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和美国人

合集下载

中国人对美国人的刻板印象案例

中国人对美国人的刻板印象案例

中国人对美国人的刻板印象案例我们中国人对美国人、美国文化有哪些刻板印象呢?一、是关于宗教。

一谈到去教堂做礼拜,大部分中国人也许会联想到衣着严肃的人安静而有秩序地在装饰华美(哥特式建筑、彩色窗户、管风琴、蜡烛、唱诗班)的大教堂里的一排排木椅上坐着,聆听牧师讲述。

当然,这样的教堂是有的,甚至华尔街就有一个,高大气派。

但是也许现在的美国人有更实用主义的礼拜方式。

11年去美国夏令营的时候,寄宿家庭带我们去了一次礼拜,我们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衣着?行为?他们说其实没啥,不要穿得太夸张就行了。

结果我穿了一件桃红色的体恤,而同行的另一个同学还是佛教徒。

到了教堂,发现根本和想像不一样。

那是一个挺新的建筑,简洁朴素,像一个大厂房,只有房顶上一个十字架看起来有点宗教味道。

进去之后,寄宿家庭的妈妈向会场负责人简单说了两句,负责人看起来非常高兴,问了我们的名字,拿记事贴写下来粘在我们胸口。

我们才发现所有人胸口都有自己名字的简易胸牌,也不知道到场的人认不认识,大家都热情地招呼着。

进入会场,下面几排椅子,然后是一个舞台(对,舞台!),感觉就像一个小型演唱会场。

开场是一个乐队(吉他架子鼓那种)演奏,有灯光有音效,是很好听很流行的歌,但估计还是跟宗教有关,最后大家都一块儿唱起来了。

之后,牧师,穿着敞开口的休闲体恤(对不是黑色长袍),开始跟大家讲故事。

他叽叽咕咕说了一大堆我也听不懂,但是最后让一个人诉说了自己最近的一次遭遇(似乎是丧亲之类的),然后最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场景就出现了:先是讲述者身边的人把手搭在他肩上,然后大家互相把手搭在对方肩上,整个会场的人都低着头搭着他人的肩膀,分担讲述者的痛苦和悲伤,鸦雀无声。

