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第二课时(教学方案)

八年级语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第二课时(教学方案)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八年级语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第二课时(教学方案)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八年级语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第二课时(教学方案)导入新课我们在上一节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深入研究课文语言,写法上的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并从徐霞客的精神闪光点中汲取营养,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

(一)明确目标1.分析精要语段,体会描写的作用。

2.用比较法体会本文的写法特点。

3.学习徐霞客的伟大精神。

(二)整体感知(略)(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第3段、4段、6段,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同学思考:(1)第3段、4段对徐母进行了哪些描写,你感觉她是一个怎样的人?(2)第6段与《徐霞客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如何描写成书的艰难?(3)你怎样评价徐霞客?请说出根据。

此问题的设置,从浅入深,有一定的坡度。

第1题是复习第二册有关人物描写塑造人物的知识,学生可思考后自行解决。

第2题又扩展到除人物描写以外的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全方位的分析问题,归纳答案。

在前两个问题的引导之下,第3题锻炼学生从书中的描写中综合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写作内容对于问题的处理。

第1、2题要求学生答准,第3题应互相补充答全。

答案:(1)第3、4段对徐母进行了语言行动描写,“身为男子,应该志在四方”,可以看出徐母是一个胸襟开阔、与众不同的妇人。

她叫儿子陪她游荆溪和勾曲,表明她善解人意,处事巧妙。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1、掌握本文要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认识徐霞客平生与贡献,学习徐霞客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3、学习作者环绕中心构造全文的方法,理解写徐霞客父亲母亲的内容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二、要点、难点:要点:认识徐霞客的平生易贡献。

难点:(1)理解写徐霞客父亲母亲亲的内容与本文中心的关系。

(2)理解《徐霞客游记》的写作过程及重要价值。

三、课时: 1 课时四、教课方法:以自学为主,经过速读和精读,教师适合点拨,正确指引;联合谈论、剖析、归纳,当堂打破要点难点,实时稳固和练习。

五、教课过程:(一)导入:以上我们学习了两篇人物列传,认识了阅读这种文体的一些方法,就是作者在表达人物平生事迹的基础上,抒发生者的感情。

或以叙为主,或叙议联合的写作特色,今日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人物列传,稳固一下这些阅读方法,以便更好地阅读和写作。

板书课题和作者:18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侯仁之(二)、自学检测: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卒中科举衰败宦途涉猎羁留危垣杀戮散逸2、依据课文填空:(1)徐霞客名 _____,号 ______, ____末年人。

生于 _____年,卒于 ____年。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家。

(2)《徐霞客游记》拥有很高的______价值,又拥有很高的______价值。

3、联合课题和对本文内容的大概认识,说出本文要点写了哪几个方面?(用一个字归纳)(师:明确后板书:写人书)(三)自学指导(目标的达成和要点难点的学习)1、内容与中心:问:本文写了哪些人?(生答后明确并板书:徐霞客其父、母)要点人物抓住了他的什么平生事迹来写的?(生答后明确并板书:出游写书)写这些人和事的目的是什么?(生答后明确评论人物,赞誉并学习其精神。

)所以,本文写了徐霞客出外旅行的生活和《徐霞客游记》一书写作的过程和历史价值,评论了他为求知而探险的科学精神。

2、速读课文,理清层次,认识徐霞客的平生易贡献。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教案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教案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徐霞客的生平事迹,掌握《徐霞客游记》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地理学和历史学上的重要地位。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深入探讨徐霞客的旅行经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地理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旅行探险和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徐霞客的生平事迹及其旅行经历。

2. 《徐霞客游记》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地理学和历史学上的重要地位。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徐霞客旅行探险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如何把握《徐霞客游记》中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信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案、参考文献等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徐霞客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徐霞客游记》选段,了解其主要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徐霞客的旅行经历及其在中国地理学和历史学上的重要地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徐霞客旅行探险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 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地理博物馆或相关展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徐霞客的旅行路线和地理发现。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徐霞客的旅行经历,体验其探险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思考题的完成质量。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精选3篇)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精选3篇)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精选3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案篇1(一)研究内容。

1、请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第3段、4段、6段,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同学思考:(1)第3段、4段对徐母进行了哪些描写,你感觉她是一个怎样的人?(2)第6段与《徐霞客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如何描写成书的艰难?(3)你怎样评价徐霞客?2、请说出根据。

