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总复习(五)图形与测量
期末复习 图形与测量

4、一条人行道长27 米 ,宽3 米 。用面积是9 平方分米 的正 方形地砖铺路,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路的面积:27 ×3=81(平方米)
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8100 ÷9 =900(块)
5、淘气家准备在客厅地面上铺上方砖,选择哪种方砖便宜? 需要这种主砖多少块?
① ②
客厅的面积:4×6=24(平方米)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
总复习:图形与测量
图形与测量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10 10 10 1000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Hale Waihona Puke 2、学过的面积单位还记得吗?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100 1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①方砖的面积:2×2=4(平方分米)
24平方米=2400平方分米
②方砖的面积:1×1=1(平方分米)
①方砖需要多少块:2400 ÷ 4=600(块) ②方砖需要多少块:2400 ÷ 1=2400(块) 铺②方砖需要多少元:2400 × 3=7200(元) 铺①方砖需要多少元:600 × 8=4800(元)
①
②
③
2、这块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草地四周围上护栏, 护栏长多少米? 草地的面积:12×15=180(平方米)
护栏长:(12+15)×2=34(米)
3、一辆洒水车,每分行驶15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 水车行驶7分,能给多大的地面洒水?
1分钟能洒水多少平方米:150×8=1200(平方米) 7分钟能洒水多少平方米:1200×7=8400(平方米)
花坛的面积 :15×20=300(平方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图形与测量》-PPT

2.请你来当小裁判。
巩固练习
①数学作业本的面积约是4平方米。(×) ②学校小操场的面积大约是400平方米。(√)
③我的手表表面面积约是3平方厘米。( √)
④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85平方厘米。( √)
⑤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14平方厘米。( × )
⑥教室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面积是2平方米。( √ )
⑦猎豹每小时跑120千米。(√ )
【探究案】
1、常见的面积单位: 平方米、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相邻的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
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3、你知道面积单位如何用字母表示吗?
思考 什么时候用厘米,什么时候用平方厘米?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A.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平方米 )。 B.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是4( 平方厘米 )。 C. 学校操场跑道长200( 米 )。 D. 操场占地面积约3200( 平方米 )。
问题:① 应该填什么单位?你是怎么想的? 提示:先判断应使用面积单位还是长度单位。
② 对比后两道题,都是说操场,为什么一个填长度单位, 一个填面积单位? 提示:要认真读题,明确要求的是什么,再确定使用 什么单位。
(2)填空。 6平方米=( 600 )平方分米 8平方分米=( 800 )平方厘米 1300平方分米=( 1300 )平方米
长方形面积= 长 × 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 边长
正方形是 特殊的长
方形
4、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呢? 1平方米呢?
1厘米
1平方厘米
1分米
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米。
巩固练习
1.你会填吗? 500平方分米=( 5 )平方米 7平方分米=(700 )平方厘米 800平方厘米=( 8 )平方分米 3平方米=(300 )平方分米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第5课时 图形与测量

1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棵大树高约8( ). (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3) 教室的面积55( ) (4) 钢笔长15( ) (5)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是5( ) (6) 北京到西安的铁路长约1200( )
• 4.这块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草地 四周围上护栏,护栏长多少米?
12米
15米
5.球赛前的训练:
篮球运动员要参加 比赛了,赛前每天锻 炼身体,绕着篮球场 跑5圈,已知篮球场 长为26米,宽比长少 12米,运动员每天要 跑了多少米?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
尽期 .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周长计算:
(长+宽) ×2=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周长计算:
边长 ×4=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 长
边长
宽 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
正方形
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
4.做一做,1平方厘米有 多大?1平方分米呢?1平方 米呢?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 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数学三年级下册
总复习
(第5课时)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 位,哪些面积单位?整理 一下,并与同伴说一说。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测量》总复习教案(精选3篇)

