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沥青热再生的实践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现场微波加热再生模型与实验

沥青路面现场微波加热再生模型与实验

沥青路面现场微波加热再生模型与实验沥青路面现场微波加热再生模型与实验一、引言在道路交通领域,路面的维护和再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沥青路面作为耐磨、抗压的材料,承担着车辆行驶的重要功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车辆的频繁行驶,路面往往会出现裂缝、坑洼等问题,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如何高效地对沥青路面进行再生和维护,成为了道路施工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微波加热再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再生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二、微波加热再生技术的原理1. 微波加热原理微波加热是利用微波照射物体,使其内部分子产生摩擦热而达到加热的目的。

在沥青路面再生中,通过微波加热可以快速将路面中的沥青加热到高温,软化沥青,使其重新与路面骨料充分融合,从而实现路面的再生和修补。

2. 微波加热再生模型在微波加热再生技术中,需要建立微波场、温度场、电磁场等多个物理场的模型,以全面地描述微波对路面沥青的加热、传热和变形过程。

通过模型的建立,可以指导微波加热再生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高再生效率和质量。

三、实验研究1. 微波加热再生设备在进行微波加热再生实验时,需要设计和制造符合实际工程要求的微波加热再生设备。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一定的微波功率、频率、辐射方式等特性,以确保对不同类型的路面沥青都能够有效加热、再生。

2. 实验数据分析通过实验,可以获取微波加热再生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沥青软化程度、路面变形等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验证微波加热再生模型的准确性,以及评估微波加热再生技术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主题的理解与个人观点微波加热再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路面再生方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微波加热再生,可以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路面维护时间,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还可以有效提高路面再生的质量和耐久性。

然而,在推广应用微波加热再生技术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成本、能耗、操作安全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五、总结与展望微波加热再生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路面再生手段,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沥青混凝土热再生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热再生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热再生施工方案1.引言沥青混凝土(AC)是应用广泛的道路材料,它由沥青、骨料和一定比例的添加剂组成。

在道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的行驶、气候变化等原因,AC会老化破损,需要进行维修和重新铺设。

然而,传统的重新铺设方式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废弃物,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热再生施工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可以将老化的AC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热再生施工原理热再生施工是指将老化的AC通过加热回收再利用的施工方法。

具体原理如下:(1)预热:将老化的AC通过旋流炉进行预热,使其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

(2)破碎:预热后的AC进入破碎机,被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3)筛分:筛分机将破碎后的AC颗粒进行筛分,得到符合要求的再生料。

(4)添加剂:将再生料与一定比例的添加剂进行混合,以达到指定的技术性能。

3.设备和工艺流程(1)设备:-旋流炉:用于对老化的AC进行预热。

-破碎机:用于将预热后的AC破碎成较小的颗粒。

-筛分机:用于对破碎后的AC颗粒进行筛分。

-混凝土搅拌机:用于将再生料与添加剂进行混合。

(2)工艺流程:-步骤一:将老化的AC送入旋流炉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一般控制在120-150摄氏度。

-步骤二:经过预热的AC进入破碎机,破碎机会将AC破碎成一定粒度的颗粒。

-步骤三:破碎后的AC颗粒进入筛分机进行筛分,筛分得到符合要求的再生料。

-步骤四:将再生料与添加剂进行混合,混合的比例根据实际需求和技术规范确定。

-步骤五:混合后的再生料送入混凝土搅拌机,与新鲜AC一同搅拌。

4.优点和应用热再生施工在AC维修和重新铺设中具有以下优点:(1)资源节约:通过热再生施工,可以将老化的AC回收再利用,减少对新鲜材料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环境友好:传统的重新铺设方式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废弃物,而热再生施工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影响较小。

(3)经济效益:热再生施工可以降低维修和重新铺设的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秦云总工程师:根据您10月19日关于英达公司就地热再生工艺情况的批示,我委与英达公司进行了沟通,了解了相关工艺及设备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咨询了部分专家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专报如下:一、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沥青路面维修工艺,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的技术经济措施。

