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线条是如何实现艺术家个人情感表达的

合集下载

浅谈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

浅谈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

浅谈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它以线条勾勒出了中国绘画独特的审美形态和情感表达。

而在中国画中,线条作为表现形式之一,其情感表现也是相当丰富和独特的。

线在中国画中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递方式。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

线在中国画中常常被用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在中国画中,人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对象,而线条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通过不同的线条处理,画家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愁喜忧愤等各种情感。

用粗犷有力的线条表现出英雄的豪迈与勇猛,用流畅柔和的线条表现出女性的婉约与温柔,用疾飞飘逸的线条表现出人物的忧郁与孤寂等等。

这些线条的表现使得中国画作品更具张力和生命力,也更具有观赏性。

线在中国画中也常被用来表现自然的情感。

中国画中的自然风景是一个重要的表现对象,而线条则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

通过线条的勾勒,画家可以表现出自然界的雄浑壮丽、绵延无垠、气势磅礴,也可以表现出自然的婉约柔美、曲折婉转、意蕴悠远。

线条的处理可以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具有艺术张力。

在山水画中,通过线条的表现,可以表现出山峦的险峻与曲折,水流的潺潺流淌,树木的葱茏丰茂等等。

这些线条的表现给观赏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更具有审美价值。

线在中国画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表现方式,无论是表现人物的情感、自然的情感、还是表现内心的情感,线都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表现手段。

通过线条的处理,画家可以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情感,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具有观赏价值。

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至关重要,也是中国画家们不断探索的方向。

在以后的中国画发展中,我们相信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将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也会为中国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更多的中国画家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更多的情感表达,使得中国画作品更加具有个性、传神和观赏价值。

我们也期待更多的观众能够通过线条的表现来感受中国画作品所传达的丰富情感,体验到其中的审美魅力。

用线条表达情感与个性

用线条表达情感与个性

用线条表达情感与个性线条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元素之一,它独特的特性能够生动地表达情感与个性。

线条的形式多样,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节奏、力量和态度。

在绘画、插画和设计等领域,线条的运用能够带来丰富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能够传递作者的内心情感与个性。

本文将围绕线条如何表达情感与个性展开探讨。

1. 线条的形式与力度线条的形态和力度是表达情感与个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柔和的曲线线条能够传递出温柔、柔情的情感,而直线线条则具有刚毅、果断的个性。

绘画中,当我们使用曲线线条来勾勒出柔美的形状,画面中会呈现出一种柔和、舒适的氛围,给人以愉悦和宁静的感受。

相反,使用直线线条时,画面会显得坚定、有力,给人以稳重和决断的印象。

2. 线条的节奏与速度线条的节奏和速度也是表达情感与个性的重要因素。

快速而有节奏感的线条能够传递出活力、激情,凸显个性的独特魅力。

当我们使用流畅而有力的线条来表现瞬间的动作或运动,画面中会充满生动感和活力,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冲击力的感觉。

相反,缓慢而有规律的线条则表达出一种平静、宁静的情感,彰显出内敛和深思熟虑的个性特质。

3. 线条的颜色与厚度线条的颜色和厚度也能够对情感与个性的表达产生影响。

色彩鲜艳的线条给人一种活泼、开朗的感觉,展现出个性的张扬和外向。

而黑白线条则更加简洁、内敛,更能体现出冷静、深思熟虑的情感与个性特质。

此外,线条的厚度也会影响情感与个性的表达。

粗线条通常给人一种勇敢、坚定的感觉,而细线条则展现出细腻、敏感的一面。

4. 线条的排列与组合线条的排列和组合方式也会对情感与个性的表达产生影响。

直线的平行排列通常给人一种严谨、规律的感觉,传达出一种秩序、井然有序的个性特质。

而线条的交错和纵横交织则能够表现出一种自由、开放的情感和个性。

此外,线条的组合方式也能够创造出各种独特的形状和结构,进一步丰富表达的内容。

综上所述,线条作为艺术创作中重要的元素之一,能够有效地表达情感与个性。

通过线条的形态、力度、节奏、速度、颜色、厚度、排列和组合等方面的变化,艺术家能够在作品中清晰地传递出内心情感和个性特质。

浅谈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

浅谈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

浅谈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线在中国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它在画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线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勾勒轮廓,它更多的是通过不同的张力、曲直、浓淡等表现形式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在中国画中,线的运用不仅仅是一种技法,更是情感的传达和表现。

下面我们将就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进行深入的探讨。

1. 线的表现形式线在中国画中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有力的、柔美的、细腻的、粗犷的等。

