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炉真空系统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RH炉真空精炼技术操作规程

RH炉真空精炼技术操作规程

RH炉真空精炼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二、操作准备1.检查设备状态和安全装置。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且安全装置可靠。

2.根据操作要求,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3.检查真空系统,确保真空度在规定范围内。

三、操作步骤1.打开RH炉炉门,检查内部情况。

清理废渣和残留物,确保炉腔干净。

2.关闭炉门,并将所需精炼材料加入到炉腔内。

注意材料型号和比例。

3.启动真空系统,并调整真空度至所需数值。

观察真空度曲线,确保稳定。

4.打开氩气进气阀门,注入氩气到炉腔内。

控制气氛成分并保持稳定。

5.开始加热炉腔,升温速度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加热过程中,密切关注炉腔温度。

6.等待材料熔化和化学反应完成。

根据工艺要求,进行保温,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7.炉腔温度达到精炼要求后,开始净化处理。

打开钢水倾倒阀门,排除不纯物质。

8.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翻炉操作或者倒炉操作。

确保钢水和不纯物质分离。

9.关闭钢水倾倒阀门,并对炉腔进行快速冷却。

控制冷却速度,防止结晶和破裂。

10.在冷却过程中,打开氩气进气阀门注氩。

保持氩气流量稳定。

11.冷却至适合操作的温度后,打开炉门,将精炼后的钢水取出。

12.关闭炉门,打开氩气进气阀门,将残留气体排出。

注意操作安全。

13.关闭真空系统和氩气进气系统。

进行设备清理和维护。

四、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合格考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手套、眼镜等。

3.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4.在操作过程中,严禁离开操作台和疏忽监督。

5.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

五、操作结束操作结束后,进行实验室分析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和达到要求。

同时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使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

六、总结通过本操作规程,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RH炉真空精炼技术操作。

全面的考虑了安全、质量和效率等因素,确保了操作的顺利进行。

但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工艺变化和设备状态,确保操作的成功完成。

RH真空脱气循环炉工艺流程

RH真空脱气循环炉工艺流程

RH 真空脱气循环炉工艺流程简介1 RH真空脱气循环炉工艺流程综述|制包车开彎RH处理T位罠空朋液压切换“----------- 1I ----------- *油皿血升钢包裁至处理位RII比空址理,含金側料律包卜■降._________ 并,钢包印匕升涮赳卜怜节卜■限低钢包勺开到M仲■「喂罐上I保舫剎钢包冲JF封钢水接唱跨行牛:将钢包吊到迪越I.P.料通过真空加料系统加入真空槽。

对钢水进行测温、RH钢包台车在受包位接收由行车吊来的待处理钢水,受包后钢包台车开到保温剂投入位,加入铝渣,或直接开至真空槽下方的处理位置,由人工判定钢液面高度,随后顶升钢包至预定高度。

进行测温、取样、定氧及测渣层厚度等操作。

钢包被液压缸继续顶升,将真空槽的浸渍管完全浸入钢液,真空阀打开,真空泵启动。

各级真空泵根据预先设定的抽气曲线进行工作。

真空脱氢处理:在规定时间及规定低压条件下持续进行循环脱气操作,以达到脱氢的目标值。

真空脱碳处理(低碳或超低碳等级钢水):循环脱气将持续一定时间以达到脱碳的目标值。

在脱碳过程中,钢水中的碳和氧反应形成一氧化碳并通过真空泵排出。

如钢中氧含量不够,可通过顶枪吹氧提供氧气。

脱碳结束时,钢水通过加铝进行脱氧。

钢水脱氧后,合金定氧和确定化学成分。

钢水处理完毕,真空阀关闭,真空泵系统依次停泵,同时真空槽复压,重新处于大气压状态,钢包下降至钢包台车。

上升浸渍管自动由吹氩切换为吹氮。

钢包台车开至加保温剂工位,吹氩喂丝并投入保温剂。

钢包台车开到钢水接受跨,行车把钢包调运至连铸大包回转台。

Wif ~殆孑顶枪P 除尘分旋器r 二紙增壬泵r- 真空儈牟-扳塔虫泵u」.一-奩I其空嘈图1 RH真空脱气循环法系统流程图1.1 RH处理目的及功能RH脱气处理的主要目的是真空脱碳、脱气、脱氧、调节钢水温度和化学成份。

