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采光与导光系统
光导照明方案(绿色建筑)

光导管照明采光系统方案建议书一、导光管采光系统1.1技术简介导光管采光系统是一种新型照明装置,其系统原理是通过采光罩高效采集自然光线导入系统内重新分配,再经过特殊制作的导光管传输和强化后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高效的照射到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得到由自然光带来的特殊照明效果。
1.2技术背景自然光环境是人们长期习惯和喜爱的生活环境。
自然光是最为经济、极为宜人的光源。
利用自然采光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充分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
自然光在建筑设计中能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效果和光影变化,给人立体的感觉、层次的感觉、开敞的感觉以及温暖的感觉。
首先,自然光环境是人们长期习惯和喜爱的生活环境。
各种光源的视觉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照度的条件下,天然光的辨认能力优于人工光,有利于人们生活和保护视力。
其次,自然光具有一定的杀菌力,可以预防肺炎和其他疾病,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物节奏。
自然光对人的心理状况也有很大影响,采光口是视觉与外界环境交流的渠道,长期在没有自然光的环境中生活,容易烦躁、忧郁、沮丧和紧张不安,严重的还可能患上幽闭恐惧症。
不仅如此,建筑自然采光还是照明节能的重要手段。
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时候,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利用自然光照明,能够节约照明所消耗的电能和改善室内的生态环境,对降低建筑能耗和建设节约型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设计依据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3、《导光管采光系统技术规程》(JGJ/T374-2015)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二、绿色方案2.1绿建评分标准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
导光管采光系统建筑设计

导光管采光系统建筑设计首先,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建筑设计需要合理考虑室内的光线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光照情况。
通常情况下,导光管采光系统适用于没有直接获得自然光的内部区域,如深层次的房间或内庭。
设计师需要进行合理的位置选择和朝向调整,以便充分利用室外的自然光。
其次,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导光管的长度和直径。
导光管通常是由透明的材料制成,可以将室外光线反射进入室内。
导光管的长度和直径直接影响光传输的效果。
一般来说,较长的导光管可以传输更远的距离,较大直径的导光管可以传输更高强度的光线。
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导光管规格,以实现最佳的采光效果。
另外,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室内的光分配。
通常情况下,导光管会将室外的光线引入一个集光装置,然后再通过光分配系统进行室内的光线分配。
设计师需要根据室内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需求,合理设计光分配系统的结构和布局,以确保各个区域都能获得充足的自然光。
此外,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室内光线的调节和控制。
在一些情况下,室内的光线可能会过强或过弱,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
设计师可以通过安装适当的调光设备或遮光装置来实现光线的调节和控制,以满足不同场合和使用需求。
最后,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导光管采光系统是一种复杂的技术系统,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效果。
设计师需要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维护和保养的便捷性,以方便后期的维护工作。
综上所述,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室内的光线需求、外部环境的光照情况、导光管规格、光分配系统、光线调节和控制以及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等因素。
只有在全面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才能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并具备良好效果的导光管采光系统。
建筑设计中的采光与通风考虑因素

建筑设计中的采光与通风考虑因素在建筑设计中,采光和通风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它们直接影响着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健康性和能源效益。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采光和通风的因素。
