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ol公司建首套采用四聚工艺生产1-辛烯工业化装置

合集下载

烯烃厂PE装置年终考试试卷答案

烯烃厂PE装置年终考试试卷答案

聚乙烯装置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氢气在聚合反应中用作(链终止剂)以控制聚合物分子的分子量,并影响聚合物的性能。

2、乙烯精制系统脱除杂质的顺序(氧气)、(脱CO)、(水)、(CO2)。

3、13XPG脱水是物理吸附,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当温度越高,分子筛的吸附能力越(差 ),干燥床再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4、UCAT-J淤浆催化剂的成分有(TiCl4)、(氯化镁)、 (四氢呋喃)、(矿物油)。

5、反应器的正常反应温度是(85-110℃),正常反应压力是(2413kpa)。

6、PDS输送气可以是(氮气) 或(回收气)。

7、反应温度上升过快,伴随产生的现象是总压(下降)。

8、空气经无热再生干燥器脱除水份后,露点应小于( -40 )℃。

9、换网的操作应在滑板上游侧和下游侧间的压差达(12)MPa之前进行。

10、离心泵停运时,如果不及时关闭出口阀,会发生物料倒窜造成离心泵反转损坏设备,故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在出口阀前安装(单向阀)。

11、表压等于绝对压力( 减去)大气压。

12、反应器床层压差的变化与(床层松密度)相关。

二、选择题20分每题5分1、反应系统温度最高的地方是在( C )。

A.反应器扩大段以下0.3~0.6mB.循环气压缩机入口C.循环气压缩机出口D.循环气冷却器出口2、氮气精制包括脱( D)和脱水。

A、炔B、硫C、一氧化碳D、氧3、氢气进料突然中断,会对产品( A)带来影响。

A、密度B、熔融指数C、平均粒径D、流动性4、异戊烷在本装置的主要作用作为( A)。

A、诱导冷凝剂B、反应组分C、溶剂D、无任何作用5、添加剂加入量不足或母料配方比例不正确,粒子会( B)。

A、发黑B、发黄C、发灰D、无影响6、安全阀作为压力容器和管道的超压保护装置,为了保证安全阀的正常起跳,按规定安全阀( C )校验一次。

A、一个季度B、半年C、一年D、两年7、反应器内不会引发块料产生的原因有( A)。

A、反应温度低B、反应温度过高C、静电D、催化剂活性过高8、为了防止离心泵汽蚀现象的产生,保证泵能正常运行,必须使泵的有效汽蚀余量( A)泵必须的最小汽蚀余量。

南非Sasol公司成功投运全球首套乙烯四聚工业化生产装置

南非Sasol公司成功投运全球首套乙烯四聚工业化生产装置
S a s o l 表示 , 目前该装 置正处 于试 车 阶段 , 现 已 行 。此项 目是 L a k e C h a r l e s 地 区一 个大 型石 化项 目
中的一部分 , 该大型石化项 目还包括 一套 1 . 5 M t / a 乙烯 裂 解 和 下 游 装 置 以 及 一 套 气 转 液 ( G T L ) 装
得 益 于廉价 液 化 天 然 气 原料 , 美 国石 化 和 聚 合 物业 务盈 利 能力 显 著 上 升 , 盈 利 能 力 远 超 欧洲 和亚洲 石化 公 司 。具 体 表 现如 下 : 2 0 1 3年 第 4季
度, 由于原 料 和能源 成本 较低 , D o w高性 能塑 料业 务 利润 增加 了 4 0 %; E x x o n Mo b i l 在 美 国本 土化 工
销售 收 入 同 比增 6 % 。 ( 李雅 丽摘 自I C I S , 2 0 1 4— 0 2—1 4 / C W,
2 0 1 4—0 1—1 7 / P CN. 2 01 4—0 2—1 7)
业 务业 绩增 加 , 其第 4季 度 美 国化 工 业 务盈 利 达 到8 . 0 8亿 美 元 ; L y o n d e l l B a s e l l 公 司 的 乙烷 裂 解 占到其美 国 乙 烯 产 量 的 7 7 % 。 由于 乙烷 原 料 使
南非 S a s o l 公 司成 功投运全球首套 乙烯 四聚工业化生产装置
南非 S a s o l 公 司 已成 功 投运 全 球 首 套 乙烯 四 聚工 业化 生产 装置 。该 装置 位 于美 国路 易斯安 那 州的 L a k e C h a r l e s 生产 基地 。据悉 其 设 计产 能 为 超过 1 0 0 k t / a的 1 一辛烯 和 1一己烯 。

