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抢救流程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流程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流程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在高热的情况下,儿童出现全身肌肉抽搐的
一种疾病。
这种情况往往会给孩子的家长带来很大的恐慌和焦虑,
因此,正确的抢救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小
儿高热惊厥的抢救流程。
首先,当发现孩子出现高热症状时,家长应该立即用温水擦浴
孩子,将体温降低。
同时,可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
乙酰氨基酚,以降低孩子的体温。
其次,如果孩子出现了抽搐的情况,家长要保持冷静,将孩子
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受伤。
同时,可以用毛巾或手帕将孩子的口
水擦拭干净,保持呼吸道通畅。
接着,家长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医护人员前来抢救。
在等待医护人员的过程中,家长要保持孩子的体位,不要让孩子摔
倒或受伤。
在急救人员到达后,家长要如实告知孩子的病情和发作的情况,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医护人员会根据孩子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急
救处理,家长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不要干扰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
在孩子的病情稳定后,家长要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在医院,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要擅自停止治疗或更换药物。
总之,小儿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要保持冷静,正确的抢救流程和及时的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够掌握正确的抢救知识,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高热惊厥应急预案流程

一、预案背景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5岁儿童中。
高热惊厥的病因较多,如感染、发热等。
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患儿脑损伤、癫痫等严重后果。
为保障儿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高热惊厥的识别和处理能力;2. 确保高热惊厥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 降低高热惊厥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三、预案流程1. 发现症状(1)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发现患儿有高热(体温≥38℃)并伴有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家属发现患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护人员患儿的具体情况。
2. 抢救措施(1)将患儿置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和呕吐物。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吸痰器。
(3)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等)。
(4)给予脱水剂治疗,预防脑水肿。
(5)迅速降低体温,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拭等)。
(6)给予氧气吸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行心电监护。
(7)做好安全防护,口置已包好的压舌板以防舌咬伤,烦躁患儿防坠床。
(8)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3. 抢救结束后的处理(1)记录用药及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给上级医生。
(2)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3)做好护理记录,包括抢救过程、用药情况、病情变化等。
四、预案培训与演练1. 对医护人员进行高热惊厥的识别、处理及应急预案的培训。
2.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五、预案监督与评估1. 定期对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2. 对高热惊厥的救治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预案。
通过以上预案流程,确保高热惊厥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保障儿童生命安全。
患者突发高热惊厥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概述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是指体温骤然升高,伴有一过性意识障碍和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的一种症状。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抢救工作。
2. 抢救小组:负责现场救治,包括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
3. 医疗保障组:负责药品、器械、设备等物资保障。
4. 通讯联络组:负责信息传递、协调各方力量。
5. 家属安抚组:负责安抚患者家属,及时沟通病情。
三、应急预案流程1. 发现症状(1)值班护士应按要求巡视病房,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高烧患者。
(2)发现有惊厥迹象或正在惊厥的患者,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带。
2. 报告上级(1)值班护士立即通知主管医生。
(2)主管医生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小组进行救治。
3. 抢救措施(1)吸氧:给予患者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2)降温:使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和药物降温(如退烧药)相结合的方式。
(3)防止窒息: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4)吸痰:备好吸痰器,及时清理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
(5)密切观察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抽搐程度等,做好记录。
4. 家属安抚(1)及时通知患者家属,由医生向其家属告知病情并签署病危(病重)通知书。
(2)做好家属安抚工作,告知家属救治措施及进展情况。
5. 信息传递(1)通讯联络组负责将抢救情况及时上报应急领导小组。
(2)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情况,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6. 抢救记录(1)抢救完成后,床位及时书写抢救记录。
(2)做好交接班工作。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发现患者突发高热惊厥、报告上级、现场救治、家属安抚、信息传递、抢救记录等。
3. 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持续改进应急预案。
五、注意事项1. 加强医护人员对高热惊厥的认识,提高警惕性。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应急预案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立即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服扣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呼救医生。
2.将一端包有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3.遵医嘱给予10%水合氯醛灌肠,用量为0.5ml/kg。
4.迅速打开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保留用药安瓿。
5.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6.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7.保持安静,减少刺激。
8.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9.及时准确补记护理记录。
【程序】
发现患儿惊厥→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呼救医生→压舌板放于臼齿之间→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保持安静,减少刺激→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补记护理记录。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流程图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流程图
小儿高热惊厥抢救流程图
当患儿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四肢抽动、口唇发绀、口吐白沫,伴高热时,需要进行以下抢救流程:
1、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压舌板扩开口腔并防
止舌咬伤。
2、测体温。
3、面罩吸氧:每分钟2-3L,改善脑组织缺氧。
4、维持生命体征。
5、控制惊厥发作:使用安定进行缓解,剂量为1mg/min,每日可使用2-4次;苯巴比妥那(鲁米那)用于频繁惊厥发作时,肌肉注射负荷量为15-20mg/kg,第一次取负荷量的一半
8-10mg/kg肌注,余量分1-2次间隔2-4小时肌注,24小时后给维持量。
6、降温治疗: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均可使用,感染者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药物降温可使用10%水合氯醛灌肠,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浴。
同时应用脱水剂20%甘露醇,30分钟内滴完。
7、治疗原发病。
在抢救过程中,应不断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家长也需要了解预防和治疗知识,避免患儿再次发生高热惊厥。
小儿惊厥急救流程

