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学习与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综合性学习答案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任务。
(1)2019年是我国70华诞,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庆祝活动,寄托对祖国的祝福。
下面两项是从庆祝华诞的一副对联中抽取出来的,请你把它们放回原处。
A.苦尽甘来B.薪传火递上联:七十载峥嵘岁月,________(填写字母),成就中华盛世,四方人民喜迎神州华诞;下联:五千年灿烂文明,________(填写字母),泽被寰宇新潮,九州儿女共庆华夏春秋。
(2)赵明的父亲即将六十大寿,他给好朋友王长风发了一份请柬,邀请他来参加寿宴。
请柬中有一处敬谦辞使用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________【答案】(1)A;B(2)错误:令尊改成:家父(家严、家君)【解析】【分析】(1)结合“岁月”分析,不能传承。
故“苦尽甘来”合适,“薪传火递”不合适。
“灿烂文明”可以传承,接“薪传火递”合适。
(2)结合题干要求“有一处敬谦辞使用错误”分析,重点在请柬中分析“敬谦辞”即可。
自己的父亲应该称家父、家严,家君等。
“令尊”是指对方的父亲。
是一种敬辞。
故应该把“令尊”改为“家父(君、严)”。
故答案为:⑴A;B⑵错误:令尊改成:家父(家严、家君)【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注意结合语境,选出符合语境的对联内容。
⑵本题考查语言的准确运用,注意谦辞敬辞的把握。
2.综合性学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七年级(1)班开展了“孝敬亲老,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达到活动目的?请写出两个。
活动项目一:________;活动项目二:________(2)请你扣住主题,为此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3)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给母亲发一则微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答案】(1)讲有关“孝敬亲老”的感人故事;办有关“孝敬亲老”为内容的手抄报;开展“孝敬亲老”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等;开展“孝敬亲老”的演讲比赛等;(2)如:“孝敬亲老,弘扬美德”、“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亲”、“人生首要,莫过于孝”等,能体现活动主题和具有宣传号召作用。
【人教版】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精选题含答案

七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精选题含答案1.综合性学习(6分)某学校七年级(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图一节水海报图二巧克力广告(1)仔细观察图一的海报,请拟写一条节约用水的标语(不能用海报上的句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中“小身材,大味道”这句广告语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说说它妙在何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分)(1)(3分)示例:①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②每人节约一滴水,世界多添一片绿。
(2)(3分)示例:运用对比(1分),突出了好时巧克力的特点:体型小,口味好。
2.在班级开展的“语文,就在我们身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你所在的学习小组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8分)(1)[补写对联] 根据下面所给的词语补写下联。
(2分)焕智慧人民河山政策光辉昭日月,______________(2)[我来写广告词] 材料: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贫困户老锁望着自己晒出的苔干又喜又愁:喜的是苔干产量大大提升,今年的脱贫致富有望;愁的是,苔干晾晒已结束,梅雨季节的到来将会对苔干的保存带来影响,销售成了老锁火烧眉毛的难题。
老锁的联系电话:23668899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_名著导读_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试题(含答案) (17)