一、采光的考虑因素1. 自然光的利用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光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和布局,以便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
其次,采用透明的材料,如玻璃窗户和天窗,来增加采光的效果。
此外,建筑师还可以使用反射光的技术,将阳光引导到室内的深处。
2. 光线的控制除了利用自然光,建筑师还需要考虑如何控制光线的进入和传播。
例如,通过设置帘子、百叶窗或遮阳板等,可以调节室内的光照强度。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反光和眩光问题,以确保采光不会对居住者造成不适。
二、通风的考虑因素1.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是一种环保且经济的方法。
建筑师可以通过设置大面积的窗户、门和通风孔来促进空气的流通。
同时,建筑物的朝向和布局也需要考虑风的流向,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气流。
2. 机械通风除了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系统也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电风扇、空调和通风管道等设备来控制和调节室内空气的流动。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合理安排通风设备的位置和数量,以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和循环效果。
三、综合考虑因素在建筑设计中,采光和通风的考虑因素是相互关联的。
例如,通过合理设置窗户,既可以增加采光,又可以促进空气的流通。
此外,建筑师还可以使用遮阳装置和屏风来控制光线和风的进入。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实现更好的舒适度和能源效益。
总结采光和通风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可以提供更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机械通风系统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建筑师可以设计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建筑物。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采光和通风的因素,以创造出更宜居的空间。
导光管采光系统集光器

导光管采光系统集光器
1、集光器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中规定的8级;水密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 06中规定的6级且不应渗漏;抗风压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中规定的5级。
2、集光器的抗冲击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 15763.2的有关规定。
特殊应用场所应满足相应的安全要求。
3、集光器所用聚碳酸酯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中规定的B-s2,d1,t1级。
4、集光器所用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表4.2.4的规定,常见材料的性能参数可按本规程表A.0.1的规定取值。
表4.2.4 集光器材料性能要求。
建筑中的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系统设计

建筑中的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系统设计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系统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人们在一整天的时间中,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密闭的空间内生活、工作和学习,优秀的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系统,不仅可以增加建筑内部的舒适度,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从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自然采光的设计优秀的自然采光系统应当不仅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还应当考虑能够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为建筑提供适宜的光线质量和数量。
同时,自然采光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本身的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因素,以达到最佳的自然采光效果。