随后,又是一次动情的大合唱。

宗教在美国得到了一种新的诠释,美国人似乎就是这样喜欢简洁方便,但同样地毫不含水分,专注而虔诚。

一个同学告诉我,她寄宿家的老婆婆说:我并不视之为宗教,它就是它,我相信的我爱的,仅此而已。

二、是关于繁华。

宗教和美国人

宗教和美国人




美国历史简介

美国人民是个勇敢而爱好自由的民族. 他们原本来自世界各地, 是许多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宗教, 经过长时期的共存结合而形成 的, 渐渐他们以身为美国人而自豪.17世纪以前, 北美广大原野 仅有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居住, 但经过百余年的移民, 这里已 成为欧洲国家人民的新家园, 而其中最主要为英国人所建立的13 州殖民地, 在1776 年只有300万人, 到了20世纪,美国已成为世 界强国。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 这是英国在 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 陆续涌来了 许多的殖民者, 定居于沿岸地区, 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 也有一 部分来自法国、德国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 居住在美洲的印第 安人. 18世纪中叶, 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 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 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 的差异, 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1774 年, 来自12州的代表, 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 召开第二次大 陆会议, 发表独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独立战争,1783年, 美英签定巴黎条约, 结束了独立战争,美国人赢了
美国社会宗教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总人口中约占 91%,主要有: 基督教(新教) 美国宗教中教徒最多,约有1.56亿人,占美国总人口的57%。主要有浸礼 宗、卫斯理宗、信义宗、加尔文宗、圣公会、圣洁教会等,此外还有数十个较小的教派组 织和跨教派的国际性的组织。各宗派创办有 400多所大专院校。基督教已深入社会各领域。 东正教 美国的东正教徒有300万教徒,主要分布在东部、中西部和加利福尼亚。 1794年, 10名俄罗斯正教会修士到阿拉斯加传教。1867年,美国买下阿拉斯加,教徒遂向阿拉斯加 以外的地方迁移。1872年,东正教会把教区从阿拉斯加迁到旧金山。1905年又迁到纽约, 教会有4所神学院。 佛 教 美国约有300多万佛教徒,多数是日本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在美国受佛教影响的人 数远大于佛教徒数。寺院的会议大厅比寺院本身还大,青年人可以在里面打篮球、开宴会、 看电影。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于19世纪下半叶传入美国。目前有700万人,清真寺1000余座。美国穆 斯林分别来自阿拉伯裔、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移民和非洲裔穆斯林(即美国 黑人穆斯林),各占三之一。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后,大约有100万伊朗人移居美 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穆斯林总人口迅速地增加,美国各地都可以看见穆斯林。 道教 道教创立于中国。自唐代起逐步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后又传入欧 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国家。除华裔教徒外,本土居民也有信奉道教者。 天主教 天主教于1526年传入印第安人居住区。教会组织比较统一。全国有 34个大主教区, 164个教区,18.5万所教堂,神父和修道士20万名,教徒76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的天主教会逐渐介入社会,关心现实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天主教 徒在总统选举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美国天主教会的学校有一整套教育网,从小学、中 学到大学。其中,教会大学有500余所(内含神学院300余所),中学1600多所,小学8500 多所,学生总数多达400万人。 犹太教 犹太教是美国第三大宗教,有教堂5000余座,大专院校20所。1776年美国宣布独 立时,约有2500名犹太人定居在纽约等沿东海岸城市。 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犹太移民再 次从欧洲涌入美国,20世纪20年代已达350万。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发动反犹运动,又有 20多万犹太难民进入美国,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犹太人总数已超过了600万。

美国人的宗教情结

美国人的宗教情结

美国人的宗教情结姜守明 提要: 在美国这个由移民及移民后代组成的社会里,以信仰上帝为核心的各派基督教,形成为一种不能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

虽然政教分离是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美国人的宗教情结非常浓厚,基督教意识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影响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教会对教育的介入是以传播宗教思想、宗教信仰为目的的,许多宗教信念,如基督教的仁爱与平等的主张,与人类的企求相吻合,与社会文明的前进方向相吻合。

教会对美国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的介入,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作用。

关键词: 宗教情结 政教分离 信仰自由 美国人作者姜守明,男,1959年生,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南京 210097) 基督教产生于古代东方,可是自从西方人接受以后,他们对基督教的信仰始终忠贞不二。

作为欧洲人后代的美国人,他们对基督教的信念也坚定不移。

在这个由移民及移民后代组成的国度里,宗教情结非常浓厚,基督教意识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影响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的美国人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宗教民族,今天的美国是一个无国教的宗教国家。

一、美国人的基督教情结2002年6月26日,加州旧金山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作出裁决,要求美国公立中小学生面对国旗唱诵“忠诚宣言”———向一个“在上帝治理下的”国家宣誓效忠的做法违反了美国宪法(修正案)所确定的信仰自由精神和政教分离原则。

“9・11”事件之后,纽约市教委也曾下令,要求纽约学生必须每天朗读一次“忠诚宣言”,以示对美国的效忠,但这一形式主义的教条立即遭到抵制。

纽约市第三学区的学校委员会认为,根据联邦最高法院1943年在西弗吉尼亚州教委对伯纳特一案中作出的判决,宣布学生有权拒绝在课堂上起立作效忠宣誓,告诫人们不应把爱国主义和对美国的忠诚与信仰变成一种宗教信条。

1962年联邦高等法院曾经裁定,教会在公立学校举行祈祷的做法是违宪行为。

现在,旧金山第九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又推翻了1954年经艾森豪威尔总统提议、由美国国会批准的一项法案,该法案决定在“忠诚宣言”誓词中添加了“在上帝治理下的”几个字。