聚烯烃弹性体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聚烯烃弹性体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聚烯烃弹性体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摘要:在综述了聚烯烃弹性体(POE)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基础上就POE在热塑性聚烯烃复合材料、聚合物改性、制作散热软管及交联弹性体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聚合工艺1、聚烯烃弹性体结构及特点聚烯烃弹性体(POE)的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聚烯烃弹性体(POE)的化学结构聚烯烃弹性体(POE)是一种以1-丁烯、1-己烯和1-辛烯为代表的聚合物,α-烯烃无规共聚形成的弹性体。

由于其分子链中存在聚乙烯晶体结构,它在室温下可以作为物理交联节点,并且是由乙烯和α-烯烃的无规共聚形成的无定形区域。

POE在没有硫化的情况下表现出高弹性,而在聚乙烯段的熔点以上,它表现出高的弹性,使其成为良好的热塑性弹性体。

聚烯烃弹性体(POE)的分子结构是饱和的,在耐候性、耐臭氧性和抗紫外线老化性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聚烯烃弹性体(POE)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高的成本效益。

它在汽车、鞋材、电线电缆、包装、聚合物改性、密封、制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聚烯烃弹性体的优异性能与以下特性有关:(1)以辛烯和结晶乙烯的软链卷曲结构为物理交联点,赋予材料优异的韧性和加工性能;(2)分子量分布窄,与聚烯烃相容性好,流动性好;(3)它不含不饱和双键,比其他高弹性材料更耐老化;(4)较强的剪切敏感性和溶液强度可以实现高挤出和高屈服;(5)优异的流动性可以增强填充材料的分散性,提高产品的熔融强度。

2、阻碍聚烯烃弹性体发展的核心问题2.1POE聚合单体α-烯烃生产难度较高POE是乙烯和α-烯烃共聚生产,其中多采用1-己烯和1-辛烯的生产,八碳POE中会采用1-辛烯,其中1-辛烯的添加比例最高在30%。

而1-己烯和1-辛烯的生产,目前存在较高的难度。

据统计,1-己烯目前中国有数套装置,而1-辛烯仅有茂名石化投产了0.77万吨的中试项目,其中技术壁垒是导致1-辛烯规模无法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工艺评价和研究规划》(PERP)系列报告–α烯烃

《工艺评价和研究规划》(PERP)系列报告–α烯烃

《工艺评价和研究规划》(PERP)系列报告–α烯烃介绍The alpha olefins business is complex. A full range alpha olefins plant produces, depending on technology, a range of olefins with even numbered carbons. As Figure 1 illustrates, alpha olefin producers serve the markets of polyolefins, synthetic lubricants, detergent intermediates, oilfield chemicals, paper industry, additives, etc. Each derivative marke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demand growth, selling geography, customer base, customer fragmenta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off-take volumes, etc. Even a naphtha cracker with its multiplicity of products, ethylene, propylene, C4s, aromatics, etc, does not serve markets with suc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α烯烃业务比较复杂。

全馏程的α烯烃装置,依据所采用的技术,可以生产带偶数碳的烯烃。

如同图1所示,α烯烃生产商服务于聚烯烃、合成润滑油、洗涤剂中间体、油田化学品、造纸工业、添加剂等市场。

每个衍生物市场在需求增长、销售地理学、客户基数、客户细分、质量要求、承销量等方面有其自己的特征。

2023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生产资格考试管理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2023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生产资格考试管理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2023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生产资格考试管理人员考试题(含答案)一、判断题(25题)1.安全文化的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不明显。

A.正确B.错误2.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正确B.错误3.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物理因素中一般包括:异常的气候条件、工作环境、电离辐射线和非电离辐射线等。

A.正确B.错误4.职业健康检查结束后,需要复查的,可以根据复查要求增加复查项目。

A.正确B.错误5.一般来讲,物质越易燃,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小。

A.正确B.错误6.细水雾灭火系统灭火效率高,同时对环境无影响,它能够代替卤代烷等对环境有破坏的气体灭火系统及现有的会造成水渍损失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A.正确B.错误7.在工业生产中,有毒品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A.正确B.错误8.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A.正确B.错误9.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对危险化学品管道不定期检查、检测。

