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中图版必修1 细胞的生命周期 单元测 试
2018-2019学年 中图版必修1 细胞的生命周期 单元测试

细胞的生命周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B.细胞分化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C.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不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答案】C【解析】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A项正确;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由于分化产生的细胞功能不同,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项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激发细胞死亡信号导致凋亡的发生,而不出现坏死所伴随的炎症的发生,所以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项错误,衰老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但细胞核增大,同时细胞中酶活性降低、线粒体减少等,D项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名师点睛】细胞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不同:2.如图是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可表示有丝分裂,该时期染色体和DNA完成了复制B.①可表示减数分裂,该时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C.②可表示有丝分裂,该时期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②可表示减数分裂,该时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于染色体复制,使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使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1。
若①表示有丝分裂,该时期可为前期或中期,染色体和DNA完成了复制,A正确;若①表示减数分裂,该时期可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前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B正确;②若表示有丝分裂,该时期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为1:1且均为正常体细胞的2倍,说明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②时期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为1:1且均为正常体细胞的2倍,说明处在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表示减数分裂,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一单元测评含解析中图版必修

第一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图中胚芽鞘的生长方向相同的一组是(图中涂黑的片状物为云母片,带点的小方块是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解析:A项左边的向右弯曲,右边的向左弯曲;B项两个都向右弯曲;C项左边的直立生长,右边的向右弯曲;D项左边的向右弯曲,右边的直立生长。
答案:B2.如下图所示,茎a侧生长素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A.在OA段范围内B.在BC段范围内C.在BD段范围内D.在BA段范围内解析:茎a侧生长素浓度在OB段的话,那么b侧生长素浓度就只能在BD段,因为只有在范围内,促进效率才高于OB段。
答案:C3.如下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在FC(不包括C点)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状况将不同于上图的生长状况,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解析:曲线FC段(不包括C点)均能促进生长,CD段(不包括C点)均抑制生长。
根向重力性的产生是由于重力作用,引起近地侧(b)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细胞生长,背地侧(a)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细胞生长,从而使根弯曲向下生长。
在太空中,无重力作用,a、b两侧的生长素浓度相同,根水平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浓度的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
答案:A4.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下列描述部位与P点相对应的是( )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背光侧B.植株横置时,茎生长部位的近地侧C.植株横置时,根生长部位的背地侧D.具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解析:曲线表示植物生长速率与生长素浓度呈负相关。
P点表示高浓度生长素下促进生长效果减弱的现象。
中图版 细胞的生命周期 单元测试

细胞的生命周期(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2×6=72分)1.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B.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如果4种植物的细胞周期相同,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选择植物甲【解析】按顺时针方向,首先通过时间的长短判断出a→b为间期,b→a为分裂期。
一个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即从a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结束,即经b到a点。
由题中四图可知,甲图分裂期所占比例最小,丁图分裂期所占比例最大,但由于四种细胞周期长短不知,分裂期所经历的时间有可能相同。
a→b为细胞分裂间期,要完成DNA的复制,DNA的含量增加一倍,但是由于着丝粒没有分裂,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增加。
如果4种植物细胞周期相同,丁图中分裂期所占时间较长,在观察时较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因此丁较适合作为实验材料。
【答案】 B2.下图为有关细胞增殖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人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B.②过程中保持了遗传性状在亲子代之间的稳定性C.进行②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在各个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完全相同D.③过程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解析】①过程为无丝分裂,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蛙的红细胞以此种方式增殖,而人的红细胞不能进行自我增殖,只能由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过程②为有丝分裂,进行②过程时,核DNA在分裂间期加倍,而染色体在分裂后期加倍,两者的数量变化规律是不完全相同的;③为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答案】 B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分裂间期,每个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在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也加倍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D.在分裂末期,细胞内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两个子细胞【解析】在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该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含量未变。
中图版 必修一 细胞的生命周期 单元测试 (3)