美国文化介绍

美国文化介绍

美国文化介绍1.种族多样性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定居在这里。

因此,美国的种族多样性非常显著。

白人、非裔美国人、拉丁美洲人、亚洲人等等,这些不同种族的人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2.饮食文化美国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既有本土特色又有全球影响。

美国的快餐文化非常发达,汉堡包、薯条、可乐等成为了美国的代表性食品。

此外,美国还有烧烤、墨西哥卷饼、中国菜等各种各样的美食。

3.宗教信仰美国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人们可以信仰各种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基督教是美国最主要的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等各个教派。

此外,美国还有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信仰。

4.体育文化美国是一个热爱体育的国家,各类体育赛事受到广泛关注。

美国橄榄球、棒球、篮球等运动在美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

超级碗、世界棒球经典赛、NBA总决赛等赛事成为了美国国民狂欢的日子。

5.电影与音乐美国的电影与音乐产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好莱坞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制片厂,许多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美国的音乐也非常多样化,流行音乐、摇滚乐、爵士乐等各种风格的音乐都有自己的发展和影响力。

6.节日庆典美国有许多独特的节日和庆典活动。

除了全球闻名的圣诞节和感恩节之外,还有独立日、万圣节、劳动节、元旦等等。

这些节日都有各自的庆祝方式和特色。

7.美国梦美国梦是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代表着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你来自哪里、你的社会地位如何,只要你敢于追求,努力拼搏,就能够取得成功。

8.自由精神美国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自由表达。

这种自由精神在美国的民主制度中得到了体现。

人们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宗教信仰自由,个人权利受到保护。

总之,美国文化是一个多元化、开放、自由和富有活力的文化。

这种文化的构成和传承反映出美国的多元化特色以及个人追求幸福和自由的精神。

美国文化不仅对美国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的 五大根源

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的    五大根源

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的五大根源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有五大根源:宗教根源、思想根源、政治根源、经济根源、文化根源王晓俊《试论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根源》指出,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形成的五大根源为:1.宗教根源宗教在美国社会文化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即便在思想高度解放、经济高度现代化的今天,美国依然是西方世界中最信教的国家。

美国主流文化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 即所谓的WASP(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文化。

新教是16世纪欧洲天主教会内不满天主教现状、力图改革而分裂出来的基督教派。

新教主张教徒自我拯救, 而不是盲目听命于所谓“上帝的代表” ———教会和教皇。

新教中的一批教徒因为提倡简朴的生活方式, 被称为“清教徒”。

正是这些清教徒由于不堪教会的迫害, 追求自我拯救的宗教信仰, 于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船, 首批来到如今的美国新英格兰,开始了创立美国的历史。

可以看出, 作为美国人祖先的清教徒至少在宗教信仰上是极具反权威、抗特权、彰显自我意识的。

他们不仅有这样的意识和行动, 而且还具有强烈的宗教使命感。

那就是通过自我拯救的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向世人证明:人类是可以自我拯救的。

尽管这种使命感发展过度, 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与人,但对于当时反抗腐朽权势、塑造美国自己的价值观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美国人在宗教思想上相信“自己是自己的救世主”, 这一价值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从堪称美国人光辉榜样的先辈本杰明·富兰克林, 到如今的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 从篮球巨星乔丹到微软大帝比尔· 盖茨, 无一不验证了美国人当自己的救世主的价值观。

美国学者卡尔· 戴格勒在其《Out of Our Past》一书中认为, 美国清教留给后代的核心遗产就是个人主义, 他写道:“如果说今天美国人是个人主义者, 那么, 清教思想是个人主义的主要根源”。