上世纪七十年代其,欧美国家已经开发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并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逐步引进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和有关设备。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是指使用就地热再生机组就地加热旧路面,耙松、收集旧料,增加适量的再生剂和新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机内热搅拌,随即摊铺、熨平、碾压,形成新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从而恢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工艺。

二、上海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情况上海率先在全国推广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

早在2002年,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斥资150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德国WIRTGEN现场热再生设备,该设备采用丙烷气体作为加热燃料,通过红外加热方法软化旧路面和加热再生新料。

该技术在2003年6月在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养护工程中得到应用,施工方法为再生重铺法,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根据该工程现场取样实测结果,旧沥青的三大指标中,针入度和延度明显改善,软化点无明显变化;马歇尔稳定度达14~15kN,车辙实验动稳定度达4000次/mm左右,这两项指标优于新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和表面摩擦系数与新沥青混凝土接近;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表面平整度平均值约为IRI=2.0m/km;由于加热再生的过程中,工作区域四周同时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因此路面纵、横接缝情况明显优于传统的铣刨加罩。

相关研究成果与经验被编入原市政局《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试行)》(SZ-23-2002),成为全国最早的有关现场热再生技术的地方性施工及验收规程,是上海地区推广应用现场热再生路面技术的规范性文件。

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是一种环保和经济的路面修复方法,以下是一般的施工工艺流程:
路面清理:首先,需要对待修复区域进行清理,包括清除杂物、灰尘、碎石等,以确保施工区域的干净和平整。

热再生设备准备:准备热再生设备,包括热再生机、摊铺机和辅助设备。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护。

破碎和混合:使用热再生机对路面进行加热和破碎。

热再生机将通过高温加热和旋转刀片将旧沥青路面破碎,并与添加的新沥青进行混合。

混合料加入:在热再生机中加入新的沥青混合料。

混合料的配比和质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控制。

摊铺和压实:将热再生后的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使用摊铺机进行压实,确保路面平整和均匀。

通常会使用压路机对摊铺后的路面进行进一步的压实,以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可以对新铺设的路面进行表面处理,如刷洒沥青封层、喷洒油石等,以提供更好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路面养护:完成施工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如进行密封处理、交通管制等,以确保新修复的路面能够顺利投入使用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请注意,具体的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可能会因地区、项目要求和施工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在进行施工前,仔细阅读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并与专业的道路施工团队或工
程师进行进一步的咨询和指导。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6月18日,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大中修工程首次采用国际先进的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进行表面作业,该设备和技术由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耗巨资从国外引进,并于去年年底在浦东的几条主要公路上得到了成功应用。

据悉,采用国际先进的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设备和技术对高等级公路进行大面积表面再生作业,在国内尚属首次。

沪宁高速是京沪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是国内道路交通的黄金通道,保证它的高效安全运行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

沪宁高速公路自1996年建成通车以来,其交通流量不断增大。

目前,沪宁高速公路的日交通流量已达5万辆,大大超过了其设计通行能力。

而且,在沪宁高速公路上通行的超载车辆越来越多,加之该路段又处于长江三角洲降水较多地区,道路受水损破坏较为严重。

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出现了车辙、裂缝、麻面、泛油、坑槽、松散、沉陷、翻浆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和安全,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为改善现状,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上海市市政工程局和上海市公路管理处大力推行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的要求,对沪宁高速上海段的病害路面采用国际先进的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进行修复,全面恢复病害路面的外观和路用性能。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利用技术是浦东路桥公司耗巨资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等级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它经济、高效、快速、环保、节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沥青路面表面层出现裂缝、泛油、磨损、车辙、坑槽等病害或路用性能下降时,使用先进的现场热再生机组,就地加热旧路面,耙松、收集旧料(RAP),增加适当的新拌沥青混合料、再生剂进行机内热搅拌,随即摊铺,熨平,辗压,即可快速开放交通,是一种连续式的现场热再生作业方式。