首先,建筑的形状和朝向对自然采光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建筑应当尽可能的朝向自然采光方向,比如南向或东西向,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自然采光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建筑形态也应当尽量简洁,以减少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阻挡和遮挡,比如过于繁杂的建筑纹理和大面积的悬挑。
其次,自然采光的设计应当考虑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提供适宜的光线质量和数量。
建筑可以根据不同季节进行阴阳、调节,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季节对光线质量和数量的需求。
比如在夏季可以适当增加建筑的阴影,以降低建筑室内空间的温度和日照强度,而在冬季则可以增加建筑的采光面积,以提高建筑室内空间的温度和照度。
最后,自然采光的设计还要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的因素,以达到最佳的自然采光效果。
比如如果建筑周围的环境过于复杂,比如存在高楼群、大树、山丘等阻挡物,就需要在建筑设计阶段有意识的进行更多的考虑,以寻找到最佳的自然采光方案。
人工照明的设计人工照明系统是在自然采光系统无法满足建筑室内照度和亮度的需求时使用的一种补充措施。
合理的人工照明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内部的舒适度和视觉体验,并且如同自然采光一样,人工照明的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内部的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因素。
首先,人工照明的设计应当考虑到建筑内部的结构和变化。
建筑通常是由多个不同的空间构成的,每个空间之间的结构和使用目的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空间类型和使用目的来设计相应的人工照明系统,以满足各个空间在照度和亮度方面的需求。
(完整版)光导照明系统介绍

防雨板
防雨套圈
漫射器
有圆形和方形可选择; 具有高透光性、高扩散性; 显色性好,光线柔和,无眩光; 具有很好的隔热、隔音功能。
梦幻系列
绚丽系列
超炫系列
配件
固定环
特点2
● 健康安全
有句谚语“阳光不到的地方是医生常到的地方”,万物生长靠太阳, 导光管采光系统将阳光引入到室内,避免了人们长期在电光源下生活 和工作,可减少许多疾病的产生。
另外,也减少了白天因停电引起的安全隐患和用电引起的火灾隐患。
特点3
● 提高工作效率
导光管采光系统直接采集室外自然光、太阳光,能过滤90%以 上的有害紫外线,导入室内的光线达到全光谱、无频显、无眩光, 使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减少疲劳和长期处在灯光引起的各种疾病,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输出照度公式
近似的计算公式
P出
P0 T S R n P0 S'T R'R T ' ' S
n
H
D cos tg
工作面照度计算
产 品 安 装
光导照明和绿色建筑及LEED®认证
光导照明系统可提高 各种绿色建筑评价和LEED认证的得分 成功案例:深圳建科大厦
联合利华 联亚制衣(合肥)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秦皇岛在水一方 百事可乐 南昌格特拉克 崇明生态大楼 昆明卷烟厂 可口可乐 ……
混凝土建筑安装及防水大样
彩钢房面建筑安装及防水大样
系统性能 3— 安全、防盗
系统采光罩利用与特警盾牌较为相拟的PC复合材料,硬度 高,抗冲击性强,并用防盗螺丝固定在防雨板上。防止他 人任意拆卸。多用于公共地面建筑。
科技成果——导光管采光系统

科技成果——导光管采光系统适用范围可广泛应用于学校、医院、疗养中心、体育场馆、展览馆、机场、火车站、酒店、住宅等新建、改建和扩建场所技术原理导光管采光系统是通过室外的采光装置捕获室外的日光,并将其导入系统内部,然后经过导光装置强化并高效传输后,由漫射器装置将自然光均匀导入室内需要光线的任何地方。
适用条件导光管采光系统应用广泛,白天需电力照明的场所都可以安装,能节约85%以上的照明费用。
技术效果导光管采光系统产品,执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3、《导光管采光系统技术规程》JGJ/T374-205及其他相关国家设计标准的要求,节能效果良好。
导光管采光系统和采光天窗、采光带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导光管采光系统的采光罩和漫射器均由具有低导传热系数的材料制作,传热系数为k=1.5W/(m2·K)。
2、光导管以铝制材料为主,防火性能好;漫射器和采光罩为PC 材料制作而成,离火不助燃。
3、导光管采光系统传导的光线均匀、无眩光现象、无频闪、不会因光线入射角的变化而改变。
且室内照射面积大,不会产生局部聚光现象,从黎明到黄昏,甚至是雨天或阴天,光导照明系统的光线仍然十分充足,可节省白天100%的照明能源。
4、导光管采光系统开孔面积小,不会受材料本身热胀冷缩性能影响,并可通过设备的防水装置与各种屋面进行结合,达到完全防水效果。
应用情况项目名称:中国移动华东区物流仓库总建筑面积约为90000平方米,以号仓库为例,计算经济效益,面积约为8200m2,仓库照度要求为100lx,平均每m2的耗电量约为7W,电费以工业用电或当地费率为准,计算年总耗电费用约为28万元,使用导光管采光系统数量为56套,造价约为52万元,经比较分析后,项目投入导光管使用的投资回收期约为2年,在此期间节约了用电能源,并且,平均每年节约煤炭能源(发电)使用量为2.5吨,节约用水(发电)使用量为25吨,减少碳粉尘污染的排放量约为356.6吨。
建筑工程中的光照与采光设计