第1题是复习第二册有关人物描写塑造人物的知识,学生可思考后自行解决。

第2题又扩展到除人物描写以外的环境等方面,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分析问题,归纳答案。

在前两个问题的引导之下,第3题锻炼学生从书中的描写中综合分析人物性格,理解。

写作内容对于问题的处理。

第1、2题要求学生答准,第3题应互相补充答全。

3、小结: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研究,我们充分了解了徐霞客可敬的品格。

古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做到这样,激励我们利用现在优越的条件,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肯付出努力、不畏惧艰难险阻的人。

(二)写作特点。

本文中体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是通过描写的方法达到的。

文中以恰当的语言、行动等人物描写和环境锚写的衬托,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然而本文的描写与小说的描写又有一定的区别。

小说的描写是作者头脑中想像出来、虚构出来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综合与升华。

而本文中的描写则是真实的,是在现实基础上,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刻画出生动的个性鲜明的形象,从而再现人物的经历,因此这两种描写是截然不同的。

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人物生活经历,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本文与我们刚学的两篇传记有明显不同,这也是我们需研究的一个重点。

下面,我们组织同学进行比较学习,把我们学过的三篇传记放在一起比较,求同存异,从而更好地把握不同传记的不同写法,更深入地理解有关传记的知识。

提示:相同点:①这几篇文章都是传记,所以。

写作素材都是真实的,没有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和夸张。

②选材都是典型的,如本文重在选择徐霞客爱自然,坚持旅行,研究自然,艰难著书,对其他生活事件、家庭情况均未涉及。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教案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徐霞客的生平和主要成就;(2)掌握《徐霞客游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培养学生对地理学和旅行文学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深入理解徐霞客的旅行经历和心路历程;(2)学会欣赏和评价《徐霞客游记》的艺术特色;(3)培养学生的文献综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徐霞客坚定的探索精神和崇高的科学态度;(2)认识《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旅行文学和历史学领域的价值;(3)激发学生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徐霞客的生平和主要成就;(2)《徐霞客游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徐霞客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2. 教学难点:(1)徐霞客旅行经历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2)《徐霞客游记》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3)徐霞客的地理学和旅行文学贡献。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阅读徐霞客游记和相关研究文献,提高自身素养;(2)搜集和整理徐霞客的生平和旅行经历资料;(3)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题目,准备教学反馈表。

2. 学生准备:(1)预习徐霞客的生平和主要成就;(2)阅读《徐霞客游记》部分内容,了解其内容和特点;(3)准备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徐霞客的生平和主要成就;(2)引导学生关注徐霞客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3)激发学生对《徐霞客游记》的阅读兴趣。

2.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徐霞客游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分析徐霞客旅行经历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3)阐述徐霞客的地理学和旅行文学贡献。

3. 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徐霞客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2)分享对《徐霞客游记》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的看法;(3)教师点评并总结讨论成果。

五、课后作业2. 阅读《徐霞客游记》其他章节,深入理解其内容和特点;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和讨论环节的积极性、专注度和合作程度。

初中九年级语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教学设计示例

初中九年级语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教学设计示例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设计示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Xu Xiake and "Xu Xiake Travel Notes" Teaching Design Examples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设计示例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训练点1.学习文学性传记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手法的文章特点。

2.体会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概括能力和欣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学习热爱自然、不畏艰险、求知探险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学法引导1.从朗读人手充分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情色彩、并且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2.抓住课文写徐霞客父母的内容,特别是语言描写部分,分析这样选材的意图和好处。

3.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把握文章的中心及徐霞客的为人。

重点、难点、疑点重点、难点:1.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办法。

2.文学性传记既生动形象又不脱离事实的特点。

解决办法:现在的中学生,许多生活在城市之中,受到父母亲人的呵护,很少经历自然的挫折,即便是出外旅游,也是乘船坐车,缆车索道,不会对徐霞客的生平经历、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和热爱自然、不懈追求的豪情有什么深刻的体会。

所以,解决本课的关键点,应该是引发共鸣,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书中所刻画的徐霞客是那么的伟岸、高大,《徐霞客游记》是多么的珍贵。

针对传记文体的特点,本文与前两文有明显的不同,可用比较法,把本文与前两文进行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教具投影仪。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古迹遍布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引入人胜的自然风景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物,你们曾去过哪里旅行吗?(学生答)在这些旅行之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啊?(学生答)既然你们有这么丰富的收获,感到如此的快乐,那么你们愿不愿游历更多的地方,欣赏更多的美景呢?(学生答)怎么去呢?对,我们有许多先进的交通手段,让我们朝发夕至,快速便利。

