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复习提纲加练习

合集下载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液的组成及功能2.人体的血型系统3.血管的分类血管血流方向管壁特点血流速度管腔大小判断方法动脉将血液从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最,弹性___最(___ _____)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较,弹性慢最(____ ___)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便于_______充分进行物质交换极薄,只由一层构成最最小,只允许单行通过(____单行通过)血液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观察血液应加入;(WBC)(PLT)(RBC)(上层)(中层)(下层)ABO 血型系统__型__型___型__型(万能授血者)(万能供血者)输血应以输为原则毛细血管()血管()血管心脏止血办法: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远心端止血;4.心脏5.6.体循环和肺循环A_____B___C___D___E___F___G___H_____I______J___K___(心肌壁最厚)(功能:防止血液倒流;心室动脉)(功能:防止血液倒流;心房心室)功能:;房室瓣房室瓣(动脉瓣)(动脉瓣)血液的分类_____:含氧量较高,呈鲜红色;_____:含氧量较低,呈暗红色;(根据含氧量来区分)血液循环:1.定义: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围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2.功能:把营养物质和氧气运往全身组织细胞,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往有关器官,排出体外。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讲义及答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为人体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环示意图,c代表某器官处的毛细血管,请根据图分析下列问题,正确的是()A.a代表的一定是上、下腔静脉B.如果c表示人体肺部的毛细血管,则b代表的血管是肺静脉C.如果c代表大脑处的毛细血管,当血液流经c后氧气和养料增加D.如果流经c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明显增加,则c处的器官是小肠2.如图为人体两种血管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静脉,B表示动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血管A管壁较薄,弹性小B.血管A是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的血管C.血管B与血管A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慢D.血管B是将血液从身体各处运输到心脏的血管3.人体血液中起运输作用的是()①血浆②红细胞③白细胞④血小板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4.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需要做血常规化验.医生判断患者是否贫血,是根据下列哪项的数值低于正常值而做出的()A.血浆B.白细胞C.血小板D.红细胞和血红蛋白5.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A.血浆、白细胞B.红细胞、白细胞C.红细胞、血小板D.血小板、白细胞6.能够准确表达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A.B.C.D.7.“亲子鉴定”常从血液中提取DNA,DNA主要来自于血液中的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8.如图是人体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B.从2端流出的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C.气体a、b的交换是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的D.a代表二氧化碳气体,其主要是在组织细胞内产生的9.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只能通过a调节亮度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C.丙中的b为毛细血管D.图丙中为使b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10.如图是组织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静脉中的血液会汇集到上、下腔静脉并流入左心房B.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①和②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扩散方向D.在动脉内有动脉瓣,起到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11.如图是一段血管的相关图片,据图回答A.这是静脉,血流方向是甲→乙B.这是动脉,血流方向是乙→甲C.这是动脉,血流方向是甲→乙D.这是静脉,血流方向是乙→甲12.如图是人体心脏及其相连血管的解剖图,据图可知,心脏的四个腔中与静脉相通的为()A.4和5 B.8和9C.4和8 D.5和913.现代临床医学常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初一生物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初一生物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初一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讲义及答案)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d两过程都需要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B.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依次是a、b、c、d,最后完成呼气过程C.过程a后,毛细血管中的血液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D.过程b后,组织细胞中的氧气浓度降低2.如图是人体下肢某处血管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示①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静脉B.图示①血管的特点是管壁较薄,管腔较大,弹性小C.图示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毛细血管D.图示③血管中的血液含氧较多,是动脉血3.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示意图,血液在它们之间的流动顺序为A.1→2→3B.1→3→2C.2→3→1D.3→2→14.图是人体血管示意图,属于毛细血管的是( )A.B.C.D.5.血常规检查时,哪项指标高于正常值可以作为人体有炎症的依据()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6.人患急性炎症时,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7.通过对人的细胞中DNA比对可以用于亲子鉴定等,下列血液成分中能提供DNA的是A.成熟的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8.DNA鉴定是亲子鉴定常用的方法之一,常以血液、毛发、口腔细胞等作为样本,检测细胞核中DNA的相似程度,确定亲子关系。

