2. 完善道路设施:及时检修和更新交通信号灯,优化交通信号时间,减少交通拥堵;加强道路标线的维护和刷新,标明车道、减速带等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规则;及时修复和补充缺失的交通指示牌,提供准确的导向信息。

3. 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加强巡逻和执勤力量,提高违章行为的查处率;增加电动自行车停放点,提供规范的停车场所,减少乱停乱放现象。

综上所述,兰州市道路交通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合理规划交通道路、完善交通设施和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等措施,将能够有效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交通安全和流畅度。

交通拥堵改善研究—以兰州市个别拥堵改善方案为例

交通拥堵改善研究—以兰州市个别拥堵改善方案为例

44交通科技与管理规划与管理1 项目背景兰州市中心城区高度集中的城市功能引发向心交通量的加剧,其交通需求增长迅速,供需矛盾加剧,导致城市的机能难以正常发挥。

中心城区道路结构失衡、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混杂,同时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导致道路车流量居高不下,甚至难以控制,造成中心城区内部出现多处出现交通拥堵点。

根据调查分析,兰州市交通受地形影响,拥堵呈现出东西不畅、南北不通的特点。

据此,本文主要选取兰州市的深安大桥-T088#通道、南滨河路路段(白云观—静宁北路)及天水路与雁滩路交叉口提出拥堵改善方案。

2 城市交通现状2.1 道路设施概况由于兰州市特殊的地理形态,黄河穿城而过,把城市一分为二,整个城市受到铁路、自然水系的阻隔,城市道路主干路稀疏,次干道呈现城关区集中、外围分散的特征。

兰州市中心城区现状拥有各级道路410 km,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为2.61 km/km 2,城市道路网密度比较低,而且城市断头路分布较多。

2.2 机动车发展现状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从2007年的26.3万辆,至2019年的109.5万辆,2007-2019年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平均增长率为12.5%,增长迅速。

尽管兰州市机动车增长快速,但是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形态以及居民出行习惯,机动车拥有率仍然偏低,未来机动车尤其是小汽车仍然保持高速发展势头。

2.3 居民出行时间分析兰州市居民的出行时间有两个大高峰,分别为早高峰和晚高峰。

早高峰为7:30-8:30,占全天的出行量比例为17.16%;晚高峰为17:30-18:30,占全天的出行量比例为14.07%。

2.4 交通运行现状兰州市由于城市的交通道路形态,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未能有效分离,其过境车辆对城区交通干扰非常大,严重的交通拥堵已经严重阻碍城市组团间的交流,限制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

目前城市交通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①市区道路服务水平偏低,交通拥堵严重;②市区东西交通瓶颈突出,制约组团间经济交流;③黄河两岸跨河交通压力增大,难以满足现状交通需求。

对改善当前兰州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对改善当前兰州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对改善当前兰州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的几点思考和建议马芝君【摘要】本文以当前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为着眼点,分析了兰州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的现状,提出了停止中心城区住宅土地开发规划审批,着力减少城关区建筑容量是从根本上治理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公共政策,疏散和引导市中心城区人口,以疏解交通拥堵;停止中心城区二次开发,宏观调控市中心城区交通等公共资源承载能力以缓解交通拥堵;建议把停车场建设和人防及地下空间合理利用纳入规划审批的强制性要求,以缓解停车难问题;分散城市功能、采取网状节点式多中心发展规划对交通拥堵具有“治本”的作用等具体措施。

全文对当前解决兰州市“畅交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名称】《甘肃科技纵横》【年(卷),期】2012(041)003【总页数】3页(P85-86,96)【关键词】兰州;解决拥堵;对策【作者】马芝君【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61 当前兰州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的现状和原因1.1 交通拥堵现状1.1.1 交通秩序混乱,拥堵现象普遍东西南北过境机动车辆纵横市区;学生上学放学、职工上下班和节假日是车流高峰期,极易发生拥堵,疏导困难。

1.1.2 东西饱和据交通警察总队调查资料显示:1998年兰州城区主干道南滨河路24小时交通流量为13478标台、西津东路22849标台、白银路16009标台、东岗西路19234标台;到2008年,上述4个地区的交通流量分别达到46127标台、69778标台、52649标台和42759标台,10年时间平均增长近3倍。

目前,中心城区各主要干道高峰时间交通流量已接近饱和。

特别是东岗东路、南北滨河路城关段以及白银路、庆阳路等10条道路,高峰时间交通流量饱和度已经达到或超过1。

根据交通工程理论,饱和度超过0.75时就容易发生交通拥堵,超过0.9时极易发生交通拥堵甚至交通瘫痪1.1.3 南北不畅兰州市区被分割为南北三大片区(黄河以北片、黄河以南铁路以北片、铁路以南片)跨越黄河、铁路的通道偏少。

