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天气日历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课件PPT

目录
01
单击添加标题
02
单击添加标题
03
单击添加标题
04单击添加标题源自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
以下赠品教育通用模板
前言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 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您的内容打在这 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 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您的内容打在这 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反映季节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 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科学探索
观 看 视 频
二十四节气
科学拓展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 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 等自然规律,得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 面的变化规律。根据所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实践, 把一年平均分成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 个专有的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交流研讨
研讨二:天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3)风的变化。 风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在有风的天气下,我们在室外进行 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就会受到很明显的影响。风更大一些,我们 就会感到走路很困难,高楼上的一些悬挂物(如广告牌等)可能会坠下,砸 伤路人。另外,台风每年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
天气日历

北风微风 北风微风 北风微风 北风微风 北风微风
晴 晴 晴 晴
16
小雨
北风微风
我们的天气日历
时间:2011 年 10 月 21 日至 11 月 3 日
日期
10 月 21 日 10 月 22 日
白天天气
最低温度 (ºC)
18 17
最高温度 (ºC)
25 26 27 18 15 17 16 15 20 22 23 25 25 24
多云
18
北风微风
我们的天气日历 时间 日期
9 月 23 日 9 月 24 日
多云
白天天气
小雨
最低温度 (ºC)18Leabharlann 18 19最高温度 (ºC)
25 27 28 28 28 30 22 20 19 18 17 20 21 25
风
北风微风 北风微风
9 月 25 日
多云
北风微风
9 月 26 日
多云
20 22 22 19 17 15 15
北风微风 北风微风 北风微风 北风微风
我们的天气日历
时间:2011 年 10 月 7 日至 10 月 20 日 最低温度 日期 10 月 7 日
多云
最高温度 风 (ºC) 25 27 29 30 29 27 20 25 25 26 27 27 25 27
北风微风
白天天气 (ºC) 20 20 20 20 20 19
风
北风微风 北风微风
阴
多云
10 月 23 日
多云
16 14 12
阵雨
北风微风
10 月 24 日
雨
北风微风
小到中
10 月 25 日 10 月 26 日 10 月 27 日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1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整理并分析天气数据,形成天气日历,以便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天气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2. 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和沟通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分组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卖力整理一个月的天气数据,包括温度、降水量、风力等信息;2. 数据收集:学生通过观察天气预报、测量气温和降水量等方式,收集天气数据;3. 数据整理: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包括每日最高最低温度、降水量情况等;4. 分析讨论:学生讨论并分析天气数据,探讨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5. 制作天气日历:每组根据整理的数据,制作出一个月的天气日历,包括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等;6. 展示交流: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整理的天气日历,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设计步骤:1. 组建小组:老师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2. 分配任务:每组卖力整理一个月的天气数据,确保每个月都有学生卖力;3. 数据收集:学生通过观察天气预报、测量气温和降水量等方式,收集天气数据;4. 数据整理: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确保数据准确无误;5. 分析讨论:学生讨论并分析天气数据,探讨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6. 制作天气日历:每组根据整理的数据,制作出一个月的天气日历,确保图表清晰明了;7. 展示交流: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整理的天气日历,并进行交流和讨论,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评估方式:1. 数据准确性:评估学生整理的天气数据是否准确无误;2. 图表清晰度:评估学生制作的图表是否清晰明了;3. 分析深度:评估学生对天气数据的分析是否深入;4. 展示表达:评估学生的展示和表达能力。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气温
风向 风速
整理 天气 日历
云认识天气 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在我们的记录中,有多少天是晴天、阴天和多云的 天气?
在我们的记录中,哪一天风速最大?刮风的有几 天?不刮风的有几天?
分析我们记录的气温柱状图,找出一个月以来的最 高和最低气温,说说气温是怎么变化的。
分析降水量柱状图,找出一个月以来降雨的有几天, 不降雨的有几天?哪一天的降雨量最大?
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 化?
经过一个月的天气观测,我们能知道本地的气候情 况吗?
天气?气候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天气日历_(1)