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测量》总复习教案(精选3篇)教案1主题:图形的特征和分类一、教学目标1. 理解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2. 知道如何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3. 掌握圆、三角形、矩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分类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特征和分类:a. 圆的特征和分类方法;b. 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方法;c. 矩形的特征和分类方法;d. 正方形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不同的图形和让学生观察,让他们思考如何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
2. 学习圆的特征和分类方法:a. 展示圆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圆的特征;b. 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大小、不同直径的圆,引导他们发现圆的分类方法。
3. 学习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方法:a. 展示三角形的图片,让学生描述三角形的特征;b. 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角度、不同边长的三角形,引导他们发现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4. 学习矩形的特征和分类方法:a. 展示矩形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矩形的特征;b. 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矩形,引导他们发现矩形的分类方法。
5. 学习正方形的特征和分类方法:a. 展示正方形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正方形的特征;b. 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边长的正方形,引导他们发现正方形的分类方法。
6. 练习与巩固:a. 给学生出示一些图形,让他们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分类;b. 给学生出示一些建筑物或物体的图片,让他们尝试找出其中包含的图形并进行分类。
四、教学资源1. 图形的图片。
2. 学生练习册。
3. 小黑板和粉笔。
教案2主题:长度的测量和比较一、教学目标1. 理解长度的概念及其测量单位。
2. 学会用刻度尺或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学会比较物体的长度大小。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和测量单位。
2. 用刻度尺或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 比较物体的长度大小。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长度大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测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测量|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测量|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习课,主要复习图形与测量这一单元的知识点。
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以及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命名各种平面图形。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命名各种平面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际情景引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如教室的桌子、操场上的跑道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的特征。
2. 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引导学生认识和命名这些图形。
3.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的特征,如三角形的三个角、四边形的四条边等。
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如计算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或面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有关图形与测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图形与测量平面图形的特征三角形的特征:三个角、三条边四边形的特征:四个角、四条边圆形的特征:圆心、半径周长的计算方法面积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解决实际问题:教室的长是10米,宽是8米,计算教室的面积。
2. 答案:(1)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结果如下:三角形:周长15米,面积30平方米四边形:周长20米,面积40平方米圆形:周长30米,面积75平方米(2)教室的面积:10米× 8米 = 80平方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图形与测量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学生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理解并掌握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总复习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总复习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能识别和描述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能力,能准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的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和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认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
2. 立体图形的认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并能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
3. 图形的测量:学习使用直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角度的测量,并能准确读取和记录测量结果。
4. 图形的计算:学习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并能运用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和推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测量方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图形的识别和描述,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图形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形卡片、测量工具(直尺、量角器)、模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测量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的能力。
4. 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5.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总复习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 板书内容:图形的基本特征、测量方法、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庭作业: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测量题目,让学生在家中进行测量实践。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测量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第5课时 图形与测量

第5课时图形与测量教材第94~96页相关内容。
1.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结合具体图例认识周长和面积。
3.进一步复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复习长度和面积单位,能熟练地掌握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体会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周长,什么叫面积?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订正。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整理回顾1.长度、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学生先思考,指名汇报。
生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生2: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1题,指名学生回答。
2.周长、面积。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展示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3题,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生1:根据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把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相加。
生2:利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即4×3=12(cm2)4.单位间的进率。
师让学生完成教材第95页第3题,同学之间互相说说这几个常见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95页“巩固与应用”第1题。
同学们独立填写,集体汇报交流。
2.完成教材第95页“巩固与应用”第2题。
同学们独立完成,相互交流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外作业《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总复习【第五课时】图形与测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总复习【第五课时】图形与测量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八单元——总复习,第五课时:图形与测量。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长度和面积的单位及换算,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长度和面积单位及换算的运用,难点是长度和面积单位换算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长度和面积的单位模型、练习题和黑板。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用量尺测量它们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2. 知识回顾:接着,我会带领学生回顾长度和面积的单位,如米、厘米、千米、平方米、平方厘米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例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我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道题。
4. 随堂练习:我会出一道随堂练习题,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求它的面积。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点评。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如:“我们的教室长10米,宽8米,求教室的面积。
”让学生在讨论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把长度和面积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写在黑板上,方便学生随时查看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4厘米,求它的面积。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求它的面积。
答案:1. 面积 = 12厘米× 4厘米 = 48平方厘米2. 面积 = 9厘米× 9厘米 = 81平方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长度和面积单位及换算的知识。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如测量家中的物品长度和面积,从而巩固和拓展他们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平方厘米
四条边的长加 起来就是长方 形的周长。
每排摆6个,可以摆5 排,这个长方形的面 积就是30平方厘米。
要求: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自由展示。
二、巩固练习
要求:完成印发练习题,然后对子之间 讨论,最后自由上台展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00
米
10
分米
10
厘米
10
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要求:独立思考,然后对子讨论,最后自由举手发言。
思考(二):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周长,什么 是面积。什么单位可以作为周长单位,什么单 位可以作为面积单位?
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然后举手汇报。
思考(三):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学习目标: 1、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 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体 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 方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 择长度和面积单位。 2、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和面积。 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公式。
一、旧知回顾
思考(一):想一想,我们一共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 积单位?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这些长度单位和面积 单位适合测量什么样的物体? 长度单位: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