兰州交通拥堵现状

兰州交通拥堵现状

兰州交通拥堵现状分析与治理方案******班级:土木085班学号:*********一、交通拥堵现状分析兰州市近郊四个行政区域内共有主次干道、支路共计285条,长401.06公里,面积1218.08万m2。

其中城关区主次干道、支路128条,长171.03公里,面积500.69万m2;有各类桥梁、地下通道174座,其中跨河桥梁7座,人行立交桥18座,地下通道23处,路网密度为每2.77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6.23m2,道路用地率仅占7.77%,由于历史欠账太多,远远低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规定15%~20%的标准。

由于黄河和铁路分割,兰州路网难以形成完整的系统。

随着城市建设的完善,城市各组团区域发展迅速,但是道路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规划城市主次干道746公里,目前建成不足50%。

东西主干道不足且兼顾过境、生活等多样性交通功能,路网系统性功能缺陷明显,没有形成联系各个组团区域的快速道路网络,通道上形成的瓶颈路段多。

同时,城区各组团区域内路网系统功能不明确,等级结构不合理,缺乏起集散作用的次干路和支路,断头路、瓶颈路普遍存在,道路网密度指标明显偏低,缺少城市快速干道,且路网系统中主、次、支道路网的比例失衡。

跨河交通设施不足,跨河桥梁少均加剧了交通拥堵问题。

兰州市地形也制约了公共交通发展。

受河谷型城市地形的限制,兰州东西狭长,南北不阔。

黄河和铁路线横穿城市,致使兰州市区交通东西拥挤,南北不畅。

兰州市区没有一条东西方向完全畅通的城市主干路,东岗路→庆阳路到中山路终止,向西形成断头路;解放门立交桥→西津东西路→西固路到西沙桥终止,东西两头都是断头路;定西路→民主路→白银路到解放门终止,白银路西头为断头路;北滨河路东至徐家山公园,西至西沙桥;南滨河路东至莱茵小镇,西至西沙桥,东头为断头路。

南北方向主干道主要有:天水路、平凉路、金昌路、静宁路、酒泉路、中山路、敦煌路等,但受黄河和铁路等因素的影响,断头路较多,“毛细血管”不畅现象较为普遍,均为导致兰州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原因。

兰州交通调研报告

兰州交通调研报告

兰州交通调研报告兰州交通调研报告根据对兰州市交通状况的调研,总结了以下几点:一、兰州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

尤其是早晚高峰期,市区的道路上车流量大,道路通行速度缓慢,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主要原因有:道路狭窄,不能满足车辆的通行需求;车辆数量增加,路段容量不足;停车场供给不足,造成车辆乱停乱放等。

二、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亟待加强。

尽管兰州市的公交车和地铁线路较多,但覆盖面和运营效率还有待提高。

我们调查发现,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较低,车辆拥挤、站点不足以及发车频率低等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建议加大投资力度,优化公交线路设置,提高公交站点数量,并增加公交车辆的运营数量,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三、非机动车出行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兰州市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数量众多,但对于非机动车出行的管理和安全措施还不够完善。

部分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不尊重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权,给非机动车出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提议制定相关的交通法规,加强对非机动车的执法力度,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四、交通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兰州市的交通信息化程度较低,市民很难及时掌握道路状况和公共交通信息。

因此,建议兰州市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完善交通导航系统和交通实时监测系统,方便市民出行。

同时,可以通过建设交通大数据平台,收集大量的交通数据,为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兰州市的交通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交通拥堵、公共交通系统建设、非机动车出行安全以及交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为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提高交通效率,兰州市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交通设施和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拥 堵 问题 不能有 效 的根 治 , 必将 对城 市的经 济发 展 带来 威胁 。文章 通 过 分析 造 成 兰州 市 交通拥
堵 问题 的主要 城 市现状 , 出四点建议 来改善 目前 的交通 状况 , 提 使其 能 够在今后 的城 市建设过 程 中
逐 步 趋 于 合 理 , 达 到 城 市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目的 。 并
设规 模受 限 。兰 州 自上 世 纪 八 十 年 代后 期 , 随着 经
滞后 , 多车 辆 占用 原本 就 不 宽 的行 车道 路 或 是非 很
机动 车道停 车 , 更有 甚 者 直接 将 车 辆停 在 人 行道 上 ( 甚至 占用 盲道 ) 严 重侵 占公共 资源 。 ,
2 3 城 市 规 划 管 理 对 城 市 长 远 发 展 考 虑 不 够 .
济条件下 无 法完 成 。
康 发展构成 严重 威胁 。
2 兰 州 市 的 交 通 现 状
2 1 当前 兰 州市的城 市 建设 格局 .
作为 东 西狭 长 的带状 城 市 , 兰州 自建 国发展 城
市建设 以来 逐渐形 成 了 以四条 平行 主要 道路东 西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第 2 3卷 第 9期 20 0 7年nc nd Te hn o n u Sce e a c ol gy
Z 3 No9 .2 .
Se 20 p. 07
兰 州 市 的 交 通 拥 堵 问题 分 析
由于 兰 州市 地 理 位 置 的制约 , 之城 市 历史 发 加
展 因素 、 口过 快增 长 因素等原 因 , 人 使得市 区建 筑物 密度过大 ; 市规 划 管 理 部 门对 建 筑物 退 建筑 红 线 城 的要求 没有 较 多考 虑 城市 的可 持续 发 展 , 多建 筑 很 物 紧贴 建筑 红线 建 设 , 今后 道 路 拓建 带 来 了空 前 对 的压力 。一 个 主要 因 素是 一 旦 道路 加 宽 , 就必 须 拆 除大量建 筑 物 , 使得 有 些 路段 道 路 拓建 在 目前 的经
两 山之 间 , 是我 国唯一 一个 黄河 穿城 而过 的城市 , 也 占地面 积 1 6 4平方 千米 , 口 2 0万 。受高 山 、 30 人 9 河
由于兰 州地处 内陆 , 济发展滞 后 , 经 使得 城市交
通基 础设 施“ 账 ” 多 , 欠 过 道路 现状水平 较低 , 功能混
新 数据 显示 O 6年全 市新增 机动 车 2 6 . 6万 辆 , O 比 5 年 增 长 1 , 来 道 路 压 力 巨大 。 ( 5 未 数据 来 源 : t h—
t / www. p: /