美国的宗教

美国的宗教

佛教
• 佛教传入美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19世纪下 半叶,日本向太平洋地区扩张,佛教随着日 本移民进入夏威夷群岛。后又传入旧金山等 地。同时中国佛教亦开始传入。当时的信徒 主要是日本人、华人和亚洲侨民。1875年神 智学会在纽约成立,出版书刊,举办演讲会, 宣传佛教。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 教大会”后,摩诃菩提美国分会成立。
美国圣母流下血泪
天主教
• 天主教于1526年传入印第安人居住区。 1565年成立第一个团体。1789年成立第一 个主教区。到19世纪中叶,有教徒300余万 人,1914年增至1700万人。目前为5800万 人。教会组织比较统一。全国有34个大主教 区,164个教区,18.5万所教堂,神父和修 道士20万名,教徒76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 的28%。并有大专院校250余所。
伊斯兰教
• 指南针(伊斯 伊斯 兰教用具) 兰教
伊斯兰教
• 美国穆斯林主要聚居在纽约市及加利福尼亚、 密执安、新泽西、得克萨斯和伊利诺斯等12 个州,但在美国各地都可以看见穆斯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伊斯兰教
• 美国有4个较大的穆斯林政治组织:美国穆斯 林协会、美国———伊斯兰教关系协会、穆 斯林公共事务委员会、美国穆斯林同盟。此 外,还有由4个组织代表组成的美国穆斯林政 治协调会。
伊斯兰教金顶寺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
• 19世纪 年代至 世纪 年代中东穆斯林 世纪70年代至 世纪60年代中东穆斯林 世纪 年代至20世纪 移民4次大规模进人美国。1979年伊朗发生 移民 次大规模进人美国。 年伊朗发生 次大规模进人美国 伊斯兰革命后,大约有100万伊朗人移居美 伊斯兰革命后,大约有 万伊朗人移居美 世纪90年代以来 国。20世纪 年代以来,沙特阿拉伯、科威 世纪 年代以来,沙特阿拉伯、 叙利亚、埃及、巴基斯坦、 特、叙利亚、埃及、巴基斯坦、阿尔巴尼亚 和其他数十个穆斯林国家的大批穆斯林移居 美国,美国穆斯林总人口迅速地增加, 美国,美国穆斯林总人口迅速地增加,每年 都要新建一批清真寺。 都要新建一批清真寺。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

中美宗教文化差异对比——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例摘要:中美两国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最典型的代表,二者在宗教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美国是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受国内宗教及宗教团体的影响。

而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的影响程度远远没有美国之深。

本文针对宗教在中美两国的影响力、价值观导向、社会作用、用语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产开论述,以期能够从宗教的角度来深入了解中美两国的差异。

关键词:宗教;文化对比;中美差异。

一、前言宗教文化体现着一个时期内人的情感、思想和信仰,也反映着一个时代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理念。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今天,宗教作为政治工具的时代已经逝去,它重新成为一种信仰和文化的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宗教我们可以清楚地窥见人类社会,因此,正确地认识宗教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美差异,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增进了解。

二、中美宗教信仰差异美国虽然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东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但是基督教毫无疑问占有绝对优势,有数据表明,在美国有信仰宗教的人数中,约有85%的人声明自己是信仰基督教。

以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为例,它始终是美国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年销量高达900万册左右。

所以,基督教实际上是美国的国教,基督教文化也是美国的主流文化。

中国人信仰比较复杂,主要信的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但以信仰佛教的人数最多,但差距不是十分巨大。

三、中美信教人数的差异美国是个宗教色彩很浓厚的国家。

据资料显示有30多万个基督教教堂、犹太教会堂、清真寺以及其他宗教活动场所。

根据有关调查,82%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信仰宗教。

前美国总统布什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更是说有95%的美国人自称信仰上帝。

另一方面,美国是体育大国,但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时间和金钱远比体育方面多。

据有关报道,美国一年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约为观看各种职业或大学体育比赛人数的13倍,美国一年捐献给宗教事业的资金总额约为花费在橄榄球、棒球和篮球三大联赛上的资金总额的14倍。