这些不同形式的线条都可以表达画家的不同情感。

有力的粗线可以表现出画家内心的激情和力量,而柔美的线条则更容易表现出画家内心的温柔和细致。

线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画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选择适合的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线的张力和曲直3. 线的浓淡和虚实线在中国画中的浓淡和虚实也是情感表现的重要手段。

线条的浓淡可以表现出画家内心的沉郁和明快,而虚实则更容易表现出画家内心的虚幻和真实。

线条的浓淡和虚实可以通过不同的墨色和笔法来表现,这些都是表达画家情感的重要手段。

二、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1. 爱国情感在中国画作品中,线条往往可以表现出画家对祖国的深厚的爱国情感。

通过线条的刚劲有力和纵横交错,可以表现出画家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有些作品中的线条可以清晰地表现出中国古代建筑和自然山水的形态,这都是画家对祖国的深情表达。

2. 情感的丰富和复杂中国画作品中的线条往往能表现出丰富和复杂的情感。

一些线条清丽流畅,可以表现出画家内心的舒畅和欢快;而有些线条凌乱深沉,可以表现出画家内心的忧郁和沉重。

线条的情感表现在中国画中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它可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感状态,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和丰富。

3. 线条的神秘和超现实主义1. 线条的精准和生动2. 线条的变化和重复3. 线条的留白和填充线在中国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感表现手法,它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表现方式来传达画家内心的情感。

线条的精准和生动、变化和重复、留白和填充等都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技法,它们可以为作品增添更多的艺术魅力和神秘感。

浅谈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

浅谈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

浅谈线在中国画中的情感表现
线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能够表现出画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线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例如细、粗、曲、直、长、短等,不同的线条特色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这些情感会影响着观者对于画作的感受和理解。

首先,线条的细腻和粗壮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例如,细腻的线条通常用于表现一些细节和柔和的情感,比如画中的花瓣和绣品等。

这样的线条能够体现作者对于细节的关注和对于柔和情感的追求。

相反,粗壮的线条则用于表现一些沉重和有力的情感,或者是表现一些宏大的场景和气势磅礴的画作,这种线条通常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让观者感受到画作的力量和张力。

其次,线条的曲直程度也会对情感表现产生影响。

曲线代表了柔和和优美的感觉,例如一些山水画的山峰和流水,这些曲线能够表达出柔软和灵性的感觉。

而直线则具有简洁和有力的感觉,能够表现出画者对于力量和稳定感的追求。

此外,线条的长短也会对情感表现产生影响。

长线通常用于表现画面的宽广和深度,能够让观者感受到画面的开阔感和视觉上的远距离。

而短线则用于表现画面的细节和精致感,能够展现画者对于细节的关注和精湛技法的表现。

例如,中国画中的石头、花草等细节部分,就是通过短线的堆积和排列来表现的。

总之,线条是中国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通过细腻和粗壮、曲直和长短等不同特征,表现出画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这些情感和意境,能够触动观者的内心,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画作。

因此,在绘画时,应该充分考虑线条的特点和情感表现,用最恰当的线条来表现出画作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论线条在油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力

论线条在油画创作中的情感表现力

从早期的中国绘画来看,无论是花鸟、山水还是人物都离不开线条,这就决定了线条在中国画中占主导地位,甚至可以将我们视为国粹的中国画称为“线条的艺术”,这一点也促使线条在中国油画中占据一定地位。

从西方的美术史来看,表现主义大师们在线语言系统中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马蒂斯、毕加索、康定斯基等表现主义艺术家,发现了线的独立表现功能。

康定斯基曾在《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中提到:“在几何学上,线是一个看不见的实体,它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

因而它是由运动产生的。

”因此,线条最能记录艺术家在创作时被物象所感动而呈现出来的情绪的变化状态。

一、线条的美学意味线的任何变化都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即作用力和方向。

作用力不同或方向不同,线条随之而变化。

这就决定了线的内在精神必然表现为运动张力和方向。

运动方向和张力的不同,所产生的联觉反应自然也有不同,促使人内心的精神情感处于不同的状态,所以这时的线是可以传递美感和表达情感的。

自古至今,中国人讲究的是含蓄和委婉,这些气质反映在画面上就是象征和写意,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寥寥几笔便能表现事物的含义。

祖先们对线的运用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中国书法还有绘画。

太极图中简单的阴阳鱼,仅仅一条线便能由静生动,由有限至无穷。

书法上,从最初的甲骨文象形会意到金文、篆书,再到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每一种字体都不是随意涂鸦或者是任性抒写,而是有着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展示了浑厚、典雅、刚劲、随性、豪迈或率真。