RH处理方法主要有本处理、轻处理及顶枪吹氧脱碳处理等,具体见图3。

从图中可看出不同的止理方法对应不同的 RH 处理功能,可以达到不同的冶金效果。

RH炉真空系统操作规程

RH炉真空系统操作规程

马钢股份有限公司二级作业文件第一炼钢厂QSO/T501-Ⅱ0694RH炉设备操作规程真空系统(试行)编制部门:设备管理室审核人:徐兆春批准人:杜仁宝批准日期:2004.4 实施日期:2004.4 受控状态:发放编号:RH炉真空系统操作规程1、设备技术性能及系统组成及主要部位结构示意图1.1真空系统技术性能1.1.1真空泵抽气能力:700 kg/h (67Pa)4000kg/h(双流) (6.5kPa)4880kg/h(双流) (8kPa)7000kg/h(双流) (35kPa)工作真空度:67Pa极限真空度:20Pa真空系统的漏气量:≤30kg/h蒸汽压力:≥0.8MPa(表压)蒸汽温度:185-200℃(过饱和干蒸汽)蒸汽耗量:24000kg/h冷凝器冷却水进水温度:≤35℃冷凝器冷却水进水压力:0.30 Mpa冷却水耗量:≤1300m3/h压缩空气压力:0.4~0.7Mpa抽气时间:预抽:3.0min不预抽:3.5min回水泵密封罐(热井)提升水泵3台,2用1备水泵型号:300S32;参数:Q=790m3/h、H=32m;N=110kW、V=380v. 配套水泵的阀门:手动闸阀DN400 3台多功能水力控制阀DN350 3台手动蝶阀DN350 3台1.1.2水冷伸缩接头气缸数量 6气缸直径200mm行程100mmO型圈尺寸20×Φ2000mm空气压力Max 0.6Mpa1.1.3水冷抽气管水冷抽气管内径:Φ1400mm冷却水管公称直径:80mm废气入口温度:约1200℃废气出口温度:约600~700℃1.1.4 气体冷却器废气入口温度:约600~750mm废气出口温度:约200~300mm气体冷却器本体直径:2300mm气体冷却器筒体高度:~6800mm 1.1.5真空主阀型号偏心球面阀工作压力0.67mbar/1bar工作温度300℃阀直径1200mm1.1.6真空抽气管通径1400mm1.1.7其它介质压缩空气压力:0.4 ~0.7Mpa压缩空气耗量:4m3(标况)/ min(max)氩气压力3.0~1.4 Mpa氩气耗量: 500l(标况)/ min(max)氩气纯度:>99.99%氮气压力: 2.0~1.4Mpa1.1.8.液压系统工作介质: 脂肪酸脂工作压力: 21 Mpa液压泵流量: 286L/min工作温度: 30℃~55℃1.1.9. 真空室台车走行速度:1~10 m/min轨道中心距:4700mm轮距:6700mm车轮直径Ф900 mm走行距离:8650mm拖链:长度:736mm 宽度:144mm定位精度:±10mm1.1.10. 设备冷却水水质: 工业净化水最大水压: 0.7Mpa最小压降: 0.3Mpa最大入口水温: <36℃温升(最大) : 15℃冷却水流量:100t/h(max)1.1.11.热井热井总容积约70m3热井水泵排水量约1300m3/h全扬程36~46m1.2主要部位示意图1.3系统组成真空系统的各级泵、冷凝器、汽水阀门与管线的配置参见“马钢一炼钢120tRH700kg/h水蒸气喷射真空泵P&I图”(以下简称“P&I图”)。

真空炉操作规程

真空炉操作规程

真空炉操作规程一、引言真空炉是一种用于高温处理材料的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为了确保安全、高效地操作真空炉,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介绍真空炉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准备工作1. 安全防护:操作人员需穿戴好防护设备,包括耐热手套、防护眼镜和防火服等,防止热和化学品的伤害。

2. 准备试样: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待处理的材料,并确保其符合真空炉的使用标准。

3. 清洁准备:清理真空炉内部,包括炉膛和加热元件等,确保无杂质存在。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真空炉:按照设备上的电源开关,打开真空炉的主电源。

2. 设置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好温度、真空度和加热时间等操作参数,并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3. 入样:将试样放置在真空炉的托盘上,并确保试样的位置和数量合理。