美国的宗教

美国的宗教
7 sins:
傲慢(PRIDE)
嫉妒(ENVY) 暴怒(WRATH) 懒惰(SLOTH) 贪婪(GREED) 暴食(GLUTTONY) 淫欲(LUST) 惊悚悬疑片《七宗罪》
方法总结4
超级学团
新教宗教思想
超级学团
因信得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预定论” (predestination) 方法总结4
马丁· 路德 (Martin Luther) 约翰· 加尔文 (John Calvin)
日常生活
方法总结4
“上帝的国度”
超级学团
方法总结4
美元:我们信仰上帝(in god we trust)
国歌歌词:And this be our motto: "In God is our trust."
总统手按《圣经》宣誓就职
超级学团
方法总结4
奥巴马
里根
华盛顿
宗教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超级学团
方法总结4
“就它的文学质量和历史意义来讲, 《圣经》是值得学习的。”
教会小学
宗教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超级学团
方法总结4
圣母大学 约翰·哈佛牧师 耶鲁大学
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大学” 都是出于宗教动机建立的
日常生活
超级学团
方法总结4
教堂 家用圣经(Family Bible )
超级学团
为什么信教?
历史传统 物质援助 心灵慰藉
超级学团
美国的宗教
学霸:Kelly | 11月29日
本课内容
主要教派介绍 基督教
超级学团
天主教
犹太教 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影响 美国人为什么信教?
主要教派
美国宗教教派众多(多元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历史简介

美国人民是个勇敢而爱好自由的民族. 他们原本来自世界各地, 是许多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宗教, 经过长时期的共存结合而形成 的, 渐渐他们以身为美国人而自豪.17世纪以前, 北美广大原野 仅有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居住, 但经过百余年的移民, 这里已 成为欧洲国家人民的新家园, 而其中最主要为英国人所建立的13 州殖民地, 在1776 年只有300万人, 到了20世纪,美国已成为世 界强国。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 这是英国在 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 陆续涌来了 许多的殖民者, 定居于沿岸地区, 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 也有一 部分来自法国、德国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 居住在美洲的印第 安人. 18世纪中叶, 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 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 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 的差异, 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1774 年, 来自12州的代表, 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 召开第二次大 陆会议, 发表独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独立战争,1783年, 美英签定巴黎条约, 结束了独立战争,美国人赢了

(三).环境的变化而把对上帝信仰牢固扎根在北美人 的灵魂深处是去北美基督教教士的事业. 在美国不长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大型的宗教复兴运 动。1730年~1760年。北美殖民地人民在达成了以清 教徒思想为核心的宗教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 “天赋人权,反对暴政”的政治共识,为北美殖民地 人民的反英斗争提供了道德依据,其影响犹如一次 “心灵上的大地震”。1800年~1839年。这场运动在 复兴基督教道德的基础上,把善恶标准的应用扩大到 了批判奴隶制的罪恶和废奴问题上,使“上帝面前人 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对后来北方人民团结一致 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890 年~1930年。它一方面极大地刺激了基督教原教旨主 义派别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基督教对当时广泛流 传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反应,也产生出了基督教社会福 音派,这对于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大力兴办社会公 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和美国日后走向福利国家 的道路都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自由志

“五月花号”公约(The
Mayflower Compact) “我们这些签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 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 约三分之一的人是英国分离主义教会的成员, 他们早先曾逃到荷兰的莱登去寻求宗教自由。”
北美宗教自由的福地__罗得岛