语文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_八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_八年级语文教案
五、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的教学建议
本文虽为传记,但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情色彩,并且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建议从朗读入手,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的这一特点。
可抓住课文写徐霞客父母的内容,特别是语言描写部分,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选材的意图和好处。
建议多通过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让学生来把握文章的中心及徐霞客的为人。例如第5段中表示时间的词;第6段中的动词:登、历、涉、探、冒、行等。
(三)品。这个环节是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点追踪,妙点揣摩。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个性“再表达”。
教师将上个环节的问题深化,提出两个话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速读文章,做圈点标注,然后分组讨论,写下讨论结果。
1.通过吆喝,你听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你闻到了什么?——,
你领悟到了什么?——
四、列举实例突出真实性的写法
统观全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和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本文的.写作特点。为了突出传记作品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作者采用了以具体时间为序和列举实例的方法。例如第5段运用实例来说明他旅行时“忽南忽北,一来一去,何止万里”的气魄。第7段又用实例来说明《徐霞客游记》一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些实例,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而且最大限度地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四、阅读、理解
学生跳读课文。
阅读提要:
1.本文以什么为中心结构全文的?
引导:徐霞客一生有许多事可写,为什么这里主要写他的游历呢?
(文章写徐霞客喜好游历以及他游历的情况,是因为他的主要成就就是从游历中获得的,所以本文是以人物的主要成就为中心来结构全文的。)
2.文中用了大量笔墨写其父母,这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五、教学过程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过程设计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过程设计

《徐霞客和&lt;徐霞客游记&gt;》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古迹遍布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物,先进的交通手段,让我们朝发夕至,快速便利。

可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要想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比现在要难上百倍千倍。

古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增长见识,还用笔记录下美丽风光,风土人情。

 二、阅读提示
 指名请同学读事先板书好的学习目标,老师强调:这篇文章是一篇具有文艺性的传记,与前两课有明显的不同。

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其语言方面的特点,并学习以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此外,本文所写的徐霞客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有着非凡毅力和探险精神的旅行者,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学到许多不朽的、闪光的精神。

 本节课主要针对文字基础知识和篇章结构进行学习。

 三、阅读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第四册第四单元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教学设计
威海市实验中学杨淑芬
一、教学思路
1、本课重点体现“标准”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理念,指导学生自读为主,课前、课上、课后有机结合,说写并举,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准备
1、用具:投影仪、投影片
2、教师准备:制作投影片
3、学生准备:①预习课文、解决字词②从书刊、网络上收集徐霞客在地理学上杰出贡献资料。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字词②了解徐霞客主要贡献③理解文中写徐母与中心内容的关系。

④理解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①学习记叙中插入评论的写法。

②将课文缩写成三百字左右的《徐霞客小传》
3、情感目标:学习徐霞客为求知勇于探险的科学精神
4、重、难点:目标1中的①③④;2;3
四、教学设计
1、抓住朗读环节理解课文(说明:文章虽是传记类文体,但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情色彩,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且内容易懂。


2、通过课上互动交流,抓住课文写徐霞客父母内容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这样选材的好处。

3、品味富有表现力词句的意义及作用,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及
人物的崇高精神。

4、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学法设计
1、自读法(说明:课前预读→了解内容;课上散读→针对性思考
问题;课下重读→围绕写作)
2、探讨法(说明: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探讨交流,广开言路,集思广
益,学有所得)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昨天晚上预习的课文是(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与作者):请大家根据预习内容思考回答(在投影仪上打出下列内容):
1、注音或填字并释划线字词:
①huàn( )途②shè()猎③jī()留④危yuán()
⑤杀lù()
⑥()散yì( )⑦草mang( ) ⑧wàng( )加涂抹⑨年事()渐高⑩
()嵩山()
2、速读课本166页上的内容,明确文体(说明:是“小传”,这种
文章是记述他人生平的。

要简略写出一个人经历的全貌,着重放在几件典
型事情上。


3、徐霞客在地理学上的杰出贡献。

(明确:①对我国西南地区广大的石灰岩地区有详细的记述。

②对长江源流等很多河流作了详细考察。

③考察气候、地形对
植物的影响。


(二)、突破:
本文在写法上打破了以往传记作品以夹叙夹议为主的模式,在组材上选取了徐霞客母亲言行的内容;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的方法。

