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七上6.4《统计图的选择》word导学案-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 6.4 统计图的选择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四节统计图的选择【学习目标】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2.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3.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学习重难点】重点:三种不同统计图的特点.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制作三种统计图并会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一.知识回顾1.三种统计图的特点:(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 ;二 .自主学习(P175—176)1.某学校对图书馆数、理、化三科书籍的藏书量进行统计,如图,请求出表示化学的扇形的圆心角,并制作出相应的扇形统计图.2.下图反映了我国2009年对三个地区的货物出口额情况。
(1)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2009年我国对哪个地区货物出口额最大?对哪个地区货物出口额最小?(2)最多的大约是最小的几倍?图中所表现出的直观情况与此相符吗?为什么?(3)为了更为直观、清楚地反映我国对三个地区货物出口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应做怎样的改动?归纳: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为了使所绘统计图更为直观、清晰,应注意纵轴上的起始值从“”开始,最好标明具体数据,以及写完整横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图表名称等,从而避免造成“误导”、引起“错觉”.模块二、合作探究1、如图,图中折线表示一辆自行车离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骑车者九点离开家,十五点到家,根据这个折线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2)他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长时间?(3)他在何时至何时停止前进并休息吃午餐?(4)何时距家22千米?E2、.某音像制品店某一天的销售情况如图所示:(1)从条形统计图直观的看,民歌类唱片与流行歌曲唱片销售量之比大约是多少?从扇形统计图看呢?(2)要使读者清楚地看出各类音像制品的销售量之比,条形统计图应做怎样的改动?模块三 小结反思讲一下你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用到了什么方法或数学思想?一、本课知识: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制作统计图。
北师大版数学7上6.4《统计图的选择》word 精品导学案2

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训练案三、巩固提升1、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纵轴上的起始值应从开始。
2、小明将他的8次英语测验成绩按顺序绘成了2张统计图(图5),来观察近期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步情况.(1)甲图和乙图给人造成的感觉各是什么?(2)若小明想向他的父母说明他英语成绩在努力后的提高情况,他将向父母展示哪一个统计图,为什么?3、图中是小瑛和小鹏零花钱中用于买书上的花费情况.你能从中判断出谁在买书上的花费多吗?若不能,你还需的数据有.4、小亮根据5名同学的身高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同学最高,同学最矮,他们相差 m.(2)舟舟的身高是小丽的倍。
(3)这个图易使人产生错觉吗?为什么?(4)为了更为直观、清楚地反映这5名同学的身高状况,这个图应做怎样的改动?四、走进中考1.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折线图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A) 30吨.(B) 31 吨.(C) 32吨.(D) 33吨.2.宁波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各科的满分值如下:若把表中各科满分值按比例绘成扇形统计图,则表示数学科学的扇形的圆心角应是度(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4《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4《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计图的选择》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统计》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统计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统计图的选择和使用场景还不够明确,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统计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统计图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性和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统计图的优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案例让学生体验不同统计图的优势,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讨论和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制作PPT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展示这组数据。
学生可以提出使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统计图的选择》。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6.4《统计图的选择》word 精品导学案2

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训练案三、巩固提升1、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纵轴上的起始值应从开始。
2、小明将他的8次英语测验成绩按顺序绘成了2张统计图(图5),来观察近期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步情况.(1)甲图和乙图给人造成的感觉各是什么?(2)若小明想向他的父母说明他英语成绩在努力后的提高情况,他将向父母展示哪一个统计图,为什么?3、图中是小瑛和小鹏零花钱中用于买书上的花费情况.你能从中判断出谁在买书上的花费多吗?若不能,你还需的数据有.4、小亮根据5名同学的身高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同学最高,同学最矮,他们相差 m.(2)舟舟的身高是小丽的倍。
(3)这个图易使人产生错觉吗?为什么?(4)为了更为直观、清楚地反映这5名同学的身高状况,这个图应做怎样的改动?四、走进中考1.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折线图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A) 30吨.(B) 31 吨.(C) 32吨.(D) 33吨.2.宁波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各科的满分值如下:若把表中各科满分值按比例绘成扇形统计图,则表示数学科学的扇形的圆心角应是度(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6.4 统计图的选择 北师版数学上册七年级 导学案

1.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
1.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一、情景导入 小玲就中央电视台节目受欢迎的情况,对本班 50 名同学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节目 新闻 体育 综艺 经济 动画 其他
喜欢人数 5
18
5
5
13
4
为了清楚地表现出同学们对不同节目的喜好程度,你知道应该选择何种统计图来表示这些
数据吗? 说明:从学生很熟悉的生活例子引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导学新知
(一)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下面问题 1 的学习与探究. 问题 1:教材第 175 页和 176 页“做一做”上面的所有内容. 说明:学生观察三幅统计图,从中得到信息,解决上面的问题,然后归纳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归纳结论: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 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下面问题的学习与探究.