4. 关上炉门:将炉门轻轻关闭,并确保炉门严密封闭,防止真空泄漏。

5. 抽真空:按照真空炉的使用说明和操作程序,启动真空泵抽真空,直至达到所需真空度。

6. 加热处理:启动加热元件,根据设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加热处理。

同时,注意观察真空度的变化,确保温度和真空度的稳定。

7. 加热结束:待加热时间到达后,关闭加热元件,停止加热。

同时,逐渐回复大气压,待炉内压力稳定后,可以打开炉门取样。

8. 取样处理:将处理后的样品取出,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后续处理或分析。

四、安全事项1. 温度控制:避免超温情况的发生,以免引发火灾或炉体损坏。

2. 压力监控:定期检查真空炉的密封情况,以确保真空度的稳定和安全使用。

3. 操作警告: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操作台和真空炉表面的警告标识,如高温警示和高压警示等,以确保操作安全。

4. 建立操作记录:每次使用真空炉时,对关键操作参数和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以备将来参考。

五、维护保养1. 清洁炉体:待真空炉冷却后,注意清理炉体内外的灰尘和杂质,维持设备的清洁。

2. 检查部件:定期检查加热元件、炉膛和真空泵等部件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及时更换或维修。

真空系统操作SOP

真空系统操作SOP

真空系统操作SOP1 目的建立真空系统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

规范其操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车间真空系统的操作。

3 职责3.1操作人员严格按此操作法要求进行操作。

3.2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操作人员是否按此操作法的要求规范操作和指导。

3.3生产负责人抽查本操作法的执行情况。

4 内容4.1设备开启前的准备工作。

4.1.1打开冷冻水进水阀,检查冷冻水是否畅通。

4.1.2齿轮箱内的润滑油的油位须在油窗直径的1/2高度,润滑油尽量采用粘度为46的机械油。

4.2开机启动4.2.1确保泵的旋转方向正确,从电机风扇端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首次运行应该采用点动方式查看电机旋向。

在检查电机旋向时务必打开泵入口进气阀。

4.2.2打开进气阀,泵持续运行20-30min。

此时,检查泵的各项运行参数有无异常,比如震动、油温、泵温、冷却水排出温度、噪声、电机电流等是否有异常。

一般如果有异常都是由于泵的润滑不当或安装不当造成的。

4.2.3如果泵在正常负荷下运行有异常,应该立即停机,通知设备管理人员解决问题后才可以重新启动泵。

4.2.4泵的进气温度不得过高于50℃,排气口最高温度150℃,泵体不得超过60℃,油箱最高温度70℃,吸气端轴承最高温度80℃。

4.2.5泵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应小于7℃为宜。

4.3停机流程4.3.1断开电机电源前关闭进气口的主阀。

4.3.2如果被抽气体含有腐蚀性或危害性,停机前应对泵腔进行吹扫。

通常是通入惰性气体持续吹扫30min。

4.3.3停止冷却水供给关闭阀门。

4.3.4打开积液器排污阀排污。

4.4注意事项4.4.1运转中严禁调试保养设备。

4.4.2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报告班长并通知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或停机检查。

RH技术操作标准

RH技术操作标准

目录RH精炼技术操作标准 (2)一RH精炼炉工艺流程 (2)二RH主要设备参数 (3)三能源介质和原材料的技术条件 (3)四涮槽制度 (4)五吹氧升温制度 (5)六合金化制度 (6)七脱碳制度 (6)八吹冷钢制度 (7)九RH拒处理制度 (7)十真空室更换制度 (8)十一处理钢水前的准备操作 (8)十二定氧测温取样操作 (9)十三处理钢水操作 (9)十四处理结束操作 (10)十五真空室烘烤要求 (11)十六 RH常见事故处理 (12)唐山国丰第一炼钢厂操作标准RH精炼技术操作标准规程编号:YGGC-11-2011一RH精炼炉工艺流程图1 125t RH真空炉工艺流程图二RH主要设备参数125t RH主要设备参数三能源介质和原材料的技术条件1.能源介质其它原料及合金执行JSZY7012《炼钢用原料标准》。