在学生刚刚了解传记文章基本特点之初,请老师给予恰当引导。

(三)、自主感知:(说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速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为“缩写”课文奠定基础。


实施内容:
1、速读课文,列出段落提纲。

2、概括主题内容。

3、教师以“板书”形式小结(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四)、质疑探究(说明:以小组为单位互动研读3、4段,落实目标中的难点内容)
1、本文是介绍徐霞客生平的,为什么还写徐母的内容呢?是否偏离了中心?
2、在介绍徐霞客早年出外游历时,描述了他和母亲之间的牵挂、关爱的情节,这是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五)互动探赏:(说明:精读5、6段,品位富于表现力的词语,更
好地把握文章中心及人物的精神面貌,落实“目标”中的难点内容。

)同学们先自由读,然后同座或小组探讨欣赏。

1、学法指导:
本文介绍徐霞客的生平,赞扬了他敢于冲破读书人的传统,不计名利地为求知而勇于探险的科学精神。

这个中心思想
体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我们只有细细品味那些富有表现力
的语句,才能深得其意,还可以注重记叙中评价的语句的作用。

只要言之有理,就有收获。

2、小组合作探究:
3、总结点拨:
①5段“致家后半年,竟于崇祯十四年死去,年仅56岁”的叙
述句中,“竟”和“仅”两个副词都准确传神地体现了作者
对徐霞客去世的惋惜之情和献身精神的崇敬之情。

②第6段“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雨,行丛
林绝境……燃枯草照明,坚持写游记”的描写片断,以排比句式,特别是其中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徐霞客历尽艰险的一幅幅感
人肺腑的画面,体现了他持之以恒勇于探险的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
精神。

③第7段以议论的方式,运用实例评价了徐霞客日记体文献——《徐霞客游记》的斐然地位。

(六)变练演义:(说明:激活学生发散思维的意识,引起联想,说写并用)
1、运用“登、历、涉、冒、行”说几句话。

(组内互动,择优记录)
2、以“徐霞客探险精神给我启示”为话题写一段文字。

(自主写作)
(七)作业设计:(说明:1、灵活深化巩固教学目标内容;2、分层任选,鼓励创新)
1、把课文“缩写”成不少于三百字的《徐霞客小传》。

2、运用优美的语言叙述徐霞客考察祖国山川的情景(组画)
(八)附板书设计: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侯仁之
名、生年、朝、称谓
一、家况
父淡名利、母解人意
不计名利语言准确生动
勇于探索叙描议相结合
早年——短期
二、游历
“金年”——远程
三、艰辛创作及文献价值
于2003年5月26日
语文活动课
一、课题:我还知道鲁迅和徐霞客的……
二、目的:
1、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拓展充实课堂学习内容,体现语文课内与课外衔接的教学主旨。

3、从两位历史名人身上汲取更多的知识和人品道德情操诸方面的营养。

三、时间:一课时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自主或互动分工从网上、书刊上、学过的课本上查找(也可请教
家长)、整理课文之外关于鲁迅和徐霞客的感人故事、文学、科学成就等方面的材料,做摘要笔记或列表格给予梳理。

2、给学生参考话题:
①鲁迅生平情况梳理。

②鲁迅作品汇总。

③体现鲁迅崇尚品格的名诗警句
④名人评价鲁迅锦言。

⑤徐霞客的故事。

⑥徐霞客主要贡献。

⑦关于《徐霞客游记》
⑧由鲁迅和徐霞客的人品所想到的
五、活动方式:
以同座、小组、全班为单位进行传阅、选抄、演讲、畅谈、展贴……
4、教师总结:有侧重点。

作文训练
1.题目:《——小传》
2.训练目的:掌握“小传”的写法。

3.训练要求:1、给亲人写小传,不少于五、六百字。

2、材料真实,选材典型,重点详写。

3、以时间为线索,用顺叙写。

4、语言准确,恰用评论文字。

四、训练时间:二课时
五、训练准备:提前告之学生确定写作对象和搜集写作素材。

六、训练过程:
1、明确写作目的及要求与注意事项。

2、重温“传记”文体的特点和课本166页《第五单元》知识短文相关内
容。

3、围绕写作要求,小组内交流写作材料,互相启发,确定选材。

4、自主写作。

七、评论:学生互动批改、交流或上交待批改。

八、讲评:成功与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