在沪宁高速上海段施工现场看到,浦东路桥先进的热再生机组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缓缓驶过待维修的旧沥青路面后,一条崭新的路面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两小时后就可以开放交通。

浦东路桥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机组的工作方法为加热软化、耙松原有的旧沥青路面,同时加入适当比例的再生剂或改性沥青,收集到搅拌锅中,同时添加部分新拌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然后使再生机按照路面高程设计要求进行摊铺,最后由压路机组对铺摊后路面进行压实,使再生路面的路用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热再生沥青技术方案

热再生沥青技术方案

热再生沥青技术方案1. 简介热再生沥青技术是一种将废弃的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再利用的方法。

通过将旧的沥青路面材料破碎,加热再生,并与新的沥青混合以形成新的路面材料。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还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热再生沥青技术的原理、优势和应用。

2. 原理热再生沥青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将旧的沥青路面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软化,并去除其中的污染物,然后与新的沥青混合。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破碎:将废弃的沥青路面材料进行机械破碎,将其均匀地破碎成一定大小的颗粒。

2.烘干:将破碎后的沥青颗粒放入烘干设备中,通过加热使其中的水分蒸发,并保持一定的温度。

3.混合:将烘干后的沥青颗粒与新的沥青混合,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以恢复其黏性和强度。

4.摊铺:将混合后的热再生沥青路面材料铺设在需要维修或重新铺设的道路上,通过压实使其与基层结合。

3. 优势热再生沥青技术相比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3.1 环保由于热再生沥青技术可以将旧的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这不仅节约了资源,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而传统的沥青施工方法需要大量的新材料,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3.2 节约成本热再生沥青技术可以将旧的沥青路面材料重新利用,降低了施工所需的新材料的使用量。

这不仅节约了原材料的成本,还减少了废弃物处理和运输的成本。

另外,热再生沥青技术施工周期短,能够节约人工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

3.3 路面质量好热再生沥青技术可以恢复旧沥青的黏性和强度,并将其与新沥青混合,进一步提高了路面的质量。

这样铺设的道路具有较好的抗剥落性、耐久性和承载能力,减少了车辆行驶噪音,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

4. 应用热再生沥青技术在道路维护和新路面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道路,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等。

具体的应用场景包括:•道路维修:对老化、龟裂和破损的沥青路面进行修复和维护。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加强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加强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加强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2.21•【字号】沪建交〔2011〕127号•【施行日期】2011.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加强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沪建交〔2011〕127号各区、县建设和交通主管部门、市政、公路行业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保护环境,全面超额完成本市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利用的目标任务,现就加强道路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利用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全面完成道路旧沥青回收利用指标任务近年来,在各区、县建设和交通主管部门以及市政、公路行业相关单位的配合支持下,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利用工作越来越得到了重视,特别是结合实施“迎世博600天道路整治行动计划”,回收利用量逐年提高,2009年-2010年本市共回收道路旧沥青混合料37万吨,用于道路工程的热再生料也达到了68万吨。

2011年既是《上海市2009年-2011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要进一步加强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利用工作,要把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利用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之一,注重源头管理和长效机制的建设,将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利用纳入道路建设和养护维修工程的前期管理,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超额完成2011年旧沥青混合料回收利用指标任务。

二、抓好源头,确保做好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工作相关单位要根据城市道路、公路新建及大中修工程计划,制定旧沥青混合料回收计划,并与工程同步实施。

建设单位应当督促施工单位、养护维修单位做好道路建设和养护工程中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的收集工作,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与旧沥青混合料回收点联系,运至相关集中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热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效益分析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热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效益分析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热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效益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领域对道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在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路面施工方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负荷,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被转向了热再生技术。