3.对钢包的要求3.1钢水顶渣厚度不大于80mm。

3.2钢包净空(以渣面为准)控制在300-1000mm。

3.3钢包必须清洁,无残渣、残钢及包渣。

3.4正常周转之红包。

四涮槽制度1.工艺路线转炉→RH→连铸机转炉→RH→LF→连铸机2.涮槽钢水过程温度及时间控制要求(见表1)涮槽钢水出站C含量控制要求按表2要求控制4.钢包顶渣改质要求4.1转炉→RH→连铸机:转炉出钢过程加白灰100kg,炉后钢包内加入高铝渣120-180kg,RH处理过程加入120-160kg,RH破空后加入60-100kg。

4.2转炉→RH→LF→连铸机:转炉出钢过程加入白灰400kg,炉后及RH钢包内不加入钢包渣改制用高铝渣,钢包渣在LF炉进行调整。

5.涮槽钢水真空处理过程控制要求5.1转炉→RH→连铸机(优先):按目标C含量真空处理6-12min后,脱氧合金化,循环3min 后二次定氧调整Als及C含量,Als按照中上限控制,合金化结束后净循环时间≥6min;到站温度小于1620℃时,真空处理过程开始后12min内加Al吹氧升温15-25℃,总处理时间20-25min。

rh炉工作原理

rh炉工作原理

rh炉工作原理
RH炉是一种重要的转炉冶炼设备,用于高效净化钢水。

RH炉的全称为
Ruhrstahl-Heraeus炉,是由德国石化公司Ruhrstahl和德国Heraeus工业公司合作研发的,因此得名。

RH炉是一种以真空作为工作环境的炉子。

其工作原理是在真空环境下,将净钢填充至RH炉中,然后吹入高压氩气,通过流动的惯性力和表面张力效应,不断搅拌钢水,使钢水中的杂质被吸附到气液表面上,再利用真空泵将炉内处理气体排出,从而实现钢水的净
化。

RH炉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 规定制造质量和成分的钢水注入RH炉内,在转炉顶部设有钢水浇注口,通过钢水
处理器将钢水流入RH炉槽体中。

2. 向RH炉槽体内注入高压氩气,此时钢水会因惯性力而迅速转动,形成一个涡流。

3. 钢水表面膜极薄,气液表面积大,因此杂质更容易吸附在气液表面。

氩气注入后,表面张力作用使得氩气向钢水中心汇聚,同时带动附着在氧化物、夹杂物等杂质的气泡进
入钢水表层而集中在钢水表面,氧化物、硫、磷、氮等杂质在钢水表面生成比钢水表面张
力高的气泡,逐渐在钢水表面上集聚成泡沬(云雾状);
4. 在RH炉处理过程中,钢水温度保持在高温状态,此时气泡会不断沸腾并上升,随
着氩气的流动把上升的气泡带出炉体,随后通过真空泵排出处理器,从而实现钢水净化;
5. 处理过程结束后,将钢水从RH炉中排出,继续进一步的冶炼工艺。