102.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的余地,请分别说明。
甲:乙:【答案】101.黄梅时节(或初夏),蜂蝶(或叶)102.甲:由对客人的等待想象客人不来的种种情况。
乙:由蜂蝶飞过墙想象邻家的春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101.本题考查对诗歌景物描写的把握。
甲诗中,“黄梅时节家家雨”点明了时令。
农历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阴雨绵绵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
乙诗中,“蜂蝶纷纷过墙去”写蜜蜂和蝴蝶见到满园落红残景纷纷飞过院墙,句中的“蜂蝶”就是春天特有的景象。
102.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
通过把握诗歌内容,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语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甲诗中,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渐渐快燃尽,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因此,“闲敲棋子落灯花”可以想像诗人久等客人而客人未至时的情景。
乙诗中,蜜蜂和蝴蝶也是喜花爱花的,它们在久雨中好不容易盼到天晴,兴冲冲地飞到诗人的庭院,结果大失所望,不得已纷纷飞过墙头而去。
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他不禁猜想:莫非春色还保留在邻家吗?不然的话,蜂蝶怎么飞过去了呢?因此由“蜂蝶纷纷过墙去”可以去想像邻家的春色。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0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10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析。
【答案】103.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围绕“时节、雨夜、池塘、蛙鸣”展开合理想象组织语言即可)。
104.作者雨夜约客,久等不至的寂寞无聊之情。
【解析】103.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
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恰当的形容词加以描绘即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意思是“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练习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各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①________头上有我的手印。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起;秋天,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niǎn________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ráo________……(1)划线字“埋”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A.méiB.mái(2)填入文中①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稿B.镐(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Niǎn ________着新谷丰 ráo ________【答案】(1)B(2)B(3)碾;饶【解析】【分析】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
“埋”多音字,mái、mán、mān,“埋葬”读mái。
“镐头”是刨土的工具,与金属有关。
“碾”把东西轧碎或压平的器具;轧。
不要写成“辗”。
“丰饶”丰裕富饶;丰足充实。
不要写成“绕”。
故答案为:⑴B;⑵ B;⑶碾;饶。
【点评】⑴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的积累,要养成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对课文中出现的字,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⑵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⑶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什么学生到了中学阶段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① 其实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都希望能静静读书,交个好友,参加集体活动。
尽管这些平常事微不足道,但足以让学生心情愉快。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知识点归纳+课文同步练习+综合性学习 单元合集(含答案解析)

1 邓稼先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57年他与李政道教授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获得Rumford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获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
这是美国奖学金额最高的科学奖,杨振宁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物理学家。
背景资料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
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100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岐王府第里经常看见您,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歌声。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落花的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可歌可泣.( qì )鲜.( xiǎn )为人知鞠躬尽瘁.( cuì )热泪盈眶.( kuàng ) 马革裹.( guǒ )尸风悲日曛.( xūn )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B )A.鞠躬爆炸宰割家喻户晓B.崇高坦诚仰慕锋芒必露C.大厦蓬草萦绕马革裹尸 D.颤抖焦虑筹划死而后已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 )A.武松打虎的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
B.作者通过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C.小明是我们班的班长,他每天都要处理班级的事务,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D.在我国文学史上,鲁迅、郭沫若、茅盾都是当之无愧....的大作家。
4.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我省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奋力抗旱。
B.今年,我市将投入230亿元打造“幸福武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专项训练3 综合性学习

专项训练3 综合性学习1.光明中学七年级( 3 )班以“拥抱自然”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 1 )班委会组织大家利用周末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四个,组成对偶句,作为宣传标语。
行人花草文明爱护踩踏绕道彰显含笑示例一:行人绕道,花草含笑示例二:爱护花草,彰显文明示例三:行人文明,花草含笑( 2 )班委会定于2019年4月15日下午三点在教室举行“拥抱自然”的主题座谈会,大家一致推荐你去邀请语文组的魏老师到会指导,见到魏老师,你会怎么对她说?示例:魏老师,您好!我们班将于4月15日下午三点在教室举行“拥抱自然”的主题座谈会,想邀请您到会指导,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3 )活动后,张明同学写了一段心得感受,请你按要求帮助修改。
我们走进梦蝶公园,[甲]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池的荷花和清香,青青的荷叶,红红的莲花,挺立的莲蓬,在湖水中互相映衬,美不胜收。
是的,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宽广的胸怀,无穷的魅力,无私的奉献。
[乙]通过本次活动,使我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之情。
①[甲]处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问题,修改意见:删去“和清香”。
②联系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一句话。
③[乙]处画线句成分残缺,修改意见:删去“通过”或“使”。
2.为弘扬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知多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 1 )【解读徽标】学校收集了以下三幅传统节日的徽标,请你依照示例,简要说说“春节”或“中秋”主题图案的内容和寓意。
示例:端午徽标,主体图案利用粽子、龙舟这两个标志性符号,构成一个山川连绵、龙舟竞渡的画面,舟中嵌入“端午”二字,加强标识的整体感。
寓意生活满载希望,蒸蒸日上。
示例一:春节徽标,主体图案用了灯笼和毛笔书法。
灯笼中嵌入“春”字,构成灯笼高挂、喜迎新春的画面,寓意喜庆团圆,吉祥如意。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九华山,山山相连,连绵起伏,山腰那曲折险峻的实木栈道,如缕缕飘带缠绕在青山绿水间,成为一道旖旎的风景;幽深的峡谷中氤氲的山气,如神奇的轻纱帷幔,绘成了一幅山水画卷。
粗犷的山峦,敦实的栈道,别样的情趣,人在景中走,景随人流动。
及至山diān,俯瞰栈道蜿蜒曲折,远眺山气撩绕缥缈,心中荡漾着回归的欢乐。
真可谓人在天庭走,胸生万里云。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敦________实②山diān________③俯瞰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粗犷的山峦”中,“犷”的意思是________(4)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________。
【答案】(1)dūn;巅;kàn(2)“撩绕”;“缭绕”(3)粗野(4)心中怎能不荡漾着回归的欢乐?【解析】【分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以及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和多音字。
注意“俯瞰”的读音。
(2)撩绕——缭绕。
“缭绕”意思是一圈圈向上飘起。
(3)“粗犷”的意思是豪放,豪壮;“犷”的意思是粗野。
(4)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心中荡漾着回归的欢乐”改成反问句:心中怎能不荡漾着回归的欢乐?故答案为:⑴dūn;巅;kàn⑵“撩绕”;“缭绕⑶粗野⑷心中怎能不荡漾着回归的欢乐?【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拼读能力和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
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和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
⑵此题考查学生修改错别字的能力。
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阅读短文,根据语镜、词义判断一些易错的汉字,仔细辨析即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内容与测试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21)