建筑工程中的光照与采光设计光照与采光设计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光照与采光设计能够为建筑空间创造舒适的环境,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并对居住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中的光照与采光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一、光照与采光设计的原则1. 自然光的最大利用自然光的光照强度和色彩是无法用人工照明来替代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尽量充分利用自然光。
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窗户设置能够将自然光引入到室内空间中,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光线的均匀分布光线的均匀分布可以避免室内出现明暗不均的情况,增加人们对空间的舒适感。
通过合理布置建筑空间和采用透明材料,可以实现光线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局部掩蔽,提高整体空间的亮度和舒适度。
3. 良好的视觉环境光照与采光设计应使建筑内外的景观与室内空间相互呼应,形成良好的视觉环境。
通过合理的窗户设置和室内照明布置,可以使居住者在室内能够无障碍地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可以为室内空间营造出舒适、愉悦的氛围。
二、光照与采光设计的方法1. 建筑空间规划建筑空间规划是光照与采光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需求,确定不同区域的光照强度和颜色要求,合理布置室内外的窗户、门洞等开口部分,以确保自然光能够进入到室内空间。
2. 窗户设计窗户是建筑中最常见的光照与采光设计元素之一。
在窗户的设计中,应考虑到窗户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以及玻璃的透明度和反射率等因素。
合理的窗户设计可以使自然光进入到室内空间,并满足不同区域的光照要求。
3. 室内照明设计室内照明设计是补充自然光的重要手段。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照明设备,如天花板照明、壁灯、地灯等,以提供充足而舒适的照明效果。
在室内照明设计中,应注意避免灯光的刺眼和产生强烈的反射,同时也要考虑节能和环保。
三、光照与采光设计的应用案例以一座住宅建筑为例,探讨光照与采光设计的具体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采光与导光系统
摘要:本文从目前国内老社区采光不足的现状出发,简要介绍利用天然光的导光系统。
从导光系统的原理、分类、组成来阐述导光系统的优与弊。
从国外的发展走向来分析导光系统的发展重点和未来趋势,并且与老社区的现实情况结合,希望能对老社区的采光改造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老社区、采光、导光系统
1.老社区采光现状分析
1.1现状:在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多见缝
插针,比较多见的是新建住宅附属于相应的
单位,导致建筑局部密度过大,间距过窄,
建筑采光困难。
又由于城市中心各种城市职
能相对集中,居住空间与其他功能空间如商
业、娱乐等设施混合,以致此类社区人口密
集、居住环境较差。
在重庆,这种80年代的旧住宅数分布广泛
且数量颇多,广泛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目
前有 400 余万平方米。
在这样的基数之上,
如需全部拆建需要耗费大量资源。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用电紧张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而照明用电在电能消耗中占有相当比重, 根据统计表明我国照明用电约占全国总用电量的12 % , 2004 年北京市照明用电为49 亿千瓦小时, 也占到全市用电总量的11 %。
因此照明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
开发节能产品、充分利用天然光资源无疑是解决能源紧张的重要途径。
1.2天然光:天然光作为大自然馈赠于人类的宝贵财富, 是一种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的绿色能源, 同时也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最为适应的光源, 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曾被人忽视。
伴随着近年来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不断出现, 才日益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而导光管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人们合理利用天然光资源开辟出新的途径, 特别是近十几年伴随着导光管技术的快速发展, 大量具有可推广性的导光管产品不断涌现, 使得导光管在居室、商
店、学校、运动场所、厂房等不同空间得到广泛应用。
2.导光系统简介
2.1导管系统工作原理:导光系统利用室
外的自然光线透过集光器导入系统内进行
重新分配, 再经特殊制作的导光管传输和
强化后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
匀高效地照射到室内。
2.2导光系统分类:导光管系统一般有四
种,分别是镜面反射型、圆柱形棱镜式、V
字形棱镜式和漫反射型
比较:镜面反射型相当于一个裸光源,
而棱镜式(圆柱形和V 字形)则方向性很
强,漫反射型由于在光的出口处加了一层
漫射材料,射出的光比较柔和。
1 光源 2、4 镜面反射器 3 玻璃 5 导光管
6 镜面反射膜
7 散射器
8 光栅
9 全反射棱镜膜。