线条在这个过程中尽情挥洒。

线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由基本的线条生发出无穷无尽的艺术形式,还承载着中国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智慧。

二、油画创作中线条的情感体现(一)唤起情感无论是写生或者是创作,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针对同一个景物,不同的艺术家画面的效果截然不同。

艺术造诣低的绘画者,画出来的东西大多只停留在临摹或复制物象的表面,简单地把眼睛看到的东西挪到自己画面里,就是画得很细致也索然无味;绘画艺术造诣高的画者,一定是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而注入情感的一种方式正是通过线条的表达。

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情感和情绪

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情感和情绪

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情感和情绪在艺术创作中,线条和色彩是表达情感和情绪的重要元素。

通过运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技巧,艺术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传达给观众。

这篇文章将探讨线条和色彩在艺术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们的情感体验。

一、线条的表达情感和情绪线条是视觉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它可以是直线、曲线、粗线或细线,每一种线条都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在表达情感和情绪方面,线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运用:1. 曲线线条:曲线线条通常被认为是柔和的线条,能够传达出柔情脉脉的感觉。

例如,一条优雅的曲线可以表达出安静、温暖、亲近的情感。

相比之下,尖锐的曲线可能会带来紧张、不安或充满活力的情绪。

2. 粗线和细线:粗线和细线也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粗线通常被用来强调力量、稳定和坚定,而细线则能够传递出柔和、细腻的情绪。

通过交织使用粗线和细线,艺术家可以营造出复杂的情感氛围。

3. 疏密有致的线条:线条的密度和间隔也会影响情感的表达。

短而密集的线条可以带来紧张和焦虑的感觉,而长而稀疏的线条则可能传达出轻松、舒适的情绪。

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线条的疏密,可以使观众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

二、色彩的表达情感和情绪色彩是艺术作品中另一个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暗示和象征意义,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色彩来创造出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

1. 暖色调和冷色调:暖色调,如红色、黄色和橙色,常常被用来表达热情、活力和喜悦等积极的情感。

相比之下,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和紫色,通常被用来传达冷静、沉静或忧郁的情绪。

通过巧妙地在作品中使用暖色调和冷色调,艺术家能够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

2. 对比色的运用:对比色是指在色彩环中相对位置相对的两种颜色,如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等。

通过使用对比色,艺术家可以产生强烈而鲜明的效果,以吸引观众的目光并表达出情感上的冲突和张力。

3. 色彩的饱和度和明暗度:色彩的饱和度和明暗度也会影响情感的表达。

浅谈线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浅谈线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浅谈线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线,作为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之一,在美术作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存在感。

它不仅仅是连接和界定形状的工具,更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的媒介。

在艺术作品中,线可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和效果,通过线的运用,艺术家能够展现他们的创意和想法。

接下来我将浅谈线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首先,线可以用来勾勒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在绘画和素描中,线是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

通过使用不同类型和粗细的线条,可以勾勒出人物、风景、建筑等物体的轮廓,使其有立体感和形状感。

线条的弯曲程度和方向也能传达出物体的形态和运动的变化。

例如,一条弯曲的线条可以表达出柔美的姿态,一条垂直的线条可以表现出坚实的结构。

线条的运用使观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物体。

其次,线能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纹理效果。

艺术家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技法,例如交叉、重叠、交错等,使线条看起来有纹理和质感。

这使得观者能够感受到物体的触感,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例如,在素描中使用交叉的线条可以表达出物体的光影变化,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另外,线的稠密程度和长度也可以影响纹理效果的表现,例如稠密而短的线条可以表现出柔软的质感,稀疏而长的线条可以表达出粗糙的质感。

线还可以表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意图。

线条的粗细、弯曲程度、长度等可以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状态。

例如,粗重的线条可以表现出力量和坚定,细小的线条可以表现出温柔和细腻。

线条的弯曲和变化也可以表达出艺术家内心的变动和思想的转变。

另外,颜色的运用也可以进一步增强线的表达力,例如使用红色线条可以表现出紧张和激动,使用蓝色线条可以表现出冷静和平静。

此外,线还可以用来组织整个画面的结构和节奏。

线条可以连接和分割不同的元素,形成有机的整体。

通过线条的排列和运动,艺术家能够创造出不同的节奏和节奏感,使画面更加有活力和韵律。

线条所形成的方向和形态也能够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例如垂直线和水平线可以分别表现出静态和动态的感觉,曲线可以表现出流动和变幻的感觉。