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
语言表达与运用123.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经常去帮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款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
如果你是班长,见到李奶奶你会怎么说?124.探望李奶奶回来,同学们纷纷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引入日记最恰当的一项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123.示例:李奶奶您好。
我们又来看您了。
听说您生病了,现在好些了吗?我们买了一些营养品,给您补补身子。
祝您早日康复!124.A【解析】123.此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类试题的解答,关键是说话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另外,还要注意:①言之有“物”;②言之有“礼”;③言之有“序”。
此题中是去探望生病的李奶奶,所以要询问李奶奶的病情,并说明来意,还要注意开头要用礼貌语,结尾要表达对李奶奶的祝福。
124.A.表达“孝亲敬老”的主题;B.表达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C.表达安贫乐道的思想;D.这句话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故选A。
125.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
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网上最初评分尚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
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①当中,_______。
(注)①受众: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箱的读者、电视的观众等。
(材料二)(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教案
周素贤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语文考试的新题型-----综合运用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积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习惯。
二.指导学生掌握综合运用题型的答题方法,并进行课堂训练。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激发兴趣,鼓励积累。
2.指导方法,有效尝试。
二.难点:
学以致用,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
三.教法学法: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
1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期中考试的复习。这次考试增加了一个新题型-----语文综合运用
1从新题型导入,引起学生重视
2今天就一起来了解这种题型,先看看它的考查目的
齐读,能简单说出这种题型的要求
2能抓住此题型的答题要求,为后面教学作铺垫
讲
练
结
合
1讲解题目一,此题考查学生平时语文知识的积累
读题目,清思路。忆积累,得答案。
新题型的讲解从易到难,树立学生的信心。1此处积累难度偏低,但平时必须积累才能保证准确。进行方法的引导(表格)。
2课堂训练(材料第一题),考查文化知识的积累。
能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名字、习俗和寓意。
强调语文学习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累的重要性,功在平时。
3讲解题目二,考查对文字信息的筛选能力。
可以从段落里面找出符合要求的词语。
这种筛选能力是语文基本能力,争取人人掌握。
4课堂训练(材料第2题),紧跟讲例,训练学生对文字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
能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学生可以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质疑或讲解。
透过文字分析其真正意思,需要对文字深层信息的解读。
5讲解题目三。此题既重知识积累,也重视能力的运用,两者结合。
讨论完成
能在自己的积累中找到基本符合要求的诗句,再作选择。
6课堂训练材料第3题
能回忆对偶的特点,尝试写下联
对偶属于初中要了解的一种修辞,需要能运用它的特点来完成。
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三个例题的讲解,大家看到了大量的积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在积累的同时,还要加强能力的提高,争取活学活用。这样,就可以融会贯通,对语文综合运用题就应付自如了。
作业布置
1积累,背所给的表格
2巩固本节所讲内容,完成材料指定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