细胞的生命周期单元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参天大树和小草的细胞大小无差异,鲸的细胞不一定比蚂蚁的细胞大。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大,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B.细胞体积大,相对表面积也大,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C.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D.细胞体积小,相对表面积也小,有利于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和与外界交换物质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为了保证代谢的顺利进行,细胞必须与外界迅速而有效地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这就要求细胞要有相对大的交换面积,才有利于物质交换。
答案 C2.下表所列为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
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分裂间期都比分裂期长,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持续的时间不同。
答案 C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DNA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准备解析成熟的生殖细胞、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均不再分裂,不处于细胞周期中;抑制DNA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答案 D4.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和分离发生在( )。
A.间期和末期B.前期和后期C.间期和中期D.间期和后期解析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
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每个染色单体各含有一个DNA分子。
到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随之分开,即DNA分子发生分离。
中图版 细胞的生命周期 单元测试

细胞的生命周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一个细胞进行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以及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①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变化②两条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DNA分子③在MN段,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和体细胞相同数目的DNA ④在IJ段,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 ①③B. ②④C. ②③④D. ②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①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的变化;错误。
②两条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一个DNA分子;正确。
③在MN段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内都含有和体细胞相同数目的DNA,区别在于无同源染色体;正确。
④在IJ段,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正确。
考点:减数分裂的过程,染色体数目以及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
点评:2.某生物的精原细胞的染色体上有2N个基因,DNA含量为6.4C。
则该生物的精子细胞的染色体上的基因数和DNA含量为()A.N 和3.2CB. 2N和6.4CC.2N和3.2CD.N和1.6C【答案】A【解析】精子是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故精子细胞的染色体上的基因数也减半为N,而染色体是核DNA的载体,所以DNA含量也减半为3.2C。
故选A3.细胞分裂过程出现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比例为1∶2∶2的时期为A.有丝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AC【解析】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出现染色单体,前期和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比例为1∶2∶2,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单体消失,所以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比例为1:0:1。
2018-2019学年中图版必修一 有机体中的细胞 单元测试