A.正确B.错误10.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消防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A.正确B.错误1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不得转让或者租借其取得的资质证书。

A.正确B.错误12.化学事故发生后,采样检测工作进行一段时间就可以结束,检测结果不必连续报告。

A.正确B.错误13.加油站邻近单位发生火灾时,可继续营业但应向上级报告。

A.正确B.错误1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A.正确B.错误15.企业提出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延期申请时,可以同时提出变更申请,并向发证机关提交相关文件、资料。

A.正确B.错误16.为防止雷电波入侵重要用户,最好采用全电缆供电,将其金属外皮接零。

alpha olefins

alpha olefins
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试生产出LLDPE膜用
|呈瑚啪 =兮如加
姗瑚乃 ∞∞乃
晰 跖
树脂HF一7042,2010年3月开始大批量生产。这
标志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炼化科技专项——l一
己烯工业化试验及成套技术的开发取得成功。与 普通产品相比,HF一7042的拉伸屈服强度提高了 27%,拉伸断裂应力提高l倍,显示出良好的市场
分离,回收得到纯度达98%的a一烯烃。
“nde公司等也有各自的乙烯齐聚专利技术,如日 本出光石化公司的锆铝催化工艺,“nde公司与 SABIC联合开发的Alpha—Sablin工艺等。
1.1.2
此外,Sasol公司还利用带有联膦配合基的 Cr(Ⅲ)催化剂成功开发出生产l一辛烯的工艺。该 工艺基于在高温下进行费一托合成反应获得具有
kt,a 1一己烯工
a一烯烃产能
Colin
A休斯敦联合咨询公司分析,2009年
世界仅一烯烃总生产能力达4.534 Mt,2010年将超
过4.914 Mt。表1列出2009—2010年世界仅一烯
烃生产商及其生产能力。
表l
2∞9—2010年世界但一烯烃生产商
和主要生产能力 生产商 生产能力
kt,a
北美
ChevTon
的机遇。SheU公司SHOP工艺采用均相镍基催化
剂使乙烯低聚生产高碳仅一烯烃f4J,由于生成的是 宽分布的仅一烯烃,因此必须通过蒸馏逐次加以分
离。而采用铬基催化剂可生成两组不同的全部是
A1pha—Sablin工艺
SABIC和德国“nde公司联合开发了制备 LAO的Alpha—Sablin新工艺。新工艺以乙烯低聚 反应为基础,使用双组分催化剂体系(包含1种获 得专利的锆化合物和已实现商业化的1种烷基

乙烯四聚生产1-辛烯

乙烯四聚生产1-辛烯

乙烯四聚生产1-辛烯钱伯章【期刊名称】《石化技术与应用》【年(卷),期】2005(23)4【摘要】1-己烯和1-辛烯是工业化生产线性聚乙烯的共聚体,世界年均1-辛烯需求增长率为6%~8%。

己有几家公司开发出乙烯三聚制1-己烯高选择性铬基催化剂。

乙烯四聚生产1-辛烯技术与三聚相似,目前尚在进一步开发中。

乙烯三聚机理涉及由铬原子和3个相连的乙烯分子组成的七元金属环中间体。

形成1-辛烯所需要的九元环至今尚未实现。

南非萨索尔技术公司Annette Bollmann领导的课题组开发的1-辛烯系列催化剂为带有联膦配合基的Cr^3+,几步联合可使烯烃转化率达到近70%,优化后可使1-辛烯产率大于500kg/h。

萨索尔公司正在增产1-辛烯,以满足世界市场需求。

【总页数】1页(P287-287)【关键词】1-辛烯;1-己烯;乙烯三聚;线性聚乙烯;工业化生产;铬基催化剂;Cr^3+;萨索尔公司;高选择性;分子组成;市场需求;共聚体;增长率;开发;中间体;金属环;配合基;课题组;转化率;世界;技术【作者】钱伯章【作者单位】上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21.217;O623.121【相关文献】1.通过乙烯四聚生产1-辛烯 [J],2.氢气对铬系催化剂催化乙烯四聚制1-辛烯的影响 [J], 时鹏飞;曹晨刚;陈延辉;姜涛3.乙烯四聚制1-辛烯的研究 [J], 张立超;张凌燕;吴红飞;栗同林;李建伟4.铬系催化剂双膦胺配体用于乙烯四聚制1-辛烯的研究进展 [J], 佟铁鑫; 何英华; 李晶; 于淇; 牟玉强5.沙索公司将在美国建设乙烯四聚制1-辛烯装置 [J], 章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α- 烯烃五种生产工艺路线简述