若以血液为样本,应选用其中的()A.血红蛋白B.成熟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9.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10.如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表示心脏,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B.b表示肺,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C.b表示小肠,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D.b表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11.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
A.2、1 B.1、2 C.1、1 D.0、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循环途径。注射的药物在臀部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由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由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经主动脉输送到咽部扁桃体。共2次经过心脏,1次经过肺。
答案:A
【例7】右图是有关循环系统某部分的示意图,根据要求填写空格。(A、C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2、血管:
(1)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特点:管壁较厚,管腔较小,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不断分支。
(2)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大,血流速度较慢,通常具有静脉瓣。
(3)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特点: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
1.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遗传等先天性因素和生活习惯。.
2.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方法有:参加锻炼.均衡饮食,禁止吸烟和酗酒,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例题解析
【例1】有一位成年男性刚从青藏高原归来,下列哪一项可能是他的血常规化验结果?( )
A.RBC4.9×1012/L WBC8.2×109/L HB132g/LPLT216×109/L
答案:C
【例3】取少量新鲜的家畜的血液,倒入培养皿,凝固以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正面颜色鲜红,背面颜色暗红
B.正面颜色暗红,背面颜色鲜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两面都是鲜红色
D.两面都是暗红色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血红蛋白的特性。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呈鲜红色,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呈暗红色。而培养皿正面暴露在空气中,氧的含量高;背面接触不到空气,且血细胞暂时存活消耗,氧的含量低。因此,正面鲜红色,背面暗红色。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提纲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提纲
3血小板:
①是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
②没有细胞核
③血小板会在伤口处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
④血小板减少会造成止血功能低,容易出现各种出血后不易凝结的现象
4血细胞的正常值,白细胞: 4~10×109/L,红细胞:
男性(40~)×1012/L女性(3~0)×1012/L,血小板:(1~3)×1011/L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二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1动脉:血管中的血液主要是在心脏的驱动下流动的。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
3肺循环
①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②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4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可以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提纲
第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提纲
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自肺部的氧,要通过血液迅速运往身体各处,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要通过血液及时运走。这就是遍布全身的循环系统。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血液就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的RB、B、Hb、PLT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英缩写。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一轮复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考点梳理及强化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一轮复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考点梳理及强化训练(含答案)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梳理与配套练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梳理一、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的组成(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液⎩⎪⎪⎨⎪⎪⎧血浆⎩⎪⎨⎪⎧颜色: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成分:水(90%)、蛋白质、葡萄糖、无机 盐和代谢废物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送养料和废物血细胞⎩⎪⎨⎪⎧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血小板:体积最小(2)血液的功能:血液不仅具有 运输 作用,而且还具有 防御和保护 作用。

2.血细胞(1)对比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功能与异常症种类形态特点 功能病症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富含血红蛋白,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数量过少可能患贫血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最少 防御和保护(吞噬病菌)数量过多可能患有炎症血小板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体积最小止血和加速凝血过少,流血不止【记忆口诀】血液有浆有细胞:浆运细胞和养料;红细胞带氧跑,白细胞把菌包,血小板凝血牢。

【要点点拨】①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②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因此贫血患者平时需要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③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受感染的地方,吞噬病菌。

二、心脏和血管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内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它们的比较如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功能送血离心脏送血回心脏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分布多在较深部位较深或较浅全身各器官中管壁、弹性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壁较薄,弹性较小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管径小大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快慢最慢血流方向心脏→全身各部分全身各部分→心脏最小动脉→最小静脉图示【要点点拨】①血管之最:动脉管壁最厚、血流速度最快;静脉管腔最大;毛细血管管壁最薄、血流速度最慢。

②四肢静脉管腔中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③抽血或输血时,针刺入的是静脉,且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这是为了减缓或阻止血液回流入心脏,使血管鼓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手臂上的“青筋”是分布较浅的静脉,也是病人进行输液或静脉注射的部位。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提纲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提纲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知识点1、血浆1、血液的组成:(1)血液分为血浆(55%)和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加入抗凝剂分为3层,最上层,淡黄色,半透明为血浆;中层为很薄的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是红色不透明的红细胞)(2)血液能完成物质的运输等功能,是一种结缔组织。

注:如果不加抗凝剂,血液会出现凝固现象,会出现血块和血清两种物质;其中血清是血块周围淡黄色半透明的物质。

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能使血液凝固的物质)2、血浆的成分和功能(1)成分:a、血浆蛋白约占70%(与凝血、抵抗疾病相关)b、水分约占90%c、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约占35%(细胞吸收的营养物质和代谢成分)(2)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知识点2、血细胞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我看见了很多的血细胞,呈红色应该是红细胞,但是为什么没有找到白细胞和血小板呢?(因为红细胞数量多,很容易发现,而白细胞数量少,颜色浅,需要将视野挑得稍暗些才容易看到;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很多,需要进行特殊染色才能看到。

)3、与血细胞相关的知识(1)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有关a、概念:红细胞中具有含铁的蛋白质。