总之,RH炉通过气液界面积大、流动搅拌增加混合程度,再利用真空泵将钢水表面杂质与处理气体一同抽出从而实现钢水净化。

其净化效果优于其他净化方式,处理速度快、
效率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行业。

RH炉真空精炼技术操作规程

RH炉真空精炼技术操作规程

炼钢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总第四部分RH炉真空精炼技术操作规程目录前言: (4)1.RH真空处理的工艺流程 (5)2. RH真空处理模式、周期 (6)3.各种能源介质的参数 (7)4.RH钢水真空处理 (8)4.1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8)4.2开始处理 (9)4.3提升气体 (9)4.4真空泵的操作 (9)4.5合金化 (10)4.6温度控制 (11)4.7测温取样 (12)4.8处理结束 (12)5.检漏操作标准 (13)6. RH浸渍管的喷补 (14)7. RH真空室的更换 (16)7.1准备 (16)7.2操作 (16)8. RH各部位耐材干燥烘烤加热 (17)8.1要求 (17)8.2真空室在线天然气加热操作 (17)8.3真空室升温制度 (17)8.4底部烘烤制度 (17)8.5插入管烘烤制度 (18)9. RH各部位使用更换及修理 (19)9.1插入管更换 (19)9.2 底部更换 (20)10. RH内衬砌筑标准 (21)10.1 砌筑基本要求 (21)10.2插入管砌筑与浇注 (22)10.3循环管砌筑 (22)10.4炉底与下部槽砌筑................................................................ - 22 -10.5上部槽砌筑 (23)11.验收标准 (25)11.1新插入管验收标准 (25)11.2新底部验收标准 (25)11.3新上部验收标准 (25)12.紧急事故处理对策 (26)12.1处理中液压升降不能动作 (27)12.2真空处理中钢包穿包 (27)12.3真空处理中突然穿真空槽.................................................... - 27 -12.4真空处理中突然停电 (27)12.5真空处理中突然停机械冷却水............................................ - 28 -12.6真空处理中突然停冷凝水或蒸汽........................................ - 28 -12.7真空处理中突然停仪表压缩空气........................................ - 28 -12.8氧枪使用过程中或提枪后发现漏水处理办法 ................... - 29 - 12.9氧枪使用中断链条或驱动失灵------------------------------------- 29 -附录炼钢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总总目录第一部分. 铁水KR脱硫技术操作规程第二部分.转炉炼钢技术操作规程第三部分.LF炉炼钢技术操作规程第四部分.RH炉真空精炼技术操作规程第五部分.一号连铸机技术操作规程第六部分.二号连铸机技术操作规程前言:本RH炉主要功能有:1)、脱气(氢、氮)处理及去除钢中夹杂物;2)、轻处理碳脱氧;3)微调钢水成份;4)自然脱碳、强制脱碳;5)加铝吹氧升温,进行钢水温度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H炉设备操作规程真空系统(试行)编制部门:设备管理室审核人:徐兆春批准人:杜仁宝批准日期:2004.4 实施日期:2004.4受控状态:发放编号:RH炉真空系统操作规程1、设备技术性能及系统组成及主要部位结构示意图1.1真空系统技术性能1.1.1真空泵抽气能力:700 kg/h (67Pa)4000kg/h(双流) (6.5kPa)4880kg/h(双流) (8kPa)7000kg/h(双流) (35kPa)工作真空度:67Pa极限真空度:20Pa真空系统的漏气量:≤30kg/h蒸汽压力:≥0.8MPa(表压)蒸汽温度:185-200℃(过饱和干蒸汽)蒸汽耗量:24000kg/h冷凝器冷却水进水温度:≤35℃冷凝器冷却水进水压力:0.30 Mpa冷却水耗量:≤1300m3/h压缩空气压力:0.4~0.7Mpa抽气时间:预抽:3.0min不预抽:3.5min回水泵密封罐(热井)提升水泵3台,2用1备水泵型号:300S32;参数:Q=790m3/h、H=32m;N=110kW、V=380v.配套水泵的阀门:手动闸阀 DN400 3台多功能水力控制阀 DN350 3台手动蝶阀 DN350 3台1.1.2水冷伸缩接头气缸数量 6气缸直径 200mm行程 100mmO型圈尺寸 20×Φ2000mm空气压力 Max 0.6Mpa1.1.3水冷抽气管水冷抽气管内径:Φ1400mm冷却水管公称直径:80mm废气入口温度:约1200℃废气出口温度:约600~700℃1.1.4 气体冷却器废气入口温度:约600~750mm废气出口温度:约200~300mm气体冷却器本体直径:2300mm气体冷却器筒体高度:~6800mm1.1.5真空主阀型号偏心球面阀工作压力 0.67mbar/1bar工作温度 300℃阀直径 1200mm1.1.6真空抽气管通径 1400mm1.1.7其它介质压缩空气压力:0.4 ~0.7Mpa压缩空气耗量:4m3(标况)/ min(max)氩气压力3.0~1.4 Mpa氩气耗量: 500l(标况)/ min(max)氩气纯度:>99.99%氮气压力: 2.0~1.4Mpa1.1.8.液压系统工作介质: 脂肪酸脂工作压力: 21 Mpa液压泵流量: 286L/min工作温度: 30℃~55℃1.1.9. 真空室台车走行速度:1~10 m/min轨道中心距:4700mm轮距:6700mm车轮直径Ф900 mm走行距离:8650mm拖链:长度:736mm 宽度:144mm定位精度:±10mm1.1.10. 设备冷却水水质: 工业净化水最大水压: 0.7Mpa最小压降: 0.3Mpa最大入口水温: <36℃温升(最大) : 15℃冷却水流量:100t/h(max)1.1.11.热井热井总容积约70m3热井水泵排水量约1300m3/h全扬程 36~46m1.2主要部位示意图1.3系统组成真空系统的各级泵、冷凝器、汽水阀门与管线的配置参见“马钢一炼钢120tRH700kg/h水蒸气喷射真空泵P&I图”(以下简称“P&I图”)。