α- 烯烃五种生产工艺路线简述

α- 烯烃五种生产工艺路线简述α- 烯烃指在分子链端部具有双键的单烯烃,一般指 C4 及 C4 以上的高碳烯烃。

标况或常温下,C2~C4 烯烃为气体;C5~C18 为易挥发液体;C19以上为蜡状固体。

在正构烯烃中,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升高。

α- 烯烃按其碳链长度有不同的应用,有广泛用途的是碳数范围为 C6~C18(或 C20)的直链α- 烯烃。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是 C4、C6和C8 等组分。

如,1- 丁烯、1- 己烯和1- 辛烯可用来生产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聚单体,用以提高其抗撕裂和拉伸强度,占α- 烯烃总消费量的 50%以上。

主要生产技术石油馏分和催化裂化产物中,虽然都含有α- 烯烃。

但异构体多、组成复杂,不易分离。

经过多年的发展,蜡裂解法、混合 C4 分离法、乙烯齐聚法和植物油法成为世界上生产α- 烯烃的主要工艺,其中乙烯齐聚法应用最为广泛。

1蜡裂解法石蜡裂解法分为热裂解法和催化裂解法。

主要以馏程为 350 ℃~480 ℃的精制蜡作为原料,裂解生成的直链α- 烯烃,生成物中α- 烯烃质量分数在5%~30%,绝大多数为直链α- 烯烃。

2混合 C4 分离法该方法来自热裂解装置或者催化裂化装置。

工艺流程为利用萃取法脱除丁二烯,化学法脱除异丁烯后,用精密精馏或催化萃取生产高纯 1- 丁烯;当采用催化裂化的 C4 馏分作原料时,先脱除丁二烯后,经脱硫、脱水、加氢脱除二烯烃和炔后,再经二聚脱除残余的异丁烯,最终精馏制得高纯 1- 丁烯。

3乙烯齐聚法乙烯齐聚是以乙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齐聚反应制备α- 烯烃的工艺。

通过使用乙烯齐聚法可生产 C4~C40 的偶数碳线性α- 烯烃。

其主要工艺主要有 Gulf法、Ethyl 法、SHOP 法和 Linde 法等。

4植物油法主要工艺为植物油加氢制得脂肪醇,经脱水生成α- 烯烃,该技术早在二战之前就已实现工业化,其产品的碳数取决于原料的碳数,而天然植物油绝大多数为 C12~C18 范围的脂肪酸甘油三酯,因此,得到的α- 烯烃碳数一般为C12~C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Ni , i 2 ) / O . O 催化剂 虽然 对碳 五馏 分加 氢 AI S 活性 高 , 其对 有 机硫 更为 敏感 , 了保持 催化 剂 但 为 加 氢 活 性 稳定 性 , 将 碳 五原 料 中硫 质量 浓 度 降 应 至 1 / . mgL以下 , 控制 催化剂 床层温 度在 6 0 并 0℃
NiAl0 Si / , . O,c t l t spe f c . a aysswa re t
Ke o ds s fd yW r : ul e;h r e to i yd og nai n;o e n;c t l t tbi t lf i aa ys;sa l y i
术建 设的第一 套工业化 装置提供 基础工程 服务 。初定的 工业化 装置 产能 为 10k/ 1辛 烯和 1己烯 。虽然首 0 t a的 一 . 套装 置的确切地 点还 未最终决定, 但最有可能 的地 点是路 易斯安娜 州 L k h r s aeC al 附近的 S sl e ao 化学品联合生产基
de e n ly e t o v rin o 0 % :h we e , h aay i a t i fNi , - i c tlssfr in sa d ak n swi ac n eso f1 0 h o v r tec tl c ci t o / O3SO, aay t t vy A1 o
2l年第 4誊 第:期 oo 1 9
的趋势 。
石 油艨制 与记 工
参 考 文 献
李维彬, 郭立艳 , 杨世成 , . 等 炼油厂 馏分加氢生产优质蒸 汽裂解料的研 究[ . J 石油炼制 与化工 , 0 2 3 ( )2 —4 ] 2 0 , 34 : 12 常慧 , 顾超然 , . / I i 催化剂对 单烯烃 等 N/ . O A0S [】 徐泽辉 , 2
简 讯
地 。基 础工程预定 于 2 1 0 0年第 3季度 完成, 0 1 2 1 年开工
建 设 ,0 3 投 产 运 行 。 21年
s s 公司建首套采用四聚工艺生产 1 ao l . 辛烯 工业化装置
Jcb 工程集 团有限 公司(E 从 S sl ao s J C) ao 公司得到 了
sa lt ft e c t l s r mo — lfn h dr g na i n wa xc le t tbii o h a a y tf no o e y O e to s e el n .A o y o i c mm e c a ra r iltilwass c e sul u c sf l y
2 0 4 ( :5 81 5 0 3, 9 6) 1 0 —51
种 低成本 的加 氢 工艺技 术 。
CAT ALYTI PERFORM ANCE C OF / 2 - i Ni AIO3S O2CAT AL YS FOR T HYDROGENATI ON RACTI OF C5 F ON
d s u s d.Re u t h w e h t / 2 一 i a ay t x i ie i h a t i o h y r g n to f ic s e s ls s o d t a Al Ni 03S O2c t l ss e h b t d h g c i t f rt e h d o e a i n o v y