市道 路建设 跟不 上城市 发 展 的步伐 , 车 现象频见 , 堵
普遍 存在人 车混 道 的现 象 , 这些 交 通 问 题 已经 开 始 较为 严重 的影 响到城市 的建设 与发展 。对城 市道 路 交通 的关注 是保持 城 市 发 展 和谐 的基 础 , 市 建设 城 应 当更多地考 虑人 、 筑 与交 通 之 间 的 动态 发 展 关 建
快 , 市人 口、 筑 和 车辆 都 成 倍 增 加 , 多城 市 原 城 建 很
有 的 中长 期规 划在 引导城 市建 设上都 略显 滞后 。城
河南 岸 , 目前我 市 机动 车 保有 量 已达 2 4万余 辆 , 南 岸 的城市 主干 道每 天承 担着 8 % 以 上的交 通压 力 , O 而黄 河北岸 的 道路利 用率远 比南 岸道路 低的多 。最
流、 气侯 等 自然 条件 的 限制 , 市沿 河岸 方 向延 伸形 城
成带 状布局 , 这种 布 局 形 式 的主要 特 点 是 平 面结 构
乱, 已无法 满 足经 济高 速 增长 带 来 的交 通 需求 。随 着机 动车 保有 量 的不 断 增加 , 市 公共 停 车 场 建设 城
与交 通流 的方 向性较 强 , 其 发展 的弊 端 是城 市 建 但
王 立
( 州 理 工 大 学 设 计 艺 术学 院 , 肃 兰 州 70 5 ) 兰 甘 3 0 0
摘 要 : 随着 国 内经 济的 高速发展 , 市规 划及 道路 建设 在 国 内很 多城 市都 略 显 滞后 , 重影 响 了 城 严
城 市的 良性 发展 。 兰州 市由 于地 理位 置 、 济状况 等 因素 的制 约 , 得城 市道 路拥 堵 不堪 , 果 交 经 使 如
系。
cr n.
c / sw/ c d z 6 2 0 0 / n g f k s/ t/ 0 7 1
t 00 0 8 5 4 7 8 7 h m1 2 7 11 03 98. t )
2 2 城 市建 设“ . 欠帐 ” 多 。 太 无法满足 城市 发展 的需

兰 州市 呈 东 西 向延 伸 的 狭长 型 谷地 , 于南 北 夹
关 键 词 : 通 ; 堵 ; 划 ; 市发 展 交 拥 规 城
中 图 分 类 号 : 1 8 2 U 2F 1
穿 城市 的格局 , 中三 条 在黄 河 的南 岸 , 其 历经 整修 、
1 引 言
近 年来 , 内 经 济 飞 速 发 展 , 市 扩 容 速 度 加 国 城
扩 建及改造 , 目前 最 宽 的城 市 主干 道 仅仅 为 双 向六 车 道 。然 而 兰州重要 的政治 、 商业 、 区都 聚集在黄 住
济和社 会活 动 的发 展 , 以及 人 口的增 长 使得 机 动 车 辆 剧增 , 给道 路交 通带 来 了空前 压力 , 现有道 路交 通 设 施 已经不 能适 应 城 市 发 展 需要 , 时也 制 约 了其 同 经 济 的加 速发 展 。交 通拥 堵 问题 如果 不能得 到有效 解 决和根本 治理 , 将 对 兰州 经 济 的 持 续 、 必 快速 、 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