问题 2:教材第 176 页“做一做” 说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制作适当的统计图. 归纳结论:当需要直观地表示数据进行比较时,宜选用条形统计图;当需要显示数据的变化趋 势时,可选用折线统计图;当需要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时,宜选用扇形统计图. 三、学组交流
1.小组共同探讨,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 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四、课后作业
见学生用书.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6.4《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统计图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并针对难点内容采取举例、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对统计图的选择与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统计图的选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展示数据的情况?”比如,如何向别人展示你们班级的考试成绩分布。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统计图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统计图是一种将数据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的工具,它是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数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来展示不同类型的数据,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6.4《统计图的选择》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6章第4节《统计图的选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2.掌握各类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3.学会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4.能够运用统计图分析数据,提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北师大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6.4 统计图的选择》word教案 (6)

个人修订意见
当堂
检测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学
重难点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并参与调整、统计、研讨等活动;
2.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一些人为的数据及其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的一些误导.
教法
启发式教学
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程序及内容
第一环节铺垫复习,启导引入
内容:
提问:(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第三环节归纳特点合作实践
内容:
[师]我这儿收集了一幅条形统计图,我们不妨来看一看.(用多媒体演示)
下图反映了我省2011年图书、杂志、报纸的出版印张数.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小结:
(1)为了较直观地比较某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什么?
(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为了使所绘统计图更为直观、清晰,应注意些什么?
(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4)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来选择哪种统计图呢?
第二环节应用拓展,强化目标
内容:社会调查(提前一周布置)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
各尽所能收集生活中各行各业和我们身边的对于同一个问题研究对比的统计图及对应的统计表.
意图:通过活动,希望学生能从统计图表中发现直接观察到的信息的差异,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最新北师大版精选】北师大初中数学七上《6.4 统计图的选择》word教案 (4).doc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2.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过程与方法1.训练学生作图的技能.通过数据处理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3.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它也经常出现在媒体上.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2.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难点: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2.制作三种统计图并会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报刊、杂志及电视中,我们会经常见到一些统计图.最近,我在一本百科全书上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知道地球上有人类生存至少已有200万年的历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并不是很多,因为出生的人口和死亡的人口大致持平.然而随着农业耕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世界人口开始急剧增加.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平均每4天要出生100万以上的婴儿.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口的过快增长已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例如食品短缺和城市过分拥挤等.下面我们来看两幅统计图,了解一下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百分比分布及世界人口增长的状况,也许能让我们很好地了解世界人口的状况.课件出示相关图示.师:你会从世界人口增长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呢?在哪一段时间,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变化不大?在哪一段时间,世界人口就翻了一番?2020年,世界人口预测将达到多少?生:从世界人口增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元1500年,人口达4.25亿;在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率的情况变化不大;但从公元1800年起,世界人口就开始迅速增长.当时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粮食产量增加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人口才开始迅速增长.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从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还能联系到当时的历史背景,看来我们的统计图不仅是数据的展现,而且还是历史背景的再现.