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细菌与病毒
小学科学第4课细菌和病毒(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4课细菌和病毒(教学设计)细菌和病毒:小学科学第4课教学设计引言: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第4课,介绍了细菌和病毒的基本概念。
本篇教学设计将基于这个主题,设计一个可参考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作用,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菌和病毒是微生物的两个主要类别。
2. 辨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3. 了解细菌和病毒的作用,包括有益和有害的方面。
4.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和公共卫生习惯。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白板。
2. 细菌和病毒的图片、图表或示意图。
3. 小组活动所需的素材。
三、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触发学生思考的引言,如“当你生病的时候,医生经常会告诉你需要休息和吃药。
但你知道为什么会生病吗?导致疾病的原因是什么?”2.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并请他们与周围的同学分享观点。
探索:1. 通过展示图片或图表,介绍细菌和病毒的外观特征,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深入探究细菌和病毒的特点和功能。
3.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开放性问题,如“细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但它们的结构有何不同?”,“细菌和病毒哪一个更小?”等等。
解释:1. 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细菌和病毒的基本概念,并展示相应的示意图或动画。
2. 强调细菌和病毒的生长方式、传播途径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影响。
3. 通过示例,解释一些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感冒、流感、肺炎等,并讨论防范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
拓展与巩固:1. 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他们设计一份海报,展示细菌和病毒的特点、作用和防范方法。
鼓励学生创意发挥,可以使用图片、文字、漫画等形式。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并互相评价、提出问题或给予建议。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的重要性。
四、课堂活动建议1. 观察与比较:提供不同的细菌和病毒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形态特征。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上-《细菌和病毒》习题(二)

《5 细菌和病毒》习题
一、判断题
1、有的细菌和病毒用肉眼能看到,有的细菌和病毒又能够肉眼看不到。
()
2、2002年在我国爆发的,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生活的传染病非典型肺炎(SARS)是有病毒引起的。
()
3、霉菌可以用于食品加工,所以发了霉的食物是可以吃的。
()
4、野外所有的蘑菇都可以食用。
()
5、我们可以把森林中采来的所有蘑菇都制成食品。
()
二、选择题
6、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A.干燥的皮鞋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C.潮湿的粮食堆
D.潮湿的沙土地
7、下列哪个不是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
A.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有机物质
D.维生素
三、简答题
8、细菌和病毒的区别?。
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细菌和病毒》

细菌对人类的影响
有益影响
一些细菌对人体有益,如乳酸菌 能帮助消化、增强免疫力,益生
菌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等。
有害影响
一些细菌对人体有害,如引起食 物中毒、感染疾病等。其中,一 些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霍乱弧菌 等能引起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双重作用
还有一些细菌在特定条件下对人 体既有益又有害,如大肠杆菌在 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一旦 进入肠道以外的部位就可能引起
感染。
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物质循环
细菌在自然界中扮演着分解者的 角色,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 排泄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促
进物质循环。
土壤改良
一些细菌能将空气中的氮固定到土 壤中,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它们 的代谢产物也能改善土壤结构。
生物防治
一些细菌能分泌抗生素等物质,抑 制或杀死有害微生物,对生物防治 具有重要意义。
04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避 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饮食卫生
不吃不洁食品,不喝生水,生 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 间关闭门窗。
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与患病者接触,不要 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
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观察和实验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特 征和繁殖方式。
XX
PART 03
病毒的生活习性及影响
REPORTING
病毒的生活习性
寄生生活
病毒是一种寄生物,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 存和繁殖。
专一性
病毒通常只能感染特定种类的细胞或生物体,具 有高度的专一性。
变异能力强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简单,容易发生变异,产生新 的病毒株。
六年级上册病毒细菌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病毒细菌知识点病毒细菌知识点病毒和细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微小生物。
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对我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六年级上册关于病毒和细菌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病毒病毒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物体,它无法自行繁殖,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
病毒通常由蛋白质壳和核酸构成。
以下是一些有关病毒的重要知识点:1. 感染方式: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通过接触感染的物体或者进食感染的食物传播给人体。
2. 病毒种类:病毒有很多种类,例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不同的病毒引起不同的疾病,有些疾病比较严重,有些则较为轻微。
3. 病毒感染:当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它会侵入细胞并利用细胞内的物质进行复制。
在这个过程中,病毒会破坏宿主细胞并释放出新的病毒颗粒。
第二部分:细菌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虽然有些细菌会引起疾病,但大部分细菌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身体的正常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有关细菌的重要知识点:1. 形状和分类:细菌可以根据它们的形状和结构进行分类,常见的细菌形状有球状、杆状和螺旋形。
2. 细菌的功能:细菌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些细菌能够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有些细菌则能分解死亡生物体,帮助循环利用营养物质。
3. 细菌感染:有些细菌会引起传染病,如结核病、肺炎等。
细菌感染可以通过空气、食物、水或者接触传播。
第三部分:预防措施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可以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威胁,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的重点:1. 勤洗手:经常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2. 遮嘴掩鼻:当你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遮住口鼻,以防止病毒和细菌通过口腔和鼻腔传播。
3.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保持整洁的环境,减少病毒和细菌繁殖的机会。
总结:病毒和细菌对我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了解病毒和细菌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感染的威胁。
小学科学六年级《细菌和病毒》