月气象员
思考:天气变化于 我们的生产生活有 关系吗?动
农业生产
练一练
四、问答
在秋季,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特点?这 些特点与天气变化有关吗? 答:秋天的天气逐渐转凉,人们天始穿上 秋装,地里的庄稼也开始成熟了,人们开始忙 着收获等。这些特点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
练一练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在读数时,要待
温度计中的液面高度
不再变化才能进行, 并且温度计不能离开 被测物体,人的视线 要跟液柱面相平。
气温图
日期气温柱状图
温度℃ 温度℃
日期气温折线图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1 2 3 4 5 6 7
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
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晴 阴 多云 雾 小雨
中雨
大雨
雷阵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扬沙
沙尘暴
云量 降水量 风力风向
制作天气日历
我们的天气日历
月
时间:8:00
月 星期 日 月 星期 日
日 星期
月 星期 日
月 星期
日
月 星期
日
月 星期
日
月 星期
日
月 星期
日
月 星期
日
月 星期
日
月 星期
日
月 星期
日
4.观察天气什么时候都可以。( )
练一练
三、选择 2.气温用( )表示。 A. ℃ B. ℃F C.N 3.气温的变化是( )规律的。 A.无法确定 B.有 C.没有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B一个月天气变化可以代表一年的变化 C天气在一年四季中几乎没有变化莫测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第三单元天气第7课时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 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科学探究目标: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休戚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难点:分析、概括天气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四种天气信息的汇总表、学生用统计表、杭州地区8月份的天气记录表、气温统计图、降水量柱状图、农事活动资料、二十四节气图。
小组:天气日历、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材料准备:学生自己记录的天气日历]1.提前在教室布置一些学生的天气日历,课上观摩学习。
提问:你认为张贴的天气日历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优点?自己的天气日历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预设:有的同学记录信息有缺少,其他同学补充。
有的同学还关注到空气质量等其他因素,可以作为补充。
)2. 出示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小组对比学习,讨论。
3. 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呢?(预设:云量、风力、风向、降水量、气温等)4. 揭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板书)二、探索:天气情况的统计[材料准备:杭州地区8月份的天气记录表、气温统计图、降水量柱状图,学生活动手册]1.每个小组分发数据材料(杭州地区8月份天气记录表、气温统计图、降水量柱状图)2.组内学生分配任务,相互合作,统计整理杭州地区8月的各项天气数据,观察体会其中的变化。
3. 出示活动手册第12页,明确统计要求,记录数据。
三、研讨:整理发现[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 学生反馈交流:各项天气因素的数据分析。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回顾和总结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学会使用天气日历记录天气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整理和记录天气日历,培养整理、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关注天气变化,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回顾和总结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学会使用天气日历记录天气情况。
2.难点:正确使用天气日历记录天气情况。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天气日历、教学课件。
2.学具:学生自带记录天气情况的表格。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引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2.回顾天气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学习使用天气日历:教师讲解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天气日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整理天气日历:学生分组整理自己的天气日历,教师指导。
5.记录天气情况:学生记录自己的天气情况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天气情况数据。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注天气变化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学生课后继续记录天气情况,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回顾和总结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学会使用天气日历记录天气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树立环保意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整理、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对于天气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天气的变化和特点,学生可能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并通过分析天气数据,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天气数据,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数据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天气数据,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天气日历的整理。
六. 教学准备1.天气日历:准备一份 weather calendar for students2.天气数据:准备一些天气数据,用于学生分析。
3.投影仪:用于展示天气数据和天气日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天气是怎样变化的吗?b.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a.教师呈现准备好的天气数据,让学生观察和记录。
b.学生根据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的整理。
3.操练(10分钟)a.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天气日历的整理。
b.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4.巩固(10分钟)a.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天气有哪些变化和特点呢?b.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