S sl 学公司成功研制的选择性 四聚生 产 1辛烯技 ao 化 . 术是近年 来新兴 的一种专 门生产 1辛烯的技 术。采 用的 .
催化体 系是 c 系主金属 化合物 、 NP型 配体 、 r P MA0助催
化剂 , 制备 的 l辛烯选择性 可接近 7 %。 一 0
份基础工程建 设合同:J C将为采用 S sl E ao 四聚专有技
Su u s ui Fa n i n Xu Ze u n Ch n h , n Cu la g, h i
( e c l s a c si t, I Ch mia e rhI tue SNOP h n h i to h mia m n i td S a g a 0 5 0) Re n t ECS a g a r c e c l Pe Co pa yL mi , h n h i 0 4 e 2
t e s l rc n e ti e d wa e st a . / n ec t l s e m p r t r s 6 ℃ , h c i i n h u f o t n f e sl s n 10 mg L a d t aa y t d t u n h h b e e au e wa 0 tea t t a d v y

【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供稿 ]

64 — —
加 氢 的 催 化性 能 [ . 料 化 学 学 报 , 0 6 3 ( )4 .6 J 燃 ] 2 0 , 4 1 :24
[] 徐泽辉 淳B 3 世卓 , 顾超 然, N / 1 , i 等. i - O 催化剂对轻质 C A OS
稳 定性 较 好 , 对 单烯 烃 加 氢 活性 则呈 逐 渐 下 降 而
Abs r c ee f c fs fd so h aay i tbi t fNiA1O3S O2 aa y td rngh r ge a i n o t a t Th fe t i e n t ec t ltcsa l y o o ul i / 2 - i t l s u i yd o n to f c C fa to si ve tg td usng afxe — d r a t r r ci n wa n si a e i i d be e c o .Thefe h a s d c t l ts mplswe ec a a trz d r s nd u e aays a e r h r ce ie b y XRD , DTA. TG nd p e sr c u e a l i a or tu t r nayss.The c us sa c nim a ays e c i a i n we e a e nd me ha s ofc t l td a tv to r
L y a g a ylk n g sM S,Ra tn n PA ,Kr u eA O . q i - h s ua e as I Li u d p a e
h do e ainkn t s fso t e nNi 2 [ . C , y rg nt iei o ce so / O3 ]AI hJ o co i n AI J
c rido t t n8k/ nt r y r g n t n o fa t n a dteo eain d t h we a esa it f are u t u if do e ai f r ci , n p r t aas o dt th tb l o aa a h o o C o h o h t i y
左右 。 பைடு நூலகம்
3 )与常 规 的 高压 高 温加 氢 工 艺 相 比较 , 用 使 Ni SO, 化 剂后 , 氢工 艺更 加 缓和 , 一 / O i 催 A1 加 是
[] 4
馏 分 加 氢 的催 化 性 能 [ . J 催化 学 报 , 0 4 2 ( 1 :9 .0 ] 2 0 , 5 1 )8 79 2
h d o e ai n o no o e nswa i n fc n l fe t d b h r a i ulu o t n n r w ae i l .W h n y r g n to fmo — l f ssg i a ty a f ce y t e o g n c s f rc n e ti a m tra s i i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