生:从统计图中,我们还看到1950年~1990年这段时间人口翻了一番,而且从图上还可以预测出202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师:我们再接着分析“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分布图”.这是一个什么形式的统计图?生: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师:这个统计图是在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综合改造得到的.根据这个统计图你又能得到何种信息呢?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世界人口在七大洲的分布吗?联系我们前两节课学的内容,同学们可针对这个统计图讨论交流.(教师此时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看同学们如何认识这个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的信息是否准确.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进行讲评.)生:扇形统计图是地球陆地面积分布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才是相应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像亚洲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9.3%,可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63%;而北美洲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6.1%,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6.9%;南极洲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9.3%,那个地方却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等不同成为无人区.所以有些地区自然条件很差,人口很少,而有些地区土地肥沃,交通方便,人口相对集中.师:很好!同学们已经能用数学中统计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现在我们再来看某家报刊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二、讲授新课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统计图,你能尽可能的获取信息吗?生1:从统计图中,我们可知50年后,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生2:我们还可以看到从1957年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生3:从1957年到1974年,世界人口由30亿增加到40亿;从1974年到1987年,世界人口由40亿增加到50亿;1987年到1999年由50亿增加到60亿.由此预测1999年到2025年世界人口从60亿要增加到80亿;2025年到2050年25年时预测世界人口将增加到90亿.师:很好!我们再看下面的统计图.教师课件出示下图:师:这是一个条形统计图,同学们知道是如何制作出这幅统计图的吗?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生:从这个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2050年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人口预测的具体数目.师:我们再来看下面的统计图.师:上面的统计图是如何制作的,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请同学们讨论下面的问题: 根据这位同学制作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哪些内容?(2)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3)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幅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4)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得到这个结论?(5)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并与同伴交流)生:(1)条形统计图表示了该报预测的2050年世界各个洲和地区人口的具体数量;扇形统计图表示了该报预测的2050年世界各个洲和地区人口的分布情况;折线统计图表示该报反映的世界人口从1957年到2050年的变化情况.(2)折线统计图中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3)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可以从扇形统计图中得出此结论.(4)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便可得到下面的结论: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三、课堂小结师:我们这节课通过比较、观察、制作统计图,了解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数上 导学案 6.4统计图的选择(1)
学习目标: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2.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学习过程:一、自学研讨
自学课本198-199页例题后,探讨下面知识
★【活动一】:学会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1.教师出示课本第211页世界人口情况的调查数据图片,广泛征集学生获取的信息,培养学
生的读图能力。
(1)三幅统计图分别
表示了什么内容?
(2)从哪幅统计图中
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
情况?
(3)2050年各洲人口
的情况怎么样?你能得到
哪些有关世界人口情况的
结论?从哪幅图得到的?
★【活动二】:三种统计
图的特点
规律总结:1.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 。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 。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表示 。
2.统计图对统计的作用:(1)可以清晰有效地表达数据。
(2)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
(3)可以获得许多的信息。
(4)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
☆《同步练习》:
一所学校准备搬迁到新校舍,在迁入新校舍之前,同学们就该校300名学生如何到校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得到下列数据: 如果将上面的数据制作出适当的统计图,你会
做出怎样的选择?请你说说理由。
【学生根据数据的实际背景,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只要学生解释合理即可。
】
二、课堂检测
1.初一年级就“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曾进行过问卷调查,每人只能报一项,结果300人回答
的情况如下表,如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根据图示的信息再制成条形统计图.
2. .
60-104的为“良”;60以下的为“优”.
(1)这一周内属于“重度污染”、“轻度污染”、“良”和“优”的天数各有几天?
(2)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一周内污染指数变化情况.
(3)从你画的统计图表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
(2)两市气温谁高?两市气温哪个月最高?哪个月最低?
(3)两个市哪个月至哪个月下降得最快?
(4)两个市气温变化各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