由图可见,真空系统分成主辅两个子系统:主泵子系统:由S1增压泵+S2增压泵+S3增压泵+K1冷凝器+S4a喷射泵+K2冷凝器+S5a喷射泵+K3冷凝器等构成;辅泵子系统:由S4a,S4b喷射泵+K2冷凝器+S5a、S5b喷射泵+K3冷凝器构成。

为减小占地面积,冷凝器K2、K3为主辅子系统共用;并在S4b和S5b的进气管处设置有切断阀,以防止主辅子系统串通。

主泵子系统主要用于达到真空系统在700kg/h抽气量下、67Pa真空度的指标,以满足RH处理后期高真空的要求;而辅泵子系统则用于增加从大气压至8kPa 的区间的抽气量,以缩短真空系统的起动时间和低真空下吹氧的需要,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进入各级增压泵和喷射泵的蒸汽均由汽包通过相应的蒸汽管道供应,在各级泵的蒸汽管道上均设有气动截止阀(参见表2),以控制该级泵的启闭。

进入各级冷凝器的冷却水则由水包通过相应的冷却水管道供应,为充分利用冷却水,K1、K2和K3冷凝器的进水均分别由该冷凝器的上部和下部进水管供应,这些进水管上也配置有相应的气动阀门控制其启闭(参见表3)。

1.本系统还设置了负荷调整装置,以在对处理过程中对S3级的负荷进行调整,从而达到真空度调节的目的。

真空系统工作方式:1)预抽真空方式:用于缩短RH系统的预抽时间。

这种方式下,先关闭“P&I图”上位号54的DN1200真空阀,同时开启汽包上位号4和7的气动蒸汽主阀和水包上位号71的手动进水总阀,接通蒸汽和冷却水;然后按辅泵子系统方式启动辅泵,待达到35kPa附近时,即可根据真空精炼的需要,开启主真空阀,在系统内的真空度迅速达到平衡(约为60kPa左右)后,继续用辅助泵子系统抽气,直至抽到8kPa为止。

然后关闭气动真空阀67和68,关闭S4b、S5b(位号12、10的蒸汽阀)及相应的K2、K3冷凝器下部进水位号(74、75的进水阀),按主泵子系统方式继续启动,即开启K1冷凝器的下部进水阀(位号分别为73的进水阀),并按相应泵的预真空要求开启S3泵(位号14的蒸汽阀)、S2泵(位号15的蒸汽阀)与S1泵(位号16的蒸汽阀)。

2)直接从大气压下启动:本方式即混合启动方式,在这种方式下,“P&I图”上位号54的DN1200真空阀门为开启状态。

在开启汽包上位号4和7的气动蒸汽主阀和水包上位号71的手动进水总阀、接通蒸汽和水后,系统即可按混合启动方式启动。

2. 脱气操作前的检查确认2.1真空室台车2.1.1台车运行前,检查联锁条件是否完好。

2.1.2空操作观察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物、杂音、车轮有无啃道、卡阻现象2.1.3确认1#或2#真空室台车在处理位置。