本文将重点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中热再生技术的应用以及所带来的效益。

热再生技术是指通过对废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

具体而言,该技术主要包括冷铣刨、热再生拌和等步骤。

首先,利用冷铣刨机对旧路面进行铣刨处理,将旧沥青层和上层混凝土进行分离。

然后,将所得的沥青层碎石进行再生热拌和,加入适量添加剂和新沥青,经过搅拌后重新形成热再生沥青混凝土,再铺设到道路上,最后压实和养护。

这一系列步骤使得废旧沥青混凝土得到了有效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的目的。

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明显的效益。

首先,热再生技术大大减少了新材料的使用。

通过对旧沥青的回收再利用,大量减少了矿渣的开采和加工,有力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地破坏的程度,缓解了资源短缺问题。

其次,热再生技术能够减少废旧沥青的堆放,有效降低了对土地的污染。

此外,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承受更大的车流量和重载车辆的冲击,大大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因此,采用热再生技术施工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能够显著降低维护和修复成本,提高路面使用效率。

此外,热再生技术还对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由于热再生技术可有效减少新材料使用量,可以降低碳排放,减少工业废气和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相比传统的路面施工方法,热再生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音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大为减少。

因此,推广热再生技术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还能够改善环境质量,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带来了显著改进。

通过将废旧沥青重新回收利用,热再生技术不仅能够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还能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地区沥青热再生的实践
近年来我国修筑的高等级路面大多为沥青路面,促使路用原料需求增长,从而出现原料的卖方市场,原材料成本提高,在整个路面工程中所占支出比例越来越大,使得建设投入日益上升。

另外,国内大量高等级路面已经或即将进入维修或改建期,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将大量翻挖、铣刨的沥青混合料废弃,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对于我国这种优质沥青较为匮乏的国家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且,大量天然石料的需求刺激势必进一步引发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破坏隐患。

而应用再生沥青混凝土正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

上海市政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对再生沥青混凝土的生产和应用高度重视,为上海地区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本市各沥青混凝土生产企业也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1、主管部门的管理措施
由于开展对路面旧料的综合利用既可节约社会不可再生资源,又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应用再生沥青混凝土对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上海政府充分了认识到这一重要战略方针,对沥青路面再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决策。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通过发布《上海市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利用管理规定(试行)》、《关于印发〈上海市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利用管理规定〉(试行)通知》和《关于本市第一批定点收集沥青混合料进行热再生利用企业名单的通知》,并组织相关的研究单位、管理单位、企业共同编制《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试行)》以对沥青混凝土再生这一行业进行规范管理。

本市市政局通过对上海地区沥青混凝土拌和厂的考察,按地区位置,在上海设立了四个沥青混凝土再生生产的定点企业;再通过相关的管理文件(即:《上海市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利用管理规定(试行)》)对各企业的义务和权益作了明确的规定,使沥青混凝土再生产业有了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

2、行业协会的管理
作为再生沥青混凝土推进的主体,上海市市政工程协会承担了部分政府机关转移和委托的行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因此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的具体组织、协调和管理都由上海市市政工程协会(下文简称“协会”)进行。

协会要求各建设单位应在工程招标文件中明确沥青路面热再生的数量,并督促施工、养护企业做好沥青混合料热再生的工作,以掌握再生利用的实际数量;对设计单位要求计算所设计工程项目产生旧沥青混合料的总量,并将涉及旧混合料热再生的费用列入工程概算;对于生产、施工、养护企业须在投标时对关于沥青热再生方面的要求进行明确的承诺,并根据相关的程序对企业的工程量进行核算、计量;对监理单位要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施工严格把关,以保证其质量。

协会通过一个相对完备的管理体系对沥青再生产业进行规范化,为建立一个完善的沥青路面热再生应用体系作出了积极推动工作。

3、试行规程的编制
科研在再生沥青混凝土推广应用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通过室内试验、国内外资料汇总和试验数据主持编制了符合上海需要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地区规程——《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试行)》。

《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试行)》根据上海市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编制。