罗杰.威廉斯是一个饱学之士,他懂得希伯来文、希腊文、 拉丁文、法文和荷兰文。他在宗教上不断改变立场,最初信 奉安立甘派,后来转向独立派,最后成了洗礼派的领袖。他 对马萨诸塞教会的当权派非常反感,认为他们把教会资格和 政治权利联系起来,用世俗权利处理宗教事务,均与《圣经》 不合。他还认为,英王没有权力将印第安人的土地授予马萨 诸塞海湾公司。这些见解当然引起了当权者的不满。1635年 9月3日,马萨诸塞大议会做出了驱逐威廉斯的决定,限他六 周内离开马萨诸塞管辖范围,理由是诋毁官员和教会。10月, 当局准备将威廉斯送回英国,但他经过艰难跋涉,最终和他 的信徒一起定居于普罗维登斯。1643年,杰启程前往英国。 在朋友的帮助下,1663年,罗得岛获得了正式的特许状,成 为一个自治殖民地。罗得岛向英王申请特许状时,特别写进 了保证宗教自由的条款。罗得岛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后,也把 宗教自由原则写进该州的宪法。
第四次宗教大觉醒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又一场宗教大觉醒正在美国兴 起,如今已为人父母的“婴儿潮”一代正在向宗教回归。 这是美国历史上复兴运动第四次宗教,导火索是道德危 机,尤其是家庭解体对基督教传统价值构成的严重冲击。 这次宗教复兴运动以“亲家庭”为核心,同时将“亲美 国”自然地融于其中,在表现形式上以积极参与政治斗 争、打赢在社会政治问题上基督教传统道德与家庭价值 观的保卫战为特点,吸引和动员了众多的保守派群众。 这表明,冷战后美国社会尽管变化很大,但宗教传统 的根基依然存在,用基督教的道德来净化社会风气、增 强社会凝聚力的传统,已成为美国社会周期性自我调节、 自我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正教关系

哈佛大学神学院"妇女与宗教研究项目"主 任安布罗迪女士认为,政教分离的传统, 也与宗教在美国人生活中具有的重要性有 很大关系。美国在十九世纪初实现政教分 离,宗教信仰以自愿为基础,教会必须改 革,以增强对民众的吸引力。在适应过程 中,宗教反而保持了较强的生命力。
美国正教关系(2)
上帝和美国人
一、美国社会宗教现状 二、美国宗教传统 三、美国政教关系 四、宗教与美国社会

一、美国社会宗教概况

美国
国名: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面积:9372614平方公里(本土面积). 人口:2.703亿(1998年底).其中白人占83.4%,黑人占 12.4%,亚洲人占3.3%. 美国亚裔人口比率. 宗教:5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2%信 奉犹太教,信奉其他宗教的占4%,不属于任何教派的占 9%.(1989). 首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人口约 60.7万(1990年),其中65.8%是黑人. 语言:英语、西班牙语(一些少数民族).
美国社会宗教现象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总人口中约占 91%,主要有: 基督教(新教) 美国宗教中教徒最多,约有1.56亿人,占美国总人口的57%。主要有浸礼 宗、卫斯理宗、信义宗、加尔文宗、圣公会、圣洁教会等,此外还有数十个较小的教派组 织和跨教派的国际性的组织。各宗派创办有 400多所大专院校。基督教已深入社会各领域。 东正教 美国的东正教徒有300万教徒,主要分布在东部、中西部和加利福尼亚。 1794年, 10名俄罗斯正教会修士到阿拉斯加传教。 1867年,美国买下阿拉斯加,教徒遂向阿拉斯加 以外的地方迁移。1872年,东正教会把教区从阿拉斯加迁到旧金山。1905年又迁到纽约, 教会有4所神学院。 佛 教 美国约有300多万佛教徒,多数是日本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在美国受佛教影响的人 数远大于佛教徒数。寺院的会议大厅比寺院本身还大,青年人可以在里面打篮球、开宴会、 看电影。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于19世纪下半叶传入美国。目前有700万人,清真寺1000余座。美国穆 斯林分别来自阿拉伯裔、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移民和非洲裔穆斯林(即美国 黑人穆斯林),各占三之一。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后,大约有100万伊朗人移居美 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穆斯林总人口迅速地增加,美国各地都可以看见穆斯林。 道教 道教创立于中国。自唐代起逐步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一带,后又传入欧 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国家。除华裔教徒外,本土居民也有信奉道教者。 天主教 天主教于1526年传入印第安人居住区。教会组织比较统一。全国有 34个大主教区, 164个教区,18.5万所教堂,神父和修道士20万名,教徒76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的天主教会逐渐介入社会,关心现实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天主教 徒在总统选举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美国天主教会的学校有一整套教育网,从小学、中 学到大学。其中,教会大学有500余所(内含神学院300余所),中学1600多所,小学8500 多所,学生总数多达400万人。 犹太教 犹太教是美国第三大宗教,有教堂5000余座,大专院校20所。1776年美国宣布独 立时,约有2500名犹太人定居在纽约等沿东海岸城市。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犹太移民再 次从欧洲涌入美国,20世纪20年代已达350万。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发动反犹运动,又有 20多万犹太难民进入美国,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犹太人总数已超过了600万。