如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等食品,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酒 类等食品。
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如利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疫苗制备等,利用细菌基因组学进 行基因治疗和药物研发等。
03
病毒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杆状病毒
常见的杆状病毒包括烟草花叶病毒和噬菌体,它 们呈长杆状,由核心和衣壳组成。
球状病毒
假设和实验
学生将根据他们所看到的内容,提 出关于细菌和病毒特性的假设,并 设计实验来验证他们的假设。
数据分析和解释
学生将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他们 将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分析和解 释数据。
结论
学生将根据他们的实验结果得出结 论,并以报告的形式呈现他们的发 现。
安全与伦理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安全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则。例如, 他们应该穿着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安全眼 镜和手套等;他们应该避免处理危险化学品和设备等。
伦理
学生应该遵循学术诚信的原则,确保他们的实验结果真实可 靠。未经授权不得更改实验条件或数据。如果需要引用其他 人的工作,则需要正确引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是起点,也是关键。观察包括用感官和仪器观察,以 及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03
形成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它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设计实验是为了 验证或否定假设。进行实验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得出结论。
本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活动
观察和记录
学生将观察细菌和病毒模型,并记 录他们所看到的内容。
微生物学的发展
03
自列文虎克之后,微生物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
们对微生物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细菌与病毒》教学课件(共14张PPT)

活动过程
认识病毒
交流搜集的资料
病毒个体非常微小, 绝大多数要在高倍的电子 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大约3 万个病毒才相当于一个细 菌那么大。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
活动过程
认识病毒
乙肝病毒模型
番茄花叶病毒模型
病毒也是一类微生物。
冠状病毒模型
活动过程
资料卡: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 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专 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 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 细菌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活动过程
细菌的繁殖
小游戏: 在1号杯中放1粒大米, 在2号杯中放2粒大米, 在3号杯中放4粒大米, 依次倍增....
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微生物》- 细菌与病毒
青岛版《科学》
材料准备
显微镜
思考:细菌和病毒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
导入新课
细菌与病毒广泛存在
空气中
水中
手上
头发上
思考:细菌和病毒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
活动过程
交流搜集的资料
认识细菌
细菌个体十分微小, 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大约10亿个细菌才相当 于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算一算:假设一个细菌每隔20分钟分裂 一次,1个小时后会有多少细菌?
活动过程
讨论交流: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食品发酵 生产沼气
增加土壤肥力
细菌
使人生病
你
还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微生物《4细菌和病毒》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微生物《4细菌和病毒》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菌和病毒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掌握细菌和病毒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资料分析,探究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和传播途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微生物”中的第四课。
在前两课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探究微生物中的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特点。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知识,探究它们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从而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形态、结构和特点的认识尚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资料分析,自主探究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特点,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重难点重点: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分类;细菌和病毒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
难点:理解细菌和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探究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途径。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4细菌和病毒》。
在我们的生活中,细菌和病毒是无处不在的。
它们对人类和动物都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细菌和病毒究竟是怎样的生物呢?它们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
生:老师,细菌和病毒是不是都是微生物?师:是的,细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生物界中非常微小的一类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二)新课1. 探究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师:首先,我们来探究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请同学们拿出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样本。
在观察过程中,请注意记录下你们看到的内容。
生:老师,我们看到了很多小的圆形细胞,它们看起来像小球。
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这些小圆形细胞就是细菌。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组成。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细菌和病毒 同步练习(含答案)