线条交织的自我表达

线条交织的自我表达

线条交织的自我表达线条,是一种抽象又具体的表达形式。

它可以代表形状、轮廓和结构,也可以传达情感、意向和个性。

在绘画、设计、建筑等领域,线条被广泛地应用,并成为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线条交织的自我表达,正是通过线条的运用,展示个体的独特个性和内在世界。

一、线条的多样性和表现力线条的多样性让其成为自我表达的重要工具。

细线、粗线、直线、曲线,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

细线可以表达柔和、细腻的情感,而粗线则能呈现力量、冲击的感觉。

直线代表着秩序、稳定,曲线则具有柔和、流动的特点。

通过在作品中灵活运用这些线条,个体可以传递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线条与艺术创作1. 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表现在绘画艺术中,线条是构成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画家们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向等特点,来表现所描绘对象的形态和结构。

线条可以用于勾勒出一个人的轮廓,也可以描摹出树木的枝叶。

通过巧妙运用线条,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并通过线条的交织展现其独特的自我表达。

2. 设计艺术中的线条运用线条在设计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线条的运用来强调空间的结构感和流动感。

曲线的运用可以增添柔和的氛围,而直线则能突出简洁、利落的特点。

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线条,设计师可以打造与个体性格相符合的空间,实现自我表达。

三、个体的自我表达与线条的选择个体的自我表达需要通过线条的选择来实现。

不同类型的线条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意向。

在自我表达中,个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和特点选择适合的线条。

喜欢力量、冲击感的个体可以运用粗线条来表达自己的个性,而崇尚柔和、细腻的个体则可以借助细线条来展现内心的情感。

通过选择合适的线条,个体可以更加准确地传达出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四、线条交织下的美好世界当线条相互交织,形成错综复杂的图案时,个体的自我表达也变得丰富多样。

交织的线条可以形成独特的图像,像是一段个体的自白。

当不同类型的线条交错在一起时,表达的信息更加复杂而立体,展现了个体丰富多样的内心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线条是如何实现艺术家个人情感表达的作者:苏若云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11期
摘要:线条是艺术家用绘画工具在描绘客观事物和表达主观思想时在画布上留下的痕迹。

虽为一种技术因素,但也传达出画者的艺术内涵与文化素养,同时也是展现画家艺术个性与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线条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观感,成为艺术家自身兴趣、品位、艺术修养与传达感情的窗口,显现了艺术家个人的特点。

关键词:线条;艺术家;个人情感
1 线条是生命情感传递的载体
线条不是真实存在的,它不具有物质性。

线条始于艺术家通过绘画来表达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是遵循着审美规律应运而生的。

线条是用来传达艺术家个人性格和主观情感的一种手段,因此艺术家们用线的风格迥异。

线条的美感来源于艺术家的自身修为与丰富内涵,它是眼心手和谐统一,同时作用下的产物。

“艺术作品本来就是艺术家独特的、视觉知觉对象,以他的选择能力,所得出的自由形式。

”(哲学家费德勒语)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线”的绘画表现形式亦有一些差异:东方画家注重神韵、意境的表达,在线的运用上亦重视表现情感,作品中追求形不到而意到,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和装饰感;西方画家作品中的线则更具理性。

在宏观而概括的东西方划分下,线条的表现力因不同艺术家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质再次得以更细的区分,往往与作者的情感及主观意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线条是艺术家真情实感的一种载体,它们的面貌体现了艺术家的个性风格以及精神世界,没有情感就没有了艺术源动力。

梵高说:“有时情感非常强烈,使人简直不知道自己是在工作……笔划持续连贯而来,好像一段话或一封信中的词语一样。

”塞尚说:“画面自有其真实性”,我们在大师的作品面前之所以感动,是因为伟大的作品一定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

另一方面,我相信凡是能震撼人们心灵深处的作品,一定凝固了画者饱满的深情,画面不只是画家精神的载体,它传递了画家所赋予的人性或神性光辉,这才是作品动人之处。

“我画我自己的现实”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洛这样说。

绘画中没有情感表达,笔墨再多也不能成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没有带上特殊的心情,再美的模特儿,也会被熟视无睹,也只是空的躯壳,并不感人。

线条源自绘画技法,始于画家自身的个人修养和个人风格特点。

中国画讲究“骨法用笔”。

就好比歌唱家的歌喉,旋律中的音符,它细腻而全面地创建了一幅优秀画作的审美底蕴。

2 艺术家通过线条表达个人情感
个人情感是一个综合作用下的产物,是天性、所处时代、生活经历等结合后面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现。