三次宗教大美觉醒的社会意义

维吉尼亚大学宗教系教授彼得奥克斯博士说,美国浓厚 的宗教色彩和美国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美国人不管是 穆斯林、犹太人、基督教徒,都受到美国历史上一系列" 宗教觉醒运动"影响。独立战争期间的宗教大觉醒,传播 了天赋人权观念;南北战争期间的大觉醒导致美国废奴 运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社会福音运动,又带 来抗议工业化和保护工人权益的浪潮;现在又有很多人 重返宗教,因为他们意识到,科技和社会观念的进步并 不能摆脱各种社会问题,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 本问题。所有这些宗教觉醒运动,都使宗教在生活中具 有重要作用。
二、美国宗教传统
(一)、新移民出生地政教合一的历史传统; (二)、追求宗教自由是新移民特别是清教 徒到北美的追求之一; (三)、随环境的变化而把对上帝的信仰牢 固扎根在北美人的灵魂深处是去北美基督 教教士的事业.

一、新移民出生地政教合一的历史传统;

欧洲宗教改革出现在英国的清教徒认为, “人人皆 祭司,人人有召唤”。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 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 形式主义,反对国教中的政府代教行为。他们主 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他们认为:“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加尔文 语)。而尘世中的工作是我们修道的方式,是上 帝安排的任务,是神圣的天职。每个人要入世修 行,将自己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就是在修 行和敬拜上帝。上帝也召唤清教徒开拓北美的疆 土,把在北的创业视为对上帝尽忠的天职。


宗教组织一直是美国慈善事业和志愿活动中最重要的力量。他们积极参 与的活动,包括为无家可归者发放食物、给穷人提供住房、收养孤儿和 受虐儿童、为酗酒者和吸毒者提供戒酒和戒毒帮助、探望病人和老年人 等。据1996年的调查,美国的志愿者组织中,教徒占将近百分之六十。 哈佛大学神学院“妇女与宗教研究项目”主任安布罗迪女士说,接受救 济和帮助的人经常发现,如果是宗教团体提供服务,帮助他们的人出于 发自内心的善意。他们不仅提供物质的帮助,而且希望帮助找到自救的 精神动力。政府机构提供的社会服务,则往往帮助你是因为这是他们的 工作。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布什政府决定增加联邦政府对宗教团体资助, 让他们有更多资源从事社会服务,帮助解决吸毒,暴力和无家可归者等 社会问题。但是这个计划在美国国内引起很大的争议。“全美政教分离 联合会”传媒主任罗伯特波士顿说,这样的计划违背美国政教分离原则。 美国前总统卡特信奉新教,他在参加1976年民主党竞选时,曾频繁地提 到宗教问题。有一次,他甚至说他每天都要向上帝祷告20多次。有人认 为,他对宗教的这种虔诚态度对于他的竞选成功似乎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