红细胞呈现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b、特征: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c、作用: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能力(2)贫血——与红细胞有关a、原因:血液中红细胞过少或者血红蛋白过少b、症状:面色苍白、头晕、精神不振、身体消瘦、抗病能力差c、饮食建议: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菠菜、黑豆(3)发炎——与白细胞有关(4)凝血和止血—-与血小板有关(血友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由于血液中血小板含量过少,一旦有伤口就会流血不止。

)(由于血小板凝集等原因而在血管内出现凝血块,就会形成血栓)(5)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血液的“种子",体内所有血细胞都是由它分化发育来的。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汇总及复习题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基础知识巩固*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有三种: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运送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吞噬病菌)和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心脏处汇合。

冠脉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冠状动脉→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静脉→右心房*关注心血管健康1.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遗传等先天性因素和生活习惯。

.2.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方法有:参加锻炼.均衡饮食,禁止吸烟和酗酒,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例题解析【例1】有一位成年男性刚从青藏高原归来,下列哪一项可能是他的血常规化验结果?(?)A.RBC4.9×1012/L?????WBC8.2×109/L?HB132g/LPLT216×109/L12/L??????WBC7.2×109/L???HB232g/LPLT203×109/L12/L??????WBC18.2×109/L???HB112g/LPLT276×109/L12/L????WBC8.2×109/L???HB89g/LPLT276×109/L解析:本题意在考查人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以及人体对外界低氧环境的适应。

正常的成年男性各项血常规应为:RBC(4.0~5.5)×1012/L,WBC(4~10)×109/L,HB120~160g/L,PLT(100~300)×109/L。

而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由于长期适答案:B【例2置2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凝剂的作用和血液的成分。

下层是血细胞,而不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则会出现凝固现象,凝固后的血块周围渗出的液体是血清。

答案:C【例3A.正面颜色鲜红,背面颜色暗红B.正面颜色暗红,背面颜色鲜红C.D.两面都是暗红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血红蛋白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王婶到医院体检,血液检验报告单上显示RBC:3.0(正常值3.5~5.0)×10⒓个/L,
Hb:100(正常值110~150)g/L。她除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外,还应多食用下
列哪类食物()
A.含铁多的食物B.含磷多的食物C.含碘多的食物D.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
4、右图所示的血管,较粗的一端是()
让时间在知识的枝条上、智慧的绿叶上、成熟的果实上留下它勤奋的印痕。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发挥无穷的智慧。
7、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B.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动脉
C.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D.心脏内既有动脉血又有静脉血
8、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A.动脉B.静脉C.心脏D.肺
9、保证人体内的血液能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的结构是()
A.房室瓣B.动脉瓣C.静脉瓣D.以上三项都是
复习《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授课稿NO.32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_______组_______号评价____________
复习要求:结合以前相应章节的导学案和课本,记忆基础知识和重点图。有精力的同学同时要兼顾复习以前导学案和课本中的练习题,争取做到知识细节化和系统化。
8、结合70页图记忆血液循环——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及部位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9、冠脉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10、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和低血压的的定义及范围。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11、“ABO”血型系统的发现者及4种血型类型。
12、输血的原则:以同型输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可输入少量的异型血,而大量出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
10、为病人肌肉注射某种药物后,若跟踪检查,在心脏中首先发现这种药的部位是()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
11、下列成年人的血压值可被认为是高血压的是()
A.16/10.7千帕B.13/10千帕C.20/13千帕D.11/7千帕
青春寄语:
我所学到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来自自学。——(英)达尔文
13、结合76页图记忆输血关系表。
14、血量与输血的关系,无偿献血的年龄与条件。
【巩固练习】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思考、热烈讨论,深化知识,提升能力。
1、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看不到的细胞是(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血细胞
2、下列细胞中能在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间游走的是()
A.红细胞B.脂肪细胞C.白细胞D.精子
A.动脉B.静脉
C.毛细血管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
5、小张手臂受伤,血流不止,某同学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压伤口上方时,血流仍然不止。
改压伤口的下方,血流立即停止。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三种血管都可能
6、动脉血呈红色,主要因为它含较多的()
A.红细胞B.氧C.养料D.二氧化碳
【复习提纲】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血液分层情况;3种血细胞的特点、功能和相应的病例分析;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2、本节重点图:59页“血液分层图”,60页“血浆成分示意图”,61页“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
4、血管的分类、概念、特点、功能、血流方向;根据出血情况判断是何种血管出血及应采用哪种止血方法。
5、本节重点图:65页“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66页“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67页“静脉瓣活动示意图”。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6、结合68页图记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合69页图记忆心脏工作的过程和房室瓣、动脉瓣的开口朝向与血流的关系。
7、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