4 细菌和病毒同步练习(含答案)课堂回顾认识细菌和病毒根据形态写出细菌或病毒模型的名称。
(1)病毒和细菌最大的不同是病毒没有,由和组成。
(2)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和。
基础训练1判断题。
(1)(大肠杆菌噬菌体是细菌病毒。
()(2)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中。
()(3)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微生物。
()(4)细菌个体十分微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5)随着对病毒生长、繁殖等规律的认识,人类不但能够克服病毒的危害,还可以改造病毒为类服务。
()(6)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可以预防、控制传染病。
()2选择题。
(1)下列疾病不是病毒引起的是( )。
A.狂犬病B.色盲C.腮腺炎(2)下列对人类有害的细菌是( )。
A.黄曲霉菌B.乳酸菌C.益生菌(3)下列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是( )。
A.番茄花叶病毒B.霉菌C.大肠杆菌噬菌体(4)对于微生物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类繁多B.生长繁殖慢C.分布广泛(5)引发肠炎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B.大肠杆菌C.流感病毒(6)酵母菌可以用来制作( )。
A.面包B.酸奶C.醋(7)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我们远离有害的细菌和病毒。
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吃苹果之前,要洗干净B.没有煮熟的肉类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所以煮肉只要五分熟C.家里面的宠物狗要经常洗澡素养提升3材料分析题。
细菌的适应能力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
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可见,细菌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菌的繁殖能力强,一个细菌如果每隔20分钟分裂一次,1变2,2变4,4变8……一直这样分裂下去,一昼夜可以分裂72次,就能获得47万亿亿个后代;36小时可分裂108次,产出的全部菌体能在地球表面累积1尺多厚!(1)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和,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
1、利用细菌或病毒制成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 2、通过垃圾腐烂的现象,发现细菌可以分解动 植物的尸体。 3、大肠杆菌可以治疗白血病。 4、乳酸菌对人类健康的功效有:增强免疫能力、 抗癌与减少病原细菌生长。 5、制醋要用醋酸杆菌,蒸馒头需要的酵母菌 等。
活动3:让我们更健康
第五课
细菌和病毒
细菌的图片
螺 旋 菌
链球菌
显 微 镜 下 的 杆 菌
显微镜下的螺旋菌
细菌的特点:
细菌体积小, 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 多数细菌繁殖迅速,表面具有弹性的细胞 壁。
病毒的图片
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
病毒的特点
病毒比细菌小的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细菌可以引起的疾病:
大肠杆菌可以引起以下病症:腹膜炎、 胆囊炎、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腹痛 和便血等;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肺炎;
细菌引起的化脓性中耳炎;痢疾杆 菌会使人患细菌性痢疾等。
病毒引起的疾病:
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流行性 感冒是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百 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儿童呼吸道 传染病;肝炎病毒会使人患肝炎;口蹄 疫病毒会侵害动物,人使用后会中毒发 病;非典病毒等。
判断这些图中的做法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健康,说说自己 的理由?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1)经常洗澡,勤换衣服。 (2)睡前不吃糖果,按时刷牙。 (3)不吃不洁净、腐败变质的食 物。 (4)不喝生水,生吃蔬菜瓜果要 洗净。 (5)定期注射疫苗。 (6)勤锻炼,保持健康心态。
拓展1:做酸奶
(1)按照书上的步骤制作酸奶。
拓展2:细菌的繁殖
模拟实验:细菌繁殖的演示实验 (1)用连续对折报纸的方法模拟细菌的 繁殖。
和同桌说说你 今天的收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