而线条作为实现个人情感表达的形式,则会根据具体心绪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力。

此文以艺术家蒙克和比亚兹莱为主要分析对象,具体看待线条如何实现艺术家个人情感表达。

2.1 蒙克(Edvard Munch)
幼年丧母,姐姐被肺结核夺去了生命,妹妹又患上了精神病。

童年时的不幸成为了蒙克的个人经验,以至于其一生的创作都深受影响。

他曾在童年时期编写了一本附有插图的“日记”,日记最后一部分写到了关于对艺术原理的观察,其中很独特的一点就是他对体验态度和观察反映事物的标准有着极端的主观性的体验和支持。

蒙克将这种创作扩展为一种客观和表现主义方向,这种情绪内容是很重要的。

蒙克最著名的《呐喊》中骷髅一样的面庞、血一样的晚霞,扭曲的人物形象,在表达这些张裂的情感的时候,蒙克的用线可谓生动固执,整幅画面除了个性鲜明的色彩有助于情感表达外,最击中人心的就是粗粝的线条,压抑里透出狂放,线条营造出整个画面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恐慌、惊惧、甚至透过线条能听到骷髅人发自心底充满尖叫的声音。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描写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和眼睛的线条和色彩。

我不画我做见到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


2.2 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
曲线是比亚兹莱插画中最重要的语言元素之一,通过曲线传达了温柔、缠绵、流动、自由、柔和等情感因素,这也正是比亚兹莱被誉为唯美主义大师的重要原因。

比亚兹莱的线条艺术就这样在线的长短繁简快慢全在随意中自然流露、随势乘机的独特魅力。

线的疏密、走向、强弱等形态会使画面产生沉静、骚动、悲恸、愉悦等不同感觉,线条往往暗示和记录着艺术家的情感变迁。

十九世纪日本浮世绘版画传入欧洲,比亚兹莱吸收了日本浮世绘中酣畅淋漓且具有高度装饰性的线条。

用线条来界定轮廓,用未加描摹的空白背景营造空间感,以简化的方式追求形式的统一,经过个人的艺术创作后呈现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其代表作《莎乐美》讲述的是一个爱情世界里由爱转恨的故事,在“THE CLIMAX”这一节的插图里莎乐美的刻画中,衣饰采用了中国白描式的手法,只是显得更为克制,简练而又理性。

表达出了莎乐美终于获得自己心爱人,却是一颗已死去肉身的头颅时的凄凉的悲怆美。

由弧线所分隔的黑白背景空间蕴藏着动感,居于右上方的莎乐美手捧约翰的头,做出准备亲吻的姿势,约翰头颅所滴下来的血开出了罂粟花,血滴花束形成的直线背景的弧线与鳞片状的圆形成对比,共同构成画面的均衡。

这种特殊动感的线条将画面主题表现得更具戏剧性和感染力。

随着画风的日渐成熟,比亚兹莱的线条更成为通往比亚兹莱内在真实的道路,使我们透过一根根线条潜入画中人物和画家内心。

比亚兹莱很多作品中描绘有巫师小丑与乞丐这些社会底层人民。

我们甚至可以把这个反复出现在比亚兹莱插画作品中的小丑视为画家本人。

虽然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比亚兹莱的生活和艺术道路却极尽辛酸。

开始他只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小职员,弃职作了专业插图画家。

1894年著名的《黄皮书》杂志创刊,22岁的比亚兹莱便成为了它的美术编辑。

但杂志一共才出了四期,主创者王尔德便因同性恋罪进了监狱;比亚兹莱因此郁郁寡欢,传媒也把作为王尔德好友的他作为追逐的对象。

画家只得辞去职务,进了由萧伯纳等人创办的《萨福伊》杂志社,但它不久也由于各种原因夭亡了。

比亚兹莱穷困潦倒,又患了肺结核,不幸在26岁便离开了人世。

再晚一点的时候,遗传的肺病渐渐拖垮了他,弥留之际最后的杰作《沃尔波尼》中,比亚兹莱运用如铁丝一般坚硬的线条来描绘主人公的形象,
实际上,比亚兹莱晚年的几幅作品风格非但不是颓废主义的,相反饱含着高昂的生命激情,背后却是比亚兹莱向我们传达了深深的悲哀。

深入审视其晚年作品,发现画作中有很多对最后生命的感悟。

参考文献:
[1] 邱紫华.思辨的美学与自由的艺术黑格尔美学思想引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贺志朴.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徐青.线条的情感性在比亚兹莱插画艺术中的表达[M].合肥师范学院.
[4] 赵娜.线描的艺术魅力——明清时期白描插画的再现性与表现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