小儿惊厥急救流程惊厥是指儿童在发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脑部异常兴奋时,出现全身肌肉突然收缩和抽动的症状。
这是一种常见的急症情况,需要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能够迅速而正确地进行急救。
以下是小儿惊厥的急救流程:1. 保持冷静:在发现孩子发生惊厥时,家长或监护人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惊厥本身并不会导致孩子的生命危险,但不正确的急救措施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2. 确保安全:在孩子发生惊厥时,要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将孩子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远离尖锐物品、火源或其他危险物品。
将孩子身边的家具或其他障碍物移开,以免孩子在抽搐过程中受伤。
3. 保护头部:在抽搐期间,孩子的头部可能会受到撞击,家长或监护人应该用柔软的物品(如枕头或折叠的衣物)垫在孩子头部下方,以保护头部免受撞击。
4. 侧身位:将孩子轻轻侧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并减少窒息的风险。
同时,侧身位也有助于防止舌头后坠,防止阻塞呼吸道。
5. 不要阻止抽搐:在孩子发生惊厥时,家长或监护人应该尽量避免干预孩子的抽搐过程。
抽搐是身体对异常兴奋的一种反应,阻止抽搐可能会增加孩子的痛苦,并且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6. 记录抽搐时间:在孩子发生惊厥时,家长或监护人应该记录下抽搐的开始时间,并观察抽搐的持续时间。
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7. 给予急救药物:如果孩子曾经被医生诊断为癫痫,并且医生已经开具了急救药物(如苯妥英钠),家长或监护人可以按照医生的指示给予孩子急救药物。
但是,在给药之前,家长或监护人应该先与医生取得联系,确认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
8. 呼叫急救电话:如果孩子的抽搐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者孩子在抽搐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或其他严重症状,家长或监护人应该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9. 安抚孩子:在孩子抽搐结束后,家长或监护人应该尽快安抚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安全感。
可以轻轻拍打孩子的背部,安抚孩子的情绪,并告诉孩子一切都会好起来。
小儿惊厥急救流程

小儿惊厥急救流程小儿惊厥是指儿童在发热、感染、脑部异常等情况下突然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的症状。
由于小儿惊厥的发作时间短暂,但可能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及时进行急救非常重要。
以下是小儿惊厥急救的标准流程:1. 保持冷静并观察:当儿童出现抽搐症状时,家长或看护人应保持冷静,并观察抽搐的持续时间和症状表现。
同时,确保儿童的安全,避免其受伤。
2. 扶正体位:将儿童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如床上或地板上,并扶正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以将儿童的头部稍微向一侧转动,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3. 观察抽搐时间:记录抽搐的开始时间,并观察抽搐的持续时间。
一般而言,小儿惊厥的抽搐时间在1-2分钟左右,如果抽搐时间超过5分钟或频繁发作,则需要及时就医。
4. 保护头部:在抽搐期间,家长或看护人应尽量保护儿童的头部,避免头部受伤。
可以使用柔软的物品,如枕头或折叠的毛巾,垫在头部下方。
5. 解开紧身衣物:解开儿童身上的紧身衣物,如领口、腰带等,以确保呼吸顺畅,并避免衣物勒紧儿童的身体。
6. 不要阻止抽搐:在抽搐期间,家长或看护人应避免试图阻止儿童的抽搐,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伤害。
相反,应该保持冷静,观察抽搐的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
7. 让儿童侧卧:当抽搐停止后,将儿童转移到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同时,观察儿童的呼吸和意识状态。
8. 保持通风:确保儿童所在的环境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并避免过度拥挤和高温环境。
9. 就医评估:即使抽搐停止后,也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
医生会对儿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10. 不要给儿童进食:在抽搐发作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要给儿童进食,以免引起呕吐。
11. 家庭记录:家长或看护人应当记录小儿惊厥的相关信息,包括抽搐的时间、持续时间、症状表现等,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请注意,以上流程仅为参考,具体的急救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
小儿惊厥的抢救流程

小儿惊厥的抢救流程
小儿惊厥是指儿童在发热时突然出现的全身肌肉抽搐,通常会引起家长的恐慌和焦虑。
正确的抢救流程可以有效地保护患儿的生命安全,以下是小儿惊厥的抢救流程。
一、保护患儿安全:
1.将患儿放在平坦、安全的地方,将周围的物品清除,以免造成患儿受伤。
2.千万不要试图阻止患儿的抽搐,因为这是疾病本身引起的,阻止不了的,只会加重患儿的痛苦。
二、保证通气畅通:
1.患儿抽搐时,头部可以稍微向一侧偏转,以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2.不要捏住或塞进患儿口中的东西,以免引起窒息。
三、观察抽搐情况:
1.对于抽搐持续时间较短、强度较轻的患儿,可以在旁观察,等待抽搐自行停止。
通常抽搐时间不超过5分钟。
2.如果患儿抽搐时间较长或抽搐强度较大,可以考虑给予辅助处理。
四、辅助处理:
1.可以将患儿的头部稍微向一侧偏转,以保持气道通畅。
2.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或布将患儿咬紧的牙齿分开,以防止口腔组织受伤。
3.如果抽搐时间较长,可以将患儿体温调节较低的部位用湿毛巾敷冷,以降低体温。
4.在抽搐停止后,患儿可能会昏迷或意识不清,这时应该稳定患儿头部,并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五、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3.如果患儿抽搐时间较短,抽搐停止后患儿恢复意识,也应该送往医
院做进一步检查和诊治,以确定抽搐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六、抢救中的注意事项:
1.在抢救过程中,家长或照顾者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情绪激动,以
免影响抢救效果。
2.抢救过程中,不要给患儿吃或喝东西,以免引起窒息或误吸。
3.对于重度抽搐患儿,可以使用抗惊厥药物,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