2.3导光系统组成:光管系统主要由集光器、导光
筒和漫射器三部分组成。
这种系统利用室外的自
然光线透过集光器导入系统内进行重新分配, 再
经特殊制作的导光管传输和强化后由系统底部的
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高效地照射到室内。
2.3.1集光器:
根据集光器的工作原理不同, 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类型:
1) 被动式集光器: 多为半球形透明结构, 内部也可设置棱镜等以提高效率;
2) 主动式集光器: 主要有定日镜等, 可自动跟踪太阳以提高采集光线的效率。
被动式主动式
2.3.2导光筒:
1) 金属反射型导光筒
在玻璃或塑料上镀一层高反射率的金属涂层 ,通过多次反射将光传送到需要的空间 , 适合于短距离的传输。
这种导光筒虽然传输效率相对
较低 , 但是由于其低廉的价格 , 而能够在一些
对于效率要求不是非常高的场所得到广泛使用
2) 非金属反射型导光筒
实验表明仅仅依靠非金属材料的部分
反射 , 其效率非常的低 , 但是这一
点可以通过使用一种薄膜来克服 ,
从而使得非金属反射型导光筒具有比
较高的效率。
但是这种装置造价却非
常昂贵 , 目前很难得到大量推广
3) 透镜组型导光筒
这种导光筒主要是利用光线的折射原理 ,
它由一系列的光学透镜组成, 这种导光筒
需要很多价格昂贵的透镜 , 因此现在主
要在一些光学仪器设备上使用
4) 棱镜型导光筒
这种导光筒与光导纤维同理 ,但是由于导光筒为中空的管子 , 因此传统的管子不可能实
现 , 但是当改变管壁形状后则克服了这个问题 , 制成了内部全反射式的导光筒。
这种导光筒多用于为大空间提供照明。
对于原理相同的导光纤维而言 ,虽然其效率较高 , 但是却由于它所能传输的光通有限 , 而同样不能适用于这种大面积场所的照明。
2.3.3漫射器:
对于照明而言 , 不是简单的将光线引入室内 ,而是需要将光线
合理的在室内分布 , 因此漫射器就需要根据配光的要求的不同 ,
而合理的选择相应的材料制备而成。
并对其光通空间分布做相应
的测试从而保证照明的质量。
无窗空间导光效果
3.建筑中的应用
在建筑和环境中应用的导光管的光源可以是昼光或人工光源,下表表示了它的应用。
3.1与人工照明结合:导光管将
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结合是一
项非常有前途的技术,可以将这
种方法用于单层、多层建筑或地
下室。
图2 是一应用示例,这是
一种新型的采光方式,它不仅可
以照亮整个房间、某个局部,还
可以作为发光天棚的光源,主要
适合于层高较高的建筑、设备拥
挤的工场和游泳池等。
在导光管
的受光面作进一步的处理后,伴随着采光的热或紫外光可以被完全地排除在室外。
计算表明,一个如图2 所示的导光管,对层高在6~9m、面积为150~250m2 的室内照度可达到300~400 lx。
3.2导光管与遮阳篷的结合::将导光管系统与遮阳棚结合起来,用于多层建筑中,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节能技术,如图3 、图4 所示。
在普通的遮阳棚上,添加了光电板和一个可转动的菲涅耳透镜。
遮阳棚在挡去了直射光的同时,并不妨碍居民的视野;棚内的光电板吸收天然光的光通,并将此能量输送给电网或
建筑,在有采光的白天让电表倒转,夜晚
无采光时电表正转;伴随着采光有大量的
热量,对低温的室内,遮阳棚可以将遮阳
结构内的热空气带入建筑物,解决采暖问
题;采用一个圆柱形的可移动的菲涅耳透
镜,将遮阳棚上的光通聚焦后,进入一条
狭长的大约25 mm 宽、柔软的、绝缘的波
导管,然后通过一个光转换器,以最佳的
角度将光引入导光管,光转换器的目的是
使光在导光管中的利用效率最高。
4.国外发展历程
为了节约照明用电和改善地下或无窗建筑的室内光环境, 国外很早就开展了天然导光技术方面的研究。
早在1977 年, 美国的D. Micheal 发表了题为“有太阳跟踪器的阳光照明”(Lighting with sunlight using sun tracking concentrators) 一文, 一些学者认为这篇文章标志着地下与无窗建筑天然采光方法的形成。
美国、前苏联、日本、英国等国的学者在天然导光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导光管系统在世界很多地方已实现商品化和设计标准化, 在国外的许多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CIBSE的Building Journal 发表的调查表明, 截止到2003 年9 月全球已安装了大约300 万套导光管产品。
图5 为国外若干工程应用实例。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TC3 —38 , 加拿大国家研究会, 英国利物浦大学等都对这种导光管系统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与天然采光中的采光系数相对应在导光系统管理论中提出了Daylight Penetration Factor (昼光穿透系数DPF) 以表征导光管系统的采光效果。
5.老社区导光设计意向
夹
夹缝中的采光
将导光系统引入老社区,自然光导入室内,
从根本上解决老社区采光差的问题,如果这一
设计实践化和推广化,将是老社区的一个福
音。
6.总结(导光系统推广化将要解决的重点)
6.1.低技性:如前面所谈到的各种导光方式,都存在价格昂贵的问题,要真正解决老社区的采光问题,价格是关键
6.2.高效性:如何提高集光器、导光筒、漫射器的效率,真正将阳光导入室内,是我们设计的重点
6.3.适应性:如何结合老社区的建筑、阳台等实际问题,来设计导光系统,让其服务于老社区居民
6.4.空间性:如何结合老社区居民户型、阳台等空间特色,发挥我们的专业特长,为其设计一套具有空间适应性的导光系统。
参考文献:
1.《采光和照明新技术_导光管在建筑中的应用》徐向东
2.《地下和无窗建筑定日镜导光管采光照明的试验研究》肖辉乾
3.《地下空间采光及导光系统的现状及应用展望》张滨
4.《天然光导光系统分类及全年采光动态模拟》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