2.1.4确认冷凝器主水阀常开。

2.1.5选择预抽泵。

2.2吹氩系统现场检查确认吹氩管无泄漏。

2.3液压系统2.3.1检查油箱温度是否在30~50℃之间。

2.3.2检查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

2.3.3检查冷却器、加热器是否正常运行。

2.3.4检查各种仪表、发汛装置是否损坏。

2.3.5检查系统中所有截止阀是否处于正常开启状态。

2.3.6检查管线中所有换向电动、手动是否灵活、准确。

2.3.7 试运行操作2.3.8检查过滤器是否堵塞。

2.3.9试动各油缸,观察油缸运行是否正常。

2.3.10在试运行中,应认真全面检查系统是否泄漏。

2.4测温取样系统2.4.1检查测温仪表是否正常。

2.4.2确认风动送样设备正常。

2.4.3确认取样、测温枪是否坏。

2.5热井2.5.1确认密封罐(热井)密封良好。

2.5.1操作前在CRT“真空泵”画面上确认热井水位。

2.5.2“手动”检查三台提升泵是否能正常启动、关闭。

2.6真空泵系统2.6.1确认蒸汽、温度、压力是否达到要求。

2.6.2确认冷凝水水温、流量是否达到要求。

2.6.3确认各级泵工作时对应的阀是否能正常开闭。

2.6.4确认蒸汽放水、汽包放水以及破空阀能否正常开闭。

2.6.5确认主截止阀能否正常开闭。

3. 操作程序3.1真空室台车3.1.1当需要动真空室台车时,将真空室台车运行到处理位。

3.1.2确认真空室台车锁定。

3.1.3确认水冷弯头与水冷气动伸缩接头已连接并密封。

3.2钢水罐车3.2.1确认钢水罐车开到顶升位3.2.2确认钢水罐车由液压系统顶升到处理位。

3.1.2画面操作用鼠标点击画面按钮,程序与3.1相同。

3.3真空加料系统3.3.1当需要加合金料时,根据工艺要求配料3.3.2启动皮带,将料放入真空加料斗上料钟3.3.3开上料钟,将料放入下料钟,之后关闭上料钟3.3.4开下料钟,将料放入钢水罐中3.3.5关闭下料钟3.4热井操作可“自动”、“手动”3.5.1自动3.5.1.1水阀、泵、真空泵送电。

3.5.1.2选CRT“真空泵”画面。

3.5.1.3用鼠标标点热井“自动”。

3.5.2手动3.5.2.1水阀、泵、真空泵送电。

3.5.2.2选CRT“真空泵”画面。

3.5.2.3用鼠标标点热井“手动”。

3.5.2.4根据需要在操作台上启动泵。

3.5.3真空工作完后将CRT画面中热井选“自动”。

3.5.4水阀、泵停电。

3.6真空泵系统3.6.1送水3.6.2送汽3.6.3关疏水器旁通。

3.6.4关蒸汽总管放水阀。

3.6.5微开蒸汽总阀暖管(夏天>15',冬天>30')。

3.6.6全开蒸汽总阀。

3.6.7在CRT上选无预抽(预抽)运行。

3.6.8人工确认处理结束3.6.9在CRT上选STOP。

4. 运转中异常状态的紧急处理规定4.1真空室台车4.1.1若极限开关失灵,则手动操作停车。

4.1.2当真空罐盖内屏蔽盖下坠造成真空罐盖车打不动时,解除操作台上联锁,通知电工解除现场油缸极限,在操作台或画面上将真空罐盖升到极限处,开至所要去的方向。

4.2液压系统当发生油管破裂及密封失效大量漏油时,必须马上切断电源,通知厂调及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4.3热井操作台上或CRT上不能启动泵时通知检修人员机旁(选现场操作)操作或处理故障。

4.4真空泵系统4.4.1当各级泵对应状态下的阀不能正常开闭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4.4.2蒸汽压力达不到要求时通知提压。

4.4.3冷凝水温度高时通知水处理协调加大水量或开风机或溢流。

5. 运转中注意事项和严禁事项5.1真空室台车5.1.1开车前室外人员必须确认轨道附近无行人和障碍物方可动车。

5.1.2真空室破空真空表回零后方可降钢水罐车。

5.1.3真空处理钢水后钢水罐车完全降下方可开动真空室台车。

5.2吹氩系统在吹氩观察中,要注意观察罐内钢水的翻腾状况,调整吹氩流量,防止钢水溢出。

5.3热井使用“手动”操作前必须有人监视画面“水位”,严禁将水抽干。

5.4真空泵系统5.4.1必须在破空后方能降钢水罐车。

5.4.2必须在主截止阀关到位后方能破空。

6. 操作人员点检维护规定6.1按所规定的设备点检表内容,遵照点检标准,逐条认真检查并记录。

6.2四班对设备进行清扫,保持设备外观整洁及环境卫生。

6.3对检查出的设备缺陷及隐患,及时向有关维护人员或有关领导汇报并配合维护人员处理,同时作好记录,行成闭环。

7. 设备交接班的规定7.1接班人员应提前10分钟到岗,对口交接班。

7.2接班人员未到岗,交班者不得离岗。

7.3接班水在当班设备运行记录上签字认可,交班人员不得离岗。

7.4交班者应详细记录当班设备运行情况,仪器运行情况,故障处理时间,故障部位及异常情况,并提出注意事项,遗留问题。

可编辑7.5应交接清楚设备运行、维护、工具物品、环境卫生。

7.6接班者应认真检查、核对、确认后方能签字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