有机体中的细胞一、单选题1.下表是生物科学史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 )A . AB . BC . CD . D【答案】A【解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A 正确;实验结果只能说明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B 错误;该实验只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 错误;格里菲斯的实验只能说明S 型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D 错误。
2.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颤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B .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2、3、6、7、9C.蛋白质是图中所有细胞器的化学组成中均含有的物质D.能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有1、6、8、9【答案】A【解析】该植物具有叶绿体和液泡,但不具有中心体,所以此此图不可以表示低等植物颤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故A错【考点定位】细胞结构3.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A.抗体与SARS病毒特异性结合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C.ATP分子的形成D.原生质体融合成杂种细胞【答案】A【解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病原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B.炭疽病病原体是原核细胞构成的C.辨别动植物细胞最主要的根据是有无叶绿体和细胞壁D.在显微镜视野中我们看到细胞质逆时针沿液泡环流,而实际上是顺时针流动【答案】B【解析】有些病原微生物是病毒,病毒不属原核生物,植物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显微镜下所成的像虽是倒像,但像与实物的细胞质流动方向相同。
5.下列关于发菜细胞和菠菜叶肉细胞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含有核糖体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都含有细胞核D.都含有细胞壁【答案】C【解析】发菜细胞为原核细胞,菠菜叶肉细胞为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均含有核糖体,A正确。
发菜细胞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菠菜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生命周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若用32P标记“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46B.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92C.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92和23D.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46和23【答案】A【解析】用32P标记“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每一条染色体所含的DNA,均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共含有4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含有32P,其中一条染色单体含有32P和31P,一条染色单体只含有31P;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共有92条染色体,其中46条染色体含有32P,选A。
【点睛】图示法分析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相结合的问题:注:图中实线代表含有32P,虚线代表含有31P。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B.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比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高C.衰老个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D.在适宜条件下,癌变细胞能无限增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细胞的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A正确;B、造血干细胞为功能干细胞,故它的分化程度比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高,B正确;C、衰老个体中,也有细胞都处于幼嫩状态,如造血干细胞,C错误;D、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粘着性降低,故导致癌细胞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D正确.故选:C.3.下面左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右图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12个DNA分子B.FG段可发生基因重组C.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是在AB段发生了基因突变D.右图中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HI段【答案】C【解析】分析左图可知:AF区段表示有丝分裂,FG区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区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右图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据此可判断右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正常二倍体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而曲线图表示的是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CD段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4个染色体组,且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共有12个DNA分子,A项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曲线图的FG段,B项正确;②和⑤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再经过着丝点分裂而形成,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C项错误;依题意并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右图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D项正确。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组。
【名师点睛】本题以“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和细胞分裂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组的掌握情况。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染色体组的含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染色体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且抓住“精原细胞”这一前提,结合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准确判断图示区段及细胞所处的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间的关系及其来源。
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只有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不同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理论基础D.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随时可能表现出全能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因、表达所需条件、应用,解题关键是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有一个全面了解。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可能性,实际上只要植物细胞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的全套基因就应具有全能性,如配子;植物体内所有体细胞均来源于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应相同。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
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细胞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各种组织、器官B.细胞分裂不一定会出现纺锤体C.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D.细胞凋亡不利子个体生长发育【答案】D【解析】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各种组织、器官,A正确;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而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B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其过程受基因控制,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生命历程6.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能无限增殖,并且失去了原细胞的所有特点B.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不能合成酪氨酸酶,黑色素无法合成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答案】C【解析】细胞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能无限增殖,但没有失去原来细胞的所有特点,A错误;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B错误;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D错误。
7.将洋葱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放射性迅速升高的时期是分裂前期B.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都有一半的染色体被标记C.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仅有一条单体被标记D.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相同【答案】C【解析】胸腺嘧啶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在第一个细胞中周期中,细胞内放射性迅速升高的是DNA复制的时期间期,故A错误。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在含H3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此时DNA的一条链上含有标记,一条链不标记,此时每条染色体都有标记,故B错误。
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此时形成的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DNA的一条链是有标记的,另一条姐妹染色单体是不含标记的,故C 正确。
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因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每个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目有可能是不同的,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DNA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
【名师点睛】DNA复制的有关计算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亲代DNA分子复制n代,其结果分析如下:(1)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
①含有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个。
②不含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n-2个。
③含子代链的DNA有2n个。
(2)子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条。
①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条。
②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2条。
8.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l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进而导致细胞死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可能是nuc—l基因表达的结果B.癌细胞中不可能存在nuc—l基因C.胚胎发育过程中所有细胞内的nuc—l基因始终处于休眠状态D.正常机体细胞中的nuc—l基因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功表达【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l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进而导致细胞死亡,所以细胞凋亡可能是nuc—l基因表达的结果,A正确;生物体内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受精卵,遗传物质都一样,所以癌细胞中肯定存在nuc—l基因,B错误;胚胎发育过程中也有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内的nuc—l基因选择性表达,C错误;正常机体细胞中的nuc—l基因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功表达,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下图表示基因型为Rr的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时期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在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RR、rrC.在F时期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D.在I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1∶1【答案】B【解析】D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错误;L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此时基因组成可能为RR、rr,B正确;F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此时有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但没有染色体加倍的过程,C错误;I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 分子,即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D错误。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名师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图示表示基因型为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A表示有丝分裂间期;B表示有丝分裂前期;C表示有丝分裂中期;D表示有丝分裂后期;E表示有丝分裂末期;F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H表示中期;I表示后期;J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K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L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M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10.将某动物的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中所有DNA链都用15N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15N的染色体数目有两种且两两相等B.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15N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C.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15N的染色体数目都相同D.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含15N的染色体数目有两种两两相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所有的染色体中DNA都有一条链被标记,第二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一半有标记,但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有多少带15N标记就不确定了,所以A、B错误;若进行减数分裂,DNA 完成复制后每个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有标记,所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有15N的标记,且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起始细胞的一半,所以C正确,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