本规程分为7章及附录,主要对热再生的原材料要求、混合
料配比设计、拌制工艺等内容作了规定。

基于已有的试验数据和实践经验,该规范中首先明确了以下几点:
“质量低于普通道路材料的再生产品不属于本规程适用范围。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应符合《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中有关沥青混合料的规定”;
“本规程适用于上海地区道路建设和养护;适用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监理和质量管理验收”;
“工厂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类道路的新建与养护工程,现场热再生主要适用于公路的养护工程”;
在该规程中,条文对工厂热再生和现场热再生的生产、施工与验收指标进行了独立的规定。

对于工厂热再生,规程中对“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拌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路面施工和路面的早期养护”和“开放交通”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再次强调了“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技术指标不得低于同类型的普通沥青混合料”这一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基本要求。

对于现场热再生,规程中对“旧沥青路面路况评价”、“配合比设计”、“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路面施工”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

由于粉尘、烟雾、噪音以及施工长度的原因,现场热再生更适于公路建设。

但必须注意的是,因为其应用时受到再生厚度的限制,所以有必要对旧沥青路面路进行评价。

场热再生施工前路面质量评定的内容包括:路面破损情况、行驶质量、强度及抗滑性能等四项,采用路面状况指数(PCI)、沥青路面破损率(DR)、路面强度指数(SSI)、行驶质量指数(RQI)、国际平整度指数(IRI)、抗滑系数(SFC或BPN)作为指标对以上四项评定内容进行评价。

具体评价方法,可参见下表: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现场热再生适用标准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现场热再生适用标准
由于有相关的科研支撑,上海地区的沥青路面热再生比较有序。

但目前,上海市对热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推广时间不长,对路面的耐久性认识尚不足,因此仍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4、再生混合料的应用
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推广应用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应用。

上海市市政局为推进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利用和发展,结合了本市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四家定点收集旧沥青混合料进行热再生利用的企业。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施工单位须根据合理运距,将符合质量要求的旧沥青混合料运送到各指定点,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费用给施工单位。

通过工厂热再生的试验路发现,只要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旧料用量、温度和拌和时间控制得当,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是能够达到《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中沥青混凝土的相关指标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再生沥青混凝土后,能为沥青混合料拌和厂提供明显经济效益。

下表为拌和厂提供的成本核算表(仅作参考):
再生沥青混凝土成本比较表
由上表的可知,生产企业在进行再生生产后,可获得每吨18.2 元的收益,这对促进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推广和利用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对于现场的应用,本市引进了德国的现场再生设备,在本市多条市政道路和公路上进行了施工。

通过对现场再生混合料取样试验可知,现场热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强度性能。

具体如下:
现场取样混合料试验数据平均值(再生剂添加量为老化沥青的12.7% )
从试验数据上来看,现场再生沥青混合料能够达到重交沥青混合料的指标。

5、展望
我国的高速公路还处于建设的初期,任重道远。

目前建设的重点放在新路建设上,因此旧路改造、维护保养的高峰还没有到来。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负荷的增加、环保意识的增强及降低工程造价的要求提高,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迫在眉睫,这是许多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的教训。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若沥青的使用寿命为12 年,在沥青使用寿命到8~10 年的时候,进行一次现场再生,将使其使用寿命提高到20 年,可见其经济效益是极其明显的。

因此,在再生沥青混合料达到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有效地推广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是项有理、有利的好事。

6、结论
国内道路沥青旧料的应用一直是一个保持低水平处理的状态,而这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用产生冲突。

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推广,不仅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应用,而且可以为我国的道路建设提供一种满足性能要求的绿色材料。

国内从80年代已进行过相关技术研究,在目前生产设备和技术条件比较成熟的条件下,如何在实际工程中有效地推广应用这项技术成果是当务之急。

上海地区作为率先全面推广再生沥青混凝土技术的城市之一,尽管在应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整个再生沥青混凝土产业化系统依旧属试运行期,但笔者仍期望通过本文,在管理和科研方面给予其他省市以借鉴和参考,让再生沥青混凝土技术在我国稳步、有序的发展和推广。

王